小米SU7、YU7把对手打得头皮发麻,车圈纷纷“放价”,生怕晚了一步就被割走市场。可偏偏在这时候,特斯拉来了一个大招:涨价。Model 3长续航版多加1万,冲上28.55万大关。有人觉得“特斯拉疯了”,也有人说“马斯克有种”,这事儿到底怎么看?
先把盘面摆一摆:Model 3长续航版续航拉到753公里,动力从4.4秒百公里加速提到3.8秒,不是换马达,是通过软件包激活。去年这个“加速提升包”可是要1.41万的,这回相当于变成标配,换句话说,消费者表面上多花1万,但少掏了个加速包的钱,综合下来还省了4100块。同时电池按官方说法,更耐用,续航更稳,虽说可用电量没变,但能跑得更远。
讲真,这波升级肯定是有料的,不是纯粹的“割韭菜”,但是选择在新能源车降价潮里逆向加价,多少还是显得特斯拉有点倔。要我看,这背后有三个逻辑:
第一,特斯拉不想陷入价格战。
现在小米YU7一个劲儿地用性价比砸市场,其他新能源品牌跟着慌不择路搞促销。可问题是,企业得算利润账啊。特斯拉这么多年就是凭品牌和性能吃饭的,要真卷进价格战,后果就是利润被蚕食、老用户心理崩溃。再说一句扎心的,Model 3和Model Y的用户群体里,很多人其实并不在意那1-2万的价格,而是冲着“牌面”去买车,马斯克显然懂这个。
第二,特斯拉想用产品力做差异化。
新能源车越来越卷,留给价格的空间其实有限,但在续航、性能上卷,还有机会突破。比如这次升级,就相当于告诉消费者:你要速度,我给你;你要续航,我也给你;咱家车依旧是同级标杆,你掂量一下,值不值。别忘了,Model 3卖得好的核心就是“够快、够省”,这次产品迭代继续往死里优化这两个点,我得承认,这比单纯靠便宜更高明。
第三,特斯拉要守住气势。
现在小米给特斯拉造成了很大舆论压力。这个时候如果特斯拉也立刻降价,未免显得有点怂,气势上就输了。马斯克要用涨价,告诉所有对手不陪你们玩价格战,只讲性能。这个姿态就是给粉丝看,也给股东看,特斯拉要当赛道里的领袖,而不是随波逐流的跟风者。
所以结论很清晰:特斯拉涨价是商业理性+品牌战略的结合。说句大白话:如果有刚需,你就算心里骂一句“割韭菜”,大概率还是会买。
当然,这波操作成不成,还得看接下来一个月订单情况。如果小米继续高歌猛进,逼得消费者真不买账,特斯拉也不是没可能后续搞补贴。毕竟老马嘴上硬,手上还是很灵活的。 $特斯拉(TSLA)$ $小米集团-W(0181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