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理想汽车发布了关于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的说明,声明内容一如既往地强调他们对于安全性的重视。但你们知道吗?其实这场测试的背后,充满了商业心机。这不只是一场简单的碰撞实验,更是一场精准的市场营销秀。来,我给大家拆解一下,看看理想汽车是如何将“科学”和“权威”变成自己最强的广告语的。 理想i8的碰撞测试中,最震撼的画面无疑是那辆东风柳汽的乘龙卡车被理想i8撞飞,车头高高翻起,四个轮子几乎离开地面。理想汽车的官宣视频中清楚地指出,这场测试完全委托了第三方权威机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简称中国汽研),这也是理想汽车能够心安理得地站出来回应所有质疑的理由。 但问题来了,乘龙卡车被撞翻了,可问题是,按理说,8吨重的大卡车怎么可能被一辆SUV轻易撞飞?有工程师分析说,这种情况完全符合杠杆原理,但现实中,发生这种事的概率极低。理想把这段视频做成营销素材,毫不手软地将这一极端测试场景放在了大众眼前。 理想汽车通过引用中国汽研来为自己的测试加分,这步棋走得相当高。中国汽研作为国有央企,背后有政府的支持,权威性十足。理想汽车的声明强调,他们并没有对测试的公正性和结果进行任何干预,只是单纯地请了“权威”来给自己背书。 然而,商业世界里“科学”和“权威”只是工具,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展示科学的公正性,而是通过这个工具来占领消费者心智,推动市场销售。理想汽车成功地把“安全”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转化成了能让卡车翻跟头的视觉冲击。你要说理想汽车在测试时没动手脚,那肯定是没错的,但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推广了自己的安全性能,让消费者的认知深深植入了“理想就是最安全”的印象。 东风柳汽乘龙在社交媒体上的反应显得相当不成熟,一开始情绪化的反应让人看了心生疑虑。紧接着他们发布了官方声明,表示理想汽车的做法是“严重侵权”,误导了公众,损害了他们的品牌形象。而理想汽车的回应则简洁有力,表明“我们没有针对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