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募基金行业迎来新一轮人事震荡。
根据网络公开报道和市值深研社梳理,截至7月1日,以“老将”洪流离职为标志,嘉实基金年内已有数十位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权益、固收、REITs等多个业务条线。
一. 离职潮全景扫描:权益线成重灾区,明星经理批量“清仓式”卸任
2025年1月至7月,嘉实基金共有12位基金经理离任。
其中,2月成为离职高峰期,洪流、金猛、曲盛伟等8人集中卸任,涉及产品数量超20只。部分经理如洪流、金猛甚至“清仓式”卸任所有在管基金,引发市场对嘉实基金投研稳定性的质疑。
离职名单中,权益类基金经理占比超70%。
典型案例包括:
洪流,原平衡风格投资总监,管理嘉实品质优选、嘉实价值成长等明星产品。其2021年市场高点发行的嘉实竞争力优选,认购规模超300亿元,但截至2024年12月卸任时,任职回报率低至-51.07%,排名垫底。
曲盛伟,管理嘉实逆向策略股票、嘉实主题新动力混合等4只基金,任期内产品盈亏分化显著,嘉实策略精选混合A亏损47.84%,而嘉实逆向策略股票回报达40.44%。
金猛,量化投资老将,卸任嘉实量化阿尔法混合等4只基金,市场推测其离职与个人职业规划相关。
固收团队方面,林洪钧、左勇因业务调整离任嘉实稳怡债券;张庆平、顾晶菁退出嘉实方舟系列债券基金管理。REITs领域,曹昶于7月1日卸任嘉实中国电建清洁能源REIT,成为年内首位离职的公募REITs基金经理。
二. 离职动因深度解析:业绩压力、体系困局与行业变革共振
多位离职经理管理的产品长期跑输业绩基准。例如,洪流管理的嘉实阿尔法优选混合任职回报-48.66%,显著落后于同类平均;曲盛伟管理的嘉实策略精选混合A在同类排名中处于尾部区间。
2025年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对三年业绩低于基准超10%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明显下降”,这一政策加速了绩差经理的淘汰。
2025年,基金行业面临薪酬改革、监管趋严等多重挑战,中小基金公司主动权益经理离职率同比上升40%。嘉实基金作为头部机构,成为人才流动的“中转站”:部分经理转投私募或外资机构,如洪流离职后市场传闻其将加盟某百亿私募;部分经理则因考核压力选择退出行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