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 $亚马逊(AMZN)$
的订阅服务仍是2025年成长的重要动能,整体年收入达约490亿美元,年增率达10.9%,其中第一季即贡献117亿美元收益。Prime不仅是收入引擎,亦是留存的核心,串联电商、生态娱乐与Alexa服务。AI工具如Rufus加速订阅黏著度,并推动个人化与速度优势。
然而Prime Day首日开盘表现偏弱,首四小时销售下滑近14%,也导致亚马逊股价小跌。这波下跌引发疑问:活动延长是否削弱了消费者紧迫感?同时,关税压力是否已显著影响卖家活动与折扣力道?
延伸到四天的活动形式,可能拉长销售周期但削弱瞬时效应。尽管Adobe预估Prime Day总交易额达238亿美元,但亚马逊预计分走约210亿美元,显示规模与利润之间仍有空间调整。
亚马逊积极投资AI,如Rufus等生成式工具能提升转换率与客户体验。Prime会员的早期使用反应良好,但销售与效率提升的数据有待验证。然而订阅体制与物流部署仍是留存基础。
另一方面,Jeff Bezos 遵循交易计划出售数百万股,属于资金配置而非信心动摇。然而在市值达2.3兆美元的情境下,大额卖股仍值得关注内部持股动态。
在估值方面,亚马逊目前的远期本益比约36倍,市销率约3.25倍。相较其他电商,AWS与订阅优势使其估值略高,但若零售与电商表现不佳,高估值可能成为压力点。
AWS与订阅近几年稳定贡献利润,2024年AWS收益达1070亿美元,而Prime会员超过2.4亿人。这些高毛利业务使亚马逊具备抵抗零售波动的能力,但仍需持续表现以支撑其估值。投资者宜留意第二季业绩表现。
竞争方面愈发激烈。Walmart+及Target「Circle Week」活动提供更快速配送与优惠,对亚马逊构成挑战。加上通膨与关税因素,消费者可能更选择生活必需品,影响购买频次与金额。
总结来看,亚马逊的多重业务模式仍强韧,涵盖订阅、AWS、零售、广告与AI创新。但由于Prime Day表现不确定与高估值结构,短期挑战不容忽视。对长线投资者来说,重点在于亚马逊是否能将AI转化为实质销售动能和利润韧性,以及保护Prime会员价值。谨慎操作并密切追踪零售与订阅指标,或能让投资更具弹性与精准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