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接触期权的投资者,都会被一句话所吸引:
“Covered Call 是最简单、最安全的策略,用股票来收权利金,稳赚!”
听起来是不是很香? ✅ 有股票在手 ✅ 卖 Call 收租金 ✅ 风险还有限 ✅ 被行权也不怕,反正你本来也想卖股票
但你可能没意识到,这项看似“保守稳健”的策略,其实也藏着不少陷阱。 今天我们就来拆开这个保险箱的盖子,看看 Covered Call 到底有哪些被忽视的“危险”。
一、Covered Call 真的是低风险吗?其实是“有限盈利 + 无限机会成本”
我们来回顾一下它的结构:
-
你持有 100 股某只股票(比如 AAPL)
-
同时你卖出一个近月 Call(比如执行价 $200),收取权利金
那问题来了:
⚠️ 1. 如果股价暴涨,你的收益被“盖住”了!
比如:
-
你持有 AAPL $180,卖出 $200 Call 收 $2 权利金
-
如果财报炸裂,AAPL 一口气涨到 $220?
-
你只能以 $200 被行权卖出 → 放弃了 $20/股的涨幅!
📉 你用几块钱的权利金,牺牲了几十块钱的上涨空间
⚠️ 2. 如果股价暴跌,你也没保护!
很多人误以为卖 Call 收权利金可以“缓冲下跌”。
但实情是:
-
你股票跌了 $15,权利金收了 $2
-
你的净亏损还是 $13!
📉 Covered Call 并不能像 Protective Put 那样提供保护
⚠️ 3. 很多人在“不该做”的时候卖了 Call
比如:
-
财报前、股价蓄势待发的时候你卖了 Call
-
股价还没涨,Call 的 IV(隐含波动率)先涨 → 你卖得便宜,吃亏
-
真涨了又被行权,只能含泪看着股票飞走
很多“教科书式”的 Covered Call 是不考虑实际市场节奏的。
二、Covered Call 的最大问题:它是一个“削顶部、留底部”的结构
用个比喻:
它就像你把房子出租出去,每月收几百块房租,但只要房价暴涨,这套房子就自动被卖出,还卖不到最高价。
这其实是一个“不对称赔率结构”:
-
涨 → 被限制
-
跌 → 自己扛着
长期下来,你赚的是:
✅ 稳定的小权利金 ❌ 丢掉了大牛市的涨幅 ❌ 扛不住熊市的下跌
三、什么时候 Covered Call 是好策略?
虽然有这些问题,Covered Call 也不是一无是处。
✅ 适用于:
-
横盘震荡行情
-
对股票没太大上涨预期
-
持股成本较低,希望通过卖 Call 提高年化收益
-
想要构建 Wheel 策略第一步(Sell Put → 持股 → Sell Call)
四、有没有更聪明的变体?
如果你担心 Covered Call 的“天花板太低”,可以考虑:
👉 1. Diagonal Call(对角 Call)
-
买远期 Call、卖近月 Call
-
留有上涨弹性空间
👉 2. Collar 结构
-
同时买 Put 限定最大亏损 + 卖 Call 收权利金
-
形成“保护区间”
👉 3. Use Covered Call with dynamic roll
-
随股价变动,主动平掉 Call、重新择时卖出
-
尤其在涨势启动前平掉 Call,不然容易被 Call 飞
五、总结一句话:
Covered Call 是工具,不是保险箱。它能帮你收租,也能让你错失上涨,扛住下跌。
你需要根据大盘节奏、个股趋势、持仓目标,灵活运用,而不是“默认每月都卖”。
如果你想学习更进阶的卖方策略组合,比如:
-
「如何构建 Wheel 策略?」
-
「Covered Call + Protective Put 组合怎么搭?」
-
「Diagonal vs Covered Call 的收益对比」
欢迎留言「想看高级组合策略」,我会在下一篇文章做详细解析!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