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站上25000点,还有空间吗?

Gentle麦克斯
07-23

恒生指数今天收盘站上了25000点,继续刷新年内新高。恒生科技指数也涨了2.48%。

图片

面对港股突破,很多人问:这次能站稳新高吗?

毕竟今年以来,恒生指数至少有三次在接近25000点的时候都掉头向下了。

特别是腾讯,今天股价突破552港元,创了四年多来的最高收盘价,市值也重新站回5万亿港元上方。

今年以来恒指累计涨幅已经超过27%了,表现比很多国家的主要股指都要好。

我个人对港股的看法? 感觉今年的空间远不止于此。

回顾过去三年,恒指从低谷爬上来真是一波三折。指数最深跌过50%以上,后面经历了政策支持、资金流入、企业盈利改善等等,震荡了三年才终于重回25000点。

以前港股跌得狠,主要是外资持续流出,它们原来在港股的影响力很大。

但是今年,南向资金已经净流入了7780亿港元,占了港股总成交额的23%。

这个数字比2020-2022年3年的南向资金总和还多,而且还在加速流入。

这是资金面一个很大的变化——话语权在转移。

还有一个层面。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它们对港股的配置比例达到了19.92%,近十年的新高。

另外,今年港股还承担了 “A+H”公司走向全球的融资桥头堡,加上数字货币国际化试点这些事,港股的定位变得更重要了

第三点,港股上面有些A股没有的好东西。

比如今年表现特别亮眼的创新药和生物科技板块,它们在港股医药行业里的总市值占比达到40%(A股只有24%左右)。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这些新消费公司,也在港股市场上重新被定价。

腾讯、阿里,小米这些科技巨头,都在靠AI这类新技术找新的增长点。

这几个盈利增长很快的行业,可以说是港股现在的核心驱动力了。

那么基本面变了吗? 其实和今年3月份那时相比,核心基本面变化不大。

那为啥指数能突破呢? 我觉得主要靠两点:

英伟达最近恢复了H20芯片供应,这给4月以来一直跑输的互联网板块添了一把火,推动了恒生科技指数的突破。

“反内卷”和雅江水电站这些事儿,又拉动了建筑、建材、机械这些周期板块。这些传统板块撑着指数,避免了之前新消费板块回调时的深跌。

现在的行情,其实也不是全面开涨。 创新药、新消费、互联网这三块是轮流发力,你方唱罢我登场。

既然是结构性行情,板块之间就会轮动。在好消息刺激的时候可能冲得猛一点,但利好劲儿过去,相应的指数动力可能也会歇一歇。

比如这一波互联网和基建题材如果暂时休整,指数可能也会跟着调整一下。

不过从今年4月7号以来有个好迹象:港股市场的底部是在慢慢抬高的。 

即使有调整,幅度也不会太大。

我今年依然继续看好港股。

  $恒生指数(HSI)$ $腾讯控股(00700)$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牛回头?!港A集体调整,机会来了?
周三(28日)AH股午后跳水,周四持续震荡,大家觉得当前是短期调整吗?能否继续“逢低”买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每天涨停板敢死队
    07-24
    每天涨停板敢死队
    太厉害了,这分析太到位了,佩服佩服 [强]
  • 艾迪尔00
    07-24
    艾迪尔00
    突破25000点确实是个好兆头,继续观察
发表看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