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回头路,是领先一步——L90发布背后的蔚来战略思考

新能源Bot
08-01 15:46

斌哥:乐道L90标配85度电池,有用户想降级到60度,回去思考一下。我们的试驾车都是60度的电池。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是60度电,比市场上要推出的70度大增程,跑得还是远多了。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力洪:没有蔚来过去十一年的研发,没有925V平台的突破,公司体系性的竞争力强了一步。昨晚”斌神“的定价,L90仍然有合理的毛利。上市即交付,早点生产,晚点开发布会就能做到,我们现在“听劝”。

斌哥:乐道L90、蔚来ES8 会引领大三排SUV进入纯电时代。智能电动汽车,最合适的技术路线肯定是纯电。

过去增程、插混厂商,造了很多好产品,培养了用户很好的“用电”习惯,产品技术、基建汇聚在一起,量变到质变时期到了。

过去的三年过渡期,有非常多的成功的增程/混动过渡产品。为啥会这样:
①充换电基础设施还不够方便;
②插混增程跟纯电享受一样的税收;
③用户的习惯,可油可电满足了心理、使用场景上的需求。

既然是过渡产品,过渡期就涉及到技术路线判断。蔚来一直坚持可充、可换、可升级路线,从2012年开始,这条路线就没有改变过,没有走过回头路。

一方面,需要经历一些认知的痛苦。当新能源从个位渗透率变成50%渗透率时候,充换电网络其实是跟不上的,这需要一些过程,这个过程就给增程/插混路线顺势而为。

另一方面,电池成本在22年还遭遇了飙升,由于碳酸锂成本暴涨,蔚来一台车电池成本增加了4万元,插混可能只增加4000元成本,因此在“22-24年上一代产品周期”,增程显然更有优势。这段时间纯电市场增长,主要是20多万级纯电市场增长。

蔚来在2022年,知道2025年的车会是什么样的用户体验(车型是赢在定义的,车型是赢在定义的,车型是赢在定义的,重要的话说三遍)

到了今天这个时间点,技术就是成熟了,比如蔚来925V技术的成熟,电动机可以做得更小了,各种集成度的设备出现了,可以出现240L前备舱了。所以,今天L90觉得很香,技术积累、技术路线上蔚来看得足够远。

再过2、3年,大家就会看到蔚来2024年说的,解决电池寿命问题刻不容缓的意义了,这也是蔚来坚持做换电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天,充换电设施足够普及了,卖增程的车企,也在努力建设充电桩了。增程/插混用户,经历过“纯电培训”、“充电培训”后,你想他们下一台买什么车嘛。

来源:微博 董买买

乐道L90上市!蔚来VS小鹏,你更看好?
乐道L90正式上市,李斌表示将对蔚来今年第四季度盈利带来助力。周五午后$蔚来-SW (09866.HK)$ 涨超8%,大家有提前进场埋伏吗?目前蔚来VS小鹏,你更看好哪一家?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