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公布了一份可以用“Triple Beat(三重超预期)”来形容的季报:收入、每股收益和下一季指引都超过市场预期。理论上这是最理想的业绩表态,但股价在盘后却下挫超 5%,很多人问我:这到底是坏事还是买点?我读完财报和管理层的表述后,觉得可以把信息拆成 事实 → 市场反应 → 我自己的结论与操作建议 三部分说清楚。
一、要点回顾
本季收入 $46.7B,同比增长 56%,略高于公司自身指引($45B)。
EPS、经营利润均大幅增长:营业利润+≈55%,EPS+61%。
管理层授权新增 $60B 无到期日回购,并且上半年已回购 $24.3B。
毛利率从 ~75% 下滑到 72.4%(下降 ~2.7 个百分点),但对硬件厂商仍属高位。
现金流跑赢净利的幅度不及利润增长——营运现金流增加到 $15.3B,但应收/存货波动(含因对华限制的 $5.5B 存货冲减)拉低了即时现金表现。
管理层长期看法:到 2030 年 AI 基础设施年度支出可能达到 $3–4T,英伟达作为核心供应商,有望长期受益(管理层给出的市场假设很大,但方向明确)。
本季度不含某些对华出货收入(地缘政治与出口管控造成),而这些受限收入目前只占公司总收入的 2–3% 量级(公司披露)。
二、为什么股价会在好业绩后下跌?
市场反应并不总是理性,几个现实原因堆在一起导致盘后抛售:
预期过高:在 AI 热情里,市场对 NVDA 的期望已经被推到极高位置,哪怕是“没多赢一点”,也会被放大解读为“成长放缓的信号”。
毛利率下滑警示:虽然仍高,但毛利下滑反映出竞争和规模效应下的价格/产品组合变化,短期被解读为风险。
现金流波动:应收与存货异常增长会触发对“收入质量”的短期担忧。
政策与中国因素:尽管受影响收入占比较小,但任何关于中国市场的负面消息都会被高估,成为盘中放大器。
总之,这不是“基本面恶化”的警告信号,而是 市场兑现高预期、短期情绪化波动 的典型场景。
三、我的判断
核心判断:长期买入,短期波动是机会。英伟达仍握有 AI 基础硬件的核心优势(软件生态、模型优化、与云厂商的耦合)。这份业绩验证了公司在 AI 基建端的“护城河”与货币化能力。
毛利率下行可接受,但要持续关注。毛利从 75% 降到 72.4%,说明在放量和竞争中组合效应在变。这是需要跟踪的中期风险,但不会在一季内改变公司长期价值。
现金流与应收需警惕短期波动。$5.5B 与对华限制相关的库存冲减是一次性项目;若应收回收或库存消化,现金流会恢复节奏。
中国与地缘政治是持续变量,但当前影响占比小(2–3%),更多是“心理”和不确定性溢价,而非立即摧毁性风险。
回购信号积极:$60B 无限期回购显示管理层对公司现金流与长期回报非常有信心,这是股价长期支撑因素之一。
四、操作建议
长期持有者:把这类回调当成逢低加仓机会,sellput稳稳赚取权利金
风险控制:密切跟踪毛利率走势、应收账款变化、对华政策与大客户(云厂商)采购节奏。若未来两季毛利率持续下滑且云客户需求放缓,则要重新评估持仓。
五、一句话总结
英伟达的这份季报,是基本面强劲且前景没有被破坏的好业绩。盘后下跌更多是市场对极高预期的短期修正,而非公司价值的根本性改变。对长期看 AI 基础设施的人来说,这样的回调应被视为构建/增加头寸的机会,但前提是你能接受未来几年里围绕毛利率、地缘政治与竞争带来的高波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