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初,我为大家详细介绍过一家被低估的公司芯动联科,彼时其股价33元,现在已经涨至80元,涨幅超过140%。今天再为大家介绍另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
近几个月,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涨幅喜人,但是众多投资标的毫无疑问已经被资本市场追逐过度,估值明显高到离谱。很多投资者都在思考,在此种局面下,是否还有仍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答案当然是:有,而且质地优秀,发展前景良好!
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家表面性能材料龙头公司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
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是全球表面性能材料领域的领军者,是全球唯一实现从原材料到高端珠光材料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在合成云母的研发制造工艺、氧化铝为基材的汽车级珠光颜料量产等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技术。
让环球新材国际被广大投资者关注的因素无疑是其在今年7月31日完成对全球科技巨头德国默克集团旗下的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的收购,收购价格6.65亿欧元,此项收购案标志着中国新材料企业全面进军全球价值链高端,尤其是汽车和化妆品领域。
环球新材国际这家公司本身的发展情况如何?市值只有50多亿人民币的它以50多亿元的人民币现金收购SUSONITY之后能否重复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故事?这将是我在这篇文章中和大家分析探讨的。
一:稳健成长的行业龙头
根据公司官网和投资网站的资料数据,从2018年至今,环球新材国际营收从3.18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6.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0%,并且从未有一年的增长率在15%以下。公司毛利率多年保持在50%以上,产品竞争力和经营能力可见相当不俗。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12亿元,同比增长1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54.4%。
稳健的营收增长来自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能的稳步扩张。在技术方面,环球新材国际被国家工信部工业认证为强基工程关键基础新材料-人工合成云母项目承担单位。在下游珠光颜料方面,截至上半年,公司提供的珠光颜料产品总数已达1198种。公司收购的韩国附属公司CQV珠光颜料产品总数达994种,其中包括507种合成云母基材产品。
在产能方面,公司的稳步扩张为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持续动力。2014年,年产1.2万吨合成云母项目启动建设;2024年,3万吨珠光材料项目正式投产;同时,公司的杭州桐庐年产10万吨表面性能材料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完毕,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2025年年底投产。杭州桐庐项目的巨大产能将巩固环球新材国际作为全球合成云母龙头的领导者地位。
如果投资者仔细去看环球新材国际从上市以来的年报,不难发现公司有几个战略支点:
一是表面材料全场景布局,由珠光材料延伸至化妆品活性成分、汽车高性能涂层、功能性新材料等领域;二是跨国整并购合,使环球新材国际具备“制造规模+效果创新+技术引领”的完整组台;三是技术、市场、品牌、供应链、团队五位一体,不留短板,释放长期价值。
由此可见,公司战略规划非常清晰,思路非常正确,再结合这几年公司的稳健发展,不难体会到这家公司的出色之处。
2023年8月,环球新材国际发布公告,宣布已与韩国上市公司CQV达成并购协议。 收购采用现金及股份支付,交易完成后,环球新材国际将持有CQV42.45%的已发行股份(于2025年进一步增持至45.11%),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通过两年的检验,这项并购效果不错,环球新材提供关键的云母基础材料,通过CQV的全球销售渠道,合作产品被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而环球新材国际和CQV的业绩双双实现增长,说明环球新材国际的技术和产品与CQV整合非常有效,完全能够在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
但是,着眼于自身的全球化战略,环球新材国际并未止步于此。
二:未来成功的关键是协同效应
2024年7月,环球新材国际披露,将与德国默克集团签订拟收购其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的协议,收购总价为6.65亿欧元。
经过一年的对接和磨合,今年7月31日,双方宣布收购案正式完成,默克集团旗下的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更名为SUSONITY。
与韩国的CQV相比,SUSONITY的规模可以称得上是细分业务中的全球巨头,从双方的营收对比上就能看出来,2024年SUSONITY营收30亿元人民币左右,CQV只有3亿元人民币左右,足足十倍的差距。
曾经背靠默克集团的SUSONITY是高端珠光颜料领域的领军者,业务网络覆盖亚、欧、非、美四大洲,客户名单囊括全球顶级豪车品牌、头部化妆品集团及工业领域巨头。其客户根基极为深厚,前10大客户合作年限均超15年,其中多家合作已逾30年,客户粘性在行业内首屈一指。
然而,默克集团当前主要战略方向是生命科学、医疗健康、电子科技等领域,SUSONITY逐渐成为集团中比较边缘化的业务,已经无法和集团核心业务发挥协同效应。
与此同时,SUSONITY在最关键的因素上渐渐陷入困境,那就是天然云母的原材料供应开始出现短缺,而原材料的短缺导致价格升高,质量下降,长此以往局面注定会不断恶化。默克集团意识到对原材料的把控力会不断下降的趋势。
而另一方面,环球新材国际与SUSONITY在多个方面都有着完美互补的潜力。这些合作潜力,未来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爆发能量,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
首先是原材料的供应。SUSONITY使用天然云母这个最大的短板恰恰能够被环球新材国际完美解决,其能够以大规模制造能力和产业链配套,稳定供应具备成本优势的合成云母。合成云母的重要原料氧化铝,几乎都由中国供应。作为全球合成云母市场份额第一的公司,环球新材国际拥有巨大的合成云母产能,能够保证自身、SUSONITY和CQV的全部需求,桐庐10万吨合成云母产能拉满后甚至可以向外部供应,增加新的收入来源。
其次是品牌溢价和产品结构。SUSONITY在天然云母型珠光颜料市场排名第一,而环球新材在合成云母型珠光颜料市场排名第一。双方合并后将成为无可争议全球珠光颜料领导者,SUSONITY的强大品牌力以及高端产品定位将推动环球新材国际产品的价格区间不断上移,获得品牌溢价。
在产品结构上,环球新材国际目前主要是工业制品,而SUSONITY则擅长汽车和化妆品领域的高端产品,双方在产品和技术专利上形成完美互补。收购完成后,环球新材国际也计划设立独立的化妆品事业部,专注服务全球一线美妆品牌客户,打开高价值增长空间。
第三是渠道整合。收购完成后,环球新材国际将进一步加速全球化布局,拓展市场覆盖面。公司将获得SUSONITY在欧美及亚洲主要国家构建的销售网络、优质客户资源与全球品牌影响力。借助其成熟的跨境电商渠道与本地服务体系,环球新材国际将实现更高效的国际客户触达,推动销售持续增长。
环球新材国际这步棋走的很大,但是并不险,体现了管理层一贯的稳健扩张战略思路。对于掌握上游原材料技术的环球新材国际,核心战略是通过并购与合作,打造一个全球新材料科技生态平台。这个平台将研发创新和跨国并购为双引擎,整合中、美、德、日、韩的研发与产业资源,服务全球高端市场。
而SUSONITY 30亿元营收的并表也将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认可。
结语:未来我们能看到什么?
短期:产能释放与并表推动确定性增长;中期:整合协同改善盈利与现金流;长期:以 SUSONITY 为技术引擎,推动新材料应用拓展与行业标准制定,持续巩固龙头地位。
这就是协同效应将引发的价值重构。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讲看,目前全球资本市场热度是依然是AI+半导体,很容易会忽视一些优质标的,在其他板块形成价值洼地。
而环球新材国际近两年的收购案对现金流和利润都有一些影响,所以估值仍在很低的范围内。但是在深入了解这家企业后,投资者不难看出它所拥有的巨大潜力。对于那些冷静的,追寻低估值优质目标的投资者来说,环球新材国际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潜在投资标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