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美联储降息

方舟投研
09-18

我们常常在新闻里听到一个词——“降息”。

它像一个神秘的咒语,每次出现,都会引发股市、楼市、黄金市场的剧烈波动。但对于大多数非金融专业人士来说,这个词似乎又很遥远,不清楚它究竟是什么,又为什么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

北京时间凌晨 2:30,美联储开启新一轮的降息,25 个基点(0.25),预期年底还会有 1-2 次。

降息后会发生什么,是市场最关心的问题。对内,有人担心轻则通胀、重则滞胀;对外,有人期待资产价格和 资金流向 上利好、尤其是新兴,但也已提前反应。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降息”的神秘面纱,聊一聊,这个看起来只属于华尔街精英的“金融动作”,到底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口袋里的钱,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联储 源:方舟投研

降息到底是什么?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超级大银行,它的名字叫“央行”,也就是中央银行。

这个“央行”不像我们平时接触的商业银行,它的主要工作不是服务普通储户,而是管理整个国家的“钱袋子”。它通过调整一个关键数字来控制经济的节奏,这个数字就是“利率”。

利率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你把钱存进银行,银行给你的“利息”,或者你向银行借钱,需要支付给银行的“费用”。

  • 加息,就是“央行”提高了这个借钱的费用。这样一来,大家借钱的成本高了,就会减少借钱,比如企业会减少投资,个人会减少贷款买房买车。市面上的钱少了,经济“降温”,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就能得到控制。

  • 降息,则是反过来,“央行”降低了这个借钱的费用。借钱变得便宜了,企业更愿意贷款去扩大生产,个人更愿意贷款消费,比如买房、买车。市面上的钱多了,经济就会被“加热”,重新焕发活力。

所以,降息本质上是中央银行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应对经济衰退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降息背后的“台词”:为什么降?

我们不能把每一次降息都看作是同样的事情。

降息这个动作,背后有着不同的“台词”和原因。这就像医生给病人开药,同样的药方,可能是治疗感冒,也可能是预防病情恶化。理解降息的背景,才是读懂市场反应的关键。

根据历史经验,美联储的降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 “预防式”降息: 这种情况就像是医生给一个身体还算健康,但有些疲态的人开了一剂补药。经济虽然还没有陷入衰退,但可能因为外部冲击(比如贸易摩擦)、或者内部需求不足而开始显露出放缓迹象。央行为了防止经济“感冒”,提前采取措施。这种降息的特点是,经济基本面其实没那么糟糕,所以降息的幅度通常不会很大,周期也偏短。

  • “衰退式”降息: 这种情况就严重多了,像是医生给一个重病患者下的猛药。当经济已经陷入深度衰退,失业率飙升,企业破产,市场信心崩溃时,央行会大幅度、多次降息,以期扭转局面,比如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这种降息周期通常持续时间较长,降息幅度也更大。

为什么这个区别很重要?

因为不同背景下的降息,市场的情绪和反应是天差地别的。

如果是“预防式”降息,市场会认为经济还没那么差,降息只是为了巩固复苏,那么资产价格的反应可能相对温和,甚至在降息后出现回调。但如果是“衰退式”降息,市场会极度恐慌,资产价格可能会在降息后继续下跌,直到政策刺激真正起作用。

降息对金融市场会产生哪些影响?

当我们理解了降息的本质和背景后,就可以具体分析它对不同资产的影响了。降息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股市、债市、黄金等。

1. 对美股的影响:先“宽松”后“复苏”

在美联储降息的初期,市场通常会经历一个“宽松交易”阶段。

因为降息预期,市场上的钱变得更便宜了,投资者会更倾向于购买股票、黄金等资产,而股票市场中的“成长股”和“新兴市场”会因为对利率的敏感度更高而表现出色。

但这个阶段并不会持续太久,特别是对于“预防式”降息。随着降息的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开始修复,市场会从“宽松交易”切换到“复苏交易”。在这个阶段,美股可能会经历一个短期的回调,但随后会因为经济基本面的改善而重新走强,特别是那些受益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股票,比如制造业和房地产。

历史数据显示,在降息后,美股的上涨概率通常较大,但也有例外。比如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和2007年的金融危机,美股在降息后仍然持续下跌,直到经济真正触底反弹。

这再次印证了那句话:降息的背景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2. 对美债的影响:先涨后跌

美债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

在降息周期中,美债的表现通常是“先强后弱”。在降息预期和降息初期,由于利率下行,债券价格通常会上涨,因为新发行的债券收益率更低,使得之前发行的、收益率较高的旧债更有吸引力。

一旦经济开始复苏,市场情绪从“宽松”转向“复苏”,投资者会卖出相对安全的债券,转而追逐风险更高的股票,这会导致美债价格下跌,收益率重新回升。

3. 对美元和黄金的影响:跷跷板效应

  • 美元: 在降息初期,美元通常会走弱。因为降息使得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下降,资金会流向其他收益率更高的货币或资产。但当经济进入“复苏交易”阶段后,美元可能重新走强,因为它代表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 黄金: 黄金是一种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通常与美元呈负相关关系。当美元走弱时,黄金价格通常会上涨,反之则下跌。因此,在降息初期,黄金通常表现出色。但当经济复苏后,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会下降,价格可能会经历回调。

全网关注:方舟投研

4. 对A股的影响:不是简单的“涨”或“跌”

我们常常会问,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的股市有什么影响?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国股市的表现不仅受到美联储政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中国自身的经济基本面和政策

历史复盘显示,美联储降息对A股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不同周期下表现差异巨大:

  • 1995-1998年: 这是一个中美同步降息的时期,叠加中国自身的经济改革红利,A股开启了一轮长牛,科技、消费、周期板块成为领涨主力。

  • 2001-2003年: 全球处于“衰退式”降息周期,A股整体表现不佳,但得益于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出口红利和基建投资,钢铁、汽车等周期股逆势走强,出现了结构性机会。

  • 2007-2009年: 这是金融危机时期,美联储大幅降息。A股虽然前期大幅下跌,但在“四万亿”政策刺激下,2009年出现了强劲反弹,基建和地产板块成为领涨龙头。

这些历史案例告诉我们,美联储降息对A股的影响,更像是一个“催化剂”,它会放大或配合中国自身经济周期的特点,而非直接决定A股的走势

当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或有强力政策支持时,美联储降息的宽松环境会为A股提供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反之,如果中国经济面临挑战,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外部压力可能会让A股承压。

客观看待降息

降息,不是一个简单的“利好”或“利空”的信号。它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晴雨表”,反映着央行对未来经济走向的判断和策略。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不需要成为金融专家,但需要学会看懂这个“晴雨表”。以下是几个核心要点:

  1. 1. 分清降息的背景: 它是为了“预防”还是为了“救市”?背景不同,市场反应大相径庭。

  2. 2. 关注经济复苏的信号: 降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当房地产、制造业等对利率敏感的经济数据开始好转时,意味着“复苏交易”即将到来。

  3. 3. 理解资产的周期性: 在降息初期,债券和黄金可能表现更好;而在经济复苏后,股票和高风险资产则更具吸引力。

  4. 4. 关注本国基本面: 外部的降息只是一个参考,决定我们自身市场走向的,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政策。

理解了这些,下次再听到“降息”这个词时,你可能就不会再感到迷茫,而是能更理性地分析,看清迷雾,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如果您想获取更多专业、深度的金融分析,也记得关注方舟投研。 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第一手的研究洞察,帮助您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降息 #美联储 #宏观经济 #投资科普 #美股 #A股 #黄金 #债券

25个基点,符合预期!.SPX还能继续涨吗?
美联储如期降息25基点,承认劳动力市场走弱,提及通胀上行;点阵图显示年内预计还降息两次,明年预计降息一次;鲍威尔称本次会议50基点降息呼声不高。美联储给出的信号鹰鸽参半,主要资产震荡。【接下来金融市场会如何反应?.SPX还能继续创新高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