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最近给 $特斯拉(TSLA)$ 来了个“惊喜加码”[财迷]。眼看着第三季度交付数据就要公布了,这家投行突然在最后时刻把特斯拉的预期交付量从 43.1 万辆一口气拉升到了 47.5 万辆——要知道,这个数字比上一季度高出足足 24%,几乎是在暗示马斯克又要冲击新的历史纪录。要知道,特斯拉目前的最佳成绩还是 2024 年 Q4 的 49.5 万辆,差距已经不足 2 万辆,创纪录似乎不再是天方夜谭。
为什么瑞银敢在最后时刻这么大胆?原因很简单:政策和产品两驾马车。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将在 9 月底到期,这让消费者像“抢末班车”一样加速下单;与此同时,升级版 Model Y 在北美市场的热销,直接让交付曲线加速上扬。欧洲的前八大市场本季度环比增长 22%,中国市场过去 12 周交付量环比上涨 33%,甚至连土耳其、韩国都开始贡献亮眼增量。用一句话概括:特斯拉的交付反弹不是孤点,而是全球多点开花。
但事情也没那么简单。瑞银一边把交付量预期拉到天花板,一边却坚决维持“卖出”评级,目标价只有 215 美元,和目前 425 美元的股价相比几乎腰斩。换句话说,瑞银等于告诉投资者:交付是好事,但股价你们都炒疯了。
这就和华尔街另一头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Piper Sandler 把特斯拉目标价拉到 500 美元,甚至预期 Q3 能冲到 49.5 万辆的天花板;Baird 更是直接喊出“买入”,认为特斯拉未来不仅仅是造车公司,而是“物理 AI”企业,自动驾驶、机器人、Robotaxi 都是潜在的估值炸药包。
市场已经用脚投票。9 月以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上涨接近 28%,表现秒杀 $纳斯达克(.IXIC)$ 和 $标普500(.SPX)$ ,堪称大盘中的超级明星。投资者在意的不仅是销量数据,更是马斯克在 AI 和机器人业务上的故事能否真正落地。只要这个愿景没破,股价就会时不时被拉上天。
但别忘了,股价越嗨,预期越高,一旦交付数据稍有不及,很可能立刻引发调整。尤其是在税收补贴消失后,Q4 的走势能否保持强劲还是未知数。再加上内部管理和核心 AI 人才的变动,特斯拉的长期故事也不是没有风险。
换个角度说,特斯拉就像一场马拉松,眼下这几公里靠的是政策红利和产品热度的冲刺,但长跑能不能继续,需要看 AI、Robotaxi 这些更大的叙事能否兑现。瑞银的谨慎和 Baird 的乐观,一个像刹车,一个像油门,投资者夹在中间,只能自己判断:你是相信现实的交付数据,还是相信马斯克的未来愿景?
十月初的交付数据将是一次关键的“揭榜时刻”。是创纪录继续狂飙,还是高开低走被现实打脸?市场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各位虎友,你怎么看待特斯拉当前的股价?你认为特斯拉股价是会继续狂飙还是该下跌了?[你懂的][你懂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