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港股IPO新增18c云迹申购,最大回拨20%,今天上了海西新药,那么这次就必然会出现大撞车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分析分析这三个新股,以及资金撞车情况下的各种决策。
先来介绍一下轩竹生物👇
轩竹生物是一家创新药研发型公司,聚焦消化系统、肿瘤及代谢(尤其NASH)等领域,拥有多条在研管线及少量已获批资产。分拆自四环医药(H股“H拆H”模式),可借助母公司资源与产业协同优势。
核心亮点:
• 🚀高成长潜力大:若其中一至两条核心在研管线能成功注册/上市,公司可能迎来指数增长。
• 🏗️已具备商业化起点:虽然收入极少,但已具备首款批准产品(KBP-3571)为商业化基础,可作为R&D→市场的试验田。
• ✨政策/资本支持:创新药/生物科技板块在中国/香港资本市场受到鼓励,政策红利+资本热度可能为其上市带来估值溢价。
• ✈️分拆上市/治理重塑优势:作为四环医药分拆公司,上市可能带来更清晰股权结构、治理透明度提高,从母公司篮子中被重新估值。
投资风险:
• ⚠️商业化难度高/转化率低:当前唯一商业化产品销售额极低,难以支撑公司大幅扩张。
• ❗资金链/现金流风险:公司现金池极低,研发与运营资金极度依赖外部融资,若融资条件恶化可能出现断链风险。
• 🤔市场/竞争风险:在PPI、CDK4/6、ALK等领域已有众多强势竞争者与仿制药,公司若无法有效差异化,市场份额难以打开。
最终申购策略:
估值上,与国内其他尚未商业化的生物医药公司相比,其溢价有一定空间,但风险也非常大。
市场情绪上,目前生物医药/创新药板块在港股较受关注,只要有市场前景,就能得到资金关注。
保荐人虽然是中金,但机制B几乎可忽略一切,发行市值60亿,但港股市值为18.64亿,离入通线还有5倍的距离的距离。
如果奔着入通去,那涨幅很客观。但就怕公司没这个实力,因为四环医药的市值也才150亿港币,轩竹要入通,总市值要达到300亿左右,比母公司还多1倍市值了,大概率入通没戏。
接着再来介绍一下云迹👇
云迹做的是“机器人+AI大脑”的一体化系统,主要用在酒店、医院、写字楼这些场景。简单说,就是让机器人不止能“送东西”,还懂“思考和协作”。且背后有腾讯、阿里、联想这些大厂投资。拟通过18c机制上市,所以不是不想选机制B,而是18c只能选择这个特殊机制,且最大回拨为20%。
核心亮点
• 🤖稀缺题材+概念驱动:香港市场上服务机器人/智能体类公司少见,若成功上市可能备受关注。
• 📈业绩见底回升+亏损收窄:公司营收在2024年恢复,亏损有收敛迹象。
• 💰战略/背书机构强:阿里、腾讯、联想等战略投资者存在,为其信誉与资源带背书。
• 🚀18C机制优势:作为特专科技公司,有可能以更灵活标准上市,有利于科技型公司落地。
• ✨生态/平台导向价值潜力:如果云迹能成功将服务智能体打造成平台/生态,其长期价值可能高于硬件本身。
投资风险
• 🧾亏损尚未改善/盈利不确定性高:虽然亏得少了,但离盈利还有一段距离。
• 💰资本消耗快/现金流压力:业务模式转型期,资金压力风险高。
• ⚠️竞争/替代风险:市场竞争激烈,新技术/创新者随时可能颠覆。优必选、擎朗、普渡等都在抢市场。
• 🅱️商业模式转型风险:从硬件为主转向服务/系统平台,执行难度大。
最终申购策略
估值上,市值估算H股部分约58.86亿,按照目前看肯定不算低估,ps高达20+,但长期要看它能不能真正把“AI+机器人”做成生态,而不是只卖硬件。如果能实现生态化,那么不足60亿的市值显然低估了。
市场情绪上,作为18C特专科技股+机器人题材+稀缺性标的,获得市场的溢价的问题不大。但也要警惕可能会发生极智嘉一样的情况,小概率出现破发并不可怕,机器人的概念值得陪它走一段路。
由于本次是中信哥带头保荐,中信哥最近的战绩不错,再加上就回拨20%,不会出现奥克斯的那种情况,所以大可放心融资打。
最后再介绍一下海西新药👇
海西新药是一家采用“仿制药+创新药”双轨发展模式的制药企业,目前以仿制药商业化为主。
核心亮点
• 🚀业绩验证+盈利能力具备:公司不是空壳研创,而已有盈利基础、商业化能力。
• 🔥成长性空间大:仿制药收入基础稳定,创新药若有突破,成长潜力巨大。
• 🌹政策支持+行业红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MAH制度、带量采购政策为其提供政策红利。
• 🏗️高毛利率&成本控制能力强:仿制药业务毛利率长期较高,为公司盈利提供保障。
投资风险
• ⚠️依赖仿制药风险:几款主力仿制药在集采/VBP合约到期后可能被剔除,给收入带来大幅波动风险。
• ☢️创新药兑现难:创新药投入高、失败率高,且审评/市场准入时间长,短期内难以贡献利润。
• 😣资金/现金流压力:若募集资金不足或商业化/研发投入超出预期,现金流或面临紧张。
最终申购策略
估值方面,类似公司在IPO或已上市公司中,P/E通常落在20-40之间,由于海西新药已盈利,按照25年盈利2e来算,pe落在27到34之间,不算特别低估。
市场情绪方面,医药/生物科技板块在资本市场具备关注度,但国际投资者对仿制药为主的公司可能较为谨慎。而海西新药以仿制药为主,可能没那么性感。
叠加这次是狗泰带头保荐,内心深处已经扣分了,由于是机制B,所以也可以忽略保荐人的缺陷。按照上限发行的话。68亿估计能涨个50%以上。按照下限发行,那估计翻倍有望了。
资金冲突下的决策方案👇
两个医药互相不冲突,云迹和两个医药都冲突。
所以大概率要么打两个医药,要么就冲云迹。当然超过100万本金的大佬可以都选择冲。
如果本金超过20万,但不超过70万,我建议要么融资打两个医药,云迹摸一手,要么融资打云迹,医药摸一手。医药我建议融资甲尾,云迹我倾向于倍率低的情况下上乙头偷鸡,倍率高老老实实干甲尾。
如果本金不足20万,那就雨露均沾,全部现金打。一半一半。
超过70万的但不足100万的,大可全部融资打,重点打两个医药还是重点打云迹都行,等最终融资数据出来再说。
超过100万就无所谓了,全部融资上甲尾或乙头吧。肯定能兼顾的,这次大概率又让你们捡到便宜了。
我个人大概率大账户会融资去打云迹,对ai和机器人的偏爱更多于医药,尤其还是不那么性感的仿制药。
两个小账户就上fafa不中就返融资费的套餐,当然肯定就去打两个医药了。
因为云迹中签率肯定比两个医药都高。所以大账户冲云迹,小账户冲医药大概率是最好的选择了。
打云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云迹和两个医药都冲突,而大部分人肯定是去打两个医药的。所以逆向思维就该去云迹偷鸡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