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阴云再起,暴跌900点后,你还敢抄底吗?

vision
10-11

周五,美股挨了一记闷棍,道指一天跌了近900点。表面上看,是特朗普又开始放狠话,威胁要提高对中国的关税。可实质上,这一刀砍在了市场情绪上——过去几个月,大家已经默认“中美摩擦的事儿差不多过去了”,现在风声又起,投资者的神经立刻绷紧。

有人说这只是“谈判前的套路”,也有人担心这可能是新一轮不确定性的开始。市场往往怕的不是坏消息,而是“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尤其是在财报季前夜,这样的突发波动,最容易打乱机构的节奏。

银行财报打头阵:能不能扛起市场?

下周起,美股财报季正式拉开帷幕。按照惯例,大银行是第一波—— $摩根大通(JPM)$$高盛(GS)$$花旗(C)$$美国银行(BAC)$$富国银行(WFC)$$摩根士丹利(MS)$ 都会在周二、周三集中公布业绩。

今年银行的故事挺有意思:利率开始往下走,但交易和投行业务却明显复苏。根据FactSet数据,金融板块三季度的利润增速预计达到12.9%,仅次于科技、公用事业和材料行业。如果这些银行能交出不错的答卷,市场短线的信心有望修复。

在这个阶段,资金最怕的是“无锚”——经济数据因政府停摆而延迟发布,通胀、就业这些核心指标都要等到10月24日才能更新。市场现在就像在黑夜里开车,连仪表盘都关了灯。银行财报反而成了唯一的“真实信号”,能让人判断资金流向和企业信心。

政府停摆:短期影响不大,但耐心有限

目前的政府关门已经进入第二周,下一个关键节点是10月15日——那天是联邦雇员发薪日,如果届时还没解决,将是停摆以来的第一次“断粮”。

市场对政府停摆历来不敏感,因为历史上几乎没见哪次导致实质性经济衰退。但这次麻烦的是,CPI、PPI等关键通胀数据都得延后。没有数据,意味着美联储的利率路径判断、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决策,统统得靠“猜”。

一些机构开始用自家数据替代:BofA说9月就业放缓但薪资还在涨;摩根士丹利则担心通胀采样数据不全,官方统计的质量正在下滑。这时候,任何一点意外波动,都可能被市场放大十倍。

黄金破4000美元:泡沫还是避险?

过去一周,金价创了历史新高——突破4000美元/盎司。更诡异的是,金价在涨,股市也在涨。理论上这俩应该是跷跷板,可现在像是手拉手往上冲。这说明市场资金并非只在追逐风险,而是在重新配置“信用安全资产”。部分投资者开始担心美元长期的信用问题,也有人认为这是AI泡沫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当钱太多时,它会同时推高一切资产。

Paul Tudor Jones这周在CNBC说了句狠话:“现在的市场条件,甚至比1999年更有可能出现‘泡沫爆发’。”——他说的或许夸张,但从Meme ETF卷土重来、AI概念股再创新高来看,这种躁动确实存在。

接下来怎么看?

短线市场可能还会震荡。财报决定方向,情绪决定节奏。

银行业绩若超预期,市场信心可以续命一阵;反之,如果利润率或贷款增长不及预期,市场可能再迎一轮调整。

中美摩擦这事儿,大概率还是政治博弈,暂时难以形成实质经济打击。但它确实提醒了投资者——估值高位时,市场最怕的不是利空,而是没有安全垫。

至于金价的暴涨,我的看法是:这不是泡沫,而是系统性不信任的体现。当央行、主权基金都在增持黄金,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全球资金的“防御意识”。

总结一句话:现在的市场不缺流动性,缺的是信心。而信心,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要靠数据和业绩一点点恢复。

川普儿子开始做空美股!大家现在慌吗?
一夜之间风向突变,“传奇空头”Michael Burry,开始做空PLTR和英伟达,此外据最新消息,川普儿子买入价值1090万美元的看空纳指100的看跌期权,到期日12月31日,也就是还有两个月,目标价570美元,目前632美元,也就是10%左右的下跌空间;华尔街著名分析师们也开始看空美股。【大家觉得这次为何下跌?现在你们的心情是?】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一个人发呆
    10-11
    一个人发呆
    市场情绪确实很脆弱,财报能否稳住?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