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提到和用户做朋友,我想很多人都会提到小米。
互联网时代,该如何和用户做朋友,很多人手捧着《参与感》当教材。
很多用户确实把小米当朋友,到处和人讲MIUI是如何好用,小米性价比是如何吊打蓝绿OV。
图片
我第一台手机是小米2s,第一只港股购买的股票也是01810。
过去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小米营销,无外乎是2017年小米感恩季活动,直接给100万米粉朋友各送了100块无门槛券,支持用户薅羊毛。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这种没有任何套路的撒券,确实让我惊呆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上,虽然营销上有很多瑕疵,但是我依然是非常信任小米的。
就比如笔记本硬币事件是16年的事,我当时认为应该是孤立事件。
图片
什么时候的小米开始让我觉得陌生的呢?
当我越来越无法理解这家公司的时候,孤立事件越来越多的时候。
就比如当时看了22年的手机发布会,在一个对比手机厚薄的环节,我是真的不理解,这种对比的逻辑和意义是什么。
图片
我感觉自己的智商被冒犯了。
我不知道雷总在台上讲这个ppt的时候,他难道不觉得有问题吗?
这个对比真的合乎逻辑呢?
图片
图片
还是对比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用户觉得轻薄”。
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论证过程不重要。
那一刻让我对这家公司的信任,一下子去了四分之三。
最近为什么很多黑小米的短视频到处都是,我只能说,当孤立事件越来越多的时候,用户是真的会粉转黑的。
所以,到底是谁在黑小米?
最大的黑料都是这些经不起推敲的宣传物料啊。
虽然很多人觉得国内竞争激烈,友商更是突破下限。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但我不觉得这是能变成深渊的理由。
什么叫变成深渊呢?
段永平举过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我这里引用一下
没有了是非,就是深渊。
图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