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招股书
来源丨**大数据
招股书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摘要:2025年10月30日,新桥生物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高盛、中信。公司已于2020年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代码为NBP.US,截至10月31日收盘,总市值约5.71亿美元。
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2023年收入63.2万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产生收入。
**获悉,新桥生物NovaBridge Biosciences(简称“新桥生物”)于2025年10月30日首次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采用不限治疗领域发展策略的全球性生物技术平台公司。
公司的核心产品givastomig是一种新型双特异性抗体(「bsAb」),可同时靶向主要表达于胃癌、食管癌及胰腺癌的肿瘤抗原Claudin18.2(「CLDN18.2」),以及T细胞共刺激分子4-1BB。
凭借CLDN18.2在多种肿瘤中的广泛表达特性,givastomig可靶向多种适应症,包括胃食管腺癌(「GEA」,包括胃癌(「GC」)、胃食管连接部癌(「GEJC」)及食管腺癌)、胆道癌(「BTC」)及胰腺导管腺癌(「PDAC」)。
目前已完成I期临床部分研究,2026年初将启动随机II期研究,且FDA对其II期联合治疗试验无反对意见。此外,公司还拥有uliledlimab、ragistomig等三个临床阶段项目管线。
公司持续将新兴生物制药生态体系的创新成果惠及全球患者,同时推动股东价值的可持续增长,并借助与战略创始投资人康桥资本的深度合作,获得优质医疗生态网络与行业资源支持。
来源:招股书
财务业绩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2个年度、2024年及2025年前6个月:
收入分别为63.2万美元、0美元、0美元及0美元;
研发开支为2144.8万美元、2177.0万美元、1126.5万美元及407.1万美元;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8221.7万美元、4969.6万美元、1836.0万美元及865.4万美元。
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784.0万美元,期末现金约为1.65亿美元。
行业情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报告,全球范围内胃癌、食管癌、胰腺导管腺癌(PDAC)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领域存在显著未满足临床需求,尤其是针对CLDN18.2阳性的胃食管腺癌(GEA,含胃癌、胃食管连接部癌及食管腺癌)、胆道癌(BTC)患者,现有治疗方案在疗效持续性、副作用控制及适用人群覆盖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CLDN18.2作为在上述多种肿瘤中广泛表达的特异性抗原,已成为肿瘤生物药研发的核心靶点之一,相关药物研发正逐步填补HER2阴性、PD-(L)1抑制剂耐药等患者群体的治疗空白。
来源:招股书
同时,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呈现“技术驱动+靶点聚焦”的发展趋势,双特异性抗体(bsAb)、单克隆抗体(mAb)等新型药物形式,因能更精准靶向肿瘤细胞、降低系统性毒性,成为行业研发热点。对于临床阶段生物制药企业而言,能否在CLDN18.2、CD73、VEGF等关键靶点的研发中快速推进临床试验、获取差异化数据,是其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核心因素,这与新桥生物的管线布局战略高度契合。
来源:招股书
董事高管
新桥生物的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董事及四名独立董事。
来源:招股书
主要股东
公司香港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
云顶新耀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2,524,716股股份,占本公司权益约16.0%;康桥资本作为实益拥有人且受控制权权益,持有27,492,592股股份,占比约10.4%;
Tinvestment Limited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8,795,651股股份,占比约7.1%;
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 US LLC为受控制权权益,持有18,478,695股股份,占比约7.0%。
来源:招股书
中介团队
据**大数据统计,新桥生物中介团队共计11家,其中保荐人2家,近10家保荐项目数据表现尚可;公司律师共计4家,综合项目数据表现普通。整体而言中介团队历史数据表现有待改进。
来源:**大数据
(本文首发于活报告公众号,I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