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业帮APP一道以 "高中生自由落体" 为背景的物理试题引发全网震怒。题目中 "生命可以轮回,高考只有一次" 的轻佻表述,将青少年轻生场景包装成考试考点,不仅违背教育伦理,更漠视生命尊严。新华社第一时间发声批评,直指此类题目 "击穿教育价值底线",随后作业帮下架相关试题并公开致歉,但事件引发的关于教育科技企业责任与边界的讨论仍在持续发酵。
(涉事题目截图,目前已下架)
作为百度系孵化的头部在线教育平台,作业帮自2015年成立以来,凭借拍照搜题、海量题库等核心功能迅速崛起,巅峰时期用户规模突破4亿,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七成,成为K12教育领域的 "流量巨头"。但其商业模式始终围绕 "流量变现" 展开:通过免费题库吸引用户,再以 VIP 会员、课程付费等方式实现盈利,题库的更新速度与覆盖范围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这种 "规模优先" 的发展逻辑,在此次事件中暴露了缺陷。
01
试题争议的三重核心:漠视生命、审核失责与价值观偏差
此次引发争议的试题,绝非简单的 "出题不当",首先折射出的是作业帮在教育价值观方面的“迷失”。
从内容来看,题目将 "高中生自由落体" 这一涉及生命安全的沉重话题娱乐化、考题化,"生命可以轮回" 的表述彻底消解了生命的严肃性。对于正处于学业压力下的青少年而言,这种暗示可能产生恶劣引导,既可能加重其对生命的轻率认知,也可能对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造成二次伤害。教育的核心是 "育人",而这类试题恰恰违背了最基本的生命教育原则,将知识传递与价值观引导完全割裂。
其次是作业帮在内容审核方面,存在严重漏洞。作为拥有上亿未成年用户的教育平台,其理应建立远超普通互联网产品的内容审核标准。但从事件来看,这道明显违背公序良俗的试题不仅通过审核上线,还被标注为 "作业帮VIP" 专属内容,侧面反映出其审核机制形同虚设。
此次事件并也非作业帮首次陷入争议。2021年,作业帮因虚构 "清北名师" 师资团队、夸大课程效果等虚假宣传行为,被市场监管部门处以 250 万元罚款。两次事件背后,是同一套 "流量至上、育人靠边" 的经营逻辑:为了吸引用户点击、提升付费转化,不惜牺牲内容质量。
02
作业帮的发展困局:流量基因与教育本质的冲突
要理解作业帮的价值偏差,需从其企业基因与商业模式入手。
作为百度孵化的项目,作业帮继承了互联网平台 "流量为王" 的发展思路:早期依靠百度的流量扶持与技术背书快速起量,后期通过资本运作完成多轮融资,估值一度突破110亿美元。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下,作业帮必须持续证明增长潜力,而 "扩题库、拉新、提升付费率" 成为最直接的增长路径。
这种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与教育行业 "慢工出细活" 的本质存在天然冲突。教育产品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知识传递,更在于价值观塑造与人格培养,这需要企业投入长期资源进行内容打磨与审核,但短期难以看到经济效益。而在资本市场上,教育类公司讲“AIGC”的故事远比“打磨内容”更能打动投资人,因此也将影响着作业帮对于内容把控的资金投入。
在行业竞争层面,在线教育平台的题库同质化严重,为了形成差异化优势,作业帮选择走 "猎奇化、难度化" 路线,试图通过非常规题目吸引用户关注,此次 "自由落体" 试题便是这种竞争逻辑的极端体现。通过猎奇的题目表述,以血腥场景提升试题 "记忆点",完全忽视了教育内容的社会影响。这种饮鸩止渴的竞争方式,不仅让作业帮陷入伦理危机,也拉低了整个在线教育行业的内容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业帮并非没有能力做好内容安全。其银河大模型号称具备自然语言处理、内容识别等核心能力,理论上完全可以用于不良内容的自动筛查,但在实际运营中未能发挥作用,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03
行业共鉴:360儿童手表事件与教育类企业的共同命题
作业帮的争议并非个例,去年的360儿童手表的 "内容门" 事件同样触目惊心。这款以 "安全" 为核心卖点的儿童智能设备,在回答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 这一问题时,竟输出 "历史是可以捏造的"、" 高科技都是西方人发明的 " 等错误言论。事后调查显示,360为节省成本,让旧版本手表直接抓取互联网未筛选信息,未建立专门的儿童内容审核机制。
(新京报关于360儿童手表报道截图)
两个事件看似无关,却指向同一个核心问题:教育相关企业(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对价值观引导责任的忽视。无论是作业帮的教辅内容,还是360儿童手表的智能问答,其服务对象大多都是未成年人,而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对外部信息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这就要求教育类企业必须将 "价值观导向" 置于盈利之上,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而非将未成年人的认知塑造当作可压缩的成本支出。
对比正规出版社的操作,更能凸显这些企业的责任缺失。正规教育出版社实行 "三审三校" 制度,将价值观导向作为 "一票否决制"。任何涉及生命漠视、价值观扭曲的内容,无论知识点多么正确,都无法通过审核。这种严谨态度,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教育产品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价值观的传递者。
而作业帮、360等企业,显然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将教育产品等同于普通商品,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
不可否认的是,在线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确实为学生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资源,作业帮的拍照搜题功能也曾帮助无数学生解决学习难题。但这不能成为企业忽视内容安全的借口。恰恰相反,头部平台更应承担起示范责任,因为其影响力越大,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就越深远。作业帮拥有上亿用户,其中不乏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三学子,这类群体本身就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更需要积极向上的引导,而非轻佻对待生命的不良暗示。
结 语
作业帮 "自由落体" 试题引发的争议,本质上是教育科技企业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失衡。在线教育的核心是 "教育",科技只是手段,若本末倒置,将科技用于追逐流量、漠视生命,最终只会失去用户的信任与市场的认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