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回到炒价值

鹤鹤有铭w
11-11

AI回到炒价值

AI炒作已经明显分化,能够将AI巨额资本性开支转化为收入的公司,比如谷歌,股价在波动中走的非常强势,而巨额投入有收入但现金流吃紧的coreweave和甲骨文走的就很弱,同样巨额投入但没有带来相应收入的meta三季报之后跌了很多。

这说明资金在区别对待AI玩家,能够把AI转化成持续的收入和利润的公司,基本不跌还天天新高。而光讲故事的公司,股价已经这么高了,投资人都变得谨慎了。

中国的AI叙事也到了这个时点,年初的时候中国科技股被集体低估,所以系统性的抬升了估值中枢,随着AI发酵,重视AI投入的公司享有了更高的溢价。但目前股价都涨了这么多之后,谁能够把AI投入变为收入和利润,谁就能持续涨。

因此,还是要重视跟着老美持续赚钱且估值较低的硬件公司。中国的AI产业需要跑通盈利模式,先要看AI云业务的健康度,重点要看阿里云的毛利率是否能够持续提升。

昨天港股和美股都反弹了,美国政府开门时间可能是周三或者周四,美股对政府开门反应大点,大A反应小点,港股跟着美股走在中间。

开门关门只是短期扰动,所以在开门前跌了进货、开门之后兑现收益是比较好的策略。

本周四有十月份的cpi,估计还是会有资金避险,不愿意赌数据提前减仓,所以后面还有回踩进货的机会。

本轮AI行情终局是滞涨

昨天说了本轮行情的终局,就是滞涨,我再解释一下具体原因,以及跟之前2000年互联网科技牛和19年新能源科技牛的区别。

ai的主要功能是替代人工,至少短期两三年看不到新增加的需求。毕竟gpu是不需要吃喝拉撒的,所以不会直接促进消费,而替代的劳动力则会降低社会总消费。仅从这点来看,ai会导致经济衰退。

但是25年和26年都有ai大基建,上万亿美金投下去对于gdp的拉动是显而易见的。以新增gdp的视角来看,算力中心投资占了大半。

因此在这两年加速搞基建的时期,ai投资抵消了替代人工,因此不会衰。但资本性开支不会一直猛增,总有降速的时候,特别是这两年资本性开支的增速远大于云业务收入增速,到了明年下半年再看27年的时候,估计增速就要掉下来了。

ai这事儿如果靠谱,滞是必然结果。如果ai替代人工效果不达预期,那买那么多算力干啥?最后一样是崩。

至于通胀,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川普为了中期选举,把自己的舔狗安排成美联储主席,明年五月上任之后疯狂降息。

目前对明年美国核心cpi的预期是3%左右,到时候如果降息肯定还是以“贸易战对通胀是一次性冲击”为理由,叠加就业不振。

但万一关税对通胀不是一次性冲击呢?万一是全球供应链效率被逆全球化和孤立主义拉低导致通胀持续无法下来呢?

贸易战对通胀的影响是从7月份开始的,在这之前美联储都可以以上面的借口降息,如果到了明年9-10月份发现,cpi的同比还是降不下来,到时候自然就会开始担心滞涨了。

所以我才说,明年越接近年底就越危险。当然了,从乐观的角度来看,目前关税是在下降的,而且就业不振确实影响了服务业通胀下行。如果通胀能够在明年上半年见顶,之后开始向美联储目标2%下降,那明年又是大放水的一年,至于衰退在降息周期中都是噪音,不需要在意。

明年再说明年的事情吧,今年先把12月降息前这波震荡行情做完。

消费板块反弹

消费行不行我觉得大家自己感受是最准的……

因此如果消费能够持续涨,资金不是赌消费板块能多好,而是赌后面有政策支持,比如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3000亿国补带动了上万亿的社零。但现在cpi都转正了,估计明年国补最多就是跟今年一样,很难有更大幅度的补贴刺激。

所以我是不看好风格转换的持续性的,如果切消费就注意止盈止损吧,后面如果没政策出来那就很难持续,如果有政策出来,可能政策出来的那一瞬间就是顶点。

风险提示:本文发布的所有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英伟达财报倒计时!能否重振市场信心?
美东时间11月19日,英伟达将发布2026财年Q3财报。目前科技股虽大跌,但华尔街多家大行仍为英伟达投下信任票,花旗预计英伟达Q3有望实现“营收超预期和指引上调”的强劲表现,并上调目标价至220美元。【英伟达财报,能否提振市场信心?近期英伟达波动加大,你有何操作策略,可以分享?】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SteveWatson
    11-12
    SteveWatson
    分析到位,硬核逻辑值得反复推敲!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