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W(09868):完美的走出了困境反转, 回调值得关注

新财富资讯
11-13 19:26

$小鹏汽车-W(09868)$ $零跑汽车(09863)$ $蔚来-SW(09866)$ $理想汽车-W(02015)$ $小米集团-W(01810)$

在港股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分化行情中,小鹏汽车-W(09868)近期的表现堪称“逆袭范本”。11月11日,其港股股价单日暴涨17.93%,总市值一举突破2000亿港元,不仅首次超越理想汽车和蔚来,更成功跻身国内上市车企市值前列。从2022-2024年的行业低谷期徘徊,到2025年年内涨幅超80%的强势反弹,小鹏汽车已清晰勾勒出困境反转的轨迹。对于港股投资者而言,当前股价回调并非风险信号,反而可能是把握技术驱动型成长标的的优质窗口期。

一、 困境反转的三重逻辑:从被动改革到主动破局

小鹏的困境反转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产品、组织、技术三大维度的系统性变革,且每一步都精准回应了市场核心关切,最终实现从“情绪修复”到“价值重估”的跨越。

1. 产品战略纠错:从“错位定价”到“精准破局”

2022年9月G9上市的定价与配置争议,是小鹏困境的直接导火索,彼时市场对其“技术强但产品思维弱”的质疑达到顶峰。但这场危机也成为产品战略转型的起点:2023年3月全新P7i上市确立“精准定位”原则,6月G6以20万级核心走量车型身份成为爆款,扭转产品口碑;2024年1月X9切入高端MPV市场实现品类破局,8月MONA M03以15万级“AI平权”车型打开规模空间,48小时大定3万辆的成绩验证了市场认可度。至2024年Q4,小鹏已形成“高端MPV(X9)+主力SUV(G6/G9)+入门走量(MONA)”的产品金字塔,单季度交付91,507辆,同比增长52.1%,彻底摆脱销量困境。

2. 组织与资金革新:从“内部内耗”到“外部赋能”

组织臃肿与现金流紧张曾是小鹏的两大顽疾。2022年10月的首次架构调整虽暴露问题,但未触及根本;直至2023年1月王凤英担任总裁,才开启真正的变革——85%一级部门负责人换血,打破部门墙,将OTA周期从杂乱缩短至4周,显著提升运营效率。资金层面,2022年12月设立财经平台强化成本管控只是开端,2023年7月大众集团7亿美元增资成为关键转折点,不仅缓解资金压力,更实现技术输出的突破。后续双方联合开发、联合采购的深化,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为盈利奠定基础。2025年8月合作扩展至燃油/插混车型平台,更让小鹏的技术价值突破纯电边界,打开全球化空间。

3. 技术价值兑现:从“单点试点”到“核心壁垒”

智能驾驶是小鹏的核心竞争力,但2022年G9上市时仅覆盖广州的城市NGP,让市场质疑其技术落地能力。此后小鹏加速智驾迭代,2023年Q4城市NGP覆盖27座城市实现无图化落地,2024年7月完成全国城市覆盖,使XNGP从“差异化优势”升级为“核心壁垒”。70%的选装率不仅直接提升单车收入,更催生高毛利的技术服务业务——2025年一季度技术服务收入达14.4亿元,毛利率高达66.4%,彻底打破“仅靠卖车盈利”的行业困局,为估值提升提供核心支撑。

二、基本面全面改善:销量与盈利的双重突破

资本市场的估值重构,始终建立在企业基本面改善的坚实基础上。小鹏汽车的反转并非偶然,而是销量、营收、盈利三大核心指标协同发力的必然结果。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2025年,小鹏交出了一份远超同行的成绩单——前三季度累计交付31.3万辆,同比增幅高达218%。单季度数据更显强劲,第二季度交付量突破10.3万台,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实现了241.6%的同比增长。

销量的爆发直接转化为营收增长与盈利改善。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总营收达182.7亿元,同比激增125.3%,其中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47.6%。更为关键的是,其盈利端已显现明确拐点,第二季度净亏损同比收窄62.6%至4.8亿元,毛利率表现尤为亮眼——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7.3%,汽车业务毛利率达14.3%,实现连续八个季度增长。这种“规模增长+盈利改善”的双重逻辑,彻底扭转了此前市场对其“烧钱换增长”的担忧,为股价反弹提供了核心支撑。

现金流的健康状况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安全垫。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储备高达475.7亿元,较一季度增加超22.9亿元,创历史新高。充足的现金储备不仅支撑了其庞大的研发投入,更在行业价格战中赋予了足够的战略灵活性,形成“规模扩大-成本下降-盈利改善”的良性循环。

三、 结语:反转未止,关注长期价值锚点

小鹏汽车的困境反转,本质是“技术优势”与“市场化运营”的成功结合——王凤英主导的组织与营销变革,让XNGP等核心技术真正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当前发展态势看,其高毛利技术服务业务的成型、全球化合作的深化以及产品矩阵的完善,已构建起多元增长引擎。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股价波动难以避免,但只要小鹏在“销量规模”“技术变现”“成本控制”三大核心锚点上持续突破,回调就不是风险,而是把握这家新能源车企长期价值的重要机会。

马斯克点赞!小鹏,大家看好吗?
在机器人发布几天后,小鹏汽车周二大涨近18%。马斯克也在在社交平台上,点赞了小鹏IRON在发布会上“走猫步”的视频,马斯克称:不错,特斯拉和中国的公司将主导(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大家看好小鹏后市吗?新能源赛道,小鹏能否“异军突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