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点赞!小鹏,大家看好吗?

在机器人发布几天后,小鹏汽车周二大涨近18%。马斯克也在在社交平台上,点赞了小鹏IRON在发布会上“走猫步”的视频,马斯克称:不错,特斯拉和中国的公司将主导(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大家看好小鹏后市吗?新能源赛道,小鹏能否“异军突起”?】

avatar只买信仰股
27 minutes ago
小鹏还有4翼飞机[贱笑]
avatar存钱游乐场
31 minutes ago
从筹码图上看,96到100的筹码都清了,获利盘走了。你觉得后面价格咋走?获利者肯定等跌下来再冲进去,目标还是96到100,保守估计$小鹏汽车-W(09868)$
avatar大小摩
36 minutes ago
估计华尔街才注意到小鹏这家中国科技公司。现在市值这么低,接下来肯定有不少大机构会建仓,年底前看到40美元应该没问题 $小鹏汽车(XPEV)$

赛力斯四年逆袭 藏着哪些成长密码?

  敲钟港交所,创下2025年全球最大车企IPO纪录   11月5日,赛力斯正式登陆港股,完成从A股到港股的华丽跨越,成为中国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133倍超额认购、2200亿港元开盘市值引爆全球资本圈,更创下2025年全球最大车企IPO纪录。这家从重庆走出的车企,何以打破外资对豪华赛道的长期垄断,用四年时间实现从默默无闻到量利双收的逆袭?这场资本盛宴的背后,又藏着哪些爆款频出的成长密码?   赛力斯“A+H”上市   资本盛宴传递积极信号   在很多人印象里,“豪华”二字似乎天然属于奔驰、宝马、奥迪。长期以来,全球豪华汽车市场被外资品牌牢牢把持,中国车企在该赛道的突破举步维艰。而赛力斯的港股上市,却以一场震撼资本市场的盛宴,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开盘市值突破2200亿港元的数字在电子屏上跃动,不仅记录下一个资本市场的里程碑时刻,更映照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崭新姿态。   这场IPO的含金量十足。每股定价131.5港元,募资净额140.16亿港元,成为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IPO,更创下中国车企IPO募资的最高纪录。更具行业开创性的是,它是第一家同时在A股与港股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这一跨越打通了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双向通道,为企业构建起更多元、更稳固的融资体系,也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资本运作提供全新范本。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而豪华新能源细分市场凭借高附加值、高增长潜力,成为资本聚焦的核心赛道。有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640.7万辆,同比增长33.6%,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而赛力斯精准切入这一赛道,成为少数实现规模与利润同步增长的稀缺企业。   换言之,资本对赛力斯的狂热追捧绝非偶然。133倍的超额认购、超1700亿港元的资金疯抢,本身就是全球投资者对豪华新能源赛道与赛力斯核心
赛力斯四年逆袭 藏着哪些成长密码?

近期极智嘉动作频频, “AI+机器人”出海或打开盈利增长新空间

极智嘉(02590)联合北欧合作伙伴STL为丹麦生活方式品牌SøstreneGrene打造高效智能仓,成功落地了双方第八个合作项目。这一案例不仅标志着极智嘉进一步深耕北欧市场,更彰显了“中国智造”在全球仓储自动化领域的硬实力。 为应对品类扩张与业务增长的需求,SøstreneGrene在位于荷兰芬洛的配送中心部署了极智嘉机器人方案,实现仓储吞吐效率与拣选准确率的显著提升,拣选与补货可同步进行,并支持在任何阶段轻松扩展系统规模。据悉,SøstreneGrene位于丹麦奥胡斯的物流中心已在筹备同类型方案,预计2026年上线。 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是极智嘉深耕海外市场的又一战略成果。近期极智嘉更是动作频频,从携手DHL创下新西兰规模最大的机器人部署,到落地与PUMA、Coupang的智能仓项目,再到与马士基达成战略合作,海外业务版图持续扩张,进一步夯实“连续6年稳居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行业地位。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收入占比达79.5%,非中国大陆市场的毛利率达46.2%,显示出全球化布局下强劲的盈利潜力。 极智嘉的出海战略并非单点突破,而是构建了“技术输出+本地合作”的生态模式。通过与STL的独家合作,极智嘉已深度融入北欧市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全球服务网络已覆盖52个全球服务站点、12个备件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持。 在全球AMR市场年增速超30%的黄金赛道上,极智嘉以“AI+机器人”技术为引擎,随着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有望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极智嘉-W(02590)$
近期极智嘉动作频频, “AI+机器人”出海或打开盈利增长新空间
$小鹏汽车(XPEV)$我感觉小鹏今年会融资,但肯定不是这个100左右的价格,还会往上拉。小鹏是需要钱大刀阔斧干的时候,增发融资我是支持的。但肯定不是这个价格,价格应该在150左右,融资规模200亿港币
$小鹏汽车(XPEV)$小鹏的科技涌现真的让人刮目相看。以前对于小鹏的汽车,自动驾驶,robotaxi,机器人,飞行汽车还是确信度不高,现在觉得这家公司对特斯拉的追赶脚步确实非常快,甚至有迈过“奇点”的感觉。
自己的同袍,居然没有一个外国人大度 一言难尽呀
avatarFARSCAP
11:44

小鹏—AI科技服务公司

小鹏汽车(XPeng)确实已经远远超越了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范畴。它正加速转型为一家以“物理AI”为核心的科技公司,聚焦智能出行、具身智能和AI生态构建。简单来说,小鹏不再只是“造车”,而是构建一个跨域AI物理世界的平台,从汽车到机器人、Robotaxi再到飞行汽车,全都由统一的AI大模型驱动。这波转型,让它更像“特斯拉”的对标企业,强调端到端物理模型和量产落地。 为什么说不能按汽车行业看待? 1. 战略定位升级:2025年,小鹏明确转向“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董事长何小鹏在科技日和财报会上反复强调:“小鹏不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家AI公司和全球具身智能公司。” 他们每年投入超35亿用于AI训练,云端算力达10EFlops以上,占研发预算50%以上。这不是汽车厂商的“副业”,而是核心——AI大模型(如第二代VLA)直接跨域驱动所有产品,从理解物理规律到生成动作,全端到端,无需规则代码托底。 2. 产品矩阵多元化: • 汽车仍为主力,但AI化:2025款G6/G9全球版标配5C超充AI电池和图灵AI智驾(L3/L4级探索),支持“小路NGP”和无导航SuperLCC。海外销量目标一半以上,进入60国。但这只是起点。 • Robotaxi:小鹏Robotaxi已发布,基于VLA模型,支持L4级无人驾驶,2026年量产。 这是从“卖车”到“卖服务”的跃迁。 • 人形机器人(IRON):新一代IRON身高178cm、82关节(手部22自由度),用3颗图灵芯片+全固态电池,实现“猫步”级拟人动作,已获宝钢工业巡检订单,2026年工业/商业场景量产。 争议焦点是“太像真人”,但这证明了其纯视觉AI(无激光雷达)和70%软件复用汽车技术的实力。X上热议:比特斯拉Optimus更拟真,中国工业实力亮眼。 • 飞行汽车(汇天):工厂11月试产,年产能1万台,每30分钟下线一台。两套飞行体
小鹏—AI科技服务公司
马斯克点赞小鹏,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还是智能驾驶终局已定? 事件背景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罕见点赞中国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的动态,引发市场广泛猜测。尽管双方曾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多次公开交锋,马斯克此番举动却透露出微妙信号:全球电动车竞争格局或从“零和博弈”转向“竞合新阶段”。 1. 为何是“战略性点赞”? 马斯克的点赞绝非一时兴起。从商业逻辑看,这一动作至少传递三层信息: - 技术认可信号:小鹏在2024年量产的城市NGP(导航辅助驾驶)已覆盖中国多数核心城市,部分场景体验甚至对标FSD。马斯克的点赞或许暗示,特斯拉对小鹏技术路线的隐性认可,尤其是其针对本土化场景的落地能力。 - 地缘政治智慧:面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壁垒,以及美国大选后的政策不确定性,特斯拉需要在中国市场维持“友好姿态”。点赞竞争对手,既可展现开放形象,也能弱化自身在外资车企中的“靶心”地位。 - 资本市场的默契:特斯拉与小鹏同为“智能驾驶概念股”,一荣俱荣。若小鹏的技术实力得到验证,反而能为特斯拉的FSD全球商业化提供行业背书,共同做大估值蛋糕。 2. 小鹏的“危与机” 马斯克的点赞虽带来流量,但小鹏需警惕“甜蜜的陷阱”: - 短期利好:关注度提升可能推动股价反弹,尤其吸引看好“中美技术对标”的资金。小鹏的智驾能力若被特斯拉变相“认证”,有望加速其国际化合作(如大众的技术授权模式)。 - 长期挑战:特斯拉FSD入华在即,小鹏必须证明其技术壁垒不止于本土化,而是具备全球通用性。否则,市场可能将小鹏视为“FSD入华前的过渡选项”。 3. 投资者的应对策略 - 观察技术分化节点:2025年将是分水岭。若小鹏能在特斯拉FSD全面入华后仍保持市占率,则说明其护城河足够深厚;反之,若销量被挤压,则需重新评估其长期价值。 - 关注产业链联动:智能驾驶的竞争本质是供应链效率之争。投资者可跳出整
很棒!中国有工司能做成这样的机器人,真金白银的往前走一步是很稀有的。如果能保证资金链不断的情况下,再多点营销拉股价融资。就是完全模仿马斯克,没准有奇效
avatarMC Camp
11-08
2026年属于小鹏,现在不是ppt,2026年是量产

上市公司下场角逐,肌电控制假肢价值凸显

作者/星空下的卤煮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10月底,中国台湾歌手郑智化控诉深圳机场服务缺失,导致自己作为残疾人登机困难的微博引爆了舆论场。笔者无意判断孰对孰错,有无夸大其词,但至少国内1735.5万肢体残疾人群的出行需求的确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与保障。 2025年以来,#假肢行业 也在持续贡献着热点。全球顶尖假肢厂商德国奥托博克(Ottobock)10月份完成了首次公开募股,这是IPO低迷期的德国交易所近一年多以来最大规模的上市。其他业内公司也捷报频传,美国企业Alt-Bionics宣布推出基于新一代肌电仿生假假肢Genesis Hand,这款产品基于3D打印技术制造,采用模块化设计,理论上成本比传统肌电假肢低得多,进一步推动假肢行业惠及更多残障人士。 中国公司当然也不甘落于人后,5月中旬完成亿元融资,刚刚被#雷迪克(300652)官宣要以1.6亿元取得20.41%股权的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口气发布了四款产品,其中OHand™智能仿生手采用了其自主研发的无创肌电神经信号传感器阵列等先进技术,轻量化、精准化特点突出。 迪克相关公告 来源:公司公告 上市公司的出手说明这条赛道已经到了要结果子的时候,事实上,随着电控、材料等多学科支持下产品成本的不断降低,肌电控制假肢已经体现出了较好的增长趋势,有望取代机械索控假肢成为市场主流。 一、研发扶持,市场稳步增长 所谓#肌电控制假肢(Myoelectric Prosthesis),就是先采集残肢肌肉收缩所传递的肌电信号,再使用电子系统把信号分析处理之后转化为假肢的行动指令,这样就能帮使用者实现驱动假肢完成抓握、屈伸等动作的功能了。 这种控制方式理论上来说精确性很高,能大大提高假肢响应用户意图的速度,活动的也更自然,比老式的索控假肢可是先进的多了,像傲意科技的#智能仿生手 可以支持完成多达二十多组的日常动作,这对提高使
上市公司下场角逐,肌电控制假肢价值凸显
先说结论,看好,但股价未必。小鹏汽车在造车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其产业链与人形机器人高度重合,相比宇树等纯机器人公司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更重要的是,小鹏拥有领先的自动驾驶全栈技术,这为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实时决策和复杂动作训练提供了天然土壤。此次发布的Iron机器人,其“模仿人类自然行走”方式全球首创,步态流畅度、平衡性和能量效率均达到顶级水平,这不仅是技术秀肌肉,更是对“让机器人真正学会人类行为”这一核心难点的突破性验证,为后续实现家用场景下的全动作模仿奠定了坚实信心。不过,资本市场永远现实。目前小鹏股价走势仍主要锚定汽车主业,机器人业务只是“锦上添花的亮点”。短期内,机器人概念再热,也很难成为带动小鹏估值中枢上移的主菜,顶多算一道引人注目的开胃菜。真正兑现机器人价值,还需等待量产落地和订单放量的那一天。

小鹏汽车,会成为中国的特斯拉吗?

宇树的机器人会武术,特斯拉的机器人会跳舞,小鹏的机器人?会走猫步。。。 这次真人假扮机器人的闹剧,本来就是何小鹏自导自演的一出大戏。 曾经的蔚小理我最看好的是小鹏汽车,它代表着理工男的扎扎实实。 那个时候,他就是汽车界的小米,直到。。。小米宣布造车。。。 理工男的人设都要崩塌了,开始学雷学马。 他终于明白,只有耍猴才能赚到真金白银。 动动脚趾头都能想到的事情,怎么可能让真人假扮机器人,要是被拆穿了,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是灾难性级别的。 先造谣再辟谣,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突破性的传播,不然可能都没人知道小鹏发布了一个机器人。。。 看了现场剪机器人的“皮肤”和“肌肉”的视频,旁边的何小鹏心疼解说,感觉要给活人剥皮似的。 接着剥了皮的机器人开始继续走猫步,工作人员四面八方护着,生怕她摔倒了。。。 你不禁遐想,这个机器人除了长得像人,能走猫步,还会什么呢? 小鹏,真的像传闻中的那样,被我们严重低估了吗? 从创业开始,小鹏一路效仿特斯拉,特斯拉做啥他做啥,电动车,机器人,自研芯片。唯一有点创意的,是飞行汽车。但这只不过是把本就成熟的无人机技术,放大块头罢了。 好几年前还有个新闻,估计大家都忘了,马斯克公开谴责小鹏偷特斯拉的技术。 1.能走多远,真要看电动车基本盘 P7刚出来的时候确实经验,接着出了个完全不搭噶的P5,随后在蔚来理想的夹击下,奄奄一息。 接着挖来了王凤英,好像也没有什么用。 最后还是出杀手锏了,降价,降价,一降再降 那个时候小鹏就是汽车界的小米,讲究的就是堆料和性价比,一降价性价比更加突出,销量自然就回来了。 今年全球卖了35万多辆,10月单月干到4.2万辆,创下连续第4个月的记录,可以说起死回生了。 而且是小米下场造车之后还有这个成绩,确实可圈可点。 但有一说一,新款P7实在太丑了,像是Cyber Truck的缝合怪。。。 (个人审美,你要是喜欢我也没办法) 2.飞行汽车是个
小鹏汽车,会成为中国的特斯拉吗?
明年量产走路的机器人?穿个衣服弄俩🐻就叫科技了?资金和现金流能撑这么多业务一起推进吗?以前看你挺实在的,现在也开始吹牛了,是不是想把股价吹上去好增发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高开低走都快成小鹏的招牌动作了,要么美股掉链子,要么港股掉链子,总之就是没大资金关注,涨不起来$小鹏汽车-W(09868)$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这次机器人事件一定能提升消费者们对小鹏的品牌认可度的, 既然选国产新能源车, 为啥不选一个以后会出Robotaxi, 大众给车实力背书, 未来还会推出机器人科技的企业呢? 
$小鹏汽车-W(09868)$我觉得小鹏的估值逻辑是在发生变化的。尤其是,它不是宣布自己要做机器人,而是已经做出了机器人,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
实在是不看好小鹏,再上冲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