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蚂蚁集团披露招股书后的第18天,国内另一数字科技公司京东数科也更新了上市状态。9月11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披露,已受理京东数科在科创板的上市申请。
同样,截至今年九月上中旬,有数以百计的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科创板寻求上会与上市,那么近期各企业上市的情况如何呢?时代商学院发布了一份名为《蚂蚁、京东数科陆续申报,科创板开启金融科技巨头上市元年》的研究报告,总结了近期各板块企业上市的情况。
01
上会端一周概览
过会率85.71%
科创板上会企业环比下滑50%
以九月第二周(9月7日-11日)为例,A股合计有16家企业首发上会,环比减少5家。其中,大正元被暂缓表决,精英数智上会被否,过会率约为85.71%,环比下滑10个百分点左右。
截至9月11日,今年发审委已合计审核322 家,过会率96.41%,其中,被否企业 4 家(精英数智、威迈斯、兆物网络、嘉曼服饰),暂缓表决企业6家(沃福百瑞、华通线缆、四方新材、吉大正元、汉弘集团、华亚智能),取消审议企业2家(华奥汽车、罗曼照明)。
而去年同期,合计有 130 家企业上会,过会率为92.31%。可见,今年发审委在审核方面持续发力,速度明显提升。同时,过会率亦同比提升了约4个百分点。
按登陆板块看,主板上会企业数量环比持平,合计有4家企业上会;科创板上会企业合计有 4 家,环比减少4家,审核速度有放缓迹象;创业板合计有6家企业上会,环比减少 1 家;中小板上会企业数量为2家,数量上环比持平。
02
上市端一周概览
13企合计募资102亿元
科创板新股上市环比减少50%
同样以九月第二周(9月7日-11日)为例,A股合计有11家企业新股上市,环比减少2家。
其中,创业板有3家新股上市,数量环比持平;科创板合计有3家新股上市,环比减少3家;主板新上市企业环比增加1家,达4家;中小板新股上市数量仅为1家,环比减少1家。
13企合计募资102.02亿元,环比减少3.96%,占全年募资总额的比重为3.17%。募资额10亿元的企业合计有 3 家,分别为卫生护理用品厂商豪悦护理(16.6亿元)、轮胎和航空轮胎制造商森麒麟(13.08亿元)、PDF相关产品供应商福昕软件(28.72亿元)。
截至2020年9月11日,共有250家新上市企业,实际募资总额达3223.34亿元,其中,创业板、主板、中小板新股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103家、68家、54家、25家。
按保荐机构看,前十大中介机构分别为中信建投证券、民生证券、中信证券、中金证券、国金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兴业证券、招商证券,上述机构今年保荐企业成功上市的数量分别为22家、16家、16家、15家、15家、14家、13家、12家、10家、10 家。
03
重量级数字科技企业加入
开启科创板金融科技企业上市新纪元
伴随着蚂蚁、京东数科的陆续强势进入,近期,大家对于科创板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蚂蚁集团与京东数科颇为相似,首先京东数科的前身是京东金融,两者同属金融科技领域。另外,两者的拟募资规模都极为庞大,京东数科的拟募资金额为高达 480 亿元,如此庞大的体量,不仅在科创板上十分罕见,放眼整个A股市场亦是如此。
监管层也对这类金融科技巨头持欢迎的态度,从8月25日蚂蚁集团科创板申请获受理,到9月9日完成两轮问询并于当晚即通知9月18日上会,蚂蚁集团科创板IPO审核全程一共用时25天,被业内称为“闪电速度”。
此事若放在几年前,以此类企业的性质以及募资体量,在A股上市融资基本无望,多数会选择远赴香港或美国上市。由此,一方面可以看到科创板作为试验田的魅力,对上市包容度提升坚决执行的决心;以及是一年多的验证后,监管层对科创板平稳运营的信心。
另一方面,便是坚决留住优质资产的决心。我国作为5G、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的领军者之一,未来必将诞生众多的新兴领域巨头,避免这些新兴领域的优质资产流失,并为其融资成长提供帮助势在必行。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