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短视频狂欢时代,被低估的「耳朵经济」。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腾讯并购喜马拉雅的传闻再起,在资本市场泛起涟漪。 2024年,短视频继续爆发,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营收规模登顶中国互联网,微信视频号电商每月可生产1.75亿订单,已经成为腾讯新的希望。 但与此同时,抖音、腾讯为何又“另辟蹊径”,纷纷“卷”向音频领域? 原因很简单:音频是一条黄金赛道。艾媒咨询研报显示,2024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4亿人,中国声音经济产业市场规模5688.2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7400亿元。 而过去几年,A股、港股上市公司的市值承压,一级市场也趋于沉寂。 如今,政策鼓励下,阿里、腾讯、字节、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重回“动物精神”,资本并购愈加活跃,一些“可能性”也随之传出。 不过,并购传闻尚未被证实。但可以确定的是,音频的真实价值,只是被短视频的风光暂时掩盖住了,它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时刻。 1 | 互联网巨头「入局」耳朵经济 2017年,中国声音经济产业市场规模仅307.6亿元。短短7年间,规模暴增了17.5倍。未来5年,规模至少还将增长1700亿元,增幅30%以上。 赛道空间持续扩容的背后,其一,是国人对音频的刚性需求。 现代社会,压力渐增,节奏越来越快。文字枯燥,短视频、刷剧刺激多巴胺,但回归平静后,人们的内心仍觉得空虚、孤独。 音频,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陪伴”。音乐平抚心灵,相声幽默风趣,播客、有声书、有声剧等既能学习知识,又能缓解压力、调节心绪。 音频,还能解放双手、解放眼睛。无论是跑步锻炼、睡前助眠、做家务、开车、通勤,它让枯燥、碎片的时间,变得快乐有趣。 除此之外,相比于“快餐式”的短剧、短视频,音频,尤其是长音频还是“精神食粮”,满足了用户对深度内容的需求。 图片 36氪调研数据显示,长音频正在深度嵌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日常,成为“轻知识”获取渠道。多位大
市场大事
宏观大事,市场动态
+ 关注
+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