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退休 VS 35岁失业,哪个更恐怖?

几十年来从未正式调整过的退休政策,今天终于公布了“渐进式延迟退休”:1990年之后出生的人员,不管男女,都将调整为65岁退休。当然,延迟退休是说我们65岁才能领退休金,没有保证我们到65岁还有工作哟,很多企业只招35岁以下的~ 【各位小虎们,65岁退休和35岁失业,你觉得哪个更可怕?除了这份工作,还有什么创造财富的方式呢?】

我做了一个营销号,专门“骗”我55岁的妈妈

“ 何为幸福?” “ 家有儿女快自查 ” “ 免费鸡蛋的甜蜜陷阱 ” “ 咱当爹妈的可千万别被忽悠了 ” 这些都是视频号“静悟时光里”的爆款标题,视频号的主角是一位约摸五六十岁的男性,儒雅稳重,他在一期期视频里面向自己的同龄人们输出自己的看法。 视频一般只有数十秒,内容十分贴近中老年人生活,“静叔”用质朴的语言、沉静的语气,将中老年人面临的家庭矛盾、生活困境娓娓道来,呼吁大家要放松心态、多了解体贴年轻人,多关爱自己,甚至不忘提醒“免费鸡蛋是骗局”。 评论区里,有同为中年人的肯定:“看完这期很有感悟”,“我们是应该多体贴孩子”;甚至还有年轻的粉丝被来自父辈的温柔体恤打动,留言说:“静叔你是我亲爹”。 这个号不算大,离头部主播动辄上万点赞的数据量还有不远的距离。这个号也不算小,从开通到现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每条视频都有数百点赞、评论和转发。 在充斥着收割中老年人焦虑的视频内容当中,“静悟时光里”一枝独秀,打出了促进代际沟通,呼吁互相理解的亲情牌。 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位“静叔”其实是“90后”女生塔塔用“数字人技术”制作的,视频号的选题、策划、制作、剪辑、运营都是她一个人。 来自女儿的赛博朋克鸡汤 塔塔的本职工作和互联网传播一丁点关系也没有。她做这个视频号最初的想法,是打算“做一个爹妈喜欢的砖家号,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一键转发给他们”。 自从用微信开始,以塔塔妈妈为首的家人们,总爱转发一些针对中老年的生活困境、挑起家庭矛盾的营销号内容,比如“25岁以后不生孩子就是不孝”、“50岁的女人最高级的炫富就是儿孙满堂”“结婚生子是每个女人都该明白的道理”……家人们不仅对此深信不疑,还要单独@塔塔,让她学习、反省:“这都是专家说的!” 当然也免不了“转发集赞送鸡蛋”的链接,让塔塔帮忙点赞。 被“孩子不孝顺是晚年最大的悲哀” 逼疯的塔塔,终于研制出了为妈妈量身打造的“魔法”——成为营
我做了一个营销号,专门“骗”我55岁的妈妈
avatar长三角momo
2024-10-10

从严抓考勤到不让看股票,为什么公司总是管太多?

很多公司的管理举措时常让人觉得,员工是不值得信任的,需要被监视和控制的。而普通员工也在这种驯化中逐渐俯首,契约关系成为一种权力关系。 文丨祝颖丽 A股的涨跌这几天几乎控制了股民的情绪。在股价的高峰和低谷间,炒股的打工人几乎无心工作。 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随即给所有人发了一个通知,禁止工作时间查看和操作股票。 图片 这则截图在微信群和社交媒体上流传,显示来自“阿里邮箱”。 我向几位阿里员工求证,都表示没收到过相关邮件。阿里邮箱类似网易邮箱,是一个可供其他企业和员工使用的公开应用。因此很难确证这是来自其他公司,还是一个纯粹的伪造信息。 不过除此之外的事实是,从过度竞业到严抓考勤,再到限制工作时间的一切行为,部分企业的权力在面向自己员工时,已经在没有限制地扩张。 雇主支付员工薪资,员工交付工作结果,雇佣关系本质也是契约关系。但如今很多公司的管理举措时常让人觉得,员工是不值得信任的,需要被监视和控制的。而普通员工也在这种驯化中逐渐俯首,契约关系成为一种权力关系。 先不谈这其中对个体的不公平,换个视角追问,为什么企业总是要这么做? 最直接的理由可能是,不断加限制条件,可能是管理成本最低、也更简单的方式。 以这一类型的公司的极端反面奈飞对照。 奈飞极度强调“自由与责任”,为了激发员工在工作中的创造力,它几乎去除了一切流程上的限制——员工可以自己决定假期的长度;差旅和开销无需审批、没有额度限制等等,更别提其他本就不该存在的限制。 但支持这种「自由」运转的是一系列配套的环境。 首先是极高的优秀人才密度。奈飞认为,优秀员工的工作效率是普通员工的10倍以上。足够多的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可以互相激励,互相感染,不断进步。 而要招聘到足够多的优秀人才所需要的价格并不低。奈飞采用的策略是,支付行业最高的薪酬去找最优秀的人。比如曾经奈飞的软件工程师年薪中位数约是37.9万美元,远高于同行。而总人事成本上,
从严抓考勤到不让看股票,为什么公司总是管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