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参考
智能车参考
在这里读懂智能汽车变革վ'ᴗ' ի
IP属地:未知
16关注
24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10-02

小米首款车确定支持苹果CarPlay!高通芯片同时上车

一凡 发自 郑县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小米首款车,刚曝光了两则重要参数。 蓝牙技术联盟数据库显示,产品代号“MS 11”,小米首款轿车,已确定座舱芯片为高通,而不出意外,应该就是最新旗舰芯片骁龙8295。 此外,小米汽车也通过认证,将支持蓝牙5.2,以及苹果CarPlay。 看来小米智能车首战,毫无疑问将该有的配置都拉满了,而且怎么兼顾用户体验就怎么来。 不止为小米手机用户打造。 小米汽车最新曝光信息 首先是车机芯片,实锤将由高通提供,去年就已接受评估,此前也有爆料称: 小米汽车也将确认采用骁龙8295。 高通骁龙8295车机芯片,5nm制程工艺,相比上一代8155,性能直接提升了8倍之多。 该芯片已经实现了量产,不久前首发上车26万元的极越01。 不说骁龙8295参数,只看安兔兔官方实测排名: △图源:微博@安兔兔 车规级芯片评测结果显示,骁龙8295性能遥遥领先第二名骁龙8195。 计算能力除了满足人机交互之外,还能支撑自主泊车,实现“舱泊一体”。同时支持 Wi-Fi 6和蓝牙 5.2。 蓝牙方面,小米汽车一共提交了六个型号,预计会上车不同车型,支持的蓝牙版本有5.0和5.2。 另外,关于小米最新曝光的信息,最大的亮点是支持苹果CarPlay,CarPlay能够连接车主iPhone设备,使用车机进行拨打电话等操作,减少车主驾车时分心。 此前网传的“小米汽车只能连接小米手机”,如今不攻自破。 小米汽车曝光信息汇总 首先造车资质,此前路透社爆料,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小米公司生产电动汽车,如果消息属实,小米造车“双资质”就只剩工信部批准。 同时路透社还称,小米在北京亦庄的工厂年产能为20万辆,不过此前也有爆料人预计产能为15万辆。 今年8月中旬,小米汽车还加快了工厂的招聘速度,新浪科技称小米汽车正在积极招聘涂装操作工、电池车间操作工等五大操作工种。 种种迹象表
小米首款车确定支持苹果CarPlay!高通芯片同时上车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07-19

广东催熟北京自动驾驶独角兽!投资3亿,NOA方案上车广汽

贾浩楠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先发不一定先至,后发也可能领先。说的可能就是如今的自动驾驶赛道。 最新消息,禾多科技官宣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总数3个亿。整体C轮达到了10亿。 共同领投方一个是广东粤科金融集团,另一个则是禾多的老股东,也是最大的客户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资本。 禾多成立6年,早期并不像其他顶着光环的明星创业公司,曝光量和吸金能力也不出众,甚至还有几年时间默默无闻,一度引发过外界担忧… 但随着量产乘用车ADAS系统的上车浪潮,禾多抓住并深深绑定了广汽这条大腿,反而在融资节奏和量产落地进展上,超过了当年风光一时的众多“独角兽”。 广汽再次押注禾多 这次还拉上了广东省的政府背景投资方。 根据禾多的官宣,最新完成的C3轮融资,总额3亿元人民币,由广东粤科金融集团和广汽资本共同领投。 本轮融资资金将继续用于禾多自动驾驶技术前瞻研发、推动自动驾驶方案规模化量产落地。 广东粤科金融集团,是广东省属的国有企业,主要服务本省科技公司的金融平台。这次投了和广汽关系密切的自动驾驶公司禾多,情理之中。 而老股东广汽,累计投资禾多近4亿人民币。 禾多将自己称为“国内唯一一家与大型汽车集团形成全方位合作的独立自动驾驶公司。” 也就是说,禾多科技目前业务上,首先是服务好广汽这个大客户。并且早在早在2021年,广汽集团与禾多科技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就出现了一个不常见的关键词:共享技术白盒。 也就是说禾多为广汽开发智能驾驶方案的同时,也会给广汽开放自己的底层核心代码。 这就比普通自动驾驶供应商和主机厂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可以理解为双方的合作关系,超出了普通买家卖家,在智能化核心竞争力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绑定。 在这样的合作中,广汽明确提出想要标准化自动驾驶方案以适配不同量产车型平台,大幅降低自动驾驶方案的量产成本。 而禾多科技,则要借助广汽的规模量产优势,扩大自动驾驶
广东催熟北京自动驾驶独角兽!投资3亿,NOA方案上车广汽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05-31

滴滴量产Robotaxi新进展:法雷奥确定投资,共研安全冗余系统

曹原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滴滴量产Robotaxi,进展真是接二连三。最新消息,全球知名Tier1法雷奥确定和滴滴自动驾驶合作,法雷奥不仅将投资滴滴自动驾驶,双方还将共同研发L4级安全解决方案。这套安全冗余系统包含整套硬件和软件,能够独立运行、达到车规级,官方称还具有高性价比,并搭载于滴滴的Robotaxi。而滴滴Robotaxi量产车型,前脚已经确定了主机厂合作方广汽埃安,现在供应商法雷奥成为了新伙伴。这意味着滴滴无人车量产,又被往前推了一步。毕竟造车这件事,开造之前,供应链得先行。滴滴自动驾驶和法雷奥达成合作滴滴自动驾驶和法雷奥合作主要包括两件事,投资和共同研发。法雷奥将对滴滴自动驾驶进行战略投资,双方还将联合成立研发团队,开发面向Robotaxi的智能安全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滴滴的Robotaxi将搭载双方共同研发的安全冗余系统。官方称能在软件及硬件等多方面,全方位提升冗余系统的维度和标准。安全冗余系统,顾名思义,包括独立运行的感知套件,确保在无人驾驶主系统突发故障时,安全冗余系统能接管并提供规划控制,保证出行安全。另外,该系统也针对滴滴共享出行的特定运营场景进行专项安全设计。而这套安全解决方案将应用于滴滴的Robotaxi,那么2025年量产的滴滴无人车也将搭载。滴滴自动驾驶之前是啥进度滴滴自动驾驶团队规模超900人,车队数量超过200辆,分布在上海、广州、北京、苏州等城市,其中在广州花都区已经开始收费运营。和所有L4玩家一样,滴滴自动驾驶的目标是实现大规模无人化运营。除了逐步扩大各城市自动驾驶覆盖区域,滴滴还将推出量产Robotaxi,车型已经确定和广汽埃安联合开发,基于广汽埃安AEP3.0平台、星灵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滴滴自动驾驶城市泛化引擎。这套城市泛化引擎,主要是从感知、决策和控制层面出发,包括感知和预测大模型、模仿学习引擎以及占
滴滴量产Robotaxi新进展:法雷奥确定投资,共研安全冗余系统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10-31

贾跃亭造车9年,第一次开放动态试驾,然而…

曹原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贾跃亭的FF 91,造车快10年,终于有了第一个媒体动态试驾。 最近FF 91第七辆车的交付活动上,有一位媒体人受邀参加,得以试驾了一下FF 91。 这位幸运儿已经马不停蹄地发布自己的试驾感受,据说他开的还是贾老板的那辆限量版。 从他的感受来看,整体似乎还不错? 想知道他具体体验如何,请接着往下看~ FF 91试驾体验如何 这位媒体人叫做詹姆森·道(Jameson Dow),来到美国西部最快赛道Willow Springs上,体验了一把FF 91。 他重点赞赏了FF 91的两个部分:动力性能令人难以置信,后座非常舒适。 根据他的分享,自己开着FF 91过直道的时候一直踩着加速踏板,直到车速达到145英里/小时(约233公里/小时),但动力并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 更重要的是,FF 91的行驶过程非常安静。 不仅车外的人们听不到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在车内也听不到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声,甚至有点“太安静了”。 同时,尽管FF 91很重(整车质量2922kg),但在过弯,特别是经过弯度较小的弯道时,车内也感受不到明显的车辆侧倾。 不过在弯道结束部分再踩油门,车辆会有点“漂浮”。 以及对于詹姆森来说,FF 91的刹车有点软,需要踩上一段时间才能让车真正停下来。这也是他认为FF 91存在的弱点。 另一个让詹姆森非常喜欢的是FF 91的零重力座椅。 据他介绍,后排拥有充足的腿部空间,座椅能以60°倾斜,同时巨大而舒适。 在他看来,这是他坐过最舒服的后排座椅,比奥迪e-tron SUV的还要好,坐上后的体验和躺在著名懒人沙发La-Z-Boy上没什么区别。 而除了这两点让詹姆森大加赞赏,其余的要么体验到了但中规中矩,要么就是根本就没体验到。 比如车辆的开关方式,由于FF 91没有门把手,在车外关上或打开要么通过车窗上的手势解锁,另一种利用
贾跃亭造车9年,第一次开放动态试驾,然而…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08-02

特斯拉刚收购了一家无线充电公司

一凡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特斯拉买了家无线充电公司。 之前就有美国媒体报道,特斯拉即将收购Wiferion,一家5年拿下上百个企业的无线充电公司。 充电损耗只有7%。 最近Wiferion的股东们证实了消息,不过没有透露收购金额,从特斯拉的季度财报推测,可能是76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5.45亿元)。 虽然今年3月份特斯拉就暗示要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可从这家公司的业务来看,也许并不会首发应用于特斯拉的汽车。 特斯拉收购Wiferion 在今年三月份的特斯拉投资者日,一张视频截图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图源:Youtube@Tesla 一辆Model S停在一个看起来像无线充电板的地方,而旁边挂着一个特斯拉家用充电器,可这个充电器又不像有插电功能。 这暗示了特斯拉正在开发无线充电技术。 三个月后,就有美媒报道,特斯拉要收购无线充电公司Wiferion,已经向德国有关部门登记了文件。 最近才有Wiferion的股东出来证实,但没说特斯拉出了多少钱。 考虑到上个月才完成收购,而特斯拉二季度财报显示,在“业务合并”上花费了7600万美金。 因此有人推测这7600万美元就是用来收购Wiferion,约为5.5个“小目标”。 Wiferion凭什么让马哥花了5个小目标? 过硬的技术,优秀的产品。 Wiferion成立于2016年,2018年才正式推出产品上市,主要做ToB业务,凭借着低损耗无线充电,五年里拿下了上百家企业,售出8000多套设备。 △Wiferion官网已标注隶属Tesla Wiferion的能量利用率在93%左右,很高,而且充电设备安全耐造,基本免维护。 同时Wiferion还开发了一款数字能源管理系统—— etaHUB。 该系统可以访问无线充电板和电池的所有数据。 用户可以用它提前规划车辆服务,防止出现故障,也可以在电池电量不足或有错误
特斯拉刚收购了一家无线充电公司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07-09

通用收购电池软件公司,曾放言要在电池技术上赶超特斯拉

一凡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通用汽车收购了一家以色列黑科技公司,收购金额暂未公开。 为了啥?电池安全。 通用汽车曾在这上面吃过大亏,而这家以色列公司自研的软件能够更早地发现电池安全异常,这正是通用急需的。 电池技术也正在受到资本的热捧,单是国内,2022年动力电池行业就有254起融资事件,合计融资金额1881亿元。 通用汽车收购ALGOLiON 这家以色列黑科技公司名叫ALGOLiON,成立于2014年。和许多以色列公司一样,ALGOLiON团队人数少,但技术强,主打电池安全。 △ ALGOLiON公司官网公告 ALGOLiON的旗舰产品为AlgoShiled,该软件可以提前一周发现电池燃烧风险,并向车主发出预警。 和一些车企只能提前几秒发现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电池燃烧的前提,当然是电池达到了很高的温度。因此一些车企选择在电池外部放置传感器,监测温度变化。 当温度达到阈值时,发出预警。 而ALGOLiON的软件直接监测电池内部的电压和电流,利用的是BMS(电池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流。 当电压或电流有异常波动,自研算法就会判断是否存在风险,如果存在则向车主预警。 甚至不需要额外部署任何硬件或传感器!!! 特斯拉的BMS也很优秀,能够精准监测每个电池单元的变化,但靠的是额外部署传感器。 节省空间,减少重量,安全不打折。这家小公司凭借优秀的产品,征服了许多知名企业,比如法拉利和博世,甚至还有空客和波音这样的航空公司。 ALGOLiON的两位创始人尼尔斯·弗莱舍博士和艾历克斯·尼伯格博士都是锂电池方面的专家。 弗莱舍博士深耕电池行业40多年的经验,拥有80多项相关专利。尼伯格博士则在锂电池的一些问题上拥有深厚的军用和民用经验。 有意思的是,在一年前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弗莱舍博士就que到了通用: -是什么鼓励了您
通用收购电池软件公司,曾放言要在电池技术上赶超特斯拉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07-04

13万的比亚迪,在国外成为“高端”代名词

曹原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又有比亚迪车型卖出百万高价。不是仰望,而是元PLUS,或者说ATTO 3。作为比亚迪首款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型,比亚迪ATTO 3已经在十多个海外市场开卖,起售价从20万到百万元不等。并且,比亚迪ATTO 3还收割了新西兰、以色列、泰国等多个市场的销量冠军。甚至有媒体评价:比亚迪ATTO 3,特斯拉最大的威胁。比亚迪ATTO 3出海比亚迪ATTO 3,目标全球市场。从去年上市后开始,比亚迪ATTO 3不仅在国内销售,也在国外多个市场陆续开卖,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印度、泰国、以色列、马来西亚、日本等十多个国家。这些市场中,除了印度有已经投产的比亚迪工厂,整体上ATTO 3还是采用整车出口的方式进行销售。而这次为什么受到关注,是因为ATTO 3在海外市场都比国内卖得贵,有的市场甚至卖出百万级别的高价。从各个市场公开的售价来看,确实是这样。以配备60.48kWh电池包、150kW电机的车型为例,国内售价是14.98万起步,而国外普遍售价在20万-30万。其中新加坡售价更是达到109.86万(204888新币,含拥车证)。可能是担心售价太高,比亚迪ATTO 3在新加坡还特意推出了100kW电机的普通版本,但售价仍然在95.33万(177888新币,含拥车证)。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各项附加税和拥车证(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COE)的费用,新加坡进口车辆售价普遍偏高,比如一辆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也要55.04万(75990美元)。尽管和国内相比,比亚迪ATTO 3海外身价翻了不止一倍,但还是在多个国家拿下纯电汽车销冠。4月,比亚迪ATTO 3成为新加坡销量冠军;5月,比亚迪ATTO 3在新西兰连续两个月成为销冠,在泰国连续五个月成为销冠,甚至在以色列已经是连续七个月销冠,而且是
13万的比亚迪,在国外成为“高端”代名词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06-30

21万起!最强智能纯电SUV发布: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标配高速NGP和自主泊车,小鹏G6预定爆款

贾浩楠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小鹏这次有戏,G6预定爆款。“全村的希望”——G6上市开卖,正式定价20.99—26.79万。G6是目前小鹏造车能力集大成的产品——智能化最强,搭载小鹏最新的去图NGP;电动化最强,全系标配800V高压系统。生产工艺最强,采用目前国内集成度最高的一体化压铸。更重要的,G6是小鹏汽车“逆天改命”的希望,能不能走出去年的困境、从新势力蜕变成成熟健康的车企,就看这款车。而官方给出的预售订单反馈,似乎也说明一切都向“爆款”的方向发展:6月初预售开启以来,已经累计35000订单。21万起售,这款对标Model Y的家用跨界SUV,很有可能会是一次决定性的转折点。何小鹏言,G6之于小鹏,就像iPhone 4之于苹果。小鹏G6,“全村的希望”小鹏G6相关信息早已经公布,延续小鹏XNGP和800V车型特性:智能最强,纯电续航最长,充电速度最快。但G6也有特殊性:驾控赛道级,空间家用级,用技术把实用主义拉满。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更低的价位下,更大的空间,更高的配置,更丰富的交互功能,更精致实用的内饰设计。当然,小鹏的立身之本和最强标签,依然是——智能化。智能驾驶——“智驾之王”,领先1-3年何小鹏这么形容G6:智驾之王,都不是“遥遥领先”,而是领先友商12-36个月。G6上搭载小鹏最新的智能驾驶系统XNGP 3.0,而且承诺交付即体验,其中最核心的城市NGP功能,已经覆盖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主要一线城市。下半年开通50个城市,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从使用体验上看,何小鹏给出这样的数据:每千公里只有0.4次接管,而且在保证安全的同时,通行效率是已经达到人类成熟司机的95%左右。何小鹏说,比人慢得多、谨慎得多的智能驾驶,其实是没法吸引用户使用的。从硬件配置上看,分两个配置Max和Pro。顶配英伟达双Orin-X芯片,芯
21万起!最强智能纯电SUV发布: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标配高速NGP和自主泊车,小鹏G6预定爆款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05-28

蔚来新SUV 36.8万开卖,李想连夜修改KPI

邓思邈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蔚来最便宜最受关注SUV,全新ES6正式开卖了。 售价36.8万元起,租电池的话29.8万就能入手一台,背后完全是蔚来的未来担当,甚至李斌都笑称:这款车卖不好,那就真要“找个班上”了。 这款车有多重要?当晚发布,连夜就开启新车交付了。 切换到二代平台的全新ES6,采用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4.5秒,100km/h刹停制动距离34.5米,首发搭载了最新的智能舒适刹停系统。 标配含激光雷达在内的33个传感器、4颗英伟达Orin芯片,总算力达1016TOPS,支持23项智能驾驶功能。 另外,在这次发布会上,李斌还剧透了蔚来在技术方面的新进展。 一是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今年年内就会在上海小范围开通体验。 二是鸽了很久的150kWh半固态电池,今年7月就会投入使用,届时续航可以达到930km。 三是车里的语音助手,之后可能会接入大模型。 全新ES6,怎样的一款车? 一代平台ES6最早发布于2018年12月,是蔚来成立后推出的第二款车型。 也是蔚来的销量担当——截至今年4月底,蔚来一共交付了327255辆车,其中第一代ES6已交付127611辆,约占总销量的39%。 现在二代平台全新ES6来了,能否继续帮助蔚来提振销量? 先来看基本配置。 全新ES6定位中型SUV,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854/1995/1703mm,轴距为2915mm。 相较第一代ES6,新款轴距更长、车身更宽、高度更低。 从外观上来看,全新ES6配备了电吸门、智能多光束大灯、前后隐藏式雨刷,采用圆形轮眉设计。 采用钢铝混合车身结构,全铝车身后地板和C、D柱均采用一体压铸技术。充电口设置在车辆左后方,后视镜连在三角窗上,标配20英寸轮毂。 新款ES6没有空气悬架,采用的是和蔚来ET5相同的前后五连杆悬架。 如果与蔚来二代平台的首款SUV——ES7相比,能够发现不少外
蔚来新SUV 36.8万开卖,李想连夜修改KPI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07-04

威马CEO沈晖成老赖!1万4也拿不出来了,造车实体被限制消费

贾浩楠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威马汽车,可能真的不行了。创始人沈晖,刚刚被曝出成了老赖——法院对他签发了限制消费令。威马汽车公司实体法人,也成了被强制执行的对象:威马去年就陷入困境,法律纠纷不断,基本都是财务纠纷——威马欠了很多人很多钱。但这次沈晖本人成老赖的案件细节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拖欠区区14000元工资而被状告。当年风光一时,和蔚小理并驾的造车“四小龙”之一的威马,如今举步维艰,连体面的收场都困难了。发生了什么?沈晖成老赖,是因为威马拖欠薪酬风波,直接烧到了老板身上。刚刚,上海青浦区人民法院日前签发的一项限制消费令被曝光,针对威马老板沈晖:这个案件中,有这么几个要点。首先是被告方为威马造车实体公司,因为拒绝履行仲裁执行通知书,而被采取进一步措施。同时,威马公司和沈晖,明确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常说的“老赖”。而在“老赖”前一步骤的“被执行人”案件,威马也背着好几个。第二点,作为威马法人代表的沈晖,实际上也是威马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时被限制消费。第三点,是这起案件的金额,只有区区14065.40元,大概就是这位威马前员工一个月多一点的工资。不禁令人疑惑:如今的威马,真的连一万元工资都拿不出来了吗?沈晖去年年底在微博公开发声承认威马陷入经营困境,但表示正在积极复工复产:只不过,这条微博下面,早已被各种讨薪员工愤怒的留言占领。威马的黄冈工厂更是被员工拉满讨薪横幅:但从公开的判决、法律文书查找线索,发现威马其实还没到“资不抵债”的地步。根据企查查收录的信息,威马公司主体目前关联法律诉讼576条,绝大部分是被告,原因也几乎都是合同违约和劳动仲裁,也就是欠供应商钱不还,以及拖欠员工工资。但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倒下的观致,法院实地调查后认定“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实打实的山穷水尽。而在威马这里,法院将公司和法人沈晖列为老赖的直接原因,是这区区1万多块
威马CEO沈晖成老赖!1万4也拿不出来了,造车实体被限制消费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07-18

武汉无人出租车,肇事后逃逸了

一凡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变道,撞车,至少主责,然后……溜了溜了~ 最近,武汉出了一起交通事故,一网约车正常左车道行驶,其右侧车辆在两车几乎并排时变道,然后两车相撞。 肇事车辆停了两秒,而后逃逸。 比逃逸更让网约车司机无语的是: 肇事车里,完全没人!!! 一溜烟还跑没影了。 发生了什么事 就在周末,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曝光了这起简约而不简单的交通事故。(完整过程可看视频,内含不文明用语,不提倡) 简约是因为再普通不过:武汉市区一条三车道上,左车道车辆正常行驶中,中间车道车辆加塞并道,然后左车道行驶车辆减速不及——撞了。 不简单是因为撞了之后,后车停车,亲切问候变道车辆,哀怨还要额外花时间处理事故……然而就在这时,前方变道车,顿了不到两秒,没事车一样,一脚油门开走了。 后车司机一看,更不淡定了,因为这车外形样貌,还是个无人车……驾驶位上貌似也没有人,整个车好像也没有人。 这下立马给后车司机CPU干烧了,楞在原地十几秒——而且好像还是位网约车司机,只好无奈让乘客取消订单,自己继续尝试追肇事车。 从视频上来看,造成这次小事故的车辆,去年8月开始在武汉运营。 ,目前在武汉有上百辆,运营区域覆盖上百万人。 而这样的事故,虽然小,却也有新议题: 变道撞车大概率是主要责任,事故后“逃逸”那就妥妥全责还的追罚,但问题是—— 网约车司机,哪里说理索赔去? 自动驾驶造成事故怎么办? 新物种带来新挑战。 过去的相关交通法规,是基于“驾驶人物理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而制定,显然不适合用来判定自动驾驶造成的事故。 首先是驾驶责任方发生了变化,由人类司机变成了计算机程序。 其次也不能说出现事故就一定是程序的锅。 这背后责任主体很复杂,汽车制造者、销售者、程序开发者、车辆所有者、实际驾驶者(可能没有)。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事故的处理方没有变,依然是交通管理部门。 根据公开
武汉无人出租车,肇事后逃逸了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08-22

小鹏否极:日亏三千万扭转销量颓势;小鹏泰来:15万车型也能全自动驾驶

一凡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小鹏牺牲了短期利润率,但方向性扭转了局势。这就是小鹏新一季度财报展现的结论和趋势。财报显示,小鹏本季度交付车辆23205辆,总营收50.6亿元,其中汽车销售收入44.2亿元,占总营收的87.35%,净亏损扩大至28亿元。二季度成绩绝不算好,但何小鹏和高管们对未来信心十足,目标四季度月销量突破2万,今年年内还会有一款MPV发布。以及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何小鹏扔下深水炸弹:15万级别的全自动驾驶汽车。没错,把现在旗舰车型才有的XNGP能力,上车15万元车型。考虑到激光雷达、智驾大算力芯片等智能供应链,意味着小鹏的效能和成本控制都将来到新节点,也意味着小鹏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来到了站在终点优化全程的阶段。至少目前为止,没有哪家敢想15万自动驾驶车型——华为也不行。交了一份怎样的财报首先来看交付情况:2023年第二季度,小鹏交付车辆23205辆,环比增加27.3%,不过同比尚未恢复正向增长,下跌32.6%。具体到各车型,财报中虽然没有披露,但参考懂车帝平台的销量数据来看,第二季度主要是小鹏P7i系列扛起了销量,本季度共售出13699辆——P7系列也算是小鹏久经考验的爆款了。△数据来源:懂车帝销量排在第二的是小鹏P5,季度销量为5079辆,小鹏G9和小鹏G3二季度分别售出2955辆,1228辆。需要说明的是,小鹏G6于6月29日才上市,所以没有算在其中。但众所周知,G6上市后市场反馈强烈,小鹏在下季度的预计也与G6订单有关,随着G6交付,小鹏月均将重回1.3万辆交付水平。营收方面,总营收50.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9%,相比上一季度增加25.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44.2亿元,同比跌了36.2%,但相比一季度环比大涨25.9%**,占总营收的87.35%,过去小鹏的汽车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重都在90%以上,而今年两季度以来都在8
小鹏否极:日亏三千万扭转销量颓势;小鹏泰来:15万车型也能全自动驾驶
avatar智能车参考
2023-08-04

英伟达被曝挖走小鹏自动驾驶负责人:副总裁吴新宙,清华校友,NGP第一功臣

贾浩楠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小鹏汽车,负责自动驾驶的副总裁吴新宙,突然被曝离职。据说接下来加入英伟达,任“全球副总裁”一职,直接给黄仁勋汇报。英伟达表示,“无法给予正面回复”,但没有明确否认。而小鹏汽车那边,尚没有官方回复说明。吴新宙在小鹏4年多,掌管下的自动驾驶业务成为小鹏“技术派”强标签,并且确立了高阶辅助驾驶的领先地位。吴新宙最近一次公开见于报道,仅仅在两天前。他为小鹏自动驾驶站台,说“特斯拉FSD落地中国一定会被小鹏碾压”。他加入时,小鹏刚开始行泊一体的智能驾驶自研,他到来后,小鹏完成了高速NGP和城市NGP落地。而现在,小鹏面临的是一个更大规模智能驾驶落地的开端。吴新宙离开,小鹏谁能接棒?吴新宙是谁吴新宙,1993年入学清华大学电子系,其后赴美留学,在UIUC获硕士及博士学位。在小鹏创始团队中,夏珩和何涛,也都是清华毕业生。吴新宙博士毕业后先加盟的通信创业公司Flarion,该公司主打2G到3G的跃迁,其后被高通收购,从此进入全球通信巨头,离职前已领导高通自动驾驶业务4年之久,还参与了高通对恩智浦的收购案规划。特别是领导高通自动驾驶团队后,吴新宙带领团队主要在计算平台上提供基于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精准定位和传感器深度耦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进一步加持了汽车研究、无线通信和车联网行业经验。据说,高通10年间吴新宙从不理会任何猎头的邀约,直到高通对恩智浦收购的失败,他担忧5G时代高通会被华为按在地上摩擦,危机感产生。于是这才有了猎头牵线与何小鹏见面。吴新宙前,小鹏上一任自动驾驶负责人谷俊丽刚刚离职。她本来是小鹏从特斯拉阿里挖来的感知专家,被寄予厚望。但最后因中美团队协同等等问题,何小鹏不得不寻找一位新的自动驾驶“舵手”。吴新宙面见何小鹏之时,聊了对自动驾驶行业的看法,分析了小鹏当时的困境并给出解决方案,以及后续会带哪些人加入小鹏,这让何
英伟达被曝挖走小鹏自动驾驶负责人:副总裁吴新宙,清华校友,NGP第一功臣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