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观察
产业经济观察
深度观察产业经济与财经事件
IP属地:未知
15关注
32粉丝
0主题
0勋章

CPI为什么会出现两年来首次负增长,CPI负增长意味着什么?

这一两周7月份的经济数据纷纷出炉。最受关注的是中国CPI两年来首次负增长。7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这是2021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国内CPI数据就一直在走低。 但过去一年多,相比国内的CPI数据,人们都更关注美国的CPI数据。由于美国通货膨胀严重,美联储从去年以来连续十一次加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上调至5.25%-5.5%之间。美国的加息,导致了全球美元回流,带来了美元荒,使得非美元货币大幅贬值,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甚至都被带崩。 如今美国CPI已经回落到3%的水平,距离美联储理想的CPI目标2%近在咫尺。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大概率已经结束了,即使还要加息,也只会再小幅加息一次。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在美国人担心通货膨胀的时候,中国人却在担心通货紧缩。美国怕太高的通货膨胀率加重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中国则担心太低的通货膨胀率影响经济增长。通货紧缩会导致人们推迟消费和投资,降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变得悲观起来。 一、PPI从去年10月起就开始负增长 事实上,在7月CPI两年来首次负增长之前,作为CPI的先行指标,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全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从去年十月开始,一直同比负增长了。 价格水平的波动首先表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PPI的变化会影响CPI的变化。当PPI上升时,企业的成本上升,企业会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CPI上升。当PPI下降时,企业的成本下降,企业也会在市场竞争中降低消费品价格,导致CPI下降。 从数据上看,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但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收窄1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虽然7月份CPI首次转负,但环比上看CPI和PPI数据都有所好转。这也反映
CPI为什么会出现两年来首次负增长,CPI负增长意味着什么?

物价涨幅多高最有利经济增长,为什么美联储一定要把CPI降到2%?

7月国内CPI罕见地出现了一次负增长,8月马上就回暖增长0.1%了。 和国内CPI处于较低水平相比,去年以来美国的CPI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使得中美两国如今的货币政策截然相反,中国还处于宽松阶段,美国则在疫情期间大放水后持续紧缩。 过去一年多时间,由于美国通货膨胀严重,CPI一度达到8.6%的40多年来新高,美联储不得不连续11次加息,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已经从零利率水平上升到5.25%到5.5%之间,这个利率已经创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CPI数据非常重要,高了打压经济增长,低了又影响人们对经济的预期,拖累经济复苏。那么CPI到底应该在什么水平上,才是最好的?  一、经济增速要扣除通胀因素 CPI之所以重要,有个常识需要解释。一般情况下各国公布的GDP数据都是现价数据,而经济增长率却是用不变价格数据计算的。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有名义增长率和不变价格增长率两种,一般讨论的都是不变价格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不能直接用当年GDP数据和上一年GDP数据计算,而要扣除价格因素。当然扣除价格因素也不是说直接用名义增长率减去CPI,而是有一套复杂的计算方法。比如2021年中国GDP是114.92万亿,2022年中国GDP是121.02万亿,直接计算名义增长率是5.3%,按不变价格计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增速是3.0%。而2022年中国平均CPI水平是2.0%。 我国没有公开过CPI的构成,但根据估算,我国现在CPI权重大致是:食品类31.79%;烟酒及用品3.49%;服装8.5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5.6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9.64%;交通和通信9.9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3.75%;居住17.22%。 食品占了我国CPI的近三分之一,而猪肉在食品里占比又最高,在一定意义上猪肉价格变化决定了中国CPI的数据。比如7月猪肉价格同比下跌26%,直接使得CPI出现0.
物价涨幅多高最有利经济增长,为什么美联储一定要把CPI降到2%?

头部网红频繁翻车,企业家做网红和网红做企业家,可能都得不偿失

曾几何时,网红这个词开始在中华大地流行起来。什么是网红,顾名思义,是网络红人,通过微博、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聚集大量粉丝,拥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人群。 严格来说,网红和过去的娱乐明星很像,但网红又不局限于娱乐领域,除了唱歌、跳舞、擦边、拍段子、耍嘴皮子走红的网红外,也有不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走红,甚至连雷军、周鸿祎这样的大企业老板也纷纷入局。 往前数二十几年,连四大门户网站都不知道怎么才能赚到钱。而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在网络上,只要有流量,就能赚到大钱。一个大网红,不说靠直播带货几个小时可以卖掉数以亿计的商品,就算靠直播打赏,收入也非常可观,可以轻松碾压一般的上市公司。 因为大网红太赚钱,所以出现了一批薇娅、辛巴、小杨哥、董宇辉这样的网红企业家。也因为如此,一批企业家也按捺不住寂寞,涌入网红赛道。 企业家做网红,可能得不偿失 今年以来,从俞敏洪、罗永浩,再到雷军、周鸿祎、刘强东AI数字人、钟薛高林盛,企业家纷纷下场带货,或者打造自身人设。 周鸿祎在直播中谈及企业家要不要当网红,他表示如果有可能,都要去当网红。人们大脑已被短视频和直播格式化,企业没网红发产品都没人知道。 企业家成为网红,或者说是品牌“网红化”,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这种做法可以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好处,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企业家成为网红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关注度。通过个人魅力和良好的口碑,企业家可以为品牌带来正面的影响,如雷军凭借个人魅力和良好口碑促进了小米产品的销售,甚至帮助其他品牌如凡客实现销量的大幅增长。企业家的个人IP可以成为企业品牌的延伸,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和信任关系,从而提升企业宣传效率和产品营销效果。 其次,企业家网红化可以节省大量的营销成本。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意味着关注度和潜在的商业机会。企业家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可以直接与消费者互动,
头部网红频繁翻车,企业家做网红和网红做企业家,可能都得不偿失

地产大V们集体呼吁“史诗级救市政策”,中国应该救房地产吗?

‍ 凡事物极必反,今年以来跌跌不休的股市和商品市场,近日来突然反弹。上证指数在5月25日触及3168.57点的低位后,过去7个交易日已经有6个交易日收红上涨。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内地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普遍出现了大涨。 而在商品市场,铁矿主力合约也同样在5月25日触及低位后,过去7个交易日有6个交易日上涨。玻璃主力合约更是在6月2日惊天反转,强势涨停。 一、房地产市场即将迎来国家救市? 这一切都是因为房地产市场预期有了变化。市场传闻国家层面将会出手救市,可能会把“三道红线”的过渡期延长6月,延长到今年年底。还会上调房企负债年度增速上限,对绿档企业不设年度负债增速上限,可以用保函替代拍卖土地的保证金。可能降低大城市购房首付比例、降低二手房中介费,并对去年推出的16条房地产支持措施进行完善和延长。 不过这些传闻都还没有得到证实。只有6月1日青岛市出了楼市新政,青岛下调了非限购区域首付比例,首套最低调整为20%,二套最低调整为30%;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推出棚改房票政策,缓解拆迁推进资金压力,还尝试国有企业或平台公司收购存量房源作为保租房。 如果其他城市也学习青岛的楼市新政,降低首付,鼓励二手房带押过户,推行棚改房票,国企出面收购存量房源,确实有可能让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 市场触底时就是这样,不仅政策面不断有利好出来,而且各种小作文也层出不穷,人心思涨下,就会形成合力来改变市场走势。前期股市和商品价格确实出现了明显的超跌,但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已经结束,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大幅好于预期,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期会逐步修正。 中国经济尽管CPI、PPI,以及5月公布的很多经济数据令人担忧,但6月1日公布的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重回扩张区间。中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新一届政府和央行手里可以救市的工具也足够多,完全不用过度
地产大V们集体呼吁“史诗级救市政策”,中国应该救房地产吗?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采访实录:美联储如何看待当前的美国经济?

2024 年 2 ⽉ 1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 分钟》记者 斯科特·佩利在华盛顿特区美联储总部董事会会议室采访了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以下是该采访的⽂字记录。 斯科特·佩⾥:我就从这个开始。通货膨胀死了吗?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我不会说得那么远。我能说的是,通货膨胀在过去⼀年中确实有所下降,⽽且在过去六个⽉中下降得相当快。我们正在取得良好进展。这项⼯作尚未完成,我们⾮常致⼒于确保完全恢复价格稳定,以造福公众。 佩⾥:但通胀已经连续 11 个⽉稳步下降。 鲍威尔:是的。 佩⾥:你们避免了经济衰退。为什么现在不降息呢? 鲍威尔:嗯,我们有强劲的经济。增⻓正在稳步进⾏。劳动⼒市场强劲:失业率为 3.7%。通货膨胀正在下降。在经济如此强劲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我们可以谨慎对待何时开始降低利率的问题。⽽且,你知道,我们希望看到更多证据表明通胀率正在持续下降⾄ 2%。我们对此有⼀定的信⼼。我们的信⼼正在增强。在我们采取开始降息这⼀⾮常重要的步骤之前,我们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信⼼。 佩⾥:你在看什么? 鲍威尔:基本上,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好的数据。并不是说数据不够好。确实有六个⽉的数据。我们只是想看到更多这样的好数据。它不需要⽐我们所看到的更好,甚⾄也不需要那么好。 它只需要很好。因此,我们确实希望看到这⼀点。这就是为什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乎每个⼈都认为我们今年降低利率是合适的。 佩利:什么时候? 鲍威尔:嗯,这将取决于数据。你知道,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权衡⾏动过早的⻛险和⾏动过晚的⻛险,并实时做出判断。所以我想说,根据我们的预期,这个时刻即将到来。如果我们看到劳动⼒市场疲软,或者如果我们看到通胀确实令⼈信服地下降,那么就会促使我们更快地采取⾏动。例如,如果通货膨胀更加持续,就会让我们想要稍后采取⾏动。 佩⾥:太早⾏动有什么危险? 鲍威尔:⾏动过早的危险在于,⼯作还没有完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采访实录:美联储如何看待当前的美国经济?

俞敏洪不愿意再讨论董宇辉,但董宇辉现象仍然值得关注

前几天的智纲智库大会上,主持人突然向王志纲问道“关于东方甄选和董宇辉的事情引发了很多网友热议,你曾经说过董宇辉把东方甄选搞的很困难,在你的这个言论下面有很多留言,说你立场不对,说你不同情弱者……”。主持人说到这里,俞敏洪马上打断说“我建议一下,这个话题不讨论行吗?”。 从俞敏洪的反应可以看出,董宇辉对他的伤害有多深。而且在董宇辉的疯狂的粉丝们面前,俞敏洪对董宇辉相关的话题都只能尽量回避了。 这里我们就需要探讨一下董宇辉的话题。如何看待董宇辉的粉丝把董宇辉看作圣人,无条件支持,甚至为了抬高董宇辉不断网暴东方甄选和俞敏洪?显然,董宇辉粉丝群体将其“圣人化”并引发非理性支持的现象,是直播电商行业流量逻辑与粉丝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一、粉丝心理:情感投射与文化认同的双重驱动董宇辉通过知识型直播建立起的“文化传播者”形象(如讲解经典文学、倡导阅读),与其粉丝群体(尤其是自称“丈母娘”的中青年女性)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高度契合。这种共鸣在社交媒体时代被算法强化,形成“知性偶像”的标签化认知,使得部分粉丝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投射到具体人物身上。保护性心理的极端化。从“小作文事件”开始,粉丝将董宇辉与东方甄选的矛盾解读为“才华被资本剥削”的叙事,激发了强烈的捍卫心理。部分极端言论将商业决策道德化,用“背叛”“压榨”等情感化词汇攻击企业方。个人IP与机构利益的天然冲突。直播电商行业依赖个人魅力变现,但当主播影响力超越平台时,粉丝会将主播与机构割裂看待。这种矛盾在董宇辉离职时达到顶峰,其粉丝认为东方甄选“利用完价值就抛弃”,而忽视股权转让、3.58亿补偿等商业安排。 二、舆论场的结构性矛盾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审判。俞敏洪在股东信中披露,舆论压力导致东方甄选股价波动、团队心态失衡,但粉丝更倾向于相信“资本压迫”的简单叙事。周鸿祎曾评价此事存在“信息不对称下的键盘侠行为”,部分网民依据碎片信息进行道德评
俞敏洪不愿意再讨论董宇辉,但董宇辉现象仍然值得关注

美国All in AI,英伟达市值1.8万亿美元,奥特曼筹资7万亿美元造芯片,中国如何追赶?

随着OpenAI公司又一次划时代地推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人工智能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OpenAI并没有把Sora单纯看做视频模型,而是将其作为世界模拟器,认为扩展视频生成模型是构建物理世界通用模拟器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Sora是能理解和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的基础,这一功能将成为实现AGI的重要里程碑。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这意味着离AGI真的就不远了,不是10年20年的问题,可能一两年很快就可以实现。 虽然人工智能浪潮出现也已经很多年了,但这一波以大模型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突破,从2022年底OpenAI发布ChatGPT后,就将人工智能推向了新的高度,很多人甚至认为人工智能革命将比工业革命对人类世界的改变更大。AI有潜力让知识驱动的职业中的多数任务实现自动化,从而大幅提高员工的生产力。 而在这一波人工智能革命中,中国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ChatGPT出现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和美国相比差距并不大,甚至在有关人工智能的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中,很多中国科学家也排名靠前。 但在ChatGPT出现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大幅落后美国,美国AI企业不断推出革命性的产品,中国企业只能跟随其后发布一些照猫画虎的大模型产品。 更让人担忧的是,相比大洋彼岸美国人热火朝天似地ALL in  AI,我们这边却雷声大雨点小,看起来更像是在旁观美国人的这一波人工智能革命。 一、美国All in AI:96%的亿万富豪财富增加来自AI 1、英伟达市值高达1.8万亿美元  人工智能有多火爆,看一下英伟达就知道了。作为AI芯片GPU的主要提供者,目前英伟达市值已经站上1.8万亿美元,超越了亚马逊、谷歌,仅次于微软和苹果,成为全球市值第三的科技公司。 2023年以来美股主要AI概念股,Supermicro涨幅超过10倍;芯片巨头英伟达涨了接近5倍,市值攀升到1.8万亿
美国All in AI,英伟达市值1.8万亿美元,奥特曼筹资7万亿美元造芯片,中国如何追赶?

内卷下的就业焦虑,张雪峰的话只能当段子听,专业选择应该慎重!

高考之后,正是考生和家长们为学校和专业选择而迷茫的时候。著名教育网红张雪峰又火了。张雪峰说如果你的孩子要去报新闻专业,就应该打晕他,随便报个专业也比新闻专业好。这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争论。 一、张雪峰的话只能当段子听:贩卖就业焦虑是他的生意 张雪峰的话有没有道理?有一点,但是真不多。 细数张雪峰劝退的专业,不止这次出圈的新闻,土木、生物、化工、环境、材料、艺术、法学、医学,甚至连经管、金融都被他劝退过。这里面其实大部分都是很好就业的热门专业,即使生化环材这四个很多年来被社会公认的天坑专业,现在也因为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的火爆而得到翻身。 张雪峰的话其实大部分都来自网上别人开玩笑抱怨本专业的段子,听起来有点道理,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大价值,甚至与事实完全相反。 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不再是一门被束之高阁无用的屠龙之术,新闻传播专业技能已经成为一门人人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这个时候新闻学都已经是一门显学了。张雪峰现在拿新闻专业开涮,明显是用错了段子。新闻当然不是计算机这样人人认可的高收入好就业专业,但至少比大部分文科专业都好就业。 很多人认为张雪峰是为穷人说话,其实这是自欺欺人。对于张雪峰来说,这就是生意而已。张雪峰恰恰是在利用普通老百姓的就业焦虑,来为自己牟利。 张雪峰是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就读于郑州大学给排水专业,因为学习成绩太差,连本科学位证都没拿到。张雪峰的成功和他另一位东北老乡罗永浩很像,都是靠在教育培训机构讲段子成名。只不过张雪峰把这一特长用到了考研和志愿填报上。 张雪峰的公司有上千员工,主要靠线下讲座、志愿填报指导和出售课程赚钱。仅在其公司app上,一份价值599元的志愿填报课程就有7620人购买,单项收入456万元。张雪峰一个月直播收入也有几百万。几年前一次在福州的讲座中,张雪峰就自称有三家公司,一家即将上市,上市后就能实现财富自由。第二家公司估值也有5-8个亿。 张雪峰
内卷下的就业焦虑,张雪峰的话只能当段子听,专业选择应该慎重!

字节跳动是怎样在BAT三巨头的眼皮底下发展起来的?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
字节跳动是怎样在BAT三巨头的眼皮底下发展起来的?

宗庆后一双布鞋一妻一女人设坍塌,长公主复仇击穿18亿美元信托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仅17个月,一双布鞋一妻一女的公众形象就完全坍塌。围绕宗馥莉的豪门宫斗闹剧也逐渐曝光出来,成为全网新的吃瓜热点。 事情起因是7月初,宗庆后三名从未公开露面的子女,同时在香港高等法院和杭州法院起诉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要求冻结18亿美元信托资产,并分割娃哈哈集团29.4%股权。 三名原告是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和宗继盛(Jerry Zong)。原告律师确认,这三人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弟妹”。 虽然起诉要求也涉及娃哈哈集团的股份,但是这部分权益基本上这三人不可能拿到。案件的焦点在于18亿美元的信托基金。 原告方声称,宗庆后曾指示下属通过香港汇丰银行为三人每人设立7亿美元的信托,汇丰账户2024年初余额约18亿美元(约合129.5亿元人民币)。但2024年5月,却有110万美元被转出该账户。 原告方要求冻结该汇丰账户,禁止宗馥莉从该账户转出资金,并要求宗馥莉按照宗庆后生前承诺,补足信托账户资金到21亿美元,支付数百万美元资产利息,赔偿资金转移造成的损失。而宗馥莉方面则质疑证据效力,称未获知宗庆后相关指示。 钟睒睒等到天亮 去年面对网暴,钟睒睒曾经回应“随他去吧,最后天一定是要亮的,只是晚一点,只要我能坚持到天亮,很多人坚持不到天亮就跳楼了,但我能坚持到。真理一定会来的,但是可能会迟到。”现在,对钟睒睒来说,可能等到了天亮。 很多网友觉得欠钟睒睒一个道歉。去年全网网暴农夫山泉和钟睒睒,只是因为钟睒睒公开信息有一个儿子,是美国国籍。宗庆后公开场合一直说只有一个女儿,现在大家才发现宗庆后其他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美国国籍。甚至最大的儿子都已经31岁了。 娃哈哈的宫斗闹剧爆出后,农夫山泉的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说不定,钟睒睒都能借此重新成为中国首富。 回头来看,钟睒睒也是配得上首富地位的,比较厚道,去年被网络黑成那样,钟睒
宗庆后一双布鞋一妻一女人设坍塌,长公主复仇击穿18亿美元信托

医药基金横扫半年业绩榜,中欧基金葛兰“回血”了!

上半年,主动权益基金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打破了近年来“跑不赢指数”的局面。据Wind统计,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7.72%、7.53%,而增强指数型基金、被动指数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61%、4.58%,表现不及前者。此外,公募基金上半年业绩TOP10全部被主动权益基金占据。 此次业绩榜单不仅是主动权益基金的逆袭,更是医药主题基金的狂欢。排名前十的基金中,有7只是医药主题基金。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85.64%的收益率位列主动权益基金第一,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以75.18%的收益率排在第三,中银港股通医药、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华安医药生物分别位列第五、第六、第八,收益率分别为70.08%、69.39%、66.44%。平安核心优势、诺安精选价值虽无“医药”标签,但一季报显示其前十大持仓均为医药股,上半年业绩也跻身前十。 上述业绩领跑的医药主题基金,持仓关键词都指向创新药。摩根士丹利基金经理赵伟捷指出,今年1 - 4月医药板块整体承压,5月以来强势反弹,创新药、CXO表现突出。这得益于国内创新药行业多维度政策支持,从研发到商业化全链条加速推进,同时国内药企BD总金额持续增长。 随着医药板块行情回暖,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表现出色。该基金同时覆盖A股和港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业绩增长32.25%,相比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为26.8%,同类排名前4%。二季度,葛兰团队依旧看好创新药持续突破、消费医疗复苏与产业链关键环节国产替代等方向。 市场人士分析,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产业升级加速及技术突破,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有望延续强势表现,主动管理型基金凭借深度研究能力,或将在结构性行情中持续占优。
医药基金横扫半年业绩榜,中欧基金葛兰“回血”了!

不是白酒不行了,是我们对它的期待该变了

今天,水井坊发布了半年报业绩预告,可以说真实反映了整个白酒行业所面临的真实压力。 政策面的冲击下,白酒行业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是2013年以后最大的。根据中国酒业协会联合毕马威近日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酒业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今年一季度,全国白酒产量为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2%。部分企业库存周转天数已超过900天,动销疲软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过去几年,白酒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品牌溢价和渠道扩张成为主要驱动力。但今年以来,市场需求端的变化让不少企业措手不及。当前白酒行业面临的挑战,已远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压力交织作用下的结构性调整。 一方面,宏观经济整体处于下行区间,居民收入预期趋于保守,直接抑制了消费意愿,尤其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中高端白酒品类形成明显冲击。传统上依赖的商务宴请、礼品馈赠等高价值消费场景活跃度持续走低,不仅压缩了销量空间,减缓了企业去库存的进程,也削弱了品牌溢价能力。 另一方面,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具有情绪传导效应。当前行业的阶段性波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政策叠加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不少品牌的终端销售节奏明显放缓,库存积压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价格体系也开始松动,部分区域市场价格秩序混乱,窜货、低价抛售等现象频发,进一步压缩了渠道利润空间。水井坊近日就紧急发布的控货公告,即是酒企稳定价值链的努力,也侧面反映了全行业库存走高的压力。 从历史经验来看,白酒行业每轮调整周期平均持续5-7年。无论是2013年的政策导向引发的去泡沫化,还是2018年经济增速换挡带来的消费降级,白酒行业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自我更新与重塑。 这意味着,当前的困难不是短期波动,而是一次系统性调整。面对这一现实,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真正理性的做法,是调整对短期和中期业绩的预期,接受白酒行业已告别持续增长的现实。 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当前环境下,与其死保业绩,继续追逐季度的营
不是白酒不行了,是我们对它的期待该变了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