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en Giles
Lucien Giles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19关注
58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Lucien Giles
2023-06-30

G6上市开卖,小鹏拐点来临

作者 | 褚万博  编辑 | 邱锴俊小鹏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款车——G6,上市了。产品发布会用时一个小时左右,发布会后,小鹏又组织媒体进行了超过一个小时的群访,CEO何小鹏、智能驾驶负责人吴新宙、三电系统负责人顾捷到场,负责市场营销和公关传播的副总裁易寒主持。关键是:发布会结束后,全然没有小鹏G9发布后的兵荒马乱,无论是现场气氛还是媒体反馈,最大的意见公约数应该是:这款车大概率会爆火。这并不让人意外,20.99万元的起售价,浑身点满科技树的配置,有序清晰的SKU设置……G6绕开了G9所有的坑,具备了成为爆款的潜质。如果说G9那场发布会是小鹏滑坡的起点,那G6完全有可能成为其触底反弹的拐点,什么拐点?销量的拐点、由智能驾驶走向智能驾驶的拐点……总之,我们在G6身上看到了一个经历了刮骨之痛又全新重塑的小鹏。不过,对于小鹏来说,要走向“正循环”,还差了那么一点点。01有爆款潜质的G6,一款什么样的车?从上海车展前夕的亮相开始,G6的宣传周期已经过了两个多月。直到这次的上市发布会,这款车的所有信息终于完备,我们简单做个梳理:首先,上市发布会上最终公布的价格和配置,带来了惊喜。G6价格由低到高,一共提供5个车型版本,SKU划分主要是续航、智能驾驶配置以及动力3个标准:售价27.69万元的700四驱性能版Max,属于最顶配的车型,搭载XNGP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实现包括高速、城区以及泊车域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搭载87.5kWh电池包,CLTC工况续航700公里;前后双电机综合输出功率358kW,峰值扭矩660N·m,零百加速3.9秒。售价25.49万元的755超长续航版Max,智能驾驶和电池包与四驱性能版Max相同,但只有一个后驱电机,最高输出功率218kWh,峰值扭矩440N·m,零百加速5.9秒,不过续航也因此有所增加:CLTC工况续航755公里。售价2
G6上市开卖,小鹏拐点来临
avatarLucien Giles
2023-05-11

李想:智能学习特斯拉,卖车学习BBA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营收和交付双双创历史新高,理想汽车开年第一份成绩单非常好看。5月10日,理想汽车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企业再度实现了季度盈利,净利润达9.338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0.11亿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2.65亿元增加252.0%。这是理想汽车首次实现季度连续盈利。销量规模的持续性增长,是支撑理想汽车盈利的主要因素。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共交付52584辆新车,同比增长65.8%。今年4月,理想汽车交付量突破了2万辆,达到25681辆。根据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介绍,今年6月理想单月销量有望达到3万辆。理想汽车今年一季度销量与销量同步增加的还有渠道,截至2023年4月30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302家零售中心,覆盖123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18家,覆盖222个城市。李想表示,随着车型投放的增加,未来理想在渠道方面主要进行三个层面的改善。首先是针对过去只能放置1-2辆新车的店面进行升级;其次是针对市占率较好的城市,大量开设转化率率更高的综合店;三是计划覆盖所有的四线城市,有效方式是在大型汽车城里构建综合店。“整体策略、覆盖方式会和奔驰、宝马、奥迪类似,因为他们已经验证过了”。资本市场对于这份财报也给予了正面反馈:截至美东时间5月10日11时30分,理想汽车股价至每股28.14美元,相比前一日收盘价的24.77美元/股,增长13.6%,市值达到293.3亿元。01一季度数据几近完美既然是财报会,最重要的还是披露财务数据,显然CEO李想和CFO李铁都很乐意分享。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季度营收和交付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87.9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95.6亿元增长96.5%;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176.5亿元增长6.4%。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183.3亿元,较
李想:智能学习特斯拉,卖车学习BBA
avatarLucien Giles
2023-05-25

从ES6看,和李想比:李斌的产品方法论过时了吗?

作者 | 肖莹  编辑 | 邱锴俊全新ES6正式上市,起售价36.8万元——这个价格没让人失望,但也不算有惊喜,尤其是前后排座椅的通风、按摩功能,以及女王副驾功能都需要选配,就显得有点不够实诚了。全新ES6基于NT2.0平台开发,标配Aquila蔚来超感系统和ADAM蔚来超算平台,以及蔚来最新的车机系统Banyan 2.0.0。长宽高4854*1995*1703mm,轴距2915mm,相较于第一代ES6,轴距更长、车身更宽、高度更低。标配双电机四驱,搭载前150千瓦感应电机和后210千瓦永磁电机,总功率达到360千瓦,扭矩达到700牛米,百公里加速4.5秒。搭载75kWh电池包车型起售价36.8万元,100kWh电池包车型起售价42.6万元。此前上海车展亮相释放出的信息,以及部分媒体的动静态评测,都对全新ES6产品力给出了正面的评价。不少网友表示,就等一个价格。然而,36.8万元的起售价有些中规中矩,和第一代ES6起售价持平。在一众中大型SUV中,没有体现出特别强的竞争力优势,尤其是面对理想L9\L8\L7系列的强势进攻。举个例子来看,蔚来36.8万元的全新ES6,可以说是要啥没啥,都得选配,对比之下,理想L7的基础版 Air售价31.98万元,而顶配的Max版售价37.98万元,只比ES6贵了1万多,除了车身颜色、轮毂,理想基本一键拉满,全部给到。个性化的功能需要选配可以理解,舒适性的功能也需要选配,蔚来有点考验用户的忠诚度了,在这方面,理想显然更懂用户心理学。全新ES6原本被看作是一颗银子弹,有望帮助蔚来一举扭转销量颓势的局面。现在这个定价策略,用户是否买单,可能需要等等看了。此外,随着全新ES6上市,蔚来产品区隔不清晰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出来,这导致了前一段时间ES7车主索赔事件,以及蔚来4月销量大幅下滑。更重要的是,从全新ES6、之前ES7
从ES6看,和李想比:李斌的产品方法论过时了吗?
avatarLucien Giles
2023-05-26

规模大考,蔚来、小鹏站上生死节点

作者 | 朱世耘  编辑 | 邱锴俊“通过现金余额计算剩余生命长度,以此推测能否活到下一个周期。”一位智能汽车领域投资人这样评价Q1的美国电动新势力Rivian、Lucid。近期,他把蔚来和小鹏也加入该评价体系。周期轮动总是伴随着众多的生生死死,这次轮到蔚来和小鹏“渡劫“。5月24日,蔚来和小鹏在同一日办着本年度本品牌数一数二的大事:NT2.0平台全新ES6上市和Q1业绩发布,并随后并肩成为“难兄难弟“,让人捏把冷汗。蔚来“全能”ES6似乎只有价格“不能”,36.8万元的引得众竞品纷纷发来“贺电”。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更是直接发文:理想L7十月份做到2万辆/月。小鹏Q1毛利率跌至1.7%,汽车毛利率由正转负至-2.5%。虽然Q4指引拉升到了月销2万辆。但当日美股开盘,小鹏股价仍大跌近10%,报8.31美元/股。电动化走向深入,导致汽车产业集中化程度加强,智能化的规模门槛更高得“史无前例”。作为新势力头部,蔚来和小鹏为何身陷规模困境?又能否穿越周期?01规模不行是原罪蔚来ES6的Banyan 2.0、年内开放城市领航功能、即将上线150度换电电池;小鹏城市NGP首月里程渗透率超过60%、Q2上线高速NGP2.0、带800V高压平台和一体压铸的扶摇平台,都无法遏制市场的失望之情:规模不行是原罪。“如果L9、L8、L7三款车的总销量下降到五六千台/月,理想汽车的整车毛利率就会变成负数。“李想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大家更容易出问题的不是成本(控制)而是销量,汽车这个行业的属性,对规模的要求太苛刻了”。多苛刻?理想Q1单车平均售价(ASP)为34.9万元,按照李想给出的数字基础规模需达到6000辆/月左右;而中端量产品牌的基础规模则需要在1万辆/月左右。以此为标准,2022年Q4蔚来ASP为36.8万元,Q1销售31041辆超过规模线,但4月仅交付66
规模大考,蔚来、小鹏站上生死节点
avatarLucien Giles
2023-07-12

2023上半年动力电池总结

特约作者 | 烟烟编辑 | 邱锴俊我是烟烟,非常高兴可以在《电动汽车观察家》上对电池行业写一个回顾。2023年已经过半,有必要对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做一个解析。通过和众多行业专家交流,我们认为2023年的动力电池呈现主要的特点:1)动力电池行业从之前的野蛮生长阶段,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5%上升到35%,后续动力电池行业可能保持一个20%-30%的增速。2)整车行业竞争激烈已经影响到了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动力电池企业开始逐步分化,车企开始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甚至直接下场做电池。而插电式混动和增程混动这种带电量较小的需求已经进入实质的拉量轨道,这对于动力电池的增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3)动力电池的新技术,在过去几年主要围绕体积利用率展开,这客观加速了磷酸铁锂的普及。而2023年,4680大圆柱电池、4C快充电池、钠电池,磷酸铁锰锂等技术都处在一个蓄力期。中国动力电池的下一轮创新可能在2024-2025年普及开来,这也会重塑行业格局。总体来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已经排在世界首位,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成本和产能的优势。但是竞争是加剧的,这使得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还在加速奔跑。但是由于竞争者很多,需求方在整车层面不断淘汰,使得行业充满焦虑,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01中国国内动力电池的产销情况首先我们需要盘点一下数据,2023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累计产量293.6GWh,同比增长36.8%;•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256.5GWh,同比增长17.5%;•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52.1GWh, 同比增长38.1%,注意这个数据只有产量的1/2左右;•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56.7GWh,出口占总产量大概是1/6左右。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开始从之前的高速发展,开始进入比较正常的增速。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出口的规模,半年也超过了50GWh。中国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领跑者,
2023上半年动力电池总结
avatarLucien Giles
2023-07-10

价格战,怎么办?

作者 | 朱世耘编辑 | 邱锴俊看来“价格战”无法用行业承诺书来解决。7月5-7日,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这个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主办的论坛历来是汽车行业最重要的“集体活动”,此次却因一份《承诺书》备受关注。7月6日论坛第二天, 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中国重汽、奇瑞、江淮、吉利、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这十六家在华主流车企联合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其中最重要的表达是:“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在演讲中肯定了该《承诺书》的意义,并表示:“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避免肆意降价,网络水军等乱象发生。”但随后,7月7日,上汽大众宣布旗下纯电车型ID.3车型下调售价3.7万元,特斯拉推出3500元的“老带新”奖励;7月8日,中汽协发布声明,删除了《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表述,以符合《反垄断法》的精神。无论是十六家车企副总级代表上台签署,还是舆论抨击行业协会“不懂法”都很容易。但《承诺书》想要解决的“价格战”,却是当下每个市场参与者的沉重压力。到底怎么办?《电动汽车观察家》试图避开纷扰,在本届论坛的讨论中,找出一些行业正在谈论的破局之道。01“无效”的价格战事实上,各方希望避免价格战的底层原因并非是惧怕竞争,而是一季度这场史无前例的价格战几乎“无效”。麦肯锡的数据显示,剔除2020年疫情影响,2023年Q1的销量是过去五年同期最惨淡的。对比同期5.8%的整体零售消费增长率,汽车行业却是负增长。“随着大家认识到价格竞争并没有刺激销量,而是让更多消费者持币观望的负面效果之后,(价格竞争)在二季度开始进行放缓。”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回归到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愿意为什么买单,对于企业(实现)长期的盈亏平衡(有着)更重要的启示
价格战,怎么办?
avatarLucien Giles
2023-05-09

商超店:新品牌起飞之地——特斯拉、理想、极氪渠道对比研究(上)

作者 | 邱锴俊  编辑 | 邱锴俊去年9月,一则外媒消息,惊动了汽车营销圈:特斯拉考虑新增门店采用4S店模式,而不是商超店。部分否定商超模式的人士认为,特斯拉是迷途知返。但这个传闻一度被特斯拉官方驳斥,称国内销售渠道依旧处于正常的拓展节奏当中,暂不知外媒的消息来源于何处。实际上,特斯拉确实一度考虑将新建门店转向靠近4S店模式的特斯拉中心。只是实际效果表明,短时间内,特斯拉还离不开商超。因此,目前为止,商超店仍然是特斯拉销售门店的主体,占据接近60%比例。从特斯拉开启商超模式之后,新造车势力、创二代(车企集团成立的新能源新品牌),甚至传统品牌,都纷纷相仿,并且进一步演化。比如理想开创商超店(展厅和零售中心)+交付中心模式,和特斯拉早期非常接近,又有所演进。极氪跟随了理想汽车的模式,还学习了蔚来的社交空间理念,比如极氪中心,既有展示、体验、销售功能,又提交给车主社交空间。特斯拉、理想和极氪,可以说是三个新品牌拓展渠道典型代表,并且目前销量看好。它们三家渠道的核心特点,就是展示销售和服务分开。销售尽量贴近用户,基本都以商超为主,交付、维保等服务,则可以在郊区、汽车城解决,此外,早期还要动用社会资源,来提升服务网点的覆盖密度。当然,既然特斯拉一度考虑退出商超,也说明它也有问题。本文将细致分析三家的渠道构成和分布,以及销量贡献,希望新能源汽车营销、观察人士有所启发。01特斯拉:单店效率独步天下(1)特斯拉的渠道类型特斯拉在美国创立发展时,就颠覆了传统卖车方式,尤其是直营,厂商自己卖车,不依赖经销商集团。早期不惜和美国很多经销商对簿公堂,最终取得了胜利。来到中国后,特斯拉还首创商超体验店+郊区交付中心模式。第一家体验店落户北京芳草地。在品牌初立阶段,特斯拉走到消费者身边,让消费者有机会接触自己。商超店起到了很好的引流作用。后来,特斯拉还建立了功
商超店:新品牌起飞之地——特斯拉、理想、极氪渠道对比研究(上)
avatarLucien Giles
2023-09-04

解读比亚迪半年报

特约作者 | 痛快舒畅编辑 | 邱锴俊8月28日,比亚迪的2023年半年财报业绩发布后,不仅在国内汽车行业成为热议的话题,还在国外媒体之中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在国内,比亚迪无论是销量维度还是财务维度,都已经和曾经的竞争对手逐渐拉开了差距。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在营收、利润、研发投入、现金流等多项指标再创新高,尤其是在前两年被市场认为的“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在上半年彻底被打破了——中报显示比亚迪盈利突破100亿元,成为A股上市车企盈利最好的车企,没有之一。经过了3年的高速发展,比亚迪就像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国内暂时看不到对手。在全球,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销量首次超越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成功挤进全球最畅销的Top 10车企行列。这也是中国汽车历史上第一次有自主品牌能够进入全球汽车销量前十。根据Cleantechnica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继续蝉联销量冠军,不仅仅把特斯拉甩在了后面,在全球新能源市占率更是达到了20.48%,比去年同期增加5.08个百分点。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无论是销量还是利润,现在的比亚迪可以说都是狠角色。我们可以通过半年期财报数据中“管中窥豹”,来看一看中国新能源第一品牌的“王者风范”。01财报简析:中国新能源最强音1、上半年销量几乎翻倍,市占率领跑行业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公布的全球销量为1,255,637辆,同比增长94%;其中,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154,573辆,市占率为37.4%,比2022年增长了5.5个百分点,成为占据市场份额接近40%的“绝对龙头”。数据来源:乘联会 作者整理制表上半年,比亚迪的新能源乘用车进入了全球54个国家,出口销量为74,289辆,同比增长1160%,并在泰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成为新能源品牌销量的TOP3。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作者整理制图即便放到全球的市场来看,比亚迪
解读比亚迪半年报
avatarLucien Giles
2023-10-23

三季报PK:比亚迪向上,特斯拉向下

特约作者 | 痛快舒畅编辑 | 邱锴俊10月18日,特斯拉公布了2023年Q3的财报。这是近四年来,特斯拉最差的一份季报了——营收、毛利率、经营利润率及单车运营利润这三大核心指标全面大幅下滑,甚至比市面上绝大多数投资者最保守的预测还要更糟糕,引发市场一片哗然。于是,两天的时间,特斯拉股价下跌16%,市值蒸发超过5000亿元。蒸发了的市值比2个理想的市值还要多。如果对比一下一天前比亚迪公布的Q3财报预估数据,可以说,仅就三季报来看,“比亚迪向上,特斯拉向下“。比亚迪和特斯拉的这场全球新能源龙头之争,开始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来深度拆解一下特斯拉Q3的财报,并与比亚迪的表现进行对比:到底是特斯拉“光环散尽”,还是比亚迪“前途无量”?01特斯拉的滑落我们从交付、营收、毛利率、经营利润率及单车运营利润这三个维度展开——为什么说这是特斯拉最近4年以来最差的季报。1、交付数据:连续环比增长的态势被打破23年Q3,特斯拉全球交付43.5万辆,打破了特斯拉连续14个季度的销量环比增长态势(这里扣除22年Q2,因为上海疫情的特殊原因)。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作者整理制图按照特斯拉设定的2000万辆的全球销量目标,特斯拉需要保持年化40%的增长,增长一直是特斯拉保持“神话地位”的底气。但Q3突如其来的交付环比下滑,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虽然,有Model 3中期改款的原因,但在中国市场新款的Model 3并没有想象中的受市场欢迎,特别是按照25.99万起步定价的新款,比老款价格更是要贵了2万元以上。更不要说,在当下的中国市场与Model 3对标的竞品更是层出不穷,远的有比亚迪汉、小鹏P7,近的有比亚迪海豹、蔚来ET5/ET5T,甚至大幅降价的宝马i3也成为了重要竞品之一。根据上险量显示,1-9月Model 3的销量为113172辆,同比增长13.6%,这个增速远低于整
三季报PK:比亚迪向上,特斯拉向下
avatarLucien Giles
2023-11-20

理想汽车2024年三大目标曝光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年销量超过30万辆之后,外界对理想汽车有了更多的期待。近日有消息称,理想已经向供应商“通气”,预测明年销量将超过80万辆。 11月17日,广州车展发布会后,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接受采访时对此“辟谣”称:“2024年80万辆销量是坊间传闻,我们还没有正式披露明年销量目标”。 不过,他也指出,2024年理想确实有几个关键目标: 第一是挑战豪华品牌第一名。理想认为,2024年20万以上市场整体渗透率会占到55%左右,即400万辆左右规模,这意味着在新能源车在创新者曲线中将进入晚期大众阶段。在此重要转折点,理想必须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第二是增程车型进入20-30万元市场。目前理想在售的L7、L8、L9系列车型主要聚焦30万元以上市场,明年伴随着理想L6的发布,理想增程产品将完成20万元以上产品的完整布局。 第三是加速纯电布局。不止MEGA,明年理想还会有三款高压纯电产品发布并开启交付,逐步丰富纯电产品布局。 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左)、理想MEGA产品负责人李昕旸 至于AI智能方面,刘杰并未做过多介绍。他表示,关于智驾、智舱,以及理想为什么要做MPV的故事,都会在今年12月举办的MEGA发布会上,由李想本人和大家介绍,可以期待一下。 01 第一名要卖多少车? 年交付超30万辆,成为首个达到这一成就的中国豪华品牌。毫无疑问,2023年对于理想汽车来说,是快速发展的一年。 今年6月,理想汽车月销量首次突破3万辆,且上半年销量超过去年全年; 二季度财报会上,李想喊出“明年挑战BBA,冲击中国销量第一的豪华品牌”目标; 今年10月,理想汽车月交付量超过4万辆,达4.04万辆; 三季度财报会上,李想预计第四季度公司交付量可以达到12.5-12.8万辆…… 理想汽车月交付量 对于如此销量,刘杰表示,理想是有预期的。“年
理想汽车2024年三大目标曝光
avatarLucien Giles
2023-06-25

电动汽车越多,电网越开心

作者 | 邱锴俊  编辑 | 邱锴俊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充换电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些日益累积、瞬时用电量大的“麻烦”,对于电网来说,现在是癣疥之疾,但日后可能是心腹大患。(参见:电网难以承受的充电之轻)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电动汽车广泛普及之后,可能不会是电网的麻烦,反而是福音——电网所需的调控储能需求,利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来做,可能就足矣。乐观者,如特锐德、特来电的董事长于德翔:到了2030年,以电动汽车和梯次电池为基础的储能,就达到1320GW,按照电网的调峰需要的话,连一半都用不了。谨慎者,如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主任赵勇强:2030年有一亿辆电动汽车存量,如何用好巨量的电动汽车的储能资源,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课题。用不好,对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用得好,它就是一个海量资源。无论乐观者还是谨慎者,都看到了这样一种可能:电网在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同时,利用电动汽车的电池做储能,能够平抑电网的峰谷需求。6月17日,2023年度“节能服务进企业”暨工业绿色微电网交流研讨会在山东青岛特来电总部召开。《电动汽车观察家》在会上,看到了电动汽车和电网摆脱相爱相杀,走向琴瑟和鸣的可能。01电网之变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给电网带来巨变。根据赵勇强的研究,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中国能源90%是电力加上氢能,加上可再生能源直接供热,这样才能实现全社会近零碳排放。具体到电力,可再生能源加上核电,就是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90%以上,甚至更高,才能实现碳中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成为未来主流,但也对电网形成了挑战。“风电光伏是波动性的。”赵勇强说,提高系统灵活性是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体系的核心任务……未来几十年,从当前煤电为主提供灵活性,到中远期以储能、电动汽车、电解质制氢,提供灵活资源的转变,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新型电力系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
电动汽车越多,电网越开心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