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分钟,大定 20 万辆,小米又创造了历史,有人为小米鼓掌,也有同行倍感压力。 小米的股价已攀升至 60 左右,随时准备着创新高。各大投行纷纷上调目标价:高盛上调至 69 元,中金上调至 67 元,是传媒互联行业的 Top pick。 如今被各个机构看好,可在 3 年前,小米股价 10 元时,质疑声铺天盖地。我身边很多人都曾在 10 元附近买过小米,包括我自己,但都没拿住,如今股价翻了 6 倍,回过头看,大家仿佛都成了 “放牛娃”。 那么,众多机构唱多,60 元的小米还是好投资吗?当初 10 元的小米为何会被错过? 01 小米上市后的曲折之路 2018 年 7 月 9 日,小米登陆港股,发行价 17 元,却报收 16.8 港元 / 股,跌 1.18%。 首日破发,投资者质疑声四起,雷军却很轻松并放出豪言:将来会让投资小米股票的人赚一倍。 随后,上市一个月内股价冲到 22.5 港元,当时小米在手机领域风生水起,全球市场份额排到第四位,同时推进 IoT 生态链。 然而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8 年第三季度起手机出货量下降,市场担忧过低的毛利率影响小米盈利能力。 雷军曾说 “小米硬件综合净利率永不超过 5%”,然而,2018 年财报显示硬件净利率仅 1.1%。 受此影响,2019 年初小米股价跌至 10 港元以下。 2019 年全年对小米而言都极为不利,股价在 8 - 13 港元区间震荡,最低到过 8.28 港元,市值比 IPO 时跌去一半。 对那些抱有期待的投资者来说,这一年无比煎熬,股票账户缩水,未来前景迷茫,手机销量可能继续下滑,美国会不会也针对小米,如**一般?许多投资者在那阶段放弃。 同期,2019 年港股和美股大幅反弹,腾讯涨 20%,纳斯达克指数涨 35%,落差巨大。 那时,我犹豫要不要抄底,最终在 13 港元左右买了一些小米股票。虽未看到手机销量回升迹象,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