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财富
君临财富
新一代投研机构,专业的分析团队,为你提供价值分析与动态跟踪。
IP属地:未知
8关注
5482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君临财富
2021-08-15

两个龙头爆发在即!

今天转发的这篇研报是诗诗7月18日写的研报,里面提到的两家优质企业近期都获得了很好的表现,接下来调整后还有上升空间,值得大家去重点关注。 莫言广告,全凭喜好,以下是正文: 光伏级EVA行业研报 在6月22日以及本周四的文章中,诗诗说了光伏板块可以关注胶膜环节,其中提到了胶膜的龙头企业在四季度盈利有望再度上升。 原因就是胶膜上游原材料——光伏级EVA或在四季度短缺,胶膜在第四季度有望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而胶膜龙头具有较强议价能力,能够顺利传导上游的涨价。 这特别类似今年上半年六氟磷酸锂与电解液的涨价逻辑,光伏级EVA扮演的就是六氟磷酸锂的角色。 那么今天的研报主要就是跟大家分析胶膜上游原材料——光伏级EVA的投资机会。 光伏级EVA研究报告 投资要点: 1、光伏级EVA需求长期景气。 2、第四季度供给缺口有望推升光伏级EVA价格。 3、光伏级EVA紧平衡或维持3年以上。 EVA简介: EVA(乙烯-醋酸乙烯制共聚物)是由VA(乙烯和醋酸乙烯酯单体)在引发剂存在下共聚得到的聚合物,EVA的性能主要取决于MI(熔融指数)和VA(醋酸乙烯脂)的含量。 按照VA含量不同可划分为EVA树脂(5%-40%)、EVA弹性体(40%-70%)、EVA乳液(70%-95%)。 (不同VA含量情况下EVA树脂用途) 国产EVA主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EVA紧缺依赖进口,高端EVA主要用于光伏、涂覆、热熔胶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蓬勃发展,带动光伏级EVA需求持续上升,2020年中国光伏级EVA需求**国EVA需求(包括高端低端)的27%,成为重要的应用领域。 光伏发电降本路径明确,竞标电价屡创新低,是最具竞争力的可再生发电品种之一,根据权威机构调研,光伏发电加速向主力能源转变,2050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发电来源,因此光伏级EVA需求长期景气,未来3年需求复合增速约28.77%。 在光伏EVA领域
两个龙头爆发在即!
avatar君临财富
2021-08-11

芯片股行情,血仍未冷!

前不久,微博流传的方正电子首席陈杭和中芯国际光刻胶部门负责人杨晓松的怒怼截图,令行业诧异不已。 一句“你算老几?”,引起资本市场的哗然,甚至带崩了芯片股的上涨势头。 截图里,被广发证券半导体分析师耿正称为“真正的专家”的杨晓松,从国内的现状出发,认为“国内没有一家光刻胶可以看的”。 而陈杭则是发了一篇其对中芯国际研究的文章,基于目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对的条件约束下,认为“中芯国际基于美系设备7nm的现实意义小于基于国产设备的成熟工艺,且中国半导体的主要矛盾已经从缺少先进工艺**,转移到缺少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 随后,陈杭被“请出了群聊”,群里有人发言“资本市场的人有点自信过头了”,各大媒体上的评论也一边倒讨伐陈杭。 甚至将陈杭比作溥仪回故宫时的历史学家。 当年,溥仪去故宫参观,发现故宫的照片把醇亲王当光绪了,于是向工作人员提出错误,工作人员于是找了馆内的历史学家。 历史学家很不屑,我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你懂个啥?溥仪淡淡地说,虽然我不懂历史,但是我爹我还是认识的。 两相对照,似曾相识。 老实说,虽然卖方分析师喜欢吹牛皮,容易头脑发热。 但这件事,君临认为第三方的陈杭看的更清醒。 行业内的专家,虽然对技术、产品的认知更到位,但对行业大势的发展,其实大多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是因为君临混的是资本市场,只会纸上谈兵,也不是君临无视光刻机被卡脖子的现实。 恰恰是因为这个现实,在国产替代成为国家意识、国家战略的情况下,中芯国际作为被扶持的重点对象,国产替代的龙头企业,应该承担起这一份责任。 在内部高管和技术人员眼里,纵使国内的光刻胶企业目前对内不能满足公司的供应需求,但他们应该认识到,研发永远是渐进的。 他们不应该对外自负认为这些企业是渣渣,更不应该两眼一闭,冷水一泼,享受虚无缥缈的优越感。 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未来,代表
芯片股行情,血仍未冷!
avatar君临财富
2017-06-07

10倍的投资回报,站在高考背后,好未来如何成长为百亿帝国?

你或许常有感触:大多数人从出生起,人生轨迹就已经基本被写好了,每个人都活在属于自己的那层阶级金字塔里。 为了证明这一点,BBC纪录片导演从1964年到2012年里,用49年跟拍了14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生活日常,跟他们交流种种问题。 在《人生七年》(7up)中,Nick是在14个人里唯一一个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阶层上升。他家里本是开农场的,读的是乡村小学,被家人寄予厚望。最后他通过努力考上了牛津的物理系,并最终成为教授,成功地从底层迈入了中产阶级。 教育,已经成为了跨越阶级的重要船票。 如今,中国的中产阶级收入在增加,但是中产阶级家庭都陷入了一个循环: 父母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工作以换取更高收入→对孩子的亏欠感让他们追逐优质的教育资源→由此带来的经济压力需要更高的工作投入→从而带来更强烈的心理亏欠…… 最终的结果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因为更忙碌的生活,大家都把更多的家庭教育给外包了出去。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被家庭教育外包出去的受益上市教育公司—好未来(NYSE:$(TAL)$)。 寒门学子的好未来之梦 张邦鑫与俞敏洪合影 好未来(原学而思教育)的创始人张邦鑫出身于江苏扬州的一个小县城,家境贫苦。 四川大学毕业后,2001年他考上了北大的硕博连读。为了节省车费,他直接从成都坐火车北上。 和当今很多年轻大学生一样,张邦鑫也勤工俭学。不同的是,他们是为了赚点零花钱,而张邦鑫却是为了生存! 他一口气接了7份兼职,3份是家教、2份是带辅导班,一个是做网站,另外一个是在网校答题。 他一个月挣两三千元,为的是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能比别人多加一个鸡腿。由于出生农村,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不安:父母年纪大了,家里存下来的几万元只够供他读完大学。 他害怕父母生病,没有钱治。兼职赚来的钱,张邦鑫给自己买了一台电脑,留了少数钱做生活费,其他都带回家里给父母。 由于张邦鑫读的并不是师范专业,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的
10倍的投资回报,站在高考背后,好未来如何成长为百亿帝国?
avatar君临财富
2021-07-30

宁德时代又出“王炸” !

全球能源变革的大浪潮下,锂电池迅速“蹿红”为最火爆的赛道之一。而在此时,全球动力电池的“带头大哥”宁德时代又发布了新的技术路线图。 7月29日收盘后,宁德时代正式发布新一代钠离子电池,创始人曾毓群亲自站台。 他在发布会中表示,钠离子电池在低温性能、快充以及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将与锂离子电池相互兼容互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是动力电池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宁德时代入局,可以说掀开了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之路。 在新能源时代,动力电池就相当于传统能源时代的石油,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这个战略性资源却面临巨大的缺口,全球新兴能源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预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达406千兆瓦时(GWH);而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千兆瓦时(GWH),缺口比例约为18%。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状况并未好转,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到约40%。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我国80%的锂资源供应依赖进口,一旦国际局势发生动荡,就如同华为遭遇芯片“封杀”一样,动力电池产业链也将处于“卡脖子”的境地。 今年4月5日至5月1日,受疫情影响,智利政府就宣布关闭边境,这个全球最大的锂矿储量国封国加剧了锂矿短缺,上游锂矿价格也是持续上涨。 因此,找到替代品,或者备选技术路径,未雨绸缪,迫在眉睫。 半个月前,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新型储能发展指导意见》中,便提出了加快钠离子电池等技术的规模化试验示范。 这相当于在战略层面,给予了钠离子电池“国家级别”的支持。 01 宁德时代的野心 虽然发布会仅有短短十分钟,但是干货满满。 ■看点一:电池密度全球第一。在电池性能方面,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全球最高水平。 ■看第二:快充。15分钟快充能够达到80%,快充性能超过了所有锂电池。 ■看点三:低温性能好。零下20度还有90%的
宁德时代又出“王炸” !
avatar君临财富
2021-07-09

第三代半导体大热,揭秘骗子露笑科技!

露笑科技最近有点火啊。 在老师们骂他是骗子、“露笑科技把人整笑了”后,露笑科技也迎来大跌,跌了20%左右。 股吧、雪球众人都各持己见,论战不休。 但是并没有业内人士出来说道说道这个,这就有点神奇了。 行外看热闹,非专业人士说的东西,大家要有一些判断。 现代科学的发展进步,其实已经到了普通人很难理解的程度了,不信你看看下面这个“标准模型”的公式: 要是你不懂这个标准模型的话,第三代半导体,你也就是连入门都说不上了。 不知道老师们懂不懂这个啊。 (一) 首先简介一下第三代半导体 ■ 1. 导体和半导体 量子力学认为,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电子以电子轨道的方式在核外运动。 原子和原子组成物体时,会有很多相同的电子混在一起,这个相混的过程就是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就产生了新分子。 但是两个相同的电子没法呆在一个轨道上,为了让这些电子不在一个轨道上打架,于是很多轨道就再分裂出好几个轨道。 可是这么多轨道,一不小心挨得近了,就会挤在一起,形成宽轨道,这个宽轨道,就叫做能带。 有些宽轨道上,挤满了电子,电子就没法移动,宏观上就表现为绝缘,这个就叫做价带。 而有些款轨道,则空旷的很,电子大把空间自由移动,宏观上就表现为导电,这个就叫做导带。 固体里面充满了价带和导带,价带和导带之间往往是有间隙的,这个间隙就叫做禁带。 导带和价带之间挨得很近,那么电子就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价带变更车道到导带上,这就是导体。 如果稍微离得远了点,电子自身就不能跨过禁带,但是如果也不是离得非常远,禁带在5ev内,那么给电子加个额外能量,电子也能跨过禁带,这就是半导体。 假如禁带大于5ev,那基本就歇逼菜了,电子在普通情况下是跨不过去的,这就是绝缘体。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嘛,如果能量足够大,别说5ev的禁带,就是5000ev的禁带也能一冲而过,这个就叫击穿场强(这个东西很重要,不信继续看下去
第三代半导体大热,揭秘骗子露笑科技!
avatar君临财富
2021-07-29

储能爆发的黎明时刻!

在A股,“成长性”三个字是门显学。 拥有概念的公司凭借着“靠脸吃饭”,瞬间会跻身成长性“流量小生”行列。 而以“实力派”为标签的抱团股们,凭借着自己多年的默默耕耘,在资本市场大书特书的价值投资潮流下,也是最近几年才翻身把歌唱,上位“流量白马”。 前者,有“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的乐视,也有脸蛋和实力兼具的宁德时代;而后者,有定海神针的茅台,也有一度称之为白马并跌落的养猪股们。 储能板块,近几年并不缺乏流量,一直是新能源革命下的热搜词汇。但走进其中,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向我们呈现?是值得探讨的。 1 储能到底为何物? 目前国内可再生能源占比仅15%左右,其中光伏发电渗透率不足5%。而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都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只能起到对传统发电方式的补充作用。 但是随着“3060双碳”目标的深入,风能、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会越来越大,电网的消纳日益成为制约新能源的“卡脖子”问题。 对储能的需求也迫在眉睫。 储能,顾名思义,就是把能量给存储起来,和存钱储蓄是一个道理。 当然,资本市场上讲的储能,是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一次能源产生的电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弄个充电宝囤点电用于手机充电很简单。但是,想把一个大型地面电站的电力存储起来,存的量还得保证可以释放一阵子,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类在储能这个事上动的脑子可不比探索新能源少。各种五花八门的招儿都尝试了一遍。 目前,根据存储的媒介和电能释放的方式,主要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三大阵营。 (1)机械类储能 机械类储能又分为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其中,抽水储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以及技术最为成熟的储能方式。 2020年度不同储能类型分布 资料来源:CPIA 抽水储能:抽水储能一般都是作为原有火电厂、核电厂甚至是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配套设施。 在具有高度差的上游和下游同时
储能爆发的黎明时刻!
avatar君临财富
2021-08-09

讲一个牛股集中营板块!

AIoT如今可以说是兵家必争! 这个2018年开始出现的新鲜词汇,在2021年突然就开始火了,借助资本市场的传播力,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起这个概念。 AIoT指的是智能物联网,由AI(人工智能)和IoT(物联网)结合而成,通过IoT产生并收集的海量技术和AI的智能化分析,加强人与物品的交互以实现万物智联。 苹果、华为、小米、oppo等科技公司早已纷纷入局,打造起自己的AIoT平台。 苹果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小米计划投入百亿并成立AIoT战略委员会。 华为则在6月推出鸿蒙OS,面向手机和IoT,开源开放的鸿蒙系统能更好支持硬件厂家开发智能硬件,不同的品牌合作伙伴也有望通过鸿蒙实现互联互通。 华为鸿蒙合作伙伴 物联网目前日渐成熟,下游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扩充,但如果只是单纯追求把设备连接起来,形成的只是万物互联,难以发挥物联网的巨大价值。 而AI技术通过分析、处理历史和实时数据,可以对未来的用户习惯进行预测,使设备变得更加“聪明”。 传统的物联网,智能设备与设备之间不能发生相互联系,需要等待用户主动发起交互需求。 比如,现在很多家用电器可以通过蓝牙、WiFi连上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我们操纵一台设备,就可以遥控全屋的电器。 但这种传统物联方式,只是方便了我们对物的控制,并没有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产品形态。 与AI技术融合后,物联网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将所有物体的数据与服务结合起来,由智能单机进化到智能场景。 举个例子,当智能手表检测到你进入睡眠状态后,不仅空调会自动调节温度,同时,客厅的电视、音箱,以及窗帘、灯设备等都会自动进入关闭状态。 又比如,当你走出家门,智能监控感应到后将数据反馈,家里的电器自动断电关闭,等到你回家后再自动开启。 这种无需等待用户发出指令,即可通过感知行为、环境等因素做出反应的系统,就可以通过AIoT来实现。 AIoT发
讲一个牛股集中营板块!
avatar君临财富
2021-01-18

A股再火不过一年!

还记得2020年初,疫情来势汹汹。 对未知病毒的恐惧,迅速葬送了2019年末启动的行情。 针对市场这一短视行径,君临旗帜鲜明唱多,立场坚定喊买。 我们从不同角度很快写了一系列强烈看多的文章: 《又到了赌国运的时刻了》,《在这历史进程的前夜,你在担心什么?》,《新冠疫情会是《枪炮病菌与钢铁》的21世纪版本吗?》,《这次危机,他8年前就为中国做好了准备》...... 如果你听进去了,去年的投资是Easy模式。 沪深300涨了27%,中证500涨了21%,创业板涨了65%,连黄金都涨了14%,要是胆儿够肥买了比特币,那是300%! 去年是股民扬眉吐气的一年,只要不买房,随便选个权益类资产,风险越高,涨得越欢。 奇怪啊,明明地缘环境恶劣,中美相互抬杠,疫情全球蔓延,市场咋那么好? 01 是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经济快速恢复吗? 那如何解释美股的大涨呢? 是央行无节制放水吗? 那为什么那么多股票并没有随水位上涨而上涨呢? 仔细考察两国市场,可以发现一些共性: A股大涨行业,大多受疫情影响不大,而且只有龙头大涨。 所以最近有个热词:“股灾式上涨”。 美股其实也是类似结构,A股抱团,美股机构同样抱团。 可美国疫情完全失控啊。 道理在哪? 答案是收入来源结构。 对比中美市场头部公司,这是最为显著的区别。 A股大部分公司是赚中国本土市场的钱。 美股存在大量跨国巨头,赚的是全球市场的钱。 在标普500指数的500个成分股中,以注册地在美国本土的272个公司来看,海外收入占比平均值43%,中位数43%。 在沪深300指数的300个成分股中,海外收入占比平均值11%,中位数1%。 所以美国资本家才不会管人民的死活,总统的反智。 洪水滔天关我屁事。 相反,什么**买美国货,雇美国人,要真搞成美国内循环,我们这些公司还不喝西北风去。 但不管怎么说,放水依然是市场普遍性,结构性上涨的必要条件。 没有泛滥的货
A股再火不过一年!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