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已进入存量竞争与结构性升级并存的关键阶段。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作为传统三巨头,与后来者小米集团共同构成了“三王一后”的竞争格局。四家企业因资源禀赋、领导者风格以及市场定位的差异,走出了四条截然不同的战略路径。 “买买买”的美的集团 美的集团的发展史,其实一部并购发展史。近十年来,美的集团一直在扩张业务版图,从家电、新能源、医疗再到工业机器人,包罗万象。从2016年开始,美的集团展开了一系列的并购,相继收购库卡集团、控股东芝白电、收购以色列Servotronix(高创)公司,购入菱王电梯、合康新能、科陆电子等公司。这种“买买买”的发展模式,使得美的集团的规模快速膨胀。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美的集团曾经引以为豪的“全品类战略”正在遭遇边际效益递减。从空调、冰箱到小家电,产品线覆盖所有家电领域,但却多而不精、散而不聚。仅家电产品品类,美的集团的SKU数不胜数,同类产品之间的内耗十分严重。以电饭煲为例,型号数量多到惊人,许多型号销量小、不赚钱、质量差,对美的品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曾多次削减SKU,但成效不佳。 一直以来,美的集团以“狼性”文化著称,其独特的事业部制是其快速崛起的核心密码。然而,随着规模日益扩大,这种“朝小野大”的管理体系,让美的集团很容易陷入“山头文化”、“大企业病”。在狼性文化驱使下,每个事业部都有扩张的动力,但是如果扩张失序,就会形成内耗的局面。 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在空调领域,格力的线上零售额超过美的,位居第一;在冰箱领域,海尔的市场占有率是美的的三倍;在小家电领域,小米生态链对美的造成极大威胁。如果美的无法将“大而全”无法转化成为“强而精”,那么就会出现“营收虚胖”、“利润羸弱”的局面。 在市场日趋饱和的大背景下,美的集团的传统家电业务增速大幅下滑。2024年财报显示,美的集团空调业务同比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