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聊互联网金融
大佛聊互联网金融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财经专栏作家,资深互联网金融投资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
IP属地:未知
6关注
318粉丝
0主题
0勋章

继续。。。

   本次是个人第159次买城投债,这次的还是非标。    目前可供选择的产品很少,综合考虑后,能有某大区域下面的产品时,我们还是更优先考虑某大区域下面的。    虽然之前在这个小区域,个人已经配置了65万,但个人还是再继续追加10万,因为比较过去,比较过来,也没太多更好的选择。    更早在2019,2020年时,那时候苏北的YC、HA下面的部分小区域,当时有些成本比当年川渝的都还高,当年我们不敢进。然后2020,2021年时跑去尝试进的小部分葱省的,但现在回头看进葱省的实际是败笔。    而2020年前的部分苏北下面的高收益的产品,现在回头看,那些都是好东西,而且现在几乎都快绝种了。    化债的力度还是不要太大,太猛了。    目前好点的非标都已经快成稀有动物了,要是化债再猛点,那好点的非标都快要绝种了。    站在长期的角度考虑,我们希望化债的力度不要太猛了,太猛了后,我们就没得完了。    即不希望他不管,搞的到处违约,到处出风险,但我们更怕他化债力度太猛,搞的我们没得完了。    适当允许有极少部分延期的,又保证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正常的,这种状态才更有可能是最理想的。    现在的情况是,要么就是产品没做出来,要么就是别人悄悄摸摸的就把事情办完了,外面的人压根就不知道,连我们很多时候都只能是事后才知道。。。。。。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顾问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这里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继续。。。

一地鸡毛。

   玩得就是刺激,玩得就是心跳。    上个月新热的川普空气币大跌,散户已被套牢在山顶上。    其价格从最高点76美元,跌到2月13日的16美元,跌幅近80%。    有机构统计了川普币的战绩,在早期交易中,有近70万名投资者获利。    而后期,有近81万名的投资者出现亏损,累计亏损超过20亿美元。    早期获利者多为机构,后期亏损多为散户。    另外川普夫人发的空气币,也从最高的14多美元,掉到现在的1.4美元。    反观川普家族,轻松躺赚1亿美元交易费。    原本隔着太平洋,再隔着重重监管,哪想川普币还是给国内的年轻韭菜上了一课。    有正在读大四的00后,拿着1万元的奖学金冲进币圈,想赚台电脑钱,结果一觉醒来,美梦泡汤了。    还有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拿着一个月的工资,10倍杠杆买入,价格腰斩后,又把杠杆加到50倍,结果没来及平仓就爆仓,一个月工资半小时就花光了。    最后是被20倍盈利冲昏头脑没止盈,结果反被爆仓的某应届毕业生。    初出茅庐的年轻韭菜们,就这样被无情收割了。    好在这些人还年轻,对于他们来说,刚入局就亏钱,不见得是坏事。进场就来一记闷棍,才能快速见识到赌局的疯狂与残忍。何况年轻,本钱少,20岁哪怕本金亏完,也好过40岁时的大亏,这时候的亏损就是个把月工资的事儿,损失都在可承受范围,后面还能轻松赚回来,就当花钱买个教训。    怕就怕先赢后输,最后一蹶不振。炒币暴富暴亏的不在少数,有部分人是一开始赚了,而且赚的还不少,然后就飘了,
一地鸡毛。

定更。。。

   本次已经是个人连续第110个月更新个人的投资月报。    每个月都来定期的盘点一下个人资产的配置是否合理,以便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1、1月份到期情况    本月到期的本息都是按时付的。    有三次延期了的,在1月份时,都派发了利息。    其中JT那只是把延期期间利息付完了。    某海水务的是发了部分菜钱。    高某华荣是发了1500,表明平台还有还款意愿和还款态度。    个人遇到过的再烂的城投,也比暴雷的P2P好太多。 2、1月新投资情况    本月新投的都是川渝地区的非标,资质稍微好点,收益又稍微好点的都募集的很快。    节前有一只产品,只打了不到一个工作日,就把一个亿额度打满了,那只也是个人遇到过打的最快的一只。    节后,产品明显减少,且成本也都跟着降下来了。闲置太久的资金,也还可以配置。 3、历史业绩    截止到目前,个人买城投债的回款次数已到624次。    暂时一共遇到6次延期的。    其中有1次延期的晚两天已付的;还有1次延期的本息已解决;有1次的已经按协议付了部分本金,另有3次的还在延期中。    买城投晚付的几率暂时是0.952%。    624次正常回款里面一共有46次是标债回款。    非标城投正常回款的累计次数是578次,按这个计算,个人买非标城投晚付的几率是1.03%。 4、个人目前持仓 如下图:    目前个人配置存款的比例在1%;    标债持仓比
定更。。。

破圈。。。

某乎上有一类话题很火,那就是普通人如何杀出重围,突破底层?
破圈。。。

热闹。。。。

​   万物皆有周期,神奇的美股自然也有。    只不过它的周期性更长,更让人难以预测。    而超长的周期,也容易让人放低警觉,就怕赢得时间太久,忘了还有输这一回事。    这里就来回顾美股近百年的超长周期,拉长时间来看美股的涨跌沉浮。    二战后到1965年期间,美股迎来了近20年的高速上涨。    股价涨,主要还是靠公司盈利驱动,估值什么的其实都是次要的。当时作为战后的最大受益方,老美在经济和科技上都有质的飞跃,加上主导了战后重建,经济迎来高速增长。经济的增长让优质公司赚取到了更多的利润,而利润的提升推动了股价上涨,股市也就迎来了一波长牛。    1965年-1983年间,美股经历了近20年的震荡横盘。    这20年,美股长期处于要死不活的状态,和我们现在类似。这主要还是经济过了二战后快速增长的时间段,增速出现拐点,加上当时美元金本位的限制,使得美元与黄金紧密挂钩,但黄金数量有限,严重限制了美元的发行速度,不能自由的实施宽松的货币策略,也就没法大力刺激经济增长,企业利润也就起不来。    直到1971年美元和黄金脱钩,脱钩后疯狂印美元,之后都又过了10来年,美股才再次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这波增长主要是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崛起,但这也为后续泡沫破灭埋下伏笔。    2000年那波高峰,美股互联网股票估值不断推高,纳指整体市盈率被推高到上百倍,可见市场之疯狂。    疯狂过后就是沉寂,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多点,一路跌到2002年的1000多点,两年时间回撤了近80%。这个跌幅,也只比血本无归好一点,估计有大半追高纳指的人,都没
热闹。。。。

热闹。。。

万物皆有周期,神奇的美股自然也有。只不过它的周期性更长,更让人难以预测。
热闹。。。

把投资人本息还完后

   当初做P2P起家的你我贷,在把投资人本息还完后,转型做起了助贷,现在混得那是一个风生水起,如今直接在上海买楼了。    嘉银科技,前身也就是你我贷,12月底公告,公司以13.5亿元的资金买下陆家嘴某商业地产,作为公司新总部。    就目前的节骨眼上,一口气能拿出10多亿买楼,在业内确实算得上土豪行为。    有钱买楼,说明公司赚钱了,从财报看,赚得还不少。    2021-2023年,公司分别赚了4.68亿元、11.8亿元、12.98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赚了7.8亿元,这次买楼花了公司一年多的利润。    当初你我贷清退网贷业务,最后是没少小散户一分钱本息,公司还是挣到了钱的,后面转型做助贷,盈利甚至更甚从前。    2024年嘉银促成贷款的规模预计能达到930-980亿元,并且还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争取破千亿大关。    与之类似的还有拍拍贷,也就是现在的信也科技,2020年9月对存量业务清零退出后,也是转型做起了助贷,目前已经做到业内头部。    从财报看,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4.95亿元、22.81亿元、23.83亿元,转型后的年净利润基本保持在20多亿。    可见当年的匹凸匹也并不是纯诈骗,还是有一帮人想做事业,还是能赚到钱的,但挡不住一帮人瞎搞,也挡不住时代的浪潮。被一刀切了后,行业倒了,熬过最困难那段时光,撑到最后活下来的,现在反而都混得不错。    像拍拍贷、你我贷转型成功,它们运营主体除了都是上市公司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全身而退把投资人本息还完了。    不管是以前做匹凸匹,还是现在的助贷
把投资人本息还完后

2.99%。。。

   最近,有一只个人买的标债资管到期了,也是个人买城投债的第622次正常收租。    这只是去年买的一只标债资管。    40万本金,一年才赚11960,持有期年化收益率才2.99%。    个人给的是差评。    这只也是个人买标债资管以来,运作结束后表现最差的。    当然还有一只更差的,那只还在运营中,到期了,大概率会亏钱。    现在标债资管根本就没法玩,每个季度的季度报告,批露的底层也不透明,具体拿去买的什么,尤其是前四大持仓到底是什么都不批露。    写个业绩基准也仅供参考,又没有业绩考核约束的压力,一旦行情不好了,运作下来的结果就不理想。    您骂它也没啥用,协议上就那样写着的不保本不保息,还写一大堆的风险提示您风险自担。    管理人把标债资管玩坏后,也不负责,别人也都不再做标债资管这类产品了。    实际上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以前还在做资管产品的一些期货公司,最近半年多来,几乎都没再怎么发过标债资管产品了。即使再发出来,投资人大概率也不再买单了。    标债这一块暂时是彻底玩不动了。    根本原因还是国内债券的成本太低了,所有的口头协议,也仅仅是当玩笑听听就好。    投资人想要的条款,也没法写进协议里面。    标债资管原本是一个不错的东西,结果出来后,还没玩3年,就彻底歇菜了。    这一块即使还有机会,也需要等下一波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后,看是否还会有机会了。    而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往往意味着先要有规模以上企业
2.99%。。。

出发。。。

   新年第一笔。    个人继续看多城投,也用实际行动看多城投。    本次是个人第156次买城投债。    这次的也是某直辖市下属某区的,基本面算比较普通的,成本却算是比较低了,之前我们也没进过这个小区域。    早在2023年时,这个区域就短暂的发过非标,当时有家国企施工方愿意做贴息融资去做工程,但因为愿意贴的很少,所以做的规模也只有五千万,且只愿意贴一年期的。    当年项目出来后,施工方内部的人些就买了两千多万,然后流出来的额度就很少,加之当时成本也比较低,所以那次我们就没进。当年还有一个服务商也去做个这个小区域的非标,成本也低,额度也少,我们也没进。    但现在不同了,收益好点的好产品太少了。    现在再回头看目前的成本,也勉强可以接受,再加上之前没配置过,所以个人就选择分散配置一部分。    以后再继续分享个人的投资心得和投资历程。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顾问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这里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出发。。。

“小微金融/东银金服”相关案,已宣判!

   “小微金融/东银金服/东银黄金/小微融通”等相关案件,已于近日宣判。    2025年1月2日的消息,疑似小微金融相关的两起案件都在同一日发布了最新的公告。    (2022)粤0304刑初2号中的被告人李某、钟某基、李某伟犯非吸罪案,(2023)粤0304刑初439号林某、钟某、杨某、汤某强犯非吸罪案。以上七人分别判处三年至九年十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年7月末进入的庭审,到2025年1月2日发布宣判公告,将近5个月的时间一审结束。    公告中也提及了追缴的案款及相关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财产的情况,但目前还在上诉期内,还要等待此次判决生效后,才能进入执行退赔的阶段。如果后续有上诉,按照程序,案件可能还要等二审程序结束,判决书才能生效。    下一步的进展,以及退赔相关的消息,还要等待后续。    “小微金融”案对应的李某等七人涉及的,包括“小微金融”平台及其相关联的“东银金服”、“东银黄金”、“小微融通”多家,2018年8月2日福田区立案,2021年12月提起公诉。    “小微金融”相关案还需要耐心等待,我们也还将持续地跟进!    这里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我们还将持续跟进。
“小微金融/东银金服”相关案,已宣判!

聊个八卦。

​   最近小燕子官宣离婚。    她说,自己多年前和黄先生就结束了婚姻关系,因此与黄先生相关的任何事件都与她无关。    别的明星离婚文案都讲究体面,到小燕子却选择了直接了当,字里行间都在划清界限。    并且多年前就分道扬镳,如今突然又在这个关口,急于撇清关系,其间定是有原因的。    这不,此前就有媒体报道,黄先生目前巨债缠身,累计背负债务超过10亿,且债主来头不小,为某央企全资关联公司。    而黄先生如今资金窘迫到什么程度呢,280万的房租都想赖,结果被业主起诉追债。    前夫成了身负巨债的老赖,也难怪小燕子忙着出来做切割。    想当年别的明星还在爱恨情仇纠葛不断,小燕子夫妇就勇闯资本市场搅弄风云。几年过去,当初身价数亿的两口子,现在一个债务缠身,一个在封杀边缘徘徊。那些财富,也成了过眼云烟。    2009年,小燕子与“突然”露头的超级富豪黄先生步入婚姻殿堂,之后就开始踏足资本游戏。    吃的第一口螃蟹是在2011年,小燕子入股某德影视,2014年公司上市,这次试水,小燕子获得百倍回报。    接着2014年底,小燕子夫妇花费31亿港币成了杰克马影视公司的二股东,这波大手笔的投资,给夫妇两赚了数亿财富。小燕子因此得了个“女版巴菲特”的名号。    尝到了资本市场的甜头,习惯了财富暴增的快感,就很难再回过头去赚那些辛苦钱,加之被捧得太高,人在巅峰,很容易过度自信,高估自己的能力。    2017年,小燕子夫妇想玩把大的,打算用刚成立的公司以30亿的资本收购某文化公司,但出的本钱只有6000万,剩余资金全
聊个八卦。

继续。。。

   本次是个人第155次买城投债。    这次的也是某大区域下属某小区域的,GDP 在800亿以上。    这个小区域是去年提前兑付完了,这次我们又再次进去了。去年进过一次,个人只配置了10万,当时走场外也只募集了一周多点就结束了。现在隔了半年,再次进去配置点,这次的是走直投账户。    像我个人,单个小区域配置在30万以内,都算是分散度足够了的。    有好点区域的产品时,还是优先考虑好点区域的。    以后再继续分享。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顾问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这里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继续。。。

继续正常收租

   先是个人收到买城投第592次正常收租。    这次是JY工投的,到期了的,本息也是正常付的。 ​    还有一个之前遇到的一次延期的,最近也付出来了部分人的一批次本金,这个也让人很有信心啊,这个地方今年我们去了四趟,(最近我们就去上门跑了三趟)比葱省的强太多了。    12月份该付的利息,   该小区域也在开始陆续付了,预计在月底前,应该能全部付完。    哪怕遇到延期的,只要能一直都把利息付着走的,这个分红率估计能跑赢99.9%股票的分红率。    把回报周期放长些,这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能搞点本金回来的就更好了。实际上回来的资金,再投出去的,也不见得就会有原来的资产好。    再说葱省。昨天时,有一只延期的,又付了半年的利息,9月份时,别人也付了半年的利息,那只截止到目前,就已经把一年的利息全付完了。哪怕是风筝市的平台,也并不都是完全躺平,大部分都还是在努力的化债中。    遇到过的最困难的一家,也是整个葱省风险爆发点的那家,昨天催问时,平台反馈的也是在春节前会给大家付一笔。付一笔后,好歹让大家知道,您平台还欠着投资人的钱,还有还款的愿意,也是好事。    以上就是我们遇到过的极个别不正常的案例。    除了极个别不正常的,其它绝大多数的都是正常区域的。    今年买非标的结果,个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回来的资金,继续去分散追加买非标。    也是个人第154次买非标。    这次是某大区域下面靠近主城区的区。    跟我们当年进过的青BJ区(
继续正常收租

首次买主城区的非标

   这次是个人首次买主城区的非标。    也是个人第153次买非标。    不断地放低对收益的预期后,就有机会混进更好区域的非标。    个人的想法是:能有好点的产品,又还能比银行理财高点的就可以,求稳妥点的算了,收益就不去追了,可以把非标当标债资管玩玩。    这次应该算是个人投过最好一批非标里面的之一。    上周五和周末的时候,都有地方不断地在派息,截止到目前ZY某利的,DZ某和的,YD某投的,也已经派息。    去年买的川内一个普通地级市小地方的非标,周五时也按时兑付。    有些小地方的非标,外地人不太看得上,一般那种区域去的人比较少,到期了后的还款压力也很小。    买城投累计收租次数已经积累到585次。    好点的区域的话,一定要成本低,愿意去的人才会少。    非标这玩意,就川渝地区的来说,愿意去的人越少的,到期了后,他的偿债压力就越小。    那种区域表面上看起来很好的,收益又不错的所有高性价比的,越容易负债高,这种区域,到期了后的压力,可能反而会大一些。    低收益率的产品不一定低风险,但高收益的产品,风险注定不会太低。    以上是个人领悟的。    目前,业内的共识:城投债暂时没有终极风险,大不了就是拖的久一些的延期晚付风险。    跑路啊,或者赖账不还,或者被定肥西,或者要伤净本金的处置方案,至少暂时都还没看到过。    实质性延期的再差的平台,你只要把电话给它打过去,别人一般都还是会接的,也会认账,当然也不
首次买主城区的非标

3家退赔消息,记得先去登记

   立案后,就是等待退赔相关的消息了,近期又是3家案件即将进入“发钱”阶段,其中一家已经是二次发放案款。    这类退赔发放前需要核实登记的情况,毕竟和发钱相关,尽量要早些去提交信息。 1、“王建忠等非吸案”第二次退赔发放    这次,已经是本案第二次执行案款发放。    第一次退赔款发放,是在2022年8月8日开始,至12日集中发放,当次退赔比例约为6.5%。    本次的案款发放是从2024年10月9日开始,至10月14日结束,这次退赔比例为1.17%。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补充领取案件退赔款的限定期限,是自2024年10月9日起的两个月时间。有需要的读者一定要留意截止期限。    具体的发放采用银行转账的方式,直接划拨至此前受损者提交的银行账户内。 (图片来源:公告原文) 2、“国盈”案退赔前登记    登记时间截止到2024年11月15日。    “国盈”案的登记方式为线上,微信小程序名称“玄法微案款”,进入后按要求或提示,登记相关内容。    具体的退赔比例,还要等待核对登记结束后再确定。 (图片来源:公告原文) 3、“德成”系非集案退赔前登记    同样为线上登记,待登记核实结束后,再统一发放。    登记时间截至2024年11月10日前,通过微信小程序“天法汇”,进入需要注册并进行身份核实,再按要求完成登记。    此后会采用工行新开虚拟电子存单的形式,将案款发放给受损者。这类发放方式不需要提交自己的银行账户,但需要本人到附近的工商银行网点上进行现场办理,方可领取出来。 (图片来源:公告原文) &n
3家退赔消息,记得先去登记

继续!!!

   上周时,个人有两只某大区域的非标提前还本付息了。    回来的钱也不太可能一直躺在银行账户上。    观望了一下,也没啥更好的投资机会,然后就继续选择回头买非标。    这次,个人的选择还是继续以求稳为主。    第148次买城投债,这次的也是某地下属某区域的非标。    这只区域也算是我们投过的非标里面比较好的一只,当地1000多亿GDP,在某大区域里面都能排进前10。    当然,成本也是非标里面算低的了,跟江苏那边的非标成本差不多,比2023年之前,我们买过的绝大多数标债资管的成本都还低了。。。    这类就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稍微低一些的人,不过起投门槛高一些。    这类好点区域的低成本的非标,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当标债资管玩了。    业绩基准定的5%的标债资管,实际上还有连本金都保不准的风险,当然了,这类非标或多或少,它还是会有延期晚付的风险,仅仅是估计延期的几率能更小一些。    虽然在心里预期上,提前把目标定低点,就把非标城投当成是拍拍贷上面资质好点的不兜底散标买。但在真正要出手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再适当的更稳健一些。    在战略上可以藐视它,在战术上,还是要更重视它。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顾问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这里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继续!!!

继续!!!

第148次买城投债,这次的也是某地下属某区域的非标。
继续!!!

有个玩法!

   市场上目前有这么一个玩法,可以了解。    部分一二线城市,有些房地产开发商,手里已经盖好的现房,以目前的市场价,很难卖出去,也有一些未被卖掉的现房,后面可能会被地方上收购去做安置房,但这个钱,又一直没下来,然后就僵持在那里。    但地产商又非常的缺钱,往往想再去贷款、融资又非常困难的,这个时候市场上就兴起了一个新的玩法。    就是一帮机构,去拿债主些没卖掉的现房来抵押给债权人,以市场价的6折,甚至5折作抵押的,约定锁定期内的利率。    等到期了,债主如果没违约,就付债权人本息;如果还不起了,就直接以房抵债,把抵押的未卖掉的现房直接过户给债权人。    当然这类产品起投门槛都较高,一般一套房定一个认购门槛。    这个玩法,仅仅是市场上有人在搞。    了解到这个信息后,,我们简单分析。    对我们来说,它的主要弊端:    一是现浇房的房子估值,这一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说的6折,甚至5折,真正那房子到底能估值多少,这块很不好评估。    二是房子毕竟属于固定资产,未来变现的过程太漫长,我们又不是现浇房所在地的客户,天远地远的,管理成本太高。    三是哪怕是现浇房,里面到底是否有产权纠纷或者其它问题,我们外人也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辨。    无论这种玩法怎么包装,怎么看都像是房地产老板融资的新玩法,最后的信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地产公司的信用,算是属于处置不良资产的一种方式。    综合简单分析评估后,我们还是认为这玩法完全不适合我们。    真正的要找到一
有个玩法!

又又又提前兑付

   最近,个人连续收到了两笔提前兑付的非标。    一笔是去年2月初买的两年期的,是个人买城投第566次收租,要明年2月份才到期,提前兑付了。      另一笔是今年5月份买的一年期的,是个人买城投第567次收租。也提前半年多就给兑付了。    今年以来,个人收到7笔提前兑付的非标了。    今年个人买非标城投的提前兑付率,明显比前几年高的多。    前两年时,一般一年下来也就能遇到一两次本金提前数月以上兑付的。    实际上,现在玩投资,要指望保本保息,按时兑付的那种,实在是太难了,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不确定的因素就会增加。    今年个人遇到的7笔提前兑付的非标,大概率都是拿到了化债资金,尤其是某大区域的,应该拿到的化债资金较多,然后我们今年遇到的7笔提前还的里面,有5只都是某个大区域的。    这个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    提前兑付的也没必要过于高兴,实际回来的资金,一般情况下都很难再找到类似资质,收益率又还有原来那么高的产品了。稍微好点的区域,哪怕是非标,成本都降的非常明显。    即使遇到延期晚付的,也没必要一惊一乍的,延期了的,只要地方上要认账的就好,能把利息付着走的,都算是比较好的。    前几天还出了个这样的消息:    即无还本续贷的对象由原来的“部分中小微续企业扩展至所有的小微企业,并阶段扩大至中型企业”。    简单的说,就是企业欠了银行的钱,到期还不上了,以前还需要去找过桥资金来应急用,先把钱还给银行后,银行才能视情况续贷给您,现在都不用找过桥资金去润一下,然
又又又提前兑付

信而富近况跟进

   本期,我们跟进信而富的近期情况。    2024年9月19日,信而富最新消息显示:平台的兑付资金提现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式,目前属于试运行。    新的提现方式可解决的是2024年8月以来的兑付资金提现,其中,对年龄等有一定的要求。    在信而富平台上,符合上述条件的用户,试运行的操作步骤也给了文字说明。    另外对不满足本次兑付提现要求的,平台表示还需等待后面的解决办法。    信而富早年主要在线下,后来进入的线上,行业里是有一定名气的财富公司,因为当年的风口,转入线上后也是较早贴上了美股上市标签的平台。但各家有各家的情况,风口过去之后,在2019年4月宣布退出了网贷行业,转而向新的助贷业务模式转型。    这次也一并跟进下,信而富线上平台清退大概的情况。    目前还是原平台在运营,自己做清退化债的工作,平台基本上每月都在定期更新相关消息。从他2019年4月开始宣布退出行业,持续到最近,大概经历了整整65个月。    这家早期时也有债转、商城等等的下车方案,到近几年大家反馈这方面的消息比较少了。去年平台还上线过房产类的债权置换、特殊情况的绿色通道。平台每月的回款公告定期更新中,也会提及共赢计划、自主处置债权这类的相关进展。 1、回款情况    信而富几乎是每月都在官微上,公布当月详细的回款进展。    在2024年3月底的更新中,对2019年4月至2024年3月,这五年60个月期间的催收回款等情况,有较大篇幅的叙述,节选了几个数字,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详见平台公告原文。    包括平台当前包括充提差大于0的存量出借人和共赢投
信而富近况跟进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