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陈碧婷 在今年以来的这轮母婴行业上市潮中,不同集团颇为特别。 8月15日,不同集团BeBeBus再度更新IPO招股书,继续冲击港交所主板上市。 2018年,在母婴用品行业刚刚进入逆周期的时候,汪蔚在上海创立不同集团的前身布童科技。汪蔚1986年出生,20多岁开始在母婴行业摸爬滚打,2011年-2018年担任昆山新贝怡CEO,从事育儿产品的批发及分销。 一年后,沈凌加入,成为公司联合创始人,并出任CEO。沈凌曾在英孚婴童Babyfirst工作多年,最终职位为销售总监,负责中国区的销售及营销、渠道扩展及整体管理。 汪蔚与沈凌,一个擅长做品牌,一个专注于母婴行业,二人一拍即合,2019年推出育儿品牌BeBeBus。 两位经验丰富的年轻创业者,在行业逆周期入场,从一开始便注定了BeBeBus不会是普通品牌。 BeBeBus定位高端,早期客单价近千元。其婴儿车多为千元价位档,部分甚至高达数千元,与电商渠道常见的百元价格带相比,鹤立鸡群。 通过精良的设计与制造,BeBeBus用颜值、功能和恰到好处的科技化,赶上了母婴用品消费升级的机会,精准命中中产妈妈们的消费欲望。 定位之外,BeBeBus的发展策略,也有其独创之处。初期,BeBeBus以原创婴儿车切入,通过电商渠道的大单品模式培育种子用户。 后来,逐步借助婴儿推车、儿童安全座椅、婴儿床以及餐椅等产品复杂、需求强劲和高客单价的耐用型、高客单价育儿产品,建立深厚的品牌用户关系。 之后,再通过场景化扩张,从单一产品、单一品类,到形成亲子出行、亲子睡眠、亲子喂养、卫生护理四大关键场景。也从母婴耐用产品市场,拓展到快消品市场。 BeBeBus旗下的SKU,从2022年的142个,迅速飙升至截至2025年6月底的290个。 通过场景化的布局建立品牌业务模型后,BeBeBus再通过渠道扩张来提升规模。早期,BeBeBus几乎就是一个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