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鸿涛
曾鸿涛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AI创业的厂二代,投资研究员。公众号:曾鸿涛
IP属地:未知
55关注
376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曾鸿涛
2021-11-28
$阿里巴巴(BABA)$平台经济肯定行,话就撂这里,主要是没有多的钱加仓了,目前成本比芒格低不了多少,短期受压,阿里比我想的要跌的狠,长期看涨涨涨!1.其实国家是支持平台经济的,我有去研究政策2.短期内的所谓的政策不确定性其实是反垄断带来的恐慌。3.最近的财报,利润下降是为了国际化和长远进行的投资,也是国家想让他国际化的方向去做的投资。4.估值低,好公司,头部公司赢家通吃,消费者习惯淘宝,$拼多多(PDD)$薅羊毛居多,长期来看太难不烧钱就可以活得好,$京东(JD)$还可以,投了的,最近也是扭亏为盈了,前段时间和阿里的浮亏差不多。5.抖音这样的新进入者,不太会抢走阿里的市场,why?抖音的电商模式是快速种草、兴趣消费、冲动消费,价格大多低廉,发货的公司底层还是1688或者淘宝原有的商家多开拓一个销售渠道⚠️注意:贵的东西,消费者肯定是要去淘宝比价的!!!!!所以很有可能的商业现象就是:抖音看到了淘宝搜索比价购买!而不是直接就买了,大多数人收入不是大佬,淘宝养成的比价购物习惯是不好改的!!!抖音卖100以下的还可以,或者20、30的冲动消费!!!搞不好被**的会是某多多!!!典型的A和B打,结果C死了……6.买的股票其实是公司、是这个生意,老现金牛了,低估值,资产丰厚,较好预期的云业务,我只不过是太有信心,买的早罢了7.市场持续非理性的时间比我能坚持不破产的时间要长吗?哈哈哈哈哈哈哈
avatar曾鸿涛
2021-12-24

2021投资复盘

今年是共同富裕的一年,也是中概股全线溃败的一年,中概股我平时都是不看好的,也不投的,这次也是因为价格低才吸引了我,选出来的三只都投资了。没有选择其他的中概股公司,原因是他们商业的底层逻辑就有问题:他们中有的早被市场抛弃,核心业务无增长,内部创新能力也不足,疯狂的在市场上跟风搞项目,空耗现金流,例如百度;有的是商业模式真的不好,不太可能赚到钱,例如爱奇艺;有的直接是有毒的商业模式,例如拼多多,自己和自己卷,疯狂营销然后妄想赚穷人的钱;B站商业模式也有问题,主业视频盈利能力有限,游戏副业赚钱补贴给UP主搞激励计划,反过来UP恰饭的钱一分都没有B站的,这里B站真的得向字节的抖音学习。挑挑拣拣,投资的美国的企业占一半目前浮盈,中国的占一半目前浮亏。一、¥中国企业我选择了两个赛道,一个是商业模式成熟且能创造现金流的电商赛道,另外一个是想象力丰富有成长价值的新能源赛道:「1」新能源赛道是十四五规划中的一条政策型红利赛道,三辆车作为中国新能源赛道的头部企业,缺点就是估值较高、没有盈利、外部竞争者比较强、股价波动较大。买了蔚来汽车,赚了点卖了,没有持有的原因是我资金有限,我更喜欢选择已经盈利的企业,所以暂时将他们排出我的优先级了,后面有钱会投的。「2」电商行业:阿里、拼多多、京东三家企业我选择了阿里和京东两家1.虽然今年$阿里巴巴(BABA)$带头大溃败,(1)但本质上不是商业模式有问题,影响是来自于短期的反垄断和政府监管等问题,反垄断不是釜底抽薪,国家只是从一个更长期的视角帮助企业发展。反垄断的影响力有限、罚款也罚了。(2)监管问题就是数据安全的问题,最近“阿里云漏洞门”也爆了,6个月也算是宽容的处罚方式了,但愿之后阿里没有其他的数据安全问题了。(3)“薇娅逃税门”最近也爆了,其实是好事,平台流量被头部博主绑
2021投资复盘
avatar曾鸿涛
2024-01-05

展望美股2024

在2023年,美股三大指数的涨幅较为强劲: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43.4%。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13.7%。 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24.2%。 根据最近四年的美股波动规律(20年跌,21年涨,22年跌,23涨),在巨幅的上涨年份之后,紧随的2024年究竟是更狂热的年份还是理智的市场回调? 本文会根据两个视角推演展望2024,第一个角度是AI产业在持续的好消息推动下科技股节节攀升(考虑AI的惊人的迭代速度),另一个角度就是市场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的降温(政策不稳定,市场对科技股预期下降,市场情绪降温,地域冲突、自然灾害等)。 AI热潮2024年的资本故事 2024年围绕AI的资本故事炒作,不是微软和苹果AI操作系统的史诗级更新,就是AGI注入机器人。AGI通用人工智能会加速到来,并且为现在的机器人产品注入灵魂。从投资和炒作来看,2024年一级市场最火爆的一定是机器人+AI赛道的一系列企业,二级市场可以关注的有 $特斯拉(TSLA)$$微软(MSFT)$$谷歌(GOOG)$$苹果(AAPL)$ 、小米、英伟达、国内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波士顿动力、本田等,Meta等几大巨头内部都会有相应的技术储备,可以等他们发布后着重观察他们选择的技术路线。 其中可以着重关注特斯拉,不仅是因其过硬的技术实力,更重要的是特斯拉自带极高的“话题热度”(类似的企业还有苹果、华为),这是投资/投机中你最应该关注的事之一,关注社会叙事中的关键词。话题热度最高
展望美股2024
avatar曾鸿涛
2021-09-09
$苹果(AAPL)$从入市到现在翻了4-5倍,巨头的增长真的是不可估量啊,现在我更看好巨头公司,不再恐高了
avatar曾鸿涛
2023-07-23

ASML会随着AI产业的火爆股价大幅度上涨吗?

$阿斯麦(ASML)$ 会随着AI产业的火爆股价大幅度上涨吗?要论证这个问题,主要是看两方面,一是看其产能,二是看他产品是否能涨价,三是看市场上最大的需求是什么。先说结论,ASML股价会小幅度随着AI热潮上涨,在企业基本面方面,收入和利润大概率是稳随收入指引,因为前两年的缺芯潮就把产能预定出去了,价格早已炒高。 传统的分析师会通篇论述 $阿斯麦(ASML)$ 的极紫外光光刻机技术和其世界级别的垄断地位,然后再讲ASML的光刻机在制造手机芯片、电脑芯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投资ASML其实你只需要关注其每年能生产多少台设备,以及每台售价,计算好营收、利润,评估好你觉得合理的估值就可以下单了。因为本质上来讲,ASML就是个卖设备的企业,产多少、卖多少、赚多少,作为TOP1的企业,也不需要分析竞争对手和客户,毕竟基本只此一家。这个光刻机产能也不是说提上去就提上去的,每年的预计产量基本都是能摸清楚的。 ASML2023年预计会交货60台EUV设备(极紫外光),375台DUV设备,积压订单389亿欧元,预计2023年一个季度的营收大致在70亿欧元。这就基本能算清楚ASML未来一年能赚多少钱了,而且还要考虑AI热缓和的风险。对比下游的企业,ASML作为供应链金字塔最上层的供应商,其实获益非常有限。 AI的热潮只有少数玩家玩的起,门槛高、单价高、销量少,这就注定了这个行业其实没有各位想象的大。付得起入场券10亿美金去买英伟达显卡的有几家(参考字节跳动级别的企业)?那英伟达的上游台积电能赚多少?再上游ASML呢?能大幅度影响这个产业链上需求的是AI芯片市场,还是传统的手机、平板、电脑市场?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也能明白,要是ASML真
ASML会随着AI产业的火爆股价大幅度上涨吗?
avatar曾鸿涛
2024-11-12

投资反思录

这次是一篇反思自己投资过失的文章,主要涵盖以下3个内容: 第一,我曾经在对$Meta Platforms, Inc.(META)$ 的评价中写到其在元宇宙领域的失败,并且认为投资者不应该投资看不见成效的预期,毕竟只有现实的商业才能带来现金流。彼时的背景是元宇宙风口过去,Meta公司因为过度R&D费用股价暴跌。但是现在看回来,被所有人诟病的百亿美元的元宇宙研发费用,却成为了AI时代的一张门票,OpenAI不Open的时候,Meta大方的放出来了开源的大模型,帮助整个开源社区的发展。并且Meta的VR眼镜十分畅销,Meta与雷朋(Ray-Ban)合作推出的智能眼镜自发布截至2024年6月,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副。截至2024年3月,Quest系列头显的总出货量已接近2000万台。Quest 3的销量已突破100万台。在全球VR市场中,Meta的市场份额达到74%。这些数据告诉了我们未来的VR互联网时代的行业格局。并且Meta从之前不到5000亿的市值剑指1万5000亿美元市值。 之前顶着亏损的做的大量R&D,迎来了回报,Meta在AI时代也算是领头羊之一,说明Meta压箱底的宝贝真的有不少,期待Meta未来推出的更多产品。 第二个要反思的是投资 $阿里巴巴(BABA)$ ,这个也是让我亏损最多的投资。当时的投资逻辑是:反垄断罚款落地,市场复苏,消费升级,没有更多的利空预期,股价按市盈率计算价格低廉。结果完全没有考虑到政治的影响,国际投资者信心,还有即将到来的全民消费降级潮。这些叠加在一起的结果就是,拼多多在我的唱空下高歌猛进,市值反超阿里京东。而京东和阿里在原本5折的基础上还来了个折上折,我淘宝都没有享受
投资反思录
avatar曾鸿涛
2022-01-09

RCEP今年1月1生效——利好谁?

简单说一下,RECP是我国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主要参加国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个贸易协定会将贸易区内几乎所有商品的跨国流通关税降到零。所以除了船运会受益外,还有其他跨国贸易公司会受益,例如跨境电子商务会大大受益。我国目前有两家企业较大的跨境电商平台,就是$阿里巴巴(BABA)$的“Lazada”和$腾讯控股(00700)$的“Shopee”,目前发展方向是东南亚地区。RECP于2022年1月1日生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跨境行业,尤其是跨境电商,物流便捷高效、关税减到零,将会大大提升跨境电商的成交量。RECP第十二章每次的下跌都是超额收益的来源之一最近看到芒格和段永平都还在逆势不断抄底阿里巴巴,是不是再买点?虽然它可能会横盘。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Buying when others have despaired, and selling when they are full of hope, takes fortitude. by 约翰邓普顿
RCEP今年1月1生效——利好谁?
avatar曾鸿涛
2023-06-05

投资英伟达你需要关注的风险和机会(一)

风险 首先是高的吓人的估值:它的几个万亿美元的前辈,在突破万亿市值的时候,前辈的“利润”基本是超过英伟达的“营收”,更别说现金流还不是一个量级的。 预期英伟达今年的营收不超过400亿美元,但是苹果当时突破万亿美元的时候一个季度的营收就是这么多。 2019年我就开始陆续投资英伟达,按复权后价格算,如果是一直持有,现在将会是超过10倍的回报。期间热炒英伟达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数字货币热、疫情居家对电脑的需求、元宇宙......一棒接一棒 英伟达的挖矿热潮,老黄知道并不持久,当时拼命压制挖矿卡的供给,就是为了财报波动不会跟跟随者数字货币的涨跌。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数字货币的价格破裂并没有大幅度影响到英伟达。 机会‌ 我刚刚也提到了我很早就开始投资英伟达了,所以我知道英伟达一直以来都是处于高估值状态。所以机会很明显,也就是继续在刀口舔血的机会。英伟达有持续高估、持续高溢价的可能,美国的reddit等美散能持续推动其维持在1万亿美元甚至更高,毕竟之前的特斯拉就是他们推上去的,那个估值在当时更加离谱。 一点实际情况,AI行业肯定会持续火爆,未来的基础设施之一,对英伟达芯片的依赖是大多数AI企业必须的。但是由于英伟达上游企业的产能限制,这可能会造成新的2023年-2024年的“缺芯潮”。这部分机会体现在英伟达的同行及其上游企业,台积电、造光刻机的ASML,因为目前我还持有其中一只的股票,所以就暂时不展开来讲了。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关注一下,等我后续的更新。 @爱发红包的虎妞 @write by human
投资英伟达你需要关注的风险和机会(一)
avatar曾鸿涛
2022-03-24

3000亿买个中国科技龙头贵吗?

在中概股历史性的大反弹之后,$阿里巴巴-SW(09988)$目前的市值在3000亿美元左右,而按照去年的盈利水平只有13倍的市盈率。那3000亿美元买个中国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真的贵吗?这个生意除了每年能产生238亿美元的净利润,还能带来一系列自有的、潜在独角兽的成长。持有的菜鸟相应股权价值200亿美元,持有的蚂蚁金服股份大概值660亿美元,持有的阿里云股份估值770美元,持有的东南亚电商lazada值177亿美元,持有的盒马鲜生股份价值90美元,优酷大概算50亿美元,算到这差不多2000亿美元了,剩下的1000亿美元不够他的核心电商业务吗?芒格买的是什么?买的就是中国电商第一的位置,稳定的现金流,稳定的行业格局,而最近两个季度的财报出来都是非常的不理想;那就算被低估了,还有没有购买的价值?这家企业究竟还有没有未来?企业的内部的资产估值是超过3000亿美元的,这是已有的。那他的未来?外部利好有些什么?“十四五”打造世界一流平台企业的规划蓝图。国资(中国信达)已经进入蚂蚁,“十四五”的规划明确了帮助平台企业发展,而在这么多平台企业中,我个人认为最没有持续政策风险的就是电商行业。$美团-W(03690)$被持续点名平台抽成过高,目前政策是限制其平台抽成,后续的政策风险还有外卖小哥的社保。$腾讯控股(00700)$都只能被迫向海外输送游戏业务,以弥补国内的损失,这个不一定是坏事,国外可不需要游戏版号,市场相比电商行业更容易开拓。$贝壳(BEKE)$这个不用说了,
3000亿买个中国科技龙头贵吗?
avatar曾鸿涛
2021-12-30

成功的投资都是相似的,这个底层逻辑很多大佬都在用

第一,衡量“真实风险”。每次在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我会去衡量股票市场风险和实体经济风险,也就是市场的大幅下跌究竟会不会影响实体经济,所谓的金融风险会不会影响到人们实际的生产生活。如果这个答案是不会,那么我就会去抄底行业龙头。这样评估的原因是,一家企业最重要的就是现金流利润,股票市场的下跌只要不扩散到人民生产生活方面,居民消费不受影响,企业稳定产生现金流利润,那么股价的下跌就是我进场捡便宜的好时机,毕竟好东西都在打折促销,而这些好东西都是越放越值钱的,越跌越买。19年贸易战,我认为实体经济和股票市场风险已经释放,对巨头没有太大影响,我把握住了这次市场恐慌带来的机会。20年疫情恐慌,美国大放水救市,我认为股票市场风险也已经释放、持续下跌的风险较小,我又抓住了一次机会,这就是我超额收益的来源,所以记住了“股票市场的购物节叫做市场恐慌”第二,用“现金流投资法”做全时间段投资,不择时投资。很多人炒股票,可能“一次性”投入几万,十几万、上百万资金投入开始炒,这样有一个弊端,那就是锚定效应,因为他们会锚定自己的本金数额,会产生对本金浮亏极强的厌恶心理,导致自己的投资情绪不稳,抄底了有较大浮亏也拿不住(底部是个区域,抄底有浮亏很正常)。用稳定的现金流投资可以铺平市场的波动,股票市场的下跌过程,可以不断的降低持仓成本,静待股票回升获取超额收益。股票市场上涨,用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去投资也不会浪费资金的时间价值,真正做到全时间段投资,不择时。第三,“数月亮而不数星星法则”,也就是找巨头,前面说到的,等市场打折了,究竟该买什么?现在的很多行业都过了百舸争流的阶段了,留下来的都是闪闪发光的月亮,他们闪耀的光芒会掩盖周围的星星,其余的市场都是他们增长的空间,你现在觉得他们已经很大了,但是他们还会更大。巨头滚雪球的力量真的是不可忽视,尤其我们的互联网巨头还在开发东南亚地区,国内增长完了还有国外的市场可以增
成功的投资都是相似的,这个底层逻辑很多大佬都在用
avatar曾鸿涛
2022-04-13

知乎是个好社区,但不是个好生意

$知乎(ZH)$作为知乎2015年就开始使用的用户表示:这是个好社区,但绝对不是个好生意。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小而美是才他的最佳形态用户层面首先先感谢一下早期在知乎分享优质内容的大神,真的潜移默化影响了一个当时的高中生早期确实是个优质的问答社区,问出来的问题还算是高质量,现在也就只能知乎热榜看看新闻,不然全都是讲故事的营销号。社区质量下滑是种必然,人数多了内容自然变得平庸内容和专业人士流失严重,剩下的全是些想在里面挣钱和引流的人....这个真的服了,2022年了还有人在做公众号,所以我也早就不用知乎看东西了,整个平台也没有两个真正没有私心去写东西的人了。关于知识付费:我自己也是最早的知乎会员,那个时候会员模式才出来就是3百多一年,后面估计是为了财报好看98一年都卖的出来...最前面还有什么知乎Live,我也是花了不少钱。但是现在我也已经完全不充了、也不用这个软件了,但是哈、我不用不代表小白不用。彼时348,现在98投资层面市值87亿人民币,一年营业收入29亿,没有什么太大的竞争对手,但盈利也是遥遥无期。钱都花哪里了?我一看英文财报原件,都花在了市场营销上,收入多少就营销多少….是账上有现金,不着急盈利?这是个好生意吗?知识付费天花板还是比较低,而且知识付费这个赛道创作者还比较零散,有能力的自己开个抖音就在线上卖课了2k-6k,线下直接到3万。好的作者议价权在作者手里,流量也在自己手里,比如知乎出来的半佛。在它平台上没有议价权的普通作者贡献又十分有限。(能不能让CEO出来告诉我,他们市场营销的钱花哪里去了?我们一点水花都看不到。)资本层面长话短说:最近双重上市$知乎-W(02390)$  也只是为了给前面的投资者
知乎是个好社区,但不是个好生意
avatar曾鸿涛
2021-12-15
$爱奇艺(IQ)$其实三家公司因为国家的内容反垄断政策很有可能盈利:1.根据要求,不能垄断内容后,内容完全同质化、提供的内容一样了,但是能提供这些内容、能买的起这些版权的就只有三家头部,那会员价格就可以坐下来谈谈、好好商量,会员价格可以上升。2.不需要打价格战竞争版权了,采购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3.其实就从版权的购买能力上来说,三家公司其实就可以形成托拉斯了。版权统一价格采购,会员定价也是统一的。这不是托拉斯是啥?4.但是我还是不看好三家视频巨头,这个生意其实压根算不上什么好生意,盈利预期都没有定数,即使后面盈利也赚不到什么钱,故事性薄弱。(这条适合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5.几年前就看透了他们的本质,没有投入资金购买,也没有想过持续观察他们,如今回头一看,也算是有先见之明了。
avatar曾鸿涛
2023-08-08

英伟达还能“AI狂热”多久?

目前英伟达有两方面的困境和一方面的机遇。 一方面,英伟达即将面临的芯片制程的极限问题,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芯片现在面临的物理极限问题——量子隧穿效应。一句话概括就是随着芯片制程越来越小,半导体就会失去“半导”的特征了,制造出来的芯片就不可用了。人话来讲就是芯片制程在3nm以及之后的2nm、1nm即使能造出来,造出来的芯片也可能根本用不成,除非换材料。现在台积电的3nm芯片良率奇迹般的有55%,但是我更好奇的是造出来的3nm芯片实际运行起来究竟行不行,能有多大的效率提升? 第二方面,GPU也是超级耐用品,AI狂热的时候大家都是集中购买“铲子”,随后需求又会回落,AI热过后还会持续买铲子的仅有的几家企业也是为了维护存量用户的AI使用需求,但是这个阶段所需的算力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大模型GPT的“训练阶段”和“使用模型阶段”对显卡的性能追求是不一样的:在训练阶段是需要大家所熟知的“算力”,在使用GPT阶段,运行GPT时所需要的算力远没有训练时的那么大,这一阶段主要是吃显卡的显存(所以我估计英伟达下次面向数据中心的显卡产品应该是有巨大显存的产品,100GB往上)。 我从2019年就开始陆续交易英伟达,先后也经历过挖矿潮、居家办公和新能源汽车芯片需求(同期2020-2021缺芯潮),目前正在经历的AI热潮。我复盘下来英伟达的市场反应和股价波动特点就是:2018年之前是慢牛,数字货币泡沫破裂,3个月快速见底,一年企稳;快牛2020-2021.11居家和新能源热点,然后需求回落,慢跌一年。总结来讲就是“慢牛快跌,快牛慢跌”,在遇到下次热点暴涨之前都有1年的沉淀期、下跌期。 这次的AI狂热推动的英伟达快牛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持续2年甚至更久,要是之后英伟达转入下跌趋势,大概率是慢跌一年到下一个风口前夕。也是根据前些年的经验,这次成功利用英伟达财报在一个月内获得超过40%的投资回报。抱着“不
英伟达还能“AI狂热”多久?
avatar曾鸿涛
2024-11-07

特朗普上台美股会发生的重要事件

历史不会重复,但特朗普会再次上台,以史为鉴,这次带大家分析的是特朗普时代的美股特征——股票回购大幅增加。 首先,我们得从2017年的《减税与就业法案》说起。这个法案是美国税收制度的一次大手术,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把企业所得税率从35%大幅降到了21%。这次上台后预期从21%继续下降至15%,税率一下降了这么多,企业的税后利润自然就增加了不少,口袋里的现金也就更加充裕了。 其次,海外利润的汇回优惠也是一大因素。过去,美国企业在海外赚的钱如果要汇回国内,得缴纳高额的税款。所以,很多钱都搁在海外躺着。这个法案出台后,对这些累积的海外利润只征收一次性低税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税率为15.5%,非流动资产更是只有8%。结果,大量的资金就这样回流到了美国企业的账户上。 那么,问题来了:企业拿到这么多现金,怎么花? 按理说,可以用于扩大生产、研发创新、增加就业,这些都是促进长期发展的好办法。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市场竞争激烈,新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都比较高。再加上全球经济形势复杂,贸易摩擦不断,企业对大规模投资持谨慎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回购就成了一个既省事又见效的选择。 为什么选择回购股票呢? 1. 提高每股收益(EPS):回购股票会减少市场上的流通股数量,即使公司的净利润没有增长,每股收益也会因为分母变小而上升。这对于提升股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2. 增强股东信心:股票回购被市场解读为公司认为自身股票被低估,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表现。这会吸引更多投资者,进一步推高股价。 3. 管理层受益:很多公司的高管薪酬与股价表现挂钩,股价上涨,他们的奖金和期权收益也跟着水涨船高。 另外,税收政策的倾斜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比于直接派发股息,股票回购带来的资本利得税率可能更低,对股东更有吸引力。而且,当时的政策对回购行为没有过多限制,企业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还有一个不可忽
特朗普上台美股会发生的重要事件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