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冉冉
小冉冉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四川
59关注
98粉丝
3主题
0勋章
是否加仓网易以及看好后市,取决于个人的投资策略和风险偏好。以下是分析网易近期表现及未来走势的一些关键点: 看好网易的理由: 1. 高盛上调目标价: 高盛的报告显示对网易PC游戏的估值和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目标价分别为116美元(美股ADR)和181港元(港股)。投行的积极评价往往能为股价提供短期支持。 2. 游戏业务表现强劲: 网易作为全球领先的游戏公司,凭借《梦幻西游》、《阴阳师》等热门产品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其国际化战略布局(如与暴雪合作的替代产品、进军东南亚市场)也在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3. 多元化业务发展: 除了游戏,网易在在线教育(网易有道)、音乐(网易云音乐)以及创新业务方面都有良好的布局,这种多元化可以降低对单一行业的依赖。 4. 政策风险缓解: 中国对游戏行业的政策调控逐渐趋于稳定,新游戏版号审批也呈现逐步放宽趋势,有助于网易未来产品的快速上线。 5. 估值具有吸引力: 根据行业分析,网易目前的估值在大盘科技股中仍属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在H股相对低估的情况下,具有进一步上涨的潜力。 需要注意的风险: 1. 游戏行业竞争加剧: 腾讯等强劲对手在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可能对网易的市场份额形成挑战。 2. 海外市场扩展的不确定性: 网易加速国际化的战略中,可能面临海外监管、用户获取成本等问题。 3.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影响消费者在娱乐上的支出,对游戏行业造成一定冲击。 4. 估值上行空间是否已经兑现: 近期股价上涨可能已经反映了部分乐观预期,需要警惕高盛目标价被过度消化的可能。 是否加仓的建议: 1. 短期: 如果你看重高盛调研带来的市场情绪以及网易短期的强势表现,加仓可能是捕捉短期波动收益的机会。但需注意已经上涨的股价可能面临回调风险。 2. 中长期: 如果你看好网易多元化业务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其游戏业务的持续稳定性,可以在股价回调时择机加仓
“没有风险,就没有拉利润。” 这句话看似鸡汤,但实际是投资里的硬道理。 我个人认为风险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以下三点管理:  1. 仓位控制是底线,特别是在高波动阶段,轻仓应对才能有回旋余地;  2. 看得懂的才参与,不了解基本面、不熟悉周期、不懂估值的项目,宁可错过;  3. 设置止损/止盈机制,不靠运气,靠纪律。 做时间的朋友,也要学会在风暴中撑伞前行。
小米每涨一次,我妈就催我买她家的空调、冰箱、洗衣机……这不是股东是家属补贴吧?
avatar小冉冉
2024-12-24
对于中国资产的“跨年反弹”行情,我认为可以适度乐观,主要基于以下几个逻辑: 1. 政策预期利好 近期,国内政策的积极信号不断释放,包括财政政策的加力和货币政策的稳健宽松。例如: • 地产复苏:支持房地产行业的政策逐渐落地,有望缓解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 • 消费刺激:消费场景的回暖和促消费政策的持续推出,有助于提振内需板块的表现。 2. 港股估值回升 恒指目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吸引力较高,同时受到南下资金流入和国际资本青睐。恒指重返两万点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预期目标,尤其是科技股和互联网龙头企稳将是核心驱动。 3. 流动性改善 中信证券提到活跃资金与机构资金红利增配的趋势是关键因素。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当前流动性正在改善,这为跨年行情提供了基础支撑。 对2024年的中国资产投资展望 1. 宏观面:筑底复苏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下行后,预计将进入一个弱复苏周期,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政策托底、消费复苏和出口回暖的潜力。 2. 板块机会:聚焦成长与消费 • 科技成长:AI、大数据、新能源等赛道依然是机构资金配置的重点方向,尤其是高景气度的产业链。 • 消费复苏:内需刺激下,白酒、家电、旅游等板块有望受益。 • 低估值蓝筹:保险、银行等具备防御属性的板块可能会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3. 风险因素:海外市场与地缘风险 需要关注的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外溢影响、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对市场情绪构成扰动。 总结:我对中国资产的观点 整体来看,我对“跨年反弹”行情持谨慎乐观态度,尤其是在政策托底和资金推动的背景下,A股与港股的表现值得期待。对于2024年,我认为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正在凸显,重点可以关注成长+消费的结构性机会,同时做好风险管理。
avatar小冉冉
2024-12-21
$标普500(.SPX)$  目前标普500指数(.SPX)年内涨幅已达26%,距离2013年的29.6%年度涨幅还有一定空间。随着今年最后一次美联储会议的逼近,市场走势将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1. 决定因素分析 (1)美联储政策走向 • 如果美联储在最后一次会议中释放偏鸽派信号,例如强调暂停加息或更关注经济软着陆,可能会提振市场信心,为年末进一步上涨提供支持。 • 相反,若美联储态度强硬,继续表达通胀担忧或暗示可能加息,将对市场情绪构成压力,指数或面临获利回吐。 (2)宏观经济数据 • 年底的就业数据、消费者支出以及企业盈利预期是影响市场走势的核心。如果数据支持经济韧性且通胀压力减缓,市场可能保持上涨趋势。 (3)板块轮动与市场情绪 • 科技股是今年的主要拉动力量,而年末的获利了结可能抑制指数整体表现。但若能源、金融等其他板块轮动接力,则可能支撑指数进一步攀升。 2. 年末标普500指数预测 基于当前市场环境,以下是三种情景预测: • **乐观情景(30%概率):指数突破30%涨幅,年末接近 ** 4,950点左右。 这一情景假设美联储政策偏鸽且经济数据支持增长,科技股强势延续并带动其他板块上行。 • **中性情景(50%概率):指数收于 ** 4,800-4,850点之间,涨幅约27%-28%。 这一情景假设市场保持现有节奏,但部分资金年底离场,指数仍能保持稳健表现。 • **悲观情景(20%概率):指数小幅回落至 ** 4,700点以下,涨幅收窄至24%-25%。 这一情景假设美联储释放偏鹰派信号或意外的宏观经济风险打压市场情绪。 3. 我看法与总结 当前标普500指数的涨势显示出强劲韧性,但接近年末时的市场通常容易受到宏观政策预期的左右。因此,我认为**.SPX年末收官更有可能
$戴尔(DELL)$  戴尔这份财报信息量很大: • 订单层面是“喜”:121亿美元AI服务器订单直接锁定了全年出货预期,还刷新了历史高点,说明AI硬件这块戴尔确实吃到肉了。 • 利润层面是“忧”:EPS低于预期,说明要么成本压力还在,要么大订单并未能同步带来盈利改善。 我觉得现在是戴尔从“订单逻辑”向“利润兑现逻辑”过渡的节点。 后市看点:一是AI服务器毛利能否提升,二是能否带动整体硬件业务结构改善。 短期可能震荡消化估值,但下半年如果能连续超预期,站回120美元以上问题不大。我个人打算分批低吸,不追涨。
$台积电(TSM)$  从策略上看,我认为台积电当前的位置是值得低吸博弈的,理由有三: 1)短期来看,市场对地缘+关税影响的担忧已经Price in,股价在160美元附近盘整一个月,预期已经足够保守; 2)即将公布的Q1财报虽然被调降盈利预测,但如果毛利率和订单指引优于悲观预期,很容易形成“低开高走”的反转行情; 3)AI、HPC芯片需求是趋势性变量,只要长期上行逻辑不破,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依然是稀缺资产。 我个人会选择财报前提前小仓潜伏,财报后根据订单&指引情况动态加仓或止盈。 台积电虽然短期不性感,但长期是穿越周期的核心标的。 你们怎么打这轮财报节奏?是提前卡点,还是等市场反应后再接力?
avatar小冉冉
2024-12-14
苹果股价近期创新高,尽管市场对其在AI领域的进程有所质疑,但这种质疑似乎并未对股价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这种现象背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可以解释: 1. 强大的基本面支撑 苹果拥有全球领先的硬件生态系统和品牌忠诚度,其核心业务(如iPhone、Mac、Apple Watch等)依然稳健。再加上Apple Services(如Apple Music、App Store等)收入持续增长,投资者对苹果的长期盈利能力信心十足。 2. 市场对AI技术的多样性理解 虽然苹果的AI技术不像OpenAI、Google那样外显,但其核心产品中已经深度嵌入AI应用,例如: • Siri的语音交互。 • iPhone和Apple Watch的健康检测功能。 • 照片中的智能分类和编辑。 • 芯片(如M1、M2)内置的机器学习能力。 这些功能虽然低调,但实用性强,并融入苹果的生态中,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力。 3. 市场看重长期策略而非短期冲刺 苹果对AI的布局可能较为低调,更多聚焦于用户隐私和生态系统的闭环。但投资者认可苹果的长期策略,认为它有能力在未来结合AI带来创新产品,尤其是在AR/VR(如Vision Pro)和健康领域的应用。 4. 苹果的抗波动能力 苹果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其股价受到全球资金配置的青睐。在美股市场波动性加剧的背景下,苹果被视为一种“安全资产”,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推动了股价的稳定增长。 5. 股东回报和稳健财务政策 苹果持续进行股票回购和股息分红,其庞大的现金储备让投资者感到安全。即使在技术竞争中稍显滞后,苹果的财务稳健性依然吸引长线投资者。 总结 苹果在AI进程上或许不如部分竞争对手引人注目,但其在创新、生态、用户忠诚度和财务管理上的优势让投资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当前的股价表现反映了市场对苹果基本面的认可,而非对AI技术的短期预期。未来,随着Vision Pro等新产品的发布
本轮财报我偏向防守+博弈组合:微软中性偏多,亚马逊具备反转潜力。 微软云+AI兑现节奏稳定,Copilot商业化正在逐季落地,短期虽缺爆点,但抗压属性强,适合震荡期配置。 Meta问题出在支出端,Reality Labs烧钱、成本指引偏高,若利润端踩空易引发负反馈,盈喜博弈性不如稳定预期型公司。 亚马逊是我重点关注的博弈标的:一方面云业务增长可能触底回升,另一方面广告与零售业务或超预期,具备阶段性反转逻辑。当前估值仍偏中性,向上空间大于下行风险。 苹果短期难有亮点,更多是稳中趋弱,不考虑作为财报博弈标的。 操作上,我会在财报前1天择机轻仓建亚马逊,看指引加数据落地再决定是否加仓,微软作为对冲底仓持有。
$标普500(.SPX)$  这波“加税+豁免”反复横跳,其实释放的是一个强烈信号:政策打压短期影响节奏,但美股结构性多头趋势未变。 SPX现在已经逼近5,450点,离5,500点只有一步之遥,市场其实在兑现的是三件事: 1)强就业+温和通胀→软着陆概率提升; 2)加税虽扰动科技链,但豁免动作说明政府不敢真刀真枪砸盘; 3)资金流向AI、能源、红利资产等“强确定性”板块,指数重心在抬升。 所以我现在就是**坚定做多指数ETF,择机高抛低吸科技龙头,关注期权对冲情绪波动。**如果本周能有效站稳5,500点,那就是下一轮机构加仓的起点。 川普政策变脸频繁,但市场更在意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你是追涨派,还是担心再被割一次?
“制造业回流美国”确实是特朗普政府的长期执念,但现实比愿景复杂得多。 一方面,政策端的确推动了制造业基地重回北美,比如芯片法案、绿色能源补贴、关税壁垒等,确实吸引了台积电、丰田、通用等巨头回流或扩产; 但另一方面,制造业“回流≠就业回流”,美国工厂更偏自动化和技术驱动,真正大规模增加蓝领岗位的可能性并不高。 加上美国年轻一代对“工厂劳动”的接受度极低,社会结构和教育导向已与过去完全不同,光靠关税、补贴拉不动制造业链条,也拉不动人。 所以我认为特朗普的梦想可以部分实现——制造能力确实会回流,但制造岗位未必会回流。 你们觉得呢?制造业是不是已经不是“回得来”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人愿意接盘”的问题了?
$台积电(TSM)$  台积电股价近期创出新高,受到AI芯片需求爆发和科技股整体反弹的提振。以下是对台积电股价和操作策略的分析: 看好台积电股价上涨的理由: 1. AI芯片需求增长: 台积电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代工企业,AI芯片需求的爆发是驱动其订单增长的重要动力。英伟达等客户的业绩表现和市场需求证明了这一趋势。 2. 技术领先优势: 台积电在先进制程(如3nm、2nm)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技术优势使其在高端市场中具备不可替代性。 3. 摩根士丹利的观点: 大摩指出台积电往往在年初给出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随后实现超预期增长,这可能意味着市场对其预期仍有上调空间。 4. 全球芯片供需改善: 供应链问题缓解,全球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增强,尤其是在数据中心和消费电子领域。 5. 新一季财报期待: 台积电即将发布的新一季财报,可能进一步验证其增长动能,尤其是毛利率表现和订单前景。 短期止盈 vs 继续加仓: 1. 暂时止盈: • 适合投资者类型: 偏短线交易者或对风险敏感的投资者。 • 原因: • 股价已创历史新高,可能面临短期获利回吐压力。 • 全球市场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如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 • 若财报不及预期,股价可能出现波动。 2. 继续加仓: • 适合投资者类型: 长线投资者,看好AI和台积电技术周期的持续成长。 • 原因: • AI需求的长期趋势明确,先进制程订单强劲增长。 • 台积电的股价表现可能会持续受益于行业周期和市场资金流入科技股的趋势。 • 即将公布的财报或能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建议的投资策略: 1. 分批操作: 如果你对台积电的长期成长性充满信心,但担心短期高位回调,可以采取分批加仓的策略,降低建仓成本的波动风险。 2. 设置止盈点: 如果选择持股观察,可考虑设定一
avatar小冉冉
2024-12-14
$英伟达(NVDA)$  英伟达近期股价的震荡以及反垄断调查的影响,让投资者对其年末表现充满不确定性。以下是一些核心分析: 1. 反垄断调查的影响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立案调查,表明监管层对其市场地位及行为的担忧。 • 潜在影响:如果英伟达被认定为存在不当竞争行为,可能面临罚款、业务限制或市场份额调整。这可能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尤其是GPU及AI相关产品在中国的巨大需求。 • 投资者心理:此类消息通常会导致短期避险情绪,尤其是英伟达的估值已处于高位时,更容易引发震荡。 2. 基本面仍然强劲 尽管面临反垄断调查,英伟达的核心业务依然强劲,尤其是在以下方面: • AI芯片龙头地位:英伟达的GPU(如H100、A100)是AI训练的核心硬件,目前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全球对AI计算需求仍然在爆发式增长,这种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 数据中心业务快速增长:据最近财报显示,数据中心业务贡献了英伟达绝大部分收入,增长势头远超预期。 • 护城河稳固:英伟达的技术优势、生态系统(CUDA)以及供应链控制能力,短期内难以被撼动。 3. 股价震荡原因 近期股价的震荡除了反垄断调查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 估值压力:英伟达的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市盈率远超同行,市场对其未来增长的预期非常高。 • 宏观环境:美联储持续高利率政策让科技股普遍承压,流动性减少对高估值个股不利。 • 竞争加剧:AMD等厂商正在加速推出AI芯片产品,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可能在未来受到侵蚀。 4. 年末冲击$150的可能性 • 利好因素: 1. 市场需求旺盛:AI领域对英伟达产品的需求支撑其收入增长预期,尤其在年末大型科技股反弹的背景下。 2. 回购及业绩支持:英伟达可能通过强劲的回购计划或财报业绩修正提振市场信心
avatar小冉冉
2024-12-26
“股瘾”现象的确值得关注,特别是在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剧、交易渠道日益便捷的当下。过度沉迷股票、加密货币或高杠杆交易会对心理健康、财务状况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这种行为模式往往类似于其他成瘾性行为,如赌博或网络成瘾。 为什么会产生“股瘾”? 1. 即时反馈机制:交易行为通过盈亏波动迅速刺激大脑的奖励系统,强化快感。 2. 市场的7×24开放:特别是加密货币市场,几乎没有交易间歇,使人无法脱离交易环境。 3. 社交媒体的影响:meme股通过网络社区的炒作,进一步放大FOMO(害怕错过)心理。 4. 高风险高回报的诱惑:高杠杆交易带来的潜在收益刺激过度冒险行为。 5. 疫情后的孤独与焦虑:某些人通过交易寻求控制感或分散注意力。 减少“股瘾”的方法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有类似倾向,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设定交易限制 • 时间限制:每天规定特定时间段才能查看市场或进行交易。 • 金额限制:严格控制可用资金,避免因高杠杆交易带来的过度风险。 • 次数限制:每天最多只能进行几笔交易,减少过度参与。 2. 寻求理性投资 • 转向指数基金或长期投资,这些工具风险较低,且不会频繁刺激即时反馈机制。 • 学习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知识,培养理性的投资心态。 3. 技术工具辅助 • 使用交易限额软件或应用程序(如设置止损或锁仓)。 • 关闭交易平台的推送通知,减少被市场动态打扰的频率。 4. 培养其他兴趣和习惯 • 用运动、阅读、冥想等健康习惯代替交易行为。 • 参与需要专注力的活动(如棋类游戏、音乐学习),转移注意力。 5. 心理支持与治疗 • 如果已经产生明显成瘾倾向,可以咨询心理医生或成瘾治疗师。 • 参加类似匿名戒赌会(Gamblers Anonymous)的支持小组,与有类似问题的人交流。 6. 建立交易冷静期 • 在投资决策前设立“冷静期”,例如:在购买meme股前等待24小时。 • 避免
$手回集团(02621)$ 800倍认购火爆,市场情绪说明短期热钱还是在扎堆“吃新”。但从招股书看,手回集团主营偏传统,成长逻辑不算亮眼,炒完估值后能否撑得住,还要打问号。 个人建议:小资金博中签可以玩玩,别重仓,别当接盘侠。中一签就跑,别恋战。
avatar小冉冉
2024-12-26
比特币(BTC)近期的强劲表现以及MicroStrategy(MSTR)的相关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市场走势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仍然存在较多变数。以下是分析: 比特币能否达到$120,000? 1. 技术面: • 比特币突破$99,000并向$100,000冲刺表明市场动能充足。 • 突破心理关口(如$100,000)后,往往伴随新的买入热潮。 • 如果突破继续延续并站稳,$120,000的目标或可实现。 2. 基本面: • 机构参与度:近期大量机构资金入场,增加市场信心。 • 宏观经济因素:美元流动性影响,尤其是在美国财政政策和通胀等因素推动下,可能进一步助推比特币上涨。 • 供需关系:比特币的稀缺性(供应恒定)与需求持续增加(尤其在年底)有助于价格上涨。 3. 风险因素: • 市场过热可能引发短期回调。 • 政策监管不确定性仍是市场潜在风险。 MicroStrategy能否冲到$400? 1. 基本面: • MicroStrategy的大部分资产与比特币挂钩,BTC价格上涨将直接提升其市值。 • 公司不断增持比特币,扩大其与BTC价格的正相关性。 2. 技术面: • 当前股价在$380附近波动,接近年内高点,突破$400可能需比特币进一步上涨。 • 如果比特币价格突破$100,000,MicroStrategy可能迅速跟随上涨。 3. 市场情绪: • 圣诞行情带来的乐观情绪和机构投资者的支持有助于推动其股价上行。 总结 • 若比特币顺利突破$100,000,$120,000目标有望在市场情绪和资金支持下达成。 • MicroStrategy作为“比特币概念股”代表,股价突破$400概率较大,但仍需观察BTC后续走势。 投资者需谨慎应对市场波动,并关注政策、机构动态及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
avatar小冉冉
2024-12-17
谷歌(Alphabet)股价在宣布AI突破后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市场对其AI技术创新的信心,以及对未来增长潜力的乐观预期。谷歌长期以来凭借搜索引擎、云计算和AI技术(如Gemini模型)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生成式AI浪潮中持续投入,使其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未来涨势预期 1. AI领域发展:谷歌在AI研发和商业化方面不断突破,有望推动广告业务、云服务和其他AI应用的增长。 2. 宏观环境: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全球科技股的市场情绪将影响短期波动。 3. 业绩表现:市场对其未来季度财报的盈利增长和成本控制将密切关注。 加仓考虑 1. 如果你是长线投资者,看好谷歌的AI前景,可以在回调时加仓。例如股价跌至关键支撑位或调整5%-10%时,分批进场。 2. 短期投资者可以结合技术面进行加仓,比如突破支撑线后回踩确认,再考虑入场。 你当前的持仓成本是多少?或者说,你的加仓价位更偏向基本面还是技术分析呢?可以一起探讨!
就这波“增发+发债”来说,短期市场情绪确实会受到稀释和杠杆提高的影响,但从中长期看,更关键的不是“融资本身”,而是——融资去向是否创造了未来增长点。 从小米目前的动作看,425亿股权融资叠加200亿债券,主要集中用于三大方向: 1)新能源车全链条投入; 2)补充流动性应对新周期扩张压力; 3)布局IoT和高端制造板块的升级。 这些都是“重资产、重研发”的方向,不靠融资怎么做?如果融资拿来回购、炒股才该担心。 **我认为当前价格不是“割韭菜”,而是为新能源与汽车赛道打开长期资本通道的“阵痛期”。**短期可能震荡,但长期方向不变。 现在这个位置,我会继续观察SU7销量+供应链反馈,如果连续两个季度放量兑现,那就是加仓时机。 你们是担心稀释,还是看到小米从“消费电子公司”往“科技制造平台”迈的那一步了?
$沪上阿姨(02589)$ 一线茶饮龙头叠加强烈消费股概念,按这个热度打新破发概率不大,但估值顶不顶得住还得看节后大市配合。
ASML这份财报其实不差,但“订单低于预期”直接击中了当前半导体板块的核心问题——复苏是慢的、分化是大的、估值是贵的。 我个人倾向于短期仍有回调压力,原因是: 1)上游设备端恢复滞后,AI热潮尚未完全传导至ASML等重资产环节; 2)中美政策博弈加剧,订单能见度仍然有限,市场更倾向于先兑现,再等待验证; 3)本轮行情从英伟达带动起涨,现在反而成了“强者独舞、群体失速”的结构性顶部。 操作上我会选择: • 控制高倍杠杆ETF暴露,回避下行趋势共振风险; • 关注半导体设计/AI芯片中的边际增长型公司,等待下探后的左侧低吸。 • 耐心等下一个“基本面+政策”共振点,可能是AI终端放量或美联储明确信号释放。 你们是现在止损换仓,还是准备再扛一轮短期下杀? 半导体这波,是回踩确认,还是趋势转折?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