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二侠说财
郭二侠说财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港美股打新达人
IP属地:广东
25关注
3476粉丝
1主题
0勋章
avatar郭二侠说财
05-20 08:55

派格生物医药港股IPO,基石占比65%,这是准备玩套路回拨?

宁德时代暗盘涨9%,中签一手赚2000港元,实在太火了,有31万人申购,远超上一只热门新股蜜雪冰城的26万人申购,以至于甲组全部都要抽签,乙组1.9万人申购,乙头也才稳中一手。 宁德时代孖展总额2800亿港元,恒瑞医药孖展预计2000亿,预示着申购人数没有宁王那么多,而总手数又是宁王的2.5倍,中签率会高出不少,大部分打新人都能喝上一口汤。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况 派格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自主研究及开发慢性病创新疗法(主要为肽和小分子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重点关注代谢紊乱相关的创新药物研发,核心方向是GLP-1受体激动剂(一种能调节血糖和体重的药物)。 已自主开发一款核心产品及其他五款候选产品,适应症包括2型糖尿病(T2DM)、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IC)、使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常见慢病及代谢疾病。 核心产品PB-119,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这是一种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每周注射一次,2023年9月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预计2025年获批。 此外,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包括主要产品PB-718,用于减重及降低肝脏脂肪含量;PB-1902国内唯一针对阿片类药物便秘(OIC)的口服临床阶段药物,以及PB-722,用于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派格生物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派格医药未有主营业务收入;相应期间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79亿和2.83亿元。 亏损持续,现金流紧绷。截至2024年底,账上现金仅2839万元,按当前亏损速度仅够维持3个月运营。 派格生物成立至今完成10轮融资,累计募资超13亿元,投后估值40亿元。投资方包括联想控股、元生创投、泰格医药等机构。此次港股IPO发行价对应市值60亿港元(约5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
派格生物医药港股IPO,基石占比65%,这是准备玩套路回拨?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4-01-24

美股泡沫这么大,现在还能买点啥?

进入2024年美国国债的规模已经高达34万亿,今年美国需要发行更多的国债以偿还旧债和支付利息,而现在美联储利率高达5.25%~5.5%,导致美国发行的新债票面利率远高于旧债票面利率。那么,投资者就会购买新债券,卖旧债券,旧债券需求下降,导致其价格下跌。我们知道,债券价格和债券市场收益率成反比,即债券价格下跌,债券市场收益率上涨。因此进入2024年以来美国债市场收益率持续上涨。而美债ETF手里持有大量旧债,债券价格下跌,ETF可不就也跟着跌,这就解释了今年以来20年以上美债ETF持续走低的原因。但是随着美国通胀下行以及高息环境下巨大的利息压力,今年美联储必定会降息,现在市场的焦点主要是第一季度降息还是第二季度降息。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未来美联储利率下降后,新发行的债券的票面利率会小于旧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产生的利息更少。那么投资者会选择购入旧债券,导致旧债券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市场收益率下降,但这时候手握大量旧债券的ETF就会上涨。复盘美联储历次下调利率,我们可以发现降息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预防式降息:美联储较早开启降息,美国实现软着陆(盈利下修不明显)。美债价格涨,美股影响不大,甚至走强——2024年这种情况概率最高。2、衰退式降息:美联储降息较晚,经济硬着陆(杀业绩)。美债价格涨,美股走熊——2024年这种情况概率稍低。3、应急式降息:持续的高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美联储急速大幅降息,类似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搞无限量化宽松。美债价格涨,美股暴跌,深度调整后跟随货币政策强势反弹——2024年这种情况最低。也就是说不管属于那种情况的降息,2024美债价格都会上涨,只是降息时间早晚以及力度的决定美债价格上涨的强弱。债券的期限越长,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也就越敏感,弹性也就越大。从历史上看,TLT在美债牛市的时候收益率可以超过30%,但在美债熊市的时候跌幅也在20%左右。20年期以上美
美股泡沫这么大,现在还能买点啥?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3-07-14

纳指今年累计上涨34%,已从技术性牛市转入全面牛市

昨晚美国发布6月CPI数据,同比上升3%,连续12个月回落,预估为3.1%;环比上升0.2%,预估为0.3%。数据超预期,市场认为美联储加息周期已经接近尾声。美股继续凸凸凸,就连粪坑兄弟港股和A股今天也涨了不少。不过此前美联储已经放话7月会继续加息,也考虑到CPI或许会反弹,那么本月大概率还会加,但很可能是最后一次。至于什么时候降息,市场悲观的预测是25年一季度,乐观的预测是24年一季度,我倾向于24年第二季度降息。原因有二。一是,美国6月环比上升0.2%,假如后面每个月都以0.2%的速度增长,一年下来差不多就是2.4%,已经非常接近美联储设定的2%理想数据,这就到了明年第二季度,考虑到CPI下降有惯性,为了防止下降过大这个时候就应该启动降息了。二是,在几轮加息之后,美国政府支付国债的利息迅速上升。2022财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4750亿美元,同期美国财政收入是4.9万亿。注:美国财年的时间跨度是从上一年的10月份开始,到本年度的9月份结束,与自然年份有着三个月的差异。2022财年为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而在今年6月份美国又提高了31.4万亿国债上限,摩根大通估计,到2023年底美国将再发行1.1万亿美元短期国债,届时美国债将达到32.5万亿。预计2023财年利息支出6500亿美元。这6500亿美元的利息,主要还的是以前发的低息债,如果高利率持续,等美国庞大的存量低息债逐步置换成高息债,美国债的利息支出会大幅增加。美国债2年期以内债券约占国债总额的75%,大概2年时间手里的大部分低息债券就会换成高息债券。因为美国债是借新还旧,美联储是从2022年3月启动的第一轮加息,到2024年第二季度80%的短期低利率国债都要被换成高利率债,国债利息支出将达到1万亿。以美国每年不到5万亿的财政收入,再不降息无法支撑每年超1万亿的国债利息,这都是明牌。结合CPI数据以
纳指今年累计上涨34%,已从技术性牛市转入全面牛市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2-08-26

美股崩了,把中概股也拉下水

传言非虚,今天晚上官宣,中美就中概股底稿审计达成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中概股在美股的上市地位保住了。谈判的艺术就是要前期极限施压,争取有利条件,后面慢慢磨,不到最后不亮出底牌,欲速则不达。美股这个场子如果少了蓝星副球长的科网股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各让一步,好好做生意,大家都赚钱,撕破脸,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是重大利好,因为美股是全球流动性最好的股市,可以给科技公司最好的估值,如果中概股最后被迫退守港股,以港股市场的流动性根本接不住,估值会跌成渣。如果连龙头腾讯阿里都只有10倍PE,那些创业的还怎么去讲故事融资,没有资本投资,社会拿什么创新。利好消息一出,盘前中概股大涨,现在又回调了,一方面是昨天已经反应过了。另一方面美联储鹰派表示希望年底前利率达到3.75%~4%,要达到这个点位,美联储在9月和12月得分别加息75个基点才行,美股大盘又开启死给你看的表现模式,这无疑也拖累了中概股反弹。大家别忘了,美国9月开始要加大缩表,9月2号发布非农数据,9月13号公布CPI,9月22号宣布加息,这些9月要发生的大事,对港股和美股的走势影响至关重要。。。。1、港股在连续14个交易日成交额不足千亿后,今天终于突破千亿,成交额1028亿。2、美团第二季度营收509亿元人民币,预估4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扣非净利润20.6亿元人民币,预估亏损21.7亿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这个业绩是大超预期的,证明了美团战线收缩后可以赚到钱,特别是新业务的营收增长很快。对了,美团账上还趴着1075亿现金及等价物,就算继续打价格战,也烧得起。3、青岛啤酒第二季度,营收101亿元,同比上升7.5%;扣非净利润15.69亿元,同比上升25.72%。财报超预期,啤酒行业的长期逻辑是高端化,而短期是经济复苏。目前国内啤酒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重庆啤酒和燕京啤酒五足鼎
美股崩了,把中概股也拉下水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2-11-23

港股沽空率回归均值,后市机会大于风险

市场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港股今年跌的这么惨是被境外金融巨鳄恶意做空了。资本都是逐利的,趁你病要你命,这种嗜血的本质给我们的主观感受很不好,但只要在规则范围内,也无可厚非,我们散户只能通过观察技术指标 — 沽空率,来看清资本的嘴脸,避免被收割。一、什么是沽空率?沽空就是投资者手上并没有相关股票,而是先卖出从券商借来的股票,然后在未来某一时段再低位买回归还,也就是赚股价下跌的钱。整个港股市场有2500多只股票,每天能沽空的在650只左右。沽空率是股份单日合计沽空成交金额除以总成交金额的比率。过去十年,港股大市平均沽空比率在15%左右,但在今年10月10日沽空比率高达30%,创出十年以来的新高。二、沽空率和未来大盘走势的关系?沽空直接反应了投资者对当下的看空情绪,沽空率越高,说明投资者对后市的看空情绪越强烈。看上图,在港股10月10日沽空率创历史新高后,大盘的走势直线下行,一直到11月1日才迎来绝地反击。同时也可以看出,沽空比率的阶段性高点,通常也是股市阶段性低点,根据历史数据,只要港股大市沽空率超过20%,在随后的20个交易日上升比例达80%。为什么会这样?股市有句老话,进场的空头也是多头。沽空在股票下跌的时候可以赚钱,但在未来必须买入股票去进行平仓,也就是说,现在有多少沽空量,未来就有多少买入量。而且,沽空借券是有成本的,几乎没有人会拿沽空去做价值投资,持有期都相对较短,所以当预期转变的时候,空头瞬间会变成多头。所以每当沽空率创下历史新高后,股市就会掉头向上。看沽空率的时候需要注意,单日沽空率会受到短期大户变仓影响,导致对市场多空动向判断不准。沽空率可以和五日平均沽空比率作比较,若沽空率较五日平均数更高,代表看空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看空趋势更加真实。三、从沽空率看当前港股趋势?综上所述,沽空比率是评估行情未来走势的重要参考。有两种情况的沽空比率会高:一是牛市后期,市场估值明显太
港股沽空率回归均值,后市机会大于风险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4-08-15

港股市场最具投资价值的38只ETF

去年5月介绍过港股市场的ETF《港股市场ETF知多少》,但ETF市场每年都在发生变化,我们也要像恒指季检一样,吐故纳新,以期能及时追踪港股市场那些最具投资价值的ETF。现在港股市场有280多只ETF,包括后缀“-U”的美元计价ETF和后缀“-R”的人民币计价ETF,我们这里只选取港元计价的ETF。众所周知,港股印花税是双向收费,也就是买入和卖出都要收0.1%的印花税,在全球主流资本市场是最贵的,还好ETF免印花税,我们可以选择交易ETF来降低摩擦成本。港股市场最具投资价值的ETF筛选标准是:ETF资产规模大于5000万港元,日平均交易额大于50万港元,需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标准高了就选不出来啥了,再低也不行,挂单半天卖不出去也很头痛。这38只港股常用ETF是在考虑到流动性的前提下非常主观的选择,符合筛选标准而没有纳入的ETF原因是,重复追踪同一指数的只选取规模最大的那只ETF,还有一些是投资A股和美股的ETF,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在港股和美股交易,要的是能最大限度代表港股市场特色。今天就说说今年这个表格有哪些变化。1、南方一倍做空沪深300ETF(07333)在6月底清盘了,是规模太小清盘了还是玩不起清盘了,南方基金没解释,咱也不敢乱说,懂的都懂。2、日本股市今年追随美股表现非常强劲,日经225指数年初突破了199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跨越了34年的纪录,并在此后继续上升,一度突破42000点。南方基金顺势推出了跟踪日经225指数的ETF和两倍做多做空杠杆ETF,算是把投资日股的工具补齐了。3、南方基金在2023年11月推出的沙特ETF也比较亮眼,不到一年时间规模已经达到98亿,非常难得,要知道港股市场280只ETF规模超过100亿的不到20只。4、今年7月份刚上市的博时央企红利和GX恒生高股息很像,但仔细看他们投资组合里的行业分布,差异还是很大的,投资可以根据的自己的喜好选择
港股市场最具投资价值的38只ETF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0-06-24

港股打新-海普瑞,吃肉还是喝汤?

海普瑞2010年已经在A股创业板上市,是创业板史上发行价最高的新股(148元上市)。此次登录港交所,将形成A+H股上市的格局。 一、招股信息 股票名称:海普瑞(09989.HK) 所属行业:医药保健 招股日期:6月24日-6月30日 发行股份:发行2.2亿股,其中90%为配售,10%为公开发售 招股价:18.4~20.6港元 每手股数:500股 公司市值:209.5~234.5亿 市盈率:22.46 入场费:10403.79港元 公布中签:2020年7月7日 上市日期:2020年7月8日 保荐人:摩根士丹利、高盛 绿鞋:有 基石:5家机构合计认购19.85% 二、综合分析 海普瑞是中国领先及全球第三大依诺肝素钠制剂生产及销售商,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通过美国FDA和欧盟CEP认证的制药企业之一。 海普瑞主营业务包括肝素API(肝素原料药)与肝素药物制剂生产销售、CDMO服务与创新药业务。肝素API收入占比最高(2019年49%),肝素制剂占比近三年逐步上升。 资料显示,按2018年全球收益计,海普瑞是最大的中游产品肝素API供应商,占据40.7%的全球市场份额,大于第二及第三大市场参与者的总和。下游产品上,核心产品药物Inhixa、Neoparin和Prolongin是三种不同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品牌, 已合共在34个国家获批并在17个国家销售。 6月12日,公司刚刚披露其Inhixa品牌依诺肝素注射液已获批在瑞士上市。 招股书显示,海普瑞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28.28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48亿元、46.12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2.4亿元、6.17亿元、10.43亿元。 海普瑞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3.77亿元,上年同期为10.22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95亿元下降48.51%。 两年内公司通过投资迅速
港股打新-海普瑞,吃肉还是喝汤?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3-05-31

港股市场ETF知多少

截至2022年底,港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总数是2597家,其中2022年全年累计成交额大于10亿港元的公司只有706家,半数以上年成交额小于1亿港元。港股市场80%以上的成交额来自于市值排名在前10%的上市公司,另外90%的中小企业流动性匮乏,资金分化明显。港股市场流动性不足有本土资金太少,美联储加息外资回流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从2021年8月港府把印花税从0.1%,上调到0.13%,港股就一直走熊至今。注意,港股印花税是双向收费,也就是买入和卖出都要收,A股是卖出才收0.1%的印花税,买入不收。本来在港股市场做量化交易就会因为流动性不足导致到了设定的价位无法卖出的情况,后来又提高印花税,基本把量化资金都挤出去了,量化资金太多是容易造成股价剧烈波动,但是现在没有,就不是波动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向下跌成全球第一,倒数的。还好ETF免印花税,我们可以选择交易ETF来降低摩擦成本。目前港股市场一共有近250只ETF,其中年交易额10亿港元以上的只有22只,还是港股市场的老毛病,流动性不足,因此我们对港股ETF的要求不能太高,在保证正常交易的前提下只能适当降低标准。上面这个港股常用ETF表以前发过,这次又增补了几家,就像恒指季检一样,定期吐故纳新。筛选标准是:同时满足ETF资产规模大于5000万,日平均交易额大于100万港元这两个条件,标准高了就选不出来啥了,再低也不行,挂单卖不出去也头痛。此外还考虑到这几点:1、满足这俩条件的ETF远不止表格中的31只,例如,跟踪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的很多ETF都满足,这里只选取规模最大的一只,至于恒生中国企业的指数成份股都在恒指和恒科指里面,在港股市场显得非常鸡肋,就没有选入。2、跟踪A股的ETF,例如南方中创业板、GX中国电车(02845)、GX中国洁能(02809)、GX中国半导(03191)等也满足规模和交易量的要求,但A股就有同类的
港股市场ETF知多少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4-04-03

顺丰同城在2023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机构看好后续较高成长性

3月26日中国领先的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商顺丰同城发布了2023年财报,这份业绩中展示了公司在过去一年的强劲增长和盈利能力,为潜在投资者提供了信心和吸引力。 顺丰同城业绩的最大亮点是,在2023年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净利润达到人民币6490万元,同比增长21.1%。这标志着公司成功扭亏为盈,显示出其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的有效性,亦突显了在规模效应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公司2023年毛利同比增长93.5%,达到7.9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6.4%,相比去年4%的毛利率有显著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精益管理推动的运营效率提升。 具体来看,顺丰同城业务性质主要围绕提供同城配送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 同城配送服务:2023年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上升12.8%,达到73.87亿元人民币。这项服务主要面向商家及消费者,涵盖了生活帮忙、医疗健康、商务代办等个人生活和工作场景。同城配送业务在商流多元、品类供给及需求日趋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后续有望保持其较高增长势头,其中,中金公司于顺丰同城绩后所刊发的研报,便认为此趋势下,其同城配送业务将持续保持较高增长。该行更对顺丰同城2024年盈利预测达1.42亿元,即将较2023年全年增速高达119%。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该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5.9%,达到5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是,受惠于同城快递提速以及顺丰同城半日达产品升级等合作场景拓展所带动。顺丰同城运用自身的弹性配送网络,满足了传统物流服务的提速需求,并深化了合作场景,与主要客户的合作规模和派件占比稳步提升。 顺丰同城作为顺丰控股集团的一部分,继承了集团在速运物流领域的经验和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全场景化的业务布局。随着顺丰同城在顺丰控股集团体系中渗透率提升、协同效应持续加强,此业务未来可望继续为顺丰同城贡献稳定增长及正面盈利能力。 顺丰同城的服务覆
顺丰同城在2023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机构看好后续较高成长性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2-08-24

水果第一股新鲜上市,要不要来点?

A股中国中免来H股上市,今天暗盘下跌4.75%,有5600多头铁的投资人申购,100%中签,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A股来港上市的寒意。一、招股信息二、公司概况洪九果品,来自重庆,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多品牌鲜果集团,拥有「端到端」的供应链,专注于主要原产于中国、泰国、越南的优质水果的全产业链运营。形成了以榴莲、山竹、龙眼、火龙果、樱桃、葡萄为核心共49种品类的丰富水果产品组合。按2021年的销售收入来看,洪九果品是中国第二大鲜果分销商(市场份额1%)、中国最大的榴莲分销商(市场份额8.3%)、中国前五大火龙果(市场份额6.1%)、山竹(市场份额2.2%)及龙眼(市场份额2.8%)分销商之一。财务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洪九果品的营收分别为20.78亿元、57.71亿元和102.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2.4%;经调整利润分别为2.28亿元、6.62亿元和10.9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8.5%。2022年前5个月,洪九果品的营收57.25亿元;经调整利润7.45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均快速增长,前期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资。成立至今,洪九果品已获得阿里巴巴、中国农垦、CMC资本、中信建投、阳光人寿等知名机构的投资。其中阿里持股8%,是其最大机构股东。赛道方面,中国水果零售市场的市场规模2021年是1.23万亿元,到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将增加至1.78万亿元,2021年至2026年的预期复合年增长率为7.6%。洪九果品此次IPO引入2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2600万美元,是两家基金公司,应该只是一个通道,没啥含金量。三、综合点评洪九果品号称港股市场上的水果第一股,在港股市场上找不到对标公司。A股倒是有一家宏辉果蔬市值31亿,动态估值58倍,看财报这家公司的增速也非常快,说明卖水果这个赛道的确不错。估值没啥可比性,AH完成是两套不同的估值体系,不过洪九果品60倍估值,真不能
水果第一股新鲜上市,要不要来点?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2-10-14

纳指距离跌破1万点还有多远?

港股受隔夜美股大涨影响,跳空高开,随后在A股的带领下高歌猛进,恒生科技指数一度上涨5%,下午三点A股收盘后,港股就像失去动力的汽车一样,一路下滑涨幅收窄。最近连续两个交易日,港股成交额都有所放大,突破千亿港元,这里面北水功不可没,连续两天加仓超50亿港元。北水本周也在持续抄底港股,累计流入147亿港元,相较于上周的108亿港元流入显著增加。北水今天买入最多的个股还是腾讯,净买入11亿。腾讯自己也在加码回购,连续三个交易回购6亿,此前一直都是保持每天3.5亿,这也是腾讯在下周进入静默期无法继续回购前的最后挣扎。截至今天收盘,腾讯年内回购总金额达245亿港元。知名投资人段大师也在昨天再次出手,以32.05美元的价格买入10万股腾讯,耗资约2500万港元。此前虽然多次买入腾讯,但据其在雪球上透露,占仓位比例不到1%,因此饱受投资者质疑,不知道这次买完后仓位有没有提高到2%。就板块来看,今天港股市场表现最亮眼的非医药板块莫属,一批股价腰斩的医药股上演绝地反击,多只个股涨幅超10%。生物医药上涨,得益于最近有几家医药公司公布的业绩超预期,而且医药经历了一轮漫长的调整周期,是港股板块中回调幅度最大的板块之一,技术面上存在超跌反弹。此外,近期国家医保局明确创新医疗器械暂不纳入集采。要把有限的医保资金用在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市场竞争较充分的医用耗材采购上。也就是说集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解除,市场开始修复估值。在美国2年期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上行,美元强势的情况下,近期外资还会持续流出,这将压抑港股的风险偏好。不要对一天的反弹太乐观,但也不需太悲观,不应空仓,更不该做空。要注意交易节奏,涨高了便获利,大跌就果断低吸。。。。美股在昨晚公布的CPI不及预期后,先跌后涨,就像三岁小孩的脾气一样琢磨不透,但市场对美国通胀水平高企的忧虑仍未消退,美联储在接下来的11月和12月分别加息0.75%的
纳指距离跌破1万点还有多远?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3-09-01

顺丰同城营收同比增长28.8%,首次实现半年度整体盈利,大超预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场景的多样化,即时物流兴起,相比中长途跨城物流,即时物流主打同城“点对点”服务,省去仓储和中转环节,以小时达和半日达为亮点,满足用户对物流“极速、即刻”的诉求。 由于同城物流比较细碎,对业务和运营“飞轮”两端平衡、成本控制度要求高。不过顺丰同城凭借平台的数字化配送网络以及智能化决策机制,在众多即时配送平台中率先实现盈利。 8月28日,顺丰同城公布了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57.49亿元,同比增长28.8%,对比2022年中期的同比增长20.8%,亦呈进一步提速之势;净利润为3031万元,是其2021年12月在港上市以来,首次实现了半年度整体盈利,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录得净流入约3,433万元,与净利润增长一致,反映经营持续向好。 难怪多间券商于其绩后看好其长期增长前景及重申买入评级,其中,中金公司刊发的联合研究,表明顺丰同城今年上半年业绩略超其预期,该行预计顺丰同城与抖音生活等多元商流的合作将推动收入恢复较高增长,而公司与美团外卖达成合作,进一步体现了顺丰同城作为第三方配送平台的履约优势,并预计随下半年旺季到来,公司全年面向商户收入同比增速增至约18%,其中抖音、美团、滴滴快送、微信及阿里生态等这类关键客户业务同比增速会更高。 顺丰同城营收主要来自三块,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实现收入24.19亿元,同比增长12.2%;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实现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25.4%;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的收入为23.61亿元,同比增长53.8%。 在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方面,截至上半年末的12个月,平台上的年度活跃商户规模达到38万,同比增长27.2%。 顺丰同城持续加深与药师帮、自然堂、周生生等品牌商家的合作,同时推动与各大线上流量平台共建生态。特别是与抖音的合作,随着抖音电商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顺丰同城吸收这些订单量后,单量密度提升,边际成本降低,从而带动公司业绩提升。 抖音
顺丰同城营收同比增长28.8%,首次实现半年度整体盈利,大超预期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3-11-07

今年港股跌得最惨,未来反弹的力度也将最大

美国10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同时下修了8月和9月的数据,美帝的数据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根据需要可大可小,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业都这么差了,不能再加息了,市场押注明年下半年会降息100个基点。受此影响,亚太主要股市今日全线走高,港股上午高开后曾触及18000关口,但最后收窄至179666点收市,恒科指数涨超4%,收报4099点。恒指全日成交额1152亿港元,根据恒指成交量占比整个港股市场的80%可以推算出,港股市场整体成交额在1440亿左右。根据港交所财报披露,港股前三季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1097亿,可以看出今天成交量明显放大,但距离结构性牛市需要的每天1700亿成交额还差点。所以今天只是极度低估压迫后的反弹,说牛市来了还为时尚早,不过有目共睹的是,整体市场氛围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恒生指数当前的PE不到9倍,历史百分位是5.5%,也就是说比历史上94.5%的时间都便宜。而大量上市公司也觉得自己被低估了,9月港股市场参与回购的公司达到88家,10月为86家,截止到10月末,今年港股市场累计回购了930亿,港股市场的回购都是要注销的,可以提高每股权益,不像A股都是假回购,拿公司的钱回购后给高管激励。可惜的是,港股经不起表扬,特首在施政报告里面说建议删除有关注销回购股份的规定,唉,学渣就是这样,美股好的不学,A股坏的倒是学的很快。这一轮从10月底到11月初的反弹剧本和去年一样,我们已经猜到开头,现在要猜猜结尾了,还是到12月就歇菜吗。股市有句老话:短期看资金面、长期看基本面。今日北水成交净买入8.4亿港元,自11月以来,北水累计流入52亿港元。不过大家都知道港股的定价权在外资手里,主要还是看外资。鲍大爷释放出不再加息的信号后,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汇率迅速从7.32反推到7.27,在人民币升值周期,买入人民币资产不但可以赚股市的钱,还可以赚汇率上涨的钱,现在港股市场已经有首批24只以
今年港股跌得最惨,未来反弹的力度也将最大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2-11-02

腾讯和联通设立混改新公司,对腾讯是利好还是利空?

港股大盘低开后短暂震荡,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有失守3000点的危险,随后在外围利好传言下拉升。下午1点40分香港天文台挂出8号风球,按照港交所规定,15分钟后暂停交易,指数刚好收在全天高点,恒生科技指数站稳3000点。本周恒生科技指数连涨三天,可以说稳住了下行趋势,三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北水成交净买入77亿,这比昨天的74亿还多,要知道今天比昨天少交易2个小时,不然有可能冲击100亿。今天北水买入最多的还是腾讯,净买入14亿。在港交所暂停交易后,市场传来腾讯和联通设立混改新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拟主要从事内容分发网络(CDN)和边缘计算业务。消息一出,联通直线涨停!感觉市场一惊一乍的,我知道大家心里想什么,国有化呗。上周传移动,没后续了。这周传中信,南非大股东与中信一起辟谣没这回事。现在看美国那边腾讯ADR反应平淡,我倒觉得这对腾讯算是一个利好,主动寻求国资合作,抱大腿。要想控制腾讯根本不用花那么多冤枉钱,网信办派个工作组进驻就可以指导腾讯工作。只是这个联通涨停说明了投资者、投资机构什么心理预期,你品,你细品...。。。10月以来,香港创业板指数跌破35点,落到33点位附近。该指数从历史最高的1800点至今,跌没了99.98%,成为近日市场热议的话题。一位从来没有玩过港股的朋友看到后,跑过来问我说,现在买入不是稳赚,总不可能归零吧。我告诉他:你以为跌去9成再抄底就安全了,其实后面还可以继续再跌9成。里面很多成分股1分钱1股,如果你跌到1分钱时候抄底,对不起还能让你倾家荡产。因为他可以50股合成1股,变成5毛钱,然后继续跌到1分钱。这就是香港创业板,里面34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800亿港元,但每天成交额不到2亿,有200多只股票每天成交额是0,没有流动性,巴菲特来了也能把底裤输干净。听完这些,朋友说看来还是玩A股安全,我说对的,A股跌下去还给你留点反弹的念想,资本主义股市跌起来
腾讯和联通设立混改新公司,对腾讯是利好还是利空?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4-10-17

地平线机器人有智能驾驶国产化替代概念,如果认购冷清值得一博

港股市场行情起来了就是不一样,七牛智能这种垃圾股都有1.5万人申购,要是搁行情低迷的时候这票能不能认购足额都是问题。面对这绿油油的韭菜人家也没客气,上市首日大跌56.7%,上一只上市首日跌幅超过50%的还是2020年7月上市的大人国际,上市首日暴跌60.8%。郭二侠在七牛智能新股分析的时候就明确表示不参与,港股打新是值得长期参与的套利机会,宁可错过,不可过错,留着金钱在,不怕没股打。一、招股信息二、公司概况地平线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货商,其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目前已获得27家OEM(42个OEM品牌)采用,装备于290款车型。按2023年及2024年解决方案总装机量计算,地平线亦为中国第四大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分别为9.3%及15.4%。地平线提供全面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组合,包括:Horizon Mono,主动安全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可实现自动紧急制动(AEB)及智能大灯(IHB)等安全功能,也可实现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及交通拥堵辅助(TJA)等舒适功能。财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1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67亿、9.06亿、15.52亿和9.35亿元,相应期间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0.64亿、87.20亿、67.39亿和50.98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226亿。地平线的收入主要来自汽车解决方案,包括产品解决方案(通过向OEM及一级供货商销售及交付产品解决方案产生收入)、授权及服务(通过向客户授权使用公司的算法、软件及开发工具链产生收入),此外公司有小部分收入来自于非车解决方案。地平线从成立以来至2022年11月期间,获得11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高达23.6亿美元(约160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估值达87.1
地平线机器人有智能驾驶国产化替代概念,如果认购冷清值得一博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3-04-05

腾讯2022年分红1900亿,未来是否可以持续?

美团昨天大跌4.4%,在恒生科技指数30只成分股里面,除了电动三傻,就属美团跌的最惨。我们看美团在3月底公布的财报,不论是核心本地商业还是新业务板块都超预期,也就是说基本面没有问题,剩下就是其它问题了。3月24日腾讯分红的美团到账,特别是腾讯大股东南非人此前已经表明收到红股后,便会全数卖出。昨天有消息说,南非人把分红到手的美团2.48亿股存入券商的中央结算系统CCASS内,为随时卖出作准备,把市场吓尿了。这事此前京东已经打过样,去年3月25日腾讯分红京东到账,从宣布分红开始京东走了半年熊市,也就是说分红后的影响只持续了3个月,京东在去年7月份就开始大幅反弹,减持是会在短期压制股价,但总有卖完的时候,只要基本面不出问题,后面都会涨上来。腾讯也是这个情况,有信息显示,最近南非大股东又将大额腾讯股票存入券商,还是要按照既定计划继续减持。但市场反应比较平淡,毕竟南非大股东从去年6月宣布减产到现在已经大半年了,市场情绪已经释放的差不多了,而且在腾讯发布财报后又开启了每天3.5亿的回购以对冲南非大股东减持。最让市场头疼的是南非人并没有明确说要减持多少,减持到什么时候,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南非人自己说减持腾讯是为了筹措资金回购最多2.65亿母公司股票,以及每天减持腾讯成交量的3~5%来推算,悲观预期是减持到2024年6月,乐观预期是减持到今年第三季度,我倾向于认为是后者。但我们分析问题,要按照最坏的预期来说,如果南非人减持不停咋办?投资人可以靠分红回本,有二杠子说了,分红不都还是分自己的钱,分红后还要除权。分红是分自己的钱没错,但这钱能不能拿到又是一回事了。再说,鸡生了蛋,你可以把蛋卖钱,只要这个鸡一直有下蛋的能力,最终就可以靠卖蛋赚回买鸡的钱。那么腾讯这只鸡有没有一直下蛋的能力呢?根据腾讯披露的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腾讯持有的总现金为3196 亿元(RMB)。此外,腾讯还有
腾讯2022年分红1900亿,未来是否可以持续?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3-09-17

友芝友生物—B打新分析

前天看到一个段子说港股全天成交额不足800亿,接着就是各种喷港股垃圾。一看开头就引用数据错误,应该是恒生指数成交额额不足800亿,这个在交易软件上就可以看到,但恒生指数成分股不是港股市场的全部,按照恒生指数成交额是港股市场的80%估算,实际上港股当天成交额应该在1000亿左右。今年前8个月,港股平均日成交额是1120亿。港股仙股的问题一直被市场诟病,但其实这个问题对市场影响并不大,之所以一直无法根治,一方面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人家上市花了很多钱,总不能无故把人家摘牌,但自从港交所2021年实行主板停牌12个月创业板停牌18个月强制退市以来,累计除牌超百家,今年前8个月就除牌28家。另一方面港交所自身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也需要创造收益,不管这些仙股有没有交易额,每年都会向港交所交几十万上市费,港交所也想赚这个钱,严格退市制度意愿不强。其实不管现在港交所流动性枯竭还是交投活跃的时候,都有大量仙股无人问津,老投资者早已司空见惯,港股的交易量一直一来都高度集中于头部公司,真正值得关注的公司就那一两百家,其它都是充数的。财迷朋友们都在后台问友芝友生物怎么打,且听二侠一一道来。一、招股信息二、公司概况友芝友生物2010年成立于湖北武汉,是一家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癌症相关并发症、癌症及老年性眼科疾病的双特异性抗体(BsAb)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友芝友生物已设计和开发了7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管线,其中5款为专门用于治疗癌症治疗或癌症相关并发症的BsAb。公司的核心产品M701是一种重组双抗,目前正在进行治疗恶性腹水(MA)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及治疗恶性胸水(MPE)的Ib/lI期临床试验。不过,M701主要用于配合穿刺术以控制恶性腹水及恶性胸水,旨在提高有效性并减少频繁穿刺术的副作用,改善癌症的症状及并发。也就是说是一种缓解治疗方法,而并非用于治疗癌症本身。友芝友生物目前尚未有产品获批准进行商业销
友芝友生物—B打新分析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3-03-30

港股ETF的三大优势

这篇文章花了不少时间查资料,还有一些其他事耽误,导致最近两天没有更新,现在写号几乎没啥收益,在不赚钱、高质量、高频率这个不可能三角里面,高频不赚钱写出来的就是流水文,营养价值不高,只能尽量做到不赚钱高质量,降低更新频率。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机构都是占据主导地位,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立,二者互为因果,而在机构里面被动投资ETF已经超越主动投资基金,香港作为发达资本市场也同样具有这一特性。 ETF有入场费低、透明度高、分散等优点,这些港股ETF也有,但港股市场ETF更具独特的优势。 1、手续费低 大家都知道,港股是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交易成本最贵的市场,主要是印花税0.13%双向收取,也就是说交易1万,一买一买仅印花税就需要26港元,占交易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 而交易ETF免收印花税,ETF是比股票多了一个管理费,但大多数ETF的管理费在1%以内,按照年化收取,如果只是短期持有算下来也没多少钱,喜欢玩短线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交易ETF,长期下来能省不少钱。 2、投资范围广阔 港股ETF的投资标的遍布全球各地,包括美国股市、欧洲股市、日本股市、以及近年热门的越南股市、印度股市等等。通过ETF,我们可以更好地做全球资产配置,小资金也可以投资全世界。 此外,港股ETF的投资种类也非常丰富,包括黄金、石油、虚拟币等多种资产。 3、杠杠ETF 很多人抱怨A股10年不涨,但要是玩股指期货,门槛高不说,还有爆仓的危险,港股杠杆ETF就没有这个问题,开户就可以操作,没有爆仓风险,交易简单,看好后市可以两倍做多,不看好也可以通过做空赚钱,只要方向判断的对,全年无熊市。 需要注意的是,杠杠ETF原理是买入标的物的衍生品期货合约或掉期合约来放大标的损益。等于投资者请了一个专业基金经理操盘,所以管理费比普通ETF贵,此外交易衍生产品是有手续费的,这些手续费会在基金净值里扣除,摩擦成本较高,不适合长期持有。 目前港
港股ETF的三大优势
avatar郭二侠说财
2023-12-30

港股打新—中深建业港股IPO

港交所目前有6家公司开启招股,年底新股扎堆是最容易出爆款的时候,还需投资者仔细甄选。 。。。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况 中深建业,2017年成立广东深圳,是一家私营总承包建筑企业,主要担任建设项目的总承包商或分包商,为客户提供专业而全面的施工服务。一般而言,公司负责建设项目的整体协调及管理,包括制定工作计划、招聘人手、租用设备及机械、采购建筑原材料、监控质量及施工进度。 按产业链来划分,中深建业处在行业中游位置,主要职责为管理及执行建筑项目的所有主要范畴,包括但不限于地基工程、楼宇建设、幕墙施工、装修、翻新及防火等。 公司以广东省的市政公用工程为稳固立脚点,并逐步将业务拓展至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浙江、新疆等地。 中深建业先后于2020年至2023年获选为“深圳500强企业”,按2022年的收入计,中深建业在总部位于广东省的9000多家私营建筑公司中排名前50位,市场份额约为0.23%。 虽然市占率不算太高,但受益于行业的持续发展,近年来,公司营收保持稳中向好。财务数据显示,于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分别为13.31亿元(人民币,下同)、13.46亿元、13.78亿元及4.96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355.9万、2807.6万、2532.5和1078.7万元人民币。 拆分收入结构来看,公司业务可分为建筑工程项目、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地基基础工程项目及专业承包项目四大类。其中,建筑工程项目、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为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合计为公司带来八成左右的营收。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主要指环境改善工程、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道路工程等。由于2020年、2021年等众多市政项目完工,导致公司市政公用工程建筑项目收入递减。 对此公司根据行业变化,适时调整业务重心,将资源逐步投入至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公司建筑工程新增项目已从2020年的仅9个提升至202
港股打新—中深建业港股IPO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