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挖掘机
港股挖掘机
我们不生产财富,我们只是港股的挖掘机。
IP属地:未知
25关注
1637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23-07-24

IPO融资规模低于雅加达,港股发生了什么?

这几天有个帖子很火: 港交所数据显示,上半年,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为178亿港元,同比下滑9.91%。香港IPO到底怎么了?融资规模真的连雅加达都不如了吗? 其实没怎么。还不是市场不举惹的祸? 看看上面表格中的项目,上半年下滑的可不仅是集资总额。 ——日成交金额下滑16.4%, ——日成交股数下滑20.9%, ——包括首次IPO在内的股本集资总额下滑35.3%。 IPO集资总额下滑的幅度还相对体面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按数量来看,上半年新增上市公司33家,较去年同期的27家上升了22%。 集资数量上升,但集资金额下滑明显,说明规模大点的企业都不选在这个市况下上市了: 其中,募资超过1亿美元(约7.85亿港元)的IPO项目仅有6家,大部分为中小型项目。 从新股筹资规模来看,上半年筹资最多的新股为珍酒李渡,募集资金53.09亿港元。宏信建发、亿华通分别以16.48亿港元和10.98亿港元位列第二和第三。据安永统计,上半年前十大IPO共募集资金130.95亿港元,占全部IPO募资总额的73.66%,较去年同期下降13%。 瞅瞅,并没有什么特别耀眼的明星项目。 仅就IPO融资总规模的排名来看,香港确实是跌出了上半年的top5。但这也不是新媳妇上轿头一回。 (全球证券交易所IPO集资额TOP5) 去年香港上半年也没有进入前五,也没妨碍着下半年发力啊。去年全年依然成为全球IPO募资金额第三大的交易所,仅次于A股的上交所和深交所。 更何况,试看全球IPO活动,年份与年份之间的差异大得很: (图片来源:毕马威) 而且2023 年上半年全球 IPO 活动显著下滑,与2022年同期相比,交易宗数和募资总额分别减少约10%和40%。因此,单看一个“融资额”指标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现在这个时点,没有人说:“回到几年前谁能想到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至今的融资规模超不过上交所和深交所甚至落后于雅加达……”
IPO融资规模低于雅加达,港股发生了什么?

高盛最新报告:中国软件业 2025 年 AI 变现提速!用友等 14 家企业全梳理

编者按:近日,高盛(Goldman Sachs)发布股票研究报告,聚焦2025 年中国软件行业业绩表现,更新行业及重点企业盈利预测,聚焦 AI 工具变现、业务多元化及 AI 与核心软件整合三大方向,同时给出行业估值判断与企业评级调整。主要内容如下: 一、中国软件行业 2025 年整体表现 1. 上半年业绩概览 2025 年上半年(1H25),高盛覆盖的中国软件企业平均营收同比增长 9%;受上半年行业季节性疲软影响,平均净利润率为-3%。但值得关注的是,软件企业的生产力提升已开始推动利润率改善: (1)超预期企业 金山办公(Kingsoft Office)、中科创达(Thundersoft)、商汤科技(Sensetime)凭借企业 AI 投入增加,2025 年 / 上半年营收表现超预期;广联达(Glodon)、深信服(Sangfor)则因员工生产力提升,2025 年二季度(2Q25)净利润表现优于预期。 (2)行业展望 ERP(企业资源计划)供应商(用友网络 / Yonyou、金蝶国际 / Kingdee)与 AI 供应商(商汤科技、科大讯飞 /iFlytek)管理层对 2025 年下半年(2H25)营收增长持乐观态度,核心驱动力包括企业对 AI 功能的需求增长、带数据服务的云平台普及,以及 AI 代理、AI 赋能边缘设备等新产品的推出。 2. 企业战略聚焦方向 二季度业绩发布后,高盛观察到行业企业主要聚焦三大战略方向,以应对市场变化: AI 工具变现:开发具备增值功能的 AI 工具,满足客户实际需求并实现商业化; 业务多元化:向海外市场或新业务领域拓展,抵消特定细分领域 IT 支出放缓的影响; AI 与核心软件整合:将 AI 技术融入核心软件产品,提升客户付费意愿与市场份额。 3. 行业估值水平 截至报告发布,受 AI 变现初期信号推动,中国软件企业平均市盈率(P/E)升至
高盛最新报告:中国软件业 2025 年 AI 变现提速!用友等 14 家企业全梳理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23-08-11

业绩一降再降,子不语(02420)“未语泪先流”?

如一路震荡向下的股价走势一般,“跨境鞋服第一股”子不语(02420)的业绩也一降再降。 8月8日,子不语披露了2023年中期业绩预告,预计公司上半年的净利约人民币920万元至1230万元,同比减少约80%至85%。相较于2022年净利同比下滑逾40%的表现,下降幅度进一步拉大。 对于此次净利的下滑,该公司表示,报告期间的预计净利润减少主要是以下事件的综合影响:存货减值计提及仓储费用的增加,雇员福利开支增加及退货率上升,于报告期间美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并持续加息,削弱了公司北美市场客户的消费能力,并改变其购买习惯,导致消费更加保守,因此公司通过平台的总销售退货率增加,导致平台收取的与退货相关的费用增加。 2022年11月10日,子不语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发行价为7.86港元,而现如今其股价不到3港元,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累跌逾60%,这家被市场寄予厚望的“跨境鞋服第一股”还依旧值得期待吗? (行情来源:智通财经APP) “亚马逊依赖症”显著 事实上,子不语业绩再降早有端倪。 成立于2011年的子不语集团,凭淘宝女装店铺起家,随着国内电商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该公司敏锐地察觉到了海外市场的发展机遇。2014年,子不语集团毅然转型投身跨境电商蓝海,开始在亚马逊和Wish上经营店铺,成为了早期跨境电商“吃螃蟹的人”。2022年11月11日,该公司正式登陆港股市场,跻身“跨境鞋服第一股”。 上市后,子不语曾在今年3月底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成绩单”,然而效果不佳。 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营收为30.66亿元,同比增长30.67%;股东应占年度利润为1.11亿元,同比下降44.79%,呈现出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的状态,而这也是子不语在过去4年里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情况。 结合该公司的最新业绩数据来看,2022年的“增收不增利”,显然为2023年上半年业绩盈警埋下了“伏笔”。 需
业绩一降再降,子不语(02420)“未语泪先流”?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21-12-02

不要唱空美股?

大家经常听到一种声音,“不要唱空美股。” 这种声音在今年又正确了一次。 在疫苗接种、放松封锁措施和广泛的经济重新开放的背景下,截至12月1日收盘,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21年上涨了20%。该蓝筹股指数也较2020年3月23日的最低点上涨了一倍多。 几乎所有的牛市,都具备一些明显的共同点:价格水平达到历史新高;市盈率高;与债券收益相比,股息收益较低;大量的保证金交易;许多质量较差的新股发行。 美股到了什么位置?我们来看看美股现在的情况: (1)估值 (图片来源:Wind) (2)股息率与债券收益率之差 目前,标普500指数的股息收益率在1.9%左右,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1.4%左右。两者之差在0.5个百分点左右。 (3)杠杆情况 高盛的研究员近期提到他们对市场的观察结果显示,标普500指数的看涨期权名义交易量在11月5日创下历史新高,存在期权看涨偏斜的情况。而随着科技股的剧烈波动加速,纳斯达克100ETF走势的斜率也在趋于平缓,这是1999年价格波动的些许暗示。在高盛看来,当股市走高的时候,本质上投资人已经超买了。 (图片来源:搜狐号@汇乎) 与前几年相比,保证金债务的增加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异常值,保证金债务同比增长42%,两年内增长66%。 (图片来源:搜狐号@汇乎) (4)新股市场 新股市场方面,2021年截至7月5日止,美国的IPO数目达到1024家,筹资总额为1811.65亿美元,已超出2020年全年水平。相比之下,2020年的IPO总数只有743家,筹资总额为1550.37亿美元。 其中,今年的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IPO再创下新高,达362宗,总筹资1117.88亿美元,占了美股市场IPO总筹资额的61.71%。 当然,上述这些现象只能说明美股当前处在牛市之中,并不能预测市场何时会崩盘。 1 经济周期:美元贬值是个危险的信号? 如果政府希望萧条尽快结束,经济
不要唱空美股?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21-05-17

美股一季度机构持仓出炉,看看大佬们买了啥?

(全文约6700字,读完需23分钟) 智通财经APP获悉,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大部分机构已经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末的美股持仓情况。其中不乏备受投资者关注的景林、摩根大通、小摩和索罗斯旗下基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 2021年3月发生了“韩裔基金经理比尔黄”爆仓事件,而索罗斯旗下基金一季度加仓了受爆仓事件影响的个股。 2020年4季度,多家机构即减持阿里巴巴。2021年1季度,美股市场上阿里巴巴跌势不止。机构Q1持仓公布后,我们发现,今年1季度,美股机构们继续抛售阿里。 1 索罗斯:抄底“韩裔基金经理”爆仓股 据统计,索罗斯旗下基金Soros Fund一季度持仓总市值为53.34亿美元,上季度为约52.95亿美元。Soros Fund一季度持仓组合中新增了137只个股,增持了30只个股。同时,Soros Fund还减持了29只个股并清仓了53只个股,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总市值的47.7%。 索罗斯旗下基金一季度大笔买入$维亚康姆(VIAB)$$百度(BIDU)$$唯品会(VIPS)$$腾讯音乐(TME)$Archegos爆仓事件中遭到抛售的股票。 2021年3月24日开始,因韩裔基金经理比尔黄的对冲基金Archegos爆仓,多只中概股和美股媒体股三天内均出现了30%-50%的重挫。 3月26日后,关联个股才止跌。 数
美股一季度机构持仓出炉,看看大佬们买了啥?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24-05-16

金融巨鳄索罗斯Q1增持谷歌,大举加仓纳指100看跌期权

华尔街“金融巨鳄”、亿万富翁索罗斯旗下的家族办公室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周三公布的一份投资监管披露文件显示,该基金管理机构在第一季全面解除此前所持有的陷入流动性困境的$纽约社区银行(NYCB)$(NYCB.US)的股份,并且Q1选择买入华尔街大行$高盛(GS)$(GS.US)和$摩根大通(JPM)$(JPM.US)股票。此外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在第一季度还斥巨资大幅增持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QQQ.US)看跌期权以及大幅增持科技巨头$谷歌(GOOG)$(GOOGL.US)持股比例。历史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末,索罗斯旗下的这家资产管理公司此前持有这家地区性的纽约社区银行约150万股股票,价值约1500万美元。在纽约社区银行股价暴跌之前,该机构在2023年第四季度增加了其在纽约社区银行的头寸。然而自今年以来,纽约银行股价已暴跌约64%,主要因该行陷入流动性困境,此前该公司公布了第四季度的意外大幅亏损数据,并在1月份大幅削减了股息,引发市场对于该行流动性可能进一步恶化的悲观情绪,该银行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但随后在美国前财长姆努钦带领下的一批机构投资者为该行注入流动性资金支持后,纽约社区银行股价有所回暖。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还在第一季度大举新建仓美国最大规模商业银行摩根大通约3.45万股股票,价值约690万美元。索罗斯旗下基金在1月至3月期间还新建仓美国顶级投资银行高盛约3.36万股股票,价值总计约1400万美元。
金融巨鳄索罗斯Q1增持谷歌,大举加仓纳指100看跌期权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24-08-08

3个月涨10倍,升能集团真能升!从一只神奇的股票看港股的操盘游戏

近来,升能集团的连续暴涨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4月公司股价最低为1.97港元,而三个月后,7月22日,公司已经上涨到22.3港元,股价翻10倍以上。 升能集团是一家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全球制造商,客户基础遍布全球超过25个国家,包括美洲、EMEA(欧洲、中东、非洲)、APAC(亚太地区)、中国的全球大型电弧炉钢制造商。 公司于2023年1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招股价为1.6港元,上市市值为17.6亿港元。除2月2日盘中最低触及1.59港元之外,该公司股价从未破发。 当然,石墨电极是今年的热点概念板块之一。但单凭这一点就使股价在三个月内翻10倍,是有点勉强的。 事实上,升能集团上市以来的表现以及近期股价暴走,是经典的资金博弈的过程。本文分析升能集团股东结构、股价与市值表现,以及近期持仓异动的明显特征,并对未来走势进行展望。 1 货源归边 升能集团在一定程度上算是高控的股份。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23年底,其最大股东侯皓泷(通过其家族信托Otautahi Trust)持股比例为72.28%。 在2023年6月的时候,侯皓泷(Otautahi Trust)的持股比例为75%。这也是IPO之时侯皓泷的持股比例。 根据IPO披露的信息,除侯皓泷之外,其它较大股东包括光大金控,持股3.731%;征楠企业,持股3.348%;Hexago,持股0.378%;骄阳资产管理,持股0.302%。剩下的其他为公众持股,比例为17.24%。 按照港交所最新的要求,一家上市公司的公众持股比例应不低于25%,才不属于筹码高度集中的情况。因此升能集团公众持股为17.24%,可以被划入“高控”的行列。 进入2024年以来,侯皓泷总共增持900万股,并减持15650万股,所以净减持1.475亿股。目前侯皓泷持股5.825亿股,占比57.67%。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分辨侯皓泷减持的股份是否是分散到其一致行动人的仓位中。
3个月涨10倍,升能集团真能升!从一只神奇的股票看港股的操盘游戏

大摩:铜的拉锯战

编者按:格林尼治时间6 月 10 日 下午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究观点称,铜面临着相互背离的市场力量。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库存正迅速减少,因为铜被拉往美国,推动了期货价差和价格上涨,但中国市场信号却在减弱,表明下行风险即将到来。摩根士丹利认为,澳大利亚关税的宣布将成为 LME 铜价的负面催化剂。 核心要点 (1)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的持续减少引发了价格上涨挤压的风险,因为多余的材料被拉往美国。 (2)但中国市场信号显示出一些疲软迹象,现货溢价下跌,国内冶炼厂寻求出口铜。 (3)澳大利亚铜关税的宣布可能会阻止美国的提前采购,并成为 LME 铜的负面催化剂。 美国以外市场紧张,伦敦金属交易所面临挤压风险 在潜在进口关税之前,提前采购将铜拉往美国的情况仍在继续,铝关税提高后,COMEX-LME 价差上升,刺激了市场对铜关税即将到来的预期,这正在收紧美国以外的市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在途铜库存年初至今已减少 20 万吨,现货 - 3 个月价差处于 201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未来几个月库存可能继续下降,如果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达到临界水平,铜价面临越来越大的上涨挤压风险。 但中国出现一些疲软迹象。中国表观需求指标看起来更加喜忧参半,洋山溢价(进口需求的指标)暴跌(图表 5)。 有报道称一些国内冶炼厂正在寻求出口,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稳定。 仅在 4 月份,中国就出口了 7.7 万吨铜,预计 5-6 月将继续,这可能会为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提供一些缓解。 最重要的是,强劲的太阳能装机量(1-4 月同比增长 70%)预计从 6 月起将放缓,因为新的电价关税出台。 如果宣布铜关税,需求将放缓:使用装船数据(图表 8),我们估计自 3 月中旬以来,美国额外进口了约 30 万吨精炼铜,扰乱了海运市场(约占 2024 年精炼金属进口量的 1/3)。如果确实宣布关税,这种额外的购买可能会停止,至少是暂
大摩:铜的拉锯战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23-12-25

500万美元call砸下!国会山股神佩洛西“老伴”豪赌英伟达期权!发生了什么?

今天,市场挖出消息称,比巴菲特还牛B的"国会山股神"佩洛西又出手了:于2023年11月22日买入24年12月20日到期行权价为120美元的英伟达看涨期权,买入价为377-379美元。 11月22日英伟达股价最高503美元,最低476美元,收于487美元。在这个价位买入Call,说明佩洛西非常看好未来1年英伟达的走势。 由于佩洛西和其丈夫一直以来因靠内幕消息炒股而臭名昭著,市场猜测她是不是又提前知道了某些政策,或很快会允许英伟达改版后有限度地向中国大批量销售AI GPU?受此影响,今天A股市场的算力芯片股开盘大跌,虽然随后很快有所修复,但整体上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佩洛西夫妇的操作纪录 有数据网站盘点了佩洛西近年来的操作纪录,可以看到,除了本次出手英伟达之外,她今年以来还有6项操作。 尤其今年6月15日,她以80美元的执行价在苹果行使了50份看涨期权,从而买入了这家科技巨头5000股股票,价值在25万美元至50万美元之间(下图中第二行)。同时,以180美元的执行价行使了微软的50份看涨期权,从而买入了这家科技巨头5000股股票,价值在5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之间(下图中第三行)。 看看框里的内容,佩洛西操作重点放在在买入科技股。以科技股领涨的实际情况来看,毫无疑问,她今年又是妥妥的大赢家,绝对继续跑赢巴菲特。 佩洛西是美国国会里的著名“操盘手”。公开资料显示,其丈夫在2019年至2021年间交易了价值2500万至8100万美元股票及其他金融资产,获利颇丰。 2020年12月,佩洛西的丈夫保罗曾购入25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的看涨期权,而数周后美国总统拜登公布了把联邦政府车辆替换为电动车的计划。 2021年3月,保罗行使期权,以每股500美元的固定价格购入2500股特斯拉股票,而当时该公司的股价已上涨到每股1007美元。 同年3月,保罗又低价重仓微软公司股票,不久后传出消息,微软
500万美元call砸下!国会山股神佩洛西“老伴”豪赌英伟达期权!发生了什么?

AI热潮中遭冷遇,AdobeCEO表达不满:我们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

Adobe首席执行官山塔努・纳拉延表示,由于华尔街过分关注芯片和 AI 训练基础设施,该公司正被市场低估。 纳拉延在该公司年度产品发布会前夕接受采访时表示:" 当前市场对整个软件行业都存在误解,我认为当我们审视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增长前景时,这种误判尤为明显。" 他补充说,市场焦点终将转向应用程序内的人工智能交付领域,而这正是 Adobe 的优势所在。 作为创意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Adobe 今年市值蒸发约 20%,因投资者担忧其竞争对手 (如 Canva 公司) 能更有效地利用 AI 技术进步。赛富时等其他商业软件开发商同样面临 AI 原生初创公司带来的行业颠覆压力。 Adobe 今年股价下跌约 20% 纳拉延及其他高管本周将在洛杉矶举行的年度大会上论证 Adobe 仍是创意软件的中流砥柱。周二,Adobe 发布了新一代图像生成模型 Firefly 更新版本,该模型通过规避知识产权侵权及违规内容,确保客户商业应用安全。新版 Firefly 将支持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实现照片自动编辑。 该公司还宣布允许用户在 Photoshop 等旗舰应用程序中调用 OpenAI、谷歌及 ElevenLabs 等第三方模型。纳拉延指出客户多将第三方模型用于创意构思环节而非最终成品输出,并强调 Adobe 将持续投入自主模型研发。 Adobe 的 AI 战略核心是将人工智能深度整合至行业标准应用的具体场景中,例如在 Photoshop 中实现图像元素的智能替换与扩展。周二同步推出的新功能还包括 AI 生成音乐与语音。据披露,截至 9 月其 AI 模型已生成超 290 亿份数字内容。 Adobe Firefly AI 已被使用 290 亿次 纳拉延坦言,虽然华尔街认可 Adobe 的 AI 创新实力,但投资者更关注商业回报。随着用户持续采纳其应用的 AI 功能,公司终将受益。 他重申公司对股价长期走势
AI热潮中遭冷遇,AdobeCEO表达不满:我们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19-12-07

连涨半年大行唱好,宇华教育(06169)还值得“上车”吗?

(全文约2200字,读完需要约8分钟) 从去年开始,我国针对民办教育政策法规的推进不断加快。12月5日,教育部又公布了针对职业教育的《征求意见稿》,该文件在原法基础上进行了多处修订,指出要提升职业教育地位,鼓励地方政府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宇华教育(06169)$ 不过港股教育板块并不为所动,主要是因为教育板块包含了学前教育、K12教育、高教和职业教育等多种业务的个股,实际上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个股还是有所表现的。整体而言教育板块在去年经过《民促法》的洗礼之后,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震荡调整,不过这并没有掩盖某些个股的表现。 行情来源:智通财经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同样经历了10个月的调整之后,今年6月末,宇华教育(06169)便启动了新的一波上涨行情,至今已有接近半年时间,累计涨幅达到了60%。而且,近段时间是各教育股年报披露的阶段,宇华教育在公布了年度业绩之后,更是得到了一票大行唱好。 不过“别人贪婪我恐惧”,在这样一个节点上,宇华教育还值得“上车”吗? 1 多资产并表收入大增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继发布年度业绩后,宇华教育又相继发布了项目收购进展公告及可转债回购及新债发行公告,引得本周股价连涨3天。 业绩方面看,截 至 2019 年8月31日,宇华教育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7.14亿元(单位下同),同比增长43.5%;毛利约10亿元,同比增长49.1%;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约4.85亿元,同比减少8.6%。不过经调整毛利润为10.5亿元,同比增长49.7%,经调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约7.93亿元,同比增长30.1%。 收入的增长除了来自多间学校的招生人数及学费增加等内生方面,还有赖于期内多项收购资产的并表。据了解,近两年宇华教育先后收购了LEI Lie Ying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包括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校),宇博慧教育及其附属公司(包括开封市祥符区博望高中),
连涨半年大行唱好,宇华教育(06169)还值得“上车”吗?

大摩对中国航空、海运、快递行业最新观点:增持三大航司,看好中远海能H、太平洋航运

5月20日,摩根士丹利发布对中国航空、航运和快递行业的最新观点如下: 中国航空业: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供需前景持续看好,行业定价能力正逐渐增强。 首选股票:中国国航 - H(0753.HK)、东方航空 - H(0670.HK)、南方航空 - H(1055.HK)、春秋航空(601021.SH) 国泰航空(0293.HK):全球贸易关税动态对货运前景影响显著;评级:Equal-weight(与大市同步) 中国机场:预计消费压力将继续拖累机场盈利增长,尽管免税业务可能出现边际改善。大摩认为消费疲软主要体现在价格层面,静待催化剂。 股票推荐:广州白云机场(600004.SH; 增持)> 上海机场(600009.SH;增持)> 北京首都机场(0694.HK;与大市同步)> 海南美兰机场(0357.HK;与大市同步) 相对而言,考虑到对免税业务敞口较小且股息率较高,大摩更倾向于将广州白云机场作为宏观经济疲软环境下的防御性选择。 航运业: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运价,但未来 12 至 24 个月运力过剩仍是主要压力。油轮运输可能受益于 OPEC + 增产及对 “影子船队” 的更多限制。 油轮板块:增持招商轮船(601872.SH)和中远海能 - H(1138.HK);对中远海能 - A(600026.SH)评级为与大市同步 干散货板块:增持太平洋航运(2343.HK)—— 稳健的股东回报支撑估值,可作为全球资本支出的代表。 集装箱运输板块:减持中远海控 - H(1919.HK)/ 中远海控 - A(601919.SH)和东方海外国际(0316.HK);对海丰国际(1308.HK)评级为 与大市同步—— 亚洲区内市场似乎受益于当前全球贸易关税动态。 快递行业:2025 年至今价格竞争加剧,行业整合是必由之路。 12 至 24 个月展望中最看好中通快递(ZTO.N; 增持)
大摩对中国航空、海运、快递行业最新观点:增持三大航司,看好中远海能H、太平洋航运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24-10-04

暴涨轮流转,多重利好催化燃气板块升温

美联储降息、降准降息政策落地等多重利好,推动港股市场迎来罕见的全线普涨行情。整个9月,恒生科技指数累计飙涨超33%,恒指、国指分别大涨17.48%及18.62%,三大指数接连创下阶段新高。与此同时,富途燃气指数(BK1245)已自9月中旬的低点反弹约20%,表现略微跑输大盘。 今年来,国内多地上调水电燃气价格,且下半年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延续宽松态势,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有望为燃气板块带来更多正面催化。近期,如华润燃气、新奥能源等多家燃气公司获机构陆续上调目标价,摩根大通更是在研报中指出,预计燃气股将受惠于利润前景、现金流及监管环境改善,燃气股收益率已具备吸引力。 上半年,燃气板块业绩普遍回暖,也印证了机构对于燃气行业的乐观看法。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过渡的桥梁,在“双碳”主线支撑下,燃气板块亦存在不少投资良机。 全球市场供需两旺助推行业盈利修复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经过2023年天然气市场供应格局重回稳定,2024年上半年国际天然气供需整体宽松。受亚洲市场工业用气复苏的推动,上半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3%,高于2010年至2020年约2%的历史平均增长率,全球LNG供应量则同比增长2.3%。 市场价格方面,上半年国际主要市场天然气重回低价,其中一季度因暖冬抑制采暖需求、欧洲库存维持高位,市场供需相对宽松,天然气价格逐步走低;二季度美国、澳洲等天然气产量有所下降,天然气供给相对趋紧,主要市场气价略有回升。 从中期业绩来看,上半年多数燃气企业都实现营收正增长,其中营收在100亿元附近及以上的头部7家燃气企业中有4家实现净利正增长,比例已然过半。作为国有石油巨头,昆仑能源(00135)收入规模一骑绝尘,上半年实现收入929.22亿元,同比增长6.72%;实现归母净利润33.05亿元,同比增长2.58%。 在销气量方面,昆仑能源上半年总销量和同比增速都领先同业,实现天然
暴涨轮流转,多重利好催化燃气板块升温

麦格理最新研判:铜铝短期承压长期向好,紫金矿业仍然是首选标的!

麦格理证券研究最新发布对中国基本金属的看法:尽管短期承压,但长期向好。 关键点 长期来看,我们对铜和铝均持乐观态度,原因如下:(1)供应面临挑战;(2)能源转型相关需求。 近期,我们注意到新能源行业增长放缓带来的不利因素。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回调将提供良好的入场机会。我们对所覆盖公司的盈利和目标价进行了微调。紫金矿业(跑赢大盘)仍是我们在中国基本金属领域的首选。 我们更新了中国金属公司的盈利预测。低库存和高利润率表明,到目前为止,铜和铝的实际需求都很强劲(2025 年 1-5 月表观需求同比分别增长 11% 和 5%),这可能是由新能源需求前置、出口前置以及对关税的担忧所推动。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铜和铝的需求存在短期下行风险。如果这种需求疲软导致金属价格和股价回调,我们建议逢低买入,因为我们对与能源转型相关的长期需求持乐观态度。 短期不利因素 在短期内(未来 1-2 个季度),我们看到潜在的不利因素包括: (1)由于补贴前置了需求,电动汽车和家电销售增长放缓; (2)政策变化后,太阳能相关需求环比下降; (3)美国关税的负面影响。对于铜来说,美国第 232 条款调查可能导致对铜征收大量关税(类似于对铝征收的关税),这可能会使美国铜价相对于其他地区溢价。 因此,我们看到美国铜库存正在积累,试图获取这一溢价。最终确定的铜第 232 条款关税可能会阻止这些套利进口进入美国,并将其转移到美国以外的市场,从而放松供需动态。 铝与房地产开发竣工周期相关。由于中国房地产新开工量已从峰值水平减半,但竣工量(通常在新开工后 1.5-2 年)尚未出现类似程度的下降,我们预计房地产竣工量将进一步下降,对铝需求造成压力。 长期仍然乐观 在未来几年,我们预计需求将受到能源转型相关行业(如电网、发电厂、电动汽车等)的支撑。中国房地产需求趋稳也可能有所帮助。与此同时,具有挑战性的供应情况也将有助于收紧市场
麦格理最新研判:铜铝短期承压长期向好,紫金矿业仍然是首选标的!

麦格理:中国核电是能源转型拼图中的关键一环!买入这三只股

要点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暴露了电网瓶颈。通过核能提升基荷电力、利用煤炭增强灵活性,对中国的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我们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人工智能的普及和电气化进程,中国的电力需求增长将超过 GDP 增长。 我们首次覆盖中国核能行业的四只股票: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买入评级)、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买入评级)、中广核矿业有限公司(买入评级)、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性评级)。 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暴露电网基础设施瓶颈 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可再生能源迅速扩张,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增长了五倍,单位 GDP 能耗下降了 26%。然而,这种快速增长也暴露了中国电网基础设施和运营灵活性方面的关键瓶颈。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与电网吸纳能力之间的不匹配,导致电力限发问题持续存在,并威胁到电网的稳定性。 人工智能和电气化推动中国电力需求增长 自 2018 年以来,中国的电力需求增长一直超过 GDP 增长。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尽管经济转型和全球贸易动荡可能会减缓电力需求,但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电动汽车的持续普及)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如悟道大模型的出现)将从结构上推动中国电力需求的增长。 中国能源转型的下一步 面对中国的电网瓶颈问题,许多人认为加大对特高压输配电网络的投入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们并不认同。我们认为,利用核能提供稳定电力、煤炭增强灵活性,对能源转型同样至关重要。 核能的作用 在经历了十年的增长停滞之后,我们预计中国积极的政策立场将在 2030 年前支持核电装机容量的增长。我们预测,到 2030 年底,中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可能从 2024 年的 61GW 增至 98GW,核电发电量占比将稳定在 5%。在核电领域,我们更看好设备制造商和上游铀矿开采企业,而非核电站运营商。 首次覆盖中国的四只核电相关股票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买入评级,601985.SH):中国核电是中国领先的核电运营
麦格理:中国核电是能源转型拼图中的关键一环!买入这三只股

高盛股票研究:聚焦中国太阳能、亚洲能源、香港银行业、快手、友邦保险等

一、焦点关注 | 中国太阳能 中国太阳能 —— 下调需求预测;4 家公司评级下调,隆基绿能上调至买入 我们对国内需求前景更为谨慎,将 2026 - 2030 年中国太阳能装机预测平均下调 35%。预计《分布式太阳能规范》/《市场化可再生能源价格改革政策》会使 30% - 40% 的年度太阳能装机项目内部收益率累计降至最低投资门槛(8%)以下。我们将覆盖公司 2025 - 2030 年营收 / 净利润率预估平均下调 29%/3 个百分点,12 个月目标股价调整幅度在 - 50% 至 + 20% 之间。关于美国关税,鉴于当前税率已足够高,非美国产能已无利润空间,因此进一步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有限。我们将福莱特 A/H 股、信义光能评级从中性 / 买入 / 买入下调至卖出,将大全能源 ADR 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将隆基绿能评级上调至买入。维持对杭州福斯特、阳光电源的买入评级,维持对通威股份、特变电工、迈为股份的卖出评级。 图表解读 | 中国太阳能 —— 我们将 2026 - 2030 年需求预测平均下调 35% 隆基绿能 —— 上游价格大幅下跌使 EBITDA 见底,BC 技术中期有望提升;上调至买入 市场可能忽视了:一是因上游价格收缩幅度大于电池 / 组件,隆基绿能 2025 年下半年 EBITDA 有望迎来拐点;二是随着背接触(BC)技术渗透率加快,其中期净资产收益率表现将优于同行。目前隆基绿能估值接近 2022 年市净率 2.2 倍的低点,可能是投资者担忧太阳能行业供需长期失衡导致 EBITDA 前景停滞。不过,预计多晶硅(自 2025 年起成本下降 15%)和玻璃(自 2025 年起成本下降 20% )成本下降速度加快,即便同期组件价格下降 6%,仍能在 2025 年下半年 - 2026 年支撑隆基绿能 EBITDA 利润率维持在 3% - 5%。我们将隆基绿能评级从中性
高盛股票研究:聚焦中国太阳能、亚洲能源、香港银行业、快手、友邦保险等

泡泡玛特,名创,布鲁可,科伦博泰,亿航智能……高盛最新股票追踪和调研纪要汇总

一、中国潮流零售与玩具行业: 名创优品(美国业务)/ 泡泡玛特表现势头良好 我们提供潮流零售与玩具公司的最新动态,包括新产品 / IP(知识产权)的销售势头以及海外市场动态。在中国市场,1 - 2 月是新 IP 推出的相对淡季;然而,春节档电影《哪咤》带来的强大 IP 效应创造了机会,尤其是泡泡玛特与该 IP 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产品。 关于 IP 热度,Labubu 的热度保持良好,二级市场价格有所提升,Crybaby 的人气也在上升;对于布鲁可(Bloks),我们看到线上和线下的 EVA(《新世纪福音战士》)产品热度都很高;奥特曼(Ultraman)、变形金刚(Transformers)系列产品持续热销;而宝可梦(Pokémon)在我们看来仍处于培育阶段。在海外市场,尽管美国的消费数据在购物季结束后有所下滑,但名创优品的销售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其门店网络不断扩张。泡泡玛特在海外的新店(如英国曼彻斯特店)开业成功,客流量大;公司对 2025 年在美国的扩张持积极态度。在本报告中,我们还上调了对泡泡玛特 2024 - 2026 财年的盈利预期,幅度为 16% - 37%,以反映其稳健的收入增长。 中国市场 布鲁可(Bloks) 新 IP / 产品:第一季度是布鲁可新 IP 推出的淡季,截至目前本季度推出的新产品主要集中在现有 IP(主要是变形金刚和漫威系列),根据品牌官方信息。对于变形金刚系列,品牌在第一代产品获得良好市场反馈后,推出了 9.9 元系列的第二代产品。 产品热度:在公司的天猫旗舰店(这是面向成人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我们看到 EVA 产品持续热销,过去几个月销售额连续增长;对于宝可梦系列,虽然销售额仍小于 EVA 系列,但也有一定增长。 渠道反馈:通过对几家样本门店的渠道调研,我们发现明星产品(39 元的奥特曼产品、变形金刚系列)的销售表现依然稳健,与本土竞品相比,
泡泡玛特,名创,布鲁可,科伦博泰,亿航智能……高盛最新股票追踪和调研纪要汇总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24-12-21

底部筹码大量消失+频繁存转仓,爱高集团放量闪崩86%早有先兆?

12月20日午后,爱高集团(00328)遭遇了断崖式的股价暴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收盘,爱高集团跌幅高达85.96%,报0.73港元,成交额1.48亿港元,成交量达6776万股,总市值8363万港元,跌破1亿港元门槛。 缘何惊现放量闪崩?笔者将从盘面梳理一番。 5分钟成交量达1740.4万股 12月20日早盘,爱高集团股价呈现轻微上涨状态,涨幅一度接近5%,随后涨幅逐渐收窄,成交量在0至2万股之间浮动。 下午2点22分至26分,爱高集团成交量骤然放大,分别为249.4万股、494.8万股、 238万股、448万股及310.2万股;成交额分别为1314.63万港元、2598.1万港元、1237.84万港元、2322.16万港元及1600.20万港元。简言之,5分钟的时间里,爱高集团的成交量达1740万股,成交额高达9072.92万港元。  值得关注的是,12月2日至17日,爱高集团的总成交量仅达到352.53万股,总成交额为1628.32万元。也就是说,在12月20日的下午2点22分至26分的时间里,平均一分钟的成交量就相当于其12个交易日(12月2日至17日)的交易量总和。可见放量实至名归。 观察这5分钟的资金流向,这五分钟内整体资金流出将近8000万港元,其中特大单流出近7000万港元,大单流出近450万港元,其余则为中小单。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大资金撤退之后,爱高集团股价开始断崖跌落,-1.92%、-8.46%、-26.92%、-46.15%、-73.08%…… 尽管暴跌之后,股价又有小幅提振,但终究“流水落花春去也”,最后跌幅依旧扩大至86%。 底部筹码大量消失 早已是前兆? 智通财经APP认为,爱高集团股价崩盘似乎早有先兆。事实上,在今日之前,爱高集团股价已经连涨3日(17日至19日),累计涨幅达18.3%。 而在股价连涨三日期
底部筹码大量消失+频繁存转仓,爱高集团放量闪崩86%早有先兆?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24-05-07

核能:资本市场下一条交易主线

AI对于资本市场已经不是新鲜事,与AI直接相关的算力芯片炒作也基本上进行了一年的时间。人们能够意识到AI大模型训练所需要的两样东西,算力和数据——却忽略掉了这背后更为基础的要素:能源。 今年3月初的时候,GTC大会之前,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曾经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AI大模型训练对能源的高度依赖。黄仁勋当时表示,如果AI按照现在的速度增长的话,可能要不了多少年,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就将被耗尽。 笔者看来,未来能够满足硅基芯片对能源巨大需求的能源只有一个:核能。 狂飙的铀价 请注意,这里的“铀”不是原油的“油”,而是制造原子弹的必要元素——放射性元素,铀(Uranium)。 关于核电,自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毁灭性地震和海啸引发核事故后,国际资本普遍持谨慎态度。开发和建设核电站的意愿减弱,铀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然而自2016年开始,国际铀价从最低的18美元飙升到最新的92美元。其中在今年2月曾经突破100美元/磅的整数关口。目前铀价创2007年10月以来新高。 (铀价历史走势) 而刺激铀价飙涨的因素,国际地缘政治危机是其中之一,但更重要的,还是对于未来核电需求的提前反应。 这个分析并非主观臆断。根据日经亚洲的报道,近期美国科技巨头微软已经签署了一份合同,为其位于美国东部的数据中心购买核电站发电。此外,微软还开始为其将数据中心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连接计划向专家征询意见。 当然铀价上涨的背后也少不了国际炒家的推波助澜。例如高盛,除了实物铀之外,它已开始扩展到对冲基金的铀期权交易。截至2022年底,这家美国投资银行的英国贸易子公司还持有了价值3.56亿美元的铀库存。 总部位于伦敦的铀行业投资公司Yellow Cake的首席执行官安德烈·利本伯格 (Andre Liebenberg) 表示:“业界普遍认为,随着需求增长不断扩大,供应有限,进一步提价是不可避免的。” 受铀价飙升的刺激
核能:资本市场下一条交易主线
avatar港股挖掘机
2024-04-30

今天!保通关键日!一文带你挖出保通【线索票】

今天是4月30日,对于那些港股通地位岌岌可危的个股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交易日。 众所周知,恒生综合指数每半年会定期调整,6月、12月底分别为数据截止点,9月、3月分别为生效月。对于接下来的进行恒指半年检,考察的时间区段是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这12个月的市场表现。 港股通的调整规则是“严进宽出”。在什么情况下现有港股通标的会被剔除出去呢?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恒生大型、中型指数成分股变动,导致该股票不再符合纳入标准的;二是恒生小盘,按照前12月月末平均市值低于40亿港元,就会被调出。 准确的规则描述如下: 第二种情况更为常见,这就使得有些小盘公司为了保住港股通资格,而在考察期间的月末最后几天拉股价,将月末市值拉高。 如今又到月末,且本个调整考察期只剩两个月了。是不是有些公司该着急了呢? 根据考察规则,假设这些港股通标的今日的股价不变化,以昨日收盘市值拟作为4月底的收盘市值,我们统计了考察期内过去10个月的平均市值情况,并以考察期月末平均市值40亿为红线,估算为维持港股通地位,一些小市值企业未来两个月末平均市值的及格要求,以及对应昨日收盘价其必须达到的相应股价涨幅——换句话说,就是倘若它们今日股价不上涨,为了满足港股通地位,则要达到的“未来月末股价上涨压力值”。 (数据来源:Wind) 在上表这28支目前来看月末平均市值不达标(小于40亿)的标的中,我们暂时不考虑“躺平多时”的地产股,可以看到“保通”动力最大的前十只股份分别是:圣诺医药(02257)、友联国际教育租赁(01563)、叮当健康(09886)、医思健康(02138)、梅斯健康(02415)、同道猎聘(06100)、易点云(02416)、呷哺呷哺(00520)、COSMOPOL INT‘L(00120) 、智云健康(09955)。 有些公司的基本面出现明显恶化。例如圣诺医药的现金流紧张,公司的现金
今天!保通关键日!一文带你挖出保通【线索票】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