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盘在突破3600点之后,继续出现上攻,而银行股大涨是带动行情实现突破的重要因素。银行作为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受到很多大资金的青睐,所以今年银行股一直表现突出,有较大的超额收益。特别是一些大机构的加仓,对于银行股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今年的行情呈现出“哑铃型”结构,一方面是大资金追求稳定回报,配置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等低波红利板块;另一方面是一些追求成长性的投资者,配置科技创新企业,比如前段时间表现突出的英伟达产业链、创新药以及人形机器人板块,都是科技创新的代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科技创新行业的未来走势会更加突出,吸引了很多追求成长的投资者的关注。而很多传统行业由于受到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表现不佳,尤其是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链以及房地产本身。 目前市场具备进一步上攻的机会,A股和港股吸引了外资流入以及居民储蓄大转移所带来的增量资金,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整体表现均超出预期。过去五年,居民储蓄增加了60万亿元,现在存量已达到160万亿元。居民存款的大量增加,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负担,因为贷款难以放出。因此,推动居民储蓄大转移,既可以提振经济表现,也能提升居民的财富效应。目前国有六大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已跌破1%,许多投资者有较大的投资需求。 以往吸引居民储蓄大转移的主要渠道是楼市,但由于现在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较为明显、人口负增长和一二线城市城市化率较高,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楼市难以再作为居民储蓄大转移的“蓄水池”。因此,许多投资者将寻找新的投资出口,股市走强将成为吸引居民储蓄大转移的重要市场。在楼市的高速发展期过后,或将迎来股市的长牛慢牛,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现在这一观点得到初步验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逐步认可,从资金流动的角度可以佐证:房地产成交量持续低迷,而沪深两市和港股的日成交量不断攀升,A股过万亿成交量成为常态,有时甚至达到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