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结束的开始,只是开始的结束。 文丨管艺雯 编辑丨黄俊杰 “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 —— 等待和希望。” 大仲马的这句话格外贴合今年的消费形势。 消费者在等待,守着存款,等待自己的房子价值停止缩水、裁员可能性降低,再考虑恢复曾经的消费习惯。 互联网巨头则必须保持希望、加大投入,在负通胀环境下竭力挖掘增长,维持住平台上的万亿交易,保证自己不被对手超过、期望反弹最终到来。 线上零售是等待和希望的最直接碰撞。如我们 2022 年的报道,消费者的信心已经完成剧烈转变。与此同时,美团以闪购切入电商、抖音一个接一个行业撬品牌商家、拼多多贴钱跟 “国补” 比低价……到今年初,各方投入上千亿元的外卖大战爆发,争夺每年总成交额十多万亿元的存量电商市场。 到 10 月,美团、淘宝、京东的外卖补贴均大幅收缩。它们的外卖订单量也已有所下滑。随着双十一大促的到来,这是第一次真正检验补贴成果的时候 —— 外卖到底是让淘宝成为更强的零售平台,还是像它对手说的 “补贴一停,忠诚归零”? 外卖单量明显下滑,但淘宝的活跃度没有崩 据我们了解,进入 10 月, $阿里巴巴-W(09988)$ 淘宝闪购和美团两家平台的市场份额趋于稳定,两家的日均订单量已经都在 7000 万 - 8000 万单浮动,京东则在 1100 万单左右。淘宝闪购的非餐零售日均订单在 1000 万量级,这一口径包括了天猫超市的半日达等订单。 单量并不直接反应各平台即时零售业务的价值。在外卖的夏季战役中,美团在 7 月第二周最高冲到一天 1.5 亿单,随后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CEO 王莆中对我们说,他不会追求订单的峰值数字,“我就看 30 块钱以上订单的份额,我们永远稳稳超过 70%。” 美团在 7 月底放弃以单量压制淘宝闪购,转向守住高价值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