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
雷达财经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扫除雷点,发现价值。
IP属地:江苏
0关注
989粉丝
0主题
0勋章

青云科技六连板股东密集套现,已连亏八年,老板是“红楼迷”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莫恩盟 编|深海 DeepSeek爆火带来的影响,在二级市场上持续发酵。在众多受到影响的公司中,一家名为青云科技的公司自2月5日起喜获6连板。 而公司股价和市值在搭上DeepSeek概念创下新高之际,青云科技的股东们却在忙着减持。据公司近期发布的公告显示,三位股东在近期减持了公司的股份。 身为青云科技的创始人,黄允松对名著《红楼梦》情有独钟,而公司名字的灵感或正是源于此书。在投身创业大潮之前,黄允松曾任职IBM。2012年,他携手前同事甘泉以及曾经指导过的实习生林源,共同创立了青云科技。 创业初期,三人历经艰辛,但在他们的努力下,青云科技终获蓝驰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2021年,公司成功上市,借此成为“混合云第一股”。截至去年三季末,黄允松、甘泉、林源三人为公司控股股东。 尽管头顶“混合云第一股”的光环,但青云科技却常年身陷亏损泥沼。早在2021年接受采访时,黄允松曾乐观地表示,公司的盈利问题将在三年内得到解决。 然而,遗憾的是,自2017年以来,青云科技连续多年未能实现盈利。如果再加上公司预计去年将录得的0.9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青云科技八年累计亏损近14亿元。 有分析认为,青云科技股东的减持举动,可能与公司近年来不尽如人意的业绩有关,这背后一定程度上或折射出股东们对公司未来盈利前景的担忧。 青云科技股价狂飙,幕后股东减持套现 在连续六个交易日涨停的推动下,青云科技的股价在2月12日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截至当天收盘,青云科技的股价飙升至101.72元/股,总市值也突破48亿元大关。 由于公司股票在2月5日至2月12日期间已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且在连续10个交易日内出现3次异常波动,2次严重异常波动,青云科技不得不在近期发布多则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甚至严重异常波动公告。 青云科技在相关公告中表示,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
青云科技六连板股东密集套现,已连亏八年,老板是“红楼迷”
avatar雷达财经
2022-07-30

新东方2022财年亏损超11亿美元 “董宇辉们”成新希望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日前,“双减”政策后经历转型阵痛的新东方,公布了截至2022年5月31日第四季度及年度的未经审核财务业绩。财报显示,新东方2022财年第四季度净营收为5.24亿美元,同比下降56.8%。整个2022财年,新东方的净营收为31.05亿美元,经营亏损为9.83亿美元,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1.877亿美元。与此同时,截至2022财年末,新东方旗下的学校及学习中心减少925间,较去年同期“砍掉”一半以上。新东方表示,有信心在新财年的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并在 2023财年全年实现盈利。此外,新东方因关停学习中心涉及的租约终止和裁员而产生的额外支出,大部分都已在2022财年被消化。今年6月中旬,新东方于早前推出的东方甄选终于实现大爆发,在以董宇辉为代表的一群主播的带动之下,东方甄选一举成为抖音头部带货直播间。由于东方甄选爆火的节点并非出现在2022财年,因此其对于新东方业绩的具体影响并未体现在当前发布的财报中。不过,东方甄选的吸金能力,仍可从其带货的数据中窥见一二。灰豚数据显示,东方甄选近30天内的30场直播,累计共创下6.4亿元的销售额成绩。新东方四季度营收跌超五成7月27日晚,新东方交出2022财年的成绩单。对于2022财年,新东方董事会执行主席俞敏洪称其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2022财年,新东方的净营收为31.05亿美元,与上一财年相比下降27.4%;利润方面,新东方上一财年的经营利润为1.17亿美元,2022财年新东方转盈为亏,经营亏损为9.83亿美元,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1.877亿美元。单季度来看,新东方2022财年第四季度共录得5.24亿美元的净营收,同比下降超五成,降幅达56.8%,该季度的经营亏损为1.06亿美元。对于营收下降,新东方解释称主要系配合相关政策终止K-9学科课后辅导业务带来的影响。据俞敏洪透露,为了符合相关政策,新
新东方2022财年亏损超11亿美元 “董宇辉们”成新希望
avatar雷达财经
2023-08-18

中公教育拟提供担保总额不超过50亿,公司还面临股民的索赔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冯秀语 编|深海 8月17日晚间,中公教育披露了关于为公司及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额度预计的公告。 公告称,为满足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于2023年6月26日召开的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及子公司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同意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申请总额不超过5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为落实向金融机构融资事宜,公司拟以自有的土地、房产及子公司股权等资产,为公司及子公司向银行、信托及其他金融机构融资提供总额最高不超过50亿元的担保,在此担保额度可循环使用。 公司于2023年8月17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为公司及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额度预计的议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本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本次担保额度有效期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止,任一时点的担保余额不得超过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担保额度。 值得关注的是,中公教育还面临投资者的索赔。雷达财经梳理发现,2022年4月28日,中公教育公告收到了安徽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1号。 证监局经调查认定,中公教育在临时公告《关于收购陕西冠诚•九鼎国际1号楼的公告》及2019年度、2020年半年度、2020年年度报告中,未如实披露与陕西冠诚、北京创晟、上海贝丁、吉安理享学、辽宁瀚辉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存在虚假记载及重大遗漏。 据此,安徽证监局决定:一、对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二、对李永新、石磊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00万元罚款;三、对王振东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四、对桂红植、罗雪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对此,上海市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股票索赔专业律师吴立骏向雷达财经表示,根据证券法及相关规定,受损投
中公教育拟提供担保总额不超过50亿,公司还面临股民的索赔
avatar雷达财经
2023-07-21

ST浩源及相关人员被采取监管措施,公司还面临投资者索赔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冯秀语 编|深海 7月20日晚间,ST浩源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员于2023年7月19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局(以下简称“新疆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新疆浩源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3〕19号(以下简称“《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关于对杜刚、沈学锋、张园园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的决定》(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3 〕20 号(以下简称“《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的决定》”)。 经查,ST浩源于2022年5月至9月期间与关联方新疆盛威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盛威)及新疆振泽文化创意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疆振泽)发生的采购安全评估、培训等相关服务的9笔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交易金额合计568.50万元,占公司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的0.91%。 公司未及时识别出上述关联方并对相关交易履行审议及披露程序,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及第四十一条规定。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新疆证监局决定对ST浩源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并将相关情况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杜刚作为ST 浩源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沈学锋作为公司副总经理、代董事会秘书,张园园作为公司财务总监,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有关规定,新疆证监局决定对杜刚、沈学锋、张园园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值得关注的是,ST浩源还面临着投资者的索赔。早在2021年8月3日,ST浩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局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 经新疆证监局查明,ST浩源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其为关联人提供8000万元担保及因担保责任产
ST浩源及相关人员被采取监管措施,公司还面临投资者索赔

亿嘉和控股股东解除867万股质押,公司或还因信披问题面临维权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阑珊 编|深海 2月17日,亿嘉和发布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朱付云通知,获悉其将质押于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的867万股公司股份办理了解除质押手续。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亿嘉和控股股东朱付云直接持有公司股份4914.54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23.8%。朱付云本次解质股份为867万股,本次解除质押的股份数量占其目前所持有公司股份的17.64%,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2%,解除质押时间是2025年2月14日。本次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后,朱付云累计质押公司股份2250万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的45.78%,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9%。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朱付云以及由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南京瑞蓓创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南京瑞蓓”)合计持股数量为7464.61万股,累计质押股份2250万股,占合计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30.14%,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10.9%。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6月20日,亿嘉和发布关于收到江苏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 经查,亿嘉和于2024年1月31日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3500万元到5200万元;2024年4月29日,亿嘉和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更正公告》,预计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0万元到-800万元;2024年4月30日,亿嘉和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5.64万元。亿嘉和首次预告业绩与实际业绩差异金额较大,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信息披露不准确。 根据《信披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江苏证监局对亿嘉和及财务总监王立杰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对此,四川鼎众律师事务所余君律师向雷达财经表示,根据证
亿嘉和控股股东解除867万股质押,公司或还因信披问题面临维权
avatar雷达财经
2024-08-21

蓝月亮创始人罗秋平夫妇财富三年缩水550亿,曾被高瓴张磊深度看好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莫恩盟 编|深海 前不久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队创下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夺金新纪录。 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宴,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们展现风采的竞技场,也是各大品牌争相露脸的舞台。本届奥运会,中国跳水梦之队首次包揽了跳水项目的全部金牌。而作为这支荣耀之师的官方合作伙伴,蓝月亮品牌也借此东风收获了不少的品牌曝光与关注。 不过,站在聚光灯下的蓝月亮,其背后亦承载着不容忽视的业绩挑战。在近日公布的盈利预警公告中,蓝月亮透露其上半年的整体销售额较去年同期飙升约38%,但其预期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6.65亿港元,相较上年的1.68亿港元亏损规模大幅扩大。 对此,蓝月亮解释称,上半年的销售额的增加被销售活动增加导致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所抵销,尤其是由于推广新产品、拓展新电商渠道及品牌建设的业务。 作为洗衣液赛道的领军选手,蓝月亮自1992年创立以来已历经三十余载风雨兼程。回顾蓝月亮的发展,两个男人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位便是蓝月亮的创始人罗秋平。科班出身的罗秋平原本有免试读博的机会,但在“中国老百姓或许更需要的不是论文而是产品”的想法下,他最终选择了一条未知的创业之路。 而蓝月亮另一位不可或缺的引路人,则是高瓴资本的掌舵者张磊。在那个洗衣液市场尚显稚嫩、产品份额不足4%的蓝海时代,张磊以其独到的投资眼光和前瞻性的战略思维,为蓝月亮指明了方向。在他的建议与支持下,罗秋平勇敢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大力进军洗衣液市场,一步步带领蓝月亮成长为了今日的“洗衣液一哥”。 蓝月亮在市场上的大获成功,也为其掌舵者罗秋平、潘东夫妇二人换来了巨额的财富。2020年上市的蓝月亮,随即便在第二年将罗秋平、潘东送上了《胡润全球富豪榜》。 不过,相较首次登榜时的650亿元财富,罗秋平、潘东在最新一期《胡润全球富豪榜》的财富已缩水550亿
蓝月亮创始人罗秋平夫妇财富三年缩水550亿,曾被高瓴张磊深度看好
avatar雷达财经
2024-05-20

云南白药“功臣”王明辉传被查,福建前首富陈发树也被卷入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中药龙头云南白药近期不太平。 经济观察网日前报道称,云南白药爆发窝案,原董事长王明辉、原首席运营官兼高级副总裁尹品耀等5位公司曾任高管,从2023年年初至2024年年初,因涉及同一事项先后被纪委监委部门带走调查。 随后多家媒体跟进报道了这一事件,受此影响云南白药股价连续下跌。 目前,云南白药方面对此消息未有回应。有接近公司的人士向媒体称,王明辉的确在接受调查,案由或涉及云南白药收购万隆控股(现名“云白国际”)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 也有媒体报道,王明辉等高管被查的原因之一,与云南白药旗下一款明星产品——云南白药创可贴相关,涉及罪名包括贪污等。与此同时,来自福建的知名富豪、新华都实际控制人、云南白药董事陈发树亦涉入王明辉等人案件之中,长时间“失联”。 从2004年起,王明辉执掌云南白药19年,被外界视为公司的“灵魂人物”,但其任内云南白药也因收购上市公司、成立私募基金一系列操作,被外界质疑是“不务正业”。2023年3月王明辉因个人原因,辞去云南白药一切职务。 此外,云南白药在过去几年给人的印象之一是“沉迷炒股”,并导致业绩坐上过山车。而公司大笔开展证券投资,也被认为与福建前首富陈发树有关,其历任云南白药联席董事长、现任董事。 在重回主业后,云南白药2023年和今年一季度业绩重归增长。不过公司过度依赖云白白药牙膏这一大单品,如何寻找新增长点,是摆在公司管理层面前的现实课题。 王明辉陈发树均遭调查 回顾云南白药的发展历史,王明辉无疑是一位关键人物。 公开资料显示,王明辉1962年4月出生,云南曲靖罗平人,毕业于云南大学涉外经济专业,曾任大理宾川县医药公司主持工作副经理,昆明制药厂计划经营科副科长,以及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等职务。 1993年,云南白药成为了云南省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彼时公司以云南白药散剂和胶囊为公司核心产品。 但随
云南白药“功臣”王明辉传被查,福建前首富陈发树也被卷入
avatar雷达财经
2024-01-18

中公教育获得7000万贷款 公司及董事长已被罚面临股民索赔

图片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李茜 编|深海 1月18日晚间,中公教育发布关于公司借款和担保的公告。 近日,中公教育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分行(以下简称“中信芜湖分行”)签订了《综合授信合同》,中信芜湖分行向公司提供2.8亿元的授信额度,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在上述授信额度内,公司与中信芜湖分行签订《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合同》,约定并发放首笔贷款7000万元。公司及子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永新及其他相关方等为该笔授信额度下的贷款事项提供资产抵押及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鉴于公司于2023年4月27日和2023年8月17日分别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及子公司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关于为公司及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额度预计的议案》,同意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50 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以及以自有的土地、房产及子公司股权等资产,为公司及子公司向银行、信托及其他金融机构融资提供总额最高不超过50亿元的担保,在此担保额度内可循环使用。以上申请授信及担保事项已经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及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授权公司管理层或者授权代表在额度范围及有效期内对具体事项进行决策和签署相关手续。 中公教育表示,上述贷款及担保有利于公司补充日常流动资金,符合公司经营需要,符合上市公司和全体股东的中长期利益,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因信息披露违法,2022年4月27日,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安徽证监局对中公教育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对董事长李永新处以200万元罚款。此外,公司还有多位高管被罚。 对此,吴立骏律师表示,凡是在2019年2月28日至2021年11月30日期间买入,且在2021年11月30日收盘时依旧持有的受损
中公教育获得7000万贷款 公司及董事长已被罚面临股民索赔
avatar雷达财经
2024-01-04

首富钟睒睒加速“搬运大自然”

雷达财经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 新年的第一天,中国首富钟睒睒旗下的公司就有大动作。 1月1日晚间,农夫山泉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与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政府就“农夫山泉建德饮用水及饮料综合产业基地项目”签署投资协议,项目拟投资金额50亿元。 这是公司抢占水源的最新一例。过去一年,农夫山泉抢占水源呈现加速趋势,在山西垣曲、西藏林芝、广东河源等地开展投资。 农夫山泉自称“大自然的搬运工”,这简单的生意助力创始人钟睒睒三次登顶中国首富宝座。只是饮用水市场向来竞争激烈,而市场份额争夺的核心,则在于对优质水源地的竞争。 “优质水源是稀缺资源,水源地布局就是未来,也是农夫山泉区别其他饮用水企业的壁垒。”农夫山泉方面曾表示。 有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市场进入存量阶段、同质化严重,农夫山泉的饮用水板块也出现增长乏力的迹象。这种情况下,为了构筑水源地壁垒,农夫山泉只得硬着头皮继续扩张;而在包装饮用水之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成了农夫山泉另一件紧要的事情。 加速跑马圈地 对于优质水源的争夺,农夫山泉首当其冲。 根据最新公告,公司与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政府就“农夫山泉建德饮用水及饮料综合产业基地项目”签署投资协议。 根据投资协议,农夫山泉已同意通过招拍挂形式取得约1000亩工业用地的使用权,并承诺本项目的总投资额为人民币50亿元,项目按两期多阶段实施,将于项目用地全部交付后的五年内完成全部投资。 杭州媒体报道称,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见证签约,市领导朱华,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出席签约活动。 如今,农夫山泉在建德已投资建成五个厂区,投产38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近450万吨,实现了从单一饮用水向多元饮料、从人工作业向智能化工厂、从生产制造向二三产融合的跨越。 而此次签约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内容涵盖饮用水和饮料生产制造、原材料和原物料生产加工等多个领域。 公告中农夫山泉
首富钟睒睒加速“搬运大自然”
avatar雷达财经
2023-07-11

ST天顺股东累计质押1960万股,公司内控存缺陷面临股民索赔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杨洋 编|深海 7月10日晚间,ST天顺公告称,近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舟山天顺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的通知,获悉舟山天顺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后再质押。 公告显示,截至本公告日,舟山天顺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累计质押股数为196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41.67%。一致行动人王普宇累计质押股数为35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77.88%;胡晓玲累计质押股数为42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9.99%。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24日,ST天顺公告称,经自查,控股股东通过第三方供应商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经了解,资金主要用于经营周转。根据初步自查的情况,占用期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累计发生金额约2.8亿元。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前述占用资金及相关利息已经全部偿还给上市公司,目前资金占用余额为零。 这一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情形,导致ST天顺2022年度被大信会计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大信所”)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大信所表示,ST天顺与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相关的财务报告内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为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供合理保证,而上述重大缺陷使公司内部控制失去这一功能。 大信所认为,由于存在上述重大缺陷及其对实现控制目标的影响。公司未能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 条第(四)款规定:公司最近一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者鉴证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天顺股份”变更为“ST天顺”。 对此,吴立骏律师向雷达财经表示,上市公司不当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受损投资者可索赔。凡是在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24日买入,且在2023年
ST天顺股东累计质押1960万股,公司内控存缺陷面临股民索赔
avatar雷达财经
2022-03-25

身家缩水超600亿,前“中国女首富”汪莹经历了什么?

雷达财经出品文|张凯旌 编|深海电子烟的造富神话,正在加速破灭。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电子烟国家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电子烟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行业的监管力度。雷达财经了解到,《办法》将于5月1日起施行,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新规实施将给从业者带来巨大挑战。如《意见》提到,雾化物设计不应使产品特征风味呈现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这意味着电子烟商家大力推广的“水果味”等口味烟弹迎来倒计时;而《办法》中提到的“不得排他性经营上市销售的电子烟产品”,或将导致此前对品宣和销售起重大作用的“品牌专卖店”失效。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月22日雾芯科技在美股上市当天,持股54.3%的创始人汪莹身家一度达到1629亿元,其也成为了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中的“中国女首富”。不过,汪莹是否曾晋升为“中国女首富”,尚存一定争议。据了解,汪莹54.3%的持股,还包含了管理团队的持股,其个人实际持股为19.88%。但即便如此,汪莹所拥有的财富也足够惊人,特别是考虑到其创业仅有三年的时间。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雾芯科技市值蒸发超九成,汪莹的身家也大幅缩水。按照胡润全球富豪榜的统计,2021年至2022年汪莹的财富也已从710亿元下滑至63亿元。据此计算,汪莹身家缩水达647亿元。在行业人士看来,汪莹的过山车般的财富经历,是电子烟行业颠簸发展的一个缩影。雾芯科技上市即巅峰,汪莹财富经历过山车汪莹背后的雾芯科技,是中国电子烟市场中不折不扣的巨头。据CIC报告,2020年前9个月,按零售额计算,雾芯科技的中国市场份额高达62.6%。雷达财经梳理发现,雾芯科技的迅猛发展,主要是踩中了风口。2015年,美国电子烟公司Juul横空出世,并在此后的三年内实现了销售额与估值的暴涨。至2018年底获得烟草巨头奥驰亚集团的巨额投资时,其估值一度达到惊人的380亿美元。一时间
身家缩水超600亿,前“中国女首富”汪莹经历了什么?
avatar雷达财经
2022-12-23

接棒小米王翔出任总裁,卢伟冰是啥来头?

雷达财经 文|长帆 编|深海 据媒体报道,小米集团内部信透露,总裁王翔将于月底退休,卢伟冰将接任总裁一职。 小米官网显示,王翔,61岁,合伙人、总裁,协助CEO负责集团运营。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男年满六十周岁应当退休。 按照年龄来看,王翔的确符合退休情形。 资料显示,王翔曾在美国高通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全面负责高通公司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和运营,包括高通公司中国区的芯片业务和客户支持工作。王翔加入高通公司前曾任职于包括摩托罗拉、朗讯/Agere在内的多家全球领先公司,担任销售和市场营销方面的重要职位。 王翔自2015年7月加入小米集团,曾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国际部总裁,负责全球业务拓展、知识产权战略,以及管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于2019年11月成为本集团总裁。王翔加入小米后,凭借其出色的领导能力以及资深的管理背景,一方面带领团队进入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持续完善小米的全球知识产权战略及合规体系,为小米公司的国际化进程扫清了知识产权障碍。 雷达财经注意到,王翔在小米管理层中年龄最大,最年轻的副总裁Manu Kumar Jain年仅41岁,雷军52岁。 发生总裁变更的小米,现状并不好。 不久前小米公布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米录得营收704.74亿元,虽然这一营收规模相较今年第二季度实现0.4%的环比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减少了9.7%。 第三季度营收下滑的同时,小米的利润指标直接亮起了红灯。财报显示,小米第三季度的期内亏损为14.74亿元,去年同期小米取得的期内利润为7.89亿元,此番直接由盈转亏。 第三季度,小米来自智能手机分部的收入,由去年第三季度的478亿元降至今年第三季度的425亿元,同比下跌11.1%。造成该分部收入下跌的原因,主要是该季度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平
接棒小米王翔出任总裁,卢伟冰是啥来头?

奥联电子董事长辞职,公司已被罚投资者可索赔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林宜采 编|深海 1月10日,奥联电子发布关于董事长辞职的公告。 公告显示,奥联电子董事会于2025年1月10日收到公司董事长陈光水的书面辞职报告。陈光水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陈光水的辞职不会导致公司董事会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的规范运作及公司正常经营,其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完成董事的补选、董事长的选举。 陈光水原定任期至公司第四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陈光水未持有公司股份,不存在应当履行而未履行的承诺事项。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4月7日,奥联电子发布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经查明,奥联电子存在以下违法事实:奥联电子披露的胥明军在钙钛矿领域的业绩存在误导性陈述。具体包括:(一)关于胥明军在钙钛矿行业主要业绩的内容存在误导性陈述;(二)关于胥明军及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存在误导性陈述。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证监会决定:一、对奥联电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二、对陈光水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三、对薛娟华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四、对胥明军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五、对傅宗朝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六、对蒋飚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对此,四川鼎众律师事务所余君律师向雷达财经表示,上市公司不当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受损投资者可依法索赔。凡是在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2月21日期间买入,且在2023年2月21日收盘时持有奥联电子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通过公号“雷助吧”(雷助码:66)报名,免费参与索赔。获赔前无任何费用。 天眼查显示,奥联电子参与招投标项
奥联电子董事长辞职,公司已被罚投资者可索赔
avatar雷达财经
2024-12-04

170亿半导体大佬张帆,盯上85亿独角兽

雷达财经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 芯片行业又现整合事件,指纹芯片龙头汇顶科技宣布收购一家显示芯片独角兽。 近日,汇顶科技公告称,拟购买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英谷”)的控制权,同时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自2024年11月25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成立于2012年的云英谷来头不小,公司系显示芯片独角兽,在《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的估值达到85亿元,且曾获华为、小米等投资。去年初,证监会曾披露了中金公司关于云英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不过此后公司再无IPO的进一步进程。 东北证券分析师李玖认为,此次汇顶科技收购云英谷,将OLED屏幕必不可少的显示驱动芯片也整合进公司的产品矩阵,进一步迎合OLED屏幕发展的大趋势,发挥协同效应与细分领域的竞争能力。 汇顶科技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为张帆,技术出身的他于2002年创建了这家公司,早期做固定电话发家,后借助智能手机的普及快速扩张,短短数年间将公司打造成国产指纹芯片一线大厂,最高市值超过1700亿元。 不过,随着苹果告别指纹解锁采用面部解锁,叠加智能手机告别高增长,汇顶科技从巅峰跌落,目前总市值剩下约375亿元。随着本次交易的推进,公司能否在触控与显示的协同发展效应下提升盈利能力,仍值得进一步关注。 拟并购胡润独角兽 因筹划购买云英谷的控制权,汇顶科技自11月25日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的主要交易对方为顾晶、深圳翼势一号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市翼升一号企业管理中心 有限合伙)及深圳翼升二号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鉴于本次交易事项尚在协商过程中,最终交易对方以公司后续披露的公告信息为准。 根据官网,云英谷是一家以显示技
170亿半导体大佬张帆,盯上85亿独角兽
avatar雷达财经
2022-03-28

恭喜毕业?京东B站重新定义了裁员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互联网大厂将裁员玩出了“新花样”。据中国基金报报道,日前有网友爆料称,京东HR将裁员信称之为“毕业须知”,并恭喜被裁员工从京东顺利毕业。另据网传的一份文档显示,此次裁员覆盖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业务板块,裁员比例10%-30%之间。京东“毕业”之后,B站也有类似操作,将裁员称为“毕业日”。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晒出B站将裁员说明流程称为“bilibili毕业日各项事宜指引”的截图。对此,有网友调侃,既然裁员信写的如此“情谊满满”,能不能选择留级、不想被强制毕业。有赞是近期被曝出大规模裁员的另一家巨头,并且疑似裁员数量达2000人。有赞回复界面新闻,整体裁员比例是20%,大概涉及1000人。对于互联网行业密集裁员,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降本增效的新阶段,眼下进行的裁员动作意味着,理性规划取代了过去以规模换增长的无序扩张,互联网也进入需要“精细化管理”的时代。京东多个事业群裁员调整互联网“击鼓传花”式大裁员,已经传导到了京东。前几日有媒体报道,京喜拼拼是京东这一轮裁员的重灾区。京东内部人士称,此次京喜事业群的裁员比例或在10-15%,甚至更多。但随着消息发酵,外界发现京东的裁员范围远不止此。据网传的一份文档显示,此次裁员覆盖业务线较广,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板块的多个事业部都设置了裁员比例,多数在10%-30之间,其中京喜四川、广东等多个战区裁员比例更是高达100%。雷达财经从上述文档中发现,京喜事业群的裁员比例大约在20%-40%之间,其中标注为一级部门的四川战区、江西战区、广东战区裁员比例为100%,技术与数据中心的部分二级部门裁员在30%到50%不等,拼拼运营部的裁员比例在10%-20%。据悉,目前京喜事业群主要包含4大业务,京喜专注下沉市场,对标淘宝特
恭喜毕业?京东B站重新定义了裁员
avatar雷达财经
2022-09-06

上市以来127次回购,为何依然难撑住小米股价?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小米集团又双叒叕回购了! 9月5日,小米集团耗资约4890万港元回购公司450万股股份;次日,小米集团又耗资约4932万港元回购公司450万股股份。 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小米集团自上市以来已累计发起127次股份回购。然而,小米集团自上市以来的超百起股份回购,并没有长久有效地提振公司的股价。 截至9月6日收盘,小米集团最新市值为2735.93亿港元,年内市值蒸发约1990亿港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小米集团近来股价的低迷,或与其上半年业绩的颓软有关。一方面,小米集团在本属于自己强项的智能手机分部没能展现出亮眼的成绩,而高端化之路又任重道远;另一方面,小米集团的造车业务宛如一只“吞金兽”,不断吞噬着公司的现金流,且造车业务的难度颇大,巨大的投入能否换来相应的回报,也存在不确定性。 自上市以来超百次股份回购 9月6日,小米集团于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于9月6日回购450万股,回购价格为10.92港元至10.98港元,共耗资约4932万港元。 事实上,回购对于小米集团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同花顺iFind显示,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小米集团股份回购的次数就达到9次,累计耗资4.94亿港元。 若将时间线拉长,这是小米集团年内的第30次股份回购,也是小米集团自上市以来的第127笔股份回购。雷达财经统计得知,小米集团上市以来的上百起的股份回购,回购价区间在8.73港元至27.2港元之间,回购均价为16.53港元,超百起股份回购累计让小米集团花费了多达137.82亿港元的资金。 早在小米敲响港交所上市之钟的当晚,雷军便曾在庆功宴上放话“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然而,小米集团首日便跌破发行价。公司的股价表现不及预期,雷军心里特别难受,直言“对于IPO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难堪的事”。此后,小米的股价表现也并不十分理想,雷军一度情绪非常低落
上市以来127次回购,为何依然难撑住小米股价?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