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
少年维特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主要做港美股,基本面和技术面都看,坚信市场始终有效
IP属地:河北
26关注
8483粉丝
6主题
0勋章
avatar少年维特
2021-01-12

百度的估值修订:1000亿美元应该是个起点

之前看到@陈达美股投资 对于百度的估值三段论,将其分为成熟业务、成长业务、前沿业务三类,我也是比较认可这个模型的,当时百度的市值480亿美元,给出的估值是805-900亿美元。这才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百度似乎要提前完成了这轮估值修复了,昨天盘前涨幅一度超过6.81%,虽然收盘跌了不少,但是ARK加仓了。整体来看,这个作业抄的还可以。消息面,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1月11日,百度和吉利双双官宣合伙造车。百度肯定是阿波罗没啥新鲜了,合作中提到了吉利去年9月推出的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算是个亮点。据说为了研发这个新架构,吉利投入了180亿元,也要开始走技术输出路线了,算是个强强联合吧。第二个是:工信部助攻,百度和吉利官宣合伙造车这天,工信部发了个征求意见稿《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让各省、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其行政区内选择有代表的道路、区域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应用,范畴由道路进一步扩展至区域,且包含高速公路,为保证安全并非开放所有的公共道路和区域。申请用于示范应用的车辆应在相应道路上进行过不少于240小时或1000公里的道路测试。这个征求意见稿怎么看都是给自动驾驶扫清法律障碍的,而这个层面最大的受益者当属百度。百度在自动驾驶这块一直是走在前面的,走太快没有法律法规铺路也有点掣肘,之前厂长坐阿波罗还被交警给罚了。行情上:1月8号就已经大涨15.57%,核心也是联合造车传闻被证实,日本瑞穗分析师就上调了目标价到250美元,核心逻辑是看好造车以及核心的电商广告业务稳定逻辑,结果当天差点一步到位。比较有意思的是,上一轮瑞穗给出上调到170美元目标价时是11月5日,当时传出百度收购YY传闻。重新捋一遍三段论估值的修正成熟业务:移动生态,MEG(移动生态事业群组)这部分当时是按照搜索+信息流广告给的估值,今年的自由现
百度的估值修订:1000亿美元应该是个起点
avatar少年维特
2023-08-22

新氧Q2扭亏为盈,产业互联网转型效果显著

疫情三年,医美行业作为强线下场景受到冲击比较大。2023年上半年,消费强劲复苏,医美行业恢复高景气度,新氧作为医美行业头部企业恢复高增长。 2023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4.121亿,创2022年以来单季度收入新高,同比增长33.3%,环比增长32.9%; 成本支出1.5亿,同比增加43.9%,主要是新氧Prime和武汉奇致激光部分导致增加。整体运营费用2.82亿,同比增加14.5%。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1550万元,单季度扭亏为盈。 对比国内医美三剑客,上半年昊海生物的医美业务实现收入4.85亿,同比增速47.49%;爱美客2023H1上半年预计扣非净利润预期在9.08-9.68亿之间;华熙生物暂未公布相关业绩及预告。 同做医美业务的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16亿,同比增速90.66%。 产业链上游来看,收入增速和净利润依然维持在不错的水平。 下游日子不太好过,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上千家医美企业和机构倒闭注销。 新氧2023Q2能够恢复收入同比环比恢复高增长态势,且单季度扭亏,新氧这次战略转型,还是比较成功的。 聚焦高质量增长,回归医美本质 2023年Q2,新氧社区电商(POP)业务加快恢复,线上非手术项目订单同比增长25.6%,非手术项目GMV同比增长51.6%。 社区电商(POP)业务是新氧的基本盘,也是过去几年新氧的核心收入,体现在收入上,一侧是来自产业链中游医美机构的信息服务及其他收入,另一侧是来自C端消费者的预定订单收入。 医美行业目前持续增长,求美者倾向于更加优质的医美服务和体验。目前业界普遍的共识是医美归医,求美者也愿意为好生意支付更高的溢价。现实情况是,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国内的医美医师方面缺口很大,成为合格的医美医师,至少需要8年以上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根据ISAPS的一项调查显示,2021年每
新氧Q2扭亏为盈,产业互联网转型效果显著

矿企开始加速整合了

提要:从持有情况来看,灿谷已位列行业前五,距离“1万枚BTC持有俱乐部”还有一定距离,若Q1顺利完成18 EH/s的交割,2025年有望达成这一目标。 灿谷近期公布了1月份的BTC挖矿数据,表现稳定,总产量538.2 BTC,日均产出17.4 BTC,总持有量达1472枚,市值约1.45亿美元。 前五大矿业股,挖矿奖励占全网21.07%。 从算力效率来看,灿谷为17.9,与CLSK和RIOT的18接近,而MARA在最新公告中表示,1月份区块产量环比下降12%,主要归因于网络难度波动和间歇性减产,属于短期特殊情况。 此前市场对灿谷的矿机效率有所担忧,但目前数据来看,其挖矿效率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并未出现明显劣势。 从持有情况来看,灿谷已位列行业前五,距离“1万枚BTC持有俱乐部”还有一定距离,若Q1顺利完成18 EH/s的交割,2025年有望达成这一目标。 电力成本目前还是核心矛盾 从行业趋势来看,上周全网算力峰值突破852 EH/s,挖矿难度上涨6.38%,算力竞争加剧。短期来看,电力成本成为关键变量,矿企需要平衡扩张与成本控制,以确保盈利能力。 美国地区矿场电价维持在5-5.5美分/kWh,灿谷已完成交割的32 EH/s算力中约60%位于美国,待交割的18 EH/s则分布在加拿大、阿曼、巴拉圭和埃塞俄比亚等低电价区域,未来毛利水平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美国政府政策可能带来新的变量。特朗普政府曾退出《巴黎协定》,并推行传统能源政策,旨在降低电价以满足AI行业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这一政策若持续,将对矿业股形成潜在利好,尤其是运营成本较低的企业。 政策方面,还是要关注SAB-121 如果BTC资产能按公允价值入账,整个行业立即起飞了。灿谷为例,2024年汽车金融收入大概是2亿人民币这个体量,2025年在贷余额进一步下降,收入预计会更低,预估也是这个水平。 而挖矿业务,目前每月挖矿
矿企开始加速整合了
avatar少年维特
2023-10-25

乐普生物MRG003的二期临床数据出来了

乐普生物在ESMO2023会议上公布了EGFR ADC新药MRG003的最新临床进展,适应症包括头颈癌、鼻咽癌等。 整体结论就是,MRG003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对于曾经失败过铂类药物和PD-1/L1抑制剂的2/3线R/M SCCHN患者显示出有希望的疗效。 这如果放在美股,估计一夜几倍了,看来大A投资者还是比较理性。 具体数据表现: 鼻咽癌临床数据:MRG003治疗鼻咽癌的IIa期临床入组了61例患者,分为两个剂量组(2.0mg/kg和2.3mg/kg)。两个剂量组的ORR分别为39.3%和55.2%,DCR分别为71.4%和86.2%,mDoR均为6.8个月,mPFS分别为7.3个月和未成熟。严重副作用发生率为11.5%,没有治疗相关的死亡案例。 头颈癌临床数据:MRG003治疗头颈癌的二期临床入组了67例患者,分为两个剂量组(2.0mg/kg和2.3mg/kg)。患者接受治疗的中位数为2线,95.6%的患者接受过铂类化疗,76.1%的患者接受过PD-1/L1抗体治疗,47.8%的患者接受过西妥昔单抗治疗。在2.3mg/kg剂量组中,PD-1/L1抗体耐药患者的ORR为43%,DCR为86%,mPFS为4.2个月,mOS为11.3个月。 从治疗方案上看,目前一线二线主流还是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而免疫治疗无论单抗还是双抗,都有耐药性问题。头颈鳞癌属于2年内高复发癌症,复发率高达50%。 MRG003是属于靶向EGFR的ADC新药,是通过EGFR抗体和MMAE毒素的结合,以达到杀死EGFR阳性的肿瘤细胞,能很好解决抗药性问题。 MRG003非常适合作为化疗、免疫治疗的后线治疗。另外乐普生物本身也有自己的PD-1,对于临床以及后续治疗方案方面,都是有综合优势。 这波MRG003二期临床有积极进展还是比较关键。目前已经在进行一项III期研究,主要是关于MRG003与西妥昔
乐普生物MRG003的二期临床数据出来了

说下网易有道最近热点和中长期看法

最近消息面上主要是这俩: 2月10日,有道小P宣布接入DeepSeek后能力升级,另外词典笔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台。 昨天直接一根40%的大阳线,这算是近期中概里面,DeepSeek概念涨幅比较凶的,上周我预估会破10,没想到晚了两天。 硬件方面,词典笔不算什么新产品,主要是销量节奏,去年8月突破800万台,大概半年到1000万,算是个大单品的里程碑。 现在词典笔把AI模型加进来,开始从单一翻译工具进化为包括语言学习、作业辅导等多功能AI学习助手。参考海外各种AI智能硬件的逻辑,纯AI硬件出货量破千万的还是很少的,比如AI眼镜,Meta和雷朋眼镜,也是二代出货量才到200万台,如果词典笔在学习场景继续爆的话,也算把AI硬件想象空间打开。 这里面有道小P也接入了DeepSeek-R1大模型,涉及到用户粘性问题,抢第一波很关键了,至少你别跑。 年前公司也推出了 “子曰-o1”,推理模型目前是主流,按照之前周枫说的,语言学习和学科类,正好是对应两种不同的思维连模型,子曰-o1对标的是DeepSeek的R1和OpenAI的o1了,14B参数规模,能够在消费级显卡上运行,并支持中文逻辑推理与分步解题,行业模型有自己的垂直优势。 从估值的角度看,有道当前的股价仍远低于2020-2021年牛市时的高点,虽然破了10块,月线级别有一定压力。 现在这个阶段谈估值的话,之前讲过,也要看懂王任期中概行情以及AI概念。 有道今年主要解决的是盈利和现金流出收窄,收入方面估计变化不大,在15-16亿这个区间,主要是看学习服务成本优化。AI订阅需要看下环比情况,这个是基础商业模式转变问题,很关键,这两个Q估计就破亿了。 广告是现金牛,增速一直不错,等年报看看最新数据如何。 总体上,国内推理模型的成熟将加速教育AI应用落地,在前期的大模型和应用积累基础上,有道后续在市场上竞争力上还会得到进一步助益。 <
说下网易有道最近热点和中长期看法
avatar少年维特
2024-01-13

快手在直播带岗这块业务的前景

1月10日,人社部发了一个《关于推进直播带岗在就业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通知》,直播带岗这事儿从顶层设计往下落了。现在这个情况,保就业、促就业确实是大事儿。 通知里面重点提到几项,打造直播带岗基地、培育一些品牌出来,感觉快手在里面确实有点机会。 1.用户规模:快手布局招聘比较早,2021年就开始搞“直播带岗”了。官方查到的数据,快手直播招聘平台“快聘”板块的去重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2.5亿。2022全年,快聘直播场次超500万场,提供岗位的企业总数已达24万家。2023年初,快聘简历单日投递量突破了50万份。今年,快手上的招聘类内容单月播放次数达到76亿次,播放时长23亿分钟。快聘平台服务业的简历投递频次,更是以700%的速度在增长。 2.信任场景:找工作这事儿熟人来带的信任和连接非常关键。比如典型的内推要比海投强很多。快手社区形态是围绕“人”来构建的,是短视频平台里面粘性最好的,在信任这方面有优势。再一点,快手上多元化的内容,也能给带岗这个场景增信,包括办公环境、待遇、工资情况等,都可以找得到。 3.分发匹配:找工作这事儿根本是做匹配,求职的不知道那里需要人,招聘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这里面平台的优势就会显示出来了。 4.蓝领市场:最近平台上有个段子很火,大学生底薪3000卑躬屈膝,民工2.2万还要提各种条件。现在一直讲人口红利消失,招聘成本上升,最典型的就是制造业用工荒。快手有属于直播平台里面,市场下沉做的最好的之前,之前帮歌尔股份做的一场直播,单场观看量达到了180多万人次,简历投送量达到了两千多份,效率确实牛。 5.商业角度:虽然直播带岗这事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但是市场规模也不小,整个人力资源行业趋势也是蓝领市场规模,包括市场渗透率也都在上升。 根据东方证券研报测算:早在21 年人力资源行业收入就有 2.5 万亿,按照 10~20%服务费率估算产业价值在 0.25~0.5
快手在直播带岗这块业务的前景
avatar少年维特
2023-09-05

半年业绩粉笔挤下中公,职考“一哥”要换人?

最近不少公司都公布最新的业绩,我一直对教培赛道比较感兴趣,前两年也配置过一部分,但之前当时大部分投资者的共识是错杀,可以等一波疫情开放预期业绩修复,不过最后是割肉出的。最近,感觉又到了可以买入的点位,我特别仔细看了下中公和粉笔的中报,发现公考“一哥”好像已经是粉笔了? 公考一哥? 2023年上半年粉笔总收入16.8亿,同比增加 15.9%,归母净利润8148万同比扭亏为盈,经调净利润同比大增 201.2%,录得2.9 亿。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年报、中报】    从收入规模上来看,2023H1粉笔总收入16.8亿,直逼中公17.28亿,可以说基本无差别了。经调/扣非净利润指标,粉笔的2.9亿对应中公的8319万,已经完全超越了。 而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教师招录培训几个核心业务收入上,今年上半年粉笔13.7亿,也超越了中公的11.7亿。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年报、中报】                     另外中公、粉笔两家公司收入大头都是公务员招录业务(参照2022年报,中公占比39%,粉笔占比67%),具体到公务员招录单项业务,报告提及今年公务员国考、省考之间较往年间更短,整个教培服务行业公司的收款窗口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公司的业务依然取得了显著增长。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年报、中报】 若按照2022年的占比67%计算,粉笔今年上半年公务员招录业务收入预估在11.27亿。对比今年上半年中公的6.18亿,也是远超。而且该项指标是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就已经超过了中公教育。 至于一些运营数据,毕竟粉笔是互联网起家的,也会更好一些,2023上半年付费
半年业绩粉笔挤下中公,职考“一哥”要换人?

聊下比特大陆可能“借壳”灿谷这事儿

最近美股这行情,说实话,挺特朗普的。4月10日,懂王一条推90天关税宽限期,把全球股市从半死不活里救了一把。纳指史诗级暴拉,但好景不长,第二天,又跌回原点,利润全没了。 这个过程,倒发现灿谷没啥剧烈波动,感觉筹码应该高度集中,估计大股东就剩两位联合创始人外加腾讯了,感觉充分具备重组条件了。 回顾一下最近几个动作,借壳迹象明显了。 3月,灿谷公告收到Enduring Wealth Capital(EWCL)的要约,希望收购两位创始人手中1000万股B类股票,从而取得控股权。该机构开出的条件包括重组管理层,并协助寻找买家接手灿谷的传统业务。 上周灿谷官方消息说,已经宣布将中国境内汽车金融业务以3.52亿美元出售给一家名为Ursalpha Digital的公司。而这个Ursalpha与比特大陆旗下的Antalpha属关联方,两者注册地址和高管均有重合,由比特大陆董事长詹克团实际控制。 而3月提出控股要约的机构EWCL也与Antalpha关系密切,之前我有分析过。 如果灿谷想要延续Q1的后续18EH/s收购,资金方面问题按照行业通行做法就是增发或者发ATM,但是灿谷没相关动作。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就是灿谷表演蛇吞象,成比特大陆壳公司了。 从比特大陆视角,等于是正在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将其矿业资产注入灿谷,实现曲线登陆资本市场的目的。先是去年11月卖给灿谷矿机获取现金流,再通过关联方收购灿谷的传统业务、接盘公司控制权,最终让灿谷变身为比特大陆的挖矿上市平台。 标准的“借壳重组”路径吗?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比特大陆,平台选在了美股。而灿谷,作为一个股权干净、盘子又不算大的标的,恰好是最佳壳资源。 之前从比特大陆出来,吴忌寒带领的小鹿都已经IPO了,目前市值维持在15亿美元左右。 所以比特大陆着急上市能理解,应该是特想赶上懂王任期这波行情。关税90天宽限期消息出来后没多久,BTC价格也直
聊下比特大陆可能“借壳”灿谷这事儿
avatar少年维特
2023-02-23

AI赋能的网易有道,内容硬件两手抓,实现首个季度盈利

之前对网易有道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有道词典上,直到发现亲戚家小孩在用有道词典笔,才发现,原来有道都有了硬件产品,体验了下发现翻译效果非常不错,而且携带也非常方便,就是有点小贵。  不过教育类产品本身就是刚需属性,而且对于投资者来说倒是件好事儿,一直以来做科技类硬件产品就是个不错的生意,而且还是更有落地场景的教育这个品类。根据刚刚网易有道发布的财报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智能硬件在营收上创下新高,达4.1亿元,全年硬件部分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8.2%,是所有业务中增长最快的。 要知道这是在疫情影响下,消费普遍萎缩的情况下,还能有这样的成绩,看来教育产品确实能打。资料显示,网易有道在硬件方面已经拥有词典笔、听力宝、学习机、翻译王、超级词典、打印机等多元化的智能硬件矩阵,串联起家庭、途中、学校多个场景的学习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有道还宣布将推出自研ChatGPT模型。目前正赶上ChatGPT大火,呼声比较高的百度文心一言,还有像科大讯飞、头条大厂也都有介入。 不过我个人认为大而全的OpenAI需要等的时间会久一点,参考之前的VR、元宇宙等概念题材,也都是需要在某一赛道作为突破口。ChatGPT这种我认为在教育这个细分领域更有机会先跑出来,身边不少人写论文都开始用ChatGPT作为辅助工具,而有道这种“硬件”+“软件服务”两手抓的,在落地场景方面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网易有道CEO周枫在财报电话会上也提到,“单纯的AI技术不能够创造足够的价值,只有与业务场景结合的技术才能真正解决用户问题。有道是国内NLP能力领先的公司,并已多年致力于给予Transformer模型的创新和应用。” 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来看,学习服务净收入为8.1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数字内容服务的销售额超6亿元,毛利率超60%,并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收入可覆盖成本及运营支出。
AI赋能的网易有道,内容硬件两手抓,实现首个季度盈利
avatar少年维特
2024-04-22
$KEEP(03650)$ 上次回踩基本确认了这波行情走势,浮盈继续加仓,阶段目标价位是14。 1.技术面进入右侧交易阶段,第二波主升浪,个人感觉比较安全。 2.周末有人提到核数师的问题,毕竟年报给的是标准无保留,这个顾虑我觉得可以消除,市场现在太脆弱,顶风作案不太现实。 3.纯从用户这个视角来看,8.0新产品迭代走向户外,无器械场景很客观。日前投资的tan th­e­ta属于$lululemon athletica(LULU)$ 平替,这部分业务KEEP之前算是业务占比很小,想象空间很大。
avatar少年维特
2021-03-23

关心百度破发?不如关心加仓加几手

百度今日在港上市,一度跌至发行价下水位,散户发慌了。投资者喊百度破发,未免有点”不稳重”,与其关心百度是不是破发,不如关心,接下来要加几手。为什么百度不会破发?1.香港的绿鞋机制。香港有个机制特别人性化,就是绿鞋机制。“绿鞋机制”简单来说就是“护盘机制“,就是在承销IPO的同时,某一个承销商会担任稳市商,即Stabilization Agent(稳定市场经纪人),来维护上市之后股价的稳定。在公司上市之后,股票价格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波动,比如突发事件、非理性的散户抛售、对冲基金套利以及因为连续下跌产生的向下惯性。稳市商的“护盘”行为其实有操纵市场的嫌疑,但是主流交易所包括香港联交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都采取默许的态度。首先,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绿鞋机制”稳定股价和后市表现。其次,稳市商可以通过IPO价格水下的买入价和卖给公司的IPO价格之间的差价进行套利;即便未“护盘”,触发“绿鞋机制”和“超额配售”,同为承销商的稳市商也可以赚取1.5%~3.5%的承销费用和1%的经纪费用。最后,所有参与IPO的投资者,无论是基石和锚定,还是机构配售和散户打新,都可以通过“绿鞋机制”享受更加稳定的后市表现和更加可观的投资收益。从百度招股书来看,百度的稳市商就是美林,美林一向业务能力过强,口碑很好。2.今天交易的都是小单,50/100为交易单位的小散户对最终价格影响微乎其微,与其说是散户恐慌出售,不如说是机构在洗盘来得更靠谱。3.另一方面,香港小散户向来有个毛病,借钱打新,打到就赶紧跑。人家借钱买房,散户借钱打新,线下融资(借贷)加杠杆,风险抵抗能力微弱,一有上升势头赶紧走,堪称史诗级的荒野大嫖客。4.再看能影响股价的大机构,百度的基石情况至今没有透露,但是昨天的配售结果里有这么一条数据 : 国际发售项下初步提呈发售的发售股份获超额认购,相当于国际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 购发售股份总数约10倍。合
关心百度破发?不如关心加仓加几手
avatar少年维特
2024-11-14

听了下有道业绩会,分享下

听了下有道业绩会,分享下,11月14日,教育科技公司网易有道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网易有道一季度净收入达15.7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经营利润达到1.1亿元,这也是历史首次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并且单季盈利金额创历史新高。经营性现金流出收窄至8540万元,同比收窄71.0%。 财报发布后,网易有道CEO周枫、网易有道总裁金磊、战略和资本市场副总裁苏鹏、财务副总裁李永伟等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分析师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下面是电话会议实录: 1. 花旗:我们注意到很多同行都在增加课程相关业务的投资。我们未来有没有计划增加在学习服务领域的投资? 苏鹏:为了实现近期内全年运营利润为正的战略目标,我们积极关注需求强劲的服务,同时在今年夏天缩减低回报的业务。我们相信,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对长期成功更为重要。 有道领世是我们业务的战略重点。虽然短期内存在一些收缩,但我们对其中长期增长仍持乐观态度。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在线学习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强劲。为了保证业务的健康,我们将促进学习服务的发展,特别是在领世。 我们认为,在中长期内增加我们的市场份额将主要来自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改善他们的学习成果。我们的旗舰产品提供了AI、分层学习视频和全面学习咨询服务的独特组合。通过AI增强和持续的产品升级,我们使用户能够实现个性化教育,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综合服务包括学习诊断、学习路径规划、分层学习视频、AI测验推荐、AI错误收集和分类、学习咨询服务、小班学习体验、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入学顾问。 我们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改进增强了用户忠诚度,从第四季度用户留存率的上升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目前领世的续报率已经达到70%,同比增长近5%。 展望未来,我对领世明年的发展充满信心。一方面,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我们的“个性化录播视频”学习,
听了下有道业绩会,分享下
$嘉楠科技(CAN)$  麻了,醒醒兄弟,咱就说,今年想怎样,给个痛快话
avatar少年维特
2023-03-13

万物新生2022年营收近百亿首次实现non-GAAP全年盈利

刚刚万物新生集团发布2022Q4以及年度报告,其中2022年实现总收入98.7亿元,同比增长26.9%,首度实现年度盈利。   万物新生集团目前旗下4大业务线包含:爱回收、拍机堂、拍拍、以及海外业务AHS Device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万物新生集团的线下门店已覆盖全国266座城市,重点领域还是在二手3C品类上,2022年万物新生集团全平台二手商品交易单量达3200万。 从2022年Q2开始推多品类战略,增设了诸如影像器材、箱包、腕表、黄金、名酒、鞋服等品类的回收,这一战略有效增加了门店收入。 另外,万物新生在ESG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率先搭建了循环经济业务模式下的二手手机碳减排模型,根据万物新生2021年度的ESG报告,集团成功销售的二手手机的平均单台碳减排贡献为30.41千克。万物新生在东莞搭建了自动化运营中心,其单日最高碳减排量约1095吨。 需要关注的是,这又是一只股价跌破净资产的票,目前股价2.89,每股净资产3.83,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账面现金及等价物4.063亿美元,都快赶上市值了,确实很难理解老美投资者思路,印象也就2018年大部分中概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再来看万物新生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正向现金流达8.81亿元人民币,现金流净流入2亿,可以说造血能力相当不错。 一般这种情况都不会持续太久,管理层也不会坐视不管。在2021年底公司就曾公告发布为期一年的1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去年年底公司延长了该计划,目前公司已回购了3390万美元,就目前来看,未来很有可能继续回购高达6610万美元。 $万物新生(RERE)$
万物新生2022年营收近百亿首次实现non-GAAP全年盈利

聊下BTC资产的机构化趋势

提要:挖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购买矿机、支付电费、维护设施等,属于资源密集型行业,MARA和灿谷分别代表了重资产和轻资产模式的两个方向,预估2025年规模优势会更加明显,不排除会出现更多的并购、合作等。 1.现货市场 大饼迈过10万美金这个门槛以后,散户想要参与的门槛越来越高了,进入2025年,不足一枚的持有人数骤降。 增量市场,矿业也并没有释放更多的流通性给市场。2024年12月,全球约31.6%的BTC产量预计将直接与19家每月披露自营挖矿业绩的上市挖矿公司挂钩,其中12月产量TOP3分别是MARA(890)、CLSK(688)、灿谷(570),都是采用了持币战略。 2.现货ETF 从全球市场的监管环境来看,短期难以对齐,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想参与的话还有就是买现货ETF。 最近彭博的消息,BTC ETF在2025开年的7个交易日流入资金达42亿美元,占所有ETF资金流入的6%。 目前资产管理规模(AUM)达1210亿美元,其中贝莱德的IBIT差不多在600亿美金。另外金十数据显示,ETF发行商购买BTC的速度已达挖矿产量速度的20倍,进一步加速机构化。 BTC现货ETF的资产规模已超过ESG ETF(1170亿美元),与黄金现货ETF规模相当,正逐步进入传统金融市场的主流视野。 3.MSTR 纯锚定BTC,Saylor属于更激进的策略,完全当做数字黄金来看。 未来MSTR是按照BTC银行的方向去搞,也是机构化的表现,买的越来越多。 不过有个需要关注的点是,相比于现货,MSTR除了有一定杠杆,还有一定的企业税成本。在GAAP规则下,BTC这类数字资产被视为无形资产,无法增值,只能减值。从今年开始,MicroStrategy将在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BTC的公允价值,价值波动将纳入收益。 MicroStrategy拥有价值约480亿美元,包括约180亿的未实现收益。1月6
聊下BTC资产的机构化趋势
avatar少年维特
2023-11-19

写在快手财报前,快手重点发力汽车的几个看法

1.快手线上营销是基本盘 快手三大收入来源分别是在线营销、直播和其他收入(主要是电商)。在线营销服务是占比最大的,今年上半年收入143亿,同比增加30.4%。主要是跟广告行业复苏这个大背景,属于快手最大的基本盘。 上半年快手营销体系里,平台电商、信息服务、医疗以及教育和培训等行业录得环比增长。没有把汽车行业单拎出来,而从最近几年快手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来看,明显是在蓄力,从去年的快手汽车日,到上周的渠道大会、行业高峰论坛等, “繁星计划”发布会上,快手汽车业务负责人的王秋凤分享了几组数据: 快手平台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达到3.76亿;汽车兴趣基盘用户累计达2亿;日均汽车直播的观看用户数突破5000万;每日汽车相关内容搜索用户近500万;每月用户留资、咨询、评论等高意向商机突破600万人次。 快手在汽车领域的土壤足够,未来业务潜力不容小觑。 2.汽车行业下沉机会足够大 房住不炒背景下,经济复苏指望不上房地产,而消费角度看,消费电子趋于饱和,只有汽车是容量足够大、又能带动全产业链的,今年上半年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至 1106.6 万辆,属于大趋势下的景气赛道。 具体情况看,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占全国的七成以上,GDP 占全国的 59%,同时三线及以下城市也贡献着中国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而国内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 50%,但部分三四线城市渗透率不足 10%,渗透率最高的电动车价格带低于 5 万元 ,日前五菱新发的三代马卡龙正式上市,指导价格为4.68 万元,又刷爆了网络。 包括像理想、蔚来、小鹏这种,也是要做三四线的下沉。理想汽车董事长兼 CEO 李想说,三四线城市是未来拓展重点,未来 2-3 年要把销售和服务网络会覆盖几乎所有四线城市。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将在三四线引入更多的经销商。而蔚来也加快了三四线城市开店步伐,把试驾电话都打到了 BBA 车主那里。 从用户分布
写在快手财报前,快手重点发力汽车的几个看法

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最近宇树科技上春晚来了波赛博秧歌又火了一把,估计年后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会有行情。 宇树G1的成本已经拉到9万人民币级别,对比之下,特斯拉的Optimus、Boston Dynamics的Atlas、Agility Robotics的Digit,个个都是动辄几万美元甚至几十万美元的造价。国产厂商开始用成本优势硬刚国际大厂,行业已经站在量产的门槛上! 核心零部件 硬件——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AI芯,决定了机器人能不能稳定行走、灵活操作,属于真正的“卖铲人”。 1. 减速器:占整机成本30%,国产替代逻辑 简单说就是让机器人关节更加精准和稳定。目前全球市场上,日本的Harmonic Drive、Nabtesco是绝对霸主,国产厂商正在追赶。 绿的谐波(688017.SH)——谐波减速器国产替代龙头,已经打入国产机器人供应链。 双环传动(002472.SZ)——RV减速器龙头,重点布局工业机器人,现在开始切入人形机器人市场。 2. 伺服电机:省电续航 过去机器人主要用日系品牌的电机,现在国产替代正在推进。 步科股份(688160.SH)——专注无框力矩电机,国产机器人最可能用的电机品牌之一。 拓邦股份(002139.SZ)——智能电机领域深耕多年,机器人行业渗透率在提升。 3. 传感器:眼睛、耳朵和手 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力矩传感器是刚需。 柯力传感(603662.SH)——国内领先的力矩传感器厂商,机器人关节控制必备。 禾赛科技(HSAI.US)——激光雷达龙头,供应无人车,也在拓展机器人市场。 4. AI芯片:脑子 人形机器人需要超强的计算力来控制运动、识别环境。 寒武纪(688256.SH)——AI芯片国产第一梯队,推理芯片适用于机器人视觉计算。 海光信息(688041.SH)——高性能计算芯片厂商,有望成为机器人大脑供应商。 未来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首先受益的一定是
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avatar少年维特
2024-04-08

要做10亿运动者的生意,keep前景如何?

先说结论,Keep目前算是严重低估阶段,股价低谷期预估不会太久,以下几个点: 景气赛道,万亿规模市场,Keep属于线上健身这个垂类龙头。 商业模式基本跑通,线上获客,通过自有品牌运动产品+会员订阅变现,亏损大幅收窄,预期2025年盈利。 新版8.0发布,进军泛运动市场,增量空间大。 按照可比公司PS估值,5-6倍是个合理区间,目前仅0.91严重低估。 3月28日,Keep发布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年报,而在前一天的27日,Keep还搞了一场2024春响·Keep 8.0发布会,刷新了使命愿景。 Keep将公司下一个10年的愿景目标设置为“成为10亿运动者的自由运动场”;使命表达上,也强调“激发每一次运动,让世界充满活力”。最早定位于“移动健身教练”的Keep,这次有意弱化了“健身”字样。 一般而言,垂类社区做用户增长,一是继续深耕潜在用户,二是进军泛人群。Keep成立于2014年,从最早的线上健身平台,到解决“吃穿用练”进行商业化尝试,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了内容和数据双驱动的运动科技生态,平均月活曾经突破过4000万,Keep已经成为追求健康精神和体魄的代名词。 灼识咨询的一个调查显示,Keep在健身App和智能健身设备方面的品牌渗透率都是第一。 可以说存量健身运动类人群都已经在了,立足公司10年这个节点,去年完成了IPO,Keep下个10年回归运动初心,把社区内容生态做好,确实有理由去冲击更大市场。 一、万亿级别市场,潜力巨大 从市场背景来看,Keep是处在线上健身这个高景气赛道。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以后,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新中产人群占比增多,人们对自身的外貌、健康状况关注越来越多。 其次,健身行业相关政策和资金也在不断增加。如国务院推出的《全民健身计划》,为深化体育改革、提高健身活动的参与度、促进全国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要做10亿运动者的生意,keep前景如何?
avatar少年维特
2024-03-04

有道2023Q4财报,我为什么更关注广告业务

网易有道最近几个报告期,因为渠道调整导致智能硬件业务收入吃紧,结果东方不亮西方亮,“AI+落地场景”这套玩法,居然在广告业务上先跑出来了。 简单看下数据,Q4和FY23的Highlights: 有道2023Q4净收入人民币15亿元,同比增长1.8%。营业收入7630万元,同比增长209.2%。现金流方面,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入人民币1.606亿元,同比增长91%。2023全年净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7.5%;经营亏损同比收窄39.8%。 单季度经营收入和经营性现金流入创历史新高,拐点出现,有道开始赚钱了。 业务收入三大块,学习服务7.84亿规模变动不大,其中,数字内容服务是大头5.1亿元,同比增长13.4%,毛利率70%以上。这个算是有道的现金牛业务,全年这部分业务净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1.7%;智能硬件2.224亿,同比下降45.3%。这个其实在预期当中,环比的话其实有收窄,渠道调整2023年底已基本完成。 之前一直没太关注广告这块业务,结果发现有道Q4这份报告,在线营销表现突出,单季度净收入新高4.741亿元,同比增长96.9%,而且是连续五个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要知道国内整体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增速2023年Q3仅为个位数3.6%,属于大幅跑赢行业。 整体感受,“AI+落地场景”这个思路没毛病,把现有业务重做一遍。 最近几个报告期来看,第一个反应在业绩上的就是广告业务。 有道广告业务属于效果广告,一部分是自有流量,一部分是做第三方,这种类型的广告平台业务会在投放效率上有优势,目前行业也是处在RTA效果广告转型时期,对有道来说是个机会。 国内整体消费下行是事实,广告行业艰难求存。QuestMobile数据是预计2023年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大概4000亿的盘子,单季度同比增速都是个位数,Q1 2.3%,Q2 8.1%,Q3是在整体消费复苏的背景下,同比增长3.6
有道2023Q4财报,我为什么更关注广告业务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