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
少年维特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主要做港美股,基本面和技术面都看,坚信市场始终有效
IP属地:0
26关注
8484粉丝
6主题
0勋章

BTC重回9万刀,再聊下感受

BTC重新站上9万刀,整个概念板块飞涨。手里嘉楠这几只矿业股,低于10cm都算不及预期了,真是急的团团转。 三大股指飘红,气氛不错;消息面上,SEC新主席Paul Atkins上任,算是美国证监会的老人,之前主导过数字资产相关标准制定,09-10年是国会“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监督委员会成员。现在我愿意称之为“数字救市主”,为后续打开数字政策铺路。 日前根据彭博分析师称,目前有 72 只相关 ETF 正在等待SEC批准上市。 围绕加密这个投资主线,越来越趋向机构化,赌徒们的可选标的也多起来了,现在感觉都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1.能否接力黄金 现在谈绝对容量尚早,但从行情角度,讲道理这轮BTC走牛到10万刀那波,形势一片大好,结果关税风波,导致通胀加息预期、避险情绪升温、产业链成本抬升、科技股杀估值,形成了资金流出高波动资产传导链。英伟达、特斯拉这种科技股最先挨揍,BTC这种也算是高风险品种,也跟着被打够呛。 虽然说叫“数字黄金”,但是避险一致性上还是比不上黄金,所以现在黄金都在不断创新高。坦白讲我这轮黄金行情没参与,没什么太熟悉的工具。 从现在BTC价格来看,重返9万刀,基本上抹平了特朗普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地缘政治、关税类事件,BTC属于短期承压。懂王的美国再次伟大,“加密”是个核心战略之一,而且自己儿子也下场当矿工,不能玩脱了。 2.BTC主线 围绕BTC投资主线(剔除现货、期货),个人认为大前提是博政策、高贝塔,说太多基本面属于耍流氓,要看人气、股性。 基本上首选是MSTR,属于杠杆BTC品种,去年十倍的大热品种。公司一直处于发债、卖股票屯大饼的阶段,也是目前上市公司里面持币最多的。Saylor属于跟懂王、老马这种神棍风格,就现在美国政府这种剧情,让他出任美联储主席我都不意外。 但从一致性来看,MSTR一方面跟BTC,也同步跟指数走,开年这几个月属于两头受气,再加上要卖股
BTC重回9万刀,再聊下感受
$有道(DAO)$  最近看消息说,InfunEase新增了针对游戏生态的相关功能,从中长尾KOC的调度、到定价机制、再到内容效果的AI评估,平台从接单到投后实现闭环。 这套逻辑说实话现在普遍是广告主投放痛点,KOL被玩的很透明了,KOC投放是大趋势,但是最大问题就是规模和效果,我看到的目前普遍是用云文档手搓,这玩意说实话真不可控、效果不可测。 游戏出海的语境下,Youdao Ads把任务广场机制、语义分析、注意力识别这些模块整合进来,至少在方法论上给了一个方向,实际效果还有待验证 有道资源侧1500w红人,客户侧覆盖90%游戏厂商、外加跨境电商,短期估计广告这块增速还能保持不错吧。
$MSTR 20250411 307.5 CALL$ 这玩意等于杠杆BTC,而且同步sp走势,滞后一点。打一枪就撤

聊下比特大陆可能“借壳”灿谷这事儿

最近美股这行情,说实话,挺特朗普的。4月10日,懂王一条推90天关税宽限期,把全球股市从半死不活里救了一把。纳指史诗级暴拉,但好景不长,第二天,又跌回原点,利润全没了。 这个过程,倒发现灿谷没啥剧烈波动,感觉筹码应该高度集中,估计大股东就剩两位联合创始人外加腾讯了,感觉充分具备重组条件了。 回顾一下最近几个动作,借壳迹象明显了。 3月,灿谷公告收到Enduring Wealth Capital(EWCL)的要约,希望收购两位创始人手中1000万股B类股票,从而取得控股权。该机构开出的条件包括重组管理层,并协助寻找买家接手灿谷的传统业务。 上周灿谷官方消息说,已经宣布将中国境内汽车金融业务以3.52亿美元出售给一家名为Ursalpha Digital的公司。而这个Ursalpha与比特大陆旗下的Antalpha属关联方,两者注册地址和高管均有重合,由比特大陆董事长詹克团实际控制。 而3月提出控股要约的机构EWCL也与Antalpha关系密切,之前我有分析过。 如果灿谷想要延续Q1的后续18EH/s收购,资金方面问题按照行业通行做法就是增发或者发ATM,但是灿谷没相关动作。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就是灿谷表演蛇吞象,成比特大陆壳公司了。 从比特大陆视角,等于是正在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将其矿业资产注入灿谷,实现曲线登陆资本市场的目的。先是去年11月卖给灿谷矿机获取现金流,再通过关联方收购灿谷的传统业务、接盘公司控制权,最终让灿谷变身为比特大陆的挖矿上市平台。 标准的“借壳重组”路径吗?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比特大陆,平台选在了美股。而灿谷,作为一个股权干净、盘子又不算大的标的,恰好是最佳壳资源。 之前从比特大陆出来,吴忌寒带领的小鹿都已经IPO了,目前市值维持在15亿美元左右。 所以比特大陆着急上市能理解,应该是特想赶上懂王任期这波行情。关税90天宽限期消息出来后没多久,BTC价格也直
聊下比特大陆可能“借壳”灿谷这事儿
$TSLA 20250411 260.0 PUT$ 价内跑了[得意]  
我卖飞了,错过达子十倍[呆住][呆住]
不知道这是啥意思[呆住]  
$灿谷(CANG)$ 刚看新闻说,灿谷把国内的汽车交易业务卖了,套现3.52亿美元,首付款约2.1亿刀直接到账。 这个节奏我猜是要走之前EWCL那个反向收购逻辑了,当时就说会给找国内业务买家,去中概。 这样的话,相当于老板也要换了。 而且跟去年GT那个18EH/s后续条款相斥,估计要修改协议。 现在这公司基本就纯挖矿外加现金了,只要监管没问题。 矿业加速整合

BTC主权化浪潮,灿谷正卡在一个微妙的窗口期

刚看灿谷更新了3月产币数据:单月生产了530.1枚BTC,高于2月的472.7枚,截至目前共持有2474.8枚。 这个产币量,在全球上市矿企里属于第一梯队了。目前部分矿业股挖矿数据还没出来,从2月数据来看,灿谷的持币排名应该还是稳步在15位。 现阶段感觉是进入疯狂抢币阶段,MSTR日常买买买就不说了,包括GME等也都宣布要开始屯币,账上46亿美元现金,这要都来买BTC就炸了。 政策方面: 这两个月最大的政策消息,是特朗普正式签署了“战略BTC储备”行政令,把美国政府扣押的近20万枚BTC“锁仓” 锁仓到所谓“数字诺克斯堡”,给与了类似黄金储备的地位。 按照《法案》给出来的内容,五年屯100万枚,持有不少于20年,如果这法案通过,全球范围内主权储备连锁反应就要开启了。 近期日本、巴西也在合规上承认了BTC储备的重要性和合规性,全球BTC储备大战一触即发。 另外,2号有个听证会,“释放美国能源主导地位的黄金时代”听证会,数字电力网络 (DPN) 代表美国最大的矿工联盟,也给进言献策了。《FLARE 法案》鼓励类似MARA这种,利用废气和垃圾填埋气来进行能源回收,不仅仅是解决电力供应削峰平谷,一并把金融、能源、气候等多个问题解决了。 机构动作: 贝莱德CEO前两天说,“如果美债问题得不到解决,美元可能会失去全球储备地位,BTC可能是未来替代品。”身体一致性也有体现。 1月底,贝莱德全球配置基金上季度BTC持仓翻倍,达到4740万美元; 3月,推出欧洲首只iShares Bitcoin ETP,登陆德、法、荷交易所。ETP和ETF虽然结构不同,但逻辑一致,而且ETP不像基金会面临很多合规性要求,BTC容量也会更大。 资产管理巨头已经实打实把BTC当成未来配置的一部分了。 算力方面: 懂王在竞选时候就说了,以后挖矿都要在美国本土搞,当特朗普竞选时喊“美国要做挖矿中心”,结果现在不仅自
BTC主权化浪潮,灿谷正卡在一个微妙的窗口期

从投入到盈利,涂鸦智能如何跑通AIoT商业闭环?

上个月底涂鸦智能发了2024年Q4和全年财报,去年营收同比增长近30%,而且同时实现了几个利润方面的重要里程碑: 季度和年度非GAAP运营盈利; 首次实现年度GAAP净利润。 可以说涂鸦的商业模式得到了市场验证,能赚钱了,而且再度宣布派息,两次派息合计几乎把全年非GAAP净利润全分掉了。目前的涂鸦营收、利润增速都还不错,账上净现金余额超过10亿美金,而且每个季度自我造血。 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是未来这种势头能否持续,以及未来潜在的增长点在哪,年报和电话会管理层关于数字方面的指引没有细说,可能是由于美股合规的要求,所以讲的更多是策略方面。 结合这份年报,以及自己对涂鸦业务的理解,简单做个分析,AI最后部分聊。 一. 财报分析:稳健增长,首次盈利 1.营收增长与盈利能力 2024年,涂鸦实现总收入2.98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其中,第四季度收入 8210万美元,同比增长27.4%。公司首次实现季度和年度盈利,全年GAAP净利润为正,这是涂鸦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数据来源:涂鸦2023-2024年各期财报 经营利润方面,涂鸦2024年全年非GAAP运营利润率达到7.6%,同比上升18.5个百分点,非GAAP净利润率达25.2%,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涂鸦2023-2024年各期财报 过去几年,市场对IoT平台型企业的盈利能力存在质疑,特别是很多国内外大厂在IoT平台或服务领域运营多年后相继退场。涂鸦这份年报给出报表,算是提供了一个正面的案例,尤其是在全球科技企业普遍面临成本压力的背景下,涂鸦终于从“烧钱换市场”的阶段进入了盈利增长模式,向市场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涂鸦的成本控制策略也做得不错,公司通过降本增效,运营费用同比下降约10%(GAAP下11%,N-GAAP下9.9%),人效较2年前提升约3倍,而且毛利稳定增长,上升至47.4%,而非牺牲市场扩张换
从投入到盈利,涂鸦智能如何跑通AIoT商业闭环?

嘉楠Q4业绩大幅减亏,要不咱们都去挖矿吧

看了下嘉楠科技这个财报,没什么太大感觉,跟3月初发的预期差不多。 财务数据: Q4收入8,877万美元,增速情况环比+20.6%,同比+80.9%,全年2.693亿美元,同比+27.4%。 自挖业务以后每月初都公布,能算个大概,2024Q4自挖收入1,530万美元,同比+312.5%。 矿机销售2024Q4售出总算力9.1EH/s创新高,贡献7,300万美元收入,同比增长64%。 主要是A15系列交付,超过17,000台,80%是Cipher Mining、CleanSpark和HIVE Digital等北美上市矿企。另外消费级Avalon Nano系列产品累计订单约24,000台,覆盖80个国家,收入贡献270万美元。 四季度EBITDA为1,930万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实现正值,全年调整后EBITDA亏损收窄至7,150万美元,大幅减亏。 全年EPS收窄至-0.92美元。截至2024年底,账上持有1292.5枚BTC。 预计2025年全年总营收9-11亿美元;其中Q1预计7,500万美元,Q2预计1.2-1.5亿美元。 这个业绩指引,属于延续了3月初给的3-4倍增长预期。 新合同方面,年初Avalon Home系列新品,包括Nano 3S、Avalon Mini 3和Avalon Q,收到超12,000台订单,总合同金额超过500万美元。 这业绩咋说呢,当正常公司看,大幅减亏绝对没毛病,但你是跟大饼的啊,我们预期可不止这点。 财报电话会上几个关键信息: A15认可度比较高,订单排到了5、6月。 标准版air-cooled A16已经流片,预计300T,第一批订单会在10月和11月,第二批12月。 去年去库存比较乐观,计提以后已经实现盈亏平衡,毛利改善。 2025年重新进入扩产能节奏,预计持续生产到今年三季度。 管理层对市场需求比较乐观,留了几个点的buffe
嘉楠Q4业绩大幅减亏,要不咱们都去挖矿吧
Replying to @一路走来cd:马上财报,希望渣男给我一点惊喜,到时候可以关注下[呆住]//@一路走来cd:大佬,我还套在渣男身上
@少年维特:$特斯拉(TSLA)$  关于智驾,我发现交互层面,特斯拉这种“影子模式”来做数据训练就会好很多,现在无法做到千人千面,但也算在路上了。 上周英伟达GTC上看了下几家做智驾的路线和进展,基本共识是VLA,但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对智能驾驶的理解和预期不一样。 堆能力怪圈,比如把智驾预期成一个专业的司机。 感觉有点扯,自驾出门,又不是雇一个专职司机,是否符合我开车习惯最重要,不然就会觉得很难受
$特斯拉(TSLA)$  关于智驾,我发现交互层面,特斯拉这种“影子模式”来做数据训练就会好很多,现在无法做到千人千面,但也算在路上了。 上周英伟达GTC上看了下几家做智驾的路线和进展,基本共识是VLA,但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对智能驾驶的理解和预期不一样。 堆能力怪圈,比如把智驾预期成一个专业的司机。 感觉有点扯,自驾出门,又不是雇一个专职司机,是否符合我开车习惯最重要,不然就会觉得很难受
Replying to @尖沙咀啵嘴:我写了嘛,比特矿业,之前叫500彩票,我买了大把股票,最后都卖身了,2018年年初拉了一波才解套,从此不敢碰了[呆住]//@尖沙咀啵嘴:你前东家是谁呀 有点好奇
@少年维特:主动回购+被动收购,灿谷释放了什么信号
$嘉楠科技(CAN)$  麻了,醒醒兄弟,咱就说,今年想怎样,给个痛快话

主动回购+被动收购,灿谷释放了什么信号

上周消息面上,灿谷接连发布了两份公告,一份是最高达3000万美元的新股票回购计划,另一份则是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EWCL公司的非约束性收购意向函,意图通过收购B类股直接掌控公司。 从股价走势来看,上周五拉了14.44%,这周一又是15%左右,没有跟BTC走势,估计资本层面动作是有跟进了。 先说回购,3月13日发布的公告中,灿谷宣布将在未来12个月启动新一轮总额最高3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而去年的5000万美元回购计划目前额度只用了170万美元,还剩下一个月期限。 仅隔一天,公司又发布了来自EWCL的收购意向函,几个核心信息: • EWCL拟收购创始人1000万股B类股(每股拥有20票不变),完成后创始人其余持股转为A类股(每股对应1票),控制权易主; • 现有管理层辞去董事和管理职务,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将“重组”; • 剥离中国汽车交易服务,专注挖矿,彻底转型; • 退出中概股身份,终止受中国证监会监管。 这剧本,感觉跟去年11月说的剩余18EH/S好像不是一回事了,之前预期是这个季度完成定增。现在看来,貌似增加了一丝反向收购的可能,从散户角度看,如果这么搞的话,可能还要比之前的方案好一点,不用稀释股份了。 这个EWCL背景,公告里面提到一个叫Andrea Dal Mas的。 去Linkin上看了下,履历还真有点意思,北京55中,后来上的北大,还成立了学校的区块链协会。 工作履历方面,在比特大陆做过商务拓展合伙人,还是BTC.com的创始合伙人。 说到BTC.com让我想起来前东家500彩票了,当时2021年从比特小鹿手里买的,后面包括公司改名为比特矿业。结果三年没赚到什么钱,又把BTC.com给卖了,因为矿池业务一直亏,最后还是靠挖BTC和狗狗币赚了几千万刀。 BTC.com去年借着AI这波行情,宣布完成升级,现在开始做开源计算能力平台了。 现在的感受是,无论是谁来当这个
主动回购+被动收购,灿谷释放了什么信号

灿谷Q4增收超400%,全年扭亏为盈

灿谷昨晚刚发的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听完电话会,几个关键数据分享下: 1、营收:Q4 6.68亿,挖矿贡献6.53亿;2024全年8.045亿,去年是17亿。 2、净利润:Q4 5590万,全年净利润2.998亿,去年净亏损3790万。 3、数据:季度内933.8枚,平均开采成本(不含折旧)67769.9美元 4、现金情况:总余额25亿(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和短期投资) 5、汽车金融:融资余额39亿,公司承担未计提的11亿,年度坏账率M1和M3分别3.24%和1.78%,风险敞口下降。 灿谷Q4这个当期报告参考性意义蛮大的: 结合营收和净利润情况看,Q4挖矿收入6.53亿,营收占比差不多97.8%,后续基本就可以纯粹当矿业股看了;(插一句,公司新版IR网站上线,比旧版看上去舒服不少,效率也是真不错,Q4的Investor Presentation已经挂出来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看) 之前主业车金融相关的,预估只会留有利润部分,而且还在不断降规模。 Q4净利润5590万基本都挖矿贡献,如果全部剔除这部分,全年净利润也有近2.4亿。 挖矿业务: 32EH/s算力全球第三,单币挖矿成本67,769.9美元。 对比纯矿业公司的话,确实要比行业均值稍微高一丢丢(1万美元左右,除了电费还包括托管等费用),但是综合来看,其实这个成本也还好,灿谷Q4经营利润率12.63%。 目前牛市预期非常一致,低于10万美元很多企业都在现金买、甚至发债贷款买,这个成本价还算可观。 对比看,MSTR,截至 2025 年3月2日,持有499,096枚,成本约331 亿美元,平均成本66,357 美元。 MARA之前发的2024年报,总体平均成本是87,250美元,一个是重资产,再一个现金购买部分拉高了成本。 关于设备折旧,翻了下MARA财报,Q4对应53.2EH/s,折旧摊销就高达1.368亿美元,全
灿谷Q4增收超400%,全年扭亏为盈

浅谈嘉楠科技:“行业双栖”玩家

最近消息面上其实利好蛮多的:懂王发贴,基本确定要搞数字战略储备;3月7日还要举办首次相关峰会;月初又基本也是各家矿业公司公布数据,行情预期上拉满了。 嘉楠最新发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预估收入约8900万美元,超出此前指引约10%,环比也有增长,熊市寒冬算是彻底过去了。 到2025年2月底,自营算力从5.53 EH/s增至5.73 EH/s,BTC持币量达到1355枚 。综合电力成本0.04美元/千瓦时,行业领先。 虽说对比来看的话,头部矿业公司持币基本都要1万枚,但目前嘉楠这个体量,单看自挖也算是个中型矿业股了。 1月份公司给的2025年业绩指引:全年收入在9亿美元至11亿美元之间,同比3-4倍的增长!这轮牛市应该会有点作为。 矿机业务:卖铲子的生意 算力机器业务属于典型的卖铲子生意,因为减半期存在,阶段性会打击矿工积极性,周期性很强,基本要按照周期股来炒,跟现货存在剪刀差。 周期股基本上属于干一年吃三年,牛市特别舒服,比如典型的2021年牛市,净利润就3个多亿美金。而2023年算力寒冬,算力机器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每TH/s 40.8美元暴跌到仅8.9美元,库存积压基本是买一台亏一台。 从嘉楠最近几个季度营收的净利润变化情况来看,牛市气息很明显了。实际上2024年Q2,也就是减半期之后,基本上就算牛市启动了,Q2营收直接翻倍,只不过利润还没起来,这个跟去库存相关。 2025年订单和交付预期: 这里简单提一下算力机器玩家,嘉楠是全球首批ASIC算力机器厂商,早在2013年就交付了全球第一代ASIC算力机器 Avalon 系列,是行业比较早的玩家,在芯片设计和供应链上都有积累。虽然龙头一直是比特大陆,嘉楠和MicroBT在上个减半期势头也非常猛。 根据沙利文发布的白皮书,2023年BTC算力机器全球算力销售总量达到1.62亿TH/S,嘉楠科技旗下的Avalon Mine
浅谈嘉楠科技:“行业双栖”玩家
$嘉楠科技(CAN)$  刚刚战略储备宣布了,直接拉了10cm,下周3月7日首个峰会,希望一股作气回10万,嘉楠给我回点血吧

全年盈利背后:有道在“AI + 广告”中找到新增长点?

网易有道刚发了Q4和全年财报,整体跟我之前预期的差不多,利润方面略超预期。 说下网易有道最近热点和中长期看法 2024年财务上核心主题是“盈利”,几个核心数据: • Q4经营利润:842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 • 经营性现金流入:1.6亿元; • 全年净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4.4%; • 全年经营利润:1.5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 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同比大幅收窄84.5%。 有道是去年Q4首次实现经营转正,今年盈利算超出市场预期。 简单说下具体业务情况: 学习服务里数字内容、领世这些搞聚焦不说了,硬件方面词典笔爆款硬件破了1000万也讲过。 这里提一下我比较关心的AI订阅,Q4继续保持高增速,连续八个季度同比增长超50%,全年超2亿,同比增长超过130%。 这个是AI时代最典型的商业模式,直接关系到公司所有AI投入的产出。目前有道产品矩阵里词典和Web、Hi Echo、iRecord、LectMate、外加小P这6个,都属于垂类赛道TOP3的产品,AI订阅习惯养成属于长期饭票。 另外广告,没记错的话,Q3之前广告业务也是连续8个季度同比50%左右的增长,这个Q增速下来了,净收入4.8亿,同比高基数情况下有1.6%增长,毛利率34.2%。 整体规模维持在5亿上下,如果看大盘的话,2024年广告市场整体同比上涨1.6%(CTR媒介智讯Ad Cube广告数据库),巧了。 话说这两年互联网广告都是下滑严重,除了拼多多、快手、B站等几个传统流量平台广告业务保持了双位数增长,其他互联网媒体的存量博弈非常激烈。 广告狂奔势头降下来了,这个节点上有必要再去谈一谈,未来增长与潜力在哪。 一、有道广告如何成为盈利黑马:从“
全年盈利背后:有道在“AI + 广告”中找到新增长点?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