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玖商业评论
陆玖商业评论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老虎证券财经新媒体
IP属地:未知
2关注
537粉丝
1主题
0勋章

医疗产业迈入智能时代,头部企业如何以AI赋能医疗未来?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社会民生的每一个个体,或许都是马伯庸笔下《大医》里的主角,见证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如何深入医疗行业,带来影响深刻的医疗智能化变革。 历经百年发展,中国的医疗产业正迎来愈发波澜壮阔的时代变局:医疗大数据及AI、5G+远程诊疗,以及由种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所带来的医护康养体验上的改善,也催生了一个个时代机遇与责任。  现阶段甚至是眺望未来,AI等数智化技术,究竟能给真实的医疗场景带来怎样的具体助力?在这场变局中,涌现出了怎样的实力企业,又有着怎样的布局和独特的模式?以及,他们的存在能给整个大医疗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带来什么样的贡献?  或许了解到这些,才能以此为基点,站在纵观全局的视角,通览数智化带给医疗领域的创新与变革。而这一切的一切,更是一个新时代的起点。  01 医疗行业期待一场变革  毋庸置疑,医疗康养相关的AI升级,绝对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  但与此同时,一个现实的问题却是,在赋能健康监测、影像诊断、住院管理、医疗器械、后期复查以及中长期的康养护理的过程中,由于AI的应用深度与成熟度不一,让市场产生了一种错觉——AI+医疗前景广阔,但其实际价值尚未完全显现。  毕竟,医疗关乎生命健康,在这种严肃的事情上,人们对智能技术的可靠性和精准度要求极高,甚至堪称“苛刻”。此外,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升级,除了开发周期漫长、对数据精准度要求极高、人才复合能力要强等因素之外,还有很多独特的壁垒需要打破。  按照 $东软集团(600718)$ 东软集团副总裁兼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李东在一次采访说的,当医疗健康领域AI技术正从“概念验证”向“规模化落地”迈进时,所面临的系统性困境,可以归纳为四类核心维度。  挑
医疗产业迈入智能时代,头部企业如何以AI赋能医疗未来?

荣耀炮轰vivo营销抄袭,手机行业该怎么“卷”?

手机行业的下一站,或许不在营销话术的争抢上,而在那些尚未被发掘的用户痛点中。 “录中美拍,这个荣耀2022年Magic4就发布了,而且也叫录中美拍。现在大家懒得名字都不改了?看来律师要忙了,这个我们有好多专利啊。”  9月26日,荣耀首席影像工程师@罗巍Cyberverse在微博发文称vivo影像技术涉嫌抄袭,一时间将两大国产手机品牌推向舆论风口。  在微博上,罗巍晒出荣耀发布会现场截图及vivo新机发布会截图对比照。从他的表述来看,荣耀认为自身较早提出并推广“录中美拍”相关概念及功能,而vivo此番在营销口径上的相似表述,涉嫌对其创新成果的不当借鉴。  截至目前,vivo尚未通过官方渠道对此事作出明确回应,仅部分行业内部人士在私下交流中表示,vivo的“录中美拍”功能基于自身技术研发,且拥有相关专利支撑,不存在抄袭行为,荣耀的指责或许更多是出于市场竞争层面的考量。  随着事件发酵,各大社交平台、数码论坛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颇有意思的是,vivo将于10月13日发布X300系列,而荣耀也将于10月15日发布Magic8系列,在新品尚未正式亮相之前,双方率先爆发了“口水战”,这一现象也从侧面折射出当前手机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似乎已抬到了一个新高度。 01 网友态度两极站队? 事件引发的网络讨论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不同立场的网友各执一词,争论焦点集中在“功能命名是否属于创新”以及“荣耀发声的真实目的”两大核心问题上。  在力挺荣耀派的网友们看来,“命名”也是创新一部分,而所有的创新都需要被尊重。 有网友在微博评论中表示:“荣耀之前在‘录中美拍’功能的研发和推广上投入了不少资源,也让消费者对这个功能有了认知,现在 vivo突然用相似的营销口径,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混淆,这对先进行创新的品牌来说不公平。”&
荣耀炮轰vivo营销抄袭,手机行业该怎么“卷”?

告别“中年专属”,一群钓具“门外汉”正在拼多多改变“钓鱼佬”群像

尽管产业带竞争更趋激烈,但孙中文和张荣波颇有信心,在他们看来,建立核心竞争力便不惧竞争。 谈起传统“钓鱼佬”的形象,大抵是年龄40+、清晨四五点活动、大包小包傍身,最主要的是——必然是男性。 如今,“钓鱼佬”的形象似乎正被重构:年轻化、休闲化,甚至学生群体们也开始抛竿垂钓。并非年轻一代突然发现了钓鱼的魅力,一切变化始于工具的创新:在威海,产业带的发展正让钓鱼成为一项全民运动。 威海是全球主要的钓具研发、生产基地,国内第一根鱼竿便出现于此,最新官方数据显示,这座位于山东最东部的不起眼的小城,钓竿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 ▲借助拼多多的发展红利,威海走出了“钓迷”“创威”等钓具新品牌。 威海实在是中国产业带的生动缩影:其独特魅力在于,这里拥有比肩国际水平的生产工艺,内行人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在这里买到国际大牌品质的产品,轻松实现消费升级,而另一面,其长期隐匿于国际大品牌的光芒背后,默默完成着利润微薄的代工环节,“不被看见”成了其发展之殇。 10年前,新电商的出现让威海钓具产业带第一次走到台前,与千千万万中国的产业带一样,威海抓住了这波机遇,走出了诸如“钓迷”“创威”等带着产业带基因的品牌。如今,在拼多多 $拼多多(PDD)$ 提出“千亿扶持”以赋能产业带创新之时,威海的钓具商家们再次如鱼得水,他们对创新并不陌生——这批在新电商浪潮下成长起来的商家,充分发挥产业带的优势,在一波波地预判、抓住市场机遇后,成功地走到了钓具产业的前头。 发展的契机:产业带工厂走到台前 资深的“钓鱼佬”会将钓具分为“威海派”和“沧州派”,提到威海钓具,那便是硬实力的保证,这里不只有先进的原材料、成熟的生产工艺,光威等国内知名钓具品牌也诞生于此。 十年前,张荣波还是一名“钓具小白”,本科学日语的他“误打误撞”地进入钓具行业,
告别“中年专属”,一群钓具“门外汉”正在拼多多改变“钓鱼佬”群像

地平线再融58亿,自动驾驶芯片赌的是未来

从市场端来看,全球L2级以上新车智能驾驶渗透率已接近45%,随着未来两年具备L2-L3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产品的快速落地,这一数字还有望进一步增长至60%。 巨额融资与巨额亏损并存,地平线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在资本市场的强势募资与财务表现的强烈反差,勾勒出中国智能驾驶芯片行业的狂飙与隐忧。  9月26日,地平线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以每股9.99港元的价格配售约6.39亿股股份,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63.3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8.14亿元)。不出意外,该配售消息一出,地平线当日股价跌超8%。  这已是这家智能驾驶芯片公司一年内第三次大规模融资,总募资金额也高达近155亿元人民币。特别是,此次配售距离上一次不过3个月的时间。  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同时,地平线的亏损也在扩大。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收入约为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但亏损反而从上年同期的50.98亿元增至52.33亿元。  这家被业内称为“中国智驾芯片第一股”的企业,一边是业务高速增长、出货量屡创新高,另一边是亏损持续扩大,以及现有客户纷纷下场自研芯片。资本市场依然相信未来吗?  01 一年内募资155亿  作为赛道中入局较早且已打开一定市场的明星企业,地平线的融资能力无疑是令人瞩目的。  自2024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以来,地平线通过IPO募资58.73亿港元,今年6月配售募资46.74亿港元,加上此次募资63.4亿港元,一年内合计募资168.8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4.8亿元)。  而此次公告中披露的配售价格,是以前一日即9月25日的收盘价折让约5.75%的价格得来的。对比三个月的那次配售,此次募资更多,但给出的“折扣
地平线再融58亿,自动驾驶芯片赌的是未来

比亚迪1-8月销量超286万辆稳居榜首,天神之眼车型累计销量超140万辆

2025 年 1-8 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产销量均突破 2000 万辆,其中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 55.3%,自主品牌份额攀升至 64%。在此行业趋势下,比亚迪 $比亚迪(002594)$ 凭借强劲表现稳居头部:比亚迪8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7.4万辆,1-8 月累计销量 286.4 万辆,同比增长 23%,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其中, 比亚迪汽车(王朝丨海洋)贡献突出,8月销量达34.3万辆,1-8月单品牌销量263万辆,稳居销量冠榜首,持续保持断崖式领先优势。 销量增长的核心支撑,源于深厚的技术积淀。比亚迪年初推出的 “天神之眼” 辅助驾驶系统,目前搭载车型累计销量已超 140 万辆;8 月,辅助驾驶车型国内销量占比达90%,每天生成的辅助驾驶数据里程超8700万公里。 在太平洋汽车发布的8月智能驾驶辅助车型品牌销量榜中,比亚迪以26.37万辆一骑绝尘,其销量相当于第2至第10名品牌之和。 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比亚迪海外市场布局不断拓宽。8 月,其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达80464万辆,同比激增 146.4%;2025 年海外累计销量达630728万辆,同比增长 135.7%,占总销量比重已达 22%。 未来,比亚迪将随着技术创新深入、产品丰富和全球化深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更高效、智能、环保发展,为全球用户带来优质绿色出行体验,在汽车产业变革中书写中国品牌辉煌。
比亚迪1-8月销量超286万辆稳居榜首,天神之眼车型累计销量超140万辆

从AGI到ASI,阿里云还想做什么?

在阿里云看来,未来的商业竞争,本质上是技术生态的竞争。谁能掌握最底层的、最核心的智能技术,谁能构建最繁荣的开发者和应用生态,谁就能在智能时代获得最宽广的“护城河”。 时至今日,生成式AI的浪潮之巅已然初现。每年的云栖大会,也成为影响中国AI行业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作为中国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执牛耳者,如今的阿里云,已然蜕变成为国内领先的“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AGI并非终点,而是下一个产业浪潮的开端,而这个开端,需要持续而坚定地投资,更开放共赢的态度,引领行业伙伴共同发展和进步。  前不久,国际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Frost&Sullivan)发布的《中国GenAI市场洞察: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全景研究,2025》报告中显示,2025年上半年,阿里通义成为目前中国企业选择最多的大模型。  从模型层的持续创新,到平台层的生态构建,再到基础设施层的坚实投入,阿里云的每一步都清晰地勾勒出其从AGI到ASI的雄心壮志。  本次阿里云栖大会2025,则是将其最新的思考与实践成果集中呈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  通过这场AI盛宴,我们得以一窥,阿里云在AGI的时代关口,如何描绘智能时代的未来蓝图。  01 更新的AI产品,更大的AI平台  通往AGI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作为发展道路上的坚实阶梯。在最新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再次以一系列密集发布的新模型、新产品和新平台,展现了其强大的“肌肉群”,也让业界看到了其加速AGI进程的决心。  在云栖大会现场,阿里云CTO周靖人,发布了覆盖了从文本到多模态、从专业领域到通用能力的多款通义家族迭代新品。从模型智能水平、Agent工具调用和Coding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态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 
从AGI到ASI,阿里云还想做什么?

“爱折腾”的张朝阳,不一样的网红企业家之路

企业家IP是最能代表公司形象的一种形式,不管是对运动,还是对业务本身,张朝阳都有自己“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而张朝阳背后的搜狐,也在同样的坚持和专注下坚守“长期主义”。 ‍‍‍‍‍‍‍‍‍‍‍‍‍‍‍‍‍“当你有一个目标,认为做的事有价值、有意义,就会忘记焦虑和恐惧往前冲。”9月14日,搜狐 $搜狐(SOHU)$ 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纵身跃入海中,历时5小时18分、跨越8.69公里横渡南澳岛-饶平海湾后,他这样感慨道。  这不是张朝阳第一次挑战极限,曾经登山的时候,张朝阳提到:“每次在极端的情况下,我都会想起搜狐的发展,或者我背负着搜狐攀登,但这种担负却促使我更加努力。”从“中国互联网第一人”“互联网教父”到“物理网红”再到这两年“运动达人”这样的名号近年来越发响亮,张朝阳一直都在“折腾”。  实际上,张朝阳这一次横渡南澳岛-饶平海湾也是为9月21日举办的2025秋季搜狐视频播主大会预热打call,同时为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加油助力。“折腾”背后,张朝阳是为了给搜狐的业务“带货”。  01 “爱折腾”的张朝阳 和水温恒定、水质清澈、有明确泳道和岸边保护的泳池不同,在海中游泳,不仅需要克服洋流和风的阻力,还需要面对碰到礁石、海藻、海洋生物等各类突发情况,在横渡南澳岛-饶平海湾时,张朝阳遭遇了预想之外的“洋流+蚝区”组合攻击。  一路蛙泳,张朝阳刚从相对稳定的浅水区到深海,海湾的洋流就裹挟着他往蚝区猛冲。  大片蚝区表面蒙着层薄薄的水光,实际上纵横交错的绳索上,密密麻麻挂满的贝壳碎片全是“利器”。张朝阳形容那段路程“跟穿地雷阵似的”。尽管他小心规避,但手部仍被划伤,领航员腿部也有受伤。  蚝区带来的危险极大,张朝阳与保障团
“爱折腾”的张朝阳,不一样的网红企业家之路

崩铁联名卖“崩”,瑞幸不卖咖啡改卖“谷子”?

当下咖啡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存量竞争,单纯依靠产品和联名创新可能难以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二次元的钱还是太好赚了。  短短几个小时,瑞幸与《崩坏:星穹铁道》(以下简称“崩铁”)的联名套餐在9月15日上线的第一天便被抢购一空。两杯咖啡附送一张联名色纸、一枚联名徽章,标价36.9元,放在消费者对咖啡品类心理估价越来越低的当下并不划算。可即便如此,仍无法阻止为了联名而来的玩家疯狂“剁手”,有的甚至为了凑齐周边,还要购买多套。  当然,联名周边不止这两种。其他的还包括亚克力立牌、冷变杯、摇摇乐挂件等,将分为一期、二期活动陆续上线。  据计算,要想凑齐这些联名周边,就要花费384元,并喝掉20杯咖啡。或许是明白铁打的胃也消化不了这么多咖啡因,此次联名活动中,瑞幸还推出了“预存”服务,可以一次性购买6杯咖啡获得全部周边,也便于玩家“为爱冲锋”、火速下单。 火爆的购买场景自然让部分玩家焦虑。他们转而选择到闲鱼、微博超话等二手交易平台上找代购、代抢甚至代喝,只为获得一份联名专属、后续难再购得的周边。一期联名活动爆火至此,二期活动的情况也可想而知。  与用户挤破脑袋抢周边相对的,是再次尝到二次元甜头的瑞幸。几个月前,瑞幸在与《原神》的联名中,就靠着卖谷大赚一笔。  抖音显示,内含3杯咖啡加一款联名钥匙扣的套餐标价41.9元,已售7万+单;内含2杯咖啡加一款联名钥匙扣的套餐标价31元,已售5万+单。仅抖音一个平台销售额就超过了450万,这还不算在瑞幸小程序、APP端下单的更多订单。  相似的一幕在几个月后再次上演,而这一次,瑞幸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用预存取代立即取餐,让消费者能够不再考虑浪费的问题,专心抢购周边。  显然,瑞幸这颗“要靠卖谷带咖啡”的心,已经藏不住了。  01 “不为周边,谁喝瑞幸?” “没有周边,谁想
崩铁联名卖“崩”,瑞幸不卖咖啡改卖“谷子”?

TCL发布革命性技术SQD-Mini LED ,打破十年色域僵局

9月15日,TCL $TCL科技(000100)$ 举办主题为“不颠覆不发布”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划时代的SQD-Mini LED耀世登场,实现革命性的技术升级,全球首款采用这一技术的“真机皇”X11L SQD-Mini LED电视以及标杆级RGB-Mini LED电视Q10M Ultra、最值得买的RGB-Mini LED电视Q9M同步亮相。其中,首台搭载SQD-Mini LED技术的TCL X11L,成为当之无愧的年度机皇,为用户带来天花板级别的色彩、屏幕素质、分区、亮度、音质、颜值和智控体验。 打破十年色域瓶颈 超越RGB-Mini LED TCL SQD-Mini LED是Mini LED技术的重磅升级。 基于超级蝶翼华曜屏与超级量子点两大核心技术,它实现了100% BT.2020全局高色域,在亮度、色彩和寿命上全面超越OLED。对比普通RGB-Mini LED 97%BT.2020色域覆盖率,SQD-Mini LED显色更丰富、更纯净,避免了偏色、串色等行业问题。同时,它在分区、亮度、外观设计都实现颠覆式突破,堪称真正的巅峰显示技术。 在此背景下,SQD-Mini LED的重磅亮相,实现了100%BT.2020全局高色域。SQD-Mini LED无论显示单色还是多色画面,都由背光激发超级量子点发纯净三色光后混成白光,再由屏幕晶粹色阻过滤,实现稳定显示的全局高色域。对比之下,RGB-Mini LED仅具备单色的局部高色域,当电视画面变复杂时,需要先把各种光混成白光,再靠屏幕色阻滤色,最后导致其色域表现并不尽人意。 从单色到多色,SQD-Mini LED发光方式始终不变,任何画面下都能保持稳定的高色域,色彩达到极致。可以说,SQD-Mini LED全局高色域,才是符合日常观影的稳定好色域
TCL发布革命性技术SQD-Mini LED ,打破十年色域僵局

用户主权时代的酒业变革:郎酒庄园的体验经济与新价值叙事

当前,酒行业正迈向“用户主权”与“体验经济”的新阶段。而酒庄,则是提供极致服务、沉浸式体验和情感链接的最佳载体。 白酒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对话方式,正进入到了深刻的重构期。传统单向输出的销售模式逐渐乏力,消费者愈发渴望能够参与其中、可定制化,并能长久维系的新型互动关系。  行业转折之际,郎酒以会员节为载体,依托郎酒庄园,将酒品交易升维为以信任为基、价值共享的高端共同体。  9月8日,第五届郎酒庄园会员节如期举行。活动现场,郎酒携手国际知名酒庄奔富共同启动“世界酒庄联盟”,并全球首发红运郎×奔富BIN 707联名礼盒。  这一战略动作,不仅将现场推向高潮,更被视作中国白酒在国际化融合与高端品牌叙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长期主义的力量: 以极致品质筑牢根基  尽管郎酒会员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但在全体郎酒人的认知里,“客户第一,唯客是尊”始终是其不变的初心。  在本届会员节的开幕致辞上,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更是从产品、体验、思想三个方面,呈现了“酿极致好酒、为会员服务”背后的深刻内涵——  其一,坚持长期主义,追求极致三品(极致品质、极致品牌、极致品位),酿好酒,服务会员;其二,为会员们买好、喝好、喝少,健康饮酒而努力;其三,思想同频,为灵魂注入美好。  在增量竞争转入存量竞争的今天,产品品质永远是品牌安身立命之根本,锚定这个基点,才能与消费者建立起更为深厚的情感链接。郎酒,无疑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典范。  依托赤水河左岸独特的立体生态,郎酒建立起世界级的现代化白酒庄园,不仅将优质酱酒年产能提升至7.2万吨、贮存量达到26.5万吨,构建起“生长养藏”的完整酿贮体系,更以这座庄园为载体,持续拓展与会员共同成长的美好生活生态圈。  这也是郎酒总经理汪博炜所说的,“消费者代际变化正在发生,白
用户主权时代的酒业变革:郎酒庄园的体验经济与新价值叙事

OTA新规下,车企们如何适应新的迭代模式?

当车企不再只追求“迭代速度”,而是开始构建“安全厚度”,竞争也就从功能炫技,转向了体系韧性、用户信任和伦理责任的深层较量。 ‍‍‍‍‍‍‍‍‍‍‍‍‍‍‍‍‍‍‍“汽车智驾这个行业很卷,我们提供技术帮助大家一起来卷。”余承东说这句话时,正是中国车企不断开发“酷炫功能”、主打“月月OTA(汽车远程升级)”的激进时代。 但在卷升级的另一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召回量同比激增67%,新能源汽车的召回情况尤为突出。这也迫使中国车企必须冷静下来,将研发重心更多转向“安全冗余”。 监管部门显然注意到了这种行业现状,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从目前意见稿信息来看,涵盖了汽车召回、生产一致性、商业宣传、事件事故报告等四大方面,均是目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尤其限制了向用户推送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和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等方面。 一位新能源领域从业者杨丹对陆玖商业评论坦言,这其实也是一件积极的事情,以及一次信任重建,毕竟此前就有部委专家一直在强调,“当汽车变成四个轮子的智能终端,安全标准应该向民航业看齐。” 01 合规重构或将带来阵痛期 此次OTA新规出台,相当于给所有“炫酷科技”包装强制贴上了一张“安全证明”。过去两年,很多汽车品牌高频率的OTA升级,已使用户很难做出判断和选择,用户也有疑问,这都是我真正需要的吗? 对此,《中国工业和信息化》总编曾纯对陆玖商业评论表示:“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OTA与汽车智能化紧密相连,核心价值在于实现功能的持续进化。” 在他看来,由于整车研发周期长,通常需要数年,而电子硬件技术迭代极快,因此行业普遍采用“硬件先行”策略——即在车辆设计阶段就超前部
OTA新规下,车企们如何适应新的迭代模式?

乳品强劲、非乳突进,伊利确定性增长趋势凸显

以过硬品质构筑核心护城河,靠创新驱动培育发展韧性,借助全产业链的领先势能,伊利正在全球乳业版图上书写新的坐标篇章。 近日,伊利股份(600887.SH)披露2025年上半年财报,营收、净利稳居亚洲乳业第一,绝对龙头领先优势持续扩大。这份“韧性十足、质地卓越”的业绩答卷,再次展现乳业龙头的稳健与确定性底色。  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达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半年营收即甩行业第二名203亿元,领先优势持续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再创历史新高。并且在8月29日召开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 $伊利股份(600887)$ 向市场释放出穿越周期、全面向好的积极信号。  在新生代奶制品品牌层出不穷、乳业疯狂卷新品的当下,乳业龙头伊利反而在确定性中稳步增长,这家公司做对了什么?  01 领先优势持续扩大背后  8月28日,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发布2025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榜单上,伊利稳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12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再次成为唯一进入全球五强的中国乳企。  而最新的财报用数据不仅再次证明了伊利的实力,也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  首先,伊利2025年上半年不仅营收净利实现双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而且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89.15亿元,同比增长5.77%,扣非归母净利润23.87亿元,更是同比大增49.47%,在行业领先的基础上呈现环比加速改善趋势。  基于超预期的业绩表现,伊利在业绩说明会表示,“全年净利润率仍将维持在约9%的水平,并努力实现更高盈利。”同时还强调,“业务的均衡发展,为公司进一步夯实行业龙头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n
乳品强劲、非乳突进,伊利确定性增长趋势凸显

不分红的格力,到底在急什么?

大家电作为地产行业的下游行业,近年地产行业的开工率已经回滚到十几年前的水准,传导下游的白电行业,没有新增的大蛋糕,中高端需求首先承压。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8月16日一早, $小米集团-W(01810)$ 的卢伟冰转发了一条博主@晓春哥XCG的微博,微博内容是一条奥维云网的截图,数据显示,小米空调线上销量市占率首次超过格力,仅次于 $美的集团(00300)$ ,位居第二,全渠道市场份额则排第三。  三天后, $格力电器(000651)$ 市场总监朱磊发微反击,他提供的截图显示,格力7月市占率为16.41%,高于小米的13.5%。  作为被当枪使的一方,“晓春哥XCG”迅速表态称,“是奥维更改了数据罗盘的统计口径。”但到目前为止,没人承认这件事。  “统计学的魅力时刻”只能改变数据的统计口径,但在绝对的增量面前,很难改变大局。这里的“大局”,是小米空调已挤进全渠道市场前三的客观现实。  其中,美的以26.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格力17.2%位居第二,小米13.7%位居第三,海尔 $海尔智家(06690)$ 11.6%位居第四,奥克斯8.8%位居第五。  在前五名厂商里,小米则是唯一一个同比增速超过50%的选手。作为对比,开炮小米的格力,同比份额则减少了16.9%。要知道,这可是空调销售的传统旺季。小米在白电领域的进击,甚至让格力走到了小米的“舆论主战场”,可见其承压的严重程度。&nbs
不分红的格力,到底在急什么?

掘金AI时代产业红利,企业们为何都愿与百度组队?

全栈技术能力、生态开放度与行业渗透深度,正取代传统堆卡、堆资源的规模和成本竞争,成为云厂商新的竞争壁垒。 没人可以否认,从“生成式AI”诞生的那一刻起,云市场的竞争形势就已经变了。  “智能经济时代,一定要有新的基础设施来支撑,这就是智能优先的AI云。”在2025百度云智大会上, $百度集团-SW(09888)$ 执行副总裁、 $百度(BIDU)$ 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如是说道。  曾几何时,CPU在计算领域仍然是不可撼动的核心地位,但在生成式AI出现之后,GPU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正在成为云计算的新宠。  对应云服务市场,传统CPU集群转向GPU集群的趋势,同样是不可逆的时代进程。随着DeepSeek进一步引燃AI市场,云厂商对AI心智的争夺,又来到了新的高潮。大量企业对于云厂商的“AI云”能力,正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AI本身的高技术含量和高成本、长周期投入,也意味着未来大量的市场份额,终将握在少数几家拥有全栈AI能力的云服务厂商手中。  作为“AI云”赛道的首倡者和开创者,百度智能云在2024年的中国AI公有云市场上,已连续六年居于第一。  AI Agent时代已来,在“人无我有”的全栈技术和产业深度面前,百度智能云的迭代轨迹,或许能成为观察如今云厂商的AI嬗变,和AI产业未来走向的重要样本。  01 更全栈,更易用  如今的我们,正在面对怎样的智能经济时代?  三年以来,生成式AI正在逐步深入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个人调用AI完成各种需求,还是独立开发者使用AI打造“一人公司”,再到企业借力AI重构传统业务,
掘金AI时代产业红利,企业们为何都愿与百度组队?

高管焕新,蒙牛“在创新中修行”

树具体的目标,做高价值的事。通过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创新,蒙牛这艘大船夙夜前行,正在穿越周期,驶向更加辽阔的未来。 8月27日,随着蒙牛2025年中报的发布,一则关于CFO变更的公告随即发出。公告称,张平先生因届退休年龄,将不再担任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沈新文先生已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战略及发展委员成员、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  随着董事长、总裁、CFO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更迭,这也标志着, $蒙牛乳业(02319)$ 管理层已经焕然一新,全面迈入更具创新精神的“青壮派”时代。  实际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于蒙牛而言,天生要强、创新求变,永远镌刻在骨子里的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一直未变。因为在每一个蒙牛人的心中,如果有一天,居安思危被安于现状所替代,可能也就失去了竞争的锐利。  01 高管焕新,平稳交接  资料显示,在自然退休之前,张平为蒙牛的财务工作奉献了十一年的光阴。而随着新老CFO交接的落地,正式宣告蒙牛完成了核心管理团队的全面焕新:新董事长庆立军,新总裁高飞,以及新CFO沈新文。  图注:蒙牛新董事长庆立军  图注:蒙牛新总裁高飞  图注:蒙牛新CFO沈新文  复盘上述几位管理团队成员的履历背景,不难看出,新领导班底几乎都是具有狼性的实干主义者,他们的结合,在管理结构上整体呈现出互补的特质。  其一是管理经验上的互补。  尽管多数成员都在食品、配料等领域拥有数十年的工作经验,但每位成员的经验及优势却各有所长:诸如庆立军此前负责中粮可口可乐公司战略相关工作;高飞是深耕乳业20余年的“老蒙牛”,沈新文也在快消领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其二是性别结构的优化。  在蒙牛
高管焕新,蒙牛“在创新中修行”

小品类也能撬到大生意,谁成为商家的“赚钱搭子”?

对于商家而言,经营不易,长效经营更难。 1999年,刚上幼儿园的仇晴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变迁。那天下午,父亲工作了19年的扇厂倒闭了,父亲被迫下岗,两口子带着小小的仇晴去领赔偿金、办下岗手续。  那时候,父母亲手里拿着一沓钱,为未来的生活感到忧愁。“当时,一起下岗的还有很多手艺很好的师傅,很多人迫于生存,流向了其他行业,也有人不愿意扔掉手艺,自己开一家小店借力支撑。”在仇晴的回忆里,父亲虽然对制扇多有不舍,但为了给她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只能无奈去了收入更高的机械厂工作。  一把苏扇,不仅承载着父亲的青春回忆,更牵动着母亲的理想与抱负。2017年,仇晴的母亲汤晓红走上管理层,被丈夫当年所在的扇厂聘为负责人,并担任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  如今,这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苏州折扇,因为仇晴和母亲汤晓红的坚持,正在抖音直播间里“复兴”。非遗苏扇和匠人老师傅们,也正在通过小小的手机屏幕,走向更广阔的天下。  在抖音上,类似的商家故事不是个例,再比如今年37岁的飞恋伞厂的老板雷鹏琳,在抖音上用无厘头、冷幽默的短视频,把自己打造成了厂里的头号网红,并且不断在产品上创新,直接解决了伞厂曾面临的滞销危机。  实际上,随着抖音电商入驻的商家越来越多,生态变得更加丰富。从兴趣电商开始,抖音正在改变着消费者们的消费习惯,不仅如此,抖音正在和商家们双向奔赴。那么,抖音到底是如何从一个内容平台,发展为商家们的“生意搭子”的?   01 用内容撬动大生意  “跟你男朋友聊天,男朋友说了一句话你不爱听,就把豌豆打出去,打他。”  在今年抖音商城「玩个很新的东西」618好东西大会,蔡明抱着CozyCuddle软拥抱的豌豆抱枕,一本正经地介绍这个新品抱枕的“正确用法”。于是,7天内豌豆抱枕的订单量环比提升了1000%
小品类也能撬到大生意,谁成为商家的“赚钱搭子”?

回应消费者需求变化,贝壳持续探索居住服务新范式

二季度,贝壳存量房业务GTV达5,835亿元,净收入67亿元。 8月26日,科技驱动的一站式新居住服务平台 $贝壳(BEKE)$ (NYSE:BEKE;HKEX:2423)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2025年二季度, $贝壳-W(02423)$ 实现总交易额(GTV)为8,78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7%,净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13.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8.21亿元。  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彭永东表示:“第二季度,我们的业务延续了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消费者需求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我们平台也在人店网络实现规模增长的基础上,将走向效率驱动发展的新阶段;而AI技术的突破将为生产力提升带来巨大机遇。第二季度,我们围绕这些变化展开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如在房产交易服务上,我们运用科学管理和AI技术等能力,更深度地建立对‘房’和‘客’的服务能力,探索由规模驱动转向效率驱动的新增长模式。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迎接这些变化,我们希望在保持平台规模优势的同时,用社区精耕改造与重塑服务界面,以AI生产力释放组织效能,用客户思维重构产品逻辑,持续为居住服务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房地产发展新形势下,二手房交易占比逐步提高,更多区域开始出现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的状况。上半年,在贝壳平台上,二手房业务单量同比提升26%,在贝壳自身交易结构占比上,平台二手房交易单量占平台房产买卖交易单量的比例提升至76%。更多人选择二手房的背景下,贝壳二手房优质服务能力等护城河优势显著,为长期业绩提供稳健支撑。二季度,贝壳存量房业务
回应消费者需求变化,贝壳持续探索居住服务新范式

一个“好起来”的B站,应该是什么样子?

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从2019年“破圈”以来,B站在用户群体、商业化以及内容探索等诸多方向战略的自然延续。 8月21日晚间,B站 $哔哩哔哩-W(09626)$ 发布2025年Q2报告。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B站实现营收73.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和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和5.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此前,市场对B站普遍预期为营收73亿元人民币左右,具体区间为71.97亿~73.69亿元,同比增长17.5%~20.3%。就实际披露数据而言,符合市场预期。  早在去年Q3,B站已经实现未经调整后的全面盈利,如今站上了全面盈利的关口,对市场而言也在意料之中。过去一周的时间里,B站美股近10点的涨幅已经对此有所体现。  市场和财报盈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既定战略下越走越稳的B站——无论是月活线,还是盈利线,B站都有对应的业务板块支撑,相关拼图也在近两年内逐步完成。  可以看到,游戏+内容两手抓,对于一个ACG为底色的内容社区平台而言,是足以支撑其盈利模型的策略。  “解决温饱”之后,B站下一步要做的,是走向自己的星辰大海。对于一个中长视频为主的内容平台社区,建设一个更健康的内容生态循环,显然是绕不开的。当下的B站,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是视频播客的内容专业化道路?还是更为多元的UP主商业化体系?这些都是可以探讨的问题。  01 什么是B站真正的护城河? 如果只看披露的财报数据,那么B站的盈利来源是相当显性的。  作为视频内容社区的传统盈利板块,广告业务和增值服务的增长相对平滑,其中广告业务收入为24.5亿元人民币,增幅为20%左右,主要表现为效果广告的增长驱动;增值服务收入为28.4亿元人民币,增幅为11%,主要为直播
一个“好起来”的B站,应该是什么样子?

人车家生态战争:小米领先,巨头混战,谁才是终局赢家?

小米已锻造出“增长飞轮”。  2024年4月,随着小米SU7开启交付,一组组充满未来感的智能生活场景正在车主群体中引发热议:当车辆驶离住宅,系统自动触发“离家模式”关闭无需运行的家电;在距离家3公里范围时,车机与手机协同推送空调开启建议;通过小爱同学,一句语音指令就能启动家中的扫地机器人清洁……  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交互,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在背后高效运转。  这之后,海尔集团与长安汽车达成战略合作,美的发布“全屋智能”战略并与蔚来落地车家互联……科技巨头、车企、家电龙头罕见地达成战略共识,共同押注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生态这个超级赛道。  这不仅是万物互联的技术狂欢,更是AI时代“以人为中心”的服务范式变革——谁掌握主动服务的生态密钥,谁就能在智能家居与车联网的交叉地带构建新商业帝国。  $小米集团-W(01810)$ 无疑是这一领域的领航者。8月19日,其发布的二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营收达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三个季度破千亿;经调净利润达1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4%,连续两个季度超百亿。  当行业仍在寻找风口,小米已成为那股风。AI时代的确定性红利,只属于能把技术、场景与人性同时写进代码的玩家——而这一次,站在最前排的,则属于这家全球唯一一家拥有“人车家全生态”业务布局的科技公司。  01 “人车家全生态”已成行业共识  默里·沙纳汉在其颇具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著作《技术奇点》中,提出颠覆性的人工智能将掀起两次浪潮:首次,是具有互补性通用认知能力的专门人工智能技术逐步重塑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形态;再次,则是人类水平人工智能,即超级智能的出现。  在“人车家全生态
人车家生态战争:小米领先,巨头混战,谁才是终局赢家?

小米集团Q2业绩再创历史新高!营收连续3个季度超千亿!经调净利连续2个季度破百亿

8月19日,小米集团(HK01810) $小米集团-W(01810)$ 发布二季度业绩公告。本季度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延续高增长;经调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75.4%,连续2个季度突破百亿。小米以极具说服力的高增长势能,交出亮眼答卷。 具体来看,手机×AIoT分部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14.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连续20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创历史新高,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大增66.2%,实现量价齐升;互联网服务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0.1%。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同比劲增234%,创历史新高。 小米Q2业绩的持续高增长获权威机构坚定看好。交银国际在近期研报中指出:在人车家全生态先进引领下,小米手机、汽车、大家电三大增长曲线持续向好,全品类高端化加速落地;且上半年小米在AI、芯片、汽车等创新领域突破显著,技术实力进一步巩固。小米正在用亮眼的业绩和扎实的研发投入,验证其长期增长的确定性。 多项业务指标创历史新高,手机、汽车、大家电三大增长曲线持续向好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核心业务及创新业务收入、经调整净利润等多项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营收连续5个季度同比增长超30%,经调整净利润连续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时,手机、汽车、大家电三大增长曲线持续向好,“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协同效应进一步显现。 第二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大盘整体承压,但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在国内国外依旧实现了积极突破。国内市场方面,继第一季度出货量重返中国第一后,第二季度小米新机激活量1150万台,市场份额为16.
小米集团Q2业绩再创历史新高!营收连续3个季度超千亿!经调净利连续2个季度破百亿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