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财报
每日财报
国内专业财经新媒体平台
IP属地:未知
2关注
213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每日财报
2024-06-17

美年健康:连续第二年发布千万级体检数据蓝皮书

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根基。近日,北大健康论坛•2024暨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年会在京召开。 会上,美年健康集团董事长俞熔发表“构建AI+健康管理新生态”主旨演讲,并发布《美年健康2023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内容(以下简称“蓝皮书”),这是美年健康连续第二年发布千万级体检数据分析报告。 “本次蓝皮书的发布,旨在基于健康大数据反映体检人群的健康现状,展现了美年健康集团作为预防医学领域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表示,该《蓝皮书》是迄今为止,涵盖体检人群数量最多、地域覆盖最广的健康人群体检数据研究,真实反映了中国城镇人口健康情况。“期望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与预防医学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为相关研究机构提供重要参考,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或完善相关健康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向人民群众普及‘预防为主’理念、提高公众的主动健康意识和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贡献力量。” 《蓝皮书》聚焦五大领域 据介绍,《蓝皮书》编撰过程广泛参考国内外权威疾病指南与专家共识,使用临床公认的疾病诊断与评价方法,对体检常见疾病或异常检出率进行标化调整,充分保证了研究结果准确性。 《蓝皮书》数据来源于美年健康2023年度近600家体检中心抽取的样本,样本量为1981万,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劳动力人口为主要分析对象。聚焦于心血管健康、内分泌健康、呼吸健康、消化健康与泌尿生殖健康五大领域,主要涵盖高血压、糖尿病、肺结节、脂肪肝、肾结石、HPV感染等总计18项疾病或异常指标。 《蓝皮书》显示,体检异常结果检出率前五名依次为:肺结节(54%)、超重肥胖(51%)、甲状腺结节(48%)、脂肪肝(39%)、女性乳腺结节(34%)。也就是说报告中一半体检人群存在超重、肺结节、甲状腺结节情况。 经两年对比发现,糖尿病检出率上升,而幽门螺杆菌
美年健康:连续第二年发布千万级体检数据蓝皮书
avatar每日财报
2023-11-22

贝泰妮:是时候打造比薇诺娜更性感的故事

从市场来看,专攻敏感肌的薇诺娜面临一堆竞争者的围追堵截,国内品牌有华熙生物的米蓓尔,新晋国货品牌Simpcare溪木源;国外品牌则有欧莱雅旗下的薇姿、理肤泉、乐肤、勃朗圣泉以及资生堂旗下的敏感肌品牌安肌心语等产品。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近几年,随着新锐化妆品牌快速崛起,国货品牌在细分市场实现突围。“国货之光”薇诺娜以敏感肌护肤品成功出圈,明星产品舒敏特护霜大受好评。今年双十一,薇诺娜再次交出满意答卷,在天猫美容护肤类目中再次进入Top6。 但从资本市场来看,投资者们好像并不买账。薇诺娜背后的公司贝泰妮(300975)股价从去年下半年一路下行,市值缩水超六成,位居化妆品上市公司跌幅榜前列。 资本市场为什么用脚投票? 在《每日财报》看来,市值缩水背后应是贝泰妮业绩遭遇了增长难题,营收、净利增速创上市以来新低。现阶段的贝泰妮,如何维持花期是一个挑战。 业绩增速放缓 根据贝泰妮公布的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贝泰妮营收34.31亿元,同比增加5.36亿元,增长18.51%;归母净利5.79亿元,同比增长11.96%,扣非净利为5亿元,增长12.53%。 前三季度的成绩还不错,但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近年来贝泰妮业绩增速已经呈现放缓趋势。 放上一组简单的数据:2018-2022 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贝泰妮的归属净利增速分别为:69.58%、58.12%、31.94%、58.77%、21.82%、11.96%。 贝泰妮此前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定下发展“小目标”:以2022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为基准,2023年至2025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28%、61.28%、100%,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8%、61.28%、100%。目前来看,实现此目标难度并不小。 近几年来,贝泰妮的毛利率一直表现比较稳定,2020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分别为76.25%、76%、7
贝泰妮:是时候打造比薇诺娜更性感的故事
avatar每日财报
2023-09-25

鱼跃医疗重回增长通道,“下一跃”在何方?

一旦疫情期间的“红利”消逝,在呼吸机这一热门概念外,鱼跃医疗的下一个增长动力在哪里?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9月12日,鱼跃医疗发布了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拟以17.3元/股的价格向参加对象受让623万股股票,占公司当前股份总额的0.6215%,其中首次授予593万股。员工持股计划参加对象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核心员工不超过150人。 在业绩考核上,公司将2023年-2025年净利润目标设置为20.01、20.31、23.39亿元,相比于2021年以及2022年净利润均值15.39亿元的基数相比,分别增长了30%、32%、52%,同比分别增长25%、2%以及15%。从这个净利润来看,鱼跃医疗给自己定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增长预期。 根据公开数据,2018年以来鱼跃医疗业绩发展波动很大。2018年是一个高点,营收41.83亿元,同比增长18.12%;归母净利润7.27亿元,同比增长22.82%,到2019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双双下降至10.82%、3.49%。2020年到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再次上下起伏分别为154.98%、-16.87%、23.83%。 今年上半年,鱼跃医疗业绩持续增长,似乎预示业绩低迷期已经结束。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说明,鱼跃医疗表示,在报告期内,其呼吸治疗解决方案业务引领市场需求,在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以及高效稳定的生产力加持下,凭借优秀产品力实现快速增长,为公司整体业务规模的提升贡献了主要动力。 遗憾的是,今年6月11日,该公司终止了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这距离鱼跃医疗2022年11月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通过发行GDR的相关议案仅半年多的时间。 全球化野心“搁浅”? 公开资料显示,鱼跃医疗是一家以提供家用医疗器械、医用临床器械和互联网医疗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其中呼吸治疗解决方案始终是公司的营收大头,占总营收的比例
鱼跃医疗重回增长通道,“下一跃”在何方?

女律师十年体检未查出患癌风险 爱康CEO称别指望几百块查出所有病

近日,北京律师张晓玲曝出"十年体检漏诊肾癌"事件,引发对民营体检机构专业性的质疑。2013-2023年间,张晓玲在爱康国宾的体检报告始终显示双肾正常,2024年却在其他医院确诊晚期肾癌。医学专家指出,此类癌症发展需长期过程,早发现可避免恶化。 目前,爱康国宾回应称,现行指南未将癌胚抗原检测列为肾癌诊断标准,承诺委托第三方机构核查,并承诺"如有责任绝不逃避"。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多名网友反映爱康国宾存在漏检、误检问题。讽刺的是,爱康团创始人张黎刚曾在2018年公开曝光体检行业“黑幕”。 对此,7月30日上午,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爱康国宾媒体说明会”,针对近期热点事件进行说明。爱康集团资深副总裁周晓江会上表示,已对张女士提起诉讼,并获立案受理。 本月中旬,爱康集团发布声明称,关于近日网络上所传的张女士所谓的爱康“十年体检结果未提示癌症风险,确诊已是肾癌晚期”的投诉,爱康医疗团队已完成对张女士的历年体检报告与档案的核查,并聘请外部专家协助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确认爱康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报告结论与肾脏超声检查实际情况一致,不存在对于肾脏检查漏诊或误诊情况,进一步确认爱康无责。 同时,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称,“大家想一下,大多数企业给员工做个体检,少的几百块,钱多的也就几千块钱,大家去医院看个病,你要诊断某个病,你们问问自己,大概要花多少钱。当你指望说,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而要查单一的病,多花几千几万块钱的时候,你认为这样的情况存在吗?至于这样的模糊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公众对于体检与看病,没有明确的边界,导致公众对体检有很多误解。” $爱康医疗(01789)$
女律师十年体检未查出患癌风险 爱康CEO称别指望几百块查出所有病
avatar每日财报
2024-11-04

时隔10个月香飘飘创始人蒋建琪再次走向前台

香飘飘努力转型。 文/每日财报 南黎 职业经理人辞职,创始人重回台前。10月21日,香飘飘董事会宣布收到杨冬云的书面辞职报告,杨冬云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总裁)职务。这意味着,总经理一职交出去不到一年,香飘飘创始人蒋建琪又重新上阵。 这位在业界享受盛誉的职业经理人为什么只在公司呆了10个月就匆忙离职?香飘飘发布了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19.38亿元,同比减少2.05%;归母净利润1773.25万元,同比增长408.98%;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香飘飘净利润还亏损575万元。 业绩恢复乏力,或许是职业经理人离职的原因之一。如今,创始人蒋建琪重新“掌舵”,香飘飘能否扭转颓势? “去家族化”转型受阻? 杨冬云入职香飘飘一度被外界解读为香飘飘在尝试“去家族化”之举。 香飘飘的家族化气息浓厚。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蒋建琪持有香飘飘50.44%的股份,为公司实控人;蒋建琪与其兄弟蒋建彬、妻子陆家华、女儿蒋晓莹4人合计持有香飘飘公司70.59%的股份,加上蒋建琪旗下控股公司杭州志周合道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6.08%股份,香飘飘近八成的股权掌握在创始人家族手中。 去年12月22日,香飘飘宣布,为了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综合考虑公司长远发展规划,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蒋建琪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 与此同时,为了体现香飘飘对新任总裁的重视程度,董事长蒋建琪以每股13.43元的价格将持有的2053.72万股股份转让给新任总裁杨冬云,转让完成后,杨冬云持有公司股份比例5%。这次股权转让使杨冬云一跃成为香飘飘第五大股东。 杨冬云之前,香飘飘也曾尝试过引入外来高管,但均未长久。例如2017年、2018年,原加多宝集团分公司营销总监卢义富和原加多宝集团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中心总经理夏楠相继加盟香飘飘,分别担任营销中心总经理与副总经理。 然而,令人遗憾的
时隔10个月香飘飘创始人蒋建琪再次走向前台
avatar每日财报
2024-09-25

珍酒李渡亮眼业绩背后藏隐忧 渠道扩张加速毛利率远低行业均值

上牌桌易,持续讲好增长故事难。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今年以来白酒行业遇冷,但珍酒李渡(6979.HK)还是交出一份不错的半年报答卷。 8月22日,珍酒李渡发布2024年半年业绩,实现营收41.33亿元,同比增长17.5%;经调整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6.9%。 珍酒李渡作为除了茅台之外上市的第二家酱香酒企,在上市之际赚足了噱头。只不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综合珍酒李渡上市将近一年的行情来看,其股价还是长期低于9元每股的发行价。 有“酱酒第二股”称号,身上的光环亮眼不少。为何资本市场不太看好呢?珍酒李渡如何在分化明显的行业中持续讲好增长故事? 渠道扩张加速 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80%的受访白酒企业表示市场有所遇冷。从线下反馈来看,冷淡的行情已经延续到了中秋国庆。 珍酒李渡能够在当下比较艰难的形势下实现业绩增长,属实不易。目前业绩增长主要靠渠道扩张推动。 今年上半年,珍酒李渡的经销合作伙伴净增169家至3107家,体验店净关店119家至1061家,零售商数量净增加49家至3192家。 作为对比,同处次高端的舍得酒业(600702.SH)经销商数量仅为2809家,远少于珍酒李渡。 有必要来看一下经销商对于珍酒李渡到底有多重要?数据显示,2021年—2024H1年珍酒李渡经销商贡献的收入占营收总比重,分别为88.8%、88.8%、88.6%和91.3%。毫不夸张地说,珍酒李渡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都系于合作渠道之手。 事实也确实如此,近两年珍酒李渡的营收增速暴涨背后,似乎就跟公司的大力招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21年初其合作渠道数目为3628名,到今年上半年末便已经猛增2倍至7360名。 如此大规模的合作渠道涌入,无论是品牌渠道正常铺货还是压货,所产生的短期业绩贡献足以撑起珍酒李渡的营收增速。 在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和资本市
珍酒李渡亮眼业绩背后藏隐忧 渠道扩张加速毛利率远低行业均值
avatar每日财报
2022-06-30

生鲜电商赛道:同命相连的“二熊”

前置仓模式的出路在哪?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想必,在疫情中大家与生鲜电商打交道的次数并不少,于相关企业而言,这本是一次难得的利好,可故事情节偏偏充斥着“彩蛋”。因为就实际情况看,今年来生鲜电商一边积极自救,保障供应链不断供,守护居民的“菜篮子”;一边则面临着长期无法盈利、持续亏损的窘境。压力之下,“撤城”两个字,直接成了近期叮咚买菜的标签。有消息称,叮咚买菜停止了天津站的服务;而在此前一个月内,叮咚买菜还陆续关闭了河北廊坊、唐山,广东中山、清远、珠海,以及安徽宣城、滁州等多地的业务。资本市场反应迅速,叮咚买菜(DDL.US)股价持续震荡下跌,至6月18日才略有回升,当周内股价合计跌幅超8%。2021年6月29日,叮咚买菜登陆纽交所,发行价为23.5美元/股,市值55.39亿美元。如今,时间基本过去了一年,叮咚买菜的市值也已蒸发了超过45亿美元。另一边,同样作为生鲜电商巨头,每日优鲜(ML .US)的情况亦不容乐观。今年5月下旬,每日优鲜因未能按时提交2021年度公司财报,及公司股票连续一个月低于1美元,连收两份纳斯达**示函。可见,现阶段两大行业巨头均以“暗淡”示人,这也让人不禁发问:生鲜电商行业到底什么情况?同命相连作为“国内生鲜电商第一股”的每日优鲜,二级市场的表现不比叮咚买菜强几分,自去年6月上市以来,其股价一跌再跌。截至6月23日,仅收0.26美元,较发行价13美元暴跌98%,市值从22.74亿美元跌至6122万美元。《每日财报》关注到,在6月初,每日优鲜因已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纳斯达克上市合规标准的1美元,而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示。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半月以前,其因未提交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门就向其发出警示函,表明其不符合纳斯达克的上市要求,并要求其在60天内提交2021年报或合规计划。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每日优鲜尚未
生鲜电商赛道:同命相连的“二熊”
avatar每日财报
2023-07-12

漫话资产配置(六)| 美林时钟:把握大类资产配置的律动

市面上的资产种类很多,有两个规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1)没有哪种资产在任何环境都能够持续赚钱; (2)不同经济环境下,有不同资产表现最优。 那么,对于在什么经济环境应该配什么资产,我们可以参考“美林时钟”理论。 美林时钟是什么? 美林时钟是美国投行美林证券2004年在《The Investment Clock》报告中提出的资产配置理论。他们研究了美国市场超过30年的数据后,发现经济周期、资产配置和产业轮动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并且把这一理论归纳总结为一个“投资时钟”,也就是大家听说过的“美林时钟”。 美林时钟使用经济增长(GDP)和通胀(CPI)两个指标,将经济周期分成了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资产配置表现(如下图),围绕“复苏——过热——滞涨——衰退——复苏”进行周期轮动。 具体来看一下这四个阶段的特点: 复苏阶段 经济和通胀状态:高GDP+低CPI,经济上行,通胀温和。 经济复苏上行阶段,实体企业盈利回升,股票资产对经济复苏的敏感度更高,向上弹性更大,整体来看,相对债券和现金资产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 资产整体表现:股票 > 债券 > 现金 > 大宗商品。 过热阶段 经济和通胀状态:高GDP+高CPI,经济上行,通胀显著上行。 为遏制通胀和经济过热,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紧缩(比如加息)。债券由于市场利率上行而表现较差;同时,通胀上升增加了现金持有成本。另外,尽管经济向上,企业盈利仍然上行,但由于趋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压制股市的估值;大宗商品在高通胀环境下表现最佳。 资产整体表现:大宗商品 > 股票 > 债券或者现金。 滞涨阶段 经济和通胀状态:低GDP+高CPI,经济下行,通胀上行。 经济下行,股票会受到企业盈利下降的拖累,叠加流动性紧缩的影响,因而表现最弱;在流动性环境偏紧,市场利率预期偏高的环境中,债券市场表现较为疲软;大宗商品依然
漫话资产配置(六)| 美林时钟:把握大类资产配置的律动
avatar每日财报
2022-06-22

蔚来汽车5月排名“垫底”,尴尬处境难掩

短短一两年,蔚来汽车却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文/每日财报 何嫱今年的燃油车,因为一路飞涨的油价,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今年的新能源车,因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造价越来越高,不断的涨价也让消费者“踟蹰难行”。在面对类似行业阻扰时,各家车企的“悲欢”日渐“不相通”。就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有的车企相对明白审时度势的重要性,跟准消费趋势和市场走向,依旧能做到逆势上扬;相反有些车企,则长期处于比较高傲的姿态,如今却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下头。举例来说,曾不可一世的新能源“头部”车企蔚来汽车(09866.HK)就是写照。销量与质量问题“突出”今年以来,蔚来汽车的销量持续走低,基本被理想、小鹏“压一头”,并且连续3个月被哪吒和零跑超越。在5月份,蔚来5款车型的累计销量为7,024辆,同比增速仅为4.7%,在头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垫底。可以说,短短一两年的光景,如今的蔚来汽车却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就5月单月销量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比亚迪汽车,单月销量113768辆;第二位则是上汽通用五菱,单月销量31894辆 ;第三位则是广汽埃安,单月销量21056辆。显然,当年的新能源头部“蔚小理”,如今已被后续发力的传统车企给终结。至于蔚来,只不过更惨烈一些。值得注意的是,蔚来今年前5个月的累计销量仅为37886辆,还没到比亚迪的十分之一。当然,蔚来定位高端,产品贵自然卖得少,可与价格同样不便宜的特斯拉相比,1-5月销量119637辆;理想汽车,1-5月销量47379辆。所以,“贵”不是关键因素。尤其还要看到,在销量下滑的同时,蔚来汽车的质量问题也引发了外界关注。6月11日,一位提车仅13天的蔚来ET7车主,就遭遇了车辆趴窝不动的尴尬现象。这是蔚来首款旗舰轿车交付不足3个月内,发生的第二起趴窝故障问题。而在蔚来汽车官方社区内,也引发了很多车主及准车主们的关注及讨论。对此,蔚来量产产品质量高级总监“William_y
蔚来汽车5月排名“垫底”,尴尬处境难掩
avatar每日财报
2022-08-05

由盈转亏!“人造肉第一股”双塔食品还香吗?

受累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人造肉第一股”双塔食品业绩由盈转亏,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100%。文/每日财报 楚风今年以来,受局部疫情反复及消费低迷等多种因素影响,A股食品饮料板块业绩普遍出现下滑。号称“人造肉第一股”的双塔食品预计今年中期业绩大降,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降幅均超过100%,业绩由盈转亏。双塔食品表示,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计提资产减值。以豌豆为代表的原材料占双塔食品成本64.94%,随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大幅挤压其利润空间。今年上半年,双塔食品提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存货共计7659万元。作为全球最大的豌豆蛋白生产企业,双塔食品也在布局着“植物肉”市场。“植物肉”在海外是食品行业的风口,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不过在国内市场并未盛行。目前,双塔食品已生产出多种“植物肉”产品,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营收占比较小。净利润由盈转亏,股权激励条件难达成粉丝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品,其中龙口粉丝颇具名气。龙头粉丝最早的产地位于今山东省烟台招远市,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年前。在民国初期,烟台龙口港开埠后,商户将龙口市作为粉丝的重要集散地,通过龙头港销往海外各地,故称“龙口粉丝”。双塔食品成立于1992年,以生产龙口粉丝起家,后续逐渐做大做强,成为国内最大的龙口粉丝厂商。2010年,双塔食品登陆A股上市,66%以上的营收来源于粉丝业务。豌豆是粉丝的重要原材料,提取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自2012年起,双塔食品在粉丝业务基础上延伸产业链,逐渐扩张豌豆蛋白、膳食纤维等领域。在2018年,豌豆蛋白收入突破5亿元,首次超越粉丝产品,成为收入比重最高的业务。由此,双塔食品也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豌豆蛋白生产企业。随着产品结构优化和规模效应的抬升,2018年至2020年,双塔食品收入即使有所下滑,但依然利润迅速增长。当期,其营收增速分别为15.06%、-10.82%
由盈转亏!“人造肉第一股”双塔食品还香吗?

大浪淘沙后,房企开启新增长、挖掘新引擎

上半年楼市正在筑底。 文/每日财报 仲宇 经过三年的深度调整后,宏观政策不断加码逆周期调节,引导房地产行业“止跌回稳”。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商品房销售金额下降5.5%,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仍然有所波动,但是相比2024年同期的大幅回撤,总体上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 “好房子”在2025年政府报告中首次被提出,且伴随着《住宅项目规范》的正式施行,房地产行业迎来了由“量”向“质”发展的转型里程碑。 正所谓,大浪淘沙始见金。 在6月18日举行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现场,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宣告道,2025年将是龙湖在债务方面穿越周期的最后一年。并且,基于愈加稳固的财务基本盘,管理层用基本盘、增长盘、创新盘向外界阐述了龙湖未来的发展路径,描述了龙湖未来的画像。 在多数同行仍深陷亏损、频传债务违约的行业背景下,龙湖却已着眼未来,底气来源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2024年,龙湖集团首次对外讲述自身的发展新模式——用长线的经营性现金流取代过往的高杠杆,用经营性收入的增长构建新的业务结构,实现债务与收入利润的双转换。今年上半年,龙湖集团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350.1亿元,合同销售面积261.4万平方米。同期,龙湖集团实现经营性收入141.5亿元(含税),持续增长的同时再创半年历史新高。 通过龙湖的路径观察整个行业,经过大浪淘沙后的房企的确正在跨越旧时代,走向新纪元,钟摆悄然回归。 安全重于发展,债务且降且优化 近两年,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频发,但龙湖集团凭借始终保持克制、审慎并高度自律的态度,将债务安全放在首位,成为全行业“化债”的优等生。 自2023年起,龙湖从“循环债务”的思维中走出来,通过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去主动压降负债,以保持集团整体发展的“安全度”。 根据财报数据,截至2024年,龙湖已经连续两年实
大浪淘沙后,房企开启新增长、挖掘新引擎

中信银行“小天元”平台焕新发布

中信银行重磅推出“小天元”企业生态服务平台,以“数字+金融+生态”创新范式,赋能企业数智化跃迁。 中信银行“小天元”平台结合企业日常经营痛点,将高效智能的一体化金融服务嵌入各个环节,打造“业财资付”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流程线上化、智能化、自动化,大幅提升管理质效,让企业省钱、省时、省心、省力。 $中信银行(601998)$
中信银行“小天元”平台焕新发布

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发布:北京银行跃升至第49位

国际权威发布!英国《银行家》杂志"2025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揭晓,北京银行再创佳绩:一级资本排名跃升2位至全球第49名,连续12年稳居全球银行百强! $北京银行(601169)$
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发布:北京银行跃升至第49位

先行先试,北京银行落地首笔“科技研发贷”

先行先试,北京银行落地首笔“科技研发贷”

拼多多发布一季报,连续两日大跌,市值蒸发2180亿!

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时代的解法。当低价不再是万能钥匙,谁能在商家与用户间找到新平衡点,谁就将执掌下一轮周期。 $拼多多(PDD)$ $阿里巴巴(BABA)$
拼多多发布一季报,连续两日大跌,市值蒸发2180亿!

存款千万=名企实习?银行VIP服务引争议!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近日被曝“金钱换入场券”:客户存入千万资金,子女即可解锁摩根大通、中金资本、谷歌、微软等顶级企业实习资格,覆盖金融、互联网、传媒等热门赛道。非私行客户需“壕掷”1000万新增存款,老客户也要加码500万,更狠的是——实习期间资金直接“冻结”无法转出!银行工作人员已证实计划存在,称总行牵头提供线上线下实习证明,但仅40个名额已被“秒光”。 兴业银行方面表示,鉴于该项目引起争议,经审慎评估,该行已暂停该项目。 $兴业银行(601166)$
存款千万=名企实习?银行VIP服务引争议!

王健林再抛48座万达广场!腾讯联手险资“抄底”接盘?

王健林再次“割肉”自救,48座万达广场被腾讯、阳光人寿等“老熟人”联合接盘,覆盖北京、广州等39城!交易金额虽未公开,但市场预估或超500亿。 债务压顶! 万达2024年底有息负债超1300亿,叠加融创、苏宁超180亿债务纠纷,股权频频冻结。近两年王健林已抛售超50座万达广场,70%由险资接盘。腾讯等巨头入场是“救场”还是布局新棋局? $万达信息(300168)$
王健林再抛48座万达广场!腾讯联手险资“抄底”接盘?

吉利腾讯43亿铁路混改折戟,国铁吉讯300员工归零

今年5月,曾被寄予厚望的铁路混改标杆——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幕。这家由吉利、腾讯及中国铁投于2018年合资成立的企业,以43亿元注资启动。七年过去,公司社保人数从高峰期的300余人归零,App评分跌至2.6分,服务将于6月关闭,宣告这场跨界实验失败。 $吉利汽车(00175)$ $腾讯控股(00700)$
吉利腾讯43亿铁路混改折戟,国铁吉讯300员工归零

1亿匿名捐赠!复旦校友天团有多牛?

神秘校友豪掷1亿支持哲学系,连名字都不留!这已是复旦本月第三笔亿元级捐赠——宁德时代李平夫妇捐10亿建研究院,复星郭广昌捐1亿助医疗,校友圈"钞能力"拉满! $上海复旦(01385)$
1亿匿名捐赠!复旦校友天团有多牛?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