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星球Planet
价值星球Planet
透视内容本质,解锁商业价值
IP属地:未知
3关注
1946粉丝
0主题
0勋章

百事可乐的烦恼,涨价也解决不了

继可口可乐涨价之后,百事可乐也要涨价了,“肥宅快乐水”恐怕也不会再带来“快乐”了。近日,百事公司首席财务官休·约翰斯顿(Hugh Johnston)表示,明年第一季度百事可能继续提高产品售价,以应对成本增加。而在几个月前,今年4月19日,可口可乐公司CEO詹姆斯·昆西(James Quincey)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显著,公司正打算提高产品售价,他的原话是“我们在2021年有很好的对冲措施,但2022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价格必须有所上涨。”一石激起千层浪,涨价消息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的态度也呈两极分化,有网友表示:“可乐自由也没了?”也有部分网友表示无所谓,“这么多年没怎么涨价,稍微涨一点也能接受。”全球两大饮料巨头携手涨价背后,是全球供应链紧张以及可乐的式微。1、“快乐水”此前多年未涨价1981年,百事可乐正式进入中国,这个时间比可口可乐整整晚了54年。巨大的先发优势,让可口可乐在竞争中几乎是不可一世的存在,彼时中国大陆没有一家公司敢挑战可口可乐。为了成功突围,百事可乐选择了与可口可乐完全不同的宣传策略。可口可乐一直宣称自己历史悠久、口味纯正,这在某种层面上意味着它难以年轻化,而百事可乐恰恰瞄准了那些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进入中国之初,百事可乐的宣传语是“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并选择了张国荣成为百事在亚洲的第一位代言人,凭借“哥哥”当时的超高人气,百事可乐成功走进年轻人的心中。这次成功的营销案例,也让百事可乐看到了明星代言的甜头,“铁打的百事,流水的明星”成为一种常态,这一点看看之后的百事可乐的代言人名单就知道了。刘德华、郭富城、古天乐、谢霆锋、王菲、周杰伦、蔡依林.....那个年代娱乐圈的半壁江山,都曾出现在百事可乐的包装上。2004年百事可乐广告虽然在营销推广上花了不少钱,但是百事可乐的售价却一直没有明显提高。20年前一瓶百事可乐售价3元,10年前一
百事可乐的烦恼,涨价也解决不了

沈南鹏套现62亿离场,美团不“香”了?

作者 | 喀戎编辑 | 唐飞王兴的“无限游戏”,似乎让投资人没了耐心。图源:港交所网站港交所股权披露的信息显示,2022年3月以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和合伙人沈南鹏分别两次减持美团。其中沈南鹏分别于4月27日和29日,售出4295.72万股美团股票,套现约62.27亿港元。受此消息影响,2022年5月4日,美团股价一度下跌4.58%,报164.5港元/股。图源:Google事实上,5月4日美团股价下跌并不是孤例,将时间拉长来看,自2021年11月16日达到297.4港元/股的高点后,美团的股价就不断下探,截至发稿,美团股价仅为170 港元/股,较半年前的高点下跌42%,近乎腰斩。美团的这种股价走势或许是投资人减持的主因。据统计,2021年,沈南鹏和红杉中国减持美团股票十余次,共套现超300亿港元。官方资料显示,2018年,美团上市时,沈南鹏及红杉资本、红杉中国共持有美团12.05%股权,目前这一数字仅为3.19%。王兴曾有言:“有本书对我蛮有影响的——叫做《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游戏却是在和边界,也就是和‘规则’玩,探索改变边界本身。实际上只有一个无限游戏,那就是你的人生,死亡是不可逾越的边界。与之相比,其他的边界并不是那么重要了。”作为腾讯、阿里之后,第三个跨过千亿美元市值的互联网公司,美团确实缔造了“无限游戏”的神话,但财报显示,2021年,美团的营业亏损达到了231亿元。创业之初,给投资人们讲无限游戏的“故事”固然有吸引力,然而作为一家创立时间近十年的企业,美团依然血亏不断,或许也不能怪投资人套现离场太无情。1、运力之上的美团尽管名字里还有一个“团”字,但信奉无边界扩张发展逻辑的美团早已不是诞生之初那个“单纯”的团购网站。打开美团的App,就可以发现,美团的业务从团购到电影票、酒店旅游、出行,几乎无所不包。不过从财报来看,美团的业务还是有所侧
沈南鹏套现62亿离场,美团不“香”了?

捞王,夹在海底捞和呷哺之间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三顿四顿五顿……”网友们的这句话足以说明火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足以说明它作为国民级美食的统治地位。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一锅热腾腾的火锅绝对是大多数人的饱腹首选。按风格划分,常见的火锅可以分为四大类:川式火锅、粤式火锅、京式火锅以及其他火锅。其中,辛辣的川式火锅最受欢迎,2020年火锅餐厅市场中川式火锅占比64.9%;接下来是粤式火锅、京式火锅、其他火锅,各自占比分别为14.4%、14.2%、6.6%。近日,粤式火锅连锁店捞王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旗下包含三个品牌:粤式火锅“捞王锅物料理”,迷你火锅“锅季”以及快速休闲餐厅“捞王心灵肚鸡汤”。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捞王近年的营收稳步增长。2018-2021上半年,其收入分别为8.7亿元、10.9亿元、11.2亿元和6.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905万元、7991万元、6744万元和2145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整个火锅行业似乎并不受资本待见,头部企业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的股价都遭遇大幅下跌。捞王选在这个时间点上市,能获得投资者青睐吗?1.红海市场的新故事捞王创始人赵宏泽1976年出生在中国台湾,2010年他在上海开出首家捞王粤式火锅店。在此之前,他已经有了近6年的餐饮从业经验,只不过这些经验都不太顺利。早先,自助火锅在台湾火爆时,他曾经跟风开了店,但4年后无奈倒闭。其后,在江浙菜风靡时,他又到杭州开过一家杭帮菜馆,再次铩羽而归。不过,这些经验都没有白费,通过观察江浙一带人民的饮食习惯,赵宏泽找到了一片空白之地——粤式火锅。江浙人民饮食清淡,但2009年时,火锅行业还处于川渝火锅为首的时代,这并不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因此赵宏泽认为主打不辣、健康养生的猪肚鸡可以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于是屡战屡败的他将广东名菜猪肚鸡带到上海,并开出第一家粤式火锅店,“捞王”品牌
捞王,夹在海底捞和呷哺之间

“卷”向港股的新茶饮,这些品牌在拼什么?

作者 | 归去来 编辑 | 唐飞 港股和县城,成了2024年新茶饮赛道竞技的两个重要战场。 从2023年下半年起,多个新茶饮品牌密集筹备上市计划,他们不约而同的将目标指向港股。 1月2日,古茗和蜜雪冰城同日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2月14日,沪上阿姨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月25日,茶百道在去年8月提交招股书的基础上,对招股书进行更新。 显然,港股已成为新茶饮品牌冲刺上市的核心战场。另一方面,下沉市场也是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招股书中频频提到的关键词。如茶百道招股书提到,我们一直渗透并将继续渗透至拥有巨大消费增长潜力的低线级城市。沪上阿姨提到,我们将向更多下沉市场扩张。 过去几年,奶茶香甜的味道让资本市场十分“上头”,大额融资频频出现;而奶茶带来的快乐感也让很多消费者欲罢不能,形成了庞大的粉丝群体。 眼下,“得下沉市场得天下”的声音愈加强烈,新茶饮品牌谁更懂下沉市场,就意味着可能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2024年价值星球判断,在资本助力下,下沉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 1、产品对比:小镇青年更青睐哪家? 仅从下沉市场来看,蜜雪冰城拥有绝对优势。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蜜雪冰城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约57%;从城乡结构看,乡镇、县城市场占到门店总数的40%。蜜雪冰城能开到36000多家店,直接原因在于牢牢占据了人口占比超过60%的下沉市场。 从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的产品对比来看,茶百道是三家中唯一具有酸奶系列的品牌,沪上阿姨的果茶系列同时涵盖榴莲系列、青提系列、葡萄系列、鲜梨系列,水果茶产品线更加丰富。 虽说三家产品价格均集中在10-20元/杯,但来自安徽省界首市的外卖员张青告诉价值星球,以自己日常配送的新茶饮外卖订单来看,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喜茶的外卖订单较多,而古茗的订单在这四家中占比最多。 “感觉当地喝沪上阿姨的人越来越少,不仅外卖订单不如蜜雪,甚至自己去沪上阿姨取
“卷”向港股的新茶饮,这些品牌在拼什么?

投资爱奇艺、B站、微博,三选一谁为王

美股财报季开启,各企业成绩单纷至沓来。1-3日,爱奇艺、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微博三家先后发布财报。这三家,一个是“长视频第一股”,过去几年爆款剧集频出;一个是成功破圈的“后浪”,手握“Z世代”流量池;一个是刚刚经历二次上市,在英雄联盟S11、夏奥和冬奥等重大热点事件中再次奠定自己地位的“第一舆论场”。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三家企业,其实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早期不被看好,中期业绩趋稳,长期值得期待。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这三家谁更具投资价值?短期来看,股票的价格受到股民情绪、各种消息的综合影响;但是长期来看还是企业内在价值决定的,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这个核心价值体现在用户规模、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上。1、高增速对比高质量从最新的财报数据来看,爱奇艺、B站、微博三家日活跃用户增速都在预期内。2021年Q4,爱奇艺总订阅会员的日均人数为9700万,同比下降6%;B站日活用户7220万,同比提升34%;微博日活用户2.49亿,同比增长11%。仅看增速B站遥遥领先,但是从绝对值来看,微博是当仁不让的第一,爱奇艺因为“会员涨价”等缘故导致日活下滑也在预料之中。撇开用户质量空谈用户规模毫无意义,所以我们也找到了上述三家公司的用户画像进行对比。一般观念认为,20-40岁的消费者财务独立、更具消费潜力,2022年1月爱奇艺、B站、微博的用户中年龄在24-40岁的用户占比分别为70.17%、20.64%、63.87%。爱奇艺和微博相差不大,而B站的年龄结构与其定位的“Z世代社区”相符。这些用户有多少是真的付费用户,又有多少是“白嫖党”?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爱奇艺、B站、微博三家中等及以上消费者的占比分别为70.97%、70.58%和78.3%。但是易观并没有明确给出各阶段用户的实际付费区间定义,所以这项数据仅供大家参考,但可以看出三家中等及以上消费者的差别并不大。其实付费用户这一指
投资爱奇艺、B站、微博,三选一谁为王

财报中的阿里,变革从海外开始

作者 | 鹿鸣编辑 | 唐飞2月24日晚,阿里巴巴在港股盘后发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为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过去的2021年,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并不顺遂,公司面临着反垄断监管和调查以及巨大的舆论压力。作为第一批发布三季报财报的互联网公司,阿里的这份财报值得所有投资者关注。财报显示,三季度阿里收入242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三季度的经营利润仅为70.68 亿元,同比下降了86%。最关键的是阿里核心的中国商业业务增速也在放缓,2022财年Q3阿里的中国商业业务营收1722亿,同比只增长了7%,较前一季度进一步下滑。当天早些时候,阿里港股出现超6%跌幅,股价一度跌至103港元,这是阿里巴巴回港上市以来的最低股价。阿里真的“见底”了吗?1、核心电商业务受阻中国商业业务作为阿里的主要营收来源,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1%左右。在三季报中,该板块收入增速同比只增长7%,低于之前超过10%的增速。中国商业板块中的阿里最核心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下降了1%,这是阿里近年来,其客户管理收入第一次取得负的增长。​其实这一切的发生早有预兆,以商业中的电商板块为例,阿里系电商去年一整年表现都不理想。在阿里最盛大的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天猫销售总额达5403亿元,同比增长只有8.45%,翻看过去十年天猫的双十一销售收入增速,GMV增速没有一年低于25%。另一方面,天猫双十一表现不佳也和国内的国内竞争的加剧密不可分。京东2021年双十一期间GMV达3491亿元,同比增长28.58%,增速继续保持稳定。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也对阿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2021年双十一期间,抖音和快手的直播电商GMV分别同比增加了224%和433%。再加上国内互联网用户接近见顶以及监管政策持续加码等综合因素,阿里在国内核心商业业务的增长已出现乏力,对于阿里这个体量的企业来讲,要想继续的保持原
财报中的阿里,变革从海外开始

3亿人“捐”出来的水滴,能靠“卖药”起飞吗?

虽然水滴成为“2021年上市首日表现最差中概股”。但一姐还是想说,水滴新业务潜力很大!@小虎AV @爱发红包的虎妞 @话题虎 $水滴(WDH)$ $京东健康(06618)$ $阿里健康(00241)$ 
3亿人“捐”出来的水滴,能靠“卖药”起飞吗?

抖音“背刺”美团

作者 | 唐飞历经两年的发展,抖音本地生活已经初见规模。到目前为止,抖音本地生活已经形成美食、酒旅、医美、文旅等类目的团购业务,还打造了较为完善的后台服务体系。抖音本地生活的运营模式是以一二线和网红城市做直营、三四线和郊县走服务商的合作模式,现阶段重点发力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面对抖音在本地生活的一系列动作,其他互联网巨头也在备战。美团于今年宣布与快手合作,将在快手开放平台上线美团小程序,为美团商家提供套餐、代金券、预订等商品展示、线上交易和售后服务等完整服务能力;阿里则推出“爆爆团”,主打同城美食优惠团购;腾讯首次推出团购工具“鹅享团”,基于微信端试水本地团购。已经沉寂多年的本地生活赛道,似乎被抖音这条“鲶鱼”激活了。表面上看,抖音切入本地生活的方式是团购,且拥有“流量”优势。据统计,抖音目前的日活峰值已经超过了7亿,用户日平均使用时长超过100分钟。再加上抖音团购可以通过商品视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种草”,用优惠券和补贴的形式吸引消费者到店,所以也被不少从业者所看好。只不过在面对与本地生活巨头美团的竞争时,双方既深入对方核心地盘,自身短板也显而易见。1、美团的壁垒美团的营收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外卖,到店、酒店和旅游,新业务及其他。2021年财报显示,到店、酒店和旅游贡献了325.3亿元营收,占营收比为18.16%。虽然这不是占比最大的一块业务,但是却是美团的现金牛,是当下公司最为稳健利润基本盘。2021年到店酒旅业务营业利润达到141亿元,远高于外卖,而新业务尚处于亏损状态。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与其独特的“交易+点评”模式有很大关系。早前,美团靠“团购”的方式切入交易环节,但粘性有限;而大众点评早期是创造了消费者粘性——点评,却苦于难以变现。最终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使得整个商业模型变得完整:点评体系及商户监管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收集、决策辅助平台;商家获得
抖音“背刺”美团

跟老板谈的BOSS直聘,拿什么跟资本谈?

成立仅七年的BOSS直聘成功登陆美股,它是如何做到弯道超车成为行业第一的?一直喊口号“要跟老板谈”的BOSS直聘,又拿什么跟资本谈呢?本期视频揭晓答案。$BOSS直聘(BZ)$ $同道猎聘(06100)$ $前程无忧(JOBS)$ @小虎AV @话题虎 @爱发红包的虎妞 
跟老板谈的BOSS直聘,拿什么跟资本谈?

黄峥退休这一年,拼多多蒸发一万亿

作者 | 唐飞编辑 | 雪溪3月21日,拼多多股价再次出现大跌,每股报收39.99美元,跌6.13%,总市值蒸发32亿美元至501亿美元,如果与高峰期相比,拼多多股价短短一年多缩水了八成多,总市值没了2162亿美元(约1.4万亿元)。拼多多股价大跌,与其创始人黄峥退居幕后的时间相吻合,没了黄峥的拼多多,越来越平庸了。去年年初,黄峥选择激流勇退,把拼多多董事长的宝座交棒给了陈磊,没想到一年来,拼多多这个曾经的电商“宠儿”,开始面临营收、用户增长乏力的局面。本次拼多多股价大跌就与其发布的最新成绩单不无关系,去年第四季度拼多多营收为272亿元,同比仅增3%;平均月活用户为7.33亿,同比微增2%。在此背景下,知名投资机构高瓴在第四季度减持了九成以上的拼多多股票,喜马拉雅资本则直接清仓。昔日被奉为资本“宠儿”的拼多多,似乎在过去一年沦为了“弃婴”。1、用户增长见顶外界看来,拼多多增速放缓是必然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73%。而截至2021年底的12个月,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为8.687亿,虽然用户体量可观,但可供增长的空间已然不足,同比增长10%。分季度看,拼多多的月活增速在不断放缓,去年前三季度,拼多多的月活同比增速分别为49%、30%和15%,到了第四季度这一数据下滑到仅剩2%。崛起于“五环外”的拼多多,早期靠着下沉市场的流量快速崛起,并成为可以与阿里、京东抗衡的电商巨头。而如今,下沉市场已经成为红海,在电商“内卷”的当下,拼多多的基本盘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淘特(阿里)、京喜(京东)等电商平台持续进攻下沉市场,明刀明枪地抢夺拼多多“流量池”。财报显示,2020年底淘特年活跃用户数量为1亿,而在2021年底,淘特已拥有将近2.8亿的年度活跃用户。换言之,
黄峥退休这一年,拼多多蒸发一万亿

商汤科技开盘大涨,AI股还是投资主线吗?

​资本江湖,迎来AI公司上市热潮。今天上午,商汤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创始团队进行了敲钟仪式,似乎又让市场看到了曙光。商汤科技与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在业内被并称为“AI四小龙”。以2020年的营收计算,商汤科技为亚洲最大的AI软件供应商及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供应商。不过商汤科技上市之路并不顺畅。今年8月递交招股书后,11月22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原本已经于12月7日启动了招股,计划在12月17日挂牌上市。无**国时间12月10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将商汤科技列入“中国军工复合体企业”清单。两天后,商汤科技发布公告称将延迟上市计划,并将股款悉数退还所有申请人。波折之后,商汤科技今日终于如愿上市。开盘价3.91港元/股,距招股价微涨1.56%,盘中一度涨幅超过20%摸高4.74港元/股,总市值超过1500亿港元。截至午间休市,商汤股价回落至4.29港元/股。过去一年里,多家AI技术公司公布上市计划。除了“AI四小龙”外,还有科亚医疗、鹰瞳科技、推想医疗等AI创新企业也积极拥抱资本市场。不过,随着今年IPO监管审核趋严以及AI公司的研发高、盈利难问题暴露,不少公司的上市之旅也被迫按下暂停键。如依图科技主动撤回上市申请,云知声终止科创板上市,科亚医疗未能通过港交所聆讯等等。为什么AI公司上市进程如此曲折?未来,AI创新企业是否值得投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1、AI上市热潮来袭近年来,在数据、算法、算力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新一代人工智能落地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4-2018期间,AI领域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投融资事件在2018年达到历史顶峰。2020年起,AI企业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从1亿元左右跨越至3.3亿元,其中地平线、涂鸦智能等单笔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资金和优质资源配置向优质AI企业集中,行业第一轮洗牌加速,AI产业自202
商汤科技开盘大涨,AI股还是投资主线吗?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