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聚马良
爱聚马良
骑白马,行正道!
IP属地:浙江
19关注
59粉丝
0主题
0勋章
讲一个小故事: 那年王兴的校内网被收购的时候,有幸与王兴有过共事经历,那年的王兴是平凡的,”**丝的”,虽然办公室大部分同事都是国内外名校毕业,大家背着电脑包,吃着便当。 离开校内网的王兴连续多次创业都不成功,直到创办了美团。校内网当年覆盖2000/3000所高校,强大的地推能力和执行力,为美团线下”战场”铺设推广提供强大的市场经验。 当年的阿里已经如日中天,事事顺利,外卖+本地生活的”不赚钱”能力,让该业务在集团的权重一直不高,即便花了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该业务员工期权十几年一直无法兑现或置换集团上市股票。 所以美团成功的一部分原因是打法上的成功路径复制,也绝不是不可战胜的。曾经大家都是”loser”,那时候连续创业的失败,让人窒息。 另外一方面外卖+本地生活一直都是阿里边缘业务,有的人可能不服,事实就是如此。 闪购和即时零售故事,虽然不是新故事了,但美团这两年在闪购即时零售上日渐侵蚀京东和阿里的电商核心业务,让刘强东和马云担忧。因为有朝一日,电商很大一部分会变成闪购即时零售。随着AI仓储、AI物流调动、AI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电商体验会接近于即时零售时效的时候,也无所谓电商还是即时零售概念。 所以这次京东、阿里的”闪购战”,更多是重构电商/物流系统,落地AI能力的开始,意义重大,绝对是”一把手工程”,其他大家一起慢慢看。 $阿里巴巴(BABA)$  $美团-W(03690)$  $京东集团-SW(09618)$  
avatar爱聚马良
07-13 18:27
闪购不是外卖,淘宝闪购不只是饿了么,现在还在拿饿了么和美团比,是没有可比性的。 现在包括天猫超市、阿里健康、飞猪等陆续加入淘宝闪购,后面快递和骑手也会合二为一,菜鸟也会加入淘宝闪购,未来没有电商概念,是大概率的所有的商品都是闪购。 这也是为什么刘强东先开始要做闪购,短期内闪购仅是引流,实际把京东物流和外卖骑手融合打通,逐步合二为一。所以闪购是物流的增量,闪购是电商时效性的变更$阿里巴巴(BABA)$  $美团-W(03690)$  $京东集团-SW(09618)$  
avatar爱聚马良
07-12 13:31

阿里布局即时零售的“四大底气”:电商、物流、AI、地图!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BABA)$  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快速布局和规模化推进,确实依托于其电商生态、物流网络、AI技术及地图服务的深度整合。结合无人驾驶配送车的技术突破,阿里正在重构即时零售的效率与成本结构,其核心逻辑和未来潜力可从以下维度分析: 一、阿里布局即时零售的“四大底气” 1. 电商生态与流量优势      阿里拥有淘宝、天猫等覆盖全品类的电商平台,以及盒马、饿了么等本地生活入口,形成庞大的商品供给和用户基础。2025年淘宝闪购上线后,通过首页一级入口导流,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非餐饮订单同比增长179%,显示出其流量转化能力。      关键点:电商生态不仅提供商品多样性,还通过用户行为数据支撑AI推荐系统,提升履约精准度。 2. 物流网络与骑手资源      阿里整合饿了么的即时配送网络、菜鸟的仓储体系,以及蜂鸟快送的无人车调度经验,形成“仓储-干线-末端”全链路能力。例如,饿了么的骑手资源可覆盖“最后100米”配送,而菜鸟的L4级无人车已实现末端运输成本降低30%-50%。      关键点:骑手与无人车的协同分工(骑手负责社区末端,无人车负责中转)显著摊薄固定成本。 3. AI技术驱动的运营优化      阿里通过机器学习优化供应链预测、路径规划和动态调度。例如:      - 盒马利用AI分析消费者行为,实现个性化推荐转化率提升30%;      - 菜鸟的智能调度系统降低空驶率
阿里布局即时零售的“四大底气”:电商、物流、AI、地图!

为什么即时零售,未来阿里必定第一,餐饮外卖谁第一不重要!

$阿里巴巴(BABA)$  $美团-W(03690)$   根据2025年最新行业动态与战略分析,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已形成多维度碾压性优势,其核心逻辑可概括为“流量+生态+技术+资本”的四维闭环。结合多篇权威报道与数据支撑,阿里成为即时零售绝对第一的必然性体现在以下五大维度: 一、流量整合能力:10亿级用户生态的杠杆效应 1. 淘宝App一级入口战略 淘宝闪购作为淘宝首页一级入口,直接触达4亿月活用户,618期间日订单峰值突破8000万单,非餐饮订单占比75%(服饰、3C数码等高毛利品类),远超美团闪购的非餐占比(约35%)。这种流量导流效率是京东(依赖独立App)和美团(单一外卖入口)难以复制的。 2. 支付宝与高德的场景渗透 阿里通过支付宝的生活服务入口和高德地图的本地化流量,形成“电商+支付+导航”的立体导流网络。例如,消费者在支付宝搜索“奶茶”可直接跳转饿了么订单,用户路径缩短40%以上。 二、生态协同:从“交易场”到“生活场”的升维竞争 1. 饿了么+飞猪+淘天的全域覆盖 饿了么的300万骑手网络与淘天的全品类商品库结合,实现“线上决策-线下履约”闭环。例如,消费者在淘宝下单手机后,可选择饿了么骑手30分钟送达,或通过飞猪同步预订配套的旅行服务,形成“消费+服务”一体化体验。 2. 品牌商家的深度绑定 阿里通过“万能供给”策略,整合30万家天猫品牌商与本地中小商户。屈臣氏、全棉时代等品牌在淘宝闪购的订单量月环比增长超200%,远高于美团闪购的平均水平(约50%)。 三、技术驱动:AI与物流基建的降本增效 1. 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调度 阿里利用AI
为什么即时零售,未来阿里必定第一,餐饮外卖谁第一不重要!

淘宝闪购打美团,京东刘强东做了一回军师,500亿是划算的!

这次淘宝闪购$阿里巴巴-W(09988)$ 打美团$美团-W(03690)$ ,京东$京东集团-SW(09618)$ 刘强东做了一回军师,即时零售的流量反补电商、自营(供应链)、旅游、物流、医药甚至AI,是划算的”涉及到多个层面的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以下结合搜索到的信息,从竞争策略、流量反哺效应、长期价值与风险三个维度进行分点论述: 1. 竞争策略:淘宝闪购与美团、京东的即时零售博弈 - 淘宝闪购的战术核心:通过500亿补贴计划(分12个月投放),直接对标美团闪购和京东秒送,采用“直补用户+商家扶持”的双向策略。补贴涵盖消费者红包、免单卡,以及商家侧的店铺补贴、配送补贴、免佣减佣,既刺激消费需求,也降低商家经营成本,快速扩大订单规模。 - 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策略(如补贴+物流基建)为淘宝提供了参考。京东通过“品质外卖”和供应链优势切入市场,其快速增长的订单量(如日单量突破百万)证明了补贴与物流协同的有效性,间接为淘宝闪购提供了竞争模板。 - 三强竞争格局:当前即时零售市场呈现美团(本地生活服务+骑手网络)、京东(供应链+物流)、淘宝(电商生态+品牌资源)的三足鼎立。淘宝闪购借助饿了么的配送能力与阿里生态流量(如支付宝入口、淘天集团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试图在“补贴+生态协同”中突围。 2. 流量反哺效应:即时零售对其他业务的价值传导 - 电商主站流量激活:即时零售的高频消费场景(如餐饮、日用品)能有效提升用户粘性。例如,淘宝闪购通过补贴吸引的新用户可能转化为淘宝天猫的长期消费者,促进跨品类购买(如服饰、3C数码),弥补传统电商增速放缓的短板。 - 供应链与物流效率优化:即时零售对“最后一公里”配送和区域仓配能力要求高,倒逼阿里完善菜鸟物流的即时履约网络。例如,整合品牌商线下门店与城市仓,缩短配送时效(如2小时达),与天猫超市的半日达、次日达形成供应链互补。
淘宝闪购打美团,京东刘强东做了一回军师,500亿是划算的!
淘宝闪购+饿了么要在单数上赶超美团$阿里巴巴(BABA)$  $美团-W(03690)$  
CNBC :OPENAI 今年的经常性收入达到 100 亿美元,较去年的 37 亿美元大幅增长$阿里巴巴(BABA)$  
那个从小区、车库走出的互联网草根创业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阿里巴巴(BABA)$  
蚂蚁国际分拆至香港单独上市?$阿里巴巴(BABA)$  $蚂蚁集团(06688)$   
$阿里巴巴(BABA)$  美东时间4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宣布,根据特朗普总统当日签署的备忘录,对以下税号的商品不征收第14257号行政令(即4月2日发布的“对等关税”行政令,随后于4月8日、9日修订)下的“对等关税”。因此,对原产于中国的这些商品不再征收125%的“对等关税”。 ​税号对应的商品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闪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等。
突然间发现已经几个月没用百度APP了,百度曾经是很多SEO和SEM从业者的衣食父母,如今终于迎来谢幕一刻,不禁惋惜$百度(BIDU)$  $阿里巴巴(BABA)$  
3400亿美元的OpenAI和320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哪个更有性价比?$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的最新QwQ-32B已经追上来了(根据他们自己的benchmark)。所以从结果来看,美国在AI人工智能领域制裁了个“寂寞”$阿里巴巴(BABA)$  

分别给阿里、腾讯、字节的 AI 产业布局 (芯片、算力、模型、应用等) 整体打分,1-10 分,打几分?

$阿里巴巴(BABA)$  $腾讯控股(00700)$  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动态,结合阿里巴巴的搜索结果及对腾讯、字节跳动的合理推测,对三家企业 AI 产业布局评分如下: 阿里巴巴 AI 产业布局评分(1-10 分) 综合得分:9 分 细分领域评分: 芯片:8 分 自研 AI 芯片 “含光 800” 性能领先,但生态建设仍需完善; 2025 年宣布投资 3800 亿元强化算力基础设施,芯片布局加速。 算力:9 分 阿里云全球算力资源丰富,投资 3800 亿元布局 AI 云计算,分布式计算能力行业领先。 模型:9 分 Hugging Face 衍生模型数量超 Meta,技术积累深厚; 多模态大模型(如通义千问)商业化落地较快。 应用:9 分 电商、物流、云计算等场景深度应用 AI,如智能客服、供应链优化、广告推荐; 拆分架构后业务协同增强,应用场景扩展迅速。 优势与挑战: 优势:技术全面性、资本投入力度、业务场景丰富性; 挑战:芯片生态依赖外部合作,部分领域商业化需进一步突破。 腾讯 AI 产业布局评分(1-10 分) 综合得分:7 分 细分领域评分: 芯片:5 分 依赖外部合作(如英伟达),自研芯片进展有限; 云业务算力资源充足,但 AI 芯片布局较晚。 算力:7 分 腾讯云算力规模庞大,但 AI 专用算力投入低于阿里; 2025 年或加速布局 AI 数据中心。 模型:8 分 混元大模型技术成熟,但开源贡献较少; 在社交、游戏领域应用广泛,但跨场景能力待提升。 应用:7 分 依托微信生态,AI 在社交、内容分发(如视频号)表现突出; 企业服务(如腾讯会议)AI 功能渗透率较高
分别给阿里、腾讯、字节的 AI 产业布局 (芯片、算力、模型、应用等) 整体打分,1-10 分,打几分?
中国将发布政策以促进RISC-V芯片的使用,RISC-V的开源,阿里贡献最大$阿里巴巴(BABA)$  

锐评阿里玄铁 C930 AI 芯片与华为、寒武纪、地平线同类产品的优劣表现

$阿里巴巴(BABA)$  阿里玄铁C930与华为、寒武纪、地平线同类产品的优劣对比 # 1. 架构与技术路线 - 阿里玄铁C930     - 优势:基于开源RISC-V架构,支持512位RVV1.0向量引擎和8TOPS Matrix AI双引擎,通用算力达SPECint2006 15/GHz,兼具高性能计算与AI加速能力。开放DSA扩展接口,兼容RVA24 Profile,生态扩展性强。     - 劣势:RISC-V生态成熟度不足,开发者工具链和行业标准尚未完善,需持续投入生态建设。 - 华为升腾/Atlas系列     - 优势:自研达芬奇架构,升腾910算力达312TOPS@FP16(训练),Atlas 300算力22TOPS@INT8(推理),支持完整AI训练与推理生态,与升腾社区深度绑定。     - 劣势:受美国制裁影响,先进制程芯片供应受限(如14nm/28nm),成本较高。 - 寒武纪思元系列     - 优势:思元370算力256TOPS@INT8,支持训练与推理一体化,MLU-Die间高速通道提升多芯片协同效率,MagicMind推理引擎具备创新性。     - 劣势:生态工具链薄弱,开发者支持不足,客户案例集中于政府和特定行业。 - 地平线征程系列     - 优势:征程5等效算力128TOPS@INT8,贝叶斯架构专攻自动驾驶场景,支持多传感器融合和激光雷达处理,与车企(如理想、比亚迪)深度合作。     - 劣
锐评阿里玄铁 C930 AI 芯片与华为、寒武纪、地平线同类产品的优劣表现

阿里 AI 芯片有哪些?目前阿里云服务器算力,阿里自主 AI 芯片占比有多少?

$阿里巴巴(BABA)$  阿里AI芯片及阿里云服务器算力中自主AI芯片占比分析如下: --- 一、阿里AI芯片产品线(截至2025年3月) 1. 含光800(Hanguang 800) - 定位:全球首款高性能AI推理芯片,2019年发布,主攻云端视觉、视频分析等场景。 - 性能:12nm工艺,集成170亿晶体管,ResNet-50测试中推理性能达78,563 IPS,能效比500 IPS/W,性能超同期GPU 4倍,能效比超3倍。 - 应用:城市大脑、拍立淘图像识别、视频分析等场景,1颗芯片算力相当于10颗GPU。 - 部署进展:截至2025年,已在阿里云数据中心规模化部署,服务天猫双11、汇量科技广告推理等核心业务。 2. 玄铁RISC-V系列 - C920/C907/R910:2023年升级版,支持矩阵乘法(GEMM)加速,执行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15倍,适用于自动驾驶、企业级SSD等领域。 - C930:2025年3月发布的首款服务器级RISC-V CPU IP核,支持高性能计算与AI加速,预计未来将用于云端AI推理场景。 - 累计出货:截至2025年,玄铁系列处理器出货量超20亿颗,主攻边缘计算与IoT,逐步向云端渗透。 3. Ali-NPU(达摩院研发) - 定位:神经网络推理芯片,设计目标为性价比达主流产品的40倍,性能超10倍,功耗与成本仅为一半。 - 进展:通过阿里云输出算力,赋能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场景,2025年随AI基建投入加速部署。 4. 倚天710(通用CPU) - 定位:云原生处理器(2021年发布),7nm工艺,支持AI任务,性能超业界标杆20%,能效比提升50%。 - 部署:2022年起大规模部署于阿里云数据中心,2025年新增算力20%采用该芯片
阿里 AI 芯片有哪些?目前阿里云服务器算力,阿里自主 AI 芯片占比有多少?
AI国产芯片未来(三至五年)应该就华为、阿里第一第二,其次是寒武纪和地平线。阿里AI的硬件、软件,AI2C,AI2B,生态优势明显。阿里布局多年,终于赶上风口了。$阿里巴巴(BABA)$   
相信阿里巴巴在AI时代发展更上一层楼,业务遥遥领先![强] $阿里巴巴(BABA)$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