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之一
IP属地:北京
0关注
7503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钛媒体APP
2022-08-01

蔚来牵手壳牌的首座充换一体站投运,吞金的换电站是仙丹还是毒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1日,首座蔚来与壳牌合作的充换一体站——厦门同安壳牌站正式投运。据悉,这是蔚来在全国布局的第1048座换电站、第1777座充电站,站内建有1座第二代换电站和2根180kW超充桩。 目前,新能源车的充能方式中,最主流的还是充电而非换电。尽管,此前充电速率是众多新能源车主诟病最多的问题,然而随着快充技术的发展,充电速率正在不断打破新的记录。例如小鹏G9号称充电功率可达480kW,能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Km;理想汽车计划在下半年推出的全新纯电动MPV也号称充电10分钟就能续航400km。 而在这样的趋势下,蔚来仍然执着于对换电的投入。 蔚来认为换电模式有其独特价值,首先自然是比充电模式更加快速便捷,另外则是可以使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更加灵活。 蔚来高级副总裁沈斐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换电模式的好处是,用户对电池的使用有更多的灵活性。蔚来有大电量的电池包和小电量的电池包,用户可以根据出行的需求自由选择。沈斐还认为,换电还可以更好地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在换电过程中,蔚来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电池的问题,并通知车主更换,及时解决安全隐患。 从规模上来看,蔚来的换电业务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在今年7月6日的2022 NIO Power Day上,蔚来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蔚来在全国共有1011座换电站,其中有256座高速公路换电站;累计为用户提供超1000万次换电服务,以及超过82万次“一键加电”服务;已建立“五纵三横四大都市圈”的高速换电网络。 换电权益一度也是蔚来的特色服务。2019年8月24日,蔚来推出了“终身免费换电服务”,即“在蔚来换电体系内,首任车主自驾前往换电站,均可享受终身免费全国换电服务”。这项福利在2021年1月终止,并代之以“每月4次免费换电服务”。 换电服务为蔚来换来了不错的口碑,但代价也是巨大的。换电是个前期投入巨大的重资产生意。瑞典交通管理局
蔚来牵手壳牌的首座充换一体站投运,吞金的换电站是仙丹还是毒药?
avatar钛媒体APP
2023-03-04

家庭用户增长、企业需求回暖,惠普全盘加码中国打印市场

随着学生在线学习和员工远程办公需求的增长,国内家庭用户在短时间内经历着打印机的“市场教育”,翻看各类论坛、社区以及微博,都能看到关于打印机选购、使用的各类问题。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在过去三年里,大家慢慢意识到打印机可以成为一个家庭必备的设备。从短期影响来说,它直接促进了打印机市场的需求扩张,而从长期发展来看,刚刚过去的2022年也有可能成为中国家庭将打印机纳入与电视机、冰箱等家电产品同类,作为‘新刚需’的理念转折点。”惠普全球副总裁、打印机与耗材产品大中华区总经理金卫东告诉钛媒体App。 根据IDC公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打印机市场出货量为651.1万台,同比增长31.7%。其中喷墨打印机出货量351.3万台,同比增长85.1%;激光打印机出货量257.5万台,同比增长1.7%;针式打印机出货量42.2万台,同比下降17.6%。2022年全年中国打印外设市场出货量为1996.1万台,同比增长8.2%。 以细分产品充分覆盖家庭与企业用户新需求 2月底,惠普在打印机新品发布会上一口气推出了超过50款产品,包括连供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一体机以及A3智能复合机,几乎囊括了所有主流的打印机品类,其中既包括对现有系列的更新,也包括针对市场需求所开发的全新产品。 作为2022年市场增速最快的品类,惠普此次共发布了9款连供喷墨打印机,包括5款无线连供一体机、2款无线连供打印机和2款连供一体机。新品当中,最受个人以及家庭用户关注的就是连供一体机新品,功能层面,集打印、复印、扫描于一体,同时产品采用了紧凑的体积设计以及5种颜色可选,方便用户摆放收纳。 在新品中,惠普也特意增强了远程打印功能以及丰富的线上素材,方便家庭用户利用智能化技术操控打印机。金卫东在采访中提到:“经过40年的实践,惠普时刻在观察用户产生的新需求,我认为这也是惠普未来能够收获更多用户的基础所在。” 当打
家庭用户增长、企业需求回暖,惠普全盘加码中国打印市场
avatar钛媒体APP
2024-10-17

“蛇吞象”并购复牌,百亿民营造船巨头借壳松发股份上市,开盘封板涨停

图片系AI生成 10月16日晚间,停牌半个月的松发股份(603268.SH)公告披露“蛇吞象”式购买恒力重工股权事宜细则:公司拟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获得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重工)100%的股权。公司计划自10月17日开市起复牌。 由此,百亿民营造船巨头恒力重工或成功借壳上市,松发股份今日开盘“一字”涨停,截至发稿封单近60万手。 钛媒体APP注意到,交易双方规模悬殊,松发股份当前总市值不足20亿元,2023年营收2亿元,净利亏损3500万元。而“民营造船新贵”恒力重工仅9月公开的两笔造船订单便超过200亿元,注册资本30亿,9月获实控人增资112亿元。二者的背后实控人均为恒力集团实控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旗下上市公司还包括恒力石化(600346.SH)、同里旅游(834199.NQ)。 对松发股份而言,这是一场“困境反转”及时雨,而恒力集团也借此达成造船板块上市的重要一步,市场追捧不无逻辑。 拟全面剥离陶瓷资产,转向造船业务 根据交易预案,本次资产重组方案共分三部分: 1.松发股份以其持有的截至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和经营性负债与中坤投资持有的恒力重工 50.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中坤投资为陈建华控股企业)。 2.松发股份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交易对方购买资产,具体包括向中坤投资购买上述重大资产置换的差额部分和向苏州恒能、恒能投资、陈建华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恒力重工剩余50.00%的股权。 3.松发股份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将用于支付本次并购中介机构费用、交易税费等并购整合费用和投入拟购买资产在建项目建设,也可以用于补充上市公司和置入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用途。 图源:松发股份公告 截止2024年9月30日,陈建华、范红卫夫妇通过恒力集团持有松发股份3742.8万股,占总股本的30.14%。本次交易完成后,松
“蛇吞象”并购复牌,百亿民营造船巨头借壳松发股份上市,开盘封板涨停
avatar钛媒体APP
2024-12-19

对话陈向东:教育AI大模型不及预期,但高途会持续跟进

高途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陈向东 “去年1月、2月,我比较焦虑,AI我搞不清楚,但我知道它很重要。”近日,高途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向东对钛媒体APP说。 这是陈向东自高途上市之后,少有的一次主动与外界对话,也是教培行业在2021年遭遇了至暗时刻之后,他第一次以线下的形式公开出面对话。 “AI大模型+”是教育行业内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向,几乎所有的头部在线教育公司都推出了相关的应用。 去年,高途在内部也成立了多个团队,快速试验、快速试错。今年,高途上线了AI塔罗心理疗愈产品“预见塔塔”、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应用“高途AI英语”这两款产品。 但这些都相当“低调”,且姗姗来迟。 钛媒体APP观察到,与同样是在在线大班课赛道领先的网易有道、学而思不同的是,这两年陈向东对AI和大模型的发声极少,公司也很少对外推大模型相关的事情。 “也没必要去说我们做的什么模型,这也不是高途的风格。当然,我们可能也做得不好,我在反思,可能确实做得没有那么好。”陈向东对钛媒体APP表示。 事实上,在教育行业内,陈向东是比他的“老大哥”俞敏洪,更坚定地看到了科技之于教育的巨大变革那一个。 2014年,陈向东以新东方集团执行总裁的身份离职之后,趁着“互联网+教育”的风口,创办了在线教育机构“跟学谁”(后更名“高途”), 仅6个月就完成了5000万美元A轮融资,创造了当时中国创业公司A轮融资纪录。 而新东方集团,尽管很早上线了包括新东方在线在内的诸多产品矩阵,以切入互联网教育领域,但是多年以来,公司投入力度、业务重心、收入来源等,主要还是线下教学点和真人教师。 从大体系跳脱出来的陈向东,则吃到了早期互联网教育的红利。凭借在新东方造名师的功底,他利用在线大班课的手段,让手里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地域之间的区隔,输送到了更广阔的地区。 也因此,当时的跟谁学,成为国内在线教育领域第一个实现盈利(一个重要原因也
对话陈向东:教育AI大模型不及预期,但高途会持续跟进
avatar钛媒体APP
2023-10-24

新CEO上任三月,极狐(GitLab) 如何回答增长命题?

“一个IT老兵,DevOps的新人”,极狐(GitLab)CEO柳钢这样定位自己。今年7月,柳钢入职极狐(GitLab),成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并担任公司董事。此前柳钢曾就职于Oracle、SAP、微软等企业,入职极狐(GitLab)之前,在商汤科技公司任职7年,先后担任商业体系及业务发展负责人、新兴创新事业群(EIG)总裁等岗位。从柳钢的履历来看,并不强于开源或者软件开发,更擅长操盘产品体系和业务,实际上,这也是柳钢来到极狐(GitLab)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挑战是要学习很多术语,要熟悉很多这个行业的细节,但这不影响我当极狐(GitLab) 的CEO,在我看来,CEO的重大使命如果浓缩成一个词,就是‘增长’,所以我们今天把增长作为主基调。增长意味着企业的业务要增长、带给客户的价值要增长、员工的收入也要增长,我们的产品版本也要发展、要增长。”DevOps,从海外到国内十余年前,DevOps 概念在海外兴起,随后很多公司都开始实施 DevOps,尤以国内外的互联网大厂为代表,DevOps 是Development(开发)和Operations(运维)的组合,企业希望借此打破横亘在研发和运维之间的壁垒。根据GitLab 发布了的2023 年全球 DevSecOps 报告《Security Without Sacrifices》,56% 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或组织在采用 DevOps/DevSecOps 方法论,这一比例在 2022 年为 47%;本质上,极狐(GitLab)希望引入海外较为成熟的技术,实现本土化的产品和服务,GitLab产品在全世界有数千万用户,并且诸多技术在海外的发展可能早于国内,这就提供了天然的技术条件。公开资料显示,极狐(GitLab)成立于2021年3月18日,由GitLab公司技术入股,与投资方红杉宽带和高成资本合作成立,是首家在“中外合资3.0”架构
新CEO上任三月,极狐(GitLab) 如何回答增长命题?
avatar钛媒体APP
2024-03-15

爱回收宣布2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去年黄金等多品类回收GMV超10亿|看财报

近段时间,“以旧换新”成为热议的话题,二手交易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将刺激二手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IDC预计,2024年二手智能手机(含翻新机)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万台。  日前,万物新生集团(爱回收)对外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到二手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四季度,爱回收总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9.9%。non-GAAP经营利润8158万元,non-GAAP净利润9102万元创历史新高。 爱回收营收&增速变化,钛媒体App制图 全年来看,爱回收总收入同比增长31.4%达到129.7亿元,集团non-GAAP经营利润超2.5亿元,non-GAAP净利润为2.3亿元,连续两年在non-GAAP层面实现盈利,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4亿元。 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会上,谈及业绩上的变化,万物新生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陈雪峰指出,这些成绩的基础来自我们的战略定力,即坚持以供应链能力为根基,保持对新流量机会的关注和消费者需求的捕捉。 截至2023年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短期投资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余额总计28.5亿元。另外,爱回收还宣布了一项新的2000万美元的回购计划,以重申提振股东价值的承诺。 受益于行业环境的利好以及业绩上的增长,爱回收股价连涨三天,在财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涨幅超26%。 全年交易3230万台二手产品,黄金、老酒等多品类回收GMV超10亿 从营收构成来看,爱回收的收入包括1P(自营)产品销售收入和3P(平台)服务收入。其中,1P自营回收业务的发展仍是集团整体增长的战略重心,是主引擎。四季度,1P(自营)收入达35.2亿元,同比增长31%,占收入比重升至91%。3P(平台)服务收入为3.5亿元,同比增长19.7%,这一数据要远高于上一季度的7.2%。 过去一年,爱回收持续推动自营产品的交易。从
爱回收宣布2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去年黄金等多品类回收GMV超10亿|看财报
avatar钛媒体APP
2024-12-19

软体机器人,能否成为具身智能的另一条路线?

空中柔韧机器人 具身智能,无疑是2024年最火热的创业赛道之一。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0个月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至少已有55起融资。加上11月的融资,年内行业的融资事件已超60起。该机构还预测,未来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35年,To B场景销量将达75.5万台,市场规模约755亿元;To C场景销量将达125.6万台,市场规模约628亿元。 12月17日,万勋科技宣布近期完成近2亿元A轮、A+轮和A2轮系列融资。A轮投资由昊辰资本领投,蓝驰创投及顺为资本全额追投;A+轮由北京机器人基金领投,蓝驰创投全额追投;A2轮由元钛基金领投、德虎资本跟投。 公开资料显示,万勋科技成立于2019年,公司首创通用软体机器人技术——Pliabot柔韧技术。 相比于现阶段普遍使用的基于电机关节、金属材料、复杂传感器和精密加工工艺的“刚性”机器人技术,万勋科技通过使用软性材料与气/液驱动,以软材料仿生肌肉和神经元智能复刻人类肌肉柔韧特性,具备轻巧灵活、安全互动、易于变形等优点。 简单来讲,万勋科技的软体机器人可以通过材料形态和气压的变化,形成对外界的感知。当物体接触到材料表面时,软性材料就会产生形变,材料内部的气压也会因此而改变,内置的传感器会根据形变的位置和气压变化强弱,来改变机器人的行动轨迹。 基于此,软体机器人无需借助复杂且数量庞大的传感器,就能实现自主感知和动作控制。此外,传感器、电机、关节等零部件的减少,也让软体机器人的成本得到了大幅下降。 “柔韧本体、智能流控、感知交互、环境适应调节和柔韧智能算法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柔韧机器人技术的完整体系和各项优势。” 万勋科技市场总监成晖对作者表示,具身智能的传统刚性结构本身不具备感知能力,不同的感知依赖不同的传感器或视觉系统,而且随着需要的感知维度和数量增加,传感器的种类、数量、质量也要增加。 而Pliabot柔韧技术,
软体机器人,能否成为具身智能的另一条路线?
avatar钛媒体APP
2024-07-30

单季度销售额21.6亿美元背后,斯凯奇为何会看上匹克球这种“冷门运动”

这个7月,斯凯奇在成都春熙路商圈开了一家亚洲旗舰店。如果从财报数据来看,这家公司正处于一个上升期,财报显示,第二季度,斯凯奇实现21.6亿美元的销售额,并上调了全年销售和盈利预期。 分地区看,斯凯奇在所有地区市场均实现增长,美洲市场增长了7%,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市场增长14%,亚太市场增长2%。其中,2024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同比增长8.2%。目前斯凯奇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3500家。 在最近两年,像耐克这样的行业巨头都碰到了发展瓶颈。虽然手握核心体育资源和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却并未能在运动服饰市场转化为销售的增长。而斯凯奇的增长则有些另辟蹊径的意味。一方面斯凯奇大力深耕中国的下沉市场,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匹克球这样的小众项目,反而从市场上撕开了增长的口子。 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斯凯奇中国总经理及销售运营高级副总裁陈孝哲Jason Tan(以下简称中国总经理陈孝哲)曾说他并没有真正地认识中国市场。他曾在斯凯奇的国内工厂待了8年,因为处于工厂比较封闭式的环境,天天在宿舍和厂房之间往返。但距离市场和消费者较远。2015年涉足零售业后,陈孝哲才觉得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市场。 过去两年,在中国总经理陈孝哲的带领下,斯凯奇在渠道方面仍在继续地快速拓展市场,去年新开店铺700家左右,今年预计开店500家左右,并大力拓展下沉市场。 下沉市场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吃透中国的下沉市场并不容易,迅速开店是表象,更重要的是斯凯奇发现了哪些差异化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斯凯奇为什么要花力气去培养诸如匹克球这样的冷门小众运动市场,又如何与公司的业务结合?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并可以供其他公司借鉴的。 下沉市场被视为中国市场增长点 斯凯奇中国总经理陈孝哲告诉钛媒体APP,斯凯奇未来增长策略将围绕三个核心方向展开。首先,是将致力于占领下沉市场的空白点,扩大市场份额。其次,计划对现有店铺进行升
单季度销售额21.6亿美元背后,斯凯奇为何会看上匹克球这种“冷门运动”
avatar钛媒体APP
2024-02-28

“三螺旋结构”重组胶原蛋白技术迎突破,千亿市场蓄势待发|行业风向标

来源于视觉中国 随着创健医疗官宣一项重组胶原蛋白技术迎来较大突破,一个叫“三螺旋结构”的关键词闯入大众视野。 钛媒体APP近日从创健医疗公司内部获悉,“公司研究技术专家团队成功研发出氨基酸序列与天然胶原蛋白完全一致且具有三螺旋结构的III型重组胶原蛋白,并能够实现产业化。” “胶原蛋白作为一种常见的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其销售额和市场体量在中国市场上不断增长。其中,拥有完整‘三螺旋结构’的重组胶原蛋白在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一位行业人士对钛媒体APP坦言,重组胶原蛋白要完全替代现有的动物胶原蛋白,尚需时间。 事实上,仅就上市公司来看,锦波生物(832982.BJ)、江苏吴中(600200.SH)、丸美股份(603983.SH)、巨子生物(02367.HK)等都在已经在加速布局胶原蛋白领域。毕竟对于胶原蛋白的未来市场前景,业内不乏有将接棒玻尿酸“神话”的说法。 资本为何宠爱胶原蛋白? 公开资料显示,胶原蛋白是人体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蛋白质,主要分布于人体的皮肤、软骨、肌腱、角膜等部位,占据人体总蛋白质含量的25%-35%,起到维护和支撑细胞、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及修复损伤的作用。 基于此,胶原蛋白站上抗衰的风口。也因此,尽管资本处于寒冬,胶原蛋白的“风景”依旧不错。 以创健医疗为例,其2023年融资超过2亿元,其中就有LVMH国际巨头资本的投资加码。据证监会2023年12月28日公开资料,创健医疗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宣告正式启动IPO。 胶原蛋白龙头锦波生物于2023年7月转战北交所后,估值则一路猛增。截至2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242.43元,涨幅2.31%,近10个交易日涨幅超27%。江苏吴中、巨子生物等胶原蛋白概念股近期也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此外,近年来,华熙生物(688363.SH)、爱美客(300896.SZ)等医美巨头
“三螺旋结构”重组胶原蛋白技术迎突破,千亿市场蓄势待发|行业风向标
avatar钛媒体APP
2023-09-19

旭辉控股集团再卖资产,欲以2.4亿元“甩掉”广州增城项目和贷款

9月19日,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依然处于停牌状态。 前一天深夜(9月18日),旭辉控股集团连发两份公告,一方面是宣布出售广州增城项目,以补充公司现金流;另一方面是明确9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并同步披露迟到的2022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以及2022年末股息(如有)、2023年中期股息(如有)。 今年3月30日晚间,旭辉控股集团突发公告称,公司将于翌日(3月31日)停牌,原因是无法按期披露2022年度报告,此后公司又延期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公司股票亦停牌至今。 在停牌前,旭辉控股集团的股价已跌至1港元以下,沦为“仙股”,报0.76港元,当前公司总市值约79.14亿港元。 2.4亿元甩掉项目公司贷款 9月18日晚间,旭辉控股集团发布公告,拟出售广州昌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昌卓”)50%的股权及出售贷款,代价为2.4亿元。其中,1元作为广州昌卓50%股权的代价,其余作为出售贷款的代价。 广州昌卓由旭辉控股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广州昌广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昌广”)和恒基地产(00012.HK)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广州昌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昌汇”)分别拥有50%和50%权益。 公告称根据股权转让协议,恒基中国及其联系人将用其在虹桥项目公司享有的分红或应收款中的等额部分抵销部分交易款项,如仍有差额则由恒基中国支付差额。 虹桥项目公司为旭辉控股集团与恒基地产旗下恒基成立的合营企业,以持有及开发位于上海市虹桥的综合体项目,其财务数据并入旭辉控股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由旭安(香港)、上海旭辉及中光发展分别持股56.5%、21.75%、21.75%。 截至公告日,旭辉控股集团和恒基地产各持股50%的广州昌卓,还持有增城项目公司全部股权的20%,独立第三方持有增城项目公司80%的股权。 据悉,增城项目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持有及开发位于
旭辉控股集团再卖资产,欲以2.4亿元“甩掉”广州增城项目和贷款
avatar钛媒体APP
2023-08-22

“小华为”汇川技术:中报营收超百亿,毛利率却出现下滑|看财报

受益于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大背景以及新能源车业务的稳定发展,国内工控龙头汇川技术(300124.SZ)2023年上半年营利双升。 8月21日晚间,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51亿元,同比增长19.7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5.17%。对此,公司表示,其积极洞察市场机会,适时调整经营策略,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加大降本、控费、提效的管理力度,公司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半年报业绩利好发酵,次日公司股票高开并震荡走高,盘中一度上涨至3.75%。截至8月22日收盘,股价收报68.01元,上涨2.97%,总市值1811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近20% 资料显示,公司为工业自动化龙头,其主营业务为通用自动化、电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等板块。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4.51亿元,同比增长19.76%,其中主要来自于通用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两大相关业务。财报显示,智能制造(通用自动化、智慧电梯等)贡献营收为92.75亿元,同比增长13.05%;新能源和轨道交通贡献营收为31.75亿元,同比增长44.88%。为何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强劲? 从外部来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及轨道交通业务增速最快。 今年上半年,在经历过一季度促销政策切换和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后,在中央和地方促消费政策、新车型大量上市等因素的共同拉动下,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延续较快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8.3%。 而公司也正好享受到上述行业红利。据公司董秘宋君恩介绍,其新能源汽车新增定点的数量和质量比较好,国内传统A类车企和海外车企,定点数量提升较快。从订单角度看,改
“小华为”汇川技术:中报营收超百亿,毛利率却出现下滑|看财报
avatar钛媒体APP
2023-08-11

东方盛虹中报营收翻倍扣非后净利润下降,负债规模进一步上升 | 看财报

8月10日晚间,石化龙头东方盛虹(000301.SZ)2023年中报成绩出炉。数据显示,东方盛虹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翻倍,达659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收入水平。与收入一同增长的还有应收账款,东方盛虹今年上半年应收账款较2022年末的数额增近两倍。然而,东方盛虹净利润增速没有跟上营收的增速,期内归属净利润同比微增3.21%,扣非后净利润则出现同比下降。自2018年完成重组后,东方盛虹开启业务版图的扩张之路,这也致使其负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今年上半年,东方盛虹总负债达1376.03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信达证券8月11日发布研报称,给予东方盛虹买入评级。不过,8月11日东方盛虹高开低走,截至目前报12.42元,跌幅为2.44%。 应收账款、负债双升 东方盛虹披露的中报显示,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石油炼化与聚酯化纤领域深耕多年,具备多样化的烯烃制取工艺,逐步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化工综合体,依托炼化一体化、醇基多联产、丙烷产业链项目构建的“大化工”综合化学原材料供应平台为基础,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延伸的“1+N”产业布局。 财务数据显示,东方盛虹今年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约659亿元,同比增长117.91%,超过去年全年营收水平,实现历史性突破。 钛媒体APP注意到,东方盛虹的部分收入由赊销构成。截至今年上半年,东方盛虹的应收账款为19.54亿元,2022年末这一数值约6.95亿元。东方盛虹表示,“主要系应收高信用等级客户款增加所致”。 但东方盛虹的利润增速远不及营收增速。报告期内其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16.8亿元,同比微增3.21%;扣非后净利润约为15.6亿元,同比下降2.27%。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盛虹科技借壳上市,将旗下主营化纤生产业务的子公司国望高科并入东方市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吴江区国资办变更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公司完成重
东方盛虹中报营收翻倍扣非后净利润下降,负债规模进一步上升 | 看财报
avatar钛媒体APP
2023-04-28

马上评|知名编剧也被坑,翡翠线上生意为何骗局频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知名编剧于正微博发文分享自己买翡翠被骗的经历,称自己前几天在小红书上看中一款品相晶莹透亮的高冰翡翠,下单后收到的东西却是粗豆(低档翡翠),完全货不对板,售后卖家在没有告知买主的情况下赖账说定制不能退钱。“我们的谈话里从来没有定制一说。”于正称已经此事反映给工商部门处理。 几天后,于正在微博再度发文更新维权进展,称骗子已经退钱,“维权要取证特别难,我这次能全身而退主要因为是公众人物,算是个例,无参考价值。”还劝告网友不要在网上购买任何珠宝玉石,一切定制的翡翠全是坑。 事实上,近年来网购翡翠“翻车”事件屡见不鲜。有媒体报道,随着网络平台上玉石生意的火爆,背后销售套路也越来越真假难辨,消费者花数千元买的翡翠产品成本价可能不到几十元,同时还存在犯罪团伙利用网络直播虚假销售缅甸翡翠玉石、甚至设局诈骗的现象。与之相对的,是无数消费者踩中不良商家精心设置的陷阱而陷入维权无门的境地。网购翡翠的套路究竟有多深,为何翡翠玉石的线上生意会成为骗局频现的高发地带? 翡翠直播间上演无间道,坑人全靠飙演技 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革新给翡翠行业带来新的生机,翡翠电商生意在2018-2020年经历了爆发性增长,2021年交易总额达到了惊人的2500亿元。与之相伴的,则是层出不穷的网购翡翠骗局以及无数被坑的消费者。 类似编剧于正的遭遇是网购翡翠最常见的骗局之一,货不对板。卖家发的货与宣传图或直播间实物完全不一样。还有很多翡翠直播间会利用平台美颜技术或美化光源给翡翠“开美颜”,不同的光线条件下翡翠的成色天差地别,价格也相差悬殊,因此翡翠行业也有句话叫“灯下不看玉”。 其次,翡翠卖家的退货条件往往会设置地非常苛刻,甚至会直接公告:由于翡翠的特殊性,一旦购买就不退不换。有些翡翠原石商家还会宣称自己家有玉石加工厂,反复诱导顾客切开定制,然后再把顾客看中的原石换成价位更低的材质进行加工,这样一
马上评|知名编剧也被坑,翡翠线上生意为何骗局频现

六折血洗,Applovin 罪至于此吗?

文 | 海豚投研 Applovin又双叒被做空了,而且这次是双管齐下,一个是Culper Research,另一个是Fuzzy Panda Research,两家机构约好了同时发布看空报告。空头在业绩发布之后的半个月内连续出招,曾经暴打空头的Applovin终于扛不住被狠狠“暴打”了。 总体而言,这两家机构大部分的观点和独立分析师Lauren Balik以及Bear cave的差不多。 (1)其中Culper新增了一个“绕过用户权限许可自行安装app”的后台代码证据(silent installations)来增加阐述Applovin的广告欺诈问题; (2)而Fuzzy Panda则提及Bear cave也说到的“窃取”Meta数据的问题。Fuzzy Panda还认为Applovin存在违规展示欺诈类博彩游戏的广告,向儿童用户违规展示色情广告,以及成立多家子公司再注销来避税、技术高管减持等问题。 就空头们罗列的上述“罪状”中,海豚君认为主要是“未经许可自动下载安装”和“Meta数据利用”两个业务层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下,这里潜在的风险取决于Google和Meta怎么看待,如果两家巨头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那么可能会影响后续电商增长故事怎么讲。 一个月内连续被多家发布看空报告,Applovin的股价两周内直接蒸发了35%,CEO也终于坐不住,当天出面做了回应。海豚君这两天抽空阅读了三份看空报告以及Lauren Balik的推特内容,我们认为这更像是一次 “空头约定好”的精准狙击(特意避开了显著beat预期的Q4财报;看空观点高度重合),尽管Applovin并非纯洁无瑕。 那么,空头们的看空逻辑到底有哪些?Applovin是否真有致命伤?海豚君将借此机会从头到尾做一次梳理,和大家来聊一聊。 来源:longportapp.com 以下为详细分析 汇总几家空头的看空逻辑,海豚君认为,可以
六折血洗,Applovin 罪至于此吗?
avatar钛媒体APP
2023-05-13

继ChatGPT以后,微软再次下注“核聚变” |双碳观察

除了最近红到发紫的ChatGPT之外,微软再次下注“核聚变”。 5月10日,核聚变初创公司Helion Energy在官网宣布,微软已同意从公司首座核聚变发电站购买电力。 作为电力购买协议的一部分,Helion Energy承诺在2028年之前开始通过核聚变发电,并在一年之后为微软提供目标为至少50兆瓦的发电量,否则将支付罚金。 50兆瓦的电力数量虽小但意义重大。据了解,目前并没有核聚变公司在提供电力。因此,微软和Helion Energy的交易消息一出,美国聚变行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霍兰德(Andrew Holland)就表示,微软与Helion Energy的协议对整个核聚变行业具有重要意义。甚至还有外媒评论认为,这可能为世界上第一座核聚变电厂铺平道路。 不过,乐观情绪之外,也有质疑出现。尤其是Helion Energy并未透露它是否通过了核聚变的第一个大测试:从这个过程中获取的能量比驱动它所需的能量多。 一直以来,专家们对何时可以看到第一座核聚变发电厂的预估,从数十年到本世纪末不等。去年底,在钛媒体主办的2022T-EDGE暨钛媒体10年致敬庆典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认为,无论是从概念还是从最终结果上来看,人类距离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实用化还有很远距离,预计本世纪内能够有所突破。 为什么是Helion Energy? 目前人们了解到的核聚变有两种:一种是恒星,比如太阳上产生的聚变;另外一种核聚变方式则是氢弹,它需要通过核裂变(原子弹爆炸)的方式在瞬间创造出高温、高压且短时间封闭的环境来引发核聚变。 不过,氢弹属于不可控核聚变,不能用来发电,而受控核聚变则是将核聚变反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也是人们所说的“人造太阳”。 但是,在人类研究人造太阳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惊人,但整个可控核聚变过程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避免这种消耗的诀窍是让反应
继ChatGPT以后,微软再次下注“核聚变” |双碳观察

股权结构“BUG”,是贝壳一道难题

文 | 锦缎 金·法玛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通常意义上被认为是现代资本市场运行的基础要义: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一切有价值的信息都会反映在股价走势当中,其中包括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价值。 但从微观层面来看,全世界绝大多数市场的标的,每时每刻都处在交易波动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投资者主观判断决定了股票的波动率,这一点不可避免,从而总会出现企业披露的信息和市值出现认知背离。 过去几年间,中国最大的房产中介贝壳(NYSE:BEKE),市场表现总是充满“意外”——2023年表现良好,以光速扭亏,但却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现阶段的估值远低于上市初的估值。 但就在刚刚过去的2024,中概互联市值前十的企业当中,贝壳又是唯一一家营收负增长的同时,保持了市值正增长。 我们今天来尝试分析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贝壳能在行业前景相对悲观的情况下维持增长。 2.又为何在业绩表现相对乐观的情况下,市值表现不尽如人意。 01 艰难的生意 正如左晖那句名言“做难而正确的事”一样,地产中介乃至整个中介行业,最典型的特征便是,这本身就是一门艰难而正确的生意。 先来聊聊艰难的点,由上而下分为三层: 首先是最显性的影响,地产中介作为最依赖地产交易的基层行业,毫无疑问是地产周期最大的受害者。 尽管过去两年地产行业的利好政策频出,但显然现阶段的地产市场需要经历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进一步消化政策。根据中房网的统计,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至近十年最低的区间,销售额也远不及2016年。 图:2014-2024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走势,来源:中房网 最直观的影响便是,以贝壳、我爱我家、世联行为首的房地产经纪服务板块,过去三年的整体营收规模下降了20.89%。 暂时性的没有生意可做,是地产经纪人遇见的第一个难题。 其次,行业规模的收缩加速了中介行业的出清。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房市场和金融市场逐步放开,保险市场和
股权结构“BUG”,是贝壳一道难题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