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观察
中国商业观察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0关注
12粉丝
0主题
0勋章

保持战略定力,香飘飘双轮驱动稳健推进

现代商业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就经济领域而言,生产、消费、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巨变。其他领域,消费习惯、文化娱乐等也在不断加速转变。企业如何适应这种高复杂性和动态变迁的商业环境呢?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在《战略:应对复杂新世界的导航仪》一书中指出:清晰的战略,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10月31日,食品饮料行业领军企业香飘飘(603711.SH)发布2024年三季报,营收19.38亿元,同比下降2.05%。单看数据略显疲软,但放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经营韧性。 前不久,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三季度GDP增速符合市场预期,9月经济各分项出现不同程度改善。但受制于消费意愿不断下滑,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增速进一步下滑。行业整体承压,香飘飘业绩相对稳健,这离不开企业对发展战略的长期坚持:自2018年开启“冲泡+即饮”的双轮驱动战略以来,至今已有六年之久。 坚定双轮驱动战略  两大板块齐头并进 快消领域有个铁律,单一品类难以维系长期的竞争优势,更难以有效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多元化布局方能构筑起抵御市场风浪的坚固防线,并开辟出全新的增长极。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香飘飘早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推出Meco果茶,一方面有效平滑了公司产品销售的季节性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进入即饮赛道,并由此开启了“双轮驱动”的全新战略。 如今回看这一战略,不仅是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更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 回到主营业务,冲泡板块不仅仅是香飘飘的“底盘”,更是其品牌升级与产品创新的核心阵地。多年来,香飘飘持续洞察消费趋势,深耕冲泡业务,不断进行健康化与年轻化升级。从去年的“如鲜”系列(如鲜手作燕麦奶茶、如鲜手作燕麦拿铁咖啡)到今年“原叶”系列(“原叶现泡轻乳茶”、“原叶现泡奶茶”
保持战略定力,香飘飘双轮驱动稳健推进

香飘飘发布2024年中报:双轮驱动战略显效 业绩企稳回升

8月28日,国内奶茶行业知名企业香飘飘(603711.SH)发布了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根据报告,2024上半年香飘飘累计实现营收11.79亿元,同比增长0.75%。上半年,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回暖迹象,但整体复苏节奏较慢,加之行业竞争加剧,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与考验。作为行业代表企业之一,香飘飘坚持双轮驱动战略,稳步落实各项经营举措,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管理效率,业绩企稳回升。 冲泡业务:“四化”引领创新   探索增量市场 上半年,冲泡板块营收6.14亿元,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香飘飘深刻认识到冲泡板块作为企业基石的重要性及长期价值,通过实施“四化”策略,持续推动冲泡产品的创新与健康化升级,力争成为线下茶饮店的最佳平替。 香飘飘方面表示,在产品向上,公司正积极通过产品升级,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在品牌向上,香飘飘将深入挖掘品牌核心资产,注入年轻化元素,并通过品牌精准化营销,推动品牌的年轻化转型。 同时,在消费场景化方面,公司计划开发更多适应不同季节和场合的新产品,如冰奶茶,以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季节的需求。此外,为了促进消费日常化,公司正在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实现冲泡与现制二分天下。 业内人士表示,“四化”策略将激活香飘飘的品牌势能,使香飘飘奶茶产品重回大众视眼。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平替新茶饮”的策略,香飘飘将吸引到更多年轻消费者和下沉市场用户,为公司探索新的增量市场。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公司作为冲泡奶茶领导者已具有一定品牌认知,伴随健康化和轻负担新品推出、渠道开拓与下沉市场持续推进,以及创新性品牌营销动作落地,未来冲泡有望实现新突破。 即饮业务:两大主力齐发力  潜力赛道蓄势起航 在即饮业务方面,香飘飘上半年实现营收5.47亿元。两大主力产品——Meco杯装果茶和兰芳园冻柠茶持续发力,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随着
香飘飘发布2024年中报:双轮驱动战略显效 业绩企稳回升

香飘飘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 营收净利双增长

4月17日晚间,香飘飘(603711.SH)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6.25亿元,同比增长15.90%,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31.04%。报告指出,面对经济复苏的压力,香飘飘坚定“双轮驱动”战略,以修复与创新为主基调,积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优化资源配置,在原有业务修复增长的同时,挖掘新品类的机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企业发展持续稳健。 同时,香飘飘发布了2024年一季报,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6.76%,净利0.25亿元,同比增长331.26%,公司提质增效效果明显,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凸显。 2023年度,公司继续加强冲泡业务的产品创新,推进“健康化”升级,多款新品终端反馈良好,展示出冲泡产品在“健康化”升级方面的巨大潜力。渠道方面,持续落实“渠道下沉”策略,对重点区县进行分级管理,实现对重点市场、高潜门店的高覆盖及高产出。尤其在冲泡旺季,有效落实抢占终端行动、优质样板店建设、礼品装堆箱陈列等渠道策略,助力冲泡板块营收26.86亿元,同比增长9.37%,实现修复性增长。 第二增长曲线即饮板块营收9.01亿元,同比增长41.16%,业绩稳健增长。主力产品Meco杯装果茶口味持续创新,“芒果芭乐”成又一热销口味,“礼盒装”大受欢迎,助力Meco杯装果茶营收6.46亿元,同比增长16.47%。兰芳园冻柠茶凭借“正宗港式风味”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热销,实现营收1.71亿元,同比增长360.87%,即饮板块“双爆款”格局初步形成。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四季度,即饮板块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60.09%,扭转淡季销售困局,实现“淡季不淡”,即饮板块放量增长可期。 2024年,香飘飘将坚定“双轮驱动”战略,秉持“经营与管理并举”的原则,持续推进冲泡产品的创新升级以及即饮业务第二成长曲线
香飘飘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 营收净利双增长

从工具到帮手,AI PC 竞速升级

近日,在 2024/2025 财年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宣布,将于 4 月 18 日在上海举办 Tech World 联想创新科技大会,并率先在中国市场发布具备 5 大特征的真正意义的 AI PC。 杨元庆强调," 这款 AI PC 突破了现有技术的瓶颈,具备了更强大的计算和处理能力,有望成为行业技术标杆。" 届时,联想集团将进一步阐释 "AI for All" 战略,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在设备、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2024 年被业界视为 AI PC 元年,在 AI PC 热度暴增的当下,许多厂商已经开始 " 秀肌肉 "。 微软、三星、戴尔、荣耀等厂商均已亮相了自家的 AI PC 产品,苹果在发布新款 MacBook Air M3 机型时也特别介绍了产品的 AI 能力,联想也将携新品亮相,又会为 AI PC 市场带来怎样新的想象空间? 什么样的电脑才能被称为是 AI PC?究竟 AI PC 能带来哪些新颖的创新?AI PC 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01 行业综述 目前业界内尚未出现关于 AI PC 的统一定义。本报告—《2024 年中国 AI PC 行业概览》定义的 AI PC 指内嵌个人大模型的计算机系统,其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指 AI 个人电脑,另外一层指 AI 驱动的计算机系统。 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市场疲软,出货量下滑明显,中国市场同频放缓,2023 年出现企稳回升态势。PC 市场急需颠覆性创新带动市场进入新一轮的增长阶段。 PC 市场以存量市场增长为主,用户换机周期长,换机考虑因素聚焦在品牌、CPU 和价格上。从存量市场来看,有 47% 为升级换购,因此 AI PC 的出现能够实现 PC 的新升级,有望拉动 AI PC 的需求上升,进入换机潮。 一方面,AI 大模型的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攀升,推动 AI PC 等终端应用和 AI Saa
从工具到帮手,AI PC 竞速升级

空间计算时代启幕,XR赛道风云再起

随着苹果Vision Pro步入正式发售的阶段,以VR和AR为核心的XR设备正迎来新的关注度。   1月24日,Canalys发布的“2024年全球科技行业十大趋势”中的一条就指出,苹果重新定义XR产品,关注功能性体验的AR或VR,注重消费者体验和实用性。   业内普遍认为,Vision Pro的火热,为全球AR/VR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并由此开启了空间计算新时代。联想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和算力厂商,在AR/VR 赛道已布局多年,从关键部件、硬件设备到算力算法、平台再到行业解决方案都有了深厚的积累,并且在多个垂直领域均有成功案例,已是这一领域的“头号玩家”。   迈入空间计算新时代,中国AR市场增速超100%   AR/VR的发展以元宇宙技术的兴起而盛行,近几年随着技术的沉淀,全球各大科技厂商基于元宇宙基础层进行长线布局,如苹果的Vision Pro、Meta的Quest3。如今,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元宇宙关键技术也在持续突破,代表元宇宙用户体验的XR产品也迈向发展新高度。   XR即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是一种结合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沉浸式体验技术,具体包括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和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和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   过去的一年,受整体环境影响,全球AR/VR产品表现不及预期,但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将是巨大复苏的一年。IDC预测也指出,2024年,全球AR/VR头显的出货量预计将增长46.4%。聚焦中国市场,AR市场蓬勃发展,2023年,中国AR市场全年出货预计24万台,同比增长133.9%,到2024年,AR出货预计将持续高速增长,增速预计达101.0%。   IDC称,2024年将是AR/VR产业发展漫长画卷中至关重要的一年。这背后是行业对下一代计算平台—空
空间计算时代启幕,XR赛道风云再起

登 AI「长坡」, 铺 PC「厚雪」,联想集团蓄势新成长周期

摘要 AI 大模型时代,AI PC 作为承载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终端,正掀开智能设备发展的新纪元 AI 大模型时代,AI PC 作为承载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终端,正掀开智能设备发展的新纪元。全球各大厂商也正积极发力以 AI PC 为核心的产品革新和升级,而 AI 在 PC 设备上的普及也将有望引领新一轮 PC 换机浪潮,推动行业景气度上行,AI PC 也因此成为市场中确定性投资主线之一。 目前,各大券商投行纷纷聚焦 AI PC,热议 AI PC 投资逻辑与机遇,具备领先优势的厂商也成为券商关注的重点。民生证券认为,PC 新一轮大周期起点已来,AI 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遇,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厂商,将在 AI 新生态中占有核心的位置,有望引领这波浪潮。 围绕 AI PC 主线,重点聚焦哪些机遇?AI PC 是否具备长远成长潜力?哪些公司将受益迎来价值重估? AI PC重塑产业格局 当前,AI 大模型赛道竞争愈演愈烈,正在驶入落地深水区,以 PC 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基于自身特质成为承载 AI 大模型应用的关键突破口,业界普遍认为,AI PC 将成为打开大模型时代的第一终端设备。 相比其他终端,PC 在算力、存力、交互和应用场景方面优势明显,将 AI 大模型内嵌于 PC 中,将推动人机交互再上新台阶,AI PC 也因此成为释放 AI 力量的最佳「媒介」。 从产业发展格局来看,AI 与 PC 的结合,将革新整个 PC 产业生态。通常而言,历史上每一轮技术周期的演进都会带来产业格局的重塑,站在以 AI 为代表的技术周期中,AI PC 无疑将给 PC 行业带来巨大的革命性影响。根据《AI PC 产业(中国)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在 AI PC 浪潮中,终端厂商将重回产业生态中心,带领整个行业不断创新升级。 在新的 AI PC 生态中,用户、终端厂商、模型提供商、AI 原生应用提供商和算力提供商
登 AI「长坡」, 铺 PC「厚雪」,联想集团蓄势新成长周期

李宁加速国际化布局,香港总部全面拓展海外版图

据港交所12月10日晚间更新文件,李宁间接全资附属公司High Match Limited与卖方签订买卖协议,计划以22.08亿港元价格收购恒基地产旗下一家主要从事物业投资的公司,并明确将物业的一部分用作集团于香港之总部。 李宁公司公告内容则阐释了做出这一决定的背后原因与市场野心:“董事会相信,本集团于香港之业务具有庞大发展潜力。此外,扩展本集团于香港之业务营运将有助扩展其国际业务,因而具有重要策略意义。由于香港为全球少数之国际城市,且凭借其作为商业枢纽之悠久声誉,本集团可加强其与不同国家之联系,并探索各种国际商机。” 48小时内,李宁在港交所再次发布公告——董事会已决定,公司将于自本公告日期起计六个月期间内根据购回授权不时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公司拟根据股份购回计划动用不超过30亿港元的资金购回股份。董事会对本集团的业务前景及长远增长充满信心,其认为本公司的现行股价低于其内在实际价值。 受此消息正面影响,李宁今日盘中上涨近5%,显示出市场对其的强劲信心。摩根士丹利表示,很高兴看到李宁拟于未来六个月回购最多30亿港元股份。如果完全执行,将成为内地消费股历史上最大的股份回购之一。以基本情景作假设,李宁以每股作价20元、25元及30元回购股份并进行注销,每股盈利可分别增加6%、5%及4%。若回购顺利执行,该行认为更多长期投资者愿意以现价(相当于明年预测市盈率约24倍)吸纳股份。由于投资者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看法可能改善,大摩认为李宁目前的股价可能标志着低谷,给予其“增持”评级,目标价51元。公司同样获得高盛的信任支持,表示李宁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状况依然强劲,维持其“买入”评级。 香港设总部与国际化战略计划紧密结合,获行业认同 李宁认为,香港市场是李宁走向全球化的战略要地:“李宁公司致力于推进品牌的国际化进程,2022年在香港开设直营旗舰店,并计划在2024年全面启动海外业务拓展。香港
李宁加速国际化布局,香港总部全面拓展海外版图

蔚来坚持不打价格战,11月交出极具含金量的成绩单

每到月初,都是各车企品牌竞相晒成绩单的时刻,12月1日,不少车企相继公布了11月销量。从蔚来披露的数据来看,11月共交付新车15,959台,同比增长12.6%;2023年1-11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42,026台,同比增长33.1%。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431,582台。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程度无需多言,有些车企开始走以价换量的策略。说实话,直接降价是最低级的做法,长此以往,对品牌形象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反观蔚来,不仅不轻易加入价格混战,而且在今年三季度进入产品强周期后,其二代平台8款车型覆盖非常全面,在30万-60万的价格区间里可以充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覆盖BBA 80%销量占比的主销市场,并打出一整套销量组合拳。所以说,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蔚来的销量极具含金量。 区别于市面上“堆料造车”的车企,蔚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技术优势。比如今年的蔚来创新科技日上发布的“蔚来12项全栈技术”,就覆盖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全景,并助力蔚来获得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和成果,甚至创下多项业内“首个”,如国内首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SkyOS、业内首颗自研量产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首款旗舰手机NIO Phone等,在技术领域的坚决投入构成了蔚来产品高质量交付的坚实根基。 除了稳定保持高位交付外,蔚来在换电领域也迈出了新的步伐。11月21日,蔚来宣布和长安汽车达成换电业务合作;11月29日,蔚来第二家换电合作伙伴敲定吉利控股。相继和长安、吉利控股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讨换电补能新发展路径,不仅说明蔚来换电体系从私域走向开放,也说明“换电联盟”雏形的初步形成,NIO Power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正在被挖掘;更重要的是,蔚来换电模式的开放,预示着我国电动车补能产业的想象空间将彻底被打开,牵动的是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而根据蔚来高管透露,后续还会有更多车企巨头加入蔚来的“换电联盟”。
蔚来坚持不打价格战,11月交出极具含金量的成绩单

香飘飘Q3营收利润双增长 冲泡与即饮业务协同效应凸显

10月20日,A股食品饮料龙头企业香飘飘(603711.SH)发布了2023年三季报。报告显示,1-9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79亿元,同比增长29.31%,其中Q3实现营收8.08亿元,同比增长20.41%,净利4753万元,整体表现符合预期。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双轮驱动”战略,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持续推进产品健康化升级,新产品表现亮眼,经营潜力进一步释放,营收和利润均保持在预期轨道上,展现出良好的复苏增长态势。 冲泡业务修复增长,基本盘稳固 随着疫情消散,我国经济逐步向常态化轨道运行,然而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恢复速度放缓,食品饮料行业普遍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香飘飘冲泡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83亿元,同比增长14.50%,基本盘依然稳固。 一直以来,香飘飘冲泡产品都以性价比高、价格亲民的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价低质优”的产品特性下,公司精准洞察市场动态,积极迎合年轻消费者需求,推出多款健康化新品,获得了市场认可。   在渠道上,香飘飘聚焦全国700多个重点区域,进行精细化的市场布局,以“三板斧”政策赋能经销商,以订单服务、销售辅导等多种方式深耕渠道,下沉市场潜力得到释放。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打造高势能门店的市场策略,进一步显现成效,有力带动周边地区销量提升。这些举措对于冲泡板块的业绩恢复起到积极作用,推动冲泡业务实现修复性增长。 香飘飘方面表示,在接下来的冲泡旺季,公司将抓住市场黄金期,发力礼品市场,深挖下沉市场,预期将带来更多收益。 即饮业务恢复增长,冻柠茶销量亮眼 “双轮驱动”的另一板块,即饮业务表现同样亮眼。报告显示,即饮板块Q3单季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增长42.3%。更令人欣喜的是,兰芳园冻柠茶在本季度实现了显著增长,成为继Meco果汁茶之后的又一过亿大单品。 即饮板块的快速恢复,主要得益于新即饮销售团队的精准定位和
香飘飘Q3营收利润双增长 冲泡与即饮业务协同效应凸显

吉辉控股发布中期业绩,净利润76.76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50.8%

吉辉控股(08027)发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业绩,收入776.9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34.5%;净利润76.76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50.8%;每股基本盈利0.324新加坡分。 期内收入减少主要由于装修及翻新服务需求下降及市场竞争激烈所致。 $吉辉控股(08027)$
吉辉控股发布中期业绩,净利润76.76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50.8%

美股三大股指7日全线收涨

8月7日(周一),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其中道指涨逾400点,纳指与标普指数均结束此前四连跌走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道指涨1.16%报35473.13点,标普500指数涨0.9%报4518.44点,纳指涨0.61%报13994.4点。 $纳斯达克(.IXIC)$ $苹果(AAPL)$ $海银控股(HYW)$
美股三大股指7日全线收涨

油转电大势已来!蔚来7月销量破2万带动纯电品类不断向上

8月1号,得说一句: $蔚来(NIO)$ 又有未来了!因为在刚刚过去的7月,蔚来交付突破2万台,创了历史新高,这个数比6月几乎翻倍。根据网传某不完全统计销量排行,在他们统计的这一段时间,理想、蔚来、腾势这些本土品牌,一直在冲击传统豪华市场,而且 $蔚来-SW(09866)$ 还真得超越了雷克萨斯。要知道,虽然在这个榜上,中国本土这几个品牌占领的份额还不大,但这是一个包含了燃油、混动和纯电的综合榜,如果刨除燃油车和混动车的份额,仅看豪华纯电的话,也许还能强势上榜几家本土纯电品牌。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蔚来7月销量突破2万,进一步验证了它已站稳了高端纯电,并且带动了纯电品类的增长,在这期间,极氪、小鹏等新势力也都不断跟上。虽然说油转电是大势所趋,但是这纯电的趋势起来的这么快也是出乎意料的。看来,高端纯电这个市场,在蔚来的带动下,还将不断向上增长。
油转电大势已来!蔚来7月销量破2万带动纯电品类不断向上

净赚14亿 理想汽车2023Q1财报出炉

以下是关于理想汽车公布2023一季度财报的重要信息: - 理想汽车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增长34.8%。 - 理想汽车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87.9亿元,同比增长96.5%。 - 理想汽车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在不断增加,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为18.5亿元,同比增长34.8%。 - 理想汽车销售渠道方面的布局在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4月末,已在全国拥有302家零售中心和318家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覆盖123个城市和222个城市。 - 理想汽车在超充网络方面的建设在不断加强,计划在2023年底之前建成300个高速充电场站,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成渝四大经济带,并在2025年底前将充电站拓展至3000个,覆盖全国90%高速里程和一二三线主要城市。 - 理想汽车的销量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领域第一家正向盈利的汽车品牌。 $理想汽车-W(02015)$ $蔚来-SW(09866)$
净赚14亿 理想汽车2023Q1财报出炉

大健云仓获得“商业奥斯卡”之称的2023年史蒂夫®美国商业奖

2023年4月27日,史蒂夫®奖组委会公布了2023年美国商业奖获奖名单,GigaCloud Technology(Nasdaq: GCT)荣获“年度最快增长公司 - 2500名员工及以下类别”铜奖。       史蒂夫大奖设立于2002年,有“美国商业界最高荣誉”和“商业奥斯卡”的美誉。21st Annual American Business Awards®即第21届年度美国商业奖,获奖者是在为期三个月的评审过程中,根据全球240多名专业人士给出的平均分数评选出来的,本次美国商业奖的其他获得者包括三星电子(美国)、Verizon和Cisco Systems等公司。此前,腾讯、网易、小米、华为、惠普、菜鸟物流等公司都曾获得过史蒂夫奖的不同奖项。 大健云仓CEO吴雷表示:“公司的核心使命是用技术推动B2B行业的数字化创新。我们非常荣幸能获得这个奖项,这反映了客户朋友们对大健云仓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科技专长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效率提升。正如互联网改变了零售业,相信这将为更加流畅和高效的B2B行业生态铺平道路。” $大健云仓(GCT)$ 相关阅读: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3/05/08/2663085/0/en/GigaCloud-Technology-Inc-Honored-as-Bronze-Stevie-Award-Winner-in-2023-American-Business-Awards.html
大健云仓获得“商业奥斯卡”之称的2023年史蒂夫®美国商业奖

买蔚来ET5,省油费还省电费?今年马尔代夫旅游钱蔚来“买单”

都2023年了不会还有人在全款买车吧?现在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开出的分期付款政策一个比一个划算。拿30万元价位的车型来看,蔚来ET5推出“首付4成、两年0利率”的优惠政策,同4成首付的奔驰C、宝马3系、极氪001,分期两年的年化率都在5%左右,直接点说就是蔚来两年利息少付近1万块钱,省出一台家用油车一年的油钱。要是买租电池版蔚来ET5,总价再减7万,每个月还提供4-6次免费换电,正常通勤出行的路费给包了,省下的钱可以带着全家马尔代夫七日游了!换电还比充电更方便,换电5分钟,完全解决充电1小时的痛点,在油车司机面前也扬眉吐气了!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买蔚来ET5,省油费还省电费?今年马尔代夫旅游钱蔚来“买单”

自称豪华标杆的宝马3,败给了蔚来ET5

今天看到1月高端中型车销量,蔚来ET5力压宝马三系,有点超出我意料,毕竟在大多数眼中BBA就是豪华品牌的代名词。其实我一开始对蔚来这种新势力品牌也不看好,但是了解后才明白,ET5销量完败三系是有原因的,首先蔚来一直坚持自主自研,再配合上独有的换电站布局,已经让自身优势进一步得到扩大,而且在动力上,蔚来ET5普遍强于油车,再加上配置上的优势,3系的光芒自然就被掩盖了;其次是服务上,对比德系车对于车主不屑一顾的态度,蔚来$蔚来-SW(09866)$ 就显得更有诚意,不仅在春节期间提供全程免费换电服务,还有各种汽车之外的关怀服务。如今ET5销量超越宝马三系,已经证明蔚来在中国新能源车消费者心中已然是一个豪华品牌,德系油车再不改掉傲慢习性,可能真会被市场所抛弃。$蔚来(NIO)$ 
自称豪华标杆的宝马3,败给了蔚来ET5

长途自驾先看地图,满满的蔚来补能点位才让我心安

作为自驾党来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自驾游清单,然后在逢年过节时,去打卡每个期待已久要去的地方。我也不例外,去年完成了大理,九寨沟,天门山KPI,今年继续。以前开的是X马油车,想去哪去哪,现在换了电车,自驾游照样安排。有人可能会好奇了,电车自驾真不会有里程焦虑?答案是,车对了,路线对了,就不会有问题。事实证明,当初不顾朋友劝阻买了蔚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蔚来不但有遍布全国的充电桩,还有在重要高速枢纽布局了换电站。每次出行,打开地图,看到满屏的蔚来加电标志——我的续航后盾,心里就美滋滋,因此所谓的续航焦虑是不存在滴。$蔚来(NIO)$ $蔚来-SW(09866)$ 
长途自驾先看地图,满满的蔚来补能点位才让我心安

富维薄膜将换任财务掌门,音视频技术服务商“百家云”赴美上市

成立5年的音视频领域独角兽百家云,正在加速推进上市进程。 12月22日消息,美股上市公司富维薄膜近日发布公告称,与国内音视频技术服务商百家云的合并交易及计划,按照所设想的顺利完成后,将任命百家云CFO方涌为合并后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公司现任首席财务官程晶晶女士预计将辞去该职务。 此前百家云集团曾于今年7月,宣布与美股上市公司富维薄膜签订合并协议,此举业内人士解读为通过反向收购实现上市(Reverse Takeover)。今年9月,富维薄膜公布临时股东大会结果,通过了与百家云的合并协议。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百家云上市只是时间问题,此次任命公告的发出,意味着百家云好事将近,赴美上市再进一步。 据了解,百家云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拥有音视频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ToB技术服务商。早期其主要活跃在教育赛道,为客户提供音视频SaaS服务。后期业务逐步延伸到汽车、金融、医疗、电销等领域,并且完成了从产品提供商到技术提供商的转型,通过PaaS标准化+SaaS场景化的业务布局,百家云可以帮助各领域不同体量的企业构建多种实时音视频互动场景,实现数字化转型。 目前,百家云已在全国15个城市成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分公司及办事处,通过区域化布局进一步用音视频技术服务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并在持续经营中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增长。自疫情以来,百家云的业绩表现一直维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公开资料显示,2020财年百家云收入2337万美元,2021年则是实现了4145万美元的收入,增长率近80%,业务增长迅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两个财年内,百家云净利润率均达到了10%左右,是业内少有的有盈利的SaaS公司。 近年来,在频发的黑天鹅事件影响下,各行各业都经历了一场“线上潮”。其中,作为在线互动的底层技术支撑,音视频技术堪称最强助力。百家云正是顺应这样的时代发展趋势应运而生,并在不断发展中建立了完善的音视频技术服务体
富维薄膜将换任财务掌门,音视频技术服务商“百家云”赴美上市

看看蔚来30万量产下线吧,这才是打破外资垄断的原因

不知道朋友们发现一个问题没,身边朋友想买30万以上甚至40万的车,如果考虑燃油车的话,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是BBA;但是如果换到新能源车这边,选择就完全不一样,很少有人会考虑四五十万买一台奔驰或宝马的电动车。很奇怪,怎么BBA的金字招牌放到电车这边就不灵了呢? 所以预算四五十万的人一般都买啥牌子的电动车?从销量来看,答案首当其冲就是蔚来。蔚来第一款车ES8是17年下线的,一推出定价就在50多万。当时很多人就开始喷:蔚来真是“big胆”,谁会花50万买一台国产电动车啊?然而事实却狠狠打了这些人的脸:18年ES8的总销量是11404辆;后来蔚来又推出了ES6、EC6,定价都在30万以上。19年到20年,蔚来的销量都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 后来发生的事很多人都知道,自从蔚来崭露头角以后,很多“新新势力”都冒出来了,什么岚图、阿维塔、高合……全都想在高端纯电这块儿分一杯羹。当然,说到纯电车,还有一个品牌不容忽视,那就是特斯拉。特斯拉这销量确实是挺能打的。不过由于一再降价,特斯拉现在迈入了20w+行列,反观蔚来推出的车型就没有30万以下的。不管是一开始的“886”,还是今年的“775”,可以看出来蔚来坚持要走的就是高端电动车这条路,说白了就是要跟BBA对打。 最近蔚来公布第30万台量产车下线了。想想蔚来其实也才成立了8年,跟那些成立上百年的老牌车企相比,蔚来还是个非常年轻的汽车企业。而且今年蔚来直接杀到BBA大本营,开始在欧洲卖车,肉眼可见的壮志雄心,可见蔚来这30万台还是很有含金量的。小编觉得,没有什么“德系神话”,BBA能做到的,中国品牌总有一天也一样能做到。 $蔚来(NIO)$ 
看看蔚来30万量产下线吧,这才是打破外资垄断的原因

不管对标宝马还是保时捷,蔚来已经走在前面

每到月初都是各家车企比销量的时候,11月蔚来的成绩多少让人眼前一亮。一万四千多,可以说是蔚来有史以来月度最好成绩了。说到蔚来,经常能看到一些对标外国豪车的说法,比如ET7对标宝马5系、ES7则是对标保时捷卡宴和宝马X5。敢于这样对标,也说明蔚来对自己的品质很是自信。有意思的是,国内越来越多的电动品牌也开始对标蔚来了,比如说长安阿维塔11,就指名道姓要对标蔚来ET7。但是呢,不管怎么对标,蔚来已经走在了前面。这是事实。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不管对标宝马还是保时捷,蔚来已经走在前面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