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新股
格隆汇新股
为您提供全球IPO市场的专业解读
IP属地:未知
0关注
71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格隆汇新股
11-12 18:25

国产化妆品“一姐”珀莱雅港股IPO,今年第三季度业绩下滑

双11落下帷幕,今年双11天猫美妆品牌前十分别为珀莱雅、雅诗兰黛、兰蔻、巴黎欧莱雅、修丽可、海蓝之谜、SK-II、薇诺娜、玉兰油、肌肤之钥。 其中,位居榜首的珀莱雅(603605)正冲击港股IPO。格隆汇获悉,近期,珀莱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瑞银为其联席保荐人。 近年来,在“中国风”热潮之下,美妆领域国货替代趋势明显,珀莱雅等中国本土品牌凭借性价比和本土化优势抢占市场,国际品牌份额下滑。 以零售额计算,2024年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的市场份额为49.9%,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仍远低于韩国及日本本土化妆品品牌约83%、73.2%的市场份额。 此外,2024年中国人均化妆品支出约为664元,仅为日本、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人均化妆品支出的六分之一左右,未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化妆品行业仍有增长空间。但化妆品行业品牌众多,竞争激烈,未来仍充满变数。 如今国内化妆品市场情况如何?不妨通过珀莱雅来一探究竟。 01 杭州冲出一家化妆品IPO,冲击A+H上市 珀莱雅全称为“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成立,并在2015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总部位于杭州市西湖区。 作为消费领域的白马股,近年来,在消费疲软的背景下,珀莱雅的股价呈震荡走势,截至今天收盘,其A股市值约292亿元。 图片 从发展历程来看,2010年之前,中国美妆市场吸引外资品牌持续进入,公司差异化定位大众美妆市场,打造“珀莱雅”品牌。 2010年至2019年,公司抓住大众市场对高质量美妆产品的需求及中国电商渠道变革机遇,在自建供应链、多品牌多品类战略、数智化转型等重要战略指导下快速成长。 近几年珀莱雅更是依靠直播电商等线上渠道迅速崛起。2019年至2024年,公司在线销售渠道所得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达4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更是超越头部外资护肤品牌成为中国线上销
国产化妆品“一姐”珀莱雅港股IPO,今年第三季度业绩下滑

芯徳半导体冲击IPO,专注于封测领域,三年半亏损13亿元

近一个月,半导体产业链在资本市场全面开花。 例如,芯片设计领域的富瀚微、聚芯微电子、中微半导,晶圆领域的上海超硅,存储芯片领域的晶存科技、佰维存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珠海宝丰堂等,相继迎来IPO进展。 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下游的环节,封测领域也有不少公司在寻求上市,包括越亚半导体、盛合晶微、芯徳半导体等。 格隆汇获悉,江苏芯德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芯徳半导体”)于10月31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由华泰国际担任保荐人。 01 位于江苏南京,专注于半导体封测领域 2020年9月,芯徳半导体的前身江苏芯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24年6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本次发行前,芯徳半导体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张国栋先生、潘明东先生、刘怡先生、宁泰芯及宁浦芯)合计控制公司24.95%的投票权。 公司的机构股东主要包括小米长江、深创投红土、先锋投资、新潮投资、南京紫金创投、龙旗科技等。 46岁的张国栋目前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他获东南大学学士学位,在半导体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在创立芯徳半导体前,他曾在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任董事。 潘明东任执行董事及总经理,他今年47岁,先后获江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士学位、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此前他曾在长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江苏宁浦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任职。 芯徳半导体是一家半导体封测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开发封装设计、提供定制封装产品以及封装产品测试服务。 公司具备多种封装技术,包括2.5D/3D集成、凸块、倒装芯片(FC)及引线键合(WB);同时,测试流程涵盖凸点前晶圆测试(PreBump-CP)、凸点后晶圆测试(PostBump-CP)及成品测试(FT)。 图片 典型的WLP(扇入型)、WLP(扇出型)及凸点封装产品,来源:招股书 公司的产品组合包括QFN、BG
芯徳半导体冲击IPO,专注于封测领域,三年半亏损13亿元

天农集团港股IPO,为广东第二大黄羽鸡企业,业绩波动较大

在“猪茅”牧原股份递表港交所之后,又有生猪养殖公司冲击港股IPO。 格隆汇获悉,近日,广东天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农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招商证券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天农集团的核心产品为清远鸡、生猪及其他优质肉制品,是广东第二大黄羽鸡厂商。如今在国内养猪、养鸡生意好做吗?不妨通过天农集团来一探究竟。 01 超8成收入来自生猪及土鸡产品,较为依赖经销商客户 天农集团提供生猪、清远鸡及其他土鸡、生鲜及其他产品。 其中,清远鸡是黄羽肉鸡的代表性地方品种之一,因原产于广东省清远市而得名,有生长周期长、肉质紧实、风味浓郁等特征,广泛用于中式菜肴制作;其他土鸡产品包括岭南土鸡等。 图片 公司的清远鸡及其他土鸡图片,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生猪产品主要包括商品肉猪、种猪及商品哺乳仔猪。公司引进国外的优质种猪,建立先进的育种体系,用以生产商品肉猪。还不断开发如荣昌猪等中华土猪品种,满足国内消费者的特定偏好。 生鲜及其他产品主要涵盖整只生鲜鸡、分割鸡肉、半成品及熟食品,以自有品牌“天农”和“凤中皇”销售。 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生猪产品为天农集团贡献了60%以上的收入;清远鸡及其他土鸡的收入占比超过20%,生鲜及其他产品的收入占比在10%左右。 图片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收入明细,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价值链上游为饲料、动保、设备供应商,参与者包括新希望、海大集团、双胞胎集团、中牧股份、瑞普生物等; 中游为种猪供应、生猪养殖、个体饲养户,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巨星农牧、傲农生物等企业; 下游为交易商、屠宰公司及猪肉制品企业,包括双汇发展、雨润食品、得利斯、龙大美食等。 根据商业模式不同,生猪养殖公司在价值链中可能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像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龙头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 天农集团的业务模式贯穿整个清远鸡
天农集团港股IPO,为广东第二大黄羽鸡企业,业绩波动较大

上海超硅半导体冲击IPO,联想押注,三年半累计亏损38.82亿元

近期,多家半导体公司在科创板的IPO进程取得关键进展。 摩尔线程、昂瑞微电子、厦门优迅芯片率先实现“注册生效”,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沐曦集成电路也已“提交注册”,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与此同时,盛合晶微、上海超硅也正式递交招股书。 格隆汇获悉,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超硅”)于近期更新了招股书并回复了首轮问询,由长江证券担任保荐人。 上海超硅主要从事300mm和200mm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目前仍处于扩产阶段,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近年来持续亏损,需要依靠不断融资来维持经营。 01 总部位于上海,专注于半导体硅片领域 上海超硅成立于2008年7月,2021年5月改制为股份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 本次发行前,陈猛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公司51.64%的表决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陈猛出生于1971年2月,1999年7月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毕业,创业前曾任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公司的机构股东包括中金资本、联想集团、两江置业、集成电路基金、集成电路基金二期、交银投资、上海国鑫、上海科创投等。 上海超硅主要从事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最大的300mm和200mm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同时公司还从事包括硅片再生以及硅棒后道加工等受托加工业务。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300mm、200mm半导体硅片,以市场需求较大的P型硅片产品为主,也包括少量掺磷的N型硅片。 公司产品已量产应用于先进制程芯片,包括NAND Flash/DRAM(含HBM)/Nor Flash等存储芯片、逻辑芯片等。 图片 产品举例,来源:招股书 公司300mm半导体硅片产品包括抛光片和外延片,其中300mm抛光片广泛用于NOR Flash、NAND Flash、DRAM(含HBM)、DDIC、BCD器件等,可满足先进制程的要求; 200mm半导体硅片产
上海超硅半导体冲击IPO,联想押注,三年半累计亏损38.82亿元

硅基智能冲击港股,为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三年累计亏损超3亿

在AI技术的演进进程中,数字人智能体已成为当前商业化程度最高、落地较为成熟的技术形态之一,像数字人客服、数字人主播等层出不穷。 目前,中国数字人智能体市场高度集中,参与者包括阿里云、腾讯云、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百度、网易、Synthesia‌、Soul Machines‌等,还有来自南京的数字人企业正冲击IPO。 格隆汇获悉,近日,南京硅基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硅基智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招银国际、星展银行为其联席保荐人。 硅基智能号称是中国最大的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如今数字人智能体市场情况如何?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01 聚焦硅基劳动力解决方案,依赖电信运营商大客户 硅基智能通过提供硅基劳动力解决方案产生收入,包括硅基智能语音、硅基数字人视频、硅基数字人直播、硅基数字人智能交互。 与“碳基”人类劳动力不同,公司把数字劳动力称作“硅基劳动力”。公司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标准产品设定的价格通常在5500元至2.5万元以上。 公司在2017年推出的硅基智能语音平台可配置定制化拨号策略及话术,还能自动追踪并记录通话内容,用于分析与合规审查。 硅基数字人视频平台提供适用于口播视频制作的数字人模型,以及用于定制孪生数字人和声音的进阶克隆服务。客户仅需提供文本或语音输入,即可高效生成视频。 公司在2022年推出硅基数字人直播,为客户提供可配置定制直播话术、直播策略及虚拟场景设置的硅基虚拟主播,以实现多平台数字人自动化直播。 硅基数字人智能交互可实现一对一模式下的实时互动功能,通过“听你说话、懂你情绪、及时回应”,硅基数字人智能交互实现对人类外貌、行为及认知的全面模拟,并通过互动建立新型情感连结。 2025年8月,公司涉足硅基全自动内容生产,并于同月开始贡献收入。通过输入小说或剧本概要,就能自动生成完整视频内容,包括角色、场景、对话、旁白、字幕、音效及视觉特效
硅基智能冲击港股,为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三年累计亏损超3亿

靖因药业冲击IPO,聚焦小核酸创新药领域,尚未有产品获批

近两年,小核酸药物领域热度高涨,美股小核酸龙头Alnylam(ALNY)自上市以来涨幅超60倍,目前市值达559亿美元。诺华、罗氏等跨国药企均在这一领域加大布局。 国内上市公司中,也有多家在研发小核酸药物,包括悦康药业、恒瑞生物、石药集团、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福元医药、成都先导、圣诺医药等。 近期,靖因药业、瑞博生物两家小核酸药企先后递表港交所,为该领域再添一把火。 格隆汇获悉,靖因药业(Sirius Therapeutics)于不久前递表港交所,以18A章规则寻求港股上市,由高盛集团、海通国际、汇丰控股担任保荐人。 01 由国际资本联合创办,估值约为2.53亿美元 靖因药业由OrbiMed Entities及Creacion Ventures于2021年联合创立,注册地位于开曼群岛,目前在圣地亚哥和上海浦东设立双总部。 自成立以来,公司已完成三轮投资,包括A轮融资、B轮融资及B2轮融资,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44亿美元,主要投资者包括汉康资本及Delos Capita。 2025年4月,公司的投后估值约为2.53亿美元。 截至2025年9月26日,OrbiMed实体合计拥有约40.46%的权益,构成一组控股股东。 融资历史,来源:招股书 目前,靖因药业由62岁的冀群升担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冀博士先后获得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医学博士学位。 冀博士曾在范德堡大学医学院担任研究讲师,后在OSI Pharmaceuticals、阿斯利康、药明康德等公司任职。 靖因药业是一家全球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siRNA疗法治疗慢性疾病,核心产品已进入II期试验阶段。 数十年来,小分子、蛋白质和抗体构成了现代治疗的基础,但它们在应对特定疾病机制时存在固有局限。 小分子常缺乏特异性,增加了脱靶效应风险;而抗体和蛋白质通常仅能作用于细
靖因药业冲击IPO,聚焦小核酸创新药领域,尚未有产品获批

鲟龙科技港股IPO,为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依赖海外市场

在美食金字塔中,鱼子酱、黑松露、鹅肝、燕窝、鲍鱼等珍稀食材的价格往往是普通食材的百倍以上。 其中,黑松露、鹅肝和鱼子酱被欧洲人并称为“世界三大珍馐”,最近就有做鱼子酱的杭州公司赴港IPO。 格隆汇获悉,近日,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鲟龙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鲟龙科技号称是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2024年收入超6亿元,且产品以出口为主,在食品公司中颇具特色。 如今鱼子酱生意好做吗?不妨通过鲟龙科技来一探究竟。 01 鱼子酱产品贡献超9成收入,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鲟龙科技的核心产品为鱼子酱,为了提升原料综合利用率及市场份额,公司还推出了鲟鱼制品及其他鱼子酱衍生产品来丰富产品线。 鱼子酱指从成熟雌性鲟鱼获取的鱼卵,经加工及少量食盐腌制后保存。鱼子酱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兼具营养和功能价值,还有着独特风味、口感细腻和感官体验,有“黑黄金”之称。 图片 杂交鲟鱼子酱,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鲟龙科技的自有品牌KALUGAQUEEN(卡露伽)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知名度与影响力,公司长期以自有品牌独家为汉莎航空、新加坡航空及国泰航空等主要国际航空公司的头等舱提供产品,其产品还供应全球众多米其林星级餐厅,并入选奥斯卡晚宴。 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公司90%以上的收入来自鱼子酱产品,鲟鱼制品、活鲟鱼销售及其他鱼子酱衍生品销售的收入占比很低。 图片 按产品类别划分的收入明细,图片来源:招股书 鱼子酱产业链的原料供应商负责提供原料鱼及饵料,其中,原料鱼除了从外部采购鲟鱼以外,部分头部企业还自建养殖基地,为生产鱼子酱提供稳定且可追溯的原料保障。 鲟鱼养殖及生产加工商负责鲟鱼的苗种繁育、成鱼养殖、疾病防控、生产加工等。该环节的技术门槛与周期壁垒显著,龙头企业掌
鲟龙科技港股IPO,为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依赖海外市场

盛合晶微冲击科创板IPO,深耕先进封测领域,客户集中度较高

近期,芯德半导体、纳芯微、佰维存储、富瀚微等芯片公司纷纷赴港上市,不过上周A股市场终于也迎来了一家芯片公司申报上市。 格隆汇获悉,盛合晶微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盛合晶微”)于10月30日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寻求科创板上市,由中金公司担任保荐人。 盛合晶微是一家集成电路晶圆级先进封测企业,在内地企业中市占率仅次于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此次冲击上市,也引发了业内广泛的关注。 01 位于江苏江阴,专注于集成电路晶圆级先进封测领域 2014年8月,盛合晶微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目前主要生产经营地址位于江苏省江阴市。 目前,盛合晶微无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公司股东主要为产业投资机构、专业投资机构以及员工持股平台等,股权较为分散。 本次发行前,公司第一大股东无锡产发基金持股比例为10.89%,第二大股东招银系股东合计控制发行人的股权比例为9.95%,第三大股东深圳远致一号持股比例为6.14%,第四大股东厚望系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6.14%,第五大股东中金系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5.48%。 崔东担任盛合晶微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他1971年1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 此前,他曾任电子工业部办公厅秘书、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董办副主任、华虹国际美国公司副总经理、中电资本总裁、中芯国际执行副总裁等职务。 盛合晶微是一家集成电路晶圆级先进封测企业,起步于先进的12英寸中段硅片加工,并进一步提供晶圆级封装(WLP)和芯粒多芯片集成封装等全流程的先进封测服务。 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产业的中段硅片加工和后段先进封装环节,主营业务包括中段硅片加工、晶圆级封装(WLP)和芯粒多芯片集成封装。 公司可为高性能运算芯片、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射频芯片、存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通信芯片、网络芯片等多类芯片提供一站式客制化的集成电路先进封测服务,应用于高性能运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自动驾驶、智能手机、
盛合晶微冲击科创板IPO,深耕先进封测领域,客户集中度较高

好盈科技科创板IPO,聚焦无人机动力系统领域,上市前多次分红

深圳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地,有“中国硅谷”之称。 这里不仅聚集了**、腾讯等一批知名科技企业,还拥有完善的科技创新产业链和活跃的创业生态。深圳目前拥有4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上百家港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前三。 深圳的IPO公司也很多,今年就有乐动机器人、大族数控、飞速创新、中微半导体、基本半导体、华曦达科技、创智芯联等公司递表港交所,如今又有无人机企业冲击科创板上市。 格隆汇获悉,近日,深圳市好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好盈科技”)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招股书申报稿,保荐人为国联民生证券。 好盈科技是无人机动力系统制造商,无人机是指没有机载驾驶员、自备动力系统的航空器,又称无人驾驶航空器。 而无人机动力系统是无人机升力和推力的来源,为无人机的核心部件,决定了无人机的安全可靠性、载重能力、噪音控制和作业精度等,并对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智能化具有重要影响。 如今无人机市场情况如何?不妨通过好盈科技来一探究竟。 01 无人机动力系统业务爆发,存在贸易政策变动风险 好盈科技主要从事无人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一体化动力系统、电控、电机和螺旋桨等。除无人机外,公司产品还广泛应用于竞技车(船)模等领域。 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公司来自无人机动力系统的营收占比从39.94%提升至75.57%,占比较大;同期竞技车(船)模动力系统及其他动力系统的营收占比有所下降。 图片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图片来源:招股书 无人机动力产业链上游为电子元器件、PCB、结构件、磁性材料、铝材等原材料生产行业,相关企业包括光威复材、中复神鹰、格瑞普、航天电子等。 中游动力系统组件制造包括一体化动力系统、电控、电机、螺旋桨等,参与者除了好盈科技之外,还有大疆创新、Maxon International Ltd、三瑞智能、Scorp
好盈科技科创板IPO,聚焦无人机动力系统领域,上市前多次分红

佰维存储冲击A+H双重上市!深耕存储产品领域,毛利率波动较大

最近,存储芯片领域持续高温! 继江波龙、北京君正、兆易创新、澜起科技、晶存科技之后,佰维存储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为储存芯片再添一把火。 其中,除晶存科技外,其余几家均已在A股上市,A+H双重上市公司列表见文末。 格隆汇获悉,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佰维存储”)于10月28日递表港交所,由华泰国际担任保荐人。 佰维存储于2022年12月在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525.SH;截至10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为135.69元/股,市值633.3亿元,自9月5日的低点至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股价涨超113%。 01 二代接班,专注于存储解决方案领域 佰维存储成立于2010年9月,2016年8月改制为股份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 佰维存储的创始人是孙日欣及徐林仙夫妇,目前公司已由二人的儿子孙成思控股。 截至2025年10月20日,孙成思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控制公司24.74%的投票权,是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 孙成思今年37岁,在公司任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获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学士学位。他于2012年8月加入佰维存储,目前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市场运营、管理及决策。 公司的董监高大部分都与孙成思年龄相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何瀚今年36岁,他主要负责集团的运营、管理及决策,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 图片 公司部分董事情况,来源:招股书 佰维存储是一家面向AI时代的独立半导体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主控芯片x创新存储方案设计x先进封测”全栈技术能力。 公司的半导体存储解决方案包括:DRAM解决方案(如LPDDR及DDR)、NAND Flash解决方案(如eMMC、UFS及SSD)以及多芯片封装(MCP)解决方案(如uMCP、eMCP及ePOP)。 图片 产品举例,来源:招股书 下游应用方面,佰维存储的半导体存储解决方案覆盖智能移动及AI新兴端侧、PC及企业级存储、
佰维存储冲击A+H双重上市!深耕存储产品领域,毛利率波动较大

嗨学网赴港IPO,聚焦在线职业能力培训,三年半亏损超6亿

AI这个热门赛道有许多细分领域,包括AI芯片、AI大模型、AI应用等。 其中,AI应用又分为教育、医疗、金融、工业等细分领域,AI+教育领域的参与者有新东方、学而思、猿辅导等,现在好未来共赢投资的一家北京公司也赴港IPO了。 格隆汇获悉,近日,北京嗨学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嗨学网”)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招银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嗨学网提供与建筑、应急安全、会计及财经、法律职业及医疗卫生等领域的资格考试及职业技能提升相关的在线培训课程,公司聚焦AI技术深度应用,致力于将其平台打造成职场人士职业发展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成人教育市场可分为职场人士、银发人士两大类,具有基数大、复购率高的特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25岁至44岁的职场人士达到3.96亿人,是个很大的市场。 如今线上职业教育生意好做吗?不妨通过嗨学网来一探究竟。 01 超6成收入来自建筑施工类课程,退费率呈上升趋势 嗨学网是在线职业能力培训服务提供商,拥有基石品牌“嗨学”、进阶品牌“精进”、企业服务品牌“数培通”为核心的三大产品矩阵。 其中,嗨学课堂为学员提供录播课程及直播课程,并提供课后练习题及答疑、AI学习工具来帮助学员掌握学习要点。 精进学堂则更加聚焦高效应试学习,还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计划、自有名师的一对一专属教学以及与名师的实时沟通,满足想要获得更高端产品及服务的学员的需求。 此外,公司还通过数培通平台服务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等用户,致力于为他们提供全面、高效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通过主流的电商及社交平台获取精准的客户,并引导客户注册和创建嗨学账户。平台通常先提供学习资料及课程,供客户体验,以加强对公司产品的了解,从而将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计服务了约430万名付费用户。 按业务线划分,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嗨学网的收入
嗨学网赴港IPO,聚焦在线职业能力培训,三年半亏损超6亿

蓝纳成生物冲击IPO,专注于核药领域,两年半亏损2.96亿元

近期,蓝纳成生物、百诺医药、珞石机器人、康华生物等一众山东企业迎来IPO新动态。 格隆汇获悉,烟台蓝纳成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纳成生物)于9月底递表港交所,以18A章规则寻求港股上市,由中金公司担任保荐人。 蓝纳成生物专注于肿瘤诊疗放射性药物的研发,也就是核药。核医学领域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那么公司的研发管线进度如何,让我们一起通过招股书来一探究竟。 01 分拆自东诚药业,深创投押注,估值约33亿元 蓝纳成生物由东诚药业于2021年1月成立,总部位于山东省烟台市,2024年11月转制为股份公司。 截至2025年9月22日,东诚药业持有蓝纳成生物43.95%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蓝纳成生物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包括山东新动能、景林资本、深创投、前海方舟、烟台市国资委等;2025年7月,公司的投后估值约为32.9亿元。 图片 融资情况,来源:招股书 公司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今年50岁的吴晓明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他先后获得安徽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工程项目管理硕士学位。 吴晓明此前曾在安徽省先锋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东诚药业等公司担任研发与管理职务。 公司另外两名执行董事分别是34岁的董事会秘书兼联席公司秘书李季先生,以及32岁的财务总监袁春云先生。 蓝纳成生物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肿瘤诊疗放射性药物的研发,是中国少数同时开发诊断及治疗放射性药物的公司之一。 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与药学分子结合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放射性药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独特的特性,在非侵入性诊断影像,或者作为治疗剂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诊断放射性药物。诊断放射性药物释放的辐射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γ相机等影像技术,可在分子层面检测病变组织的功能变化、异常基因表达及生化代
蓝纳成生物冲击IPO,专注于核药领域,两年半亏损2.96亿元

聚芯微电子冲击IPO,深耕智能感知芯片领域,部分产品均价呈下降趋势

近期,接连几家来自武汉的公司迎来IPO进展,包括聚芯微电子、长进光子、滨会生物等。 格隆汇获悉,武汉聚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芯微电子”)不久前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由海通国际、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聚芯微电子是一家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下游应用不断智能化的浪潮中,公司近几年营收有所增长,2024年净利润开始转正。 不过,公司也面临国内外厂家的竞争,近几年主要产品的销售均价呈下降趋势,2023年毛利率有所下滑。 01 阿斯麦前员工创业,小米、**押注 聚芯微电子成立于2016年1月,由刘德珩、孔繁晓、詹万幸联合创办,2025年9月改制为股份公司,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自成立以来,聚芯微电子已募集资金超过11亿元,在2025年6月的融资中,公司的投后估值约53亿元。 公司的主要机构股东包括小米长江、**哈勃投资、量子跃动、上海兴尚、OPPO广东移动、湖杉资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华业天成资本、太平人寿、达晨财智、湖北国翼、长江资本、武汉高科私募基金等。 图片 融资历史,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5年9月21日,刘德珩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持有聚芯微电子21.38%的股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 刘德珩今年41岁,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他先后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士学位、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 刘德珩曾在世界领先的光刻机研发和制造公司ASML担任应用工程师,随后晋升为高级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产品应用和业务支援团队的项目管理;后在荷兰半导体制造和设计公司NXP担任高级国际产品经理。 联合创始人孔繁晓今年40岁,为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他曾在**、Universal Electronics B.V.、远东国际租赁等公司任职。 另一名创始人詹万幸今年41岁,为执行
聚芯微电子冲击IPO,深耕智能感知芯片领域,部分产品均价呈下降趋势

8家企业同日上市!中国资产重估下迎来IPO黄金时代

今天盘中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创近十年新高,IPO市场也迎来一场资本盛宴! 10月28日,A股和港股共迎来8家IPO企业上市敲钟,分别为西安奕材、必贝特、禾元生物、泰凯英、滴普科技、八马茶业、三一重工、剑桥科技,截至下午4点,这8家新股全部上涨。 同时,今天德力佳、中诚咨询两家大A新股完成了申购;港股那边,今天明略科技—W已完成招股书,赛力斯、均胜电子、文远知行-W、小马智行-W、旺山旺水-B这5家公司仍处于招股中,可谓热闹非凡。 今年A股和港股IPO市场都明显回暖。截至10月28日,2025年A股迎来87家新股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合计超901亿元,募资总额已超过去年全年;同期港股迎来78家IPO上市企业,首发募集资金合计超1991亿港元,募资总额是去年全年的两倍以上。 其中,得益于宁德时代、紫金黄金国际、海天味业、恒瑞医药、三花智控等大型IPO上市的拉动,2025年前三季度,港交所的IPO融资额领跑全球。 除了已经上市的公司之外,目前仍有几百家企业正排队进行IPO。 A股方面,截至10月26日,2025年新增受理194家IPO企业,其中有122家冲击北交所上市,可见北交所已成为A股IPO的热门之选。 北交所的核心定位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尤其聚焦"专精特新"领域,拥有准入门槛低、审核周期短、转板机制灵活等优势,成为许多创新型中小企业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的关键跳板。 港股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受理的新申请高达286家,远超往年,其中有许多企业来自电动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经济行业。 而赴港上市的企业绝大部分来自大陆地区,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今年已有234家内地企业赴港IPO上市备案(文末附详细名单)。 今年港股IPO市场的火爆,除了受益于港交所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等措施,以及在南下资金、国际资本流入的背景下,港股
8家企业同日上市!中国资产重估下迎来IPO黄金时代

中微半导冲击A+H双重IPO!深耕微控制器领域,2023年净利润亏损

上周举办的第二届“湾芯展”,让新凯来走进大众视野,深圳半导体产业也有了新名片,其背后更是深圳半导体产业的崛起。 今年以来,深圳的半导体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灵明光子、迈特芯、新声半导体、柠檬光子、至信微、芯视佳、创晟半导体等陆续公布融资进展。 此外,还有中微半导、晶存科技、矽电半导体、尚鼎芯科技、基本半导体、飞骧科技、创智芯联、江波龙等公司正在冲刺IPO。 格隆汇获悉,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微半导”)于9月底递表港交所,寻求A+H双重上市,由中信建投国际独家保荐。 2022年8月,中微半导在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380.SH,截至10月22日收盘,公司股价为36.87元/股,市值约147亿元。 图片 01 以微控制器(MCU)领域为核心,位于深圳前海 中微半导成立于2001年6月,创始人是杨勇,2019年12月转制为股份公司,2022年8月在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南山街道。 截至2025年9月19日,杨勇、周彦、周飞、顺为芯华、丰泽一芯、丰泽芯旺及芯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构成一组控股股东集团,合计持有公司约60.66%的投票权。 创始人杨勇今年53,任集团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行政总裁兼总工程师。他先后获得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前称抚顺石油学院)测量与检测学士学位、东南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 杨先生在芯片设计及制造行业拥有超过24年的经验,同时在多家附属公司担任董事及高级管理职务,包括中微(四川)、中微(深圳)、中微(香港)及SingaporeChangi。 中微半导是一家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精于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和交付,采用无晶圆厂模式运营。 公司以微控制器(MCU)设计及开发能力为核心,MCU主要依赖成熟制程节点,而非先进技术;此外,公司进一步延伸至各类系统级芯片(SoC)、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 中微半导已建构了包
中微半导冲击A+H双重IPO!深耕微控制器领域,2023年净利润亏损

金添动漫赴港IPO,聚焦IP趣玩食品,依赖前五大授权IP

凭借核心 IP 的超高人气与商业爆发力,叠加稀缺属性和海外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泡泡玛特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 “香饽饽”,股价在年内实现翻倍飙升。 在这波 IP 创富热潮的带动下,一家来自广东东莞、深耕 IP 食品赛道的企业,也紧随其后向港股发起冲击,欲分食 IP 经济的红利。 格隆汇获悉,近日,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添动漫”)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招商证券国际、中国银河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金添动漫聚焦IP趣玩食品领域,拥有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产品类别,以及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小猪佩奇等26个授权IP,有零食界“泡泡玛特”之称。 如今IP食品领域情况如何?不妨通过金添动漫来一探究竟。 01 广东东莞冲出一家“IP+零食”IPO,由蔡建淳100%控股 金添动漫的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当时蔡建淳创立了上海添乐卡通食品销售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曾在2016年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代码:838200),后来在2021年自愿除牌。 公司员工超过1000人,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东莞拥有60多家A股上市公司及10多家港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在广东省内排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如果金添动漫能顺利登陆港交所,那么东莞又将新增一家上市公司。 金添动漫专注于提供充满乐趣且美味健康的IP趣玩食品,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全国建有5大生产基地,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其授权IP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哪咤之魔童闹海、小猪佩奇、猪猪侠、迪士尼等。 公司产品通常以零食为热门IP元素的载体,比如,印有奥特曼形象的蛋形定制包装、能够循环用做笔筒或收纳罐的蜡笔小新食品容器、哪咤之魔童闹海贴纸、可搜集柯南收藏卡等。 图片 公司经甄选的授权IP及相关产品,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股权结构方
金添动漫赴港IPO,聚焦IP趣玩食品,依赖前五大授权IP

首创证券赴港IPO,行业竞争激烈,营收规模不及头部券商

今天随着上涨指数再次突破3900点,券商板块出现拉升,天风证券、长江证券、华泰证券等纷纷翻红。 作为牛市旗手,券商通常在股市行情好的时候有不错的表现,因为行情好时赚钱效应高,股民跑步入场,交易量增加,券商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都很好。今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实现归母1040亿,同比增长65%。 而从证券交易印花税暴增的情况推测,今年三季度券商的业绩整体也会很好。据财政部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印花税3142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448亿元,同比增长103.4%。 中国拥有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2亿多的股民,是个很大的市场。如今A股资本市场服务领域已有50多家上市公司,近期有A股上市券商赴港IPO。 格隆汇获悉,近期,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创证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中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截至今天收盘,首创证券(601136.SH)市值超588亿元。 券商是怎样赚钱的?如今国内证券市场竞争格局如何?不妨通过首创证券来一探究竟。 01 今年上半年资产管理业务下滑,投资类业务撑起半壁江山 首创证券采用全牌照架构经营,涵盖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代销金融产品等全业务领域。 其中,公司的资产管理类业务包括资产管理业务、全资子公司首正德盛开展的私募投资基金业务、通过联营企业中邮创业基金开展的公募基金业务。 投资类业务分为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包括自己炒股)、新三板做市业务、另类投资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包括债券承销及ABS、保荐及承销IPO项目、财务顾问服务。 财富管理类业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服务、金融产品销售、信用业务、研究业务、期货业务。 具体来看,2022年至20
首创证券赴港IPO,行业竞争激烈,营收规模不及头部券商

剑桥科技港股IPO启动招股!深耕光模块领域,2023年业绩下降

近期,A股公司赴港IPO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上周就有汉威科技、迈瑞医疗、泰凌微等公司公告赴港上市,拉卡拉、首创证券、千里科技等公司递表港交所,赛力斯、三一重工、剑桥科技通过聆讯。(完整版A+H表格见文末) 今天(10月20日),共有4只港交所新股同时开启招股,其中有两家就是A+H双重上市的公司,分别是剑桥科技、三一重工,另外两家是滴普科技、八马茶业。 格隆汇获悉,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剑桥科技”)于10月20日至10月23日招股,预计2025年10月28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166.HK,由国泰君安国际独家保荐。 剑桥科技此次计划发行6701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10%,国际配售占比90%,采用机制B,不设回拨机制,每手50股。 公司此次最高发售价为68.88港元/股,募资总额最高可达46.16亿港元。 截至10月20日收盘,剑桥科技(603083.SH)A股的收盘股价为108.25元/股,市值为290亿元,港股发行价折价率约41.6%。 公司此次引入了霸菱、大摩、红杉、奇点资产、泰康人寿、工银理财等共16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达2.90亿美元,占比为48.89%(未考虑行使超额配股权)。 近几年全球大力建设AI数据中心,剑桥科技因其光模块产品而备受市场追捧,A股股价自2023年初至今最大涨幅超12倍,今天还录得涨停。当然,这一涨幅与“易中天”三家光模块巨头相比仍然稍显逊色。 图片 01 专注于连接及数据传输设备领域,72岁创始人掌舵 剑桥科技的历史可追溯至2005年,当年创始人Gerald G Wong先生与其同事一同在美国硅谷创立电信宽带接入业务。 2011年6月,公司更名为上海剑桥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7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1月顺利完成A股上市,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 截至2025年10月8日,Gerald G Wong先生、C
剑桥科技港股IPO启动招股!深耕光模块领域,2023年业绩下降

微亿智造赴港IPO,聚焦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2024年扭亏

人工智能(AI)的演进已从单一领域的专用智能,发展至跨领域的通用智能(离身智能),并进一步延伸至具身智能。 在协作机器人龙头越疆港股上市后,又有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赴港IPO。 格隆汇获悉,近期,常州微亿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亿智造”)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保荐人为东方证券国际。 微亿智造聚焦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具身智能指将深度强化学习、多模态融合及大模型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物理实体而形成的智能系统。 与传统的编程机器人不同,具身智能系统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进行学习,就能灵活适应环境条件,并能在两个或多个任务之间无缝切换及协同执行,无需依赖预先编程或大量标注数据。 图片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在2021年之前,具身智能的概念仅存在于学术界,并未形成商业化的产品。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其中,2024年微亿智造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营收约2.72亿元,位居中国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第一。‌ 如今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情况如何?不妨通过微亿智造来一探究竟。 01 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爆发,2024年扭亏 微亿智造为客户提供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EIIR)产品及解决方案,应用于3C电子、汽车制造、新能源、快消品及半导体等领域。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微亿智造的收入主要来源于EIIR产品、AI赋能的智能化产品、模块类产品的销售;期间EIIR产品的收入占比从15.3%大幅提升至53.6%,成为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EIIR)是集成人工智能的工业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自主感知、学习、决策和执行任务,无需人工编程。 AI赋能的智能化产品:源于在机器视觉、数据分析及流程优化等领域的先进AI技术,公司提供定制化智能设备。 模块类产品:微亿智造还提供
微亿智造赴港IPO,聚焦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2024年扭亏

透视奇瑞出海成绩单,前三季度近百万辆出口“含金量”如何?

当下,中国汽车出海不仅是产业升级趋势,也是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领域。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与电动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具备持续出海能力、能突破高壁垒市场的车企,投资者认为其将享受更高的估值水平。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达495万辆,同比增长14.8%。其中,9月汽车出口量为65.2万辆,同比增长21%,势头强劲。 具体到车企上,比如奇瑞的出海表现尤为亮眼,明显跑赢中国汽车出口增速。数据显示,9月,奇瑞集团取得单月出口137,624辆、同比增长26.2%的成绩,再次刷新单月出口纪录。1-9月,奇瑞集团累计出口936,428辆,同比增长12.9%,按照官方说法,平均每25秒即有一辆“奇瑞造”驶向海外。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奇瑞这份出海的成绩单,是投资者观察中国汽车出海潜力的典型样本。近期奇瑞汽车已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其出海背后的产品、技术、市场布局等细节得以披露,也值得深入探讨。 01 出海成绩的“含金量”,从规模领先到价值突围 对于出海的成绩单,若将奇瑞的汽车出口数据置于行业之中对比,更加凸显出“含金量”。 尽管其他中国车企在海外销量增长迅猛,奇瑞的销量稳步攀升,释放出强大的规模效应。根据易车整理的乘联分会9月狭义乘用车出口数据(包括整车+CKD),奇瑞遥遥领先于同行,出口量是第二名车企的两倍,稳坐行业第一的宝座。具体到车型上,奇瑞的瑞虎7和瑞虎5X出口量继续在9月霸榜前二,成为当之无愧的“常青树”。 将时间线拉长,奇瑞在汽车出海上连续取得突破,成绩更加夺目。数据显示,奇瑞已连续22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更在今年创造了三个具有行业里程碑意义的“第一”。除了首个单月出口突破13万辆和首个连续5个月出口超1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外,奇瑞还是首个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 这意味着,奇瑞在海外市场的领先并非是短期“脉冲式”的增长,而是二十余年全球化运营的长期结果,充分验证了
透视奇瑞出海成绩单,前三季度近百万辆出口“含金量”如何?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