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J的港美圈
大J的港美圈
擅长港美股A股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
IP属地:广东
0关注
229粉丝
0主题
0勋章

赛热科技SAIHEAT (SAIH.US):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突破叠加政策顺风推动估值重估

投资概要 我们上调SAIHEAT目标价至31.32美元,维持“推荐”评级。近期多项积极进展显著增强公司长期战略价值:1) 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控制棒驱动系统获得专利授权,强化其在先进核能领域的技术壁垒;2) 美国核能政策出现系统性利好,核许可流程简化、联邦土地优先部署反应堆等措施为SMR商业化落地扫清关键监管障碍;3) BTC与AI基础设施需求持续高增,叠加《GENIUS法案》正式通过,加速推动高能效、低碳算力架构渗透。SAIHEAT作为一家融合AI算力、清洁能源与数字资产基础设施于一体的“算能运营商”,凭借差异化的技术组合(液冷+热能回收+模块化核电)与全球化落地能力,有望在“电-算-热”融合趋势下实现跨周期成长。 核心催化剂 1) 5月14日,SAIHEAT获得其自主研发的SMR控制棒驱动机构专利授权。该项技术提升了小型核反应堆的反应性调控能力,增强系统精度与安全性,标志着公司先进核能战略的关键突破,具备实质性的商业化转化前景。 2) 美国核能政策迎来系统性利好。5月2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简化核能审批流程,授权能源部实验室开展测试,并推动在联邦土地上优先部署反应堆。我们认为,这一政策变革将显著提振SMR产业链参与者信心,有效化解监管掣肘,进一步降低SAIHEAT推进能源业务的不确定性。 3) BTC走强叠加GENIUS法案(5月19日)通过,为节能型算力基础设施创造有利环境。在加密产业持续寻求更低运营成本和更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背景下,SAIHEAT在液冷技术与余热回收方面的优势,有望打开广阔的商业变现路径。 经营表现 2024财年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收入达554万美元,略高于预期(545万美元);净亏损589万美元,基本符合预期(582万美元)。在持续推进研发与市场拓展的背景下,公司运营费用控制稳健,全年为690万美元,同比下降11.9%。液冷解
赛热科技SAIHEAT (SAIH.US):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突破叠加政策顺风推动估值重估

SAIHEAT (SAIH.US) - SMR Breakthrough + Policy Tailwinds Justify Valuation Re-Rate

Investment Summary We raise our price target to $31.32 and reiterate our BUY rating on SAIHEAT. Recent developments—patent approval for its SMR control rod technology, sweeping U.S. nuclear policy reforms, and continued strength in BTC and AI infrastructure demand—support a material upward revision in the company’s long-term strategic value. SAIHEAT is uniquely position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I, clean energy, and digital asset infrastructure, with a differentiated technology stack and accelerating commercial traction. ❑ Key Catalysts 1) On May 14, SAIHEAT received patent authorization for its proprietary SMR 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 The technology enhances core reactivity control in compact nuclear systems, improving both precision and safety. This approval marks a pivotal milestone
SAIHEAT (SAIH.US) - SMR Breakthrough + Policy Tailwinds Justify Valuation Re-Rate

中达集团控股(0139.HK):深化 AIGC 赛道布局,战略投资 GIBO 迎来关键催化剂

中达集团控股于 2024 年底启动 AI 战略转型:面对特朗普关税等政策波动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公司组建量化交易部门,通过机器学习模型优化投资组合管理,提升市场波动环境下的风险调整收益,同时把握 AI 产业链投资机会。2025 年 3 月 14 日,公司与领先的 AI 生成内容(AIGC)动画流媒体平台 GIBO 签订公关服务合约,提供媒体关系、内容创作、战略传播规划等相关服务。此次服务协议标志着从 GIBO 早期财务投资者(持股<5%)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GIBO 深耕 AIGC 动画创作赛道,已在亚洲 15 个市场构建用户壁垒(注册用户 72mn,MAU 35mn),商业生态对接 LINE Friends、Sanrio 等顶级 IP 运营商,日均 AI 内容创作量 25 万条,覆盖虚拟偶像演出、动漫二次创作、AI 虚拟直播间等新兴形态。 2025 年 5 月 9 日,GIBO.O 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当日收盘市值 51.48 亿美元,约 400.45亿港元(1 美元 ≈ 7.7787 港币),超出市场预期。GIBO 上市是中达集团控股 AI 战略的关键里程碑,不仅有望为公司带来巨额投资收益,还将大幅提升中达集团控股在 AI 赛道的市场关注度。受 GIBO 上市的预期驱动,近期中达集团控股股价已上涨近四倍,成交额最高达到 7175 万港元,股票流动性大幅增强。 GIBO 技术架构基于三大 AI 模块构建:脚本引擎(大纲到分镜自动转化)、角色系统(文本到角色生成,集成动作表情库)及语音技术(20 种语言识别与合成)。专有智能创作引擎实现端到端内容生成,制作周期从 3 天压缩至 3 分钟,AI 辅助创作效率提升 60 倍。旗舰产品 GIBO Create 通过 AI 工作室(自动化内容创作)、协作工具(跨区域实时协作)和渲染引擎(多格式输出)三大功能,构建完整创作生态。
中达集团控股(0139.HK):深化 AIGC 赛道布局,战略投资 GIBO 迎来关键催化剂

Viva Biotech (1873.HK):Deeply Engaged in AI-driven drug R&D revolution, Viva Starts a New Era of Globalized CRDMO Businesses

Coverage Initiated on Viva Biotech (1873.HK), with a BUY rating and target price of 3.5 HKD. Our viewpoints are as follows. In this report, we provide an in-depth and differentiated analysis of Viva Biotech as a leader in China’s structure-based drug discovery (SBDD) CRDMO segment, highlighting its three core investment merits: Viva is a global leader in SBDD with integrated CRO+CDMO capabilities. SBDD is a mainstream technology in modern drug development. The basis of SBDD technology i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rugs and target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e. observ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rug molecules and target proteins by analyzing their complex structure, to carry out rational drug design and improve drug R&D efficiency. The company has built the largest research p
Viva Biotech (1873.HK):Deeply Engaged in AI-driven drug R&D revolution, Viva Starts a New Era of Globalized CRDMO Businesses

维亚生物(1873.HK):AI驱动药物研发革命,开启全球一体化CRDMO业务新增长篇章

首次覆盖维亚生物(1873.HK),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5港元,观点如下: 我们于本篇报告深度差异化地阐述了维亚生物作为国内基于结构的新药发现的CRDMO细分领域龙头,其三大核心投资价值: 全球领先的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市场龙头,CRO+CDMO一体化产业布局。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技术(SBDD)是现代药物发现的主流技术。通过从分子水平了解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解析药物分子与靶点蛋白的复合物结构,从而进行理性的药物设计,提高创新药研发的效率。公司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蛋白质结构研究平台,并于2020年通过收购朗华制药进军CDMO领域,建设一站式药物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自2024年第二季度以来,公司的CRO新签订单逐步复苏,同时通过降本增效等措施将CRO的盈利水平维持在良好水平。在CDMO方面,朗华制药已累计为897家企业提供了CMC及CDMO服务,将于2025-2026落地两个商业化项目。公司计划于2024-2025新建400立方米的产能服务于新分子的商业化生产,同时CMC端项目数量持续增长。 AI赋能研发生产,创造市场增量。公司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提升平台的竞争力,预期将于本年度发布最新的自研AI药物设计平台,实现临床前药物研发环节全覆盖。同时AI技术的引进大大加速了新靶点,新机理,新分子形式的研究,创造市场增量,有助于未来前瞻性的药物发现。以新靶点为例,公司累计研究超过2098个独立药物靶点,其中于2024全年新增交付112个。公司采用干湿实验联动的策略,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迭代优化AI计算模型,实现实验和计算的相辅相成,并行发展。在生产方面,公司依托AI大语言模型持续优化CDMO工作流,提高研发生产效率。 引进多家战略投资人,企业低估值优势明显。公司于2023年引进淡马锡,弘晖基金,淡明资本及迪拜投资公司作为战略投资人,并完成了累计2.25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仅CRO业务便获
维亚生物(1873.HK):AI驱动药物研发革命,开启全球一体化CRDMO业务新增长篇章

京基智农2024年净利润7.14亿,生猪养殖主业韧性凸显

3月30日晚间,京基智农(000048.SZ)发布2024年度财报,其以生猪养殖为发展核心的战略转型成效显著。年报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59.60亿元,归母净利润7.14亿元,扣非净利润7.8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38元/股。  特别注意,公司盈利主力实现结构性变化。2024年生猪养殖实现营收39.01亿元,同比增长38.69%,占比65.45%,实现逆势贡献盈利。  与此同时,公司披露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合计派发1.82亿元。在生猪行业周期性波动背景下,公司凭借13.67元/kg的优秀育肥成本,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9.97亿元的强劲表现,为高分红提供坚实支撑,兑现对股东的回报承诺。  生猪养殖业绩亮眼 实现五年破两百万  报告期内,京基智农生猪养殖业务,全年累计销售生猪214.61万头,同比增长16.32%;累计销售收入39.01亿元,净利润5.33亿元。  这一业绩表现,标志著公司自2019年启动战略转型以来取得了根本性成功,现代农业已成为核心的可持续增长点。  在京基智农转型过程中,坚定业务结构调整与持续产能提升是两大关键。四大生猪养殖项目及配套饲料厂以“深圳速度”完工投产,以“深圳品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2022年,生猪出栏量126.44万头,实现“三年破百万”的目标;2024年,出栏量正式迈入200万头大关,完成“五年破两百万”的成绩。产能的快速释放,品质的有力保证,湾区的区域溢价,加速改变过往“地产主导”的利润格局。  房地产业务方面,2024全年营业收入12.34亿元,净利润2.29亿元。因无新项目集中交付,结转销售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随著存量去化的逐步加快,农业主业的有序增长,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健康经营的步伐。 数智化破局
京基智农2024年净利润7.14亿,生猪养殖主业韧性凸显

SAIHEAT (SAIH.US):A Hybrid Computing Provider and Energy Infrastructure Play at the Forefront of AI Acceleration

Summary ❑ Sustainable Augmented Intelligence (SAIHEAT) is a computing and energy operator providing BTC and AI computing services, alongside liquid cooling and modular nuclear power solutions. As an emerging AI and BTC computing provider, SAIHEAT is capitalizing on the exponential growth in computing demand driven by efficiency innovations. Large language models like DeepSeek V3, leveraging MoE architecture (671B parameters, 37B activated) and R1-Zero reinforcement learning, have achieved 10-14x efficiency gains. According to Jevons Paradox, these improvements, by lowering entry barriers (input costs of $0.27/1M tokens), will catalyze even greater computing demand.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ccelerating AI computing requirements, the company's innovative containerized IDC solution reduces t
SAIHEAT (SAIH.US):A Hybrid Computing Provider and Energy Infrastructure Play at the Forefront of AI Acceleration

赛热科技 (SAIH.US):算能运营商引领数据中心变革,把握AI算力 需求“超加速”

核心摘要 ◼ 可持续增强智能(Sustainable Augmented Intelligence,SAIHEAT)是提供 BTC 和 AI 算力服务,以及液冷散热和模块化核电能源服务的算能运营商(Computing and Energy Operator):SAIHEAT 作为新兴的 AI 和 BTC 算力供应商,正把握效率创新带来的算力需求倍增机遇。DeepSeek V3 等大模型通过 MoE 架构(671B 参数,37B 激活)和 R1-Zero 强化学习,实现 10-14 倍效率提升,根据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这种提升将通过降低使用门槛(输入成本$0.27/1M tokens)催化更大规模算力需求。在 AI 算力需求呈现“超加速”特征背景下,公司创新的集装箱式 IDC 方案将传统 1.5-2 年建设周期缩短至 3-6 个月,并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规模化部署成本。SAIHEAT 已在东南亚、北美等地区积累中小规模算力客户,并通过创新的算力-能源一体化模式强化其在算力基础设施升级浪潮中的竞争优势。在数字资产领域,通过“自营+托管”双轨模式运营美国 Marietta 站点(106 PH/s)和墨西哥 La Pachuca 托管业务(44 PH/s),形成硬件销售、托管费用、电费和币价收益的多层次收入结构。 ◼ SAIHEAT 作为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创新者,通过 A/B 双产品线战略和 ACCE 生态系统布局,正把握 AI 算力爆发带来的关键机遇:A 系列产品覆盖 30-384kW 功率区间服务 AI 数据中心,B 系列深耕比特币矿场并实现 80%降噪;同时公司整合液冷技术、热能回收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创新,致力于重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标准。在超大规模云计算企业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达3,360亿美元(+32% YoY)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赛热科技 (SAIH.US):算能运营商引领数据中心变革,把握AI算力 需求“超加速”
嘿嘿盈利给我兜底了
巴菲特公司股价“技术性闪崩”,谁错过了一夜暴富机会?

创胜集团-B(6628.HK)Claudin18.2领跑国内

$创胜集团-B(06628)$ 推荐: 首次覆盖创胜集团-B(6628.HK),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17.92港元,理由如下: 公司2单抗产品TST001临床进展顺利,于2023年ASCO和ESMO GI年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出对Claudin18.2中、低表达患者依然有效,较同类首创药物Zolbetuximab展现出更大的治疗及商业潜力。目前TST001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批准,就HER2阴性、Claudin18.2表达的一线局部晚期&转移性胃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开展TST001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及化疗的全球III期临床,进度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国内老龄化进一步加速,骨质疏松患者基数庞大,高危患者亟需更好的药物治疗。公司从国际知名巨头礼来公司引进全球第二款抗硬骨抑素产品TST002,相比安进同类首创药物Evenity拥有更好疗效和安全性。22年Evenity海外销售接近50亿人民币。面对国内骨质疏松巨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公司有望凭借TST002打开一片蓝海市场。 IgA肾病国内确诊患者超过10万,潜在患者群体高达200万以上,针对IgA肾病适应症,目前全球市场尚无创新药获批。主流糖皮质激素疗法效果有限且副作用大,公司MASP2靶点抗体药物TST004已在美获批临床,同类靶点竞争有限,未来有望重塑IgA肾病治疗格局。  我们与市场观点区别: 我们认为,2靶点在胃癌、胰腺癌等领域潜力巨大,DS8201的成功使市场对于ADC过分预期,导致对于单抗确定性的低估,公司作为Claudin18.2单抗行业领跑者的价值未被市场充分挖掘。 公司前瞻性布局TST001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及化疗的临床研究目前领先全球,2单抗联合PD-1及化疗的治疗方案有望成为未来一线晚期胃癌的重
创胜集团-B(6628.HK)Claudin18.2领跑国内

Adobe:这个人我要定了!

“老爷,我不明白您为什么重金招纳肥姑妈呀?如今咱们家经济堪忧,下面小的也在议论纷纷呐。”管家毕恭毕敬,眼里满是担忧与疑虑。 奥当家缓缓放下茶杯,“叔,您是知道我们家现状的,我们现在急需招徕重兵强将。而肥姑妈是位猛将。”天色已暮,秋风渐起,奥当家望着这互联网夕阳,补充道:“而且买下肥姑妈的理由有三。” 这是怎么回事?欲知详情,请诸君听我娓娓道来~ 有人问:发生甚么事了? 这就要再听我娓娓道来了~2022年9月15日,我们的软件巨头Adobe(纳斯达克代码:ADBE),奥多比发布了一份自己的财报报告,收益平淡无奇。正当大家准备走人的时候,奥当家拍案而起:“且慢!我宣布件事儿:我,准备收购Figma了!” “什么!”现场顿时炸开了锅,谁也没有想到奥多比竟然顶着财务压力,花200亿美元“豪娶”Figma。其中一半用现金,一半用股票。 “Figma是什么来头呀?”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这里我为金主爸爸们解释一下,Figma在国内也叫“肥姑妈”。她说一款跟Adobe XD类似的竞品。很多专业的办公人士会喜欢用肥姑妈多一点,因为她有个很棒的功能:多人实时编辑。 我们都知道,其实这个时候还收购一家公司其实对于自己来说是很有压力的,奥当家的股价也再次下跌。那为什么奥当家这么坚持要做这么一个大胆的决定呢? 其实呀不是他糊涂了,高端玩家的眼见和意识都是很长远的,人家奥当家自己也说了,原因有三~ 原因一:搞小破坏的微当家——微软 我们之前在《微软:“我再也不用PS啦!”》讲过,微当家跟奥当家可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了。他们俩“相爱相杀”,如今成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两家软件公司。而同时微当家是奥当家的客户,多年来他们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整合。 而微当家的员工其实很多年以来一直用的是肥姑妈。这本来没什么,但是最近他们还在肥姑妈系统里加入了微软自己的应用程序。这就很“爆炸”了。为什么?肥姑妈的客户群包含了各种
Adobe:这个人我要定了!

高盛:衰退预期已完全计价,美股正值买入良机

$高盛(GS.US)$财富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Sharmin Mossavar-Rahmani表示,美国经济衰退的几率约为五五开,市场已将这一因素反映在股价和潜在获利中。美股正值买入时期,因为股价已经跌了这么多,不太可能进一步大幅下跌。 Mossavar-Rahmani认为:“我们的观点是,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已经有所降低。实际上,股市通常会在盈利触底前反弹,或6个多月后反弹。” 标普500指数本周下跌3.4%,今年以来累计下跌近21%,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他计划继续提高利率,以坚定地抗击通胀。Mossavar-Rahmani称:"总体而言,股市在经历如此大幅的下跌后往往会反弹。” Mossavar-Rahmani对美股的前景仍相对乐观,她曾于9月表示,预计美国经济衰退在2023年的几率为45%至55%,而股市的下跌意味着“当你已经经历了这样的下跌时,还不足以做出减持股票的决定”。 标普500指数9月份下跌9.3%,10月份反弹8%。Causeway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执行官Sarah Ketterer表示,很难断定市场已经触底,因此投资者在大跌后开始稳定买入是件好事。“我们积累得很早,尽可能多地买入股票,价格也会尽可能低,因此此时的平均入场价格通常非常有吸引力”。
高盛:衰退预期已完全计价,美股正值买入良机

ETF月报 | 10月美股ETF流入创记录这两类ETF最受宠

在美国股票和美国固定收益ETF的引领下,美股ETF在10月份录得了炽热的资金流入,总流入量为915亿美元,创下新的月度记录,略高于今年3月的911亿美元和2020年11月的912亿美元。其中,525亿美元流入美国股票ETF,311亿美元流入美国固定收益ETF。另一方面,商品ETF净流出29亿美元。 继10月份的强劲表现之后,今年迄今美国上市ETF的流入量目前略高于500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7259亿美元。尽管它们落后于去年创纪录的步伐,但2022年的ETF流入量即将超过2020年全年的5074亿美元——这是年度第二大流入量。 财报季提振股市,标普500 ETF获巨额流入 10月份的大部分资金流入了股票ETF巨头,三只标普500 ETF SPY、IVV、VOO分别位列月度资金流入榜的第1、2、4名,共流入218亿美元。 但纳指100 ETF却遭到抛售,QQQ流出21亿美元,五大科技巨头在本月中下旬集中发布了最新的季度财报,除了苹果较稳,亚马逊、谷歌、Meta等都相继暴雷。 押注美联储放缓加息,资金疯涌高收益债券 11月3日迎来美联储的利率决议,此前美联储宣布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后,市场对美联储放慢加息步伐的乐观情绪不断增强,各类风险资产纷纷攀升,投资者一头栽进高收益债ETF(代码JNK),10月流入31亿美元,占到资产规模的37%。
ETF月报 | 10月美股ETF流入创记录这两类ETF最受宠

苹果:到底是小果,还是果神?

“你说果子的Q4成绩会怎么样呀?”“还能怎么样,都乱成这样了,一般吧。”这天,俩大爷正聊着天,此时一个路人匆匆走过,狠狠瞪了他们一眼,吓得大爷们不做声了。这个人就是苹果公司,而他们在讨论的,就是接下来几天会出现的苹果Q4财报。 这是怎么回事呢?欲知详情,请诸君听我娓娓道来~ 在过去的十年,要说手机圈的“龙傲天”,那苹果(NASDAQ:AAPL)要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在西方,果子用自己的多种产品建立起了强大的生态系统,在业内“打遍天下无敌手”。 “那天,竞争对手们想起了被果子支配的恐惧......” 而其中,乔布斯卓越的设计能力为苹果公司目前的软硬件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自库克2011年8月掌舵苹果以来,果粉投资爸爸们获得了巨大回报。 毫无疑问,在我们这代人中,苹果是成功的。但“树大招风”,即使强如果子,也会面临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一些老生常谈的宏观经济问题,中美政治关系问题,以及一些反垄断的监管问题等,比如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和美国参议院小组委员会在2022年2月通过的旨在遏制应用商店垄断权力的法案等。 “情况很糟糕哦~”刚刚的大爷悄咪咪地又补了一句。 那有些人就问了:“苹果的巅峰期是不是已经过了呀?果子以后还值得我们投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时的武断并不妥当,但就拿最近的瓜来说的话,倒是可以吹吹牛皮。我们知道,9月中旬,果子发售了最新的iPhone14,从销量中看到果粉们对果子的兴趣。那么接下来苹果Q4报告也即将发布出来了,我们又应该注意些什么瓜呢?来,我们作为良心栏会带着金主爸爸们慢慢来看~ 财报:“看我看我~” 这个时间我们要记住,考试会考哈,10月27日(周四)股市收盘后,苹果公司Q4财报就会发出,对于这个报告我们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来看总体数据。许多分析师预计果子Q4营收为888.3亿美元,同比增长6.6%。有一说一,目前为止,果子今年的业绩还是
苹果:到底是小果,还是果神?

Snap:塌房了,想摆烂

“号外!号外!Snap塌房啦!Snap塌房啦!” 哟,收到了个不得了的消息,没想到Snap也会落得如此下场,看来那场可怕的财报发布导致的后果不小呀(故作高深抚须状)...... 哈哈哈,不开玩笑了,欲知详情,请诸君听我娓娓道来~ 什么?你说不认识这家公司?没关系,喜欢玩国外APP的金主爸爸们一定认识这款应用软件——Snapchat(色拉布),一款主打使用快照(snap)进行分享的社交软件。怎么说呢,由于咱们中国暂时没有很类似的软件,所以我只能说它有点像国内的“快照版QQ”,这种形式年轻人“贼上头”,于是在国外Snapchat的下载量和使用量一直是行业领先地位。 “我们年轻人就喜欢玩这种很新的东西,哼~” 而Snap就是这款大名鼎鼎软件背后的开发公司。由于开发了这么一个宝藏软件,本来Snap应该可以“躺着吃饭”了,可就在前几天传来了消息,他们家出事了: 10月21日Snap(股票代码:SNAP)公布财报,公告显示公司2022财年三季报(累计)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1.41亿美元,同比下降123.54%;营业收入为33.02亿美元,同比上涨17.13%。 总结一个字:惨。(Snap:555我要在你们腿上写个惨字......) 巧了,股票那边也可以总结为一个字:跳! Snap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跌27%。在美股正常交易阶段,Snap股价下跌0.64%,报10.79美元。(诶?Snap同学你跑去阳台干嘛?快拦住他!) 虽然Snap确实倒霉到家了,任谁看了都心疼,但作为良心栏目,我们还是必须对这家公司进行客观的分析,我们分为两方面来看,但是丑话说在前头,Snap还是让人不放心。 财报:“Snap,李在淦肾魔!” 在判断Snap到底会不会“有出息”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他们家Q3财报的中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点。从财报里面我们可以看到,Snap本季度末的收入为44亿美元。其中约3
Snap:塌房了,想摆烂

美国银行大涨你怎么看?不可盲目投资!

反转了各位!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10月14日开盘后大涨逾7%,与大盘走势一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约2.6%。 就在前一天晚上,美国劳工部公布,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8.2%,面对这样高的通胀,很多股票纷纷表示:“不玩了不玩了”,于是集体大幅下挫。不过,标普500指数盘中出现看涨成交量,导致市场走高,于是又形成了反向反应。“还是可以玩的,哈哈!” 不过话说回来,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过去9个月大动干戈都实施一系列的加息,为的不就是降低通胀嘛,可通胀还是居高不下,“不给面子”,结果都“错付了”。 RSM美国首席经济学家Joseph Brusuelas就表示了,通胀上升居高不下,看来美联储11月份还要来一次“超级加倍”,到时候可怜的就是股市和承受巨大压力的银行了。 什么意思?这里给金融萌新们科普一下:这里的利息是银行从美联储借钱的所需要支付的利息,而利率上升+美联储加息时,也就意昧着银行从美联储借钱的成本就会增加,所以借钱就少了,而钱少了,对银行行来说就意昧着银行业务量变少了,对于我们百姓来说,就意昧着经济变差了。是的很遗憾,我们过去九个月的经济一直处于一个并不良好的状态。 不过,因为许多股票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在超卖区域附近交投,不过这次通胀的利空消息并未阻碍周四的牛市涨势,这也就是说,可能会出现反弹的现象,金主爸爸们可要小心啦! 下面我们来看看美国银行的股票图表,可以看出,美国银行在8月17日逆转了最近的下跌趋势。该股在10月4日创下32.52美元的最近高点,周四创下29.31美元的最近低点。 而就在10月13日开盘后,美国银行努力地在日线图上打出来一个大大的看涨信号,告诉所有人:“我要涨啦!”要是股价在收盘时接近日高点,说明第二天可能还要上涨。如果这只股票碰到许多做空交易,并在当天收盘时出现了上影
美国银行大涨你怎么看?不可盲目投资!

股价跌成这样了未来该如何是好?这里有一些“真理”

我们都知道今年的股市真的是“青青草原”,大家都哀嚎一片,但是其实任何人都需要知道一点:长期来看,股市其实还是上升的。这该怎么解释?那如今面对股市不景气我们又该抱着怎么样的心态和理智? 诶,欲知详情,请诸君听我娓娓道来。(托茶杯) 注意!以下是一些关于做空股市的想法,如今2022年底即将来到,这些想法是可能会被证明与之相关的。 一些股市的“真理” 有些土豪啥也不懂就抱着资金闯进股市乱投资了,这样并不好。其实咱们先不用着急,我们先要知道一个股市的“真理”——长期股价偏差,股票市场在任何较长时间内都有很强的上行倾向。(敲黑板)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股价的涨跌,一般反映出这家公司的经营好坏。而股市的涨跌,则是整个经济发展如何变化了。所以今年股价这么大跌其实反映出经济确实不怎么好。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嘛,诶别着急,还没讲完呢。你想呀,我们说“经济差“”其实是跟最近几年来比较的,但是如果你说跟20年前比呢?跟50年前,甚至一百年前比呢?不难发现,经济再怎么差,也比很久以前要强,因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我们也很难很难很难真的倒退回“原始时期”。这简直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了(摊手)。 所以我们大家都需要记住一点:在长期来看,不管是在任何时期,股票市场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总是表现为“上涨”。而这简单的道理,是金融市场最不可能骗我们的话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大熊市面前,这个长期得再拉长一点~譬如恒生指数如今指数比十年前还要低,但是比十五、二十年前高。而美股的话则可以更短一点。 因此长期来看,股票上涨几乎是我们在市场上最确定的事情了。所以大家请放心,那些告诉你说你投资的股指20年内极有可能上涨的朋友,其实没有在骗你,骗人是小狗!你在股票指数上的投资极有可能在20年内上涨的人是绝对正确的。就算只是简单地把一些钱投入股票,不去碰它,多年以后这照样是一条合理的财富之路。 都讲到这了,大家也该相信
股价跌成这样了未来该如何是好?这里有一些“真理”

经济形势严峻下收益仍大幅增长,当市场苏醒AMD随时准备飙升

概览 · 由于其他半导体公司的疲软,AMD的股票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从高点下跌了60%)。 · 然而,AMD公布了利润增长(年增长67%),指引走高,并且最近含蓄地重申了指引。 · 即使经济形势严峻,AMD的收益仍将大幅增长。 · AMD目前的市盈率为15倍,2023年预期市盈率为7倍。当市场苏醒时,它就像一个盘绕的弹簧,随时准备飙升。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纳斯达克代码:AMD)在过去两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5%,尽管供应受到限制,该公司正在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该公司很可能在一年内以每股10美元的速度盈利,那么,为什么这只股票的价格还不到我预期收益的7倍呢?因为市场没有看到真正发生了什么。 几年来,我们一直看到人们呼吁半导体市场周期结束。如今,随着汽车行业进入库存调整阶段,这种呼声更加强烈。实际情况是,由于疫情,很多个人电脑需求被提前了,在家工作和学习的需求增加了。随着供应链的中断,制造商增加了库存,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 与此同时,尽管个人电脑(疫情重置)和游戏(以太坊需求结束)存在一些疲软,但总体需求仍在增长。经济依然火热,失业率仍接近3.7%的历史最低水平,几乎没有理由预期半导体周期即将结束。 然而,一些市场参与者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击半导体,并在不尊重AMD强劲基本面的情况下打压其股价。 市场误将半导体疲弱视为AMD疲弱 疫情相关的PC需求和以太坊挖矿需求是推动库存调整的两大主要力量,结果是,一些严重依赖这些需求来源的半导体公司已经失去了盈利,不得不大幅下调预期。英特尔(Intel)和英伟达(Nvidia)在这两种需求下降方面的敞口要大得多,因此它们的股票遭到抛售。 但其他公司,如AMD,就不容易受到这些需求疲软的影响。在第二季度财报中,AMD指出他们看到了个人电脑和
经济形势严峻下收益仍大幅增长,当市场苏醒AMD随时准备飙升

宏观逆风加剧,长期增长动力助微软抵御经济衰退

概览 · 考虑到微软长期增长动力,该公司对其在衰退中的执行力仍有信心。因此,投资者需要考虑的是公司现在的估值是否合理。 · 我们分析称,微软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在2023年恢复,但其PC领域的短期阻力可能会持续。 · 我们讨论了为什么那些一直在等待大幅回调的投资者可以开始考虑增加敞口,尽管最近出现了悲观情绪。 我们在之前更新的微软公司(纳斯达克代码:MSFT)股票中敦促投资者在这个水平上增持时要谨慎,尽管它在夏季强劲反弹,形成了8月份的高点。 然而,微软的主要问题无疑是它的估值,尽管它从2021年11月的高点(下跌32%)遭受重创,但在宏观经济逆风更为严峻的情况下,其估值在8月的高点时并不具有吸引力。此外,微软的PC业务可能会受到个人电脑oem终端需求疲软的进一步冲击,再加上竞争激烈和创纪录的通货膨胀,情况会更加恶化。企业环境也变得更加谨慎,销售周期变得更加慎重,延长的时间也更长。因此,微软的估值倍数需要相应地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以证明至少在未来几个季度的执行风险是合理的。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已跌回6月低点,并重新测试关键支撑区间。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个看涨逆转,这可能有助于抑制进一步的下行波动。不过,考虑到近期回调的速度,从现在开始逆转的机会仍然是可能的。 我们还推断,目前其估值更具吸引力,这可能支持其6月低点所预示的触底过程。 因此,我们认为将我们的评级从持有修改为买入是合适的,并鼓励投资者开始分层投资。 微软股票估值最多合理,但并不便宜 微软在2021年11月飙升至NTM EBITDA倍数,超过了其10年均值。值得注意的是,它稳定在其均值以上两个标准差区间。因此,人们甚至可以说,微软在当时的股价水平被大大高估了。此外,甚至连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都设法在2021年11月卖出了超过2.85亿美元的股票,而“长期”投资者则继续持有。如果说
宏观逆风加剧,长期增长动力助微软抵御经济衰退

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者,谷歌和特斯拉谁更受青睐?

概览 · 大型股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谷歌和特斯拉都属于这一类。 · 两家公司最近都进行了股票拆分,而且都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展开竞争,他们是如何比较的? · 它们的估值、抵御衰退能力、资产负债表实力和现金流又如何呢?以目前的价格来看,哪家公司看起来是更好的选择? 大型股一直受到投资者的欢迎,这是理所当然的,它们过去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回报,而且流动性很高。谷歌通过其子公司Waymo,以及特斯拉通过Autopilot/FSD项目活跃在新兴的自动驾驶领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观察这两家公司的机会和风险,看看哪一家在当前价格下是更有前途的投资。 特斯拉和谷歌在最近的股票分拆后表现如何? 两家公司不久前都拆股,试图将股价降至更“正常”的水平,有可能被纳入道琼斯指数,这可能也是他们决定拆股的原因之一,因为道琼斯指数是按股价加权的。 今年到目前为止,两家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了下跌,特斯拉在2022年下跌了12%,而谷歌在2022年下跌了近30%。Alphabet在7月中旬拆股,此后股价略有下跌,而特斯拉在8月初拆股,在拆分之前,特斯拉的股价经历了一次上涨,但自那以后,股价基本上是横盘走势。因此,从短期股价的角度来看,这些股票分拆并不成功,但纯粹因为股票分拆而买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式。 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竞争者 两家公司并非在所有领域都是竞争对手,因为Alphabet主要是一家在线广告公司,而特斯拉主要是一家汽车制造商。尽管如此,两家公司在一个显著的、快速增长的、潜在非常有前途的领域展开了竞争,那就是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没有人知道第一辆具备5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何时上市,也没有人知道哪家公司会生产它。但很明显,目前有一些实力雄厚的公司可能成为这一头衔的重要竞争者。 下图显示了被批准在加州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名单,其中一些公司甚至被允许在该州部署他们的技术: 我们看
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者,谷歌和特斯拉谁更受青睐?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