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华尔街科技眼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0
关注
49
粉丝
0
主题
0
勋章
主贴
热门
华尔街科技眼
2023-05-19
文心一言排名垫底,却成为百度业绩增长杠杆
文/侯煜 编辑/罗卿 知识增强大预言模式文心一言发布后,百度公司热度大幅提升,文心一言到底能为百度的业绩带来多大的增益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近日,百度(NASDAQ:BIDU/09888.HK)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第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营收和利润双双超市场预期。 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企业持续降本增效的措施,百度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百度核心交出了一份稳健的业绩答卷,收入较前季度增速加快,经营利润率得到改善,实现经营杠杆效应。 今年3月,百度在全球大厂中首先发布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提前录播的展示环节为业界提供了满满的槽点,发布会当天股价也急速下跌。一周前,中文通用大模型综合性基准(SuperCLUE)测试结果发布,模型能力评分中“星火认知大模型”总分在国内排行第一,文心一言垫底。 CLUE(Chines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ation)是中文自然语言理解最权威测评榜单之一,包含了文本分类、阅读理解、句间关系等众多语义分析和语义理解类子任务。SuperCLUE是其针对中文可用的通用大模型的一个测评基准。 不过对于产业界而言,与文心之间的合作意向却络绎不绝。今年2月,海信视像科技(600060.SH)、美的集团(000333.SZ)已经成为百度“文心一言”的先行体验官。 从一季度业绩来看,百度公司多个板块业绩的提升也都受益于文心一言的发布,文心一言也成为撬动业绩增长的新杠杆。 李彦宏介绍,百度已经开始内测百度搜索的升级版,通过结合此前发布的预训练语言大模型“文心一言”的能力,为用户提供对话互动、简化搜索结果等功能;百度文库
文心一言排名垫底,却成为百度业绩增长杠杆
华尔街科技眼
2023-04-12
微波炉大王格兰仕发力预制菜市场
格兰仕一年一度的中国市场年会人气很旺,展示区现场更是热闹非凡。之前的西式下午茶如今被预制菜盛宴所代替。有意思的是,与会嘉宾只需要自己动手,就可以尽享美味。这些嘉宾从预制菜自动贩卖机里取出“豉汁排骨”、“紫金酱凤爪”等特色预制菜,一键启动格兰仕微波炉智能匹配的最佳烹饪模式,几分钟后,就可以得到一份中式美味。一位外宾手持一份热气萦绕、汤汁香浓的金汤花胶鸡,赞叹不已。 在此次年会上,格兰仕升级发布II代预制菜微波炉和预制菜“无人零售+智能烹饪”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与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及广州酒家、陶陶居、西贝餐饮、喜市多、国联水产、蒸烩煮、日冷食品等预制菜产业链优秀企业发起成立“中国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 据了解,“中国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企业面向市场供应的预制菜产品,都能通过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扫码”,让用户一键享受地道的预制美味。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卫红指出,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快节奏时代, “预制菜+微波炉”无疑是简便、快捷就餐的首选最佳方案之一。 预制菜的出现,掀起了微波炉销售的小高潮。如何保证风味最大程度还原、营养物质最大程度保留,已经成为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显示,61.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有待提升。 为了更大程度还原预制菜的口感,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在使用场景、操作体验、用户需求等方面全面智慧升级。去年9月格兰仕发布了世界首台预制菜微波。II代预制菜微波炉则在之前初代产品的基础上,升级搭载智能餐厨解决方案,配置智能扫码感应区与智慧触屏,通过扫码快速识别预制菜的品牌、菜品种类、分量等信息,智能匹配最佳烹饪程序。微波炉内置专业菜单,每道菜品经过上万次测试验证,搭配专属火力,高度还原菜品原本口感。 立足种类繁琐的预制菜烹饪需要,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设置无限量菜单,长期针对预制菜菜单更新定
微波炉大王格兰仕发力预制菜市场
华尔街科技眼
2022-12-21
小米手机的高端战略,易复制吗?
文/杨晓羽 郭楚妤 编辑/苏慧 近日,“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公司热度持续不减。 12月11日,小米公司交出了手机高端化三年期的答卷——小米13 。和之前的机型相比,小米13的定价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小米MIX Fold 2的起始定价也大幅提升至8999元。 小米创始人雷军称:“回首过去三年,高端化战略深刻影响着小米,并深度改变了小米。今天发布的小米13、MIUI 14,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小米已经开始。” 一直以来,小米凭借“高性价比”占领用户心智,三年前,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溢价,小米在中国市场尝试启动高端战略。 三年间,随着高端产品的不断迭代和渗透,在中国市场,小米逐步改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认知,在高端消费市场亦俘获了一定数量的粉丝。 作为国际经营的品牌,高端化战略不能局限于本土市场。对于小米而言,中国以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在国际市场,小米能否讲好高端化的故事? 在高端市场寻找机会 2020年小米宣布高端化的一幕仍然清晰。当时也是在年终岁尾,小米推出了年度压轴之作小米11。小米试图摘掉高性价比的标签,借新机强化“科技立业”的形象,进而实现品牌进阶。(详情见:小米的阶层跃迁实验) 当时雷军称,“2020年是小米品牌高端化的元年,我们的手机第一次达到了6999的价格,受到了米粉的欢迎,高端化首战告捷”。这一年小米手机出货量重回全球前三,股价也重回两年前的发行价。 高端化是小米的夙愿,这与中低端手机市场不断萎缩有直接关系。公开数据显示,消费者换机周期已拉长至40个月以上——这意味着三四年不换新手机,但主要受冲击的是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相对保持平稳。今年在中国市场,3000元以上高端手机的份额就在逆势上升。 也就是说,高端手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地位。Strategy Analytics预计,从2022年起高端智能手机将取代中端手机,成为智能手机销量
小米手机的高端战略,易复制吗?
华尔街科技眼
2023-01-12
方洪波:To C业务升级存量,To B业务创造增量
文/郭楚妤 编辑/cc 每年1月美的集团的经营管理年会都被外界广泛关注。在此会议上,美的集团高级管理层反思过往,展望未来。 此外,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的发言稿也是一大亮点。曾参与讲稿写作的内部人士透露称,内刊编辑出身的老方(方洪波)会在百忙之中亲自上手改讲稿,成稿过程令董事办撰稿负责人压力山大。当然,由老方亲自把关,对外宣发的讲稿不仅金句频出,还有大老板真情流露,美的集团新一年战略走向由此也可见一斑。 1月10日,方洪波向全体员工发表了题为《纵情向前 繁星满天》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方洪波首先感谢美的员工,并鼓励员工不惧挑战,纵情向前。 在逻辑剧烈重构的大时代,方洪波也提醒所有美的人保持清零的心态,坚持常识,变革创新,坚定方向,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实现新突破,让美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科技企业。 点燃“第二引擎”-ToB业务 2022年,面对出口受阻、技术竞赛与市场内卷加剧等周期现实,全体美的人深度贯彻“合理收入、恢复盈利”的年度经营原则,聚焦核心业务,回归经营本质。10月28日,美的集团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收2703.67亿元,同比增长3.45%;归母净利润为244.7亿元,同比增长4.33%,两个重要的财报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2022年,美的持续发展五大业务板块,从智能家居到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及数字化创新业务,坚持To C和To B业务并重发展。在专注于To C业务存量升级同时,面向To B转型实现增量创造,坚定点燃“第二引擎”。 美的集团半年报显示,在整个营收大盘中,以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为主的To C总占比超过8成,其他业务,也就是To B业务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方洪波认为五大业务板块的亮点如下: 智能家居事业群实现COLMO、东芝双高端品牌的高质量强势发展,人感科技通过单品功能的形式与用户生活实现
方洪波:To C业务升级存量,To B业务创造增量
华尔街科技眼
2023-04-03
阿里:亏损业务不再由淘宝和天猫兜底
文/杨晓羽 编辑/侯煜 近日,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显得云淡风轻,但第二天阿里巴巴就启动了企业优势一来史上最重要的组织变革。 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 09988.HK )将构建“1+6+N”的组织结构,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 创立24年以来,阿里以电商为业务圆心,逐步延伸能力半径,目前已经成长为覆盖多种业态的超大型组织。主营业务淘宝和天猫的繁荣,掩盖了其他亏损业务的暗淡。但拆分后,每个业务单元要自负盈亏,不再由淘宝和天猫兜底,每一块业务都必须学会自力更生。 这样的调整的初衷,引发各界的兴趣,3月30日上午8点,阿里巴巴就新的组织和治理结构举行电话会议,张勇回应了关于变革的各种问题,以下是部分重要问题。 问:我相信阿里巴巴集团这次组织变革能够更好地释放公司的价值,很明显市场对此的反应也非常正面。请问你们可不可以阐述一下,这次新的组织和治理结构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张勇:对阿里来讲,从199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是一个24年的企业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业务的领域和业务模式也不断在演进。历史上,每一次都有通过生产关系的改革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案例。就像我们在12年前,当时把一个淘宝变成了三个淘宝,变成了淘宝、天猫和一淘。当时还没有天猫,后来因为这个变革产生了天猫。这样的一个演进,其实是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这次的变革,也是承袭了历史上一如既往的一种变革的勇气,希望能在关键的历史关头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释放生产力。 今天,我想跟以往最大的区别,跟历史上历次变革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今天组织的复杂、业务的复杂,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远远胜于以往的历次(变革时的复杂程度)。并且我们今天每个业务的性质都不一样,发
阿里:亏损业务不再由淘宝和天猫兜底
华尔街科技眼
2023-03-02
独家:智慧家庭去中心化,“搅局者”放手彩电业务
文/彭艺信 郭楚妤 曾嘉怡 编辑/cc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十年前手机、互联网企业蜂拥进入电视行业,十年以后的2023年,彩电行业的外来者却有集体撤退的趋势。 近日,OPPO裁撤电视业务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OPPO负责人回应媒体称,相关传言不实,电视业务线仍在正常运行中。表态虽如此,但2020年跨界进入电视领域的OPPO,在过去的三年并未掀起大的浪花,在彩电市场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 无独有偶,《华尔街科技眼》独家获悉百度旗下小度电视业务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未来不再开发新品,目前只留运维和售后人员。百度旗下的小度2021年进入智能电视市场,整个业务仍处在市场开拓期。对此,小度公关部回复《华尔街科技眼》表示,电视业务线在内部会有一些调整,目前属于智能家居IoT的一部分依然在推进中。 与此同时,《华尔街科技眼》独家了解到,今年年初有华为智慧屏业务高管转会至海尔。该业务高层有非常丰富的彩电市场营销经验,转而投奔传统彩电品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华为的智慧屏业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有传统彩电企业的负责人亦佐证, 2019年,华为发力智慧屏,在彩电行业招兵买马,声势浩大,各彩电企业如临大敌。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市场高估了华为的品牌力和产品力。 智能电视市场像围城,城外的总是跃跃欲试。近十年来,各大手机、互联网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智慧家庭成为其关注的方向。在最初的发展期,智慧家庭行业将电视视为IoT生态的核心中枢,可以成为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和营销战场。因此,电视业务自然成为以上企业发力的目标,于是彩电市场不断迎来“搅局者”。 不过入城不久,发现不及预期的外来者,开始鸣金收兵。 跨界企业抢占智慧家庭入口 过去十年,前半程乐视扮演搅局者的角色,后半程则是华为。跨界企业的加入令彩电行业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为一向由传统彩电企业一统天下的电视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2
独家:智慧家庭去中心化,“搅局者”放手彩电业务
华尔街科技眼
2023-01-16
徕卡高管首度回应:考察行业两年,最终为何选中海信
“Amazing”“ unbelievable”,在今年的CES展会上,海信展台边不时传来惊叹声,海信与徕卡联合开发的激光电视Cine 1吸引了无数参展者驻足,成为CES上当之无愧的“流量展品”。徕卡显示技术能运用到大屏激光电视中,让参展者眼界大开。 徕卡成立于1869年,在光学技术上拥有相当深厚的积淀。这家百年老店,因其高端的设计、非凡的成像品质,被誉为“相机行业的爱马仕”。近年来,徕卡在中国科技行业炙手可热,成为很多中国手机企业争相合作的对象。各手机企业都希望通过徕卡提升成像质量,进而提升产品档次。 这家德国厂商遴选合作伙伴向来严苛,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徕卡高管少见地强调了一家中国品牌对徕卡的重要性。 实际上,相机成像只是徕卡的技术的应用方向之一。徕卡在50多年前就曾经涉足过激光投影仪市场,但当时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他们的尝试也未获得足够好的反响。如今,激光投影仪品类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徕卡认为进入激光显示赛道的时机已经成熟。 市调机构All View Cloud公布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判断,在2015-2020年这5年时间里,激光电视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3.8%。另据GIR (Global Info Research)的报告,2022年全球激光电视的销售额约为12.96亿美元,他们预测,在2023-2029年期间,激光电视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4.5%,销售额将在2029年达到103.3亿美元。 放眼全球,“激光电视在很多地区都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尤其在欧洲和大部分美国市场。中国市场反倒是激光电视的先行者”。徕卡智能投影董事总经理Stephan Albrecht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图:徕卡高层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表态 可以说,全球范围内对激光电视了解最深的就是中国,而中国同时也是激光电视最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在中国市场挑选一位实力足够强的合作者,自然也就成了徕卡
徕卡高管首度回应:考察行业两年,最终为何选中海信
华尔街科技眼
2024-03-13
爱回收2023年业绩出炉:年营收近130亿元 同比增长31.4%
北京时间3月12日,国内领先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纽交所股票代码:RERE)发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2023年四季度万物新生集团总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9.9%。non-GAAP经营利润8158万元(non-GAAP口径,即经调整口径,均不含员工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及因收购产生的递延成本、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影响,下同),non-GAAP净利润9102万元创历史新高。 纵观全年,万物新生总收入同比增长31.4%达到129.7亿元,增速超越二手行业及消费大盘。集团2023年non-GAAP经营利润超2.5亿元,同比增长超35倍,non-GAAP净利润为2.3亿元,连续两年在non-GAAP层面实现盈利,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4亿元。 四季度营收38.7亿元 non-GAAP经营利润创新高 2023年四季度,万物新生集团营收达到历史新高的38.7亿元,同比增长29.9%。从营收构成来看,1P(自营)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了31%的同比增长,达到35.2亿元。3P(平台)服务收入为3.5亿元,同比增长19.7%,服务收费率较去年同期的4.8%显著提升至5.36%。 从盈利情况来看,四季度集团取得non-GAAP经营利润8158万元,同比增长136%,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经营利润,季度non-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2年同期的1.2%提升至2.1%。 在线下运营层面,万物新生持续加强对优质商圈和社区的回收服务覆盖。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万物新生的线下门店遍及全国268座城市,门店总数达1819家,通过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用户渗透。 (图为爱回收线下门店) 2023年总营收近130亿 non-GAAP经营利润同比大涨超35倍 财报显示,从营收来看,2023年万物新生集团总收入129.7亿元,同
爱回收2023年业绩出炉:年营收近130亿元 同比增长31.4%
华尔街科技眼
2022-12-19
12年持续向上,这家企业如何避开“过山车效应”?
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大批信用违约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市场需求放缓,全球经济经历前所未有的低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十余年之后,疫情、地缘政治矛盾等因素叠加,不确定性再次成为主旋律。 近期,随着各大企业半年报出炉,各个行业的景气度表现不一。 对企业而言,增长一般来自于两个维度:一是随着市场蛋糕扩大而自然增长,属于风口上的顺势增长,不费力气;二是在固有市场空间或缩小的空间里提高相对竞争力,在行业分化期向上走。对于多数企业而言,随周期波动已经成为行业的既定规律。在下行周期、挤泡沫的过程中,能实现逆势增长,一般都是苦练内功的结果。 以彩电行业为例,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开始到现在,行业景气度时高时低。2022年上半年,整体出货量、额齐跌,多数企业难逃周期魔咒,营收和利润也随之波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十二年间,海信电视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维持稳定增长,从不足5%到目前占据全球超12%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少有的能够避开过山车效应,并走出一条持续正向增长曲线的企业。 超越周期的能力至关重要,是企业活下去、活得好的关键所在,各大企业都在孜孜以求获得超越周期的能力,本期《华尔街科技眼》将以海信为案例,拆解分析其韧性增长的动力来源。 不盲从,坚持产业主见 对于以彩电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来说,2022 年上半年尤为艰难。全球电视销量 9620 万台,销售额 475 亿美元,分别同比减少 6.6%和 12.5%;中国市场全渠道零售量规模为 1672 万台,同比下滑 6.2%,零售额同比下滑10.5%。 海信的逆势增长,使其成为行业中表现最抢眼的那一个。国际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海信出货量逆势增长5%,出货量份额环比增长1.9个百分点,为全球增长幅度最高的品牌。自2020年以来,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品牌(三星、海信、LG)中,仅海信保持持续增长。
12年持续向上,这家企业如何避开“过山车效应”?
华尔街科技眼
2024-05-15
折腾一季度,阿里赔本赚吆喝?
文/Leon 编辑/侯煜 5月14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4年1-3月份季度及2024财年业绩。季度内,阿里实现收入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96%。 2024财年内,阿里总收入为9411.68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713.32亿元,同比增长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5.93亿元,同比下降9%。 同时阿里宣布,2024财年已回购125亿美元股份,董事会已批准2024财年派发股息40亿美元。 新任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业绩显示我们的战略正在生效,阿里巴巴正重新回到增长的轨道上。通过集中精力提升用户体验,淘宝和国际电商业务的GMV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人工智能产品的客户群及相关云计算收入在加速增长。” 然而,净利润同比下滑96%仍然显得触目惊心。 去年,阿里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重回大中台结构、“十八罗汉”复出,并且暂停了菜鸟、盒马等分拆上市计划。马云也在年内多次发话,表示阿里要重回客户价值轨道,坚定改革创新。只是,忙活了一个季度的阿里,只是赔本赚吆喝吗? 财务状况概览:季度内净利润大降 单季度净利润大降96%,无疑是阿里财报中最触目惊心的数字。 对此,阿里方面的解释是: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变动而产生的净亏损,而去年同期数据较高则为净收益所致。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投资的收益(损失)、无形资产减值及其他若干项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244.18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273.75亿元减少了11%。 参考报告中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阿里营业成本为1480.98亿元,占收入比例67%,与2023年同期相当。结合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7%的情况来看,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的确如阿里解释,主要是因为市值下跌带来的损失。
折腾一季度,阿里赔本赚吆喝?
华尔街科技眼
2022-12-29
长虹空调入驻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5A新风守护国宝健康
作为国宝级的明星动物,大熊猫的日常生活一直备受关注。正因如此,近日一批国宝大熊猫成为长虹全无尘·新风空调新品首批“体验官”的消息一经公布,迅速引发热议。 12月28日,长虹空调2023年度系列新品上市暨旺季市场启动会在都江堰隆重举办。发布会上,长虹重磅推出全无尘新风空调新品,并揭晓了首批产品体验官的身份。作为国内空调界领军企业,长虹空调入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5A新风科技带来大自然般的新鲜空气体验,守护国宝大熊猫和科研人员的健康呼吸! 国宝喜提“首批”体验官!长虹空调入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讨喜可爱,呆萌又不失聪明狡黠,大熊猫以这样的形象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负责人介绍,作为珍稀濒危物种,大熊猫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是一种喜凉怕热的动物,适宜生活在温度10-22°C、湿度在50%以上的环境中,而且对自然空气环境也有较高要求。平时熊猫比较喜欢户外活动,那是因为室外空气环境更清新自然,而在室内,营造健康、舒适的空气环境,则成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项重要任务。 长虹空调作为扎根于四川的实力派空调制造企业,一直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创新研发。两年前推出的全无尘空调,在市场上收获了销量与口碑的双丰收,如今已成行业现象级产品。全新发布的全无尘新风空调,凭借系列创新科技,为大熊猫打造大自然般的健康呼吸新体验,因而获得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支持和认可。 其实长虹早在2005年就与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就有过深度合作,长虹空调多年来一直坚持“空气品质专家”的初心未改,当年的“生态空调”就曾安装在熊猫孵化的育幼产房内,通过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组织这四度综合提供好空气的解决方案。多年来长虹空调一直陪伴着诸多大熊猫的健康成长。 5A新风科技,呵护自然健康呼吸 据了解,长虹全无尘新风空调搭载大风量、静音、恒温、除菌、无尘五大硬核黑科技,实现5A新风。其
长虹空调入驻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5A新风守护国宝健康
华尔街科技眼
08-11 18:18
公众焦灼等待对爱康国宾与武汉大学的追责
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
公众焦灼等待对爱康国宾与武汉大学的追责
华尔街科技眼
08-11 18:18
公众焦灼等待对爱康国宾与武汉大学的追责
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
公众焦灼等待对爱康国宾与武汉大学的追责
华尔街科技眼
02-21
iPhone 16e 突袭,国产中端机开启生死突围
文/杜杰 编辑/侯煜 2月20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16e,这样一款配置并不抢眼,起售价4499元的产品,似乎并不能吸引多数人的兴趣,甚至在很多人眼中与其一贯高高在上的iPhone形象甚是不符。 iPhone 16e脱胎自iPhone SE产品线,该产品线3年未更新,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苹果并未找到突破点。那么这次被戏称为“旧瓶装旧酒”的iPhone 16e又能有何新意? 实际上iPhone SE家族多年来主攻4000元中档价位市场,正是看中了这一厮杀最残酷的领域,一方面国产手机的均价在2025年迈入4000元大关,且在国补的加持下相比高端机型具有价格上的天然优势。 另一方面,2025年必是手机AI大爆发的一年,4000元手机能用上苹果AI怎么想都是一件很诱人的事。所以,这样一款在公布之初并不被看好的廉价iPhone,恰恰是苹果今年最重要的布局。它不仅能够搅动2025年国产手机的格局,还将掀起小米、华为、OPPO、vivo、一加等一票国产厂商的内卷焦虑。 苹果的算盘 iPhone在国内的销售形势用“群狼环伺”形容并不为过,从4000元到10000元以上的各个价位段,基本都形成“以一打多”的局面,所以扩大并强壮iPhone家族产品线,一直是库克努力的方向。这次iPhone 16e的命名本身就说明,它是属于最新的iPhone 16家族的入门款,并不是单独打造的一款经济型手机,这一点从其搭载最新的A18处理器就能看出来。 坦率说,iPhone 16e在此节点上市,主要是为了与秋季发布会的重头戏打配合,顺便吃到国补以及海外市场的合约。就产品本身来说亮点不多,除了具备3nm工艺A18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比起iPhone 16标准版以及Pro有小幅缩水),因此支持AI能力以外,就乏善可陈了,4499元的官网价格(补贴后可能下探到3999元)搭配128GB存储空间在同价位的安卓手
iPhone 16e 突袭,国产中端机开启生死突围
华尔街科技眼
2023-07-05
回购触发被动收购,集团确保创维数字上市地位
文/侯煜 编辑/罗卿 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对资本市场一直雄心勃勃,2021年3月,他曾提出:“创维计划利用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寻求发展,未来可能分拆出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目标百亿规模。” 在此目标的指引下,近年来,创维集团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近日,创维集团(00751.HK以下简称“集团”)启动了股票回购,导致集团公司本身和旗下子公司创维数字(000810.SZ,以下简称“数字”)实际控制人均发生变化。此外,也触发了全面要约收购数字的义务。 不过,和以往的主动出手不同,此次对A股创维数字的全面要约收购是由集团港股回购被动引发的。 数字主营业务包括数字智能机顶盒、宽带网络连接设备、虚拟现实VR设备等。基于业务的多元性和成长性,数字被集团内部视为第二增长曲线。而且作为虚拟现实概念股,数字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一般而言,全面收购有可能引发被收购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A股上市公司的去留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创维集团在接受《华尔街科技眼》专访时明确表示,创维集团并不存在让创维数字从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的意图,且该要约收购事项不会对创维数字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且一定要保证创维数字上市公司的地位不动摇。 全面收购要约不可豁免 2022年12月,集团拟以要约的方式,按每股 3.8 港币的价格回购并注销不超过1亿股股份,约占集团已发行股份的 3.87%。 本次回购的行为已经完成,按本次回购股份后计算,黄宏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在集团的持股比例达到约 50.35%。基于该比例超过了 50%,黄宏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已经能够实际控制创维集团。 此次港股的回购引发了连锁反应,A股上市公司数字的实际控制人也发生了变化。数字控股股东RGB 及其一致行动人创维液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液晶科技”)为集团间接控制的主体,集团通过 RGB 持有数字50.82%的股份;通过液晶科技持有数字1.73%的股份,合计间接持
回购触发被动收购,集团确保创维数字上市地位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
{"i18n":{"language":"zh_CN"},"userPageInfo":{"id":"4130651538578990","uuid":"4130651538578990","gmtCreate":1667548446713,"gmtModify":1667549251947,"name":"华尔街科技眼","pinyin":"hejkjyhuaerjiekejiyan","introduction":"理性看待商业世界 审慎研判科技趋势","introductionEn":"","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49,"headSize":0,"tweetSize":378,"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success","userBadges":[],"userBadgeCount":0,"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baikeInfo":{},"tab":"hot","tweets":[{"id":466460467188120,"gmtCreate":1754907528871,"gmtModify":1754907615284,"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公众焦灼等待对爱康国宾与武汉大学的追责","html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list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d50b26e3355ae1ac9d2cb8096b06d48","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a18d2fb18bf60058343d890570fbb1b","width":"640","height":"66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b80481eac388b94a200040155077c98","width":"780","height":"72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4604671881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463592128824,"gmtCreate":1754907525619,"gmtModify":1754907610816,"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公众焦灼等待对爱康国宾与武汉大学的追责","html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list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d50b26e3355ae1ac9d2cb8096b06d48","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a18d2fb18bf60058343d890570fbb1b","width":"640","height":"66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b80481eac388b94a200040155077c98","width":"780","height":"72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4635921288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5094980911576,"gmtCreate":1754573994230,"gmtModify":1754575229078,"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董事长高玉玲兼任总裁,钦点左膀右臂,海信家电能重回一线么?","html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随着2025年上半年的收官,家电企业开始陆续发布上半年业绩,海信家电(000921.SZ)是其中之一。然而,这份成绩单看起来似乎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报告披露,2025年上半年,海信家电实现营收493.40亿元,同比仅增长1.44%;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 发布中报的同时,海信家电管理层发生了重大人事变动。据《关于拟变更董事、变更总裁并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称,原海信家电总裁、董事胡剑涌,因个人原因辞去总裁、董事、战略委员会以及ESG委员会的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职务。高玉玲接任总裁职务,将不领取总裁薪酬,但将就其担任本公司董事长职务领取基本年薪每年税前人民币159.6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于今年5月入职海信家电的殷必彤(前美的集团副总裁),被选举为第十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并被补选为第十二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ESG 委员会的委员。殷必彤同样不领取董事薪酬,但将就其担任本公司空气事业部总裁职务领取基本年薪每年税前人民币240万元。(详情见:空调圈强震!前美的 “王牌悍将”“转会”海信,行业版图将重构?) 另外,海信集团营销负责人方雪玉,被提名为海信家电执行董事候选人。 距离高玉玲被任命为海信家电董事长已8个月有余,此次接任总裁,代表高玉玲将全面负责海信家电战略制定和日常经营事务,海信家电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详情见:海信家电换帅,“80后”女财务任董事长) 从营收规模和市场地位来看,海信家电近年来在白电市场中始终处于第二梯队,与同属海信集团的海信视像的行业地位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更为关键的是,海信家电如今面临着营收和利润增长放缓的局面,此次人事调整,无疑反映出海信集团提振白电业务的迫切。 空调毛利虽下滑,但仍为核心业务 结合以往年报可以看到,海信家电近五年营收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则起伏较大,2020至2021两年出现","list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随着2025年上半年的收官,家电企业开始陆续发布上半年业绩,海信家电(000921.SZ)是其中之一。然而,这份成绩单看起来似乎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报告披露,2025年上半年,海信家电实现营收493.40亿元,同比仅增长1.44%;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 发布中报的同时,海信家电管理层发生了重大人事变动。据《关于拟变更董事、变更总裁并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称,原海信家电总裁、董事胡剑涌,因个人原因辞去总裁、董事、战略委员会以及ESG委员会的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职务。高玉玲接任总裁职务,将不领取总裁薪酬,但将就其担任本公司董事长职务领取基本年薪每年税前人民币159.6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于今年5月入职海信家电的殷必彤(前美的集团副总裁),被选举为第十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并被补选为第十二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ESG 委员会的委员。殷必彤同样不领取董事薪酬,但将就其担任本公司空气事业部总裁职务领取基本年薪每年税前人民币240万元。(详情见:空调圈强震!前美的 “王牌悍将”“转会”海信,行业版图将重构?) 另外,海信集团营销负责人方雪玉,被提名为海信家电执行董事候选人。 距离高玉玲被任命为海信家电董事长已8个月有余,此次接任总裁,代表高玉玲将全面负责海信家电战略制定和日常经营事务,海信家电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详情见:海信家电换帅,“80后”女财务任董事长) 从营收规模和市场地位来看,海信家电近年来在白电市场中始终处于第二梯队,与同属海信集团的海信视像的行业地位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更为关键的是,海信家电如今面临着营收和利润增长放缓的局面,此次人事调整,无疑反映出海信集团提振白电业务的迫切。 空调毛利虽下滑,但仍为核心业务 结合以往年报可以看到,海信家电近五年营收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则起伏较大,2020至2021两年出现","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随着2025年上半年的收官,家电企业开始陆续发布上半年业绩,海信家电(000921.SZ)是其中之一。然而,这份成绩单看起来似乎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报告披露,2025年上半年,海信家电实现营收493.40亿元,同比仅增长1.44%;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 发布中报的同时,海信家电管理层发生了重大人事变动。据《关于拟变更董事、变更总裁并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称,原海信家电总裁、董事胡剑涌,因个人原因辞去总裁、董事、战略委员会以及ESG委员会的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职务。高玉玲接任总裁职务,将不领取总裁薪酬,但将就其担任本公司董事长职务领取基本年薪每年税前人民币159.6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于今年5月入职海信家电的殷必彤(前美的集团副总裁),被选举为第十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并被补选为第十二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ESG 委员会的委员。殷必彤同样不领取董事薪酬,但将就其担任本公司空气事业部总裁职务领取基本年薪每年税前人民币240万元。(详情见:空调圈强震!前美的 “王牌悍将”“转会”海信,行业版图将重构?) 另外,海信集团营销负责人方雪玉,被提名为海信家电执行董事候选人。 距离高玉玲被任命为海信家电董事长已8个月有余,此次接任总裁,代表高玉玲将全面负责海信家电战略制定和日常经营事务,海信家电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详情见:海信家电换帅,“80后”女财务任董事长) 从营收规模和市场地位来看,海信家电近年来在白电市场中始终处于第二梯队,与同属海信集团的海信视像的行业地位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更为关键的是,海信家电如今面临着营收和利润增长放缓的局面,此次人事调整,无疑反映出海信集团提振白电业务的迫切。 空调毛利虽下滑,但仍为核心业务 结合以往年报可以看到,海信家电近五年营收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则起伏较大,2020至2021两年出现","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19d1fa8ac771638335442496f01443d","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176f4586658c881a6f2c05ccd56055f","width":"940","height":"63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c0f175619274584de0144b20348d7f7","width":"553","height":"50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50949809115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7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9,"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4015142051920,"gmtCreate":1754310107680,"gmtModify":1754311228859,"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曾被雷军“偷师”的魅族手机,如今成为了吉利的烫手山芋","html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在科技行业,总有一些品牌以独树一帜的姿态引人注目,它们或执着于极简美学的雕琢、或痴迷于用户体验的精研,却始终难以转化为市场成功,魅族科技(以下简称\"魅族\")正是其中之一。 这家曾经推出过“国产神机”M8的手机厂商,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智能手机形态,领先“华米OV”一大截。魅族的创始人黄章(本名黄秀章),喜欢在魅族论坛与粉丝互动,探讨技术问题、UI设计,以“极客”和“工匠精神”人设吸引了大量粉丝。毫不夸张地说,黄章是中国手机行业最早玩转“粉丝经济”的企业家,如今的那些“营销大师”都是他的后辈。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魅族折戟于时代的洪流,如今手机市场份额沦为“Others”,消失在主流用户的视野中。即便是被吉利集团收购后,核心业务也丝毫没有进展。 吉利入驻魅族两年后,黄章胞弟黄质潘再次上位担任CEO;而黄章依然隐于幕后,官方称其“专注战略大方向和产品相关工作”。吉利+魅族的组合,非但未能实现优势互补,反而深陷于资源整合与业务推进的困境之中。 卖身吉利后,三年换三帅 2022年6月,也许是黄章的至暗时刻,那一年他46岁,魅族成立19年。 湖北星际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收购珠海魅族科技有限公司79.09% 股权,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黄章均出席了签约仪式。 完成收购后,星纪时代更名为湖北星际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星纪魅族”作为品牌运营主体,李书福通过多个公司交叉持股成为实控人。同时,该公司以50%持股比例控股珠海星纪魅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另外50%来自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而该公司又由武汉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黄章的持股比例仅为9.6915%。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吉利方面指派沈子瑜、苏静先后担任星纪魅族CEO,业绩并无起色。2025年7月末,黄质潘微博认证变更为星纪魅族集团CEO,意味着苏静的卸任。不过据企查查显示,苏静目","list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在科技行业,总有一些品牌以独树一帜的姿态引人注目,它们或执着于极简美学的雕琢、或痴迷于用户体验的精研,却始终难以转化为市场成功,魅族科技(以下简称\"魅族\")正是其中之一。 这家曾经推出过“国产神机”M8的手机厂商,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智能手机形态,领先“华米OV”一大截。魅族的创始人黄章(本名黄秀章),喜欢在魅族论坛与粉丝互动,探讨技术问题、UI设计,以“极客”和“工匠精神”人设吸引了大量粉丝。毫不夸张地说,黄章是中国手机行业最早玩转“粉丝经济”的企业家,如今的那些“营销大师”都是他的后辈。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魅族折戟于时代的洪流,如今手机市场份额沦为“Others”,消失在主流用户的视野中。即便是被吉利集团收购后,核心业务也丝毫没有进展。 吉利入驻魅族两年后,黄章胞弟黄质潘再次上位担任CEO;而黄章依然隐于幕后,官方称其“专注战略大方向和产品相关工作”。吉利+魅族的组合,非但未能实现优势互补,反而深陷于资源整合与业务推进的困境之中。 卖身吉利后,三年换三帅 2022年6月,也许是黄章的至暗时刻,那一年他46岁,魅族成立19年。 湖北星际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收购珠海魅族科技有限公司79.09% 股权,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黄章均出席了签约仪式。 完成收购后,星纪时代更名为湖北星际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星纪魅族”作为品牌运营主体,李书福通过多个公司交叉持股成为实控人。同时,该公司以50%持股比例控股珠海星纪魅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另外50%来自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而该公司又由武汉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黄章的持股比例仅为9.6915%。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吉利方面指派沈子瑜、苏静先后担任星纪魅族CEO,业绩并无起色。2025年7月末,黄质潘微博认证变更为星纪魅族集团CEO,意味着苏静的卸任。不过据企查查显示,苏静目","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在科技行业,总有一些品牌以独树一帜的姿态引人注目,它们或执着于极简美学的雕琢、或痴迷于用户体验的精研,却始终难以转化为市场成功,魅族科技(以下简称\"魅族\")正是其中之一。 这家曾经推出过“国产神机”M8的手机厂商,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智能手机形态,领先“华米OV”一大截。魅族的创始人黄章(本名黄秀章),喜欢在魅族论坛与粉丝互动,探讨技术问题、UI设计,以“极客”和“工匠精神”人设吸引了大量粉丝。毫不夸张地说,黄章是中国手机行业最早玩转“粉丝经济”的企业家,如今的那些“营销大师”都是他的后辈。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魅族折戟于时代的洪流,如今手机市场份额沦为“Others”,消失在主流用户的视野中。即便是被吉利集团收购后,核心业务也丝毫没有进展。 吉利入驻魅族两年后,黄章胞弟黄质潘再次上位担任CEO;而黄章依然隐于幕后,官方称其“专注战略大方向和产品相关工作”。吉利+魅族的组合,非但未能实现优势互补,反而深陷于资源整合与业务推进的困境之中。 卖身吉利后,三年换三帅 2022年6月,也许是黄章的至暗时刻,那一年他46岁,魅族成立19年。 湖北星际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收购珠海魅族科技有限公司79.09% 股权,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黄章均出席了签约仪式。 完成收购后,星纪时代更名为湖北星际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星纪魅族”作为品牌运营主体,李书福通过多个公司交叉持股成为实控人。同时,该公司以50%持股比例控股珠海星纪魅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另外50%来自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而该公司又由武汉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黄章的持股比例仅为9.6915%。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吉利方面指派沈子瑜、苏静先后担任星纪魅族CEO,业绩并无起色。2025年7月末,黄质潘微博认证变更为星纪魅族集团CEO,意味着苏静的卸任。不过据企查查显示,苏静目","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83c606a8ef0c80ad0ad0466a0ad2e94","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5c44b62e85384212e83bbc7e0cb5eaf","width":"553","height":"32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d25d0c99c70531aa9aaac71c1ce931a","width":"553","height":"31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40151420519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7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8,"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3058986868992,"gmtCreate":1754057542386,"gmtModify":1754057770787,"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腾讯游戏再陷抄袭风波:索尼起诉《荒野起源》涉嫌侵权","html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全球第一大游戏公司腾讯,又被起诉了。 近日,索尼互动娱乐(以下简称“索尼”)向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腾讯游戏《荒野起源》(Light of Motiram)涉嫌侵犯其特许经营权及商标权,引发全球游戏行业高度关注。 据报道称,索尼在长达400页的诉状中指控腾讯《荒野起源》对其《地平线》系列IP进行了“实质性的抄袭”,要求腾讯停止侵权并销毁素材,并暂停该游戏在Steam/Epic等平台的预售。经济赔偿方面,索尼主张系列作品每部15万美元的法定赔偿以及其他经济赔偿,具体涉及数额暂未公布。 左为索尼《地平线》,右为腾讯《荒野起源》 更加劲爆的是,索尼在诉状中披露了腾讯游戏与其接触的内幕,极力证实此次侵权是“蓄谋已久”。 据悉,该案件将在当地时间2025年9月12日举行首次听证会。至截稿前,腾讯控股(00700.HK)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不过,腾讯股价并未受到影响,31日收盘价为550港元/股,较前日上涨0.18%。 索尼揭露内幕:腾讯“先斩后奏”,未获得IP授权 在诉状中,索尼用图片对比的方式呈现了诸多材料,包括游戏宣传截图、人物及怪物设计、世界观构成等,并引用了多个著名游戏媒体(如Kotaku和IMDB)的评论文章标题以及玩家社区的讨论,皆在证实两款游戏之间惊人的相似度。 索尼认为,腾讯《荒野起源》涉及对《地平线》的三大核心侵权:美术版权侵权、商业外观侵权、叙事架构侵权。《地平线》系列最初发布于2017年2月,是索尼PS4游戏机独占的第一方IP,后续移植到PC端。这款游戏的特色在于构建了一个人类与机械生物共存的奇异世界,核心玩法是女主角使用弓箭狩猎,其美术风格、世界观设定在当时来说十分新颖。 2021年,该系列的续作上市后,进一步获得成功,目前全球累积销量突破3800万份。出于对服务型游戏的探索,索尼开始推动该IP的网游化,但进展似乎并","list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全球第一大游戏公司腾讯,又被起诉了。 近日,索尼互动娱乐(以下简称“索尼”)向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腾讯游戏《荒野起源》(Light of Motiram)涉嫌侵犯其特许经营权及商标权,引发全球游戏行业高度关注。 据报道称,索尼在长达400页的诉状中指控腾讯《荒野起源》对其《地平线》系列IP进行了“实质性的抄袭”,要求腾讯停止侵权并销毁素材,并暂停该游戏在Steam/Epic等平台的预售。经济赔偿方面,索尼主张系列作品每部15万美元的法定赔偿以及其他经济赔偿,具体涉及数额暂未公布。 左为索尼《地平线》,右为腾讯《荒野起源》 更加劲爆的是,索尼在诉状中披露了腾讯游戏与其接触的内幕,极力证实此次侵权是“蓄谋已久”。 据悉,该案件将在当地时间2025年9月12日举行首次听证会。至截稿前,腾讯控股(00700.HK)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不过,腾讯股价并未受到影响,31日收盘价为550港元/股,较前日上涨0.18%。 索尼揭露内幕:腾讯“先斩后奏”,未获得IP授权 在诉状中,索尼用图片对比的方式呈现了诸多材料,包括游戏宣传截图、人物及怪物设计、世界观构成等,并引用了多个著名游戏媒体(如Kotaku和IMDB)的评论文章标题以及玩家社区的讨论,皆在证实两款游戏之间惊人的相似度。 索尼认为,腾讯《荒野起源》涉及对《地平线》的三大核心侵权:美术版权侵权、商业外观侵权、叙事架构侵权。《地平线》系列最初发布于2017年2月,是索尼PS4游戏机独占的第一方IP,后续移植到PC端。这款游戏的特色在于构建了一个人类与机械生物共存的奇异世界,核心玩法是女主角使用弓箭狩猎,其美术风格、世界观设定在当时来说十分新颖。 2021年,该系列的续作上市后,进一步获得成功,目前全球累积销量突破3800万份。出于对服务型游戏的探索,索尼开始推动该IP的网游化,但进展似乎并","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全球第一大游戏公司腾讯,又被起诉了。 近日,索尼互动娱乐(以下简称“索尼”)向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腾讯游戏《荒野起源》(Light of Motiram)涉嫌侵犯其特许经营权及商标权,引发全球游戏行业高度关注。 据报道称,索尼在长达400页的诉状中指控腾讯《荒野起源》对其《地平线》系列IP进行了“实质性的抄袭”,要求腾讯停止侵权并销毁素材,并暂停该游戏在Steam/Epic等平台的预售。经济赔偿方面,索尼主张系列作品每部15万美元的法定赔偿以及其他经济赔偿,具体涉及数额暂未公布。 左为索尼《地平线》,右为腾讯《荒野起源》 更加劲爆的是,索尼在诉状中披露了腾讯游戏与其接触的内幕,极力证实此次侵权是“蓄谋已久”。 据悉,该案件将在当地时间2025年9月12日举行首次听证会。至截稿前,腾讯控股(00700.HK)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不过,腾讯股价并未受到影响,31日收盘价为550港元/股,较前日上涨0.18%。 索尼揭露内幕:腾讯“先斩后奏”,未获得IP授权 在诉状中,索尼用图片对比的方式呈现了诸多材料,包括游戏宣传截图、人物及怪物设计、世界观构成等,并引用了多个著名游戏媒体(如Kotaku和IMDB)的评论文章标题以及玩家社区的讨论,皆在证实两款游戏之间惊人的相似度。 索尼认为,腾讯《荒野起源》涉及对《地平线》的三大核心侵权:美术版权侵权、商业外观侵权、叙事架构侵权。《地平线》系列最初发布于2017年2月,是索尼PS4游戏机独占的第一方IP,后续移植到PC端。这款游戏的特色在于构建了一个人类与机械生物共存的奇异世界,核心玩法是女主角使用弓箭狩猎,其美术风格、世界观设定在当时来说十分新颖。 2021年,该系列的续作上市后,进一步获得成功,目前全球累积销量突破3800万份。出于对服务型游戏的探索,索尼开始推动该IP的网游化,但进展似乎并","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1307214cf0a9744051f3cf72e5f97d0","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304ace21ddc0166001abaf6bc231dad","width":"1000","height":"105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75275d2c4203d3a7215dfeffc3a9bb1","width":"1080","height":"62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30589868689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2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2290981433560,"gmtCreate":1753882515001,"gmtModify":1753882853428,"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权力回笼后蒋凡下“先手棋”:要给美团插旗设卡","htmlText":"文/Lonny 编辑/cc孙聪颖 从6月下旬到7月初,阿里内部的一系列动作像上紧了发条的齿轮,每一步都透着蒋凡急于开战的焦灼。 ·6月23日,饿了么、飞猪突然被划入电商事业群,两条原本平行的业务线被强行拧成一股绳; ·4天后,蒋凡进入阿里合伙人委员会,拿到统筹全局的“尚方宝剑”; ·7月2日,淘宝高调宣布500亿补贴计划,弹药库的大门轰然洞开; ·7月5日,“冲刺1亿单/日”的战报式目标横空出世——短短两周,一场即时零售大战的框架已赫然成型。 这组密集动作的背后,是蒋凡按捺不住的进攻欲。早在整合之前,他对即时零售的布局已在暗中酝酿:那些后来砸向市场的“满25减18”优惠券、“超级星期六”大促方案,其实早已躺在阿里的战略抽屉里。 但彼时的淘宝与饿了么,还像隔着无形的墙——新闻稿各发各的,数据各算各的,连一场联合补贴都要扯不清“走谁的账、算谁的KPI”。这种内耗让蒋凡如鲠在喉,明明握着弹药却打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团在即时零售赛道越跑越远。 对这位习惯“先下手为强”的操盘手来说,等待权力归拢的日子无疑是种煎熬。他比谁都清楚,阿里在社区团购、拼多多突袭时吃的亏,根源就在“反应慢半拍”。所以当组织架构调整的指令下达,当合伙人委员会的席位尘埃落定,他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按下了启动键。 500亿补贴不是临时起意的冲动,而是憋了太久的“大招”;冲刺1亿单的口号也绝非虚张声势,而是对内部拖沓的最后通牒。 在蒋凡的逻辑里,战场从来不等“万事俱备”。他要的是“边打边调整”——先把战火点燃,再用实战倒逼资源整合。外界眼见着,饿了么的骑手开始带着淘宝闪购的专属保温箱穿梭街头,这意味着两个团队的报表终于合并成同一组数据。那些曾经的摩擦成本,都成了蒋凡加速冲锋的垫脚石。 这场战争,从权力落定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打得又快又狠。 面对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迅猛扩张,蒋凡再次成为阿里的“破局利刃”。这位以战术凌","listText":"文/Lonny 编辑/cc孙聪颖 从6月下旬到7月初,阿里内部的一系列动作像上紧了发条的齿轮,每一步都透着蒋凡急于开战的焦灼。 ·6月23日,饿了么、飞猪突然被划入电商事业群,两条原本平行的业务线被强行拧成一股绳; ·4天后,蒋凡进入阿里合伙人委员会,拿到统筹全局的“尚方宝剑”; ·7月2日,淘宝高调宣布500亿补贴计划,弹药库的大门轰然洞开; ·7月5日,“冲刺1亿单/日”的战报式目标横空出世——短短两周,一场即时零售大战的框架已赫然成型。 这组密集动作的背后,是蒋凡按捺不住的进攻欲。早在整合之前,他对即时零售的布局已在暗中酝酿:那些后来砸向市场的“满25减18”优惠券、“超级星期六”大促方案,其实早已躺在阿里的战略抽屉里。 但彼时的淘宝与饿了么,还像隔着无形的墙——新闻稿各发各的,数据各算各的,连一场联合补贴都要扯不清“走谁的账、算谁的KPI”。这种内耗让蒋凡如鲠在喉,明明握着弹药却打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团在即时零售赛道越跑越远。 对这位习惯“先下手为强”的操盘手来说,等待权力归拢的日子无疑是种煎熬。他比谁都清楚,阿里在社区团购、拼多多突袭时吃的亏,根源就在“反应慢半拍”。所以当组织架构调整的指令下达,当合伙人委员会的席位尘埃落定,他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按下了启动键。 500亿补贴不是临时起意的冲动,而是憋了太久的“大招”;冲刺1亿单的口号也绝非虚张声势,而是对内部拖沓的最后通牒。 在蒋凡的逻辑里,战场从来不等“万事俱备”。他要的是“边打边调整”——先把战火点燃,再用实战倒逼资源整合。外界眼见着,饿了么的骑手开始带着淘宝闪购的专属保温箱穿梭街头,这意味着两个团队的报表终于合并成同一组数据。那些曾经的摩擦成本,都成了蒋凡加速冲锋的垫脚石。 这场战争,从权力落定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打得又快又狠。 面对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迅猛扩张,蒋凡再次成为阿里的“破局利刃”。这位以战术凌","text":"文/Lonny 编辑/cc孙聪颖 从6月下旬到7月初,阿里内部的一系列动作像上紧了发条的齿轮,每一步都透着蒋凡急于开战的焦灼。 ·6月23日,饿了么、飞猪突然被划入电商事业群,两条原本平行的业务线被强行拧成一股绳; ·4天后,蒋凡进入阿里合伙人委员会,拿到统筹全局的“尚方宝剑”; ·7月2日,淘宝高调宣布500亿补贴计划,弹药库的大门轰然洞开; ·7月5日,“冲刺1亿单/日”的战报式目标横空出世——短短两周,一场即时零售大战的框架已赫然成型。 这组密集动作的背后,是蒋凡按捺不住的进攻欲。早在整合之前,他对即时零售的布局已在暗中酝酿:那些后来砸向市场的“满25减18”优惠券、“超级星期六”大促方案,其实早已躺在阿里的战略抽屉里。 但彼时的淘宝与饿了么,还像隔着无形的墙——新闻稿各发各的,数据各算各的,连一场联合补贴都要扯不清“走谁的账、算谁的KPI”。这种内耗让蒋凡如鲠在喉,明明握着弹药却打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团在即时零售赛道越跑越远。 对这位习惯“先下手为强”的操盘手来说,等待权力归拢的日子无疑是种煎熬。他比谁都清楚,阿里在社区团购、拼多多突袭时吃的亏,根源就在“反应慢半拍”。所以当组织架构调整的指令下达,当合伙人委员会的席位尘埃落定,他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按下了启动键。 500亿补贴不是临时起意的冲动,而是憋了太久的“大招”;冲刺1亿单的口号也绝非虚张声势,而是对内部拖沓的最后通牒。 在蒋凡的逻辑里,战场从来不等“万事俱备”。他要的是“边打边调整”——先把战火点燃,再用实战倒逼资源整合。外界眼见着,饿了么的骑手开始带着淘宝闪购的专属保温箱穿梭街头,这意味着两个团队的报表终于合并成同一组数据。那些曾经的摩擦成本,都成了蒋凡加速冲锋的垫脚石。 这场战争,从权力落定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打得又快又狠。 面对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迅猛扩张,蒋凡再次成为阿里的“破局利刃”。这位以战术凌","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7c025045ec1773de57519ed351ae41c","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3fa477fb73d009f3d3cff1ebb5ab0c2","width":"700","height":"39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9a52a40f5879588432fe92c56e3de86","width":"786","height":"57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22909814335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43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2272905584928,"gmtCreate":1753878212948,"gmtModify":1753880669453,"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日本政坛曝首相辞职乌龙,石破茂政权稳定性遭冲击","htmlText":"文川村范行 图/编辑:cc孙聪颖 日本政坛的戏剧张力,丝毫不逊于韩国。 7 月 23 日上午,日本《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等主流媒体突然曝出 “日本首相石破茂将辞职” 的爆炸性消息,其中《读卖新闻》更是紧急刊发号外,直言 “石破首相即将辞职”。报道援引匿名信源称,石破茂已向身边人透露,将在 8 月底前宣布辞职,以承担参议院选举失利的责任。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全球关注,日本股市也因政局不确定性一度出现波动。仅 5 小时后,石破茂在与自民党高层(包括前首相麻生太郎、菅义伟、岸田文雄)闭门会谈后召开记者会,明确否认辞职传闻:“完全没有事实依据,我从未发表过类似言论。” 他强调,当前正值日美关税协议落地的关键阶段,必须避免出现 “政治空白”,并再次重申将继续执政,全力应对经济与民生领域的挑战。事后调查揭开了这场乌龙的根源:此次误报或为自民党内部 “倒石派” 与媒体联手上演的 “情报战”。以麻生太郎为代表的部分党内元老,试图通过释放虚假消息向石破茂施压;而媒体为抢占时效先机,未经严格核实便仓促刊发,最终让这则 “辞职号外” 沦为 “史上最贵乌龙”。 新的民意调查显示,石破茂政府的支持率仍然很低,《每日新闻》和《朝日新闻》7 月 27 日公布的民意调查均显示其支持率为 29%2。《朝日新闻》的民意调查还发现,41% 的受访者认为石破茂应该下台,而 47% 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必要,81% 的受访者认为自民党的失败是由于党内问题而非首相的领导能力所致。 石破茂被辞职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当地时间7月20日,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落下帷幕,选举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日本政坛掀起惊涛骇浪。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遭遇滑铁卢,议席未能达到参议院总议席半数,沦为“少数执政党” 。这一结果让日本政坛瞬间陷入动荡与分化,石破茂政权的执政基础摇摇欲坠。 在此次选举中,改选议席共125席,执政联盟仅获得4","listText":"文川村范行 图/编辑:cc孙聪颖 日本政坛的戏剧张力,丝毫不逊于韩国。 7 月 23 日上午,日本《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等主流媒体突然曝出 “日本首相石破茂将辞职” 的爆炸性消息,其中《读卖新闻》更是紧急刊发号外,直言 “石破首相即将辞职”。报道援引匿名信源称,石破茂已向身边人透露,将在 8 月底前宣布辞职,以承担参议院选举失利的责任。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全球关注,日本股市也因政局不确定性一度出现波动。仅 5 小时后,石破茂在与自民党高层(包括前首相麻生太郎、菅义伟、岸田文雄)闭门会谈后召开记者会,明确否认辞职传闻:“完全没有事实依据,我从未发表过类似言论。” 他强调,当前正值日美关税协议落地的关键阶段,必须避免出现 “政治空白”,并再次重申将继续执政,全力应对经济与民生领域的挑战。事后调查揭开了这场乌龙的根源:此次误报或为自民党内部 “倒石派” 与媒体联手上演的 “情报战”。以麻生太郎为代表的部分党内元老,试图通过释放虚假消息向石破茂施压;而媒体为抢占时效先机,未经严格核实便仓促刊发,最终让这则 “辞职号外” 沦为 “史上最贵乌龙”。 新的民意调查显示,石破茂政府的支持率仍然很低,《每日新闻》和《朝日新闻》7 月 27 日公布的民意调查均显示其支持率为 29%2。《朝日新闻》的民意调查还发现,41% 的受访者认为石破茂应该下台,而 47% 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必要,81% 的受访者认为自民党的失败是由于党内问题而非首相的领导能力所致。 石破茂被辞职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当地时间7月20日,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落下帷幕,选举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日本政坛掀起惊涛骇浪。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遭遇滑铁卢,议席未能达到参议院总议席半数,沦为“少数执政党” 。这一结果让日本政坛瞬间陷入动荡与分化,石破茂政权的执政基础摇摇欲坠。 在此次选举中,改选议席共125席,执政联盟仅获得4","text":"文川村范行 图/编辑:cc孙聪颖 日本政坛的戏剧张力,丝毫不逊于韩国。 7 月 23 日上午,日本《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等主流媒体突然曝出 “日本首相石破茂将辞职” 的爆炸性消息,其中《读卖新闻》更是紧急刊发号外,直言 “石破首相即将辞职”。报道援引匿名信源称,石破茂已向身边人透露,将在 8 月底前宣布辞职,以承担参议院选举失利的责任。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全球关注,日本股市也因政局不确定性一度出现波动。仅 5 小时后,石破茂在与自民党高层(包括前首相麻生太郎、菅义伟、岸田文雄)闭门会谈后召开记者会,明确否认辞职传闻:“完全没有事实依据,我从未发表过类似言论。” 他强调,当前正值日美关税协议落地的关键阶段,必须避免出现 “政治空白”,并再次重申将继续执政,全力应对经济与民生领域的挑战。事后调查揭开了这场乌龙的根源:此次误报或为自民党内部 “倒石派” 与媒体联手上演的 “情报战”。以麻生太郎为代表的部分党内元老,试图通过释放虚假消息向石破茂施压;而媒体为抢占时效先机,未经严格核实便仓促刊发,最终让这则 “辞职号外” 沦为 “史上最贵乌龙”。 新的民意调查显示,石破茂政府的支持率仍然很低,《每日新闻》和《朝日新闻》7 月 27 日公布的民意调查均显示其支持率为 29%2。《朝日新闻》的民意调查还发现,41% 的受访者认为石破茂应该下台,而 47% 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必要,81% 的受访者认为自民党的失败是由于党内问题而非首相的领导能力所致。 石破茂被辞职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当地时间7月20日,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落下帷幕,选举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日本政坛掀起惊涛骇浪。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遭遇滑铁卢,议席未能达到参议院总议席半数,沦为“少数执政党” 。这一结果让日本政坛瞬间陷入动荡与分化,石破茂政权的执政基础摇摇欲坠。 在此次选举中,改选议席共125席,执政联盟仅获得4","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068b4e158004ed78a811cca5ccf17b7","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5fdeba3199327712804fd5e24a295c5","width":"810","height":"74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bf68e144fd27657b5c9d418df73f7e2","width":"1080","height":"83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22729055849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2273739870344,"gmtCreate":1753878177321,"gmtModify":1753880659742,"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阿里入局AI眼镜市场,马云未竟之事有望实现?","html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继即时零售大战后,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又有大动作。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首日,阿里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将于年内上市,售价暂时未公布。至此,已有阿里、百度、小米三家互联网企业入局,中国AI眼镜市场的“圈地之战”即将打响。 作为电商巨头,阿里自研的硬件设备主要以天猫精灵音箱及IoT产品为主,鲜少激进扩充品类,突然杀入AI眼镜市场令人颇感意外。 “我们希望重新定义AI眼镜的标准:一个真正的随身超级助理,一个全天候多场景可使用的智能终端,还是一副美观舒适的好眼镜。”负责该项目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详情见:大模型来袭,智能音箱进入2.0时代) 愿望很美好,但互联网企业做硬件往往是一场灾难。遥望马云时代,阿里曾寄望于通过“阿里云手机”切入市场、打造自有生态并获得流量入口,最终却以完败收场。 进入AI时代,大模型的不断进化带来了新的想象力,手机不再是唯一的硬件形态。随着Ray-Ban Meta眼镜在全球的热卖,科技企业们看到了新的机会。这一次,阿里选择先下手为强。 “ 和小米有区别”:带显示,可换电池 从设计和硬件配置上来看,夸克AI眼镜是花了心思的。智能眼镜类产品想要普及,首先要实现“是眼镜”,而不是“像普通眼镜”。相对某些竞品来说,夸克AI眼镜的眼镜腿没有粗得夸张,观感上要好一些。 “我们和小米的眼镜是有区别的,夸克AI眼镜是带显示的。”现场的相关人员对媒体说道。的确,夸克AI眼镜配备了两块透明的光波导镜片,可实现单色文字和图形显示,类似HUD的效果。 因此,除了常规的拍照、识图、对话、听音乐功能之外,夸克AI眼镜的应用场景要更丰富一些,比如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字幕翻译等,未来还将探索在办公、健康领域的应用方式。 就现阶段而言,这可能是智能眼镜最好的显示解决方案了,毕","list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继即时零售大战后,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又有大动作。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首日,阿里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将于年内上市,售价暂时未公布。至此,已有阿里、百度、小米三家互联网企业入局,中国AI眼镜市场的“圈地之战”即将打响。 作为电商巨头,阿里自研的硬件设备主要以天猫精灵音箱及IoT产品为主,鲜少激进扩充品类,突然杀入AI眼镜市场令人颇感意外。 “我们希望重新定义AI眼镜的标准:一个真正的随身超级助理,一个全天候多场景可使用的智能终端,还是一副美观舒适的好眼镜。”负责该项目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详情见:大模型来袭,智能音箱进入2.0时代) 愿望很美好,但互联网企业做硬件往往是一场灾难。遥望马云时代,阿里曾寄望于通过“阿里云手机”切入市场、打造自有生态并获得流量入口,最终却以完败收场。 进入AI时代,大模型的不断进化带来了新的想象力,手机不再是唯一的硬件形态。随着Ray-Ban Meta眼镜在全球的热卖,科技企业们看到了新的机会。这一次,阿里选择先下手为强。 “ 和小米有区别”:带显示,可换电池 从设计和硬件配置上来看,夸克AI眼镜是花了心思的。智能眼镜类产品想要普及,首先要实现“是眼镜”,而不是“像普通眼镜”。相对某些竞品来说,夸克AI眼镜的眼镜腿没有粗得夸张,观感上要好一些。 “我们和小米的眼镜是有区别的,夸克AI眼镜是带显示的。”现场的相关人员对媒体说道。的确,夸克AI眼镜配备了两块透明的光波导镜片,可实现单色文字和图形显示,类似HUD的效果。 因此,除了常规的拍照、识图、对话、听音乐功能之外,夸克AI眼镜的应用场景要更丰富一些,比如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字幕翻译等,未来还将探索在办公、健康领域的应用方式。 就现阶段而言,这可能是智能眼镜最好的显示解决方案了,毕","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继即时零售大战后,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又有大动作。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首日,阿里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将于年内上市,售价暂时未公布。至此,已有阿里、百度、小米三家互联网企业入局,中国AI眼镜市场的“圈地之战”即将打响。 作为电商巨头,阿里自研的硬件设备主要以天猫精灵音箱及IoT产品为主,鲜少激进扩充品类,突然杀入AI眼镜市场令人颇感意外。 “我们希望重新定义AI眼镜的标准:一个真正的随身超级助理,一个全天候多场景可使用的智能终端,还是一副美观舒适的好眼镜。”负责该项目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详情见:大模型来袭,智能音箱进入2.0时代) 愿望很美好,但互联网企业做硬件往往是一场灾难。遥望马云时代,阿里曾寄望于通过“阿里云手机”切入市场、打造自有生态并获得流量入口,最终却以完败收场。 进入AI时代,大模型的不断进化带来了新的想象力,手机不再是唯一的硬件形态。随着Ray-Ban Meta眼镜在全球的热卖,科技企业们看到了新的机会。这一次,阿里选择先下手为强。 “ 和小米有区别”:带显示,可换电池 从设计和硬件配置上来看,夸克AI眼镜是花了心思的。智能眼镜类产品想要普及,首先要实现“是眼镜”,而不是“像普通眼镜”。相对某些竞品来说,夸克AI眼镜的眼镜腿没有粗得夸张,观感上要好一些。 “我们和小米的眼镜是有区别的,夸克AI眼镜是带显示的。”现场的相关人员对媒体说道。的确,夸克AI眼镜配备了两块透明的光波导镜片,可实现单色文字和图形显示,类似HUD的效果。 因此,除了常规的拍照、识图、对话、听音乐功能之外,夸克AI眼镜的应用场景要更丰富一些,比如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字幕翻译等,未来还将探索在办公、健康领域的应用方式。 就现阶段而言,这可能是智能眼镜最好的显示解决方案了,毕","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8eef063a0f6a61413a6fbd39d6a6b43","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58f73bee1a0f4b48088274e4acb7551","width":"692","height":"46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1cb20829728febcf8af0a6ad1e3b49d","width":"660","height":"37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22737398703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2386709930376,"gmtCreate":1753878125593,"gmtModify":1753880644081,"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阿里入局AI眼镜市场,马云未竟之事有望实现?","html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继即时零售大战后,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又有大动作。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首日,阿里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将于年内上市,售价暂时未公布。至此,已有阿里、百度、小米三家互联网企业入局,中国AI眼镜市场的“圈地之战”即将打响。 作为电商巨头,阿里自研的硬件设备主要以天猫精灵音箱及IoT产品为主,鲜少激进扩充品类,突然杀入AI眼镜市场令人颇感意外。 “我们希望重新定义AI眼镜的标准:一个真正的随身超级助理,一个全天候多场景可使用的智能终端,还是一副美观舒适的好眼镜。”负责该项目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详情见:大模型来袭,智能音箱进入2.0时代) 愿望很美好,但互联网企业做硬件往往是一场灾难。遥望马云时代,阿里曾寄望于通过“阿里云手机”切入市场、打造自有生态并获得流量入口,最终却以完败收场。 进入AI时代,大模型的不断进化带来了新的想象力,手机不再是唯一的硬件形态。随着Ray-Ban Meta眼镜在全球的热卖,科技企业们看到了新的机会。这一次,阿里选择先下手为强。 “ 和小米有区别”:带显示,可换电池 从设计和硬件配置上来看,夸克AI眼镜是花了心思的。智能眼镜类产品想要普及,首先要实现“是眼镜”,而不是“像普通眼镜”。相对某些竞品来说,夸克AI眼镜的眼镜腿没有粗得夸张,观感上要好一些。 “我们和小米的眼镜是有区别的,夸克AI眼镜是带显示的。”现场的相关人员对媒体说道。的确,夸克AI眼镜配备了两块透明的光波导镜片,可实现单色文字和图形显示,类似HUD的效果。 因此,除了常规的拍照、识图、对话、听音乐功能之外,夸克AI眼镜的应用场景要更丰富一些,比如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字幕翻译等,未来还将探索在办公、健康领域的应用方式。 就现阶段而言,这可能是智能眼镜最好的显示解决方案了,毕","list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继即时零售大战后,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又有大动作。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首日,阿里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将于年内上市,售价暂时未公布。至此,已有阿里、百度、小米三家互联网企业入局,中国AI眼镜市场的“圈地之战”即将打响。 作为电商巨头,阿里自研的硬件设备主要以天猫精灵音箱及IoT产品为主,鲜少激进扩充品类,突然杀入AI眼镜市场令人颇感意外。 “我们希望重新定义AI眼镜的标准:一个真正的随身超级助理,一个全天候多场景可使用的智能终端,还是一副美观舒适的好眼镜。”负责该项目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详情见:大模型来袭,智能音箱进入2.0时代) 愿望很美好,但互联网企业做硬件往往是一场灾难。遥望马云时代,阿里曾寄望于通过“阿里云手机”切入市场、打造自有生态并获得流量入口,最终却以完败收场。 进入AI时代,大模型的不断进化带来了新的想象力,手机不再是唯一的硬件形态。随着Ray-Ban Meta眼镜在全球的热卖,科技企业们看到了新的机会。这一次,阿里选择先下手为强。 “ 和小米有区别”:带显示,可换电池 从设计和硬件配置上来看,夸克AI眼镜是花了心思的。智能眼镜类产品想要普及,首先要实现“是眼镜”,而不是“像普通眼镜”。相对某些竞品来说,夸克AI眼镜的眼镜腿没有粗得夸张,观感上要好一些。 “我们和小米的眼镜是有区别的,夸克AI眼镜是带显示的。”现场的相关人员对媒体说道。的确,夸克AI眼镜配备了两块透明的光波导镜片,可实现单色文字和图形显示,类似HUD的效果。 因此,除了常规的拍照、识图、对话、听音乐功能之外,夸克AI眼镜的应用场景要更丰富一些,比如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字幕翻译等,未来还将探索在办公、健康领域的应用方式。 就现阶段而言,这可能是智能眼镜最好的显示解决方案了,毕","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继即时零售大战后,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又有大动作。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首日,阿里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将于年内上市,售价暂时未公布。至此,已有阿里、百度、小米三家互联网企业入局,中国AI眼镜市场的“圈地之战”即将打响。 作为电商巨头,阿里自研的硬件设备主要以天猫精灵音箱及IoT产品为主,鲜少激进扩充品类,突然杀入AI眼镜市场令人颇感意外。 “我们希望重新定义AI眼镜的标准:一个真正的随身超级助理,一个全天候多场景可使用的智能终端,还是一副美观舒适的好眼镜。”负责该项目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详情见:大模型来袭,智能音箱进入2.0时代) 愿望很美好,但互联网企业做硬件往往是一场灾难。遥望马云时代,阿里曾寄望于通过“阿里云手机”切入市场、打造自有生态并获得流量入口,最终却以完败收场。 进入AI时代,大模型的不断进化带来了新的想象力,手机不再是唯一的硬件形态。随着Ray-Ban Meta眼镜在全球的热卖,科技企业们看到了新的机会。这一次,阿里选择先下手为强。 “ 和小米有区别”:带显示,可换电池 从设计和硬件配置上来看,夸克AI眼镜是花了心思的。智能眼镜类产品想要普及,首先要实现“是眼镜”,而不是“像普通眼镜”。相对某些竞品来说,夸克AI眼镜的眼镜腿没有粗得夸张,观感上要好一些。 “我们和小米的眼镜是有区别的,夸克AI眼镜是带显示的。”现场的相关人员对媒体说道。的确,夸克AI眼镜配备了两块透明的光波导镜片,可实现单色文字和图形显示,类似HUD的效果。 因此,除了常规的拍照、识图、对话、听音乐功能之外,夸克AI眼镜的应用场景要更丰富一些,比如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字幕翻译等,未来还将探索在办公、健康领域的应用方式。 就现阶段而言,这可能是智能眼镜最好的显示解决方案了,毕","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8eef063a0f6a61413a6fbd39d6a6b43","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58f73bee1a0f4b48088274e4acb7551","width":"692","height":"46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1cb20829728febcf8af0a6ad1e3b49d","width":"660","height":"37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23867099303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1601882394792,"gmtCreate":1753714198452,"gmtModify":1753714235635,"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CEO痛哭流涕,饿了么“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底层逻辑","htmlText":"文/cc孙聪颖 85后饿了么前CEO身陷囹圄,4000万赃款触目惊心。韩鎏悔不当初的忏悔更是令人五味杂陈。实际上,互联网业务人员成为巨贪并非个案,之前就有淘宝审核小二贪污数额之巨,高达9000万。 当涉案人士贪腐被曝光时,公众难免疑惑:为何职务侵占至“小目标”级别,才被监管介入? 从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角度看,这本质上是企业“成本-收益”权衡、信息不对称与治理结构失衡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监管的 “成本门槛”:企业的理性冷漠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企业的任何决策都暗含对 “交易成本” 的考量。这一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199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arry Coase)提出 —— 他在 1937 年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中首次定义 “交易成本”,指出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不仅包含生产、运输等 “显性成本”,还涵盖因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契约不完备等产生的 “隐性成本”(如谈判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等)。而制度(包括监管规则)的核心价值,正在于通过明确权利边界、规范行为预期,降低这些隐**易成本,减少交易摩擦与不确定性。 但在企业实践中,对违规行为的早期监管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搭建全流程监控系统、配置专职审核团队、对业务链条进行精细化拆解…… 这些成本在企业扩张期常被归为 “非必要支出”,由此催生了 “效率优先、监管后置” 的现象。 韩鎏收受的部分现金贿赂 当违规行为规模较小,其对企业短期收益的侵蚀尚不显著,未触及生存根基时,监管的边际成本往往远高于边际收益。例如,若一名淘宝小二收受数万元好处费,可能仅影响少数小店的流量分配,对平台整体交易额的冲击微乎其微;但要排查此类行为,却需动用算法团队开发异常监测模型,甚至暂停部分业务流程 —— 这种","listText":"文/cc孙聪颖 85后饿了么前CEO身陷囹圄,4000万赃款触目惊心。韩鎏悔不当初的忏悔更是令人五味杂陈。实际上,互联网业务人员成为巨贪并非个案,之前就有淘宝审核小二贪污数额之巨,高达9000万。 当涉案人士贪腐被曝光时,公众难免疑惑:为何职务侵占至“小目标”级别,才被监管介入? 从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角度看,这本质上是企业“成本-收益”权衡、信息不对称与治理结构失衡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监管的 “成本门槛”:企业的理性冷漠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企业的任何决策都暗含对 “交易成本” 的考量。这一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199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arry Coase)提出 —— 他在 1937 年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中首次定义 “交易成本”,指出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不仅包含生产、运输等 “显性成本”,还涵盖因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契约不完备等产生的 “隐性成本”(如谈判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等)。而制度(包括监管规则)的核心价值,正在于通过明确权利边界、规范行为预期,降低这些隐**易成本,减少交易摩擦与不确定性。 但在企业实践中,对违规行为的早期监管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搭建全流程监控系统、配置专职审核团队、对业务链条进行精细化拆解…… 这些成本在企业扩张期常被归为 “非必要支出”,由此催生了 “效率优先、监管后置” 的现象。 韩鎏收受的部分现金贿赂 当违规行为规模较小,其对企业短期收益的侵蚀尚不显著,未触及生存根基时,监管的边际成本往往远高于边际收益。例如,若一名淘宝小二收受数万元好处费,可能仅影响少数小店的流量分配,对平台整体交易额的冲击微乎其微;但要排查此类行为,却需动用算法团队开发异常监测模型,甚至暂停部分业务流程 —— 这种","text":"文/cc孙聪颖 85后饿了么前CEO身陷囹圄,4000万赃款触目惊心。韩鎏悔不当初的忏悔更是令人五味杂陈。实际上,互联网业务人员成为巨贪并非个案,之前就有淘宝审核小二贪污数额之巨,高达9000万。 当涉案人士贪腐被曝光时,公众难免疑惑:为何职务侵占至“小目标”级别,才被监管介入? 从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角度看,这本质上是企业“成本-收益”权衡、信息不对称与治理结构失衡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监管的 “成本门槛”:企业的理性冷漠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企业的任何决策都暗含对 “交易成本” 的考量。这一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199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arry Coase)提出 —— 他在 1937 年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中首次定义 “交易成本”,指出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不仅包含生产、运输等 “显性成本”,还涵盖因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契约不完备等产生的 “隐性成本”(如谈判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等)。而制度(包括监管规则)的核心价值,正在于通过明确权利边界、规范行为预期,降低这些隐**易成本,减少交易摩擦与不确定性。 但在企业实践中,对违规行为的早期监管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搭建全流程监控系统、配置专职审核团队、对业务链条进行精细化拆解…… 这些成本在企业扩张期常被归为 “非必要支出”,由此催生了 “效率优先、监管后置” 的现象。 韩鎏收受的部分现金贿赂 当违规行为规模较小,其对企业短期收益的侵蚀尚不显著,未触及生存根基时,监管的边际成本往往远高于边际收益。例如,若一名淘宝小二收受数万元好处费,可能仅影响少数小店的流量分配,对平台整体交易额的冲击微乎其微;但要排查此类行为,却需动用算法团队开发异常监测模型,甚至暂停部分业务流程 —— 这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227a0889024b4f8ea3864dd15ee8e85","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73e503fecbf7f03da0f3220819e4ef7","width":"1024","height":"71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c7f2380b3213a88a1596f8a94deb33f","width":"1080","height":"71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16018823947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8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1600018899200,"gmtCreate":1753713869681,"gmtModify":1753714173996,"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从长安荔枝到外卖大战:千年未变的成本转嫁困局","htmlText":"各位读者: 大家好! 尽管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命运多舛,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名电影的热度。截至 2025 年 7 月 23 日,电影《长安的荔枝》上映仅 6 天,累计票房便已突破 3.21 亿。作为这部电影的票房贡献者,同时也是原著小说的读者,《科技眼・看世界》栏目将由笔者执笔,聊聊那些或许片面、却真实触碰到的电影内核。 小说中,圣人下达“岭南荔枝三日达”的命令后,正是这个指令,让抽中“倒霉彩票”的“荔枝转运使”李善德,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身为文官,却要完成数理般复杂艰巨的任务。李善德运送荔枝的过程,撕开了盛唐繁华表象下的腐朽:皇权肆意妄为,官场腐败丛生,而这一切代价,最终都由底层百姓承担。若要用一句话为《长安的荔枝》的故事作结,笔者认为最贴切的莫过于这句:“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千里荔枝苦。” 拥有李善德这样的执行者,是长安的幸运,可在现实世界中,类似的荒诞决策却屡见不鲜,甚至更为惊悚。 当决策者将目标异化为政绩符号或资本游戏时,必然引发资源错配与系统性风险。《长安的荔枝》不仅是一部热映电影和畅销小说,更是对现实的深刻映照和警示:发展应基于对规律的敬畏和对民生的关怀。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重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的覆辙 。 文/Lonny 编辑/cc孙聪颖 一、长安荔枝:权力主导下的成本外部性转嫁 作家马伯庸在创作《长安的荔枝》时,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获得灵感,将目光聚焦于运送荔枝的小人物李善德,以微观视角展现大唐天宝年间那段隐秘又惊心的故事。 从经济学“成本外部性”视角看,“岭南荔枝三日达”的指令背后,藏着一套扭曲的成本逻辑 。李善德为完成任务所动用的驿站系统、砍伐的沿途树木、消耗的驿卒体力与吧百姓劳役,都是未被计入“荔枝运输账”的隐性成本。 这些成本被权力结构层层转嫁:顶层(皇室)只享受“妃子笑”的收益,中层(官场)借执行邀功,底层","listText":"各位读者: 大家好! 尽管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命运多舛,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名电影的热度。截至 2025 年 7 月 23 日,电影《长安的荔枝》上映仅 6 天,累计票房便已突破 3.21 亿。作为这部电影的票房贡献者,同时也是原著小说的读者,《科技眼・看世界》栏目将由笔者执笔,聊聊那些或许片面、却真实触碰到的电影内核。 小说中,圣人下达“岭南荔枝三日达”的命令后,正是这个指令,让抽中“倒霉彩票”的“荔枝转运使”李善德,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身为文官,却要完成数理般复杂艰巨的任务。李善德运送荔枝的过程,撕开了盛唐繁华表象下的腐朽:皇权肆意妄为,官场腐败丛生,而这一切代价,最终都由底层百姓承担。若要用一句话为《长安的荔枝》的故事作结,笔者认为最贴切的莫过于这句:“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千里荔枝苦。” 拥有李善德这样的执行者,是长安的幸运,可在现实世界中,类似的荒诞决策却屡见不鲜,甚至更为惊悚。 当决策者将目标异化为政绩符号或资本游戏时,必然引发资源错配与系统性风险。《长安的荔枝》不仅是一部热映电影和畅销小说,更是对现实的深刻映照和警示:发展应基于对规律的敬畏和对民生的关怀。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重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的覆辙 。 文/Lonny 编辑/cc孙聪颖 一、长安荔枝:权力主导下的成本外部性转嫁 作家马伯庸在创作《长安的荔枝》时,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获得灵感,将目光聚焦于运送荔枝的小人物李善德,以微观视角展现大唐天宝年间那段隐秘又惊心的故事。 从经济学“成本外部性”视角看,“岭南荔枝三日达”的指令背后,藏着一套扭曲的成本逻辑 。李善德为完成任务所动用的驿站系统、砍伐的沿途树木、消耗的驿卒体力与吧百姓劳役,都是未被计入“荔枝运输账”的隐性成本。 这些成本被权力结构层层转嫁:顶层(皇室)只享受“妃子笑”的收益,中层(官场)借执行邀功,底层","text":"各位读者: 大家好! 尽管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命运多舛,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名电影的热度。截至 2025 年 7 月 23 日,电影《长安的荔枝》上映仅 6 天,累计票房便已突破 3.21 亿。作为这部电影的票房贡献者,同时也是原著小说的读者,《科技眼・看世界》栏目将由笔者执笔,聊聊那些或许片面、却真实触碰到的电影内核。 小说中,圣人下达“岭南荔枝三日达”的命令后,正是这个指令,让抽中“倒霉彩票”的“荔枝转运使”李善德,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身为文官,却要完成数理般复杂艰巨的任务。李善德运送荔枝的过程,撕开了盛唐繁华表象下的腐朽:皇权肆意妄为,官场腐败丛生,而这一切代价,最终都由底层百姓承担。若要用一句话为《长安的荔枝》的故事作结,笔者认为最贴切的莫过于这句:“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千里荔枝苦。” 拥有李善德这样的执行者,是长安的幸运,可在现实世界中,类似的荒诞决策却屡见不鲜,甚至更为惊悚。 当决策者将目标异化为政绩符号或资本游戏时,必然引发资源错配与系统性风险。《长安的荔枝》不仅是一部热映电影和畅销小说,更是对现实的深刻映照和警示:发展应基于对规律的敬畏和对民生的关怀。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重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的覆辙 。 文/Lonny 编辑/cc孙聪颖 一、长安荔枝:权力主导下的成本外部性转嫁 作家马伯庸在创作《长安的荔枝》时,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获得灵感,将目光聚焦于运送荔枝的小人物李善德,以微观视角展现大唐天宝年间那段隐秘又惊心的故事。 从经济学“成本外部性”视角看,“岭南荔枝三日达”的指令背后,藏着一套扭曲的成本逻辑 。李善德为完成任务所动用的驿站系统、砍伐的沿途树木、消耗的驿卒体力与吧百姓劳役,都是未被计入“荔枝运输账”的隐性成本。 这些成本被权力结构层层转嫁:顶层(皇室)只享受“妃子笑”的收益,中层(官场)借执行邀功,底层","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1fb0d4ac7c3d06e70fa70fec3795ac1","width":"534","height":"35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98bfcdd92d45b6c523bff9c82381ee1","width":"294","height":"29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e0b23de14ecc7dc951c541ebd02aeaf","width":"624","height":"35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16000188992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1599032262872,"gmtCreate":1753713582098,"gmtModify":1753714160578,"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大疆、影石刺向彼此腹地:智能影像市场硝烟再起","htmlText":"2025 年的智能影像设备市场,正酝酿着一场备受瞩目的行业大战 —— 两大参战方均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其动向牵动着市场神经。 近日,DJI 大疆创新(以下简称 “大疆”)正式官宣:将于 7 月 31 日推出旗下首款 360 度全景相机 Osmo 360,其宣传语(slogan)为 “一寸见乾坤”。 此举意味着大疆已完成在智能影像市场的全品类布局,旗下产品线现已覆盖航拍无人机、运动相机、手持相机及全景相机四大领域。 几乎是在同时,影石创新(以下简称“影石”)在微博注册了官方账号“影翎Antigravity”,其无人机产品也在外网曝光。 值得一提的是,影石经历四年长跑,终于在今年6月11日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目前总市值约656亿元。刚刚上市就高调扩张业务线,影石对增长的迫切溢于言表。(详情见:影石Insta360获批科创板IPO:审核期长达4年,创始人曾怒怼友商) 一个是全球无人机霸主,一个是全球第一全景相机厂商,为何要深入彼此腹地兵戎相见呢? 大疆拓疆,影石反击 大疆和影石,其实早有交手。 2019年,运动相机开创者GoPro陷入发展困境,其产品昂贵、傲慢,逐渐无法满足运动群体的需求。在市场出现缺口后,大疆凭借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积累的影像和防抖技术迅速进入市场,发布了第一代产品DJI Osmo Action,很快受到市场的追捧。 与此同时,一家同样来自中国的初创企业影石(Insta360),正在成为智能影像市场冉冉升起的新星。影石发展的思路很独特,最初并没有进入运动相机市场与GoPro直接竞争,而是另辟蹊径研发全景相机,带来“先拍摄后取景”的玩法并解决了全景视频传输慢的痛点,顺利成为首个入驻Apple Store的全景相机品牌,名声大噪。 从使用场景来说,运动相机更侧重于骑行、滑雪等运动场景,强调影像清晰度和光学防抖;全景相机则因搭载360度鱼眼镜头,更适合拍摄具有沉","listText":"2025 年的智能影像设备市场,正酝酿着一场备受瞩目的行业大战 —— 两大参战方均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其动向牵动着市场神经。 近日,DJI 大疆创新(以下简称 “大疆”)正式官宣:将于 7 月 31 日推出旗下首款 360 度全景相机 Osmo 360,其宣传语(slogan)为 “一寸见乾坤”。 此举意味着大疆已完成在智能影像市场的全品类布局,旗下产品线现已覆盖航拍无人机、运动相机、手持相机及全景相机四大领域。 几乎是在同时,影石创新(以下简称“影石”)在微博注册了官方账号“影翎Antigravity”,其无人机产品也在外网曝光。 值得一提的是,影石经历四年长跑,终于在今年6月11日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目前总市值约656亿元。刚刚上市就高调扩张业务线,影石对增长的迫切溢于言表。(详情见:影石Insta360获批科创板IPO:审核期长达4年,创始人曾怒怼友商) 一个是全球无人机霸主,一个是全球第一全景相机厂商,为何要深入彼此腹地兵戎相见呢? 大疆拓疆,影石反击 大疆和影石,其实早有交手。 2019年,运动相机开创者GoPro陷入发展困境,其产品昂贵、傲慢,逐渐无法满足运动群体的需求。在市场出现缺口后,大疆凭借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积累的影像和防抖技术迅速进入市场,发布了第一代产品DJI Osmo Action,很快受到市场的追捧。 与此同时,一家同样来自中国的初创企业影石(Insta360),正在成为智能影像市场冉冉升起的新星。影石发展的思路很独特,最初并没有进入运动相机市场与GoPro直接竞争,而是另辟蹊径研发全景相机,带来“先拍摄后取景”的玩法并解决了全景视频传输慢的痛点,顺利成为首个入驻Apple Store的全景相机品牌,名声大噪。 从使用场景来说,运动相机更侧重于骑行、滑雪等运动场景,强调影像清晰度和光学防抖;全景相机则因搭载360度鱼眼镜头,更适合拍摄具有沉","text":"2025 年的智能影像设备市场,正酝酿着一场备受瞩目的行业大战 —— 两大参战方均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其动向牵动着市场神经。 近日,DJI 大疆创新(以下简称 “大疆”)正式官宣:将于 7 月 31 日推出旗下首款 360 度全景相机 Osmo 360,其宣传语(slogan)为 “一寸见乾坤”。 此举意味着大疆已完成在智能影像市场的全品类布局,旗下产品线现已覆盖航拍无人机、运动相机、手持相机及全景相机四大领域。 几乎是在同时,影石创新(以下简称“影石”)在微博注册了官方账号“影翎Antigravity”,其无人机产品也在外网曝光。 值得一提的是,影石经历四年长跑,终于在今年6月11日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目前总市值约656亿元。刚刚上市就高调扩张业务线,影石对增长的迫切溢于言表。(详情见:影石Insta360获批科创板IPO:审核期长达4年,创始人曾怒怼友商) 一个是全球无人机霸主,一个是全球第一全景相机厂商,为何要深入彼此腹地兵戎相见呢? 大疆拓疆,影石反击 大疆和影石,其实早有交手。 2019年,运动相机开创者GoPro陷入发展困境,其产品昂贵、傲慢,逐渐无法满足运动群体的需求。在市场出现缺口后,大疆凭借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积累的影像和防抖技术迅速进入市场,发布了第一代产品DJI Osmo Action,很快受到市场的追捧。 与此同时,一家同样来自中国的初创企业影石(Insta360),正在成为智能影像市场冉冉升起的新星。影石发展的思路很独特,最初并没有进入运动相机市场与GoPro直接竞争,而是另辟蹊径研发全景相机,带来“先拍摄后取景”的玩法并解决了全景视频传输慢的痛点,顺利成为首个入驻Apple Store的全景相机品牌,名声大噪。 从使用场景来说,运动相机更侧重于骑行、滑雪等运动场景,强调影像清晰度和光学防抖;全景相机则因搭载360度鱼眼镜头,更适合拍摄具有沉","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0645005dde10cb07415ffcf57ea0718","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eb949ae98c0e22091c475cf6ea3b6a8","width":"1033","height":"76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9cb323ad4616d9602ec9df84b5c3727","width":"900","height":"42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15990322628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9,"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9711085674864,"gmtCreate":1753270976490,"gmtModify":1753275874661,"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cc快评:掉进 Labubu 消费主义陷阱的 “乌合之众”,后来怎么样了?","htmlText":"文/cc孙聪颖 泡泡玛特的商业价值狂飙堪称现象级 —— 市值冲破 3000 亿人民币,股价在一年多里最多涨了 17 倍,海内外热潮迭起。这般景象,与其说是商业成功,不如说是一场盛大的消费泡沫。如今的它早已不是简单的玩具铺子,更像新消费主义浪潮里飘着的气球:不解决柴米油盐的实在,却凭着明星的炫耀、社交平台的点赞,成了许多人踮脚触摸 “上层圈层” 的扶手。 Labubu 的魔力,正在其能够创造一种错觉,让拥有者错把收入顶端 20% 人群的生活,当成了可望可及的日常。BLACKPINK 的 Lisa 在 Instagram 晒出 Labubu 时,按下点赞键的年轻人里,多少人是真喜欢那对尖耳朵?怕是更多人在贪恋一种幻觉:她住豪宅、背限量包,却和我拥有同一款塑料小人 —— 这瞬间的平等感,像给平凡日子开了扇天窗。 新消费主义的妙处正在于此:它让普通人觉得,攥紧一件明星同款就能暂时模糊阶层边界。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工厂女工省三个月工资买件印着小鳄鱼 logo 的 T 恤,领口的标志比工牌还重要 —— 不为耐穿,只为被问 “不便宜吧” 时能轻轻 “嗯” 一声。 传播学者胡泳说的 “向上攀比” 与 “女性消费崛起”,在泡泡玛特里拧成了一股绳:65% 的女性消费者捧着 Labubu,像捧着限量款口红,不为实用,只为摆在化妆台最显眼处等一句 “你也有这个”。她们攀比的对象已经不是隔壁工位的小张,而是屏幕里的 Lisa、蕾哈娜,是精修图里的 “顶配人生”。 诚实地讲,这种攀比最省力:不用住大平层、环游世界,几十到几百块的潮玩,就能买到 “假装融入” 的门票。 除了“与明星同款” 的片刻幻觉让Labubu爱好者上头,对于情侣而言,Labubu更是不平凡的存在。它的 “意义” 从不在塑料本身,而在 “一起抢过” 的细碎记忆,情侣们为 Labubu 熬的夜、跑的路、花的心思,说到底是给平淡日子找仪式","listText":"文/cc孙聪颖 泡泡玛特的商业价值狂飙堪称现象级 —— 市值冲破 3000 亿人民币,股价在一年多里最多涨了 17 倍,海内外热潮迭起。这般景象,与其说是商业成功,不如说是一场盛大的消费泡沫。如今的它早已不是简单的玩具铺子,更像新消费主义浪潮里飘着的气球:不解决柴米油盐的实在,却凭着明星的炫耀、社交平台的点赞,成了许多人踮脚触摸 “上层圈层” 的扶手。 Labubu 的魔力,正在其能够创造一种错觉,让拥有者错把收入顶端 20% 人群的生活,当成了可望可及的日常。BLACKPINK 的 Lisa 在 Instagram 晒出 Labubu 时,按下点赞键的年轻人里,多少人是真喜欢那对尖耳朵?怕是更多人在贪恋一种幻觉:她住豪宅、背限量包,却和我拥有同一款塑料小人 —— 这瞬间的平等感,像给平凡日子开了扇天窗。 新消费主义的妙处正在于此:它让普通人觉得,攥紧一件明星同款就能暂时模糊阶层边界。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工厂女工省三个月工资买件印着小鳄鱼 logo 的 T 恤,领口的标志比工牌还重要 —— 不为耐穿,只为被问 “不便宜吧” 时能轻轻 “嗯” 一声。 传播学者胡泳说的 “向上攀比” 与 “女性消费崛起”,在泡泡玛特里拧成了一股绳:65% 的女性消费者捧着 Labubu,像捧着限量款口红,不为实用,只为摆在化妆台最显眼处等一句 “你也有这个”。她们攀比的对象已经不是隔壁工位的小张,而是屏幕里的 Lisa、蕾哈娜,是精修图里的 “顶配人生”。 诚实地讲,这种攀比最省力:不用住大平层、环游世界,几十到几百块的潮玩,就能买到 “假装融入” 的门票。 除了“与明星同款” 的片刻幻觉让Labubu爱好者上头,对于情侣而言,Labubu更是不平凡的存在。它的 “意义” 从不在塑料本身,而在 “一起抢过” 的细碎记忆,情侣们为 Labubu 熬的夜、跑的路、花的心思,说到底是给平淡日子找仪式","text":"文/cc孙聪颖 泡泡玛特的商业价值狂飙堪称现象级 —— 市值冲破 3000 亿人民币,股价在一年多里最多涨了 17 倍,海内外热潮迭起。这般景象,与其说是商业成功,不如说是一场盛大的消费泡沫。如今的它早已不是简单的玩具铺子,更像新消费主义浪潮里飘着的气球:不解决柴米油盐的实在,却凭着明星的炫耀、社交平台的点赞,成了许多人踮脚触摸 “上层圈层” 的扶手。 Labubu 的魔力,正在其能够创造一种错觉,让拥有者错把收入顶端 20% 人群的生活,当成了可望可及的日常。BLACKPINK 的 Lisa 在 Instagram 晒出 Labubu 时,按下点赞键的年轻人里,多少人是真喜欢那对尖耳朵?怕是更多人在贪恋一种幻觉:她住豪宅、背限量包,却和我拥有同一款塑料小人 —— 这瞬间的平等感,像给平凡日子开了扇天窗。 新消费主义的妙处正在于此:它让普通人觉得,攥紧一件明星同款就能暂时模糊阶层边界。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工厂女工省三个月工资买件印着小鳄鱼 logo 的 T 恤,领口的标志比工牌还重要 —— 不为耐穿,只为被问 “不便宜吧” 时能轻轻 “嗯” 一声。 传播学者胡泳说的 “向上攀比” 与 “女性消费崛起”,在泡泡玛特里拧成了一股绳:65% 的女性消费者捧着 Labubu,像捧着限量款口红,不为实用,只为摆在化妆台最显眼处等一句 “你也有这个”。她们攀比的对象已经不是隔壁工位的小张,而是屏幕里的 Lisa、蕾哈娜,是精修图里的 “顶配人生”。 诚实地讲,这种攀比最省力:不用住大平层、环游世界,几十到几百块的潮玩,就能买到 “假装融入” 的门票。 除了“与明星同款” 的片刻幻觉让Labubu爱好者上头,对于情侣而言,Labubu更是不平凡的存在。它的 “意义” 从不在塑料本身,而在 “一起抢过” 的细碎记忆,情侣们为 Labubu 熬的夜、跑的路、花的心思,说到底是给平淡日子找仪式","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12f0d84fe0691316a82684c32dfdf1c","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7d514e61b018d2bea85ca40f81513e6","width":"690","height":"62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f973ec5d90b887365db312f364e9760","width":"1080","height":"88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97110856748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9388609643280,"gmtCreate":1753192581880,"gmtModify":1753193074258,"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王兴兴抢跑 “具身智能” 红利,宇树产业链能否啖头汤? ","html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继6月完成C轮融资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宇树科技”)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有望于今年年内登陆A股,成为大陆市场的 “具身智能第一股”。 据证监会网站披露的《关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显示,该公司于2025年7月7日启动上市辅导流程,最快于今年10月完成,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宇树科技冲击IPO的动作,其实早有端倪。企查查信息显示,今年5月28日,宇树科技完成多项工商变更:市场主体类型由 “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 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未上市)”,同时完成了章程备案及投资人信息变更,涉及出资额与出资比例等内容。 根据我国证监会规定,企业登陆A股科创板需满足相关条件: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5%,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而据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透露,公司 2024 年营收已达 10 亿元;加之企业定位横跨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C39)与 “通用设备制造”(C34)双领域,显然已符合科创板上市要求。 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网红”企业,宇树科技仅用了九年时间。不过,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尚未形成市场刚需的背景下急于上市融资,难免会成为公众与投资者质疑的焦点。 王兴兴和股东要先上岸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创始人王兴兴直接持股26.9673%,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股 6.4754%,总计持股近 34%,是宇树科技第一大自然人股东,同时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与最大受益方。 资方层面,美团旗下的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8%;第三大股东是红杉中国旗下的宁波红杉科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6.9157%。此外,前十大股东中还包括雷军的顺为资本、中信证券旗下的金石投资、北京","list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继6月完成C轮融资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宇树科技”)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有望于今年年内登陆A股,成为大陆市场的 “具身智能第一股”。 据证监会网站披露的《关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显示,该公司于2025年7月7日启动上市辅导流程,最快于今年10月完成,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宇树科技冲击IPO的动作,其实早有端倪。企查查信息显示,今年5月28日,宇树科技完成多项工商变更:市场主体类型由 “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 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未上市)”,同时完成了章程备案及投资人信息变更,涉及出资额与出资比例等内容。 根据我国证监会规定,企业登陆A股科创板需满足相关条件: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5%,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而据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透露,公司 2024 年营收已达 10 亿元;加之企业定位横跨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C39)与 “通用设备制造”(C34)双领域,显然已符合科创板上市要求。 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网红”企业,宇树科技仅用了九年时间。不过,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尚未形成市场刚需的背景下急于上市融资,难免会成为公众与投资者质疑的焦点。 王兴兴和股东要先上岸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创始人王兴兴直接持股26.9673%,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股 6.4754%,总计持股近 34%,是宇树科技第一大自然人股东,同时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与最大受益方。 资方层面,美团旗下的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8%;第三大股东是红杉中国旗下的宁波红杉科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6.9157%。此外,前十大股东中还包括雷军的顺为资本、中信证券旗下的金石投资、北京","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继6月完成C轮融资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宇树科技”)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有望于今年年内登陆A股,成为大陆市场的 “具身智能第一股”。 据证监会网站披露的《关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显示,该公司于2025年7月7日启动上市辅导流程,最快于今年10月完成,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宇树科技冲击IPO的动作,其实早有端倪。企查查信息显示,今年5月28日,宇树科技完成多项工商变更:市场主体类型由 “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 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未上市)”,同时完成了章程备案及投资人信息变更,涉及出资额与出资比例等内容。 根据我国证监会规定,企业登陆A股科创板需满足相关条件: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5%,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而据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透露,公司 2024 年营收已达 10 亿元;加之企业定位横跨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C39)与 “通用设备制造”(C34)双领域,显然已符合科创板上市要求。 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网红”企业,宇树科技仅用了九年时间。不过,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尚未形成市场刚需的背景下急于上市融资,难免会成为公众与投资者质疑的焦点。 王兴兴和股东要先上岸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创始人王兴兴直接持股26.9673%,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股 6.4754%,总计持股近 34%,是宇树科技第一大自然人股东,同时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与最大受益方。 资方层面,美团旗下的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8%;第三大股东是红杉中国旗下的宁波红杉科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6.9157%。此外,前十大股东中还包括雷军的顺为资本、中信证券旗下的金石投资、北京","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25168fcf40baf0885a6bd35b1696","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21e80d48078282709c8c81c729d4a5b","width":"1065","height":"10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1144a11238fae4fde76eb1aa6e881b8","width":"1080","height":"71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93886096432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0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9,"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9520880644112,"gmtCreate":1753157605799,"gmtModify":1753159738835,"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独家|兼爱非攻:中日经贸友好发展的新路径 ","htmlText":"各位读者: 大家好! 《科技眼・看世界》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 随着《华尔街科技眼》与中日韩学界与商界资源的深度联动,三国经济发展与产业前景已成为《华尔街科技眼》的核心关注领域。作为旗下特色栏目,《科技眼・看世界》将始终秉持 “中华底蕴、东亚情怀、全球视野” 的理念,于周末为您奉上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精品内容 —— 从产业链协同的前沿观察,到文明互鉴的生动叙事,让您在字里行间读懂区域合作的脉动,看见科技与人文交织的世界图景。 近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副会长、国际亚洲共同体学会副理事长、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川村范行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作为长期深耕中日关系研究的学者,川村范行此次特别授权《华尔街科技眼》独家发布其演讲核心观点,旨在通过这一平台,向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分享他对中日邦交正常化历程、双边经贸合作深层逻辑及未来发展路径的真知灼见,为理解新时代的中日关系提供兼具历史纵深与现实观照的思考维度,正文为川村范行教授的观点文章(有删节)。 文:川村范行 发自武汉 图:Lonny 摄于东京 1937年7月7日,北京郊外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黑暗序幕。这场战争持续至1945年,战火从中国蔓延至亚洲乃至南太平洋绝大部分地区,给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其罪行罄竹难书。 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条约将\"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以法律形式制度化,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需特别指出的是,《中日联合声明》是基于两国政府共识,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则需经两国国会批准,具有更强法律效力。条约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图谋。”这一不","listText":"各位读者: 大家好! 《科技眼・看世界》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 随着《华尔街科技眼》与中日韩学界与商界资源的深度联动,三国经济发展与产业前景已成为《华尔街科技眼》的核心关注领域。作为旗下特色栏目,《科技眼・看世界》将始终秉持 “中华底蕴、东亚情怀、全球视野” 的理念,于周末为您奉上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精品内容 —— 从产业链协同的前沿观察,到文明互鉴的生动叙事,让您在字里行间读懂区域合作的脉动,看见科技与人文交织的世界图景。 近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副会长、国际亚洲共同体学会副理事长、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川村范行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作为长期深耕中日关系研究的学者,川村范行此次特别授权《华尔街科技眼》独家发布其演讲核心观点,旨在通过这一平台,向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分享他对中日邦交正常化历程、双边经贸合作深层逻辑及未来发展路径的真知灼见,为理解新时代的中日关系提供兼具历史纵深与现实观照的思考维度,正文为川村范行教授的观点文章(有删节)。 文:川村范行 发自武汉 图:Lonny 摄于东京 1937年7月7日,北京郊外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黑暗序幕。这场战争持续至1945年,战火从中国蔓延至亚洲乃至南太平洋绝大部分地区,给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其罪行罄竹难书。 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条约将\"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以法律形式制度化,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需特别指出的是,《中日联合声明》是基于两国政府共识,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则需经两国国会批准,具有更强法律效力。条约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图谋。”这一不","text":"各位读者: 大家好! 《科技眼・看世界》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 随着《华尔街科技眼》与中日韩学界与商界资源的深度联动,三国经济发展与产业前景已成为《华尔街科技眼》的核心关注领域。作为旗下特色栏目,《科技眼・看世界》将始终秉持 “中华底蕴、东亚情怀、全球视野” 的理念,于周末为您奉上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精品内容 —— 从产业链协同的前沿观察,到文明互鉴的生动叙事,让您在字里行间读懂区域合作的脉动,看见科技与人文交织的世界图景。 近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副会长、国际亚洲共同体学会副理事长、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川村范行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作为长期深耕中日关系研究的学者,川村范行此次特别授权《华尔街科技眼》独家发布其演讲核心观点,旨在通过这一平台,向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分享他对中日邦交正常化历程、双边经贸合作深层逻辑及未来发展路径的真知灼见,为理解新时代的中日关系提供兼具历史纵深与现实观照的思考维度,正文为川村范行教授的观点文章(有删节)。 文:川村范行 发自武汉 图:Lonny 摄于东京 1937年7月7日,北京郊外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黑暗序幕。这场战争持续至1945年,战火从中国蔓延至亚洲乃至南太平洋绝大部分地区,给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其罪行罄竹难书。 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条约将\"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以法律形式制度化,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需特别指出的是,《中日联合声明》是基于两国政府共识,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则需经两国国会批准,具有更强法律效力。条约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图谋。”这一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042476f1f07f20dd9dec3355c256f04","width":"1080","height":"60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191b2b54f386fa0e22250d80074a76d","width":"1080","height":"80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1f83af1e0d587b9920571a0f04f6b6d","width":"1080","height":"81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95208806441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9243463716944,"gmtCreate":1753157002670,"gmtModify":1753159700044,"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快评:黄峥要带Temu向前冲,公关部却釜底抽薪","html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黄峥总像个自觉与喧嚣保持距离的旁观者。当拼多多的市值借着消费降级一路攀高,将他推向财富峰顶时,这位创始人却始终往后退——减持股份,卸任CEO,首富的头衔于他,仿佛是件不合身的锦衣,未及加冕便忙着褪去。这种疏离,在一众追逐财富榜座次的企业家中间,像幅留白过多的水墨画,引人揣度:是看透了名利场的虚妄,还是早感知到巅峰之上的风急? 可拼多多的扩张轨迹,偏是另一番浓墨重彩的模样。在本土市场,它像株深谙水土的植物,那些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被部分消费者默许的营销设计——限时优惠的紧迫感营造、社交裂变的传播路径,都成了快速生长的养分。公关与法务的应对策略更像一套被反复复制的模板:遇争议便用技术手段强硬压制,逢追问则以投诉代替沟通,这种逻辑不仅限于本土,更在海外市场被体系化复制,俨然成了一套默认的方法论。 企查查的数据或许能印证这种倾向:2024年,拼多多法务处理的法律纠纷达 46364 件,其中被告案件 45323 件,仅侵害商标权、作品发行权、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纠纷就累计近 3 万件。反观同为电商企业的天猫与京东,2024 年处理的法律纠纷分别为 3094 件与 267 件,悬殊的数字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合规路径选择。更值得玩味的是,当这些数据被公开披露时,面对确凿无疑的信息,拼多多公关部的第一反应仍是试图通过投诉掩盖——这种应对方式,不仅显露出对公开信息的抗拒,更让人看到其处理争议时的路径依赖。 这套在本土被反复使用的逻辑,到了规则如织的韩国市场,却成了跨越文化的坎。多位韩国记者向《华尔街科技眼》反馈,在韩国媒体圈,拼多多早已被贴上了特定的标签:但凡涉及自身的敏感报道,往往不待任何沟通便直接祭出投诉手段。更令人费解的是,即便是基于确凿公开信息的报道,只要见诸笔端,拼多多在韩国市场也会频繁发起投诉,全无反思姿态,只剩强硬对抗的惯性。 本月初,韩国公平交易委员","list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黄峥总像个自觉与喧嚣保持距离的旁观者。当拼多多的市值借着消费降级一路攀高,将他推向财富峰顶时,这位创始人却始终往后退——减持股份,卸任CEO,首富的头衔于他,仿佛是件不合身的锦衣,未及加冕便忙着褪去。这种疏离,在一众追逐财富榜座次的企业家中间,像幅留白过多的水墨画,引人揣度:是看透了名利场的虚妄,还是早感知到巅峰之上的风急? 可拼多多的扩张轨迹,偏是另一番浓墨重彩的模样。在本土市场,它像株深谙水土的植物,那些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被部分消费者默许的营销设计——限时优惠的紧迫感营造、社交裂变的传播路径,都成了快速生长的养分。公关与法务的应对策略更像一套被反复复制的模板:遇争议便用技术手段强硬压制,逢追问则以投诉代替沟通,这种逻辑不仅限于本土,更在海外市场被体系化复制,俨然成了一套默认的方法论。 企查查的数据或许能印证这种倾向:2024年,拼多多法务处理的法律纠纷达 46364 件,其中被告案件 45323 件,仅侵害商标权、作品发行权、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纠纷就累计近 3 万件。反观同为电商企业的天猫与京东,2024 年处理的法律纠纷分别为 3094 件与 267 件,悬殊的数字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合规路径选择。更值得玩味的是,当这些数据被公开披露时,面对确凿无疑的信息,拼多多公关部的第一反应仍是试图通过投诉掩盖——这种应对方式,不仅显露出对公开信息的抗拒,更让人看到其处理争议时的路径依赖。 这套在本土被反复使用的逻辑,到了规则如织的韩国市场,却成了跨越文化的坎。多位韩国记者向《华尔街科技眼》反馈,在韩国媒体圈,拼多多早已被贴上了特定的标签:但凡涉及自身的敏感报道,往往不待任何沟通便直接祭出投诉手段。更令人费解的是,即便是基于确凿公开信息的报道,只要见诸笔端,拼多多在韩国市场也会频繁发起投诉,全无反思姿态,只剩强硬对抗的惯性。 本月初,韩国公平交易委员","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黄峥总像个自觉与喧嚣保持距离的旁观者。当拼多多的市值借着消费降级一路攀高,将他推向财富峰顶时,这位创始人却始终往后退——减持股份,卸任CEO,首富的头衔于他,仿佛是件不合身的锦衣,未及加冕便忙着褪去。这种疏离,在一众追逐财富榜座次的企业家中间,像幅留白过多的水墨画,引人揣度:是看透了名利场的虚妄,还是早感知到巅峰之上的风急? 可拼多多的扩张轨迹,偏是另一番浓墨重彩的模样。在本土市场,它像株深谙水土的植物,那些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被部分消费者默许的营销设计——限时优惠的紧迫感营造、社交裂变的传播路径,都成了快速生长的养分。公关与法务的应对策略更像一套被反复复制的模板:遇争议便用技术手段强硬压制,逢追问则以投诉代替沟通,这种逻辑不仅限于本土,更在海外市场被体系化复制,俨然成了一套默认的方法论。 企查查的数据或许能印证这种倾向:2024年,拼多多法务处理的法律纠纷达 46364 件,其中被告案件 45323 件,仅侵害商标权、作品发行权、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纠纷就累计近 3 万件。反观同为电商企业的天猫与京东,2024 年处理的法律纠纷分别为 3094 件与 267 件,悬殊的数字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合规路径选择。更值得玩味的是,当这些数据被公开披露时,面对确凿无疑的信息,拼多多公关部的第一反应仍是试图通过投诉掩盖——这种应对方式,不仅显露出对公开信息的抗拒,更让人看到其处理争议时的路径依赖。 这套在本土被反复使用的逻辑,到了规则如织的韩国市场,却成了跨越文化的坎。多位韩国记者向《华尔街科技眼》反馈,在韩国媒体圈,拼多多早已被贴上了特定的标签:但凡涉及自身的敏感报道,往往不待任何沟通便直接祭出投诉手段。更令人费解的是,即便是基于确凿公开信息的报道,只要见诸笔端,拼多多在韩国市场也会频繁发起投诉,全无反思姿态,只剩强硬对抗的惯性。 本月初,韩国公平交易委员","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3e130a118dfc50b71610f3d11cb10b0","width":"1079","height":"75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92434637169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2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7260050936576,"gmtCreate":1752673125775,"gmtModify":175267363587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东北空调销量暴增 8 倍:从 “空调洼地” 到安装排半月,这波热浪改写了什么?","htmlText":"文/Leon 发自大连 编辑/cc孙聪颖 2025年的夏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也更加炎热。其实并非错觉,自6月中旬开始,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极端高温频繁地登陆我国,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国家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大概率将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 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10天全国最高气温实况图(7月5日-14日)观察,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等省份普遍超过37℃。值得关注的是,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也罕见地出现了超35℃的高温,叠加热穹顶现象,体感上湿热难耐。作为曾经的“空调洼地”,东北地区在高温炙烤下也沦陷了。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6月23日-29日、6月30日-7月6日两周,黑龙江省线下空调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17.68%和438%,吉林省线下空调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28.76%和788.4%。(详情见:高温难耐,空调企业的钱袋子先鼓了起来) 同时,酷暑也拉动空调销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增长,6月30日-7月6日一周线上和线下市场分别达到了52.96%和113.61%的同比增长。在2024年空调内销规模下滑的情况下,今年的酷暑无疑成为了空调企业们提升销量的好机会,包括美的、格力、海尔三大白电巨头以及海信、小米等众多二线品牌纷纷下场,争夺市场增量。 东北销量激增 ,空调企业“南工北调” 作为纬度较高的地区,我国东三省居民对空调的需求远不如南方地区大,尤其是纬度更高的黑龙江。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1981-2010年哈尔滨7月平均气温最高仅为27.8℃。不过,随着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东北地区的空调安装量也稍有提升。(详情见:董明珠再怼小米另有隐情?今年空调卖不动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及2024年东北地区空调销量分别为356万台及389万台,市场规模远不及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产能方面,今年1-5","listText":"文/Leon 发自大连 编辑/cc孙聪颖 2025年的夏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也更加炎热。其实并非错觉,自6月中旬开始,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极端高温频繁地登陆我国,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国家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大概率将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 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10天全国最高气温实况图(7月5日-14日)观察,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等省份普遍超过37℃。值得关注的是,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也罕见地出现了超35℃的高温,叠加热穹顶现象,体感上湿热难耐。作为曾经的“空调洼地”,东北地区在高温炙烤下也沦陷了。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6月23日-29日、6月30日-7月6日两周,黑龙江省线下空调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17.68%和438%,吉林省线下空调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28.76%和788.4%。(详情见:高温难耐,空调企业的钱袋子先鼓了起来) 同时,酷暑也拉动空调销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增长,6月30日-7月6日一周线上和线下市场分别达到了52.96%和113.61%的同比增长。在2024年空调内销规模下滑的情况下,今年的酷暑无疑成为了空调企业们提升销量的好机会,包括美的、格力、海尔三大白电巨头以及海信、小米等众多二线品牌纷纷下场,争夺市场增量。 东北销量激增 ,空调企业“南工北调” 作为纬度较高的地区,我国东三省居民对空调的需求远不如南方地区大,尤其是纬度更高的黑龙江。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1981-2010年哈尔滨7月平均气温最高仅为27.8℃。不过,随着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东北地区的空调安装量也稍有提升。(详情见:董明珠再怼小米另有隐情?今年空调卖不动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及2024年东北地区空调销量分别为356万台及389万台,市场规模远不及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产能方面,今年1-5","text":"文/Leon 发自大连 编辑/cc孙聪颖 2025年的夏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也更加炎热。其实并非错觉,自6月中旬开始,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极端高温频繁地登陆我国,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国家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大概率将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 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10天全国最高气温实况图(7月5日-14日)观察,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等省份普遍超过37℃。值得关注的是,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也罕见地出现了超35℃的高温,叠加热穹顶现象,体感上湿热难耐。作为曾经的“空调洼地”,东北地区在高温炙烤下也沦陷了。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6月23日-29日、6月30日-7月6日两周,黑龙江省线下空调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17.68%和438%,吉林省线下空调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28.76%和788.4%。(详情见:高温难耐,空调企业的钱袋子先鼓了起来) 同时,酷暑也拉动空调销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增长,6月30日-7月6日一周线上和线下市场分别达到了52.96%和113.61%的同比增长。在2024年空调内销规模下滑的情况下,今年的酷暑无疑成为了空调企业们提升销量的好机会,包括美的、格力、海尔三大白电巨头以及海信、小米等众多二线品牌纷纷下场,争夺市场增量。 东北销量激增 ,空调企业“南工北调” 作为纬度较高的地区,我国东三省居民对空调的需求远不如南方地区大,尤其是纬度更高的黑龙江。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1981-2010年哈尔滨7月平均气温最高仅为27.8℃。不过,随着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东北地区的空调安装量也稍有提升。(详情见:董明珠再怼小米另有隐情?今年空调卖不动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及2024年东北地区空调销量分别为356万台及389万台,市场规模远不及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产能方面,今年1-5","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7b082cc67478c983d9e2a8bf7bd81c1","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319b6b5027e0a4556250bb3f52a8b3f","width":"533","height":"45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ee0d9db08a715c721cefdb5c10bd76d","width":"1080","height":"62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72600509365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8,"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6348104397040,"gmtCreate":1752463499173,"gmtModify":1752463806984,"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女校长诈骗数千万为游戏充值,国产游戏缘何“氪金”不止? ","html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近日,备受关注的“女校长诈骗数千万充值游戏”一案,在四川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 据报道称,此案的涉案人童敏,生前曾任泸州某知名民办学校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童敏以投资建设幼儿园、培训学校等为由,诈骗亲朋好友5000余万元,其中超3000万元用于充值网易旗下游戏《大唐无双》。(详情见:女校长涉嫌诈骗5000万跳江身亡,3000余万充值游戏) 由于童敏已于2021年5月31日跳江自杀,泸州江阳警方依法撤销刑事案件。29名被害人遂转向民事诉讼,起诉童敏财产继承人即童某荣(童敏父亲)、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及财付通支付系统有限公司,要求网易返还3100余万元的充值款、财付通返还220余万元的支付款项,并由童某荣通过继承的方式将上述款项返还给原告。2024年10月12日,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李某学等29人的诉讼请求。 二审庭审中,29名原告上诉人撤回对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审起诉和上诉,主要诉请广州网易公司返还游戏充值款。二审法庭要求上诉人、被上诉人在一周内提供新的调解方案,否则将依法宣判。 此次庭审,再次将涉事游戏公司网易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公众的质疑点集中在:什么游戏能充值3000万元? 据资料显示,《大唐无双》是一款上线于2010年的2.5D端游网游(PC端),主打爽快战斗和PK,网易内部对此游戏极为重视,曾聘请甄子丹、林志玲等当红明星代言。2017年初,该游戏的手游版本在全平台公测,进一步扩大了游戏玩家群体。 近年来,随着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的扩大、叠加手机支付的普及和便利性,游戏“氪金”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方式。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关于游戏“氪金”的乱象,比如“80后国企财务总监贪污公款、游戏充值百万”“12岁男孩游戏充值十余万元无法追回”等。 作为国家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传统的“游戏有罪论”片面且狭隘,在逻辑","list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近日,备受关注的“女校长诈骗数千万充值游戏”一案,在四川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 据报道称,此案的涉案人童敏,生前曾任泸州某知名民办学校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童敏以投资建设幼儿园、培训学校等为由,诈骗亲朋好友5000余万元,其中超3000万元用于充值网易旗下游戏《大唐无双》。(详情见:女校长涉嫌诈骗5000万跳江身亡,3000余万充值游戏) 由于童敏已于2021年5月31日跳江自杀,泸州江阳警方依法撤销刑事案件。29名被害人遂转向民事诉讼,起诉童敏财产继承人即童某荣(童敏父亲)、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及财付通支付系统有限公司,要求网易返还3100余万元的充值款、财付通返还220余万元的支付款项,并由童某荣通过继承的方式将上述款项返还给原告。2024年10月12日,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李某学等29人的诉讼请求。 二审庭审中,29名原告上诉人撤回对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审起诉和上诉,主要诉请广州网易公司返还游戏充值款。二审法庭要求上诉人、被上诉人在一周内提供新的调解方案,否则将依法宣判。 此次庭审,再次将涉事游戏公司网易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公众的质疑点集中在:什么游戏能充值3000万元? 据资料显示,《大唐无双》是一款上线于2010年的2.5D端游网游(PC端),主打爽快战斗和PK,网易内部对此游戏极为重视,曾聘请甄子丹、林志玲等当红明星代言。2017年初,该游戏的手游版本在全平台公测,进一步扩大了游戏玩家群体。 近年来,随着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的扩大、叠加手机支付的普及和便利性,游戏“氪金”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方式。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关于游戏“氪金”的乱象,比如“80后国企财务总监贪污公款、游戏充值百万”“12岁男孩游戏充值十余万元无法追回”等。 作为国家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传统的“游戏有罪论”片面且狭隘,在逻辑","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近日,备受关注的“女校长诈骗数千万充值游戏”一案,在四川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 据报道称,此案的涉案人童敏,生前曾任泸州某知名民办学校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童敏以投资建设幼儿园、培训学校等为由,诈骗亲朋好友5000余万元,其中超3000万元用于充值网易旗下游戏《大唐无双》。(详情见:女校长涉嫌诈骗5000万跳江身亡,3000余万充值游戏) 由于童敏已于2021年5月31日跳江自杀,泸州江阳警方依法撤销刑事案件。29名被害人遂转向民事诉讼,起诉童敏财产继承人即童某荣(童敏父亲)、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及财付通支付系统有限公司,要求网易返还3100余万元的充值款、财付通返还220余万元的支付款项,并由童某荣通过继承的方式将上述款项返还给原告。2024年10月12日,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李某学等29人的诉讼请求。 二审庭审中,29名原告上诉人撤回对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审起诉和上诉,主要诉请广州网易公司返还游戏充值款。二审法庭要求上诉人、被上诉人在一周内提供新的调解方案,否则将依法宣判。 此次庭审,再次将涉事游戏公司网易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公众的质疑点集中在:什么游戏能充值3000万元? 据资料显示,《大唐无双》是一款上线于2010年的2.5D端游网游(PC端),主打爽快战斗和PK,网易内部对此游戏极为重视,曾聘请甄子丹、林志玲等当红明星代言。2017年初,该游戏的手游版本在全平台公测,进一步扩大了游戏玩家群体。 近年来,随着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的扩大、叠加手机支付的普及和便利性,游戏“氪金”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方式。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关于游戏“氪金”的乱象,比如“80后国企财务总监贪污公款、游戏充值百万”“12岁男孩游戏充值十余万元无法追回”等。 作为国家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传统的“游戏有罪论”片面且狭隘,在逻辑","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2b41de48c9ba4dddb6b2adaeac8b973","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a3bf094769a65332b7b5537acfd1f0c","width":"691","height":"43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8013110e224b453a873469c21cf107c","width":"693","height":"35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63481043970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5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4423810978144,"gmtCreate":1751973514424,"gmtModify":1751980535812,"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独家|在韩美国人举牌抗议高物价:韩国新旧政权交替下的民生困局 ","htmlText":"各位读者: 大家好! 《科技眼·看世界》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让我们来关注韩国新旧政权交替下的民生困局。 在尹锡悦时代遗留下的物价困局中,韩国社会仍在承受着经济失衡的阵痛。 尽管李在明政府已试图扭转局面,但民生问题的积弊非一日之寒,物价飞涨的余波仍在持续冲击着普通民众的生活。 图/文:cc孙聪颖(发自首尔) 在车水马龙的江南地铁站旁,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国男子手持纸牌伫立街头,纸板上用黑色的韩文写着:“江南物价疯了!\"路人行色匆匆,对此抗议场景早已见怪不怪——在前任总统尹锡悦执政时期,韩国物价的疯狂早已超越想象。 江南地铁占举牌抗议物价的美国人 沿着汉江向西,踏入烟火气浓郁的江西区,某家并无显著溢价可能的餐馆内,电子价目表赫然显示:一盘辣炒猪肉标价20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5元)。这个价格,足够在东京新宿的居酒屋点上三份精致的下酒菜,或是在首尔五年前的夜市里饱餐两顿。 餐厅人民币百元以上的普通炒菜 韩国物价飞涨,如同汹涌潮水般席卷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首尔马场洞市场,韩牛价格飙升至10万韩元/公斤,普通民众只能望而却步;承载国民饮食记忆的白菜,价格也一路狂飙;交通出行成本同样大幅提高,地铁票涨幅达10.7%,出租车调价更是让市民出行压力倍增。 2023年2月1日凌晨4时起,首尔市中型出租车起步价从3800韩元上调到4800韩元,涨幅26.3%,起步里程从2公里缩短至1.6公里 ,后续里程运价及低速等候费的计费标准也更加严苛。 这些数字的变动,直接刺痛着每个普通家庭的钱包。而对于以车为家、靠方向盘讨生活的出租车司机们来说,这场物价风暴带来的更是切肤之痛。 与此同时,韩国就业市场也陷入泥潭。据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整体失业率攀升至4.2%,青年(15-29岁)失业率更是突破8%。大量中小企业因经营困难裁员,服务业、制造业岗位流失严重,摩擦性失业问题尤为突出。 求职者与","listText":"各位读者: 大家好! 《科技眼·看世界》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让我们来关注韩国新旧政权交替下的民生困局。 在尹锡悦时代遗留下的物价困局中,韩国社会仍在承受着经济失衡的阵痛。 尽管李在明政府已试图扭转局面,但民生问题的积弊非一日之寒,物价飞涨的余波仍在持续冲击着普通民众的生活。 图/文:cc孙聪颖(发自首尔) 在车水马龙的江南地铁站旁,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国男子手持纸牌伫立街头,纸板上用黑色的韩文写着:“江南物价疯了!\"路人行色匆匆,对此抗议场景早已见怪不怪——在前任总统尹锡悦执政时期,韩国物价的疯狂早已超越想象。 江南地铁占举牌抗议物价的美国人 沿着汉江向西,踏入烟火气浓郁的江西区,某家并无显著溢价可能的餐馆内,电子价目表赫然显示:一盘辣炒猪肉标价20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5元)。这个价格,足够在东京新宿的居酒屋点上三份精致的下酒菜,或是在首尔五年前的夜市里饱餐两顿。 餐厅人民币百元以上的普通炒菜 韩国物价飞涨,如同汹涌潮水般席卷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首尔马场洞市场,韩牛价格飙升至10万韩元/公斤,普通民众只能望而却步;承载国民饮食记忆的白菜,价格也一路狂飙;交通出行成本同样大幅提高,地铁票涨幅达10.7%,出租车调价更是让市民出行压力倍增。 2023年2月1日凌晨4时起,首尔市中型出租车起步价从3800韩元上调到4800韩元,涨幅26.3%,起步里程从2公里缩短至1.6公里 ,后续里程运价及低速等候费的计费标准也更加严苛。 这些数字的变动,直接刺痛着每个普通家庭的钱包。而对于以车为家、靠方向盘讨生活的出租车司机们来说,这场物价风暴带来的更是切肤之痛。 与此同时,韩国就业市场也陷入泥潭。据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整体失业率攀升至4.2%,青年(15-29岁)失业率更是突破8%。大量中小企业因经营困难裁员,服务业、制造业岗位流失严重,摩擦性失业问题尤为突出。 求职者与","text":"各位读者: 大家好! 《科技眼·看世界》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让我们来关注韩国新旧政权交替下的民生困局。 在尹锡悦时代遗留下的物价困局中,韩国社会仍在承受着经济失衡的阵痛。 尽管李在明政府已试图扭转局面,但民生问题的积弊非一日之寒,物价飞涨的余波仍在持续冲击着普通民众的生活。 图/文:cc孙聪颖(发自首尔) 在车水马龙的江南地铁站旁,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国男子手持纸牌伫立街头,纸板上用黑色的韩文写着:“江南物价疯了!\"路人行色匆匆,对此抗议场景早已见怪不怪——在前任总统尹锡悦执政时期,韩国物价的疯狂早已超越想象。 江南地铁占举牌抗议物价的美国人 沿着汉江向西,踏入烟火气浓郁的江西区,某家并无显著溢价可能的餐馆内,电子价目表赫然显示:一盘辣炒猪肉标价20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5元)。这个价格,足够在东京新宿的居酒屋点上三份精致的下酒菜,或是在首尔五年前的夜市里饱餐两顿。 餐厅人民币百元以上的普通炒菜 韩国物价飞涨,如同汹涌潮水般席卷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首尔马场洞市场,韩牛价格飙升至10万韩元/公斤,普通民众只能望而却步;承载国民饮食记忆的白菜,价格也一路狂飙;交通出行成本同样大幅提高,地铁票涨幅达10.7%,出租车调价更是让市民出行压力倍增。 2023年2月1日凌晨4时起,首尔市中型出租车起步价从3800韩元上调到4800韩元,涨幅26.3%,起步里程从2公里缩短至1.6公里 ,后续里程运价及低速等候费的计费标准也更加严苛。 这些数字的变动,直接刺痛着每个普通家庭的钱包。而对于以车为家、靠方向盘讨生活的出租车司机们来说,这场物价风暴带来的更是切肤之痛。 与此同时,韩国就业市场也陷入泥潭。据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整体失业率攀升至4.2%,青年(15-29岁)失业率更是突破8%。大量中小企业因经营困难裁员,服务业、制造业岗位流失严重,摩擦性失业问题尤为突出。 求职者与","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586422a41616632e09f071ce28f6ea6","width":"1080","height":"143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fe7a6bb55baea62d1e354fe1ab9f3b8","width":"1080","height":"89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e3e834385c54cda778df0d389510d9b","width":"1080","height":"144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44238109781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1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4421002944848,"gmtCreate":1751973094846,"gmtModify":1751980535811,"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石头科技赴港上市之际,创维代工的洗衣机业务突发大裁员","html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当科沃斯押注具身智能赛道、追觅全面进军大家电领域时,清洁家电头部企业石头科技正以另一种方式寻求破局 —— 近日,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摩根大通与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若上市成功,其将成为国内清洁家电行业首家实现 A+H 两地上市的企业。 然而就在冲刺港股的关键期,石头科技被卷入裁员风波。据《经济参考报》披露,其南京洗衣机事业部裁员比例超 70%,涉及产品项目组、供应链团队等核心部门,赔偿方案为 N+2。针对此事,公司客服回应称 \"各项业务有序推进,持续投入团队建设\"。 裁员动作与新业务裁撤的背后,折射出企业当下的经营压力:2025 年一季度,石头科技营收同比激增 86.2% 至 23.5 亿元,归母净利润却下滑33%至 2.67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录得 - 4218.67 万元,陷入 \"增收不增利\" 的尴尬境地。 自 2020 年登陆 A 股以来,石头科技股价从 384 元 / 股的历史高位持续下探,当前跌幅近六成,投资者信心受挫。此次赴港上市,既是为缓解现金流压力的 “开源” 之举,也是试图通过资本市场扩张支撑扫地机器人以外的业务转型。(详情见:关键股东频繁套现“唱空”,石头科技增长神话破灭) 但一边推进港股 IPO、一边收缩新业务的矛盾操作,暴露出其战略路径的摇摆 —— 当科沃斯以技术壁垒构建护城河、追觅以品类扩张抢占市场时,石头科技能否在资本与业务的双重博弈中找到平衡点,仍需时间验证。 销售费用高企,增收不增利 根据港交所招股书披露,2024 年石头科技以 23.4% 的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 GMV 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达 53.5%,展现出较强的国际化竞争力。但同期 119.4 亿元的营收仅实现 19.76 亿元净利润,净利率 16.55% 为近三年最低水平,盈利效率面临明显压力。 2","list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当科沃斯押注具身智能赛道、追觅全面进军大家电领域时,清洁家电头部企业石头科技正以另一种方式寻求破局 —— 近日,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摩根大通与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若上市成功,其将成为国内清洁家电行业首家实现 A+H 两地上市的企业。 然而就在冲刺港股的关键期,石头科技被卷入裁员风波。据《经济参考报》披露,其南京洗衣机事业部裁员比例超 70%,涉及产品项目组、供应链团队等核心部门,赔偿方案为 N+2。针对此事,公司客服回应称 \"各项业务有序推进,持续投入团队建设\"。 裁员动作与新业务裁撤的背后,折射出企业当下的经营压力:2025 年一季度,石头科技营收同比激增 86.2% 至 23.5 亿元,归母净利润却下滑33%至 2.67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录得 - 4218.67 万元,陷入 \"增收不增利\" 的尴尬境地。 自 2020 年登陆 A 股以来,石头科技股价从 384 元 / 股的历史高位持续下探,当前跌幅近六成,投资者信心受挫。此次赴港上市,既是为缓解现金流压力的 “开源” 之举,也是试图通过资本市场扩张支撑扫地机器人以外的业务转型。(详情见:关键股东频繁套现“唱空”,石头科技增长神话破灭) 但一边推进港股 IPO、一边收缩新业务的矛盾操作,暴露出其战略路径的摇摆 —— 当科沃斯以技术壁垒构建护城河、追觅以品类扩张抢占市场时,石头科技能否在资本与业务的双重博弈中找到平衡点,仍需时间验证。 销售费用高企,增收不增利 根据港交所招股书披露,2024 年石头科技以 23.4% 的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 GMV 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达 53.5%,展现出较强的国际化竞争力。但同期 119.4 亿元的营收仅实现 19.76 亿元净利润,净利率 16.55% 为近三年最低水平,盈利效率面临明显压力。 2","text":"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当科沃斯押注具身智能赛道、追觅全面进军大家电领域时,清洁家电头部企业石头科技正以另一种方式寻求破局 —— 近日,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摩根大通与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若上市成功,其将成为国内清洁家电行业首家实现 A+H 两地上市的企业。 然而就在冲刺港股的关键期,石头科技被卷入裁员风波。据《经济参考报》披露,其南京洗衣机事业部裁员比例超 70%,涉及产品项目组、供应链团队等核心部门,赔偿方案为 N+2。针对此事,公司客服回应称 \"各项业务有序推进,持续投入团队建设\"。 裁员动作与新业务裁撤的背后,折射出企业当下的经营压力:2025 年一季度,石头科技营收同比激增 86.2% 至 23.5 亿元,归母净利润却下滑33%至 2.67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录得 - 4218.67 万元,陷入 \"增收不增利\" 的尴尬境地。 自 2020 年登陆 A 股以来,石头科技股价从 384 元 / 股的历史高位持续下探,当前跌幅近六成,投资者信心受挫。此次赴港上市,既是为缓解现金流压力的 “开源” 之举,也是试图通过资本市场扩张支撑扫地机器人以外的业务转型。(详情见:关键股东频繁套现“唱空”,石头科技增长神话破灭) 但一边推进港股 IPO、一边收缩新业务的矛盾操作,暴露出其战略路径的摇摆 —— 当科沃斯以技术壁垒构建护城河、追觅以品类扩张抢占市场时,石头科技能否在资本与业务的双重博弈中找到平衡点,仍需时间验证。 销售费用高企,增收不增利 根据港交所招股书披露,2024 年石头科技以 23.4% 的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 GMV 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达 53.5%,展现出较强的国际化竞争力。但同期 119.4 亿元的营收仅实现 19.76 亿元净利润,净利率 16.55% 为近三年最低水平,盈利效率面临明显压力。 2","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f5043dbe1abd7c8077352148db4bb68","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64224277ce72eedb9f70f402908720e","width":"692","height":"44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ca45284f7ad04e8ea6914caaa491b7a","width":"889","height":"90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44210029448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6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hots":[{"id":652855636,"gmtCreate":1684457201525,"gmtModify":1684459699553,"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文心一言排名垫底,却成为百度业绩增长杠杆","htmlText":"文/侯煜 编辑/罗卿 知识增强大预言模式文心一言发布后,百度公司热度大幅提升,文心一言到底能为百度的业绩带来多大的增益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近日,百度(NASDAQ:BIDU/09888.HK)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第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营收和利润双双超市场预期。 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企业持续降本增效的措施,百度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百度核心交出了一份稳健的业绩答卷,收入较前季度增速加快,经营利润率得到改善,实现经营杠杆效应。 今年3月,百度在全球大厂中首先发布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提前录播的展示环节为业界提供了满满的槽点,发布会当天股价也急速下跌。一周前,中文通用大模型综合性基准(SuperCLUE)测试结果发布,模型能力评分中“星火认知大模型”总分在国内排行第一,文心一言垫底。 CLUE(Chines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ation)是中文自然语言理解最权威测评榜单之一,包含了文本分类、阅读理解、句间关系等众多语义分析和语义理解类子任务。SuperCLUE是其针对中文可用的通用大模型的一个测评基准。 不过对于产业界而言,与文心之间的合作意向却络绎不绝。今年2月,海信视像科技(600060.SH)、美的集团(000333.SZ)已经成为百度“文心一言”的先行体验官。 从一季度业绩来看,百度公司多个板块业绩的提升也都受益于文心一言的发布,文心一言也成为撬动业绩增长的新杠杆。 李彦宏介绍,百度已经开始内测百度搜索的升级版,通过结合此前发布的预训练语言大模型“文心一言”的能力,为用户提供对话互动、简化搜索结果等功能;百度文库","listText":"文/侯煜 编辑/罗卿 知识增强大预言模式文心一言发布后,百度公司热度大幅提升,文心一言到底能为百度的业绩带来多大的增益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近日,百度(NASDAQ:BIDU/09888.HK)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第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营收和利润双双超市场预期。 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企业持续降本增效的措施,百度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百度核心交出了一份稳健的业绩答卷,收入较前季度增速加快,经营利润率得到改善,实现经营杠杆效应。 今年3月,百度在全球大厂中首先发布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提前录播的展示环节为业界提供了满满的槽点,发布会当天股价也急速下跌。一周前,中文通用大模型综合性基准(SuperCLUE)测试结果发布,模型能力评分中“星火认知大模型”总分在国内排行第一,文心一言垫底。 CLUE(Chines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ation)是中文自然语言理解最权威测评榜单之一,包含了文本分类、阅读理解、句间关系等众多语义分析和语义理解类子任务。SuperCLUE是其针对中文可用的通用大模型的一个测评基准。 不过对于产业界而言,与文心之间的合作意向却络绎不绝。今年2月,海信视像科技(600060.SH)、美的集团(000333.SZ)已经成为百度“文心一言”的先行体验官。 从一季度业绩来看,百度公司多个板块业绩的提升也都受益于文心一言的发布,文心一言也成为撬动业绩增长的新杠杆。 李彦宏介绍,百度已经开始内测百度搜索的升级版,通过结合此前发布的预训练语言大模型“文心一言”的能力,为用户提供对话互动、简化搜索结果等功能;百度文库","text":"文/侯煜 编辑/罗卿 知识增强大预言模式文心一言发布后,百度公司热度大幅提升,文心一言到底能为百度的业绩带来多大的增益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近日,百度(NASDAQ:BIDU/09888.HK)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第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营收和利润双双超市场预期。 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企业持续降本增效的措施,百度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百度核心交出了一份稳健的业绩答卷,收入较前季度增速加快,经营利润率得到改善,实现经营杠杆效应。 今年3月,百度在全球大厂中首先发布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提前录播的展示环节为业界提供了满满的槽点,发布会当天股价也急速下跌。一周前,中文通用大模型综合性基准(SuperCLUE)测试结果发布,模型能力评分中“星火认知大模型”总分在国内排行第一,文心一言垫底。 CLUE(Chines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ation)是中文自然语言理解最权威测评榜单之一,包含了文本分类、阅读理解、句间关系等众多语义分析和语义理解类子任务。SuperCLUE是其针对中文可用的通用大模型的一个测评基准。 不过对于产业界而言,与文心之间的合作意向却络绎不绝。今年2月,海信视像科技(600060.SH)、美的集团(000333.SZ)已经成为百度“文心一言”的先行体验官。 从一季度业绩来看,百度公司多个板块业绩的提升也都受益于文心一言的发布,文心一言也成为撬动业绩增长的新杠杆。 李彦宏介绍,百度已经开始内测百度搜索的升级版,通过结合此前发布的预训练语言大模型“文心一言”的能力,为用户提供对话互动、简化搜索结果等功能;百度文库","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6109ccb4cd8c3e99940af4ff5068b59","width":"1079","height":"84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bacc23a550d7c4ce608778ad4536172","width":"108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c6f2599f9390d1d814da452e311df46","width":"1280","height":"71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6,"commentSize":6,"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6528556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06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479274686403159","authorId":"3479274686403159","name":"去二三四五","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ef297533aecf0ca9678e827319cd033","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479274686403159","authorIdStr":"3479274686403159"},"content":"第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百度其实很迷人","text":"第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百度其实很迷人","html":"第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百度其实很迷人"}],"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53794877,"gmtCreate":1681264239099,"gmtModify":1681266142267,"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微波炉大王格兰仕发力预制菜市场","htmlText":"格兰仕一年一度的中国市场年会人气很旺,展示区现场更是热闹非凡。之前的西式下午茶如今被预制菜盛宴所代替。有意思的是,与会嘉宾只需要自己动手,就可以尽享美味。这些嘉宾从预制菜自动贩卖机里取出“豉汁排骨”、“紫金酱凤爪”等特色预制菜,一键启动格兰仕微波炉智能匹配的最佳烹饪模式,几分钟后,就可以得到一份中式美味。一位外宾手持一份热气萦绕、汤汁香浓的金汤花胶鸡,赞叹不已。 在此次年会上,格兰仕升级发布II代预制菜微波炉和预制菜“无人零售+智能烹饪”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与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及广州酒家、陶陶居、西贝餐饮、喜市多、国联水产、蒸烩煮、日冷食品等预制菜产业链优秀企业发起成立“中国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 据了解,“中国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企业面向市场供应的预制菜产品,都能通过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扫码”,让用户一键享受地道的预制美味。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卫红指出,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快节奏时代, “预制菜+微波炉”无疑是简便、快捷就餐的首选最佳方案之一。 预制菜的出现,掀起了微波炉销售的小高潮。如何保证风味最大程度还原、营养物质最大程度保留,已经成为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显示,61.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有待提升。 为了更大程度还原预制菜的口感,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在使用场景、操作体验、用户需求等方面全面智慧升级。去年9月格兰仕发布了世界首台预制菜微波。II代预制菜微波炉则在之前初代产品的基础上,升级搭载智能餐厨解决方案,配置智能扫码感应区与智慧触屏,通过扫码快速识别预制菜的品牌、菜品种类、分量等信息,智能匹配最佳烹饪程序。微波炉内置专业菜单,每道菜品经过上万次测试验证,搭配专属火力,高度还原菜品原本口感。 立足种类繁琐的预制菜烹饪需要,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设置无限量菜单,长期针对预制菜菜单更新定","listText":"格兰仕一年一度的中国市场年会人气很旺,展示区现场更是热闹非凡。之前的西式下午茶如今被预制菜盛宴所代替。有意思的是,与会嘉宾只需要自己动手,就可以尽享美味。这些嘉宾从预制菜自动贩卖机里取出“豉汁排骨”、“紫金酱凤爪”等特色预制菜,一键启动格兰仕微波炉智能匹配的最佳烹饪模式,几分钟后,就可以得到一份中式美味。一位外宾手持一份热气萦绕、汤汁香浓的金汤花胶鸡,赞叹不已。 在此次年会上,格兰仕升级发布II代预制菜微波炉和预制菜“无人零售+智能烹饪”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与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及广州酒家、陶陶居、西贝餐饮、喜市多、国联水产、蒸烩煮、日冷食品等预制菜产业链优秀企业发起成立“中国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 据了解,“中国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企业面向市场供应的预制菜产品,都能通过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扫码”,让用户一键享受地道的预制美味。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卫红指出,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快节奏时代, “预制菜+微波炉”无疑是简便、快捷就餐的首选最佳方案之一。 预制菜的出现,掀起了微波炉销售的小高潮。如何保证风味最大程度还原、营养物质最大程度保留,已经成为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显示,61.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有待提升。 为了更大程度还原预制菜的口感,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在使用场景、操作体验、用户需求等方面全面智慧升级。去年9月格兰仕发布了世界首台预制菜微波。II代预制菜微波炉则在之前初代产品的基础上,升级搭载智能餐厨解决方案,配置智能扫码感应区与智慧触屏,通过扫码快速识别预制菜的品牌、菜品种类、分量等信息,智能匹配最佳烹饪程序。微波炉内置专业菜单,每道菜品经过上万次测试验证,搭配专属火力,高度还原菜品原本口感。 立足种类繁琐的预制菜烹饪需要,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设置无限量菜单,长期针对预制菜菜单更新定","text":"格兰仕一年一度的中国市场年会人气很旺,展示区现场更是热闹非凡。之前的西式下午茶如今被预制菜盛宴所代替。有意思的是,与会嘉宾只需要自己动手,就可以尽享美味。这些嘉宾从预制菜自动贩卖机里取出“豉汁排骨”、“紫金酱凤爪”等特色预制菜,一键启动格兰仕微波炉智能匹配的最佳烹饪模式,几分钟后,就可以得到一份中式美味。一位外宾手持一份热气萦绕、汤汁香浓的金汤花胶鸡,赞叹不已。 在此次年会上,格兰仕升级发布II代预制菜微波炉和预制菜“无人零售+智能烹饪”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与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及广州酒家、陶陶居、西贝餐饮、喜市多、国联水产、蒸烩煮、日冷食品等预制菜产业链优秀企业发起成立“中国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 据了解,“中国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企业面向市场供应的预制菜产品,都能通过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扫码”,让用户一键享受地道的预制美味。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卫红指出,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快节奏时代, “预制菜+微波炉”无疑是简便、快捷就餐的首选最佳方案之一。 预制菜的出现,掀起了微波炉销售的小高潮。如何保证风味最大程度还原、营养物质最大程度保留,已经成为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显示,61.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有待提升。 为了更大程度还原预制菜的口感,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在使用场景、操作体验、用户需求等方面全面智慧升级。去年9月格兰仕发布了世界首台预制菜微波。II代预制菜微波炉则在之前初代产品的基础上,升级搭载智能餐厨解决方案,配置智能扫码感应区与智慧触屏,通过扫码快速识别预制菜的品牌、菜品种类、分量等信息,智能匹配最佳烹饪程序。微波炉内置专业菜单,每道菜品经过上万次测试验证,搭配专属火力,高度还原菜品原本口感。 立足种类繁琐的预制菜烹饪需要,格兰仕II代预制菜微波炉设置无限量菜单,长期针对预制菜菜单更新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3200afebfc1cba6b0d935490317c896","width":"108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c47874792786cdf771f925a486d1648","width":"1079","height":"84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1318d1b723dcf3b572b48dac6d399f9","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6,"commentSize":7,"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53794877","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46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3434073,"gmtCreate":1671592477093,"gmtModify":1671592676203,"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小米手机的高端战略,易复制吗?","htmlText":"文/杨晓羽 郭楚妤 编辑/苏慧 近日,“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公司热度持续不减。 12月11日,小米公司交出了手机高端化三年期的答卷——小米13 。和之前的机型相比,小米13的定价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小米MIX Fold 2的起始定价也大幅提升至8999元。 小米创始人雷军称:“回首过去三年,高端化战略深刻影响着小米,并深度改变了小米。今天发布的小米13、MIUI 14,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小米已经开始。” 一直以来,小米凭借“高性价比”占领用户心智,三年前,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溢价,小米在中国市场尝试启动高端战略。 三年间,随着高端产品的不断迭代和渗透,在中国市场,小米逐步改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认知,在高端消费市场亦俘获了一定数量的粉丝。 作为国际经营的品牌,高端化战略不能局限于本土市场。对于小米而言,中国以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在国际市场,小米能否讲好高端化的故事? 在高端市场寻找机会 2020年小米宣布高端化的一幕仍然清晰。当时也是在年终岁尾,小米推出了年度压轴之作小米11。小米试图摘掉高性价比的标签,借新机强化“科技立业”的形象,进而实现品牌进阶。(详情见:小米的阶层跃迁实验) 当时雷军称,“2020年是小米品牌高端化的元年,我们的手机第一次达到了6999的价格,受到了米粉的欢迎,高端化首战告捷”。这一年小米手机出货量重回全球前三,股价也重回两年前的发行价。 高端化是小米的夙愿,这与中低端手机市场不断萎缩有直接关系。公开数据显示,消费者换机周期已拉长至40个月以上——这意味着三四年不换新手机,但主要受冲击的是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相对保持平稳。今年在中国市场,3000元以上高端手机的份额就在逆势上升。 也就是说,高端手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地位。Strategy Analytics预计,从2022年起高端智能手机将取代中端手机,成为智能手机销量","listText":"文/杨晓羽 郭楚妤 编辑/苏慧 近日,“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公司热度持续不减。 12月11日,小米公司交出了手机高端化三年期的答卷——小米13 。和之前的机型相比,小米13的定价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小米MIX Fold 2的起始定价也大幅提升至8999元。 小米创始人雷军称:“回首过去三年,高端化战略深刻影响着小米,并深度改变了小米。今天发布的小米13、MIUI 14,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小米已经开始。” 一直以来,小米凭借“高性价比”占领用户心智,三年前,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溢价,小米在中国市场尝试启动高端战略。 三年间,随着高端产品的不断迭代和渗透,在中国市场,小米逐步改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认知,在高端消费市场亦俘获了一定数量的粉丝。 作为国际经营的品牌,高端化战略不能局限于本土市场。对于小米而言,中国以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在国际市场,小米能否讲好高端化的故事? 在高端市场寻找机会 2020年小米宣布高端化的一幕仍然清晰。当时也是在年终岁尾,小米推出了年度压轴之作小米11。小米试图摘掉高性价比的标签,借新机强化“科技立业”的形象,进而实现品牌进阶。(详情见:小米的阶层跃迁实验) 当时雷军称,“2020年是小米品牌高端化的元年,我们的手机第一次达到了6999的价格,受到了米粉的欢迎,高端化首战告捷”。这一年小米手机出货量重回全球前三,股价也重回两年前的发行价。 高端化是小米的夙愿,这与中低端手机市场不断萎缩有直接关系。公开数据显示,消费者换机周期已拉长至40个月以上——这意味着三四年不换新手机,但主要受冲击的是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相对保持平稳。今年在中国市场,3000元以上高端手机的份额就在逆势上升。 也就是说,高端手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地位。Strategy Analytics预计,从2022年起高端智能手机将取代中端手机,成为智能手机销量","text":"文/杨晓羽 郭楚妤 编辑/苏慧 近日,“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公司热度持续不减。 12月11日,小米公司交出了手机高端化三年期的答卷——小米13 。和之前的机型相比,小米13的定价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小米MIX Fold 2的起始定价也大幅提升至8999元。 小米创始人雷军称:“回首过去三年,高端化战略深刻影响着小米,并深度改变了小米。今天发布的小米13、MIUI 14,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小米已经开始。” 一直以来,小米凭借“高性价比”占领用户心智,三年前,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溢价,小米在中国市场尝试启动高端战略。 三年间,随着高端产品的不断迭代和渗透,在中国市场,小米逐步改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认知,在高端消费市场亦俘获了一定数量的粉丝。 作为国际经营的品牌,高端化战略不能局限于本土市场。对于小米而言,中国以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在国际市场,小米能否讲好高端化的故事? 在高端市场寻找机会 2020年小米宣布高端化的一幕仍然清晰。当时也是在年终岁尾,小米推出了年度压轴之作小米11。小米试图摘掉高性价比的标签,借新机强化“科技立业”的形象,进而实现品牌进阶。(详情见:小米的阶层跃迁实验) 当时雷军称,“2020年是小米品牌高端化的元年,我们的手机第一次达到了6999的价格,受到了米粉的欢迎,高端化首战告捷”。这一年小米手机出货量重回全球前三,股价也重回两年前的发行价。 高端化是小米的夙愿,这与中低端手机市场不断萎缩有直接关系。公开数据显示,消费者换机周期已拉长至40个月以上——这意味着三四年不换新手机,但主要受冲击的是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相对保持平稳。今年在中国市场,3000元以上高端手机的份额就在逆势上升。 也就是说,高端手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地位。Strategy Analytics预计,从2022年起高端智能手机将取代中端手机,成为智能手机销量","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ab0388e8b7210e138c455eefd9e5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45ce06c8e10c6b9e1646123d96aa7f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4a5c77a1d920d3c6518dd856f6bf8af"}],"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5,"commentSize":4,"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623434073","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91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8734228,"gmtCreate":1673486848465,"gmtModify":1673486876016,"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方洪波:To C业务升级存量,To B业务创造增量","htmlText":"文/郭楚妤 编辑/cc 每年1月美的集团的经营管理年会都被外界广泛关注。在此会议上,美的集团高级管理层反思过往,展望未来。 此外,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的发言稿也是一大亮点。曾参与讲稿写作的内部人士透露称,内刊编辑出身的老方(方洪波)会在百忙之中亲自上手改讲稿,成稿过程令董事办撰稿负责人压力山大。当然,由老方亲自把关,对外宣发的讲稿不仅金句频出,还有大老板真情流露,美的集团新一年战略走向由此也可见一斑。 1月10日,方洪波向全体员工发表了题为《纵情向前 繁星满天》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方洪波首先感谢美的员工,并鼓励员工不惧挑战,纵情向前。 在逻辑剧烈重构的大时代,方洪波也提醒所有美的人保持清零的心态,坚持常识,变革创新,坚定方向,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实现新突破,让美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科技企业。 点燃“第二引擎”-ToB业务 2022年,面对出口受阻、技术竞赛与市场内卷加剧等周期现实,全体美的人深度贯彻“合理收入、恢复盈利”的年度经营原则,聚焦核心业务,回归经营本质。10月28日,美的集团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收2703.67亿元,同比增长3.45%;归母净利润为244.7亿元,同比增长4.33%,两个重要的财报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2022年,美的持续发展五大业务板块,从智能家居到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及数字化创新业务,坚持To C和To B业务并重发展。在专注于To C业务存量升级同时,面向To B转型实现增量创造,坚定点燃“第二引擎”。 美的集团半年报显示,在整个营收大盘中,以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为主的To C总占比超过8成,其他业务,也就是To B业务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方洪波认为五大业务板块的亮点如下: 智能家居事业群实现COLMO、东芝双高端品牌的高质量强势发展,人感科技通过单品功能的形式与用户生活实现","listText":"文/郭楚妤 编辑/cc 每年1月美的集团的经营管理年会都被外界广泛关注。在此会议上,美的集团高级管理层反思过往,展望未来。 此外,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的发言稿也是一大亮点。曾参与讲稿写作的内部人士透露称,内刊编辑出身的老方(方洪波)会在百忙之中亲自上手改讲稿,成稿过程令董事办撰稿负责人压力山大。当然,由老方亲自把关,对外宣发的讲稿不仅金句频出,还有大老板真情流露,美的集团新一年战略走向由此也可见一斑。 1月10日,方洪波向全体员工发表了题为《纵情向前 繁星满天》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方洪波首先感谢美的员工,并鼓励员工不惧挑战,纵情向前。 在逻辑剧烈重构的大时代,方洪波也提醒所有美的人保持清零的心态,坚持常识,变革创新,坚定方向,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实现新突破,让美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科技企业。 点燃“第二引擎”-ToB业务 2022年,面对出口受阻、技术竞赛与市场内卷加剧等周期现实,全体美的人深度贯彻“合理收入、恢复盈利”的年度经营原则,聚焦核心业务,回归经营本质。10月28日,美的集团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收2703.67亿元,同比增长3.45%;归母净利润为244.7亿元,同比增长4.33%,两个重要的财报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2022年,美的持续发展五大业务板块,从智能家居到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及数字化创新业务,坚持To C和To B业务并重发展。在专注于To C业务存量升级同时,面向To B转型实现增量创造,坚定点燃“第二引擎”。 美的集团半年报显示,在整个营收大盘中,以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为主的To C总占比超过8成,其他业务,也就是To B业务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方洪波认为五大业务板块的亮点如下: 智能家居事业群实现COLMO、东芝双高端品牌的高质量强势发展,人感科技通过单品功能的形式与用户生活实现","text":"文/郭楚妤 编辑/cc 每年1月美的集团的经营管理年会都被外界广泛关注。在此会议上,美的集团高级管理层反思过往,展望未来。 此外,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的发言稿也是一大亮点。曾参与讲稿写作的内部人士透露称,内刊编辑出身的老方(方洪波)会在百忙之中亲自上手改讲稿,成稿过程令董事办撰稿负责人压力山大。当然,由老方亲自把关,对外宣发的讲稿不仅金句频出,还有大老板真情流露,美的集团新一年战略走向由此也可见一斑。 1月10日,方洪波向全体员工发表了题为《纵情向前 繁星满天》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方洪波首先感谢美的员工,并鼓励员工不惧挑战,纵情向前。 在逻辑剧烈重构的大时代,方洪波也提醒所有美的人保持清零的心态,坚持常识,变革创新,坚定方向,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实现新突破,让美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科技企业。 点燃“第二引擎”-ToB业务 2022年,面对出口受阻、技术竞赛与市场内卷加剧等周期现实,全体美的人深度贯彻“合理收入、恢复盈利”的年度经营原则,聚焦核心业务,回归经营本质。10月28日,美的集团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收2703.67亿元,同比增长3.45%;归母净利润为244.7亿元,同比增长4.33%,两个重要的财报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2022年,美的持续发展五大业务板块,从智能家居到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及数字化创新业务,坚持To C和To B业务并重发展。在专注于To C业务存量升级同时,面向To B转型实现增量创造,坚定点燃“第二引擎”。 美的集团半年报显示,在整个营收大盘中,以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为主的To C总占比超过8成,其他业务,也就是To B业务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方洪波认为五大业务板块的亮点如下: 智能家居事业群实现COLMO、东芝双高端品牌的高质量强势发展,人感科技通过单品功能的形式与用户生活实现","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03bb9be1b28eb49b68eb22983240ba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f52f5670bf5efa3e6ed7fb0c21e619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9c4b3531969f67438d874b391f9dde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0,"commentSize":6,"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6287342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737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8,"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53994567,"gmtCreate":1680485599559,"gmtModify":1680487774087,"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阿里:亏损业务不再由淘宝和天猫兜底","htmlText":"文/杨晓羽 编辑/侯煜 近日,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显得云淡风轻,但第二天阿里巴巴就启动了企业优势一来史上最重要的组织变革。 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 09988.HK )将构建“1+6+N”的组织结构,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 创立24年以来,阿里以电商为业务圆心,逐步延伸能力半径,目前已经成长为覆盖多种业态的超大型组织。主营业务淘宝和天猫的繁荣,掩盖了其他亏损业务的暗淡。但拆分后,每个业务单元要自负盈亏,不再由淘宝和天猫兜底,每一块业务都必须学会自力更生。 这样的调整的初衷,引发各界的兴趣,3月30日上午8点,阿里巴巴就新的组织和治理结构举行电话会议,张勇回应了关于变革的各种问题,以下是部分重要问题。 问:我相信阿里巴巴集团这次组织变革能够更好地释放公司的价值,很明显市场对此的反应也非常正面。请问你们可不可以阐述一下,这次新的组织和治理结构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张勇:对阿里来讲,从199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是一个24年的企业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业务的领域和业务模式也不断在演进。历史上,每一次都有通过生产关系的改革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案例。就像我们在12年前,当时把一个淘宝变成了三个淘宝,变成了淘宝、天猫和一淘。当时还没有天猫,后来因为这个变革产生了天猫。这样的一个演进,其实是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这次的变革,也是承袭了历史上一如既往的一种变革的勇气,希望能在关键的历史关头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释放生产力。 今天,我想跟以往最大的区别,跟历史上历次变革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今天组织的复杂、业务的复杂,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远远胜于以往的历次(变革时的复杂程度)。并且我们今天每个业务的性质都不一样,发","listText":"文/杨晓羽 编辑/侯煜 近日,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显得云淡风轻,但第二天阿里巴巴就启动了企业优势一来史上最重要的组织变革。 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 09988.HK )将构建“1+6+N”的组织结构,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 创立24年以来,阿里以电商为业务圆心,逐步延伸能力半径,目前已经成长为覆盖多种业态的超大型组织。主营业务淘宝和天猫的繁荣,掩盖了其他亏损业务的暗淡。但拆分后,每个业务单元要自负盈亏,不再由淘宝和天猫兜底,每一块业务都必须学会自力更生。 这样的调整的初衷,引发各界的兴趣,3月30日上午8点,阿里巴巴就新的组织和治理结构举行电话会议,张勇回应了关于变革的各种问题,以下是部分重要问题。 问:我相信阿里巴巴集团这次组织变革能够更好地释放公司的价值,很明显市场对此的反应也非常正面。请问你们可不可以阐述一下,这次新的组织和治理结构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张勇:对阿里来讲,从199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是一个24年的企业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业务的领域和业务模式也不断在演进。历史上,每一次都有通过生产关系的改革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案例。就像我们在12年前,当时把一个淘宝变成了三个淘宝,变成了淘宝、天猫和一淘。当时还没有天猫,后来因为这个变革产生了天猫。这样的一个演进,其实是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这次的变革,也是承袭了历史上一如既往的一种变革的勇气,希望能在关键的历史关头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释放生产力。 今天,我想跟以往最大的区别,跟历史上历次变革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今天组织的复杂、业务的复杂,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远远胜于以往的历次(变革时的复杂程度)。并且我们今天每个业务的性质都不一样,发","text":"文/杨晓羽 编辑/侯煜 近日,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显得云淡风轻,但第二天阿里巴巴就启动了企业优势一来史上最重要的组织变革。 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 09988.HK )将构建“1+6+N”的组织结构,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 创立24年以来,阿里以电商为业务圆心,逐步延伸能力半径,目前已经成长为覆盖多种业态的超大型组织。主营业务淘宝和天猫的繁荣,掩盖了其他亏损业务的暗淡。但拆分后,每个业务单元要自负盈亏,不再由淘宝和天猫兜底,每一块业务都必须学会自力更生。 这样的调整的初衷,引发各界的兴趣,3月30日上午8点,阿里巴巴就新的组织和治理结构举行电话会议,张勇回应了关于变革的各种问题,以下是部分重要问题。 问:我相信阿里巴巴集团这次组织变革能够更好地释放公司的价值,很明显市场对此的反应也非常正面。请问你们可不可以阐述一下,这次新的组织和治理结构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张勇:对阿里来讲,从199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是一个24年的企业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业务的领域和业务模式也不断在演进。历史上,每一次都有通过生产关系的改革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案例。就像我们在12年前,当时把一个淘宝变成了三个淘宝,变成了淘宝、天猫和一淘。当时还没有天猫,后来因为这个变革产生了天猫。这样的一个演进,其实是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这次的变革,也是承袭了历史上一如既往的一种变革的勇气,希望能在关键的历史关头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释放生产力。 今天,我想跟以往最大的区别,跟历史上历次变革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今天组织的复杂、业务的复杂,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远远胜于以往的历次(变革时的复杂程度)。并且我们今天每个业务的性质都不一样,发","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4befb37fd81e4f9f5df3593a7cf67be","width":"1080","height":"69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e8ca6722642e266612845fca2b9d54e","width":"1080","height":"216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223e46f054e2ad9758aa721ac676cd9","width":"1079","height":"84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4,"commentSize":2,"repostSize":4,"link":"https://laohu8.com/post/653994567","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15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7002727,"gmtCreate":1677748971770,"gmtModify":167774970582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独家:智慧家庭去中心化,“搅局者”放手彩电业务","htmlText":"文/彭艺信 郭楚妤 曾嘉怡 编辑/cc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十年前手机、互联网企业蜂拥进入电视行业,十年以后的2023年,彩电行业的外来者却有集体撤退的趋势。 近日,OPPO裁撤电视业务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OPPO负责人回应媒体称,相关传言不实,电视业务线仍在正常运行中。表态虽如此,但2020年跨界进入电视领域的OPPO,在过去的三年并未掀起大的浪花,在彩电市场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 无独有偶,《华尔街科技眼》独家获悉百度旗下小度电视业务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未来不再开发新品,目前只留运维和售后人员。百度旗下的小度2021年进入智能电视市场,整个业务仍处在市场开拓期。对此,小度公关部回复《华尔街科技眼》表示,电视业务线在内部会有一些调整,目前属于智能家居IoT的一部分依然在推进中。 与此同时,《华尔街科技眼》独家了解到,今年年初有华为智慧屏业务高管转会至海尔。该业务高层有非常丰富的彩电市场营销经验,转而投奔传统彩电品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华为的智慧屏业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有传统彩电企业的负责人亦佐证, 2019年,华为发力智慧屏,在彩电行业招兵买马,声势浩大,各彩电企业如临大敌。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市场高估了华为的品牌力和产品力。 智能电视市场像围城,城外的总是跃跃欲试。近十年来,各大手机、互联网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智慧家庭成为其关注的方向。在最初的发展期,智慧家庭行业将电视视为IoT生态的核心中枢,可以成为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和营销战场。因此,电视业务自然成为以上企业发力的目标,于是彩电市场不断迎来“搅局者”。 不过入城不久,发现不及预期的外来者,开始鸣金收兵。 跨界企业抢占智慧家庭入口 过去十年,前半程乐视扮演搅局者的角色,后半程则是华为。跨界企业的加入令彩电行业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为一向由传统彩电企业一统天下的电视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2","listText":"文/彭艺信 郭楚妤 曾嘉怡 编辑/cc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十年前手机、互联网企业蜂拥进入电视行业,十年以后的2023年,彩电行业的外来者却有集体撤退的趋势。 近日,OPPO裁撤电视业务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OPPO负责人回应媒体称,相关传言不实,电视业务线仍在正常运行中。表态虽如此,但2020年跨界进入电视领域的OPPO,在过去的三年并未掀起大的浪花,在彩电市场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 无独有偶,《华尔街科技眼》独家获悉百度旗下小度电视业务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未来不再开发新品,目前只留运维和售后人员。百度旗下的小度2021年进入智能电视市场,整个业务仍处在市场开拓期。对此,小度公关部回复《华尔街科技眼》表示,电视业务线在内部会有一些调整,目前属于智能家居IoT的一部分依然在推进中。 与此同时,《华尔街科技眼》独家了解到,今年年初有华为智慧屏业务高管转会至海尔。该业务高层有非常丰富的彩电市场营销经验,转而投奔传统彩电品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华为的智慧屏业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有传统彩电企业的负责人亦佐证, 2019年,华为发力智慧屏,在彩电行业招兵买马,声势浩大,各彩电企业如临大敌。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市场高估了华为的品牌力和产品力。 智能电视市场像围城,城外的总是跃跃欲试。近十年来,各大手机、互联网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智慧家庭成为其关注的方向。在最初的发展期,智慧家庭行业将电视视为IoT生态的核心中枢,可以成为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和营销战场。因此,电视业务自然成为以上企业发力的目标,于是彩电市场不断迎来“搅局者”。 不过入城不久,发现不及预期的外来者,开始鸣金收兵。 跨界企业抢占智慧家庭入口 过去十年,前半程乐视扮演搅局者的角色,后半程则是华为。跨界企业的加入令彩电行业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为一向由传统彩电企业一统天下的电视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2","text":"文/彭艺信 郭楚妤 曾嘉怡 编辑/cc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十年前手机、互联网企业蜂拥进入电视行业,十年以后的2023年,彩电行业的外来者却有集体撤退的趋势。 近日,OPPO裁撤电视业务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OPPO负责人回应媒体称,相关传言不实,电视业务线仍在正常运行中。表态虽如此,但2020年跨界进入电视领域的OPPO,在过去的三年并未掀起大的浪花,在彩电市场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 无独有偶,《华尔街科技眼》独家获悉百度旗下小度电视业务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未来不再开发新品,目前只留运维和售后人员。百度旗下的小度2021年进入智能电视市场,整个业务仍处在市场开拓期。对此,小度公关部回复《华尔街科技眼》表示,电视业务线在内部会有一些调整,目前属于智能家居IoT的一部分依然在推进中。 与此同时,《华尔街科技眼》独家了解到,今年年初有华为智慧屏业务高管转会至海尔。该业务高层有非常丰富的彩电市场营销经验,转而投奔传统彩电品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华为的智慧屏业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有传统彩电企业的负责人亦佐证, 2019年,华为发力智慧屏,在彩电行业招兵买马,声势浩大,各彩电企业如临大敌。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市场高估了华为的品牌力和产品力。 智能电视市场像围城,城外的总是跃跃欲试。近十年来,各大手机、互联网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智慧家庭成为其关注的方向。在最初的发展期,智慧家庭行业将电视视为IoT生态的核心中枢,可以成为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和营销战场。因此,电视业务自然成为以上企业发力的目标,于是彩电市场不断迎来“搅局者”。 不过入城不久,发现不及预期的外来者,开始鸣金收兵。 跨界企业抢占智慧家庭入口 过去十年,前半程乐视扮演搅局者的角色,后半程则是华为。跨界企业的加入令彩电行业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为一向由传统彩电企业一统天下的电视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2","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1221116ca560d65a271ff77889d8456","width":"1080","height":"61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6856607149d212efcda07517a620bb6","width":"1280","height":"85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2e3c83843c12c6058e9566ddd4d694d","width":"1000","height":"66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0,"commentSize":3,"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627002727","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59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6326748,"gmtCreate":1673852520584,"gmtModify":167385317950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徕卡高管首度回应:考察行业两年,最终为何选中海信","htmlText":"“Amazing”“ unbelievable”,在今年的CES展会上,海信展台边不时传来惊叹声,海信与徕卡联合开发的激光电视Cine 1吸引了无数参展者驻足,成为CES上当之无愧的“流量展品”。徕卡显示技术能运用到大屏激光电视中,让参展者眼界大开。 徕卡成立于1869年,在光学技术上拥有相当深厚的积淀。这家百年老店,因其高端的设计、非凡的成像品质,被誉为“相机行业的爱马仕”。近年来,徕卡在中国科技行业炙手可热,成为很多中国手机企业争相合作的对象。各手机企业都希望通过徕卡提升成像质量,进而提升产品档次。 这家德国厂商遴选合作伙伴向来严苛,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徕卡高管少见地强调了一家中国品牌对徕卡的重要性。 实际上,相机成像只是徕卡的技术的应用方向之一。徕卡在50多年前就曾经涉足过激光投影仪市场,但当时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他们的尝试也未获得足够好的反响。如今,激光投影仪品类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徕卡认为进入激光显示赛道的时机已经成熟。 市调机构All View Cloud公布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判断,在2015-2020年这5年时间里,激光电视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3.8%。另据GIR (Global Info Research)的报告,2022年全球激光电视的销售额约为12.96亿美元,他们预测,在2023-2029年期间,激光电视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4.5%,销售额将在2029年达到103.3亿美元。 放眼全球,“激光电视在很多地区都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尤其在欧洲和大部分美国市场。中国市场反倒是激光电视的先行者”。徕卡智能投影董事总经理Stephan Albrecht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图:徕卡高层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表态 可以说,全球范围内对激光电视了解最深的就是中国,而中国同时也是激光电视最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在中国市场挑选一位实力足够强的合作者,自然也就成了徕卡","listText":"“Amazing”“ unbelievable”,在今年的CES展会上,海信展台边不时传来惊叹声,海信与徕卡联合开发的激光电视Cine 1吸引了无数参展者驻足,成为CES上当之无愧的“流量展品”。徕卡显示技术能运用到大屏激光电视中,让参展者眼界大开。 徕卡成立于1869年,在光学技术上拥有相当深厚的积淀。这家百年老店,因其高端的设计、非凡的成像品质,被誉为“相机行业的爱马仕”。近年来,徕卡在中国科技行业炙手可热,成为很多中国手机企业争相合作的对象。各手机企业都希望通过徕卡提升成像质量,进而提升产品档次。 这家德国厂商遴选合作伙伴向来严苛,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徕卡高管少见地强调了一家中国品牌对徕卡的重要性。 实际上,相机成像只是徕卡的技术的应用方向之一。徕卡在50多年前就曾经涉足过激光投影仪市场,但当时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他们的尝试也未获得足够好的反响。如今,激光投影仪品类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徕卡认为进入激光显示赛道的时机已经成熟。 市调机构All View Cloud公布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判断,在2015-2020年这5年时间里,激光电视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3.8%。另据GIR (Global Info Research)的报告,2022年全球激光电视的销售额约为12.96亿美元,他们预测,在2023-2029年期间,激光电视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4.5%,销售额将在2029年达到103.3亿美元。 放眼全球,“激光电视在很多地区都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尤其在欧洲和大部分美国市场。中国市场反倒是激光电视的先行者”。徕卡智能投影董事总经理Stephan Albrecht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图:徕卡高层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表态 可以说,全球范围内对激光电视了解最深的就是中国,而中国同时也是激光电视最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在中国市场挑选一位实力足够强的合作者,自然也就成了徕卡","text":"“Amazing”“ unbelievable”,在今年的CES展会上,海信展台边不时传来惊叹声,海信与徕卡联合开发的激光电视Cine 1吸引了无数参展者驻足,成为CES上当之无愧的“流量展品”。徕卡显示技术能运用到大屏激光电视中,让参展者眼界大开。 徕卡成立于1869年,在光学技术上拥有相当深厚的积淀。这家百年老店,因其高端的设计、非凡的成像品质,被誉为“相机行业的爱马仕”。近年来,徕卡在中国科技行业炙手可热,成为很多中国手机企业争相合作的对象。各手机企业都希望通过徕卡提升成像质量,进而提升产品档次。 这家德国厂商遴选合作伙伴向来严苛,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徕卡高管少见地强调了一家中国品牌对徕卡的重要性。 实际上,相机成像只是徕卡的技术的应用方向之一。徕卡在50多年前就曾经涉足过激光投影仪市场,但当时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他们的尝试也未获得足够好的反响。如今,激光投影仪品类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徕卡认为进入激光显示赛道的时机已经成熟。 市调机构All View Cloud公布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判断,在2015-2020年这5年时间里,激光电视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3.8%。另据GIR (Global Info Research)的报告,2022年全球激光电视的销售额约为12.96亿美元,他们预测,在2023-2029年期间,激光电视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4.5%,销售额将在2029年达到103.3亿美元。 放眼全球,“激光电视在很多地区都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尤其在欧洲和大部分美国市场。中国市场反倒是激光电视的先行者”。徕卡智能投影董事总经理Stephan Albrecht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图:徕卡高层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表态 可以说,全球范围内对激光电视了解最深的就是中国,而中国同时也是激光电视最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在中国市场挑选一位实力足够强的合作者,自然也就成了徕卡","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48fbb4485ca54129922052b083b7bc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0131d4c9d06edb0c26e6e3e4161c54e"},{"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79d315e52734e6c13a5891d8b3fb00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2,"commentSize":6,"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63267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7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83914507268184,"gmtCreate":1710331405440,"gmtModify":1710336613654,"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爱回收2023年业绩出炉:年营收近130亿元 同比增长31.4%","htmlText":"北京时间3月12日,国内领先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纽交所股票代码:RERE)发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2023年四季度万物新生集团总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9.9%。non-GAAP经营利润8158万元(non-GAAP口径,即经调整口径,均不含员工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及因收购产生的递延成本、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影响,下同),non-GAAP净利润9102万元创历史新高。 纵观全年,万物新生总收入同比增长31.4%达到129.7亿元,增速超越二手行业及消费大盘。集团2023年non-GAAP经营利润超2.5亿元,同比增长超35倍,non-GAAP净利润为2.3亿元,连续两年在non-GAAP层面实现盈利,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4亿元。 四季度营收38.7亿元 non-GAAP经营利润创新高 2023年四季度,万物新生集团营收达到历史新高的38.7亿元,同比增长29.9%。从营收构成来看,1P(自营)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了31%的同比增长,达到35.2亿元。3P(平台)服务收入为3.5亿元,同比增长19.7%,服务收费率较去年同期的4.8%显著提升至5.36%。 从盈利情况来看,四季度集团取得non-GAAP经营利润8158万元,同比增长136%,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经营利润,季度non-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2年同期的1.2%提升至2.1%。 在线下运营层面,万物新生持续加强对优质商圈和社区的回收服务覆盖。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万物新生的线下门店遍及全国268座城市,门店总数达1819家,通过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用户渗透。 (图为爱回收线下门店) 2023年总营收近130亿 non-GAAP经营利润同比大涨超35倍 财报显示,从营收来看,2023年万物新生集团总收入129.7亿元,同","listText":"北京时间3月12日,国内领先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纽交所股票代码:RERE)发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2023年四季度万物新生集团总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9.9%。non-GAAP经营利润8158万元(non-GAAP口径,即经调整口径,均不含员工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及因收购产生的递延成本、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影响,下同),non-GAAP净利润9102万元创历史新高。 纵观全年,万物新生总收入同比增长31.4%达到129.7亿元,增速超越二手行业及消费大盘。集团2023年non-GAAP经营利润超2.5亿元,同比增长超35倍,non-GAAP净利润为2.3亿元,连续两年在non-GAAP层面实现盈利,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4亿元。 四季度营收38.7亿元 non-GAAP经营利润创新高 2023年四季度,万物新生集团营收达到历史新高的38.7亿元,同比增长29.9%。从营收构成来看,1P(自营)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了31%的同比增长,达到35.2亿元。3P(平台)服务收入为3.5亿元,同比增长19.7%,服务收费率较去年同期的4.8%显著提升至5.36%。 从盈利情况来看,四季度集团取得non-GAAP经营利润8158万元,同比增长136%,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经营利润,季度non-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2年同期的1.2%提升至2.1%。 在线下运营层面,万物新生持续加强对优质商圈和社区的回收服务覆盖。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万物新生的线下门店遍及全国268座城市,门店总数达1819家,通过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用户渗透。 (图为爱回收线下门店) 2023年总营收近130亿 non-GAAP经营利润同比大涨超35倍 财报显示,从营收来看,2023年万物新生集团总收入129.7亿元,同","text":"北京时间3月12日,国内领先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纽交所股票代码:RERE)发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2023年四季度万物新生集团总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9.9%。non-GAAP经营利润8158万元(non-GAAP口径,即经调整口径,均不含员工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及因收购产生的递延成本、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影响,下同),non-GAAP净利润9102万元创历史新高。 纵观全年,万物新生总收入同比增长31.4%达到129.7亿元,增速超越二手行业及消费大盘。集团2023年non-GAAP经营利润超2.5亿元,同比增长超35倍,non-GAAP净利润为2.3亿元,连续两年在non-GAAP层面实现盈利,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4亿元。 四季度营收38.7亿元 non-GAAP经营利润创新高 2023年四季度,万物新生集团营收达到历史新高的38.7亿元,同比增长29.9%。从营收构成来看,1P(自营)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了31%的同比增长,达到35.2亿元。3P(平台)服务收入为3.5亿元,同比增长19.7%,服务收费率较去年同期的4.8%显著提升至5.36%。 从盈利情况来看,四季度集团取得non-GAAP经营利润8158万元,同比增长136%,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经营利润,季度non-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2年同期的1.2%提升至2.1%。 在线下运营层面,万物新生持续加强对优质商圈和社区的回收服务覆盖。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万物新生的线下门店遍及全国268座城市,门店总数达1819家,通过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用户渗透。 (图为爱回收线下门店) 2023年总营收近130亿 non-GAAP经营利润同比大涨超35倍 财报显示,从营收来看,2023年万物新生集团总收入129.7亿元,同","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a2a07de8b880f8bfdb1e4a7b8745c64","width":"1154","height":"67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12e5b5e09f27a6238cb276059ff0a5c","width":"1920","height":"121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dc11aca75da0ceface37b7151f44594","width":"1268","height":"71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1,"repostSize":3,"link":"https://laohu8.com/post/2839145072681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17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4136460772891970","authorId":"4136460772891970","name":"牛熊两吃","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4136460772891970","authorIdStr":"4136460772891970"},"content":"$万物新生(RERE)$ 这个增速确实是非常亮眼了,继续看好万物新生的发展前景","text":"$万物新生(RERE)$ 这个增速确实是非常亮眼了,继续看好万物新生的发展前景","html":"$万物新生(RERE)$ 这个增速确实是非常亮眼了,继续看好万物新生的发展前景"}],"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3641514,"gmtCreate":1671412503039,"gmtModify":1671413352648,"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12年持续向上,这家企业如何避开“过山车效应”?","htmlText":"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大批信用违约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市场需求放缓,全球经济经历前所未有的低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十余年之后,疫情、地缘政治矛盾等因素叠加,不确定性再次成为主旋律。 近期,随着各大企业半年报出炉,各个行业的景气度表现不一。 对企业而言,增长一般来自于两个维度:一是随着市场蛋糕扩大而自然增长,属于风口上的顺势增长,不费力气;二是在固有市场空间或缩小的空间里提高相对竞争力,在行业分化期向上走。对于多数企业而言,随周期波动已经成为行业的既定规律。在下行周期、挤泡沫的过程中,能实现逆势增长,一般都是苦练内功的结果。 以彩电行业为例,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开始到现在,行业景气度时高时低。2022年上半年,整体出货量、额齐跌,多数企业难逃周期魔咒,营收和利润也随之波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十二年间,海信电视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维持稳定增长,从不足5%到目前占据全球超12%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少有的能够避开过山车效应,并走出一条持续正向增长曲线的企业。 超越周期的能力至关重要,是企业活下去、活得好的关键所在,各大企业都在孜孜以求获得超越周期的能力,本期《华尔街科技眼》将以海信为案例,拆解分析其韧性增长的动力来源。 不盲从,坚持产业主见 对于以彩电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来说,2022 年上半年尤为艰难。全球电视销量 9620 万台,销售额 475 亿美元,分别同比减少 6.6%和 12.5%;中国市场全渠道零售量规模为 1672 万台,同比下滑 6.2%,零售额同比下滑10.5%。 海信的逆势增长,使其成为行业中表现最抢眼的那一个。国际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海信出货量逆势增长5%,出货量份额环比增长1.9个百分点,为全球增长幅度最高的品牌。自2020年以来,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品牌(三星、海信、LG)中,仅海信保持持续增长。","listText":"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大批信用违约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市场需求放缓,全球经济经历前所未有的低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十余年之后,疫情、地缘政治矛盾等因素叠加,不确定性再次成为主旋律。 近期,随着各大企业半年报出炉,各个行业的景气度表现不一。 对企业而言,增长一般来自于两个维度:一是随着市场蛋糕扩大而自然增长,属于风口上的顺势增长,不费力气;二是在固有市场空间或缩小的空间里提高相对竞争力,在行业分化期向上走。对于多数企业而言,随周期波动已经成为行业的既定规律。在下行周期、挤泡沫的过程中,能实现逆势增长,一般都是苦练内功的结果。 以彩电行业为例,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开始到现在,行业景气度时高时低。2022年上半年,整体出货量、额齐跌,多数企业难逃周期魔咒,营收和利润也随之波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十二年间,海信电视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维持稳定增长,从不足5%到目前占据全球超12%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少有的能够避开过山车效应,并走出一条持续正向增长曲线的企业。 超越周期的能力至关重要,是企业活下去、活得好的关键所在,各大企业都在孜孜以求获得超越周期的能力,本期《华尔街科技眼》将以海信为案例,拆解分析其韧性增长的动力来源。 不盲从,坚持产业主见 对于以彩电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来说,2022 年上半年尤为艰难。全球电视销量 9620 万台,销售额 475 亿美元,分别同比减少 6.6%和 12.5%;中国市场全渠道零售量规模为 1672 万台,同比下滑 6.2%,零售额同比下滑10.5%。 海信的逆势增长,使其成为行业中表现最抢眼的那一个。国际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海信出货量逆势增长5%,出货量份额环比增长1.9个百分点,为全球增长幅度最高的品牌。自2020年以来,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品牌(三星、海信、LG)中,仅海信保持持续增长。","text":"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大批信用违约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市场需求放缓,全球经济经历前所未有的低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十余年之后,疫情、地缘政治矛盾等因素叠加,不确定性再次成为主旋律。 近期,随着各大企业半年报出炉,各个行业的景气度表现不一。 对企业而言,增长一般来自于两个维度:一是随着市场蛋糕扩大而自然增长,属于风口上的顺势增长,不费力气;二是在固有市场空间或缩小的空间里提高相对竞争力,在行业分化期向上走。对于多数企业而言,随周期波动已经成为行业的既定规律。在下行周期、挤泡沫的过程中,能实现逆势增长,一般都是苦练内功的结果。 以彩电行业为例,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开始到现在,行业景气度时高时低。2022年上半年,整体出货量、额齐跌,多数企业难逃周期魔咒,营收和利润也随之波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十二年间,海信电视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维持稳定增长,从不足5%到目前占据全球超12%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少有的能够避开过山车效应,并走出一条持续正向增长曲线的企业。 超越周期的能力至关重要,是企业活下去、活得好的关键所在,各大企业都在孜孜以求获得超越周期的能力,本期《华尔街科技眼》将以海信为案例,拆解分析其韧性增长的动力来源。 不盲从,坚持产业主见 对于以彩电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来说,2022 年上半年尤为艰难。全球电视销量 9620 万台,销售额 475 亿美元,分别同比减少 6.6%和 12.5%;中国市场全渠道零售量规模为 1672 万台,同比下滑 6.2%,零售额同比下滑10.5%。 海信的逆势增长,使其成为行业中表现最抢眼的那一个。国际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海信出货量逆势增长5%,出货量份额环比增长1.9个百分点,为全球增长幅度最高的品牌。自2020年以来,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品牌(三星、海信、LG)中,仅海信保持持续增长。","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d991bc08ac9b37fd42c6b492a4b60d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1cf1ebdf8db0cf7f7d849d131ed7fa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8be9ea2c05af39869a76cd3ea4cb33f"}],"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9,"commentSize":7,"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364151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4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06087716602032,"gmtCreate":1715763107800,"gmtModify":1715764663116,"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折腾一季度,阿里赔本赚吆喝?","html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5月14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4年1-3月份季度及2024财年业绩。季度内,阿里实现收入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96%。 2024财年内,阿里总收入为9411.68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713.32亿元,同比增长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5.93亿元,同比下降9%。 同时阿里宣布,2024财年已回购125亿美元股份,董事会已批准2024财年派发股息40亿美元。 新任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业绩显示我们的战略正在生效,阿里巴巴正重新回到增长的轨道上。通过集中精力提升用户体验,淘宝和国际电商业务的GMV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人工智能产品的客户群及相关云计算收入在加速增长。” 然而,净利润同比下滑96%仍然显得触目惊心。 去年,阿里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重回大中台结构、“十八罗汉”复出,并且暂停了菜鸟、盒马等分拆上市计划。马云也在年内多次发话,表示阿里要重回客户价值轨道,坚定改革创新。只是,忙活了一个季度的阿里,只是赔本赚吆喝吗? 财务状况概览:季度内净利润大降 单季度净利润大降96%,无疑是阿里财报中最触目惊心的数字。 对此,阿里方面的解释是: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变动而产生的净亏损,而去年同期数据较高则为净收益所致。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投资的收益(损失)、无形资产减值及其他若干项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244.18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273.75亿元减少了11%。 参考报告中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阿里营业成本为1480.98亿元,占收入比例67%,与2023年同期相当。结合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7%的情况来看,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的确如阿里解释,主要是因为市值下跌带来的损失。","list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5月14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4年1-3月份季度及2024财年业绩。季度内,阿里实现收入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96%。 2024财年内,阿里总收入为9411.68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713.32亿元,同比增长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5.93亿元,同比下降9%。 同时阿里宣布,2024财年已回购125亿美元股份,董事会已批准2024财年派发股息40亿美元。 新任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业绩显示我们的战略正在生效,阿里巴巴正重新回到增长的轨道上。通过集中精力提升用户体验,淘宝和国际电商业务的GMV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人工智能产品的客户群及相关云计算收入在加速增长。” 然而,净利润同比下滑96%仍然显得触目惊心。 去年,阿里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重回大中台结构、“十八罗汉”复出,并且暂停了菜鸟、盒马等分拆上市计划。马云也在年内多次发话,表示阿里要重回客户价值轨道,坚定改革创新。只是,忙活了一个季度的阿里,只是赔本赚吆喝吗? 财务状况概览:季度内净利润大降 单季度净利润大降96%,无疑是阿里财报中最触目惊心的数字。 对此,阿里方面的解释是: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变动而产生的净亏损,而去年同期数据较高则为净收益所致。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投资的收益(损失)、无形资产减值及其他若干项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244.18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273.75亿元减少了11%。 参考报告中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阿里营业成本为1480.98亿元,占收入比例67%,与2023年同期相当。结合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7%的情况来看,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的确如阿里解释,主要是因为市值下跌带来的损失。","text":"文/Leon 编辑/侯煜 5月14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4年1-3月份季度及2024财年业绩。季度内,阿里实现收入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96%。 2024财年内,阿里总收入为9411.68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713.32亿元,同比增长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5.93亿元,同比下降9%。 同时阿里宣布,2024财年已回购125亿美元股份,董事会已批准2024财年派发股息40亿美元。 新任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业绩显示我们的战略正在生效,阿里巴巴正重新回到增长的轨道上。通过集中精力提升用户体验,淘宝和国际电商业务的GMV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人工智能产品的客户群及相关云计算收入在加速增长。” 然而,净利润同比下滑96%仍然显得触目惊心。 去年,阿里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重回大中台结构、“十八罗汉”复出,并且暂停了菜鸟、盒马等分拆上市计划。马云也在年内多次发话,表示阿里要重回客户价值轨道,坚定改革创新。只是,忙活了一个季度的阿里,只是赔本赚吆喝吗? 财务状况概览:季度内净利润大降 单季度净利润大降96%,无疑是阿里财报中最触目惊心的数字。 对此,阿里方面的解释是: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变动而产生的净亏损,而去年同期数据较高则为净收益所致。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投资的收益(损失)、无形资产减值及其他若干项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244.18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273.75亿元减少了11%。 参考报告中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阿里营业成本为1480.98亿元,占收入比例67%,与2023年同期相当。结合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7%的情况来看,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的确如阿里解释,主要是因为市值下跌带来的损失。","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c5132ea3d5ad89f30f4ce8e7ee2c5fa","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108b370ffff1e703800b793882973fe","width":"698","height":"50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7838839904f4c057d5d58e15d688bc7","width":"669","height":"55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060877166020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8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9000000000000259","authorId":"9000000000000259","name":"琼斯穷死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d94a71d4055a2c64f230935ae9a6c9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9000000000000259","authorIdStr":"9000000000000259"},"content":"阿里需要保住電商業務的規模和利潤,電商業務是其未來發展的基礎。","text":"阿里需要保住電商業務的規模和利潤,電商業務是其未來發展的基礎。","html":"阿里需要保住電商業務的規模和利潤,電商業務是其未來發展的基礎。"}],"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1294802,"gmtCreate":1672300485706,"gmtModify":1672300807229,"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长虹空调入驻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5A新风守护国宝健康","htmlText":"作为国宝级的明星动物,大熊猫的日常生活一直备受关注。正因如此,近日一批国宝大熊猫成为长虹全无尘·新风空调新品首批“体验官”的消息一经公布,迅速引发热议。 12月28日,长虹空调2023年度系列新品上市暨旺季市场启动会在都江堰隆重举办。发布会上,长虹重磅推出全无尘新风空调新品,并揭晓了首批产品体验官的身份。作为国内空调界领军企业,长虹空调入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5A新风科技带来大自然般的新鲜空气体验,守护国宝大熊猫和科研人员的健康呼吸! 国宝喜提“首批”体验官!长虹空调入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讨喜可爱,呆萌又不失聪明狡黠,大熊猫以这样的形象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负责人介绍,作为珍稀濒危物种,大熊猫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是一种喜凉怕热的动物,适宜生活在温度10-22°C、湿度在50%以上的环境中,而且对自然空气环境也有较高要求。平时熊猫比较喜欢户外活动,那是因为室外空气环境更清新自然,而在室内,营造健康、舒适的空气环境,则成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项重要任务。 长虹空调作为扎根于四川的实力派空调制造企业,一直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创新研发。两年前推出的全无尘空调,在市场上收获了销量与口碑的双丰收,如今已成行业现象级产品。全新发布的全无尘新风空调,凭借系列创新科技,为大熊猫打造大自然般的健康呼吸新体验,因而获得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支持和认可。 其实长虹早在2005年就与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就有过深度合作,长虹空调多年来一直坚持“空气品质专家”的初心未改,当年的“生态空调”就曾安装在熊猫孵化的育幼产房内,通过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组织这四度综合提供好空气的解决方案。多年来长虹空调一直陪伴着诸多大熊猫的健康成长。 5A新风科技,呵护自然健康呼吸 据了解,长虹全无尘新风空调搭载大风量、静音、恒温、除菌、无尘五大硬核黑科技,实现5A新风。其","listText":"作为国宝级的明星动物,大熊猫的日常生活一直备受关注。正因如此,近日一批国宝大熊猫成为长虹全无尘·新风空调新品首批“体验官”的消息一经公布,迅速引发热议。 12月28日,长虹空调2023年度系列新品上市暨旺季市场启动会在都江堰隆重举办。发布会上,长虹重磅推出全无尘新风空调新品,并揭晓了首批产品体验官的身份。作为国内空调界领军企业,长虹空调入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5A新风科技带来大自然般的新鲜空气体验,守护国宝大熊猫和科研人员的健康呼吸! 国宝喜提“首批”体验官!长虹空调入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讨喜可爱,呆萌又不失聪明狡黠,大熊猫以这样的形象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负责人介绍,作为珍稀濒危物种,大熊猫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是一种喜凉怕热的动物,适宜生活在温度10-22°C、湿度在50%以上的环境中,而且对自然空气环境也有较高要求。平时熊猫比较喜欢户外活动,那是因为室外空气环境更清新自然,而在室内,营造健康、舒适的空气环境,则成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项重要任务。 长虹空调作为扎根于四川的实力派空调制造企业,一直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创新研发。两年前推出的全无尘空调,在市场上收获了销量与口碑的双丰收,如今已成行业现象级产品。全新发布的全无尘新风空调,凭借系列创新科技,为大熊猫打造大自然般的健康呼吸新体验,因而获得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支持和认可。 其实长虹早在2005年就与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就有过深度合作,长虹空调多年来一直坚持“空气品质专家”的初心未改,当年的“生态空调”就曾安装在熊猫孵化的育幼产房内,通过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组织这四度综合提供好空气的解决方案。多年来长虹空调一直陪伴着诸多大熊猫的健康成长。 5A新风科技,呵护自然健康呼吸 据了解,长虹全无尘新风空调搭载大风量、静音、恒温、除菌、无尘五大硬核黑科技,实现5A新风。其","text":"作为国宝级的明星动物,大熊猫的日常生活一直备受关注。正因如此,近日一批国宝大熊猫成为长虹全无尘·新风空调新品首批“体验官”的消息一经公布,迅速引发热议。 12月28日,长虹空调2023年度系列新品上市暨旺季市场启动会在都江堰隆重举办。发布会上,长虹重磅推出全无尘新风空调新品,并揭晓了首批产品体验官的身份。作为国内空调界领军企业,长虹空调入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5A新风科技带来大自然般的新鲜空气体验,守护国宝大熊猫和科研人员的健康呼吸! 国宝喜提“首批”体验官!长虹空调入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讨喜可爱,呆萌又不失聪明狡黠,大熊猫以这样的形象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负责人介绍,作为珍稀濒危物种,大熊猫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是一种喜凉怕热的动物,适宜生活在温度10-22°C、湿度在50%以上的环境中,而且对自然空气环境也有较高要求。平时熊猫比较喜欢户外活动,那是因为室外空气环境更清新自然,而在室内,营造健康、舒适的空气环境,则成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项重要任务。 长虹空调作为扎根于四川的实力派空调制造企业,一直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创新研发。两年前推出的全无尘空调,在市场上收获了销量与口碑的双丰收,如今已成行业现象级产品。全新发布的全无尘新风空调,凭借系列创新科技,为大熊猫打造大自然般的健康呼吸新体验,因而获得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支持和认可。 其实长虹早在2005年就与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就有过深度合作,长虹空调多年来一直坚持“空气品质专家”的初心未改,当年的“生态空调”就曾安装在熊猫孵化的育幼产房内,通过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组织这四度综合提供好空气的解决方案。多年来长虹空调一直陪伴着诸多大熊猫的健康成长。 5A新风科技,呵护自然健康呼吸 据了解,长虹全无尘新风空调搭载大风量、静音、恒温、除菌、无尘五大硬核黑科技,实现5A新风。其","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131c425ba8c47d37bc4c923847fddf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6a3c975ee1d14123cfc2ffe1feb4d4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8235c33f5a71b5ceb85480fe9de7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8,"commentSize":7,"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129480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0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460467188120,"gmtCreate":1754907528871,"gmtModify":1754907615284,"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公众焦灼等待对爱康国宾与武汉大学的追责","html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list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d50b26e3355ae1ac9d2cb8096b06d48","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a18d2fb18bf60058343d890570fbb1b","width":"640","height":"66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b80481eac388b94a200040155077c98","width":"780","height":"72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4604671881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463592128824,"gmtCreate":1754907525619,"gmtModify":1754907610816,"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公众焦灼等待对爱康国宾与武汉大学的追责","html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list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text":"文:cc孙聪颖 题图由AI生成 爱康国宾近期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正将自身乃至整个体检行业推向信任的悬崖边缘。 从律师张晓玲与爱康未决的纠纷,到创始人轻慢生命的惊人言论,再到对癌症患者张律师疑似“追责”的极端行为,这家本应守护健康的专业机构,一步步突破行业伦理与法律的底线,让公众不寒而栗。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2025年7月,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她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爱康集团表示,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说明会上称,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别指望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爱康CEO 张黎刚的这句话,若翻译并类比开来,与 “吃并不昂贵的食品,就不该是安全食品”“坐成本特别低的公共交通,就该无法保证安全” 如出一辙 —— 都是用成本高低来片面衡量事物的本质价值,全然忽略了基础保障本应坚守的底线意义。 当日有好为人师者,定性张黎刚的言论为“大型公关灾难”,并教张黎刚怎么做公关。可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底线的践踏,难道是能教出来的?就像以为几百块的体检查不出所有病症,便能纵容医疗、体检机构突破职业操守;以为廉价食品无需保障安全,就能默许生产者践踏良知 —— 底线的失守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坍塌,又何来 “教学” 的可能? 张黎刚的言论,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将“查不出病”视作常态,彻底背离了体检机构“健康守门人”的核心职责。这种将企业经营置于生命之上的逻辑,早已让企业社会责任荡然无存。 更令人愤慨的是,将“几百块钱的体检”等同于“过场秀”,本质上是对普通民众健康权的公然亵渎。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无论消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d50b26e3355ae1ac9d2cb8096b06d48","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a18d2fb18bf60058343d890570fbb1b","width":"640","height":"66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b80481eac388b94a200040155077c98","width":"780","height":"72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4635921288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05827943166472,"gmtCreate":1740105941154,"gmtModify":1740106633855,"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iPhone 16e 突袭,国产中端机开启生死突围","htmlText":"文/杜杰 编辑/侯煜 2月20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16e,这样一款配置并不抢眼,起售价4499元的产品,似乎并不能吸引多数人的兴趣,甚至在很多人眼中与其一贯高高在上的iPhone形象甚是不符。 iPhone 16e脱胎自iPhone SE产品线,该产品线3年未更新,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苹果并未找到突破点。那么这次被戏称为“旧瓶装旧酒”的iPhone 16e又能有何新意? 实际上iPhone SE家族多年来主攻4000元中档价位市场,正是看中了这一厮杀最残酷的领域,一方面国产手机的均价在2025年迈入4000元大关,且在国补的加持下相比高端机型具有价格上的天然优势。 另一方面,2025年必是手机AI大爆发的一年,4000元手机能用上苹果AI怎么想都是一件很诱人的事。所以,这样一款在公布之初并不被看好的廉价iPhone,恰恰是苹果今年最重要的布局。它不仅能够搅动2025年国产手机的格局,还将掀起小米、华为、OPPO、vivo、一加等一票国产厂商的内卷焦虑。 苹果的算盘 iPhone在国内的销售形势用“群狼环伺”形容并不为过,从4000元到10000元以上的各个价位段,基本都形成“以一打多”的局面,所以扩大并强壮iPhone家族产品线,一直是库克努力的方向。这次iPhone 16e的命名本身就说明,它是属于最新的iPhone 16家族的入门款,并不是单独打造的一款经济型手机,这一点从其搭载最新的A18处理器就能看出来。 坦率说,iPhone 16e在此节点上市,主要是为了与秋季发布会的重头戏打配合,顺便吃到国补以及海外市场的合约。就产品本身来说亮点不多,除了具备3nm工艺A18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比起iPhone 16标准版以及Pro有小幅缩水),因此支持AI能力以外,就乏善可陈了,4499元的官网价格(补贴后可能下探到3999元)搭配128GB存储空间在同价位的安卓手","listText":"文/杜杰 编辑/侯煜 2月20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16e,这样一款配置并不抢眼,起售价4499元的产品,似乎并不能吸引多数人的兴趣,甚至在很多人眼中与其一贯高高在上的iPhone形象甚是不符。 iPhone 16e脱胎自iPhone SE产品线,该产品线3年未更新,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苹果并未找到突破点。那么这次被戏称为“旧瓶装旧酒”的iPhone 16e又能有何新意? 实际上iPhone SE家族多年来主攻4000元中档价位市场,正是看中了这一厮杀最残酷的领域,一方面国产手机的均价在2025年迈入4000元大关,且在国补的加持下相比高端机型具有价格上的天然优势。 另一方面,2025年必是手机AI大爆发的一年,4000元手机能用上苹果AI怎么想都是一件很诱人的事。所以,这样一款在公布之初并不被看好的廉价iPhone,恰恰是苹果今年最重要的布局。它不仅能够搅动2025年国产手机的格局,还将掀起小米、华为、OPPO、vivo、一加等一票国产厂商的内卷焦虑。 苹果的算盘 iPhone在国内的销售形势用“群狼环伺”形容并不为过,从4000元到10000元以上的各个价位段,基本都形成“以一打多”的局面,所以扩大并强壮iPhone家族产品线,一直是库克努力的方向。这次iPhone 16e的命名本身就说明,它是属于最新的iPhone 16家族的入门款,并不是单独打造的一款经济型手机,这一点从其搭载最新的A18处理器就能看出来。 坦率说,iPhone 16e在此节点上市,主要是为了与秋季发布会的重头戏打配合,顺便吃到国补以及海外市场的合约。就产品本身来说亮点不多,除了具备3nm工艺A18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比起iPhone 16标准版以及Pro有小幅缩水),因此支持AI能力以外,就乏善可陈了,4499元的官网价格(补贴后可能下探到3999元)搭配128GB存储空间在同价位的安卓手","text":"文/杜杰 编辑/侯煜 2月20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16e,这样一款配置并不抢眼,起售价4499元的产品,似乎并不能吸引多数人的兴趣,甚至在很多人眼中与其一贯高高在上的iPhone形象甚是不符。 iPhone 16e脱胎自iPhone SE产品线,该产品线3年未更新,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苹果并未找到突破点。那么这次被戏称为“旧瓶装旧酒”的iPhone 16e又能有何新意? 实际上iPhone SE家族多年来主攻4000元中档价位市场,正是看中了这一厮杀最残酷的领域,一方面国产手机的均价在2025年迈入4000元大关,且在国补的加持下相比高端机型具有价格上的天然优势。 另一方面,2025年必是手机AI大爆发的一年,4000元手机能用上苹果AI怎么想都是一件很诱人的事。所以,这样一款在公布之初并不被看好的廉价iPhone,恰恰是苹果今年最重要的布局。它不仅能够搅动2025年国产手机的格局,还将掀起小米、华为、OPPO、vivo、一加等一票国产厂商的内卷焦虑。 苹果的算盘 iPhone在国内的销售形势用“群狼环伺”形容并不为过,从4000元到10000元以上的各个价位段,基本都形成“以一打多”的局面,所以扩大并强壮iPhone家族产品线,一直是库克努力的方向。这次iPhone 16e的命名本身就说明,它是属于最新的iPhone 16家族的入门款,并不是单独打造的一款经济型手机,这一点从其搭载最新的A18处理器就能看出来。 坦率说,iPhone 16e在此节点上市,主要是为了与秋季发布会的重头戏打配合,顺便吃到国补以及海外市场的合约。就产品本身来说亮点不多,除了具备3nm工艺A18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比起iPhone 16标准版以及Pro有小幅缩水),因此支持AI能力以外,就乏善可陈了,4499元的官网价格(补贴后可能下探到3999元)搭配128GB存储空间在同价位的安卓手","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0941ae2173c27cf8cb6fdda0408e001","width":"1079","height":"75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8f5e655c5205e2214ab42b875d227b0","width":"693","height":"38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33550c9dd9704fb299797e78d4e65d9","width":"693","height":"46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058279431664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4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194679306428688,"gmtCreate":1688549107857,"gmtModify":1688549441536,"author":{"id":"4130651538578990","authorId":"4130651538578990","name":"华尔街科技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349f89bf326581d97a540efdf999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0651538578990","authorIdStr":"4130651538578990"},"themes":[],"title":"回购触发被动收购,集团确保创维数字上市地位","htmlText":"文/侯煜 编辑/罗卿 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对资本市场一直雄心勃勃,2021年3月,他曾提出:“创维计划利用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寻求发展,未来可能分拆出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目标百亿规模。” 在此目标的指引下,近年来,创维集团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近日,创维集团(00751.HK以下简称“集团”)启动了股票回购,导致集团公司本身和旗下子公司创维数字(000810.SZ,以下简称“数字”)实际控制人均发生变化。此外,也触发了全面要约收购数字的义务。 不过,和以往的主动出手不同,此次对A股创维数字的全面要约收购是由集团港股回购被动引发的。 数字主营业务包括数字智能机顶盒、宽带网络连接设备、虚拟现实VR设备等。基于业务的多元性和成长性,数字被集团内部视为第二增长曲线。而且作为虚拟现实概念股,数字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一般而言,全面收购有可能引发被收购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A股上市公司的去留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创维集团在接受《华尔街科技眼》专访时明确表示,创维集团并不存在让创维数字从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的意图,且该要约收购事项不会对创维数字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且一定要保证创维数字上市公司的地位不动摇。 全面收购要约不可豁免 2022年12月,集团拟以要约的方式,按每股 3.8 港币的价格回购并注销不超过1亿股股份,约占集团已发行股份的 3.87%。 本次回购的行为已经完成,按本次回购股份后计算,黄宏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在集团的持股比例达到约 50.35%。基于该比例超过了 50%,黄宏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已经能够实际控制创维集团。 此次港股的回购引发了连锁反应,A股上市公司数字的实际控制人也发生了变化。数字控股股东RGB 及其一致行动人创维液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液晶科技”)为集团间接控制的主体,集团通过 RGB 持有数字50.82%的股份;通过液晶科技持有数字1.73%的股份,合计间接持","listText":"文/侯煜 编辑/罗卿 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对资本市场一直雄心勃勃,2021年3月,他曾提出:“创维计划利用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寻求发展,未来可能分拆出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目标百亿规模。” 在此目标的指引下,近年来,创维集团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近日,创维集团(00751.HK以下简称“集团”)启动了股票回购,导致集团公司本身和旗下子公司创维数字(000810.SZ,以下简称“数字”)实际控制人均发生变化。此外,也触发了全面要约收购数字的义务。 不过,和以往的主动出手不同,此次对A股创维数字的全面要约收购是由集团港股回购被动引发的。 数字主营业务包括数字智能机顶盒、宽带网络连接设备、虚拟现实VR设备等。基于业务的多元性和成长性,数字被集团内部视为第二增长曲线。而且作为虚拟现实概念股,数字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一般而言,全面收购有可能引发被收购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A股上市公司的去留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创维集团在接受《华尔街科技眼》专访时明确表示,创维集团并不存在让创维数字从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的意图,且该要约收购事项不会对创维数字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且一定要保证创维数字上市公司的地位不动摇。 全面收购要约不可豁免 2022年12月,集团拟以要约的方式,按每股 3.8 港币的价格回购并注销不超过1亿股股份,约占集团已发行股份的 3.87%。 本次回购的行为已经完成,按本次回购股份后计算,黄宏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在集团的持股比例达到约 50.35%。基于该比例超过了 50%,黄宏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已经能够实际控制创维集团。 此次港股的回购引发了连锁反应,A股上市公司数字的实际控制人也发生了变化。数字控股股东RGB 及其一致行动人创维液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液晶科技”)为集团间接控制的主体,集团通过 RGB 持有数字50.82%的股份;通过液晶科技持有数字1.73%的股份,合计间接持","text":"文/侯煜 编辑/罗卿 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对资本市场一直雄心勃勃,2021年3月,他曾提出:“创维计划利用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寻求发展,未来可能分拆出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目标百亿规模。” 在此目标的指引下,近年来,创维集团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近日,创维集团(00751.HK以下简称“集团”)启动了股票回购,导致集团公司本身和旗下子公司创维数字(000810.SZ,以下简称“数字”)实际控制人均发生变化。此外,也触发了全面要约收购数字的义务。 不过,和以往的主动出手不同,此次对A股创维数字的全面要约收购是由集团港股回购被动引发的。 数字主营业务包括数字智能机顶盒、宽带网络连接设备、虚拟现实VR设备等。基于业务的多元性和成长性,数字被集团内部视为第二增长曲线。而且作为虚拟现实概念股,数字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一般而言,全面收购有可能引发被收购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A股上市公司的去留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创维集团在接受《华尔街科技眼》专访时明确表示,创维集团并不存在让创维数字从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的意图,且该要约收购事项不会对创维数字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且一定要保证创维数字上市公司的地位不动摇。 全面收购要约不可豁免 2022年12月,集团拟以要约的方式,按每股 3.8 港币的价格回购并注销不超过1亿股股份,约占集团已发行股份的 3.87%。 本次回购的行为已经完成,按本次回购股份后计算,黄宏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在集团的持股比例达到约 50.35%。基于该比例超过了 50%,黄宏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已经能够实际控制创维集团。 此次港股的回购引发了连锁反应,A股上市公司数字的实际控制人也发生了变化。数字控股股东RGB 及其一致行动人创维液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液晶科技”)为集团间接控制的主体,集团通过 RGB 持有数字50.82%的股份;通过液晶科技持有数字1.73%的股份,合计间接持","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a49e62cddc1e892188dece125330df8","width":"108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fa69a5e72845900ae169d1e09683aa7","width":"1080","height":"73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f18771bd9dbeef8073604c4189b27d","width":"1079","height":"84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1946793064286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3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l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