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挥起「天神之眼 C」的大刀,斩向了中阶辅助驾驶。 7 万级,暴露出中阶辅助驾驶最不「性感」的一面。 尽管中阶辅助驾驶是高阶辅助驾驶之下更厚实的一块蛋糕,但它一定是乏味的。 由于技术同质化,中阶辅助驾驶的价值感更多体现在价格与性能的错位配置上。 这使得中阶辅助驾驶玩家注定要做压榨成本,提高性能的「累活儿」,在枯燥的测试过程中反复锤炼产品。 由此,中阶辅助驾驶玩家们比拼的不是先进的技术创新思维,更多是坚实的工程化能力。 这其实是博世的绝对优势。 作为辅助驾驶行业的后起之秀,博世敢于将高阶辅助驾驶应用于 QNX 这一航空级操作系统,并在业内首次将私有云合规应用于辅助驾驶开发项目上,足以窥见其对安全合规的不懈追求,以及自身强大的工程化落地能力。 2023 年底,博世高阶辅助驾驶方案已在奇瑞星纪元 ES 车型上量产落地。 现在,这家国际 Tier1 进入中阶辅助驾驶的「斗兽场」,成为了搅动中阶辅助驾驶风云的新变量。 01、中阶辅助驾驶,5000 元级别的卡位战 今天,中阶辅助驾驶扛起辅助驾驶普及的大旗,成为新一片蓝海市场。 在「性能往上卷,价格往下压」的竞争趋势下,主流中阶辅助驾驶玩家们心照不宣地玩起了「规则怪谈」。 想要上牌桌,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辅助驾驶方案满足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城区记忆行车辅助等功能。 传感器、域控制器、软件全套成本控制在 5000 元级别。 这既是活下去的条件,也是与主机厂谈判的筹码。 头部选手们能促成这一共识,本质上是辅助驾驶行业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反应。 一方面是技术催熟。 当辅助驾驶进化到端到端、去高精地图层面时,中阶辅助驾驶瞄准的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城区记忆行车辅助功能,在数据、算力、算法的三力作用下,成了被反复训练、验证过的产物。 市场也已经给出了答案:如今主机厂把灵魂定义为高阶辅助驾驶,选择自研高阶辅助驾驶,合作中阶辅助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