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舆商业观察
坤舆商业观察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坤舆商业观察
IP属地:未知
0关注
12粉丝
0主题
0勋章

本地生活硝烟再起

作者:张奕丹 摄影:吴辰光 编辑:吴辰光 已打了十多年的本地生活大乱战还在继续。 近日,拼多多App充值中心页面出现了“本地生活”入口,目前主要售卖美食相关的特惠餐饮券,以及代下单服务,由商家提供。 尽管很低调,但有迹可循。7月5日,拼多多招聘官网发布了一则虚拟产品经理的招聘信息,岗位职责中,提到了要负责拼多多充值中心、虚拟、出行、本地生活相关业务,该职位或与此番的本地生活服务入口有关联。 同样低调的还有微信。7月8日,微信旗下小程序外卖项目“门店快送”将于近日在第二批12个城市正式上线提供服务。今年2月,微信“门店快送”率先在广州、深圳进行内测,开放类目包括美食、茶饮、生鲜和百货。入驻商家多为连锁品牌和新锐互联网企业,均有线下门店或前置仓。在配送方面,这些商家的外卖服务多由门店或美团、达达、顺丰同城等第三方配送平台提供配送。彼时,腾讯回应称,并非要下场直接做外卖,只是帮助消费者发现附近提供快送服务的小程序,具体履约将由商家负责承接。 相比之下,美团和抖音则有些针尖对麦芒。 7月11日,美团APP首页上线直播固定入口,当日针对35%的用户进行了页面更新,而在不到24小时之后这一数值上升为50%。7月18日,美团一月一度的神券节直播邀请甄嬛传相关演员、贾乃亮等大牌明星作客直播间,又掀起一波热度。 就在美团这波操作之后,7月19日,有消息称抖音已经正式组建配送团队,加码即时零售业务,重点不在外卖配送。不过,抖音随后予以否认。但抖音做外卖却是事实。 2021年7月,抖音内测心动外卖;2022年8月,抖音与饿了么合作;2022年年底,抖音与顺丰、达达等多家配送公司合作推出团购配送服务;2023年3月,抖音正式在全国十几个一二线城市上线外卖业务。 双方一系列的动作无疑让火药味变得越来越浓。 回顾本地生活发展史,从千团大战到外卖“三国杀”到“二人转”再到美团一家独大,从餐饮、娱乐、住宿
本地生活硝烟再起

网易云音乐,“跟着”腾讯音乐走

作者:周诗雨 制表:周诗雨 摄影:吴辰光 编辑:吴辰光 继腾讯音乐之后,网易云音乐也开始了业务重心转移。 8月24日,网易云音乐发布2023年上半年财报,营收39.08亿元,同比下降8.2%;营业利润1.0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3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营收利润和经调整净利润在上半年首次为正。 得益于订阅会员的增长,以及运营效率及成本结构的优化,2023年上半年,网易云音乐毛利率为24.7%,而2022年同期为12.6%。 两大业务方面,在线音乐服务收入20.21亿元,同比增长13.3%;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18.9亿元,同比减少23.8%。这是网易云音乐自2021年上市社交娱乐服务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时,也是自2021年二季度以来,社交娱乐服务收入再次低于在线音乐服务收入。 对于社交娱乐服务收入的下降,网易云音乐表示,主要是由于针对市场变化采取更审慎的经营策略,并进一步强化内部防控机制。 这个解释与腾讯音乐大同小异,这说明目前整个在线音乐市场的趋势都是如此,即回归音乐本身。 对于未来,网易云音乐表示将继续拓展新场景,包括游戏、车载领域等,这也与腾讯音乐的步调大致相同。 太多的一致性或许反映出目前整个在线音乐平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但网易云音乐如何在腾讯音乐独大已久的市场格局中找到自己的特定路线,寻求更大的增长空间,这才是下一步的重点。 业务重心再次转移 上半年,网易云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收入20.21亿元,同比增长13.3%,这得益于会员订阅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会员订阅销售收入17.09亿元,同比增长16.7%。 用户方面,在线音乐服务月付费用户数达4175万人,同比增长11%,在线音乐服务每月每付费用户收入提升至6.8元。在线音乐服务月活跃用户数达2.067亿人,同比增长13.7%。 与在线音乐服务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18.9亿元,同比减少23.8%
网易云音乐,“跟着”腾讯音乐走

龙湖运营业务收入同增14%至约119亿元,五年复合增长30%

图片 2023年3月17日,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龙湖集团」或「集团」,港交所股份代号:960)公布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全年业绩。 凭借“空间即服务”战略的坚定铺排,龙湖已形成开发(地产开发)、运营(商业投资、长租公寓)、服务(物业管理、智慧营造)三大业务板块多航道业务协同发展局面,在把握商机的同时,深度参与城市空间、服务重构,“一个龙湖”生态体系持续受益。 2022年,由运营及服务业务组成的经营性收入实现236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25%,经营性利润占比达27%,利润结构更加优化。其中,运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至约119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30%。 年报显示,集团全年如期新增运营商业项目15座,其中12座为重资产项目,3座为轻资产项目,轻重并举,持续深化龙湖商业在重点城市的网格化布局。南昌、青岛、沈阳、宁波等地迎来首座天街开业运营。 截至2022年12月底,龙湖商业已进入全国32座城市,在手商业项目139个,累计开业运营商场达76座,已开业运营商场建筑面积为722万平方米(含车位总建筑面积为927万平方米)。过去一年,因各地防疫管控要求,集团在运营商场遭遇不小挑战,但得益于稳定的出租率及租金结构,租金收入同比增16%至94.3亿元。 在国家“租购并举”政策引领下,集团长租公寓业务稳步发展,租金收入同比增长9%至24.4亿元,龙湖长租公寓品牌“冠寓”累计开业房间数已达11.6万间,已成为集团经营性收入的稳定贡献源。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不断精细化产品和服务,冠寓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开业六个月及以上的房源出租率为91.1%。 诞生6年来,龙湖冠寓累计服务近50万租户,客户满意度达95% 。其专为企业员工提供专属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冠寓“冠企荟”已累计服务企业近3万家。发展同时,龙湖冠寓积极参与10余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开业房源超2万间,助力新市民、青年人安居
龙湖运营业务收入同增14%至约119亿元,五年复合增长30%

百度2023年开门红,爱奇艺险些抢风头

吴辰光/文并摄 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降本增效,百度一季度业绩全面飘红。 5月16日晚,百度发布2023年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57亿元,同比大增48%。 具体营收方面,分百度核心营收和爱奇艺营收,分别为230亿元和8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和15%。 其中,百度核心营收又包括以搜索引擎广告为主的在线营销收入和以智能云及其他AI业务为主的非在线营销收入,这两块业务收入分别为166亿元和6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和11%。 归属百度核心的净利润(Non-GAAP)53亿元,同比增长39.47%;净利润率为23%,去年同期为18%。 展望未来,百度表示,生成式AI带来了人工智能新模式的变革,对于这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将继续在该领域投资。 智能云首次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百度智能云业务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8%,且首次实现盈利,不过,百度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盈利数据。 在财报电话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从2022年第二季度起,百度从可持续增长方面进一步审视总体业务,将低质量的、不利于长期增长的项目都精简掉。同时,百度一直在构建标准化的智能云解决方案,标准化的好处是可以用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项目,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5月9日,百度智能云展示了正在内测的全球首个一站式企业级大模型生产平台——文心千帆,将提供两种企业服务:第一,以文心一言为核心,提供大模型服务,帮助客户改造产品和生产流程。第二,企业可以基于文心千帆开发自己的专属大模型。 关于文心一言,据百度透露,自3月份推出以来,文心一言每秒的标准化查询增加了近10倍。目前,百度正迅速将文心一言整合到所有业务中进行测试。 截止目前,已有超过300家生态伙伴参与文心一言内测,在400多个企业内部场景取得测试成效。 移动生态全面增长
百度2023年开门红,爱奇艺险些抢风头

茅台表演结束,古井贡酒“跳票”

作者:任龙园 编辑:吴辰光 茅台的联名表演刚刚结束,古井贡酒即将登场。 9月17日,古井贡酒表示将携手八喜在9月19日推出联名款冰淇淋。然而,这款产品并没有如约而至。在9月19日举行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第十届秋季开酿典礼上,古井贡酒和八喜只启动了一个联名款冰淇淋的上市发布仪式。当日,古井贡酒也在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15秒短视频介绍。而截至发稿前,无论是古井贡酒还是八喜的线上销售渠道均没有具体售卖信息。 坤舆商业观察在八喜抖音官方旗舰店询问得知,该联名款冰淇淋预计还要等一个月左右才会上市。 白酒圈搞联名早已不是新鲜事,茅台更是将此推向高潮,如同垫场赛之后的压轴表演。但当顶流品牌的表演告一段落后,古井贡酒的入场时机更像是“散场时间”。随着联名款冰淇淋发布延期,届时古井贡酒还能否蹭上这波热度都是个未知数。 发布首日“跳票” 9月19日-20日,坤舆商业观察发现,无论是古井贡酒还是八喜的线上渠道均没有联名款冰淇淋的具体售卖信息。 9月19日,在古井贡酒天猫旗舰店,坤舆商业观察分别向客服以及直播间的主播询问联名款冰淇淋什么时候开始售卖,得到的答复均为:不清楚。该主播一开始还有些懵,随即表示:有听同事说,但没有见过。 9月20日,坤舆商业观察致电古井贡酒官网客服,询问在哪能买到联名款冰淇淋,得到的答复同样为:不知情,只表示是八喜负责销售。对于与八喜的合作是否为长期合作?该客服人员也表示,暂不清楚。 随后,坤舆商业观察又致电八喜官方客服,该客服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正式上线的通知,只给供应商和公司回馈客户提供体验装,具体上线日期还要看回馈信息。 而八喜抖音官方旗舰店主播则向坤舆商业观察透露,与古井贡酒的联名款冰淇淋预计还要等一个月左右才会上市。 据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公众号介绍,联名款冰淇淋以生牛乳和稀奶油为核心原料,每杯添加超过1.12g古井美酒。另据了解,古井贡酒加在冰淇淋中的是零售指导
茅台表演结束,古井贡酒“跳票”

连续盈利,快手天晴了?

作者:周诗雨 编辑:吴辰光 继一季度首次盈利后,快手开启持续“造血”模式。 8月22日,快手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277.4亿元,同比增长27.9%;净利润14.8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26.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用户规模方面,快手平均日活跃用户达3.76亿,同比增长8.3%;平均月活跃用户达6.73亿,同比增长14.8%,两者均创历史新高。此外,本季度,快手应用的累计互关用户对数超过311亿对,同比增长近50%,日均互动(包括点赞、评论和转发等)总量达80亿次。 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表示,这是受益于内容生态、变现策略及运营效率的持续改善。对于未来,快手将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及技术,进一步发展线上营销、电商及直播业务,同时通过本地服务等新举措抓住增长机会。 可以说,与一季度更多的靠降本增效实现盈利不同的是,此次快手最大的亮点在于各业务的增长以及变现能力的提升,这让快手在未来有了更多的底气进行战略升级并寻找新的增长点。 不过,有专家指出,快手要想在电商业务有进一步提升还需更大的投入,但对于刚盈利的快手来说,大投入或许又会造成亏损。同时,在短视频用户相对见顶的形势下,快手在抢夺用户的同时也得防着被别人抢。 连续盈利 实际上,此次是快手自2021年上市以来第二次实现集团层面整体盈利,一季度,快手经调整净利润4200万元,首次实现盈利。至此,快手已具备持续“造血”能力。 具体业务上,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30.4%,主要是由于广告市场复苏,以及快手进一步加强产品能力和基础设施,推动广告主数量及广告主投放增加,尤其是来自电商商家的投放。 直播收入99.7亿元,同比增长16.4%,由于每月付费用户平均收入贡献同比增长,同时,还得益于快手不断丰富内容供给、优化直播生态系统及探索用户喜好和需求。 其他服务收入达34.3亿元,同比增长61.4
连续盈利,快手天晴了?

重庆对外经贸发布未能清偿到期债务公告

作者:高恒 6月20日,重庆对外经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对外经贸”)发布公告称,旗下两家子公司未清偿到期债务共3项,合计1.443亿元。 公告称,截至目前本公司合并范围内分公司重庆对外经贸集团有限公司大宗贸易分公司和子公司重庆渝贸通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事项。其中,大贸公司未能清偿债务一项,债务类型为国内信用证,债券人为华夏银行,债务余额为7918.67万元;渝贸通未能清偿债务两项,债务类型为承兑汇票,债券人为农商行,债务余额分别为4915.72万元、1598.5万元。 对于应对措施,重庆对外经贸表示,正在与银行沟通接续方案。 重庆对外经贸还承诺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按照规定及时披露后续信息。 与此同时,重庆对外经贸还在4月26日延期了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度报告的公告披露。 重庆对外经贸表示,延期报告披露的原因是因为公司年度报告编制与审计工作未达计划,基于谨慎考虑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度财报延期披露,预计在2023年6月30日完成相关披露。 根据此前财报显示,重庆对外经贸2017-2021年营收分别为276.11亿元、300.37亿元、318.25亿元、233.39亿元、257.57亿元,营收陷入瓶颈;净利润分别为3.51亿元、1.62亿元、1.59亿元、7253万元、6797万元,净利润持续下降。 主营业务方面,主要是贸易和工程两项,2017-2021年贸易业务营收分别为233.54亿元、257.12亿元、269.89亿元、185.33亿元、199.99亿元;总营收占比分别为84.82%、85.76%、84.91%、79.49%、77.68%;工程业务营收分别为28.26亿元、34.47亿元、40.68亿元、39.62亿元、42.75亿元;总营收占比分别为10.26%、11.5%、12.8%、17%、16
重庆对外经贸发布未能清偿到期债务公告

华为22年净利356亿元;贵州茅台2022年净利超627亿元

图片  文:坤舆商业观察整理   华为2022年净利润356亿元 3月31日,华为发布2022年报告,收入6423亿元,净利润356亿元。研发投入达1615亿元,占总收入的25.1%,十年累计的研发投入超过9773亿元。截至2022年年底,华为净现金余额1763亿元。 具体业务上,华为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840亿元;企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332亿元;终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45亿元。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回顾2022年,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继续影响着公司经营。华为努力多打粮食,使自己既能生存下来,也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2023年,是华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天的华为,就像梅花,梅花飘香是因为她经历了严寒淬炼。华为有信心战胜艰难困苦,实现持续生存和发展。 对于5G手机,徐直军表示,手机业务受制裁影响最大,从全球第二跌倒了“其它”,现在只能制造4G手机,要想买到华为的5G手机,还要等美国商务部的许可。 对于造车,华为再次表示,战略不会改变,十年内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一个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表示:“我的个人案件(加拿大引渡案)已画上句号”。 孟晚舟担任华为轮值董事长的轮值期为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   贵州茅台2022年净利润627.16亿元 3月30日晚,贵州茅台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营收1241亿元,同比增长16.87%;净利润627.16亿元,同比增长19.55%。 贵州茅台表示,营收增长主要是2022年销量增加、销售渠道及产品结构变化。2023年公司的经营目标为:营收同比增长15%左右,基本建设投资71.09亿元。 具体看,贵州茅台酒类营收1237.72亿元,其中,茅台酒营收分别为1078.34亿元,同比增长15
华为22年净利356亿元;贵州茅台2022年净利超627亿元

腾讯音乐,压力来了

作者:吴辰光、高恒 长期稳坐在线音乐行业霸主之位的腾讯音乐,终于有点压力了。 3月21日,腾讯音乐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2022年营收283.4亿元,同比下降9.3%,这是腾讯音乐自2018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营收下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21.4%。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14.4%。 第四季度营收74.3亿元,同比下滑2.4%;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14.7%。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72.8%。 营收下降,净利润却大幅增长,腾讯音乐将原因归于成本控制。 腾讯音乐执行董事长彭迦信表示,在2022年快速变化的宏观环境中,公司坚持创新,并采取有效的成本优化措施,实现了全年盈利能力的强劲增长及在线音乐订阅收入的持续稳健提升。商业化模式持续丰富,在激励广告、长音频以及音频直播和业务出海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音乐的业务重心已发生转变。2022年全年,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收入仍稳定增长,但此前的营收大户社交娱乐服务和其他服务收入则处于下降状态。要知道此前社交娱乐服务和其他服务收入最高曾占据总营收的70%以上,如今,两大业务的收入占比越来越接近。此外,彭迦信还在财报中指出,展望2023年,预计单季度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将超过社交娱乐服务收入。 营收大户显颓势,总营收下降,这对腾讯音乐来说或许是个危险信号。毕竟一味通过控制成本来提升净利润不是长久之路。 同时,成本控制带来的净利润增长也耐人寻味。从财报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四季度还是全年,腾讯音乐都将营业成本的下降原因归为社交娱乐服务收入下降导致分成成本下降。而毛利率的增长,则是对内容成本的有效控制,包括直播业务的收入分成成本下降。 也就是说,此前腾讯音乐社交娱乐服务收入的增长,
腾讯音乐,压力来了

百度重构,进入AI原生时代

作者:周诗雨 编辑:吴辰光 “这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文心大模型,实现了基础模型的全面升级,在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能力上都有着显著提升,综合能力与GPT-4相比毫不逊色。”在10月17日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这样介绍最新发布的文心大模型4.0版本。 在现场,李彦宏依次演示了文心大模型4.0的四大能力与应用场景。在理解能力上,李彦宏提出:“我想回承德买房,能用公积金贷款吗,手续怎么办?我在北京工作”。面对口语化的乱序、模糊、含有潜台词的问题,文心一言仍能够准确理解并给出答案。 在生成能力上,李彦宏展示了文心一言如何在短短几分钟内,根据一张素材图片,迅速生成了一组广告海报、五条广告文案以及一条营销视频。基于这一系列能力,百度已经推出了AIGC营销创意平台擎舵,让一个人就成为一支AI营销队伍。 同时,李彦宏还通过解数学题、总结知识点等场景,展示了大模型的逻辑能力;通过数千字的小说撰写和角色、情节设置,体现了大模型的记忆能力;以及数字人医生帮助患者解读药品说明书,来展现四大能力的综合应用。 李彦宏表示,这些能力是一切AI原生应用赖以生存的基础,百度的AI原生应用也是基于文心一言来开发的,这些能力是过去的时代所不具备的,因而才能打开无限的创新空间。 十余款AI原生应用发布 李彦宏曾在五月份公开说,百度要做第一个把所有产品都进行重构的公司,要用AI思维,做出AI原生应用。如今,百度将搜索、如流、地图、网盘、文库等重构,以一个全新的面目亮相。 百度新搜索,搜索结果将和过去完全不同。重构后的新搜索,具有极致满足、推荐激发、多轮交互三个特点。当用户搜索问题时,新搜索将“不再是给你一堆链接”,而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生成文字、图片、动态图表的多模态答案,让用户一步获取答案。在针对复杂需求时,“多轮交互”特点也可以通过提示、调整等方式,满足用户更个性化的搜索需求。
百度重构,进入AI原生时代

小米汽车还未量产,手机却要卖不动了?

作者:吴辰光、高恒 摄影:吴辰光 营收净利双下滑,主营业务受挫,造车嗷嗷待哺……小米的日子越发难过了。 3 月 24 日,小米提交了一份上市以来首个营收、净利润双双下跌的年度成绩单。2022年营收2800亿元,同比下滑14.7%;经调整净利润85.18亿元,同比下滑61.4%。四季度营收660.47亿元,同比下滑22.8%,连续四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经调整净利润14.61亿元,同比下滑67.3%。 小米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称,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全球通胀加剧,汇率有很大波动,地缘政治以及全球疫情等因素,对各行各业都带来很大冲击。同时,手机行业还经历从芯片短缺到过剩的供求关系快速逆转,导致行业库存水位快速上升,市场竞争加剧。 具体业务上,小米基本盘智能手机业务受影响较大,2022年四季度和全年收入分别同比下滑27.3%和19.9%,这是手机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导致。 对于2023年,小米将启动“规模与利润并重”的新经营战略,注重稳健经营。另一方面,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的目标维持不变。 手机和造车要两手抓,小米确实该着急赚钱了。 主营业务拉胯拖累业绩 无论是2022年四季度还是全年,小米各项业务都表现不好。 小米的业务构成包括智能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以及其他业务,在2022年分别贡献了59.7%、28.5%、10.1%、1.7%的收入。可以看出,前三项业务为小米的支柱业务。 其中,2022年,智能手机业务收入1672.17亿元,同比下滑19.9%,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减少,一部分被智能手机ASP(平均销售价格)增加所抵消。 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797.9亿元,同比下滑6.1%,主要由于中国大陆的智能电视以及境外市场的部分IoT产品的销售额减少,一部分被小米在中国大陆的平板及智能大家电品类收入增加所抵消。 只有互联网服务收入
小米汽车还未量产,手机却要卖不动了?

腾讯扭转,背后蕴藏着哪些思考

吴辰光/文并摄2022年,经历了上半年的阵痛后,腾讯终于在下半年有了改变。3月22日,腾讯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年度财报,四季度收入1450亿元,同比增长1%;净利润(Non-IFRS)297.11亿元,同比增长19%,这是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首度恢复两位数增长。与四季度的双增长相比,年度数据要逊色些。2022年收入5545.52亿元,同比下降1%;净利润(Non-IFRS)1156.5亿元,同比下降6.6%,这是受到上半年的拖累。整体来看,腾讯在2022年最大的关键词就是调整、扭转。业务重心调整,人员结构优化调整,就连董事会都在调整。一系列的调整使得财报数据得以扭转,重要的是,腾讯在自己扭转局面的同时,更多的是帮助别人扭转。视频号救的不只是广告业务此次最大的亮点在于四季度网络广告业务收入的增长,其中,视频号和小程序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四季度,腾讯网络广告业务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得益于视频号和小程序广告的强劲需求以及移动广告联盟复苏,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17%,在网络广告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近9成;媒体广告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4%,这里则体现了音乐内容广告的变现能力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视频号信息流广告单季收入突破10亿元。视频号和小程序的使用时长分别为去年同期的三倍和两倍,均超过朋友圈使用时长。小程序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交易平台之一,2022年交易额达数万亿元人民币并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正是在视频号信息流广告及小程序广告等带动下,腾讯网络广告业务结束了此前连续五个季度的下滑,重回增长轨道。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视频号无论是在用户时长还是变现的空间都挺多的。10亿元的单季信息流广告,其实还是一个相当早期的数字,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直播打赏、直播电商的发展空间也很大。此外,2023年视频号收取服务费也将成为收入之一。虽然财报中没有具
腾讯扭转,背后蕴藏着哪些思考

锅圈过讯,还能狂飙多久?

作者:周诗雨 编辑:吴辰光 经过一次失效后,再次递表的锅圈终于过讯。 10月4日,锅圈刚刚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10月6日就通过聆讯,由华泰国际与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今年4月3日,锅圈首次递交招股书,但一直没有结果。 凭借“在家吃饭”概念,锅圈在疫情三年快速出圈,从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锅圈食品一共进行了5轮融资,合计融资28.3亿元,包括不惑创投、IDG资本、招银国际、嘉御资本、三全食品、启承资本、TPG、物美投资、天图投资、分众传媒、光源资本、瑞橡资本、茅台基金等机构。 锅圈的业绩在这三年也实现连续增长,尤其在2022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并将盈利势头保持到今年前四月。同时,门店规模也将近万店。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22年,按在家吃饭餐食产品的零售统计,锅圈在中国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占据3%的市场份额。同时,按零售销售额统计,锅圈是中国最大的家庭火锅及烧烤品牌。 对于募资用途,锅圈表示将用于通过提高产能和效率,增强供应链能力;开设及经营自营店;建设产品研发中心以及升级和购买有关设备;用作营运资金及作一般公司用途。 但在“后疫情”时代,随着线下消费回暖,“在家吃饭”概念热度下降。同时,过度依赖加盟模式的利弊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当一味追求规模而到了管理难以掌控的临界点时,锅圈的高增长还能持续多久将是个未知数。 连续盈利终过讯 据招股书显示,锅圈于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截至4月30日止四个月的收入分别为29.65亿元、39.58亿元、71.74亿元、20.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29万元、-4.61亿元、2.41亿元、1.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1.1%、9%、17.4%及21.1%。 锅圈将业绩的持续增长归结为门店网络快速扩张、成本优化、品牌知名度上升、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及提高从食品生产至零售的经营效率等。 对于2020和
锅圈过讯,还能狂飙多久?

儿子超岛掺假,爸爸巴奴买单,但能了事吗?

作者:任龙园 编辑:吴辰光 半年前,巴奴因天价土豆被推上风口浪尖,半年后,其子品牌超岛因假羊肉卷再起波澜。巧合的是,巴奴创始人杜中兵与超岛创始人杜夯是父子关系。如今,儿子摊上事,爸爸来买单。 9月7日,巴奴发公告称,近日注意到有关子品牌超岛门店“羊肉卷成分问题”的舆论后,要求超岛团队主动送检,最新报告结果显示,羊肉卷确实含有鸭肉成份。此次事件暴露出巴奴对超岛品牌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巴奴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督管理责任。 对此,巴奴决定对在超岛门店消费过羊肉卷的顾客共赔付835.4万,范围自2023年1月15日超岛合生汇店开业起销售的13451份羊肉,涉及共8354桌。9月8日在,凡消费过该产品的顾客,可凭支付记录,在10:30-22:00期间,到超岛合生汇店领取赔偿现金1000元。目前已查找到6454桌顾客的联系方式,还会主动联系顾客到店领取赔偿。 与此同时,巴奴对超岛在北京的4家门店——合生汇店、丰科万达广场店、龙德广场店、石景山万达店,即日起全部停业整改、全面彻查。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接受全面调查,并引进第三方公司对超岛门店所有在售产品进行全面检测,通过政府部门以及第三方质检公司认定合格后,再确定开业时间。 对于超岛食材与巴奴为统一供应一说,巴奴称,此次是超岛独立采购,将取消其独立采购权,未来由巴奴负责。同时,对超岛品牌总经理、产品研发负责人、运营负责人做出停薪留职处理,重新学习、竞品、评估后上岗。 此外,巴奴还称与超岛涉事产品的供应商郑州森昂商贸有限公司终止合作;对超岛门店现售所有产品供应商进行全面清查,一旦发现问题,终止合作;对羊肉产品供应商提高标准,重新招标。 此前在被曝光出售假羊肉卷后,9月5日,超岛曾坚称相关食材为纯羊肉,不掺杂其他肉质。但为保障顾客权益,对涉事羊肉菜品做暂时下架处理。 显然,巴奴的声明要实在的多,爸爸替儿子买单的背后一定意识到,掺假行为的严重性要远远
儿子超岛掺假,爸爸巴奴买单,但能了事吗?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